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0715日更新
  C/2020 F3 (NEOWISE)彗星目前亮度已降低至2.5是北半球23年来最亮的彗星它在傍晚7时左右会出现在近地平线直到西落前都是很好的观赏时机但是因为仰角极低再加上仍有些许阳光影响建议用固定摄影将感光度调高朝西北方曝光超过3秒即可见到它的身影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它会越来越容易观测相对地亮度也会渐渐降低


2020521日原天象预报
  今年明亮彗星接连不断20203月刚发现的C/2020 F3 (NEOWISE)彗星目前亮度约9.7预计将在7月以0.3AU的距离通过近日点届时预测亮度可达2.5不过由于目前彗星位置偏南方台湾地区日落时彗星仰角不足15在彗星过近日点前以南半球的观测条件为佳

C/2020 F3 (NEOWISE)彗星是由美国的广域红外线巡天卫星WISE2020327日发现2009年发射升空的WISE卫星上头搭载口径40公分的红外线望远镜原本是利用红外线波段来进行天体搜寻和研究工作但在2010年冷却剂耗尽后便由NEOWISE计划接手进行近地天体的搜寻

目前NEOWISE彗星位在猎户座日落时出现在西方低空附近随着越来越接近太阳仰角会越来越低目前NEOWISE彗星亮度为9.76月初将达873日通过近日点最大亮度有机会达到2.5不过对于北半球而言彗星仰角实在太低预计要到7月中下旬观测条件才会比较好编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王彦翔

C/2020 F3 (NEOWISE)彗星路径图

图片来源吉田诚一彗星网


相关文章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20公分(8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0724日晚间22:04掩星时间35375号小行星Ursula将会遮掩双鱼座一颗亮度11.3等的恒星UCAC4 450-138068届时亮度受小行星影响下降至12.0此时小行星和恒星位在东方仰角约6度之处必须在东方具备开阔视野的场地才能观察小行星375的命名依据不详目前并无发现任何神话故事或角色符合该命名

由于被掩星亮度较低不易观测需要指向定位良好的赤道仪并配合20公分以上望远镜以CCD摄影观测此外精确观测时间与时间解析度对小行星掩星非常重要因此需要以GPS或网路校时摄影曝光时间也需要在1秒之内详细预报可参考Asteroid Occultation网站编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技佐许晋翊

图中绿线表示掩星中心线,蓝线为其边缘,鲜红线表示1个标准差之内的距离,亦即在这里仍可能见到掩星。
▲图中绿线表示掩星中心线蓝线为其边缘鲜红线表示1个标准差之内的距离亦即在这里仍可能见到掩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可拍照 ★★

2020722日的23:12水星到达西大距的位置与太阳之间的日距角为20.1由于水星是内行星平时都在太阳附近难以观察所以每当水星来到大距是地球上所见离太阳角距离最远位置最适合在日出前或日落后观看因此23日前后数天的天亮前在东偏北方低空有机会找到它水星为0.1受晨曦曙光的影响不是那么容易直接看见较适合用双筒望远镜或拍照方式观赏此外金星在7月为今年最大亮度因此在天亮前更会注意到这颗明星也能以与金星相对方向找到水星编辑/台北天文馆助理研究员李瑾

2020/07/23清晨,水星与金星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2020/07/23清晨水星与金星的相对位置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072106:28土星将达到冲的位置也就是土星和太阳分别在地球两侧赤经相差180度的位置同时这将是一年中土星离地球最近看起来最大最亮的时候的前后几星期都是观察土星的好时机土星目前位于人马座冲时亮度达0.1视直径18.48角秒在入夜后从东南方升起子夜前后仰角最高天亮前由西南方落下整夜可见木星也在附近与明亮的土星在一起就像一对眼睛俯视大地在没有光害的地方甚至还可以看见银河在西方相互辉映编辑/台北天文馆王彦翔

2020/7/21晚,土星与木星所在位置及望远镜中所见外观示意图。
2020/7/21土星与木星所在位置及望远镜中所见外观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1970~2050年间的土星环相对于地球的倾角变化。
1970~2050年间的土星环相对于地球的倾角变化

