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50 多年前 ,NASA 阿波罗 11 号的登月激荡了全世界的想象力 ,并启发后人持续往太空探索 。当时的深空网路 Deep Space Network (DSN) 才刚开始发展 ,对于太空任务的追踪与通讯却是十分重要 。NASA 接下来的登月计划阿提米斯 Artemis (阿提米丝 1 号于北京时间 2022 年 11 月 16 日 14 时 47 分顺利升空) ,也少不了它的参与 。在相隔将近一甲子的两次登月任务 ,深空网路同时也支援其他数十个探测太阳系任务 。
深空网路由美国南加州的喷射推进实验室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负责执行 ,监督单位为 NASA 的太空通讯导航计划 Space Communications and Navigation (SCaN) Program 。阿提米丝 1 号发射之后 ,深空网路将支援无人驾驶的猎户座太空船 ,在近地轨道附近的通讯 ,包括任务的出发 、返航 、和飞行期间的机动需求 ,确保指令可以顺利送达 、数据可以回传地球 。
深空网路将搭配 NASA 的 Near Space Network (由美国马里兰州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负责 ,也受 SCaN 的监督) ,一同合作建立网路的基础所需 ,给未来到月球表面的载人阿提米丝计划 。
为了确保深空网路符合使用需求 ,现在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升级以增加容量 。在管理方面 ,也需要一个强大的调度与规划系统 ,确保深空网路能够涵盖这么多任务之间的讯号收发 。因此每个任务的调度员之间的协商和团队合作 ,对深空网路的运作也很关键 。
JPL 的深空网路负责经理 Michael Levesque 表示: 「不同的探测任务 ,有不同的使用需求 ,这取决于任务的各个阶段 。像是任务的发射 、着陆和飞行期间 ,需借由深空网路保持联系 ,因此通常要提早 12 到 15 个星期 ,规划网路的使用时间表。 」 例如 ,NASA 的双小行星改道测试任务 (DART) ,撞击小行星 Dimorphos 于 9 月期间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 。DART 需要连续 24 小时全记录整个小行星的撞击过程 ,透过深空网路从地球向飞行器发送指令 、飞行器将数据回传到地球 、了解飞行器的运作状态 、和后续撞击的影响 。Levesque 说: 「这段期间会佔用深空网路的资源 ,在撞击的几个月前 ,就要开始规划时间表 ,不影响其他任务的进行。 」
如遇紧急状况 ,无法依原订计划执行 ,负责任务的调度员之间会即时讨论作出调整 。依照使用网路的需求强度 ,也有其他方式可减少安排时间的复杂度 。如果同时有任务的关键时刻重叠 ,飞行器可先启动身上的储存设备处理 ,等之后通讯需求较低的时候 ,再将科学数据回传 。
深空网路的硬体设备分布在全球三处: 美国加州金石 Goldstone 、西班牙马德里 Madrid 、澳洲坎培拉 Canberra ,经度相隔 120 度的跨国巨型无线电天线阵列 ,让网路覆盖全球 ,确保地面能够跟飞行器进行通讯 ,不受地球自转影响而中断 。即时深空网路 ,可查询当下无线电天线正在跟哪个任务的飞行器进行通讯 。 (编译/台北天文馆潘康娴)

图说: (左) 阿提米斯 1 号任务期间主要透过深空网路进行通讯 。 (中) 深空网路的位于美国加州 Goldstone 的无线电天线 。 (右) 深空网路也负责 DART 任务的通讯 。图片来源: NASA/JPL-Caltech/Johns Hopkins APL
资料来源: J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