2014 年 12 月 15 日

波茨坦重力马铃薯
影像提供: CHAMP, GRACE, GFZ, NASA, DLR
说明: 为何地球某些地区的重力比较高? 其成因并非完全清楚 。为提升对地球表面的了解 ,诸如 GRACE 和 CHAMP 这类轨道卫星的精密测量数据 ,有时会被用来建构地球的重力场分布图 。因为进行此种研究的中心设在德国的波茨坦 ,而其成果让地球看起来有点像马铃薯 ,因此 ,所制作的大地水准面 (geoid) 就称为波茨坦重力马铃薯 。在此图上 ,红色的区域是重力略高于平均值之地区 ,而蓝区则是重力稍弱之区域 。波茨坦重力马铃薯上的许多高区和低谷 ,可以和地表的特征诸如北 大西洋中洋脊和喜玛拉雅山脉对应 ,但有些则否 ,所以或许和这些地区的次表面密度异常高或低有关 。这类的图资 ,也可以用来校准地表的洋流变化和冰川溶解 。上图制作于 2005 年 ,较新也较灵敏的地球重力图则制于 2011 年 。(马铃薯 = 土豆; Potsdam 波茨坦)
2014 年 12 月 16 日

W5 的恒星诞生之柱
影像数据提供: WISE, IRSA, NASA; 影像制作与版权 : [Francesco Antonucci](mailto: francesco .dot. antonucci @at@ fastwebnet .dot. it)
说明: 恒星是如何形成的? 使用美国航太总署 .WISE 卫星 ,针对恒星形成区 W5 所拍摄的这种红外光影像 ,所获得的迹证明确指称 ,空穴中心的大质量恒星比穴缘的同类恒星年长 。可能的解释是: 中心年龄较大的恒星其实触发了边缘较年轻恒星的诞生 。这种恒星诞生触发机制 ,源自外泛的气体压缩较冷云气 ,所造成的致密纠结经由重力塌缩形成恒星 。而在这幅依科学内涵着色的红外光主题影像里 ,被炽热外泛气体吹得逐渐蒸发的壮丽云气柱 ,则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视觉证据 。W5 又名为 IC 1848 ,它和 IC 1805 组成了昵称为心与魂星云的恒星诞生聚落 。上面影像所呈现的部分 W5 ,跨幅约有 2,000 光年 ,其内有大量的恒星诞生之柱 。W5 位在北天的仙后座方向 ,离我们约有 6,500 光年远 。
2014 年 12 月 17 日

巴朗山上空的双子座火流星
影像提供: [Alvin Wu (吴忠)](mailto: 412924302 at qq dot com)
说明: 这是一片值得留在记忆里的景观 。这颗出现在中国 .巴朗山绝美群峰上空的双子座火流星 ,摄于数天前观赏双子座流星雨之时 。影像前景有倘佯于黝黑群峰之间的云海 ,而猎户座则在背景绽放光芒 ,其中 ,熟悉的猎户腰带三星高悬在影像的中右上方 。此外 ,地球夜空的最亮星─天狼星出现在影像中央 。转瞬即逝的明亮火流星 ,则留下了右下角的光痕 。这颗火流星的源头 ,是穿入地球大气防卫层的碎沙 ,而它最原先是由绕行太阳的类小行星天体 3200 Phaethon 所释出 。
2014 年 12 月 18 日

NGC 7331 及其后方的天体
影像提供与版权: Tony Hallas
说明: 庞大美丽的螺旋星系 NGC 7331 ,常被称为是外观和我们银河系神似的星系 。离我们约 5 千万光年远 ,位在北天飞马座方向的 NGC 7331 ,很早就被归类为”螺旋星云“ ,然而 ,它也是 18 世纪著名梅西叶星表没有收录的较明亮星系之一 。因为 NGC 7331 的盘面斜对着我们 ,望远镜长曝光影像常呈现很强的层次感 。在上面这幅清晰小望远镜影像里 ,受到这个壮丽宇宙岛后方星系的衬托 ,这种层次感更加强烈 。这些背景星系的视觉大小约是 NGC 7331 的十分之一 ,因此它们的距离也大约远上十倍 。因此它们在天空中和 NGC 7331 比邻只错觉而已 。这个视觉上的星系群 ,位在银河系盘面上方的前景薄尘埃云之后 ,亦常被称为是鹿舔星系群 (the Deer Lick Group) 。
2014 年 12 月 19 日

编录号 1970 左右的反射星云
影像提供与版权: Jimmy Walker
说明: 影像中这群编录号在 1970 左右的美丽猎户座反射星云 ,分别是 NGC 1977 、 NGC 1975 、和 NGC 1973 。它们就座落在非常耀眼的著名恒星诞生区猎户座大星云附近 ,故有时会受到天文学家的冷落 。这群反射星云分布在猎人的剑上 ,位在明亮的猎户座分子云团的北边 ,然而它们也是离我们约 1500 光年远的庞大猎户座分子云团之一部分 。它们最鲜明的泛蓝辉光 ,来自被星际尘埃反射的炽热年轻恒星之星光 。在这幅清晰的彩色影像里 ,部分的猎户座大星云出现在影像底端的附近 ,而成群反射星云则散布在影像中心 。其中 ,NGC 1973 横跨在影像的中下方 ,与它右上方的 NGC 1973 及左上方的 NGC 1975 ,以弥漫着暗淡氢原子泛红辉光的多道黝黑尘埃云相隔 。不少人认为 ,些暗区合起来很像一位慢跑者 。
2014 年 12 月 20 日

阿波罗 11 号降落点的全景
影像提供: Neil Armstrong, Apollo 11, NASA
说明: 你最近看过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全景影像吗? 这幅组合自原始影片的定格之高解析扫描影像 ,呈现了阿波罗 11 号在宁静海登月点周围的壮阔荒凉景观 。这些影像是阿姆斯壮透过小鹰号登月舱的视窗所所拍摄 ,尤其是最左端的那格 (AS11-37-5449) ,是人类所拍摄的第一张地外世界照片 。在这幅往南望的影像中 ,左侧前景有推进器的喷嘴 ,而影像最右端 ,可见到小鹰号西斜的阴影 。作为影像的尺标 ,右方浅撞击坑的长径大是 12 公尺 。影像取得的时间点约在降落后的一小时半 ,但在进行月表漫步之前 ,拍照的原始目的在于取得降落点之景观 ,以防必须提早离开 。
2014 年 12 月 21 日

第勒尼安海与冬至的天空
影像提供与版权: Danilo Pivato
说明: 今天的冬至出现在世界时 23:03 ,在地球的天空中 ,此时太阳运行到最南倾的位置 。十二月的冬至不但标志了北半球冬季的起点 ,也告示了南半球夏季的降临 。如这张水平方向经过挤压的广角影像所示 ,从北半球看出去 ,太阳在南方地平线附近以最低垂弧亦掠过了天空 ,因此在北半球 ,冬至这天的日出与日落之间的白昼 ,在一年之中最为简短 。这张生动的组合影像 ,呈现了 2005 年冬至那天 ,太阳掠过美丽蓝天的景象 。拍摄地点在意大利的 Santa Severa ,远眺第勒尼安海 (Tyrrhenian Sea) 对岸的 Fiumicino 。这幅由 43 张精心规画的影像所组成之日出至日落照片 ,涵盖了大约 115 度的视野 。
星友空间网从成大物理分站繁体翻译 ,感谢星友空间网的翻译 。
天象信息服务中心整理
有问题可联系邮箱 446469755@qq.com 或 QQ: 446469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