1991~2021年各次土星冲时的土星外观的比较。
1991~2021年各次土星冲时的土星外观的比较

发布单位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20207一颗肉眼可见的亮彗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从御夫座的邻侧向大熊座北斗七星的下方快速移动上旬在黎明前装点着东方的地平线中旬之后又转而给傍晚的天空涂抹上一份瑰丽上一次人们肉眼可见的亮彗星在南半球是2011年的洛夫乔伊彗星C/2011 W3在北半球是1997年的海尔-波普彗星C/1995 O1

随着这颗新彗星一天天接近太阳它迅速增亮73日掠过近日点时视星等已在0等上下亮度可与五车二御夫座最亮的恒星或是织女星天琴座中最亮的恒星相匹敌全世界观星者闻风而动纷纷拍摄互联网上到处是晨昏的星空及地面景物衬托下的彗星美轮美奂蔚为壮观从一些照片上可以清晰地分辨它的尘埃彗尾和离子彗尾长约一到数度尘埃彗尾是来自太阳辐射压从彗核上剥离出的微细尘埃拖曳在轨道的侧后方形态弥漫且带有弯曲因反射阳光而偏黄离子彗尾是太阳风从彗发带走的等离子气体几乎笔直地背离太阳方向细长而泛着幽幽的蓝光

这颗新彗星在整个7月都肉眼可见随后将迅速消隐随着关注度的持续增高为规范新闻报道促进科技交流给它定一个合适的中文名已成为摆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天文学名词委”面前的紧迫议题

按照惯例近现代的彗星会用发现者的姓氏命名或用发现团队机构的名称命名还要有一个系统的编号起初是用发现年份加上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发现的顺序轨道确定后再改为近日点年份加上罗马数字表示的顺序由于近年来彗星发现的数目猛增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从1995年起采用新的命名规则即用发现年份加上英文大写字母IZ表示的发现之半月份再加上数字表示的半月内发现顺序并且用前缀来标明彗星情况P/为周期彗星周期在200年内C/为非周期彗星或周期超过200年的彗星D/为不再回归或已消失的周期彗星等

这颗新彗星是天文卫星“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在执行“近地天体宽视场红外巡天”任务near-Earth objects of 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 NEOWISE期间2020327日发现的编号为C/2020 F3表示是20203月下半月发现的第三颗彗星上面所说的天文卫星自2010年发射升空后10个月时间对全天球做了深度的近中红外成像巡天成果斐然此后制冷剂耗尽仅有近红外观测得以保留任务转为陆续几期对近地天体的自动搜寻事实上它已发现33颗彗星但是它们都很暗弱只有这颗新彗星比较明亮20204新彗星的英文名定为NEOWISE

发现新智彗星的天文卫星——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艺术想象图:美国国家航天局WISE项目官网)

1. 发现新智彗星的天文卫星——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艺术想象图美国国家航天局WISE项目官网

天文学名词委的委员们为NEOWISE的中文定名在网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果将NEOWISE直接音译显然不妥那会让人误解为它的发现者是某位个人如果简单采用发现任务天文卫星的全称“近地天体广域红外巡天”过于冗长大家认为虽然NEO在此处只是“近地天体”一词的英文缩写但不妨视其为前缀取其“新”之义其后的英文缩写WISE可当作“智慧”“广域”等来理解也可反映空间望远镜巡天观测的高度自动化委员们陆续提出了“新广彗星”“近广彗星”“新智彗星”“新向彗星”等名称其中孙小淳教授提议的“新智彗星”简明上口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成最终天文学名词委将C/2020 F3彗星的中文名确定为“新智彗星”

新智彗星在一个接近抛物线的轨道上绕太阳逆行轨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很大接近129近日点不到0.3个天文单位日地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根据目前的观测和推算它的远日点在500个天文单位以上很有可能是源自太阳系最外围的彗星大本营——奥尔特云它可能拥有一个直径约5公里的较大彗核这使其能在接近太阳的过程中幸免于解体这也可以解释它的高亮度随着这次闯入内太阳系并再次远去轨道周期可能会从4000多年增加到约7000如此说来20207无疑是观测新智彗星的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美国加利福利亚地平线上方的新智彗星(裁剪前原图:美国国家航天局APOD网站;拍摄者:Jack Fusco)

