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资料整理:高良超、杨旸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亮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变星等诸多天文事件。

6月入夜的20时过后,天色才会完全的暗下来!在光害少的地方往东南方地平附近看过去,就能见到美丽的银河自地平线上随着时间冉冉上升,这段银河因为原本是银河系的中心所在,所以是视觉中银河最明亮的所在,宛如在夜空中的一朵云。在这附近,也有许多明亮的星云与星团夹杂其中,因此公众若是利用简易的双简望远镜,即可在里面看到许多濛濛白雾状的小天体。

六月天琴座流星雨(June Lyrids,00166 JLY)的活动期是6月中旬,六月牧夫座流星雨(June Bootids,00170 JBO)的活动期是6月下旬,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均有机会看到。

2020年的夏至时刻在6月21日05时44分,这天的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年度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天之后,太阳直射地球的纬度又逐渐往南。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是“夏至”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且越往北越长。例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为13小时,香港为14小时,北京约为15小时,而黑龙江漠河可达17小时以上。但北回归线以北事物的太阳影子长度将会达到最短。夏至过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间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今年6月21日还将发生自2012年5月21日以来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日食。除了环食带区域外,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可见到大食分日食。如果错了这次机会,在中国境内发生同样条件好的日食就要再等十年了!

太阳系大行星动态
太阳:由金牛座运行到双子座。
水星:昏星。日落后位于西北方天空。4日到达东大距,与太阳的最大角距离为24°,日落时地平高度约18°,亮度约+0.5等,有利观测。
金星:在金牛座。25日留后由逆行转为顺行。4日下合日,由昏星变为晨星,距太阳较近,难以观测。下旬,日出时可在东北方天空观测到它。
火星:由宝瓶座顺行至双鱼座。约于次日凌晨0时31分升起,日出时位于东南方天空,亮度约-0.3等,后半夜观测条件变好。
木星:在人马座逆行。约于夜晚21时41分升起,日出时位于西南方天空,亮度约-2.7等,后半夜观测条件不错。
土星:在摩羯座逆行。升起时间提前至夜晚约22时,日出时位于西南方天空,亮度约+0.3等,后半夜可见。
天王星:在白羊座顺行。日出前可位于东方,亮度5.9→5.8等。
海王星:在宝瓶座顺行,24日留后逆行。日出前位于南方,亮度7.9等。
冥王星:在人马座逆行。日出前位于南方。

2020/6/4 水星东大距 ★★
  水星是太阳系8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一员,也是公转周期最短的,绕日一周只需要88天左右。6月4日这次东大距,水星与太阳的角距离约为24°,由于赤纬也比太阳高,日落时其地平高度可达18°,是今年继2月10日东大距之后非常好的一次观测时机!
  由于水星只会出现在太阳附近28°以内的区域,因此它也是人们用肉眼最难被观测到的。本次东大距观测条件不错,视亮度约+0.5等,最佳观测时间约在日落后的30分钟,此时地平高度约12°,要把握好机会。

2020/6/4 水星东大距

2020/6/6 半影月食 ★★
  2020年6月6日(农历闰四月十五)凌晨将发生半影月食,沙罗周期第111号,这次月食,在南美洲东南部、大西洋(除西北部)、欧洲(除极北部)、非洲、亚洲(除北部)、印度洋、大洋洲、太平洋西部、南极洲可以看到。我国可见。
  本次半影月食自北京时间01时43.4分半影食始、03时25.1分食甚、05时06.6分半影食终,全部过程历经3小时又23分钟。最大食分0.593。
详见2020年6月5日半影月食见食区域图

2020年6月6日半影月食见食区域图

2020年6月6日半影月食过程和概况图

  半影月食不会造成月面有缺角,系月球移入地球的半影区,照射月面的部分太阳光为地球所遮蔽,使得月面靠近地影中心方位处变得较为阴暗。刚开始或结束时以肉眼裸视是无法察觉的,唯有月球较深入地影半影区时,方可观察到月面靠近本影处的部位较为阴暗。
  本次月食系沙罗编号111月食,从公元830年6月10日首次半影月食开始至2092年7月19日结束,历经71次沙罗周期后结束这个系统。

月食根数
月亮和太阳赤经相冲时的力学时2020年6月5日18h58m57.1s
        太阳     月亮
赤    经:4h57m16s.925 16h57m16s.925
每   时   变   量:+10s.307  +150s.969
赤    纬:+22°39′14″.31 -21°23′58″.63
每   时   变   量:+15″.42    -420″.78
赤道地平视差:8″.67     59′25″.73
视   半   径:15′45″.72   16′11″.65

  月食根数载月亮和太阳赤经相冲时候的力学时,相冲时候太阳和月亮的赤经、赤纬、地平视差、视半径以及赤经和赤纬的每时变量。
  月食概况载半影食始、半影食终时的北京时间。食分(月食):食甚时月亮边缘深入地影的距离和月亮直径之比。月食时凡能看到月亮在地平线上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月食,各食象的时间各地所看见的都是一样。

2020/6/7 冥王星掩星 ☆
  北京时间2020年6月7日(星期日)凌晨02时59分,直径约2440.0km、光度14.30等矮行星冥王星(134340 Pluto)掩人马座12.98等恒星UCAC4 340-192403(视位置α 19h46m47s,δ -22°7’16”),最长见掩时长135.7秒,减光(星等下降)1.32等,月角距25°。亚洲(除东南亚)在掩食带范围。我国除台湾省、福建省南部、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以外,都可观测冥王星掩星事件。
  精确测时对小行星掩星非常重要,须用口径20cm以上天文望远镜和校过时的高清/超高清录影设备(帧频尽量达到1-10帧/秒)观测记录。须提前熟悉观测目标,在掩星预报中间时刻前5到15分钟开始计时观测,并尽量在视场中包含至少一颗参考星。请将观测结果提交至紫金山天文台掩星预报网站。

冥王星掩星

2020/6/9 木星+土星合月 ★★
  6月9日(农历闰四月十八),月亮先后与木星和土星相合。在5月份时,月亮在土星下方,但本月在木星下方。月龄为17.8的亏凸月。在凌晨2时左右,月亮在南天区接近木星相距3.0度,与土星相距约6.5度。而木星和土星的角距是5.1度。

2020/6/11 月掩垒壁阵一(4.7等)★
  6月11日(农历闰四月二十)凌晨,将发生月掩摩羯座κ星垒壁阵一现象。掩终现象:恒星从月球暗缘出现。可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追踪观测。亚洲大部及太平洋部分地区在见月掩星范围。

掩始外切:11日0时18分16秒
掩始内切:11日0时20分17秒
掩甚:  11日2时02分03秒
视午掩: 11日2时23分07秒
掩终内切:11日3时43分48秒
掩终外切:11日3时45分49秒

2020/6/10 月掩垒壁阵一见掩范围

2020/6/13 火星合月 ★★
  6月13日(农历闰四月廿二)凌晨2~3时左右向东南方观看,您会看到半月形的月亮(月龄为21.8,再过13个半小时后变化成下弦月)与火星相合。火星在它的左边,距离为5.2度,形成“伴月”天象(实际相合的时刻在7时55分)。火星的亮度已经增亮至为-0.2等,并逐渐变亮。

