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当一颗恒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质量巨大的恒星会将大量物质向外抛射至周围的太空空间时 ,它们奏起了狂野而勐烈的死亡乐章 。而研究这些事件中所释出的气体及尘埃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恒星的死亡过程 ,而哈勃太空望远镜则看着两个行星状星云 NGC6303 (又称为蝴蝶星云) 及 NGC7027 ,哈勃对着这两个目标使用了第三代广域照相机 (Wide Field Camera 3 ,简称 WFC3) 的全波长范围来研究它们内部的湍流过程 。
蝴蝶星云可能来自 3 至 5 倍太阳质量的恒星 ,这些过去的恒星死亡后坍缩成白矮星 ,而且两瓣的光谱中 ,均有很高的激发态化合物 ,这也表示它们内部的天体非常热 ,而从其中心位置也可以看到近似对称的结构 ,虽然其两瓣的可见光波段图像不同 ,但天文学家认为这种结构可能是由相同的动力过程产生的: 两个互绕恒星的双星系统中 ,濒死恒星失去的物质被伴星周围的吸积盘卷走 ,并由吸积盘的中心向两极处喷发 。另一种可能则是恒星合并的过程中 ,产生了摆动的喷流而形成了现今的图像 。

▲超高解析影像的蝴蝶星云 ,从近紫外到近红外的全波段叠图 。
NGC7027 ,这个长得像枕头的行星状星云似乎有一个最好且最简单的解释——恒星合并 ,这种解释是因为其内部并没有看见较大的红巨星 ,再加上它的活跃性及结构的对称性 ,目前对于这个行星状星云的成型假说似乎没有第二个可能性 。

▲超高解析度的 NGC7027 ,同样是来自哈勃的多波段叠图 。
在这两个目标里还发现了一些较新的有趣结构 ,哈勃在蝴蝶星云的近红外波段中 ,识别出了一个 S 形 ,有点像是草坪上的螺旋式洒水器 ,这个 S 形是由游离态的铁原子组成 ,只有在不同速度的恒星风碰撞时 ,才会将这些原子电离化 ,但是这种螺旋状很少在行星状星云中看见 ,类似的羽流会出现就表示高速恒星风的来源正在振动或摇摆 。
而 「枕头星云」 则可能更狂野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最近在中心看见了一些混乱 ,产生了一种新的四叶草图桉 ,研究团队认为 ,这些现象的成因可能是被一颗红巨星吞噬的小恒星所造成的 ,尽管目前还无法断言 ,但是他们正在进行后续的分析 ,尝试缩小范围 ,本篇研究发表在 《星系》 期刊中 。 (编译/台北天文馆许晋翊)
资料来源: Science 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