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盖亚任务发布第三阶段完整资料集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使用盖亚第三阶段资料绘制的四张图(左上:径向速度、右上:星际尘埃、左下:径向速度和自行、右下:化学图)。图片来源:ESA / Gaia / DPAC
使用盖亚第三阶段资料绘制的四张图左上径向速度右上星际尘埃左下径向速度和自行右下化学图图片来源ESA / Gaia / DPAC

欧洲太空总署的盖亚任务于20131219日在法属圭亚那太空中心发射升空运行于太阳─地球的第二拉格朗日点L2附近该点位在地球后方约150万公里处是太空中地球与太阳重力平衡的位置除了可以保持在稳定的位置停留在此处所需的燃料也最少再加上远离太阳的方向因此可以长期无阻地观测整个天空

盖亚主要的任务是建立银河系高解析度的三维星图其中包含整个银河系及更远的一亿多颗恒星绘制它们的运动光度温度和成分而这个庞大的恒星普查将提供解决银河系的起源结构和演化历史等相关所需的数据

盖亚的第一阶段的资料于2016914日发布汇整了14个月的观测资料包含了11亿颗恒星的位置和亮度但是距离和运动的资料只含括最亮的200万颗恒星第二阶段资料于2018425日发布包括大约17亿颗恒星的位置

第三阶段其实在2020123日已释出部分资料而完整版则于2022613日发布更新了20亿颗恒星的细节透过新的光谱学资料让我们更了解银河系外数百万个星系和类星体及一些特殊的恒星例如那些随着时间改变亮度的恒星发布迄今最大的双星目录介绍超过80万个双星系统的质量和演化调查15.6万个岩石组成的小行星深入挖掘我们太阳系的起源以及揭示了1000万颗变星和恒星间神秘大分子的讯息

而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盖亚能够探测到改变恒星形状的星震因为盖亚当初并非为此目的而建造在此之前盖亚就已经发现恒星在保持其球形形状的同时会有周期性膨胀和收缩的径向振盪现在更发现像是大规模海啸的星震此非径向震荡改变了恒星的整体形状因此更难被发现盖亚在数以千计的恒星中发现了强烈的非径向星震以目前的理论这些恒星不应该发生任何震荡但盖亚确实在其表面探测到研究人员表示星震能让我们对恒星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它们的内部运作

盖亚是一项调查任务这表示在对全天数十亿颗恒星多次巡视的同时容易发现其他任务会错过的发现这是它的优势这些资料将有助于让天文学家更了解银河系及其周围的环境该研究成果发表于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资料来源SCI-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