2020/6/14 月掩垒壁阵十一(4.6等)★
  6月14日(农历闰四月廿三)凌晨,将发生月掩双鱼座33号星垒壁阵十一现象。掩始和掩终现象:恒星从月球亮缘掩入、暗缘复出。可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追踪观测。亚洲南部及太平洋部分地区在见月掩星范围。

掩始外切:14日1时38分07秒
掩始内切:14日1时40分02秒
掩甚:  14日3时30分39秒
视午掩: 14日3时56分25秒
掩终内切:14日5时21分16秒
掩终外切:14日5时23分11秒

2020/6/14 月掩垒壁阵十一见掩范围

2020/6/16 六月天琴座流星雨极大期(ZHR~5)★
  “六月天琴座流星雨”(June Lyrids,00166 JLY)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流星数据中心(IAU Meteor Data Center)确定的正式名称,不要跟“四月天琴座流星雨”(April Lyrids,00006 LYR)混淆了。它不在现在的IMO工作目录中,其辐射点位于赤经277度,赤纬35度。辐射点约在1时左右到达天顶位置,ZHR(天顶每时出现率)约为5左右,多产生蓝色或白色的流星。虽然流量不大,但今年极大时的月相(农历闰四月廿五)已经接近残月,对观测影响不大,有兴趣的爱好者可以碰碰运气,别忘了给国际流星组织提交一份重要的目视报告。

六月天琴座流星雨与六月牧夫座流星雨辐射点位置示意图

2020/6/19 月掩金星
  这次月掩星在北美洲东北部、大西洋、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在月掩星范围。逢白天,不易观测。

月掩金星概况
掩始外切:14:46:13
掩始内切:14:48:15
掩  甚:16:31:56
掩终内切:18:15:22
掩终外切:18:17:24
掩食带宽:3406.2公里

2020/6/19 月掩金星见掩范围,虚线内为白天。

2020/6/21 日环食 ★★★★★
  2020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将发生日环食现象。这次日食,环食带从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开始,经过中非、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红海、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曼、巴基斯坦、印度、中国,在北太平洋西部结束。在非洲(除西部和南部)、欧洲东南部、亚洲(除北部和极东南部)、印度洋北部、大洋洲西北部、北太平洋西部可以看到偏食。中国可见,其中中国西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可见环食,其他地区可见偏食。
  本次日环食为发生在升交点附近的137号沙罗周期,这个沙罗食系共包含70次日食,其中前8次为发生在北半球的日偏食,918次为日全食,1923次为全环食,2428次日环食,2932次又成为全环食,3362次为日环食,6370次是发生在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日偏食。从公元1389年5月26日开始至2633年6月28日结束。
详见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图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图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中国见食图(北京时间)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中国见环食图(北京时间)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中国见环食图(北京时间)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中国见环食图(北京时间)

注意事项
  太阳光的强度是满月亮度的46倍左右,如果观测方法不当,便足以对视网膜产生光化学毒性和热损伤而导致日光性黄斑病变。因此危险系数极高。
  观看日环食时(也就是太阳未被月球完全遮住时),要戴上专门的日食观测镜。一定要购买合格、无破损的日食观测镜,例如用巴德膜的太阳观测镜。日常的太阳镜或墨镜绝对不能用于直接看太阳!另外,也不能使用不合格的、有破损、有划痕的太阳观测镜和滤光片,因为这些不合格产品无法挡住紫外线,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太阳圆缺变化观赏时,同样会严重伤害眼睛。
  还可以制作针孔投影箱。可用一个1至2米长的纸箱,两端中心各开约10厘米大小的洞,上端用锡纸将洞贴上,再用针在锡纸中心穿一针孔;另一端用白色半透明纸将洞贴上,然后在太阳下试验能否在半透明纸上产生太阳圆面像。要注意,不能用肉眼透过针孔直接观测太阳。
  使用望远镜投影,应增加减光装置,通过观测太阳经过望远镜的投影来观看日食,不可以直接用望远镜观看,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由于太阳光的光照强度过强,不可直接使用手机等设备对日食进行拍摄。不然面向太阳的方向时,很容易不慎直视太阳光,造成眼部受伤。应将巴德膜作为前端减光装置放在相机镜头之前,就能轻松拍到太阳像。

小孔成像

关于日环食的一些知识

  一、日环食的发生原理和日全食、日偏食一样,都是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在地球上看到太阳圆面被遮挡了全部或局部的一种天文现象。月球的影子分为本影和半影,被本影扫过的地区看到的是日全食,被半影扫过的地区看到的是日偏食。有时月球刚好运行到远地点而又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成近似直线,由于月球的视直径比太阳小,不足以遮挡住整个太阳圆面,就会发生太阳中心被遮住而外面剩下光环的奇观,这就是日环食。发生日环食时,月球的本影锥并未扫到地面,而是本影锥的延伸部分——伪本影扫到了地面上,在伪本影扫过的地区看到的就是日环食。月球处于远地点、月球的伪本影扫到了地面上,就是发生日环食这件事的两种解释,其结果就是看起来月亮比太阳小。日全食和日环食可统称为中心食。

日食的本影和半影

  二、日环食的发生和日全食一样,其实并不罕见,以137号沙罗周期为例,总共70次日食中,偏食16次,全食11次,环食35次,全环食8次,每一次日食的间隔为18年又10或11天。这70次日食,由偏食开始,逐次演变成全食、环食,又以偏食结束,从1389年开始到2633年结束,历时1244年才完成整个序列。之所以会感到日全食和日环食罕见,是因为同一个地区在短短几年内就能再次看到日全食或日环食的机会比较少,世界那么大,不能每次都让你看到吧,而日偏食可见的范围就很大了。说起来,本次日环食的一个观测地——厦门,就是很幸运的了,2012年5月21日和2020年6月21日的日环食带都从厦门经过,那里的人们真有眼福呢。
  2012年5月21日日环食厦门见食情况:

2012年5月21日日环食厦门见食情况(北京时间)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厦门见食情况: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厦门见食情况(北京时间)

  三、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能再次看到日食,就得等到2030年6月1日了,很凑巧,又是一次日环食,观测地在我国的极北地区,如抚远一带就可见到了,还是个擦边的日环食,差一点点就是日偏食了,不过,即使是一弯细细的金钩,也是很好看的。
  2030年6月1日日环食抚远见食情况:

2030年6月1日日环食抚远见食情况(北京时间)

  今年6月21日的日环食真的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希望天文爱好者们好好把握!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各地见食情况(北京时间)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中国地方见食情况(北京时间)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概况.xlsx(简表)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中国各地见食情况.xlsx(详表)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路线.xlsx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概况

太阳和月亮赤经相合时的世界时2020年6月21日6h41m23.940s

太阳地心坐标
赤经:6h01m36.47s + 10.404s(T- 7h)
赤纬:+23°26′ 9.5” -  0.42”(T- 7h)
赤道地平视差:8.65”
视半径:15′44.23”

