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洞察号的地震数据揭示了火星地壳与地核之间的边界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艺术家对火星内部结构的想像,最上层靠近地表的是地壳,下面是地函,地函之下为地核。
▲艺术家对火星内部结构的想像最上层靠近地表的是地壳下面是地函地函之下为地核

利用美国NASA洞察号火星探测器InSight Lander的数据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地震学家首次直接测量了这颗红色星球从地壳到地核的三个内部边界

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7月在线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的共同作者Alan Levander提到最终它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行星的形成虽然火星的地壳厚度和地核深度已经通过多种模型计算出来Levander洞察号的地震数据可以用来检验和改进这些模型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Sizhuang Deng在没有板块构造的情况下火星的早期历史与地球相比大多得以被保存下来对火星地震边界深度的估计可以更加了解火星的过去以及对类地行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线索

该研究使用一种称为环境杂讯自相关ambient noise autocorrelation的技术分析了洞察号2019年的地震资料它利用火星上单个地震测站记录的连续杂讯数据标示出来自地震边界的反射讯号

第二个是地函内的过渡带在那里镁铁硅酸盐经历了化学变化在这个区域的上方这些元素形成了一种叫做橄榄石的矿物在其下方热和压力将它们压缩成一种新的矿物叫做瓦兹利石wadsleyite这个区域被称为橄榄石-瓦兹利石过渡带在洞察号下方约1,110-1,170公里处

第三个边界是火星地函和富含铁的核心之间的边界在着陆器下方约1,520-1,600公里处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吴典谚

资料来源Science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