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科学家:类太阳恒星有25%以上会吞掉自己的行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土星,又或者称为克洛诺斯,在神话中它以「吃掉自己的孩子」而闻名,最终被宙斯推翻,然而说到吞掉自己的孩子,类太阳恒星可能也不惶多让,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至少有四分之一的类太阳恒星,在它们生命的某个时刻至少吞掉了它们自己的一颗行星。

观测证据显示,行星系统彼此之间可能非常不同,这起源于它们的动力学历史不同,初始条件的混乱程度或过程,极有可能迫使它们坠入母恒星;行星吞没事件的明确证据以及它们在类太阳恒星中发生的事件,将有助于阐明行星系统可能的进化途径。

在银河系中,大多数的恒星(约75%)是M型恒星,即体积小、温度低、寿命长的红矮星,而我们的太阳是一颗G型「黄矮星」,这一类恒星只占了银河系中的7%。此外,太阳还是一个独行玩家,大多数的恒星通常都有至少一个甚至多个兄弟姐妹的伴星,形成了双星或联星系统,通常这一类恒星应该会有非常相似的化学成分或质量。不过情况并非总是相同的,天文学家针对温度和表面重力相似的107对双星进行研究,他们发现部分的双星之间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其中33对双星系统中至少其中一颗恒星铁丰度超过平均值2个标准差,这代表着这些类太阳恒星中有20至35%的机率吃掉它们的行星,当行星物质进入恒星后,恒星中大气成分的变化反映出在岩质天体中观察到的成分,即难熔化合物(如金属和硅酸盐类)更丰富,此一发现对研究其它行星系统具有重大意义,这对于生命可能需要的稳定条件来说,双星系统有点太混乱了,它可以帮助我们缩小搜寻类地球系外行星的范围。

虽然类太阳恒星在银河系中相对稀少,但仍有数百万颗离我们足够近可供我们观测,研究它们大气中的难熔成分可以帮助缩小行星吞噬者的范围,对我们的太阳而言,它的难熔成分相当低,这表示太阳的过去相对稳定,使得行星保持在近乎圆形的轨道上,迁移量非常有限,因此,我们现在有一种新的观测方法,来识别那些不太可能拥有类地行星的类太阳恒星,该论文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在银河系中,大多数的恒星(约75%)是M型恒星,即体积小、温度低、寿命长的红矮星,而我们的太阳是一颗G型「黄矮星」,这一类恒星只占了银河系中的7%。
▲在银河系中,大多数的恒星(约75%)是M型恒星,即体积小、温度低、寿命长的红矮星,而我们的太阳是一颗G型「黄矮星」,这一类恒星只占了银河系中的7%。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