月亮地心坐标
赤经:6h02m16.98s +141.116s(T- 7h) + 0.108s(T- 7h)(T- 7h)
赤纬:+23°33′53.8” + 171.46”(T- 7h) - 3.92”(T- 7h)(T- 7h)
赤道地平视差:56′31.55” + 1.388”(T- 7h) - 0.000”(T- 7h)(T- 7h)
视半径:15′24.18” + 0.378”(T- 7h) - 0.000”(T- 7h)(T- 7h)
T为以小时为单位的世界时

日食概况
              见食地点
             东经120°标准时  纬度  地理经度 食分 环食食延时间 环食带宽 太阳方位和高度
偏食始 6月21日11h45m59s -1°2.3′ +34°24.9′
环食始    12h47m45s +1°13.5′ +17°59.7′
食 甚    14h40m05s +30°30.9′ +79°40.2′ 0.995 0m33.0s 18.3km 174.3° 82.9°
环食终    16h32m20s +11°25.7′ +147°24.6′
偏食终    17h34m03s +9°10.4′ +130°58.0′

  上述表列出的食分是说明太阳被食的多少,它等于太阳视直径上被食部分与整个太阳视直径之比。按照这一定义,日全食的食分总是等于1.00。但是各次日全食时月、日直径之比不同,日全食延续时间也因此而不同,为了显示这一差异,食分的概念在全食时被延伸。日环食的最小食分可以小到0.90,日全食的最大食分可以大到1.04(按另一种定义,一次日全食的最大食分为月、日直径之比。两种定义有细微的差异,后者最大食分可达1.08)。
  在不同的场合,食分(日食)一词有不同的含义。通常论及一次日食时,它表示全球范围内所能看到的最大食分。在谈到某地见食情况时,它表示该地食甚时食分。此外,它也可以表示某地随时间而变化的日食情况。
  日全食有5个特征时刻。当月面从西边赶上日面,两个圆面初次外切时,称为“初亏”,这时日食开始。月面与日面初次内切,称为“食既”,这时全食开始,太阳被全部遮挡。月面中心和日面中心最接近的时候,称为“食甚”,这时日食食分最大。月面与日面的另一边内切,称为“生光”,这时全食结束,太阳的一侧露出光芒。当月面向东边超过日面,两个圆面再次外切,称为“复圆”、这时日食结束,太阳恢复圆面。日环食时没有食既和生光,相应地有“环食始”和“环食终”。
  月亮距地球较远时,月亮圆面看起来比太阳圆面略小,月亮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可以发生日环食。“环食始”是月亮和太阳第一次内切,月亮刚刚完全落在太阳圆面上,日环食开始。“环食终”是月亮第二次和太阳内切,月亮刚刚开始从太阳圆面离开,日环食结束。环食始至环食终这段时间,太阳中间部分被月亮遮住,在周围有一道明亮的光环,所以称为日环食。日偏食时没有食既和生光,只有初亏、食甚和复圆。
  日食参数除了各食象时刻外,相应的还有初亏或复圆时日月圆面相切点相对于日面中心的方位。方位角有两种定义,一种是赤道坐标系“P”从日面北点起算,向东测量,日面在我们的视觉平面上,按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确定方向,一种是地平坐标系“V”,起算点从日面顶点向东计算。

贝塞尔根数表:2020 6 21    7.000 TDT  (=t0)  
n        x          y         d         L1        L2         μ
0   0.1542590  0.1364090 23.4356709  0.5523180  0.0061500 284.535522  
1   0.5311546  0.0513871 -0.0002330 -0.0001223 -0.0001217  14.999110  
2   0.0000259 -0.0001610 -0.0000060 -0.0000107 -0.0000107   0.000000  
3  -0.0000069 -0.0000008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   
     tan f1 = 0.0046009        tan f2 = 0.0045780
基于时间t1,其他贝塞尔的计算方式为:
a = a0 + a1*t + a2*t2 + a3*t3  
其中:a = x, y, d, L1, L2, μ;  式中t = t1 - t0 (每时变量),t0 = 7.000 TDT.  
中心食甚:14:40:05(北京时间)

  贝塞尔根数供精密计算日食时刻之用,它的几何意义如下:
  假设一个平面通过地心,和月影锥轴相垂直,也就是和日月中心的连线相垂直,这平面叫做基本面,以地心为原点,基本面和赤道面的交线为X轴,向东为正。以在基本面上和X轴相垂直的直线为Y轴,向北为正。和基本面相垂直的轴为Z轴,向月亮方向为正。坐标以地球赤道半径为长度单位。

贝塞尔根数释义如下:
X,Y是月影锥轴和基本面交点的坐标。
d,μ是Z轴的方向;d是Z轴和赤道面的交角,μ是Z轴自历书子午圈算起的时角。
L1,L2是半影锥及本影锥在基本面上的半径,以地球赤道半径为长度单位。L1恒为正值,L2和本影锥顶的z坐标同号。本影锥顶在基本面后面时,L2为负值,可以看到全食;本影锥顶在基本面前面时,L2为正值,可以看到环食。在极少数情况下L2在基本面上为正值,而在地面为负值,可以看到全食。
f1,f2是半影锥和本影锥的半顶角。

中国各地见月掩星时间表

中国各地见月掩星时间表(北京时间)