2. 美国加利福利亚地平线上方的新智彗星裁剪前原图美国国家航天局APOD网站拍摄者Jack Fusco

为此此发布稿件执笔人天文学名词委委员邓劲松研究员左传·昭公十七年“彗所以除旧布新也”特赋诗一首

新辉客喜欣
智鉴以窥分
彗影除时疫
星奔旧奥云

近期还有更多新名词已经通过审定并入库欢迎大家前往天文学名词网站https://nadc.china-vo.org/astrodict/查询更多内容

新智彗星

资料整理高良超杨旸历表VSOP87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ΔT70.5

地球通过轨道近日点 2021/1/2 21:51 距离0.983257AU
地球通过轨道远日点 2021/7/6 06:27 距离1.016729AU

2021/01/05 11:23:24.8 小寒 太阳视黄经285° 太阳视赤纬-22°36′
2021/01/20 04:39:50.0 大寒 太阳视黄经300° 太阳视赤纬-20°09′
2021/02/03 22:58:46.8 立春 太阳视黄经315° 太阳视赤纬-16°20′
2021/02/18 18:43:56.4 雨水 太阳视黄经330° 太阳视赤纬-11°28′
2021/03/05 16:53:40.0 惊蛰 太阳视黄经345° 太阳视赤纬-5°55′
2021/03/20 17:37:26.6 春分 太阳视黄经0°     太阳视赤纬
2021/04/04 21:35:05.8 清明 太阳视黄经15°   太阳视赤纬+5°55′
2021/04/20 04:33:21.9 谷雨 太阳视黄经30°   太阳视赤纬+11°28′
2021/05/05 14:47:09.5 立夏 太阳视黄经45°   太阳视赤纬+16°20′
2021/05/21 03:37:05.7 小满 太阳视黄经60°   太阳视赤纬+20°09′
2021/06/05 18:52:05.1 芒种 太阳视黄经75°   太阳视赤纬+22°36′
2021/06/21 11:32:08.7 夏至 太阳视黄经90°   太阳视赤纬+23°26′
2021/07/07 05:05:27.7 小暑 太阳视黄经105° 太阳视赤纬+22°35′
2021/07/22 22:26:23.9 大暑 太阳视黄经120° 太阳视赤纬+20°09′
2021/08/07 14:53:56.9 立秋 太阳视黄经135° 太阳视赤纬+16°20′
2021/08/23 05:34:56.5 处暑 太阳视黄经150° 太阳视赤纬+11°28′
2021/09/07 17:52:54.9 白露 太阳视黄经165° 太阳视赤纬+5°55′
2021/09/23 03:21:03.4 秋分 太阳视黄经180° 太阳视赤纬
2021/10/08 09:39:01.3 寒露 太阳视黄经195° 太阳视赤纬-5°55′
2021/10/23 12:51:08.6 霜降 太阳视黄经210° 太阳视赤纬-11°28′
2021/11/07 12:58:46.0 立冬 太阳视黄经225° 太阳视赤纬-16°20′
2021/11/22 10:33:42.8 小雪 太阳视黄经240° 太阳视赤纬-20°09′
2021/12/07 05:57:03.2 大雪 太阳视黄经255° 太阳视赤纬-22°36′
2021/12/21 23:59:17.6 冬至 太阳视黄经270° 太阳视赤纬-23°26′
2022/01/05 17:14:02.9 小寒 太阳视黄经285° 太阳视赤纬-22°36′预推
2022/01/20 10:39:05.0 大寒 太阳视黄经300° 太阳视赤纬-20°09′预推

  节气时刻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在轨道上的不同位置从地球上看太阳在黄道上运动一回归年运行一周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用黄经度量从春分点黄道与赤道的焦点算起0°到360°0°开始太阳在黄道上向东移动5°为一“候”15°为一“气”其中十二个气叫做“节气”另外十二个气叫做“中气”以五日为一侯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季四季为一年故一年分二十四气每季十八候共七十二候每候有一个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七十二候可说是我国古代的物候历

