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这两张照片分别摄于 1996 年和 2016 年 。相隔 20 年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影像显示了刺魟星云的快速演化 。
最近在 《天体物理期刊》 的一篇文章针对年轻的星云 Hen 3-1357 (刺魟星云) 发表了长期追踪的分析 。当一颗与太阳差不多大的恒星步入迟暮 ,不断膨胀的外层会被抛出并被恒星的热辐射电离 ,形成行星状星云 。
受辐射激发的气体会放出特定波长的萤光 ,这些气体绝大部分为氢离子 ,放出如 Halpha 、Hbeta 波段的谱线 ,直到星云逐渐弥散 、残余的恒星核心演化为白矮星 ,大范围的电浆最终重新结合为中性气体 ,消失在望远镜的视野里 。
虽然行星状星云的演化可能在千年的时间尺度上 ,但对刺魟星云的观测显示 ,从 1980 年代首次被观测以来的 40 年间已有明显变化 ,并且已经急剧衰落 ,改变了形状 、结构和大小 。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几乎无法观测到 。 (编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资料来源: AAS NO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