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人造卫星天象查询网中文版已于 2 月 6 日开启 ,网址请点击这里
观测的天象方式: 目视 【肉眼可直接观赏】 、拍照;
观测时间及位置: ;
可见的地理位置: 全国;
天象的观赏价值: ;
月光的影响程度: ;
阳光的影响程度: 。
2014/9/23/10:29 秋分时刻 ,太阳沿黄道由北向南通过赤道降交点 (赤经 12 时 、黄经 180 度之处) ,目前的秋分点位在室女座中 。此时阳光直射赤道 ,日出于正东 、日没于正西 ,昼夜等长; 秋分后的日出日没位置逐渐偏南 ,昼渐短而夜渐长 ,直到冬至为止 ,因此秋分象征着进入了北半球秋季和南半球春季 。
秋分前后日出前 2-3 小时 ,可在东方天空看到白色三角形黄道光亮锥 ,常被误以为是曙光而有假曙光 (false dawn) 之称; 今年明亮的木星和金星将落在黄道光的三角亮锥中 。
黄道光是太阳系内微尘粒子散射太阳光的结果 ,因尘埃是以太阳为中心 、成透镜状分布在黄道面上 ,故从地球上看来便成了三角锥状 ,底部最宽时约有 40 度 ,高度最高可接近 70 度 ,最亮的区域几乎与银河一样亮 。在赤道区域比较容易观察黄道光 ,纬度愈高观察的难度也越高 。
另一种和黄道光类似但更易被忽略的现象就是对日照 ,这是集中在地球与太阳重力平衡的 L2 拉格朗日点的太阳系微尘散射太阳光结果 ,从地球上观察 ,位在天空中与太阳相对 180 度的反日点位置上 ,沿黄道散布而形成一个长带状亮斑 。
由于黄道光和对日照都很黯淡 ,必须在天气晴朗 、无月光和光害干扰且空气干净之处才能看到 。但是 ,春分傍晚和秋分日出前后因黄道和地平线的夹角大 ,几乎垂直于地平线而使黄道光锥较为明显 ,故春秋分前后均是观赏黄道光的好时机 ,且黄道光一定贴近地平面 。而对日照仅需符合前述观赏条件 ,都有可能在半夜时分见到 ,无须等待特定季节 ,且仰角颇高 ,而其亮光呈现渐层外观 ,和银河也很容易区别 。
以下影片为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观测助理萧翔耀先生于 2012 年秋分前后拍摄的星空运动 ,在影片后段可见愈来愈亮 、三角锥状亮区 ,那就是黄道光 。
【1】
位置大致图 【模拟地点: 重庆】
图片来源: Stellarium 软件
图片来源: 台北天文馆之网络天文馆网站
名词解释:
天体亮度 ,一般指目视星等 ,是表示一个天体明亮的指标 。肉眼能见的天体极限亮度约为 6 等 ,夜空最亮的恒星天狼星约为-1.46 等 ,太阳为-26.7 等 ,满月为-12.8 等 ,金星最亮时为-4.89 等 ,哈勃太空望远镜能拍摄到的最暗天体约为 31.5 等 。 【数值越小亮度就越亮】
距角是一个天文名词 ,表示从地球上观察时 ,天体之间分离的角度 。如天体合事件等 。
视直径 ,是表示天体视觉角度大小的指标 ,月球和太阳视角 (视直径) 在半度 (30 角分) 左右 ,金星在 10–66 角秒 (1 角分) ,木星 30– 49 角秒 。 【1 度等于 60 角分 ,1 角分等于 60 角秒】 曾“角”叫“弧” 。
地心 ,地球中心 。
天文单位 (AU) 是距离单位 ,定义为地球在整个轨道上 (一年内)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1AU 等于 149597870 公里 (=499.005 光秒) 。
天象 ,所谓天象是指日月星星发生的天文奇观 ,亦指天空 (文) 现象 。 【2】
参考资料:
1 .台北天文馆之网路天文馆网站
2 .大宇宙百科知识
注意: 所有信息数据庞大且由本人一人编辑 ,难免出现错误 ,还请指出错误所在好加以改之 。
获取更多天象信息请关注新浪微博@天文现象预报 http://weibo.com/tianxiangyubao 或手机飞信 142023427 以及微信 (资金不足无法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