详细天象(地心视象)
日期 星期 月龄    时间    天象简述
6/01  一  9.8                    波江座T星极大(米拉型变星,7.213.2等,周期252日)
6/01  一  9.8  18时26分 月球过天赤道,进入南半球
6/02  二 10.8                   武仙座τ流星雨极大期(ZHR
Var,1-72),武仙座τ流星雨(tau Herculids,00061 TAH)活动日期介在5月19日至6月14日之间,速度15km/s(慢速),亮度指标r=2.2(明亮),母天体73P/Schwassmann-Wachmann 3施瓦斯曼-瓦赫曼3号彗星
6/02  二 10.8  09时57分 角宿一合月,角宿一在月球以南7.45°
6/02  二 10.8  21时56分 天秤座δ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4.9
5.9等)
6/03  三 11.8                    小狮座R星极大(米拉型变星,6.313.2等,周期372日)
6/03  三 11.8  02时51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著名的大陵五型食变星原型,周期2.86日)
6/03  三 11.8  11时38分 月球过近地点,364366km,视直径32.8′
6/03  三 11.8  18时43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6/04  四 12.8  01时44分 金星下合日
6/04  四 12.8  03时         84P/Giclas吉克拉斯彗星过近日点(周期6.7年)
6/04  四 12.8  21时07分 水星东大距(日距角23.6°,视亮度0.4等,视直径8.2″)
6/04  四 12.8  23时25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6/05  五 13.8                    船尾座W星极大(米拉型变星,7.1
13.6等,周期120日)
6/05  五 13.8  12时58分 芒种,太阳黄经75°,太阳赤纬+22°44′
6/05  五 13.8  16时20分 心宿二合月,心宿二在月球以南6.45°
6/06  六 14.8  03时12分 望
6/06  六 14.8  03时25分 半影月食:半影食始1时43.4分,食甚3时25.1分,半影食终5时06.6分,最大食分=0.593
6/06  六 14.8  20时46分 天琴座β星渐台二极小(渐台二型食变星原型,3.24.3等,周期12.9日)
6/07  日 15.8  02时10分 月球过降交点
6/07  日 15.8  03时11分 火星西方照,日出时位于中天
6/07  日 15.8  21时          C/2020 H3 (Wierzchos)维兹乔斯彗星过近日点
6/07  日 15.8  12时          白羊座白昼流星雨极大期(ZHR
30),白羊座白昼流星雨(Daytime Arietids,00171 ARI)活动日期介在5月22日至7月2日之间,速度41.1km/s(中速),亮度指标r=2.8(暗淡),母天体1566 Icarus小行星或96P/Machholz梅克贺兹1号彗星
6/08 一 16.8                     六月仙后座μ流星雨极大期(ZHR<2),六月仙后座μ流星雨(June mu Cassiopeiids,00362 JMC)活动日期介在5月18日至6月15日之间,速度
41.7km/s(中速)
6/08  一 16.8  00时23分 月球赤纬最南(δ-24°04.3′)
6/09  二 17.8  01时21分 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北2.18°(瞬时中天经度:140.47度)
6/09  二 17.8  10时12分 土星合月,土星在月球以北2.67°(瞬时中天经度:120.51度)
6/09  二 17.8  14时          英仙座ζ白昼流星雨极大期,英仙座ζ白昼流星雨(Daytime zeta Perseids,00172 ZPE)活动日期介在6月5日至7月17日之间,速度26km/s(慢速),母天体2P/Encke恩克彗星
6/09  二 17.8  18时09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6/09  二 17.8  21时31分 天秤座δ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4.9
5.9等)
6/10  三 18.8  18时28分 入梅,太阳黄经80°
6/10  三 18.8  22时50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6/11  四 19.8                    天鹤座ε流星雨极大期(ZHR2),天鹤座ε流星雨(epsilon Gruids,00797 EGR)活动日期介在6月1日至6月21日之间,速度53km/s(中速)
6/11  四 19.8  02时40分 月掩垒壁阵一(4.7等),掩终现象:恒星从月球暗缘出现,亚洲大部及太平洋部分地区可见
6/11  四 19.8  17时38分 海王星西方照,日出时位于中天
6/12  五 20.8  20时         火星合海王星,火星在海王星以南1.74°
6/13  六 21.8  07时18分 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球以北4.50°(瞬时中天经度:100.83度)
6/13  六 21.8  07时55分 火星合月,火星在月球以北2.75°(瞬时中天经度:91.72度)
6/13  六 21.8  14时24分 下弦
6/14  日 22.8                    六月天鹅座ε流星雨极大期(ZHR<2),六月天鹅座ε流星雨(June epsilon Cygnids,00458 JEC)活动日期在6月14日,速度53km/s(中速),母天体2013 KB小行星或2005 ED 318小行星
6/14  日 22.8                    小马座β流星雨极大期(ZHR<2),小马座β流星雨(beta Equuleids,00327 BEQ)活动日期介在6月7日至6月30日之间,速度
33.2km/s(慢速)
6/14 日 22.8                    乌鸦座R星极大(米拉型变星,6.714.4等,周期317日)
6/14 日 22.8  03时20分 月掩垒壁阵十一(4.6等),掩始和掩终现象:恒星从月球亮缘掩入、暗缘复出,亚洲南部及太平洋部分地区可见
6/15 一 23.8                    仙王座T星极大(米拉型变星,5.2
11.3等,周期388日)
6/15 一 23.8  05时16分 月球过天赤道,进入北半球
6/15 一 23.8  08时57分 月球过远地点,404595km,视直径29.5′
6/16 二 24.8                    六月天琴座流星雨极大期(ZHRVar,0-5),六月天琴座流星雨(June Lyrids,00166 JLY)活动日期介在6月11日至6月21日之间,速度31km/s(慢速),亮度指标r=3.0(暗淡)
6/16 二 24.8                    六月天鹰座南流星雨极大期(ZHR3),六月天鹰座南流星雨(Southern June Aquilids,00165 SZC)活动日期介在6月9日至7月2日之间,速度39km/s(中速)
6/16 二 24.8                    六月天鹰座北流星雨极大期(ZHR<2),六月天鹰座北流星雨(Northern June Aquilids,00164 NZC)活动日期介在6月10日至6月26日之间,速度41km/s(中速)
6/16 二 24.8  03时         C/2020 H5 (Robinson)罗宾逊彗星过近日点
6/16 二 24.8  21时06分 天秤座δ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4.9
5.9等)
6/16 二24.8   22时16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6/17 三 25.8                    乌鸦座流星雨极大期(ZHR<2),乌鸦座流星雨(Corvids,00063 COR)活动日期在6月17日,速度9km/s(慢速),母天体2004 HW小行星
6/17 三 25.8  05时         C/2019 K7 (Smith)史密斯彗星过近日点
6/17 三 25.8  09时48分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球以北3.86°(瞬时中天经度:104.05度)
6/18 四 26.8  02时57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6/18 四 26.8  03时31分 水星留(赤经07.06h),转为逆行
6/19 五 27.8                    天蝎-人马座复合流星雨极大期(ZHR
5),天蝎-人马座复合流星雨(Scorpiid-Sagittariid Complex,00163 SAG)活动日期介在6月1日至7月15日之间,速度22.9km/s(慢速),亮度指标r=3.0(暗淡)
6/19 五 27.8  04时         C/2019 U6 (Lemmon)莱蒙彗星过近日点
6/19 五 27.8  16时54分 金星合月,金星在月球以南0.74°(瞬时中天经度:23.00度)
6/19 五 27.8  19时22分 天琴座β星渐台二极小(渐台二型食变星原型,3.2
4.3等,周期12.9日)
6/19 五 27.8  20时         P/2012 SB6 (Lemmon)莱蒙彗星过近日点(周期7.5年)
6/19 五 27.8  23时         258P/PANSTARRS泛星10号彗星过近日点(周期9.2年)
6/20 六 28.8  01时28分 毕宿五合月,毕宿五在月球以南3.82°
6/20 六 28.8  06时         海王星赤纬最北(δ+4°34′)
6/21 日  0.2   05时44分 夏至,太阳黄经90°,太阳赤纬+23°26′
6/21 日  0.2   12时24分 月球过升交点
6/21 日  0.2   14时40分 日环食:偏食始11时45分59秒,环食始12时47分45秒,食甚14时40分05秒,环食终16时32分20秒,偏食终17时34分03秒,食分=0.995,环食食延时间33秒。刚果民主共和国、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红海、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曼、巴基斯坦、印度、中国可见环食
6/21 日  0.2  14时41分 朔,太阳和月球赤经相合14时41分23.940秒
6/22 一  1.2  11时55分 月球赤纬最北(δ+24°04.2′)
6/22 一  1.2  15时18分 水星合月,水星在月球以南3.88°
6/22 一  1.2  21时42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6/23 二  2.2                    双鱼座δ流星雨极大期(ZHR<2),双鱼座δ流星雨(delta Piscids,00410 DPI)活动日期介在6月20日至6月26日之间,速度69km/s(快速)
6/23 二  2.2  10时22分 北河三合月,北河三在月球以北4.51°
6/23 二  2.2  20时40分 天秤座δ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4.9
5.9等)
6/24 三  3.2                    六月飞马座ι流星雨极大期(ZHR<2),六月飞马座ι流星雨(June iota Pegasids,00431 JIP)活动日期介在6月24日至6月26日之间,速度59km/s(中速)
6/24 三  3.2                    人马座RT星极大(米拉型变星,6.0
14.1等,周期306日)
6/24 三  3.2  02时23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6/24 三  3.2  02时24分 海王星留(赤经23.47h),转为逆行
6/24 三  3.2  02时56分 金牛座λ星毕宿八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3.33.9等)
6/25 四  4.2                    鹿豹座X星极小(米拉型变星,7.4
14.2等,周期144日)
6/25 四  4.2  02时08分 金星留(赤经04.27h),转为顺行
6/25 四  4.2  22时36分 轩辕十四合月,轩辕十四在月球以南4.36°
6/26 五  5.2                    鲸鱼座π流星雨极大期(ZHR4),鲸鱼座π流星雨(pi Cetids,00158 CET)活动日期介在6月16日至7月4日之间,速度67km/s(快速),母天体C/1874 G1 (Winnecke)温尼克彗星?
6/26 五  5.2                    盾牌座流星雨极大期,盾牌座流星雨(Scutids,00169 SCU)活动日期在6月26日,速度19km/s(慢速),母天体2004 CL小行星?
6/26 五  5.2                    双鱼座R星极大(米拉型变星,7.0
14.8等,周期346日)
6/26 五  5.2  01时21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著名的大陵五型食变星原型,周期2.86日)
6/26 五  5.2  04时          2P/Encke恩克彗星过近日点(周期3.3年)
6/27 六  6.2                    摩羯座σ流星雨极大期(ZHR<2),摩羯座σ流星雨(sigma Capricornids,00179 SCA)活动日期介在6月19日至7月24日之间,速度41km/s(中速)
6/28 日  7.2                    宝瓶座τ流星雨极大期(ZHR
7),宝瓶座τ流星雨(tau Aquariids,00159 TAQ)活动日期介在6月27日至7月6日之间,速度64km/s(中速)
6/28 日  7.2  01时48分 金牛座λ星毕宿八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3.3
3.9等)
6/28 日  7.2  06时          六月牧夫座流星雨极大期(ZHRVar,0-100),六月牧夫座流星雨(June Bootids,00170 JBO)活动日期介在6月22日至7月2日之间,速度18km/s(慢速),亮度指标r=2.2(明亮),母天体7P/Pons-Winnecke庞士-温尼克彗星
6/28 日  7.2  13时          金牛座β白昼流星雨极大期(ZHR10),金牛座β白昼流星雨(Daytime beta Taurids,00173 BTA)活动日期介在6月5日至7月17日之间,速度27km/s(慢速),母天体2P/Encke恩克彗星或2004 TG10小行星
6/28 日  7.2  16时16分 上弦
6/28 日  7.2  21时07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6/29 一  8.2                    蛇夫座f流星雨极大期(ZHR<2),蛇夫座f流星雨(f Ophiuchids,00412 FOP)活动日期介在6月29日至7月1日之间,速度17km/s(慢速)
6/29 一  8.2  00时30分 月球过天赤道,进入南半球
6/29 一  8.2  16时16分 角宿一合月,角宿一在月球以南7.47°
6/29 一  8.2  20时          249P/LINEAR林尼尔53号彗星过近日点(周期4.6年)
6/30 二  9.2  01时48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6/30 二  9.2  10时13分 月球过近地点,368958km,视直径32.4′
6/30 二  9.2  20时15分 天秤座δ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4.9
5.9等)