节气 候次 年候次   公历日期     时刻    干支 太阳视黄经  太阳视赤纬     候应
小寒 初候 67候 2021/01/05 11:23:25 癸丑    285° -22°35′35.35″ 一候 雁北乡
小寒 次候 68候 2021/01/10 09:06:55 戊午    290° -21°56′50.06″ 二候 鹊始巢
小寒 末候 69候 2021/01/15 06:50:41 癸亥    295° -21°07′46.26″ 三候 雉始雊
大寒 初候 70候 2021/01/20 04:39:51 戊辰    300° -20°08′55.01″ 一候 鸡始乳
大寒 次候 71候 2021/01/25 02:37:05 癸酉    305° -19°00′52.82″ 二候 征鸟厉疾
大寒 末候 72候 2021/01/30 00:43:28 戊寅    310° -17°44′21.27″ 三候 水泽腹坚
立春 初候   1候 2021/02/03 22:58:47 壬午    315° -16°20′04.15″ 一候 东风解冻
立春 次候   2候 2021/02/08 21:21:54 丁亥    320° -14°48′46.65″ 二候 蛰虫始振
立春 末候   3候 2021/02/13 19:55:34 壬辰    325° -13°11′15.01″ 三候 鱼陟负冰
雨水 初候   4候 2021/02/18 18:43:57 丁酉    330° -11°28′15.77″ 一候 獭祭鱼
雨水 次候   5候 2021/02/23 17:49:26 壬寅    335°   -9°40′36.80″ 二候 鸿雁来
雨水 末候   6候 2021/02/28 17:13:11 丁未    340°   -7°49′06.20″ 三候 草木萌动
惊蛰 初候   7候 2021/03/05 16:53:40 壬子    345°   -5°54′31.09″ 一候 桃始华
惊蛰 次候   8候 2021/03/10 16:49:25 丁巳    350°   -3°57′37.79″ 二候 仓庚鸣
惊蛰 末候   9候 2021/03/15 17:03:04 壬戌    355°   -1°59′11.94″ 三候 鹰化为鸩
春分 初候 10候 2021/03/20 17:37:28 丁卯        0°    0°00′00.35″ 一候 玄鸟至
春分 次候 11候 2021/03/25 18:34:40 壬申        5°    1°59′12.60″ 二候 雷乃发声
春分 末候 12候 2021/03/30 19:55:03 丁丑      10°    3°57′38.32″ 三候 始电
清明 初候 13候 2021/04/04 21:35:05 壬午      15°    5°54′31.54″ 一候 桐始华
清明 次候 14候 2021/04/09 23:33:45 丁亥      20°    7°49′06.85″ 二候 田鼠化为鴽
清明 末候 15候 2021/04/15 01:52:34 癸巳      25°    9°40′37.66″ 三候 虹始见
谷雨 初候 16候 2021/04/20 04:33:23 戊戌      30°  11°28′16.58″ 一候 萍始生
谷雨 次候 17候 2021/04/25 07:37:50 癸卯      35°  13°11′15.76″ 二候 鸣鸠拂其羽
谷雨 末候 18候 2021/04/30 11:03:52 戊申      40°  14°48′47.21″ 三候 戴胜降于桑
立夏 初候 19候 2021/05/05 14:47:10 癸丑      45°  16°20′04.89″ 一候 蝼蝈鸣
立夏 次候 20候 2021/05/10 18:46:39 戊午      50°  17°44′22.42″ 二候 蚯蚓出
立夏 末候 21候 2021/05/15 23:02:44 癸亥      55°  19°00′54.08″ 三候 王瓜生
小满 初候 22候 2021/05/21 03:37:06 己巳      60°  20°08′56.13″ 一候 苦菜秀
小满 次候 23候 2021/05/26 08:29:42 甲戌      65°  21°07′47.02″ 二候 靡草死
小满 末候 24候 2021/05/31 13:35:58 己卯      70°  21°56′50.92″ 三候 麦秋至
芒种 初候 25候 2021/06/05 18:52:05 甲申      75°  22°35′36.72″ 一候 螳螂生
芒种 次候 26候 2021/06/11 00:16:17 庚寅      80°  23°03′37.84″ 二候 鵙始鸣
芒种 末候 27候 2021/06/16 05:49:15 乙未      85°  23°20′34.78″ 三候 反舌无声
夏至 初候 28候 2021/06/21 11:32:09 庚子      90°  23°26′14.66″ 一候 鹿角解
夏至 次候 29候 2021/06/26 17:22:12 乙巳      95°  23°20′33.73″ 二候 蜩始鸣
夏至 末候 30候 2021/07/01 23:14:38 庚戌    100°  23°03′37.43″ 三候 半夏生
小暑 初候 31候 2021/07/07 05:05:28 丙辰    105°  22°35′37.11″ 一候 温风至
小暑 次候 32候 2021/07/12 10:53:44 辛酉    110°  21°56′52.03″ 二候 蟋蜂居壁
小暑 末候 33候 2021/07/17 16:40:55 丙寅    115°  21°07′47.50″ 三候 鹰乃学习
大暑 初候 34候 2021/07/22 22:26:25 辛未    120°  20°08′55.25″ 一候 腐草为萤
