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9/2/11 司石星掩11.8等星(台湾地区)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根据掩星专家Steve Preston的预测:2019/2/11凌晨0:53,71号小行星司石星(71 Niobe)将从御夫座11.8恒星UCAC4-660-030212前方通过而形成小行星掩星现象。台湾地区除了最南端的屏东与台东的部分地区,其他地区均可见(蓝线之间),离岛的澎湖地区也在可见区域内。

1548594600349752.jpg
2019/2/11凌晨0:53司石星掩星可见区域示意图。

由于掩星时间非常短,建议最好使用校过时的录影设备,加在望远镜后方进行观测,录影设备的时间误差勿超过1秒钟。观测结果,连同观测者姓名、观测地点(经纬度与海拔高度)、仪器等,可寄至tam001@tam.gov.tw,将协助转寄给Steve Preston博士以提供科学分析。

UCAC4-660-030212位在赤道座标(J2000.0)RA: 05h03m04.8816s  DEC: +41°52’02.435”,这颗恒星属于御夫座,掩星发生当时,恒星在西北方仰角约24度的地方。由于司石星本身的亮度只有12.3等,比UCAC4-660-030212暗一些,利用口径15-2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可同时观察到小行星和恒星。恒星被掩住的时间只有6.9秒,恒星亮度估计会减少1.0等个星等。其他详细预报资料与星图请参见Steve Preston掩星预报网

司石星是第71颗发现的小行星,位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的中间区域,属于S型石质的高卢星族小行星(Gallia family),这个小行星家族属于中等家族,仅有约182个成员,特征是自转速度与其他小行星相较之下偏慢,例如:高卢星本身自转周期长达20.7小时;而2006年以阿雷西波天文台雷达侦测的司石星光变曲线估计的自转周期更长达35.6小时之多,与先前其他方式侦测到的14.3小时差异很大,2010年再度侦测得出35.86小时。

司石星直径约94公里,1861年8月13日由德国天文学家路德(Karl Theodor Robert Luther)在德国的Düsseldorf-Bilk天文台发现的。Niobe之名来自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女性人物,为底比斯王后,因过于自大骄横,得罪太阳神阿波罗和月神阿蒂蜜丝的母亲勒托(Leto),7子7女均被阿波罗和阿蒂蜜丝杀死做为惩罚,而Niobe被宙斯化为石头,搁在一座荒山的悬崖边,以此警告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