  *注1:瞬时中天经度是指行星合月与恒星合月、行星合恒星与行星合行星时,由北极向南极的同一地理经度都能同时看到它们相合时的瞬时中天(纬度不必考虑)。例如2020/6/19/16:54金星合月(视赤经合),在东经23.00度经线上可以看到它们同时到达中天。中天即是当地的视子午线。

  *注2:以南、北位置区分的流星雨,应统一放在星座名或亮星名之后。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例如六月天鹰座南流星雨(Southern June Aquilids,00165 SZC),表示:辐射点来自天鹰座南边在6月出现的流星雨,同理,六月天鹰座北流星雨(Northern June Aquilids,00164 NZC),表示:辐射点来自天鹰座北边在6月出现的流星雨。第二,没有“北北冕座流星雨”、“南北冕座流星雨”、“南南冕座流星雨”、“北南冕座流星雨”、“南南鱼座流星雨”、“北南鱼座流星雨”的说法,同理,也没有南南极座、北南极座、南南十字座、北南十字座、南南三角座、北南三角座流星雨的错误说法。第三,避免一些对天文没有认识的公众,误以为天上有个叫“南金牛座”、“北金牛座”这样的星座名称,也不能够采用“南金牛座流星雨”、“北金牛座流星雨”等同于“金牛座南支流星雨”、“金牛座北支流星雨”这种称呼。第四,在现代88星座中,位于南天的“南三角座”与位于北天的“三角座”是两个不同位置的星座,如果放在前面,就分不清是哪一个流星雨。

  天象载太阳、月亮和行星的动态以及其他天文现象,包括:
  (1)行星的地心天象(冲日、合日、方照、留、内行星东西大距以及金星最亮、火星最近地球等)和日心天象(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纬度最北和最南、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等);
  (2)日月食概况;
  (3)朔、望、两弦,月亮过近地点和远地点;
  (4)月掩行星或掩四颗亮恒星(毕宿五即金牛座α星、轩辕十四即狮子座α星、角宿一即室女座α星、心宿二即天蝎座α星),行星合月,行星之间以及行星与五颗亮恒星(除上列四颗外,另加北河三β星)之间相合。

  现把各种天象分别说明如下:

  天顶每时出现率(Zenithal Hourly Rate,简称ZHR)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来自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的天文学专有名词中文译名。假设辐射点位于仰角90度的天顶,附近无山、无云、无遮挡,全天百分之一百能见视野,天空中也没有任何光污染,肉眼能够看到6.5等星的理想情况下,观测者可以看见的流星最多流量移动值。实际能看见的会低于此一数值。
  ZHR不应该译作“每小时天顶流星数”,国际流星组织(IMO)没有ZHN = Zenith Hourly Number(天顶每小时流星数量)这一类的词。百度百科以及维基百科按照国际流星组织从2017年12月21日上架的《2018流星雨日历》中文版开始,将ZHR的中文翻译为“天顶每时出现率”。开源的星空模拟软件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已在最新的0.20.2版本中更新了zh和zh_CN的翻译。