大暑 次候 35候 2021/07/28 04:06:43 丁丑    125°  19°00′53.55″ 二候 土润溽暑
大暑 末候 36候 2021/08/02 09:36:49 壬午    130°  17°44′22.68″ 三候 大雨行时
立秋 初候 37候 2021/08/07 14:53:57 丁亥    135°  16°20′05.87″ 一候 凉风至
立秋 次候 38候 2021/08/12 19:58:57 壬辰    140°  14°48′47.92″ 二候 白露降
立秋 末候 39候 2021/08/18 00:52:58 戊戌    145°  13°11′15.04″ 三候 寒蝉鸣
处暑 初候 40候 2021/08/23 05:34:58 癸卯    150°  11°28′15.70″ 一候 鹰乃祭鸟
处暑 次候 41候 2021/08/28 10:01:06 戊申    155°    9°40′37.51″ 二候 天地始肃
处暑 末候 42候 2021/09/02 14:07:14 癸丑    160°    7°49′07.48″ 三候 禾乃登
白露 初候 43候 2021/09/07 17:52:55 戊午    165°    5°54′32.13″ 一候 鸿雁来
白露 次候 44候 2021/09/12 21:19:54 癸亥    170°    3°57′37.69″ 二候 玄鸟归
白露 末候 45候 2021/09/18 00:29:34 己巳    175°    1°59′11.23″ 三候 群鸟养羞
秋分 初候 46候 2021/09/23 03:21:04 甲戌    180°    0°00′00.56″ 一候 雷乃收声
秋分 次候 47候 2021/09/28 05:50:35 己卯    185°   -1°59′11.91″ 二候 蛰虫坯户
秋分 末候 48候 2021/10/03 07:56:14 甲申    190°   -3°57′37.56″ 三候 水始涸
寒露 初候 49候 2021/10/08 09:39:01 己丑    195°   -5°54′31.83″ 一候 鸿雁来宾
寒露 次候 50候 2021/10/13 11:01:23 甲午    200°   -7°49′08″      二候 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 末候 51候 2021/10/18 12:05:52 己亥    205°   -9°40′38.77″ 三候 菊有黄华
霜降 初候 52候 2021/10/23 12:51:09 甲辰    210° -11°28′16.74″ 一候 豺乃祭兽
霜降 次候 53候 2021/10/28 13:14:55 己酉    215° -13°11′15.29″ 二候 草木黄落
霜降 末候 54候 2021/11/02 13:16:57 甲寅    220° -14°48′47.65″ 三候 蛰虫咸俯
立冬 初候 55候 2021/11/07 12:58:45 己未    225° -16°20′06.26″ 一候 水始冻
立冬 次候 56候 2021/11/12 12:24:16 甲子    230° -17°44′24.17″ 二候 地始冻
立冬 末候 57候 2021/11/17 11:36:16 己巳    235° -19°00′55.19″ 三候 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 初候 58候 2021/11/22 10:33:43 甲戌    240° -20°08′56.11″ 一候 虹藏不见
小雪 次候 59候 2021/11/27 09:15:50 己卯    245° -21°07′47.41″ 二候 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小雪 末候 60候 2021/12/02 07:42:59 甲申    250° -21°56′52.35″ 三候 闭寒成冬
大雪 初候 61候 2021/12/07 05:57:03 己丑    255° -22°35′38.57″ 一候 鹖鴠不鸣
大雪 次候 62候 2021/12/12 04:03:18 甲午    260° -23°03′39.61″ 二候 虎始交
大雪 末候 63候 2021/12/17 02:04:05 己亥    265° -23°20′35.36″ 三候 荔挺出
冬至 初候 64候 2021/12/21 23:59:17 癸卯    270° -23°26′14.92″ 一候 蚯蚓结
冬至 次候 65候 2021/12/26 21:48:53 戊申    275° -23°20′34.96″ 二候 麇角解
冬至 末候 66候 2021/12/31 19:32:58 癸丑    280° -23°03′39″      三候 水泉动
小寒 初候 67候 2022/01/05 17:14:03 戊午    285° -22°35′38.87″ 一候 雁北乡预推
小寒 次候 68候 2022/01/10 14:57:37 癸亥    290° -21°56′53.07″ 二候 鹊始巢预推
小寒 末候 69候 2022/01/15 12:45:47 戊辰    295° -21°07′47.98″ 三候 雉始雊预推
大寒 初候 70候 2022/01/20 10:39:06 癸酉    300° -20°08′56.08″ 一候 鸡始乳预推
大寒 次候 71候 2022/01/25 08:37:27 戊寅    305° -19°00′54.76″ 二候 征鸟厉疾预推
大寒 末候 72候 2022/01/30 06:40:17 癸未    310° -17°44′24.01″ 三候 水泽腹坚预推

