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天文学家新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这颗行星的质量比土星略大,环绕着一颗接近主序星质量下限的恒星,距离地球仅35光年,然而,发现系外行星已不是新闻,恒星的大小我们也看过差不多大小的,真正的新闻是其观测手段,这是首次利用无线电波望远镜追踪恒星在银河系中的运动,确定恒星受到系外行星引力影响造成了摆动,进而发现了行星的存在,这种方法被称为天体测量法,过去曾经使用过,但是处于可见光波段。
实际上,现在有将近98%发现的行星,均采行其它方法,凌日法及径向速度法所发现的系外行星,有轨道倾角的局限性,一旦其轨道面的法向量与观察者视线平行的时候,就难以使用前两种方法,但仍是目前发现最多行星的两种方法,主要受限于望远镜的观测解析度。
这次的观测,利用了全美国各地共10个无线电阵列组成的极长基线干涉阵列,自2018年6月起持续观测一颗名为TVLM 513-46546的恒星18个月,经过数据分析后,研究团队认为该恒星并非在一条完全的直线上行进,而是一条曲折蜿蜒的路径,其摆动周期及幅度显示,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为221天,质量为土星的1.3至1.5倍,类似的巨行星在小恒星周围是蛮少见的,而天体测量法正好擅长这方面的观测,难得的是这次所发现的系外行星,其轨道与过去所见相对来说紧凑得多,质量也较低,他们期望在未来能找到比木星大比木星轨道更远的系外行星。(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