  金星最亮:从地球看金星,也像月球一样有盈亏晦明现象。金星约在下合日前后36天,或东大距之后西大距之前35天为最亮。金星的会合周期约为584天,所以它的最亮日期有时全年都没有,有时一年有两次。
  关于金星的亮度计算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m=-4.47+5lgrΔ+0.0103i+0.000057i²+0.00000013i³,2.2<i<163.6;
0.98+5lgrΔ-0.0102i,163.6<i<170.2。
i以“度”为单位,r、Δ以“天文单位”为单位。
  位相角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设L与B表示其日心的、l与b表示其地心的黄经与黄纬,θ表示太阳的黄经,且将其黄纬略而不计。设在太阳一地球一行星三点所组成的平面三角形内,以σ表示地球所在的角,σ’表示太阳所在的角,则
  cosσ=cos(θ-l)cosb
  cosσ’=-cos(θ-L)cosB
  i=180-(σ-σ’)
  σ角是地面观测者所看的行星对于太阳的距角,常小于直角;σ’角在一或二象限内,按其余弦的符号而决定。

  冲日和合日:行星视黄经与太阳视黄经相同的时候称为合日,相差180度的时候叫做冲日。内行星(水星和金星)的合日有上合和下合之分,上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后,即太阳在内行星与地球之间,下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前,即行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上合的时候,行星是顺行,即行星由西向东移动,下合时是逆行,即行星由东向西移动。

  方照:对外行星而言,行星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90度和270度时为方照,在太阳以东90度时称为东方照,在太阳以西90度时为西方照。

  留:由于地球和行星绕日运动时运行速度和相对位置的不同,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有时顺行(自西向东),有时逆行。顺行和逆行之间有一个时刻行星看来是停留不动的,这叫做留。顺行而留,留后逆行叫做顺留,内行星发生在上合日以后,外行星发生在冲日以后。

  东大距和西大距:外行星对太阳的角距可以为任何数值,在180度时为冲日。而内行星由于轨道是在地球轨道内侧,所以从地球上看,它们对太阳的角距不能超过某种限度,并且没有冲日现象。内行星在太阳之东(或西)的最大角距称为东(或西)大距。水星在下合日前后约20天达东大距或西大距,由于水星轨道偏心率比较大,最大角距变化在18度28度之间。金星在下合日前后70天左右达东西大距,角距约为46度48度。内行星发生的天象其循环总是这样:下合-留-西大距-上合-东大距-留-下合。

  距角:是自地球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角度,从太阳向东或向西计算,由0°至180°,但由于行星轨道与黄道有一定的倾斜,行星合日和冲日时,距角不一定恰好是0°或180°。
  距角E是用下式计算:
  cosE=(R²+△²-r²)/2R△
  其中R和r分别是地球和行星的日心向径,△是行星的地心距离。

  行星纬度最南最北****:是日心黄纬最南、最北的时刻,最北时黄纬为正,最南时黄纬为负。

  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假使不考虑摄动影响,行星的轨道为一椭圆,而太阳在其焦点上,行星在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一点,称为近日点,最远的一点称为远日点。所列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日期是行星向径为极小或极大的日期,也就是已经考虑摄动的影响,这与由平均轨道根数近日点黄经等于0度或180度的日期稍有不同。

  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行星轨道和黄道有两个交点,行星由南而北通过黄道所经过的交点,称为升交点,相反的一点,叫做降交点。所列时刻是行星日心黄纬等于0的时刻。

  合月、月掩星、行星间和行星与恒星相合****:行星或恒星合月以及行星之间、恒星与行星相合都是指视赤经相合而言。行星在天球上运行的路线以及四颗亮恒星(毕宿五、轩辕十四、角宿一和心宿二)都很接近黄道,因而月亮18.6年交点运动周期内有机会掩蔽它们。

Explanatory supplement to the astronomical almanac

  月掩星:月亮在天空中每月移动一周,每小时约东移半度多,相当于月亮的视角直径。月亮移动时常将恒星和行星掩蔽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观测月掩星可以测定观测者的地理坐标、研究双星、测定太阳视差及月亮位置等,是业余天文学家感兴趣的观测项目之一。

  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它的一年有12个朔望月,约354或355日。主要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时间为一个月,称为朔望月,大约29.530588日,大月有30日、小月有29日。

  月相是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相对位置的变化,地球上的观测者从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造成月相盈亏圆缺之变化。月相盈亏周期平均是29.530588日,历法中之朔望月源于此。

  朔、蛾眉月、上弦、盈凸月、望、亏凸月、下弦,残月分别是月亮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时刻。

  月龄是指每晚20时,以新月为起始,在一个朔望月周期内,出现各种月相所经历的天数。月龄的数值通常用带一位小数的数字表示,比如月龄7.4是上弦月,月龄14.8是满月,月龄22.2是下弦月。因此月龄和阴历是有关连的,只不过阴历只显示朔望月每日的整数,而月龄是计算月相所经历的天数,为求更加准确,很多时会显示至小数后一个位(甚至几个位)。如果知道确实的月龄,便能推算出当时月亮大致的形状、出没时刻及所在方位。

  预报的时间同时适用于所有东八时区(UT+8:00)的地方,包括:中国、蒙古、菲律宾、新加坡、文莱及马来西亚。

参考资料:
  1、《中国天文年历》科学出版社
  2、李广宇、张培瑜著《PMOE2003行星历表框架》,《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
  3、美国天文年历《Explanatory supplement to the astronomical almanac》
  4、Liu Baolin and Alan D. Fiala, Canon of Lunar Eclipses, 1500 B.C.to A.D.3000, Willmann-Bell, Inc., Richmond, Virginia, U. S. A. 1992
  5、Hermann Mucke and Jean Meeus,Canon of Solar Eclipses,-2003to+2526,Astronomishes BÜro,Vienna,Austria,1983
  6、《日食观测方法》
  7、JPL-DE405历表
  8、有趣天文奇观

  2020年的天象预报资料,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多加利用!
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category/year/2020astronomical_events/


相关资料: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最近NASA的太阳观测卫星「日地关系天文台A」(STEREO-A),捕捉到了一个有趣的画面,在观测太阳风的同时,拍到了刚好通过太阳附近的C/2019 Y4 (ATLAS)彗星,同时水星也进入了视野中。

「日地关系天文台」于2006年发射升空,部署在地球轨道前方(STEREO-A)及后方(STEREO-B)的拉格朗日点上,两颗卫星可以同时观察太阳六分之五的表面。

STEREO-A捕捉到的「ATLAS彗星、太阳风、水星」同框画面。(Image: © NASA/NRL/STEREO/Karl Battams)

STEREO-A捕捉到的「ATLAS彗星、太阳风、水星」同框画面。(Image:  © NASA/NRL/STEREO/Karl Battams)

这幅影像是由STEREO-A从5月25日到6月1日的拍摄画面所合成。左侧摆动的丝状云气就是太阳风,它是由太阳的带电粒子组成,背景则是无数恒星(直条纹为影像失真)。ATLAS彗星从画面中央由上而下通过,尽管4月时它崩解成碎片,但从STEREO-A的影像中看起来碎片并无分散。动画中段之后,明亮的水星从画面左方进入。

