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7/6/30 国际小行星日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1498143562645282.png 小行星是太阳系中的浪子,从数公分到上百公里的岩质天体,和地球一样绕着太阳公转,但偶然有些近地小行星闯入地球势力范围,可能撞击地球而造成局部或全球性的灾难。天文学家认为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事件可能就与直径约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有关,而最近一次的2013年2月15日的俄罗斯车里雅宾斯的陨石袭击事件也不过是颗直径仅15公尺左右的小行星肇的祸。

为了纪念1908年6月30日,近期历史中地球遭受的最严重的小天体袭击事件——西伯利亚通古斯事件(Tunguska event),并提醒世人要注重小行星可能带来的影响,保护我们的行星和家人与社群不受小行星的威胁,因而在英国音乐人兼天体物理学家布莱恩·梅(Brian May)与电影导演兼制片人Grigorij S. Richters的倡议与推动下,并获得超过100多位太空人、科学家、技术专家和艺术家的支持与声援,自2014年12月3日决议,将每年的6月30日定为「国际小行星日(Asteroid Day)」。

Richters等人于2014年初拍摄了「51度北(51 Degrees North)」这部有关小行星撞击伦敦事件的科幻片,不仅希望能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小行星的特性与危险,并希望借由影片呼吁加强对小行星的搜寻检测与预防。

2015年6月30日是第一届国际小行星日,全球共有90多起相关活动。今年的国际小行星日持续办理,欢迎大家的加入喔!相关细节请参见国际小行星日官方网站

台北天文馆与台湾各界共同参与这个国际性的活动,特地于2017/6/24下午2-4时办理「危险!? 地球周围的近地小行星」专题讲座,由中央大学林忠义博士主讲;另于6月底至7月办理小行星特展,欢迎一同加入喔!活动地点:台北市士林区基河路3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