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星空週記】 本週天象包含大新月初見的挑戰 、火星和眉月的接近 、木星和他的伽利略四大衛星 、C/2015 V2 彗星進入最亮時期 、端午之月 、武仙座 、全球第一筆光害防制法施行 15 週年 、金星和天王星的接近以及金星西大距等 ,提供大家參考 。

2017/05/26 (五) 挑戰“大”新月初見
月球在 5/26 凌晨 3:44 朔 ,使得 5/26 傍晚約 18:40 日落後至 19:00 這短短時間 ,可以有機會在西方 5 度以下低空 ,挑戰月齡僅約 0.6 的超細新月 。且因月球恰在 9:21 過近地點 ,所以本日的新月視直徑達 33.5 角分 ,又因近地平之故 ,受到 「月亮錯覺」 和穿透較厚大氣層的放大效應 ,月亮看起來會更大呢!

2017/05/27 (六) 眉月伴火星
2017/5/27 傍晚 19:00 前後 ,可在西方低空看到月齡僅約 1.6 的眉月與+1.7 等火星接近的景象 。不過在暮輝之中 ,這兩者都不夠明顯 ,所以建議可以利用雙筒望遠鏡或拍照的方式來協助觀賞喔!

2017/05/28 (日) 木衛排排站
這日傍晚所見的木星伽利略四大衛星恰好間隔分明 ,所以可以清楚的分辨出四顆衛星 。等到晚上約 21:30 以後 ,大紅斑也轉到正面 ,可以瞧見它的面貌囉!

2017/05/29 (一) C/2015 V2 彗星進入最亮時期
C/2015 V2 (Johnson) 彗星於 5/29 衝 , 6/5 最接近地球 ,6/12 過近日點 ,所以這段期間是它最亮之時 ,約可達 6-7 等 。它將由牧夫座腰部 ,向南往室女座腳部方向移動 ,整夜可見 ,觀察條件良好 ,但上半夜觀察條件比較好佳 。建議利用口徑 5-8 公分以上的望遠鏡觀察或天文攝影方式記錄這顆彗星 。在武仙座與蛇夫座間還有亮度與 2015 V2 彗星差不多的 41P 彗星 ,兩者相距約 50 度 ,可利用鏡頭稍廣一些的鏡頭一併捕捉 。

2017/05/30 (二) 端午之月
端午節由來已久 ,因古代視農曆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 ,為驅疫避瘟而有眾多祈福祭典 ,如吃粽 、龍舟競渡 、喝午時水或雄黃酒 、插菖蒲艾草等 。不過您知道端午的月亮長什麼樣子嗎? 歡迎在端午節當天下午 15:00 至 16:30 於臺北天文館 4 樓 ,用自己的手機透過天文館的專業望遠鏡 ,親自體驗拍攝端午之月的樂趣 ,現場並有月球觀察解說 ,邀請大家一起認識月亮 。

2017/05/31 (三) 天上的大力士——武仙座
在北天的武仙座之名來自西方神話故事中的大力士海克力斯 (Hercules) 。它是全天最古老的星座之一 ,面積排名全天第 5 大 。整個星座雖不亮 ,但象徵他身軀的四顆星組成的 「拱頂石」 卻形狀分明 ,可從拱頂石開始辨認整個武仙座 。拱頂石近北冕座一側的邊上有北天最大的球狀星團 M13 ,用雙筒或小口徑望遠鏡就可看到密密麻麻的一團星點喔!

2017/06/01 (四) 全球第一筆光害防制法施行 15 週年
在人工光源掩蔽之下 ,您有多久沒有見過銀河? 有多久沒有 「曬」 過星光了? 捷克在 15 年前的 2002/6/1 ,通過並實施光害法 ,管制戶外燈光過度的現象 ,規定該國所有戶外燈具都必須加裝屏罩 ,以確定燈光只朝著需要的方向照去 ,所以不會有超過水平的光線向上漫射 。這是全球第一條正式通過施行關於光害防制的法律 。至今 ,全球許多地區也陸續提倡類似法案 ,或甚至特意成立維護一個低光害環境 。臺灣高山地區的觀星條件其實非常棒 ,但也需要大家一起推動星空保護的工作啊!

2017/06/02 (五) 天王星合金星
5/31-6/5 期間 ,天王星和金星的距離都在 5 度之內 ,其中於 6/2 天王星合金星 ,所以兩者在 6/3 凌晨最接近 ,距離不足 2 度 。可以藉由明亮的-4.4 等金星來尋找平日不易見的+5.9 等青色天王星 。

2017/06/03 (六) 金星西大距
從地球上看 ,金星位在太陽以西 ,且離太陽最遠的位置 ,是謂西大距 。此時金星日距角為 45.9 度 ,亮度-4.5 等 ,視直徑約 23” ,望遠鏡中所見金星呈現半圓形的弦月狀 。西大距之後 ,金星的視直徑會持續縮減 ,一般望遠鏡中雖仍然可看出其檸檬般的凸月狀 ,但觀賞價值已經不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