除了STEREO-A捕捉到的画面,日前「太阳轨道载具」也以近距离的方式直接通过了ATLAS彗星的彗尾,NASA和ESA尚未宣布这次观测是否成功,STEREO-A的画面先为这次难得的观测机会做了一个小开场。(编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AR2765,第25太阳周期的最新太阳黑子,是目前太阳盘面上唯一的黑子,不过它并不是唯一的亮点。在AR2765周围,弯曲延伸的日珥形成更大的结构,随着时间及不同的观察波段呈现不同的样貌,犹如摆动的蝎子尾巴。

日珥是太阳磁场活动的产物,太阳黑子也是,因此日珥有时候会伴随太阳黑子共同出现。因为太阳的「较差自转」,使得内部磁场扭曲,当磁力线跃出光球层,太阳表面炽热的气流会被带往高空,就会形成圆弧状的日珥。

这张照片由Efrain Morales Rivera于波多黎各拍摄,使用8公分的望远镜搭配H-alpha滤镜捕捉色球层的细节。

这张照片由Efrain Morales Rivera于波多黎各拍摄,使用8公分的望远镜搭配H-alpha滤镜捕捉色球层的细节。

AR2765旁的日珥绵延约70,000公里,几乎是地球周长的两倍,如果它出现在地球旁边,地球可以像马戏团跳火圈一样穿过它。由于现在是太阳活动的极小期,这个尺度的日珥还算非常小型,在极大期的日珥塞进10个地球都不是问题。不过随着磁场不断扭曲,磁力线可能会断裂,原本被磁场束缚的高温电浆瞬间挣脱,就会被抛出太空形成太阳闪焰。

因为安静的极小期期间,AR2765旁的小型日珥将吸引所有太阳物理学家的眼球,持续对它追踪。(编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资料来源:Space Weather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业余天文学家Paul Benni和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Artem Burdanov在本周的美国天文学会线上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发现三个新天体,包含一个热木星、一个棕矮星和一个暗淡的双星系统。更令人讶异的是,他们并非借助大型天文台,而是在Benni的家中院子发现的。

这项工作始于几年前,Burdanov与来自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的同事进行了一项实验调查,最初称为Kourovka行星搜索(KPS)。他们透过寻找系外行星穿越恒星前方时造成的亮度下降来得知行星的存在,就像NASA的开普勒和TESS太空望远镜一样,不过Burdanov将目标锁定在其他计划未观测的天区,也就是我们的银河系盘面。

自2013年以来,Benni一直在他波士顿附近的家中协助KPS团队进行后续观察。而当Burdanov到比利时列日大学时,Benni继续进行这项计划,现在这项计划改称为银河系盘面系外行星调查计划(Galactic Plane eXoplanet,GPX),GPX观测系统是由口径279mm的Celestron RASA广域测量望远镜和FLI ML16200相机组成,并使用Burdanov开发的增强型影像处理软件。

GPX设备

(图说)两人的观测工作就在Benni的院子中进行。

为了在挤满星星的银河盘面进行搜寻,GPX捨弃广视野而换取高解析度。GPX系统的解析度约为每像素2角秒,而开普勒和TESS太空望远镜的解析度则分别是每像素4角秒和20角秒。Benni解释说:「其他观测计划往往会避开银河盘面,因为恒星太过拥挤使得他们在影像上往往融合在一起。」Benni继续补充:「这种权衡也让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11至15等的恒星上。试图在影像中再捕捉一些其他人错过的东西。」

他们的首次发现是在2015年,当时二人仍在测试原型Kourovka设备。研究小组将望远镜对准大熊座附近一个随机选择的小区域,累积了115个小时的观测数据后,发现了正在遮掩母恒星星光的热木星KPS-1b。KPS-1b在质量和半径上与木星相似,大约每1.7天环绕他的母恒星(亮度13等)运行。有了前面的成功经验,他们再利用改良的GPX装置,并在2016年发现第二个掩星事件。GPX-1b是一个棕矮星,质量是木星的20倍,环绕着一颗亮度12等、质量略大于太阳的恒星。值得注意的是TESS曾拍摄过同一天区,然而因为GPX-1与一颗亮度9等的恒星相距不到1角分,这让TESS错过了这颗棕矮星(如下图,右边是TESS的影像)。

GPX与TESS的比较

他们目前的最新发现来自2018年收集的观测数据:GPX-TF16E-48是一对总亮度15等的双星,包含一颗白矮星和一颗K型主序星,互绕周期约为7.1小时。由于从地球上看他们的轨道面与视线方向大致平行,恰好是一对食双星,但由于亮度减弱时间仅10分钟,因此很难发现。后续观察发现,这颗白矮星可能正从伴星中吸出气体,并可能在约900万年内变成一颗新星。

GPX展现了专业天文学家和业余天文学家使用市售的观测设备合作的潜力,甚至能发现世界一流的仪器也漏掉的天体。(编译/台北天文馆王彦翔)

资料来源:Sky & Telescope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科学家在发现火星的两个小卫星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认为它们是被捕获的小行星,直到有证据显示,这两个小卫星是在同一时间形成的,而且火卫二的轨道倾斜了大约1.8度,2017年,恰好是这个1.8度的倾角让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新想法,火星的卫星可能在环与卫星之间不断地转换。

火卫一曾经被撕裂成为火星环(credit: Astronomy Magazine/Ron Miller)

▲火卫一曾经被撕裂成为火星环(Credit: Astronomy Magazine/Ron Miller)

先前理论认为,火星的卫星是在形成火星后的一亿至八亿年间,曾有一个巨大天体撞击火星时喷出的碎片形成的,然而在第236届美国天文学会上,科学家提出在碰撞后,火星的卫星曾为一个环,在时间的洪流下,聚集成一个卫星,然而在往内轨道前进的过程中,又因潮汐力被拆回环,从此不断往复,而对于火卫一来说,新的周期可能又开始了。

火卫一只有两亿年的历史,以天文学的角度来看相当年轻,它正在逐渐被火星的引力往内吸,在未来的几千万年后,火卫一将会进入火星的洛希极限而被潮汐力撕裂,形成新的火星环,同时也解释了为何火卫二的轨道倾斜一个小角度,正是因为过去的火卫一在形成时扰乱了火卫二的轨道。

研究人员认为在三十几亿年前,一个最原始的火卫一可能为现今火卫一的20倍大,它当时的轨道以及质量的影响,火卫二产生了不寻常的轨道倾斜,此后火卫一便开始向轨道内侧移动,最终被撕裂成为环,成为环时部分石块向内移动最终坠落在火星上,而其余的则又在偏外侧集结成为了新生代火卫一,这个过程经历了两次。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计划于2024年向火卫一发射太空船,收集火卫一的资料甚至取得岩石样本并带回地球,透过研究我们太阳系行星过去及现在的环,科学家能够更了解星球的前世今生,甚至在遥远的太阳系外发现它们。(编译/台北天文馆许晋翊)

资料来源:Astronomy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银河系的恒星盘面大约横跨了十万光年。但是最新的观测结果表示,星系的范围实际上可能横跨数百万光年。

银河系及大小麦哲伦星系被百万度的巨大气体光晕包围着(此图为艺术家笔下的银河系),这种气体只能利用太空中X-ray望远镜观测。Image credit: NASA / CXC / M.Weiss / Ohio State / A. Gupta et al.