  我国候应起源很早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视天时的作用就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的完整时期来看七十二候的出现还早于二十四节气

  参考资料GB/T 33661-2017 农历的编算和颁行.pdf

  2021年的天象预报资料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多加利用
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category/year/2021astronomical_events/


相关资料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赏方式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2020718星期六农历五月廿八月掩金牛座5.0等恒星天高四用小型望远镜可以追踪观赏福建南部广东南部台湾海南等地在见掩范围

掩终现象香港0406恒星由月球暗缘复出香港掩终时月球仰角10地平方位70

望远镜所见的模拟影像

2020/7/18 月掩天高四见掩范围
R792 = 109 Tauri = 天高四
  金牛座109又名BD+21 816HD 34559SAO 77097HR 1739是金牛座的一颗恒星位于银经182.54银纬-8.7B1900.0坐标为赤经5h 13m 16s赤纬+21° -8.7′ 35″

天高Celestial high terrace是天上的高台中国古代星官名之一属二十八宿西方七宿的毕宿Net Mansion位于现代星座的金牛座含有四颗星宋史·天文志的有关记载为天高四星在坐旗Flag stand西

清代钦天监所编仪象考成天高增加多四颗星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余惠俊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宇宙的结构并不是由随机分布的星系所组成而是互缠互绕具有藕断丝连的特性受到万有引力的影响较为靠近的星系组合成一个星系群或星系团或隶属于一个超新系团这些藕断丝连的网状结构又被称为大尺度纤维状结构其中最大的一条被称为武仙-北冕座长城全长跨越约97亿光年是目前已知最巨大的结构

新发现的纤维状结构横跨南极天空两端长达13.7亿光年发现者将其命名为南极长城South Pole Wall而且南极长城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离银河系非常近简直就像是在我们的后院而已仅有5亿光年远我们所在的结构称为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直径达5.2亿光年所以5亿光年确实就像是后院的存在换句话说它是离我们最近的长城结构

