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更为苗条的红巨星类型 ,可能是因为其贪婪的伴星 ,使得它们的质量急剧下降 ,而这一发现对于了解我们的邻居——银河系恒星的生命历程迈出重要的一步 。
红巨星是中低质量恒星演化至末期的状态 ,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已发现数百万颗红巨星 ,这些明亮的天体将是我们的太阳在约 40 亿年后成为的样子 。长期以来 ,天文学家便预测有更苗条红巨星的存在 ,悉尼大学 (台湾名: 雪梨大学) 的研究团队利用 NASA 克卜勒太空望远镜 ,分析了来自 2009 年到 2013 年间数万颗红巨星亮度变化的观测数据 ,为红巨星进行了彻底的普查 ,并使用星震学了解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天体内部结构 ,以确定红巨星的特性 。
研究团队幸运地发现了约 40 颗质量更低的红巨星 ,而它们隐藏在正常红巨星的汪洋大海中 ,就如同寻找 「威利在哪里? 」 般 。他们发现了两种不同往常的红巨星: 质量非常低的红巨星和亮度不足 (较暗) 的红巨星 。质量非常低的只有 0.50.7 个太阳质量 ,大约是太阳质量的一半 ,而这些非常低质量的红巨星 ,若非突然失去重量 ,那么就表示它们比宇宙的年龄还要大 ,但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研究团队当时认为测量出了问题 ,但事实证明没有 。而另一类亮度不足的恒星则具有正常的质量 ,质量范围在 0.82 个太阳质量 ,研究人员表示这并不如他们所预期的巨大 ,而是更瘦小 ,因为小所以它们也更暗 ,与正常的红巨星相比反倒显得亮度不足 。目前只发现了七颗这样的低亮度的红巨星 ,天文学家认为应该还有更多隐藏在样本中 ,但这如同是一场寻宝之旅 ,要找到它们并不容易 。
这些不寻常无法用恒星演化的简单预期来解释 ,因此科学家认为存在另一种机制 ,迫使其经历剧烈的质量流失 ,例如被邻近的恒星窃取了质量 。该研究成果发表于 《Nature Astronomy》 期刊上 。 (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图说: 红巨星 。图片来源: 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 Chris Smith, KBRwyle.
资料来源: SCI-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