图说:银河系及大小麦哲伦星系被百万度的巨大气体光晕包围着(此图为艺术家笔下的银河系),这种气体只能利用太空中X-ray望远镜观测。Image credit: NASA / CXC / M.Weiss / Ohio State / A. Gupta et al.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Sanksriti Das本周在美国天文学会的虚拟会议中,提到银河系尺寸旋涡星系NGC 3221的X射线的观察结果。Sanksriti Das与研究团队透过XMM-Newton和Suzaku太空望远镜,拍摄到星系周围热气发射出的X射线光谱,提供直接证据证明星系存在一个远远超出恒星盘面的光晕。

天文学家长久以来透过吸收类星体的光或分离无线电波短暂的闪光,来间接观测光晕气体,主要是因为这气体很难自行检测。这些气体非常稀疏,每立方米只有100个原子。与一般超新星爆炸后残留的气体还微弱(每立方米有百万至亿万个原子)。

然而,这些原子的数量与星系所有恒星中发现的原子数量相同,炙热的原子散布在如此庞大的体积中是很难被发现的。

虽然理论学家认为这类光晕气体的热是均匀的分布,但是本研究团的X射线观测结果表明并非如此。较靠近星系的气体会更热,而且可能比预期温度高两倍。但有许多未参与研究的天文学家对此结果提出质疑。

由于NGC 3221的质量大致与银河系的质量相同,其光晕的温度将与银河系的光晕温度大致相同。因此很难分辨出这些辐射是属于遥远旋涡星系NGC 3221的辐射,还是属于银河系的辐射。

研究人员认为星系的光晕可能是星系生态的关键部分,光晕的气体掉落在星系上,带动了新的恒星诞生,然后这些恒星风及最终超新星爆炸的喷发物质,将再回流到光晕中。(编译/台北天文馆林琦峯)

资料来源:Sky & Telescope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今年年初,有颗彗星从遥远的恒星游走到太阳系里,它是鲍里索夫彗星(2I/Borisov)。后来发现它开始分裂时似乎将迈入死亡,但近期论文表示彗星的主体倖存下来。这是双赢的局面,部分彗星确实破裂了,意味着科学家可分析其内部的碎片以了解其组成,而且这颗冰冷的太空岩石还能继续它的穿越星际之旅。

在2019年8月发现鲍里索夫彗星时,它就显现出特殊的轨迹与速度,使其成为第二颗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以及首颗星际彗星。当它于2019年12月8日到达近日点,太阳的引力使其路径略微弯曲,并在今年3月开始活跃起来。波兰天文学家首先注意它的亮度增加,认为是彗核分裂造成灰尘和冰块的爆发。3月底,哈勃太空望远镜证实这点,发现鲍里索夫彗星分成两块。但由David Jewitt领导的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团队认为彗星完全瓦解的可能性不大。Jewitt表示:经由观测表明彗核的爆发和分裂属于较小事件,占总质量的比例很小,因此鲍里索夫彗星将继续生存下去。

鲍里索夫彗星

来自太阳系外围的彗星常见在近日点崩解,天文学家认为是彗星的冰昇华加速彗星的旋转,此过程会使彗星不稳定导致破裂。鲍里索夫彗星的特征类似太阳系外围彗星,因此也可能破碎。根据论文描述,3月4日至9日这颗彗星显现第一次爆发。之后在3月30日,就发现第二块彗星。但是到了4月3日,发现第二块彗星已经消失。根据Jewitt和小组计算,3月初的爆发出一片约100平方公里的云,这云块由大小约0.1毫米的粒子所组成,估计质量约为2000万公斤,这与彗核相较仅是九牛一毛。小组估计彗核半径500公尺,约3千亿公斤。随后出现的第二个物体,约12万公斤。研究小组认为,这块碎片在3月初爆发时已经产生出来,但在几星期后才被看见。研究团队认为彗核的爆发和分裂相较之下很小的事件,所占总质量很小,鲍里索夫彗星将在穿越太阳系之旅中生存下去。(编译/台北天文馆李瑾)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20公分(8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0年6月12日午夜00:32,50000号小行星创神星将会遮掩巨蛇座一颗亮度12.7等的恒星UCAC4 374-115453,届时将使恒星亮度下降约6等。不过由于预报有约4分钟的误差,建议可以录影方式进行记录。

创神星是一颗柯伊伯带天体,是在2002年6月6日由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和特鲁希略于帕洛马山天文台发现。根据天文学家估计创神星的直径大约为1110公里,约为冥王星的一半,由于创神星也拥有卫星,因此目前也被视为是矮行星的候选者之一。

创神星掩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火星与地球不同的是,没有一个全球磁场来保护它免受太空恶劣天气的影响,但它确实有一些局部感应磁场。

现在,研究人员能够绘制出令人难以置信、详细的电流分布图,这些电流是火星能形成感应磁场的原因。它使科学家更加了解火星在数十亿年中如何失去大部分的大气层,以及现今太阳风与火星磁层之间如何产生相互作用。

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行星科学家Robin Ramstad说,这些电流和火星大气逸散有很大关联,大气逸散使火星从本来可以维持生命的世界变成了荒凉的沙漠。

我们正致力于分析这些电流来研究从太阳风中获取多少能量,并为大气逸散提供多少动力。

研究小组分析了来自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探测器(简称MAVEN)的五年数据,绘制出电流分布图,显示出电流在火星周围形成了一个嵌套的双环结构,并环绕着火星的白天和黑夜。

美国NASA的MAVEN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5年后,利用该任务的观测资料绘制出火星大气的电流分布图。

美国NASA的MAVEN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5年后,利用该任务的观测资料绘制出火星大气的电流分布图。

基于三年前MAVEN发现的这颗行星独特的磁尾,科学家发现这些电流与太阳风相互作用,导致太阳风包围火星,并像篮球周围的意大利面一样围绕火星流动。

Ramstad说,火星大气层的行为有点像闭合电路的金属球。电流在高层大气中流动,最强的电流层持续存在于行星表面上方120-200公里。该研究于5月25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期刊(Nature Astronomy)上。(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数据来源:国际掩星计时协会
仅限口径20cm以上望远镜参加

  北京时间2020年6月7日(星期日)凌晨02时59分,直径约2440.0km、光度14.30等矮行星冥王星(134340 Pluto)掩人马座12.98等恒星UCAC4 340-192403(视位置α19h46m47s,δ-22°7’16”),最长见掩时长135.7秒,减光(星等下降)1.32等,月角距25°。亚洲(除东南亚)在掩食带范围。我国除台湾省、福建省南部、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以外,都可观测冥王星掩星事件。
  精确测时对小行星掩星非常重要,须用口径20cm以上天文望远镜和校过时的高清/超高清录影设备(帧频尽量达到1-10帧/秒)观测记录。须提前熟悉观测目标,在掩星预报中间时刻前5到15分钟开始计时观测,并尽量在视场中包含至少一颗参考星。请将观测结果提交至紫金山天文台掩星预报网站。

冥王星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