南极长城示意图
▲南极长城位于银道面的其中一侧粉红及红色区块另一侧则是沙普利超星系团粉红色区块图中中间的深色弧线为银河系盘面

不过这里引发了另一个问题既然就在我们家后院那为何现在才发现呢原来是因为天文学家在观察天空的时候经常会避开所谓的回避区或银河系遮蔽区也就是银道面而南极长城就在它附近银河系盘面上稠密的气体尘埃恒星影响了天文学家们的视线所以这一区的宇宙被探索的次数极少为了发现这个隐形的南极长城研究团队使用了一个名为Cosmicflows-3的资料库里面包含了将近18,000个星系的距离借由该资料库所提供的红移数据前一组研究团队已经算出了其几乎所有资料库中星系的本动速度在这两个参数的帮助下研究团队在三度空间中绘制出其附近结构的运动状况得到了这一面南极长城

整个南极长城最密集的部分位于南极上空并向北弯曲朝向银河系盘面的方向延伸与银河系对称的位置还有一个巨型结构6.5亿光年外的沙普利超星系团由于有部分南极长城我们看不见它的结构也许比我们现在看到的还要大天文学家们都极渴望找到答案它还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宇宙学理论关于膨胀速率或早期宇宙膨胀速率的问题该论文发表在天文物理学期刊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台北天文馆小行星在天空绽放光芒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正式通过将编号300300号小行星命名为台北天文馆这颗小行星是由林宏钦先生国立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与叶泉志先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200786日在中大天文所鹿林天文台巡天计划LUSS拍摄的影像中发现经过长期观测确认后赋予永久编号第300300并由中央大学推荐经审核通过后正式命名为TAM记为(300300) TAMTAM即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Taipei Astronomical Museum的英文缩写

台北天文馆小行星位于主小行星带内轨道半长轴约2.446天文单位相当于3亿66百万公里3.83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其直径约1.4公里目前在巨蟹座方向距离地球约5亿3千万公里处亮度仅约22必须以大型天文望远镜才能拍摄到其踪迹根据观测300300号小行星也属于王后星族Massalia family6,000多个成员之一估计是约1.52亿年前因王后星20 Massalia的前身遭撞击后形成最大成员即直径约150公里的王后星属硅质的S型小行星编撰/台北天文馆助理研究员李瑾

台北天文馆小行星
台北天文馆小行星

台北天文馆小行星(300300 TAM)轨道示意图
台北天文馆小行星300300 TAM轨道示意图

资料来源美国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须以口径20公分(8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在短短的两周内竟有三个亮度超过13等的超新星被发现分别为2020nlb2020nvbAT2020oas一般而言每周至少可以侦测到1次超新星爆发但是亮度都大约在1517等甚至更暗然而近期发现的这三次超新星爆发亮度最低的也有12.2并且它们的亮度都仍在增加

这三个事件中最早的是2020nlbM85星系旁由小行星撞击警报系统ATLAS2020625日时发现是难得的标准烛光Ia型超新星目前亮度为12.2等并持续增亮中第二个则是2020nvb它在NGC4457星系附近由日本的超新星达人——板垣公一先生在71日时所确认发现的第155个超新星与第一个相同属于Ia型超新星目前亮度达11.9持续攀升中相信不久后会有这两个超新星的相关研究论文产生第三个则是AT2020oas它附近没有什么特别的亮天体是由盖亚警报系统Gaia Alerts74日所发现的初发现时的亮度就已达11.3同样也在持续变亮

盖亚警报系统是基于盖亚卫星进行多次高精确度的全天域瞬变光度测量重覆扫描是对恒星位置的精确度测量所必须的方法也同时可以用来寻找亮度变化的目标剑桥天文研究所设置了一个专用的资料管理方法来找寻盖亚资料中的瞬变事件盖亚警报系统在经过电脑资料处理和警报识别后会在卫星观测后23天发布

这三次超新星由于亮度都非常高故可以利用小型至中型望远镜看见他们有兴趣且具观测能力的同好可以试着利用仪器看到它们除了AT2020oas在南半球以外另外两个事件可以在台湾地区见到需要详细的天空座标请见http://www.rochesterastronomy.org/supernova.html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Latest supernov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