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可拍照 ★★★

今年的超级月亮(Supermoon)将连续4次在满月时上演,时间分别是2月9日、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3月10日月球在下午2时30分通过近地点,地心至月心距离仅357230.991公里,使得3月10日凌晨1时48分的满月成为「超级月亮」。

何谓超级月亮?超级月亮是近年来西方非天文专业的流行术语,是一种新月或满月时月亮位于近地点附近的现象。

根据最初定义,满月或新月必须在其最接近地球的90%范围内才能被称为超级月亮。也就是说,以远地点和近地点的距离差为总长度,此长度的10%加上近地点所得的值,若地月距离介于此值和近地点之间即称之为超级月亮。实际上如果从月球和地球的中心测量,在224865英里或361885公里(或更小)内的满月或新月都是超级月亮。此时的月亮较一般情况视直径增加大约7%,亮度增加约15%,不管是以裸眼或是用望远镜观看都更具观赏性。

椭圆形的月球轨道。

椭圆形的月球轨道,使地球上所见的月球大小不一样。

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地球位在椭圆形的其中一个焦点上,这使得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有远有近,其中离地球最近的位置称为近地点,最远的位置称为远地点。从地球上观察,月亮离地球较近时,看起来的视直径比较大;反之,远时看来较小。

欣赏满月无须任何工具,只需找个看得到月亮的地方,以肉眼欣赏月亮就好。拍摄月亮也很简单,将相机以三脚架固定后,按下拍摄钮即可。拥有望远镜设备者,可透过望远镜放大拍摄,效果更佳。(编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发布单位:紫金山天文台

2020年2月29日,闰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IAU Minor Planet Center,MPC)发布了紫金山天文台(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简称“紫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一颗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小行星(PHA)2020 DM4,这是该望远镜发现的第4颗PHA。目前该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预计它将于2020年5月初飞掠地球,届时与地球最近距离约为735万公里。

2020 DM4(绿色)和类地行星轨道图(金星:白色;地球:蓝色;火星:橙色)。

2020 DM4(绿色)和类地行星轨道动图(金星:白色;地球:蓝色;火星:橙色)。

2020 DM4(绿色)和类地行星轨道动图(金星:白色;地球:蓝色;火星:橙色)。

2020年2月26日晚,紫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在狮子座方向观测到一颗视星等为20.3等的暗弱移动天体,视运动速度为0.103度/天,明显不同于典型主带小行星。科研人员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特殊目标,在上报MPC实现信息国际共享的同时,利用所组建的监测网设备进行后随跟踪证认观测。经过四天的观测,并汇总全球12个观测站点的数据,目前已确定了2020 DM4的轨道参数。2020 DM4的轨道半长径为1.88天文单位,偏心率为0.45,轨道周期为2.55年,绝对星等为21.7等,是一颗Amor型PHA,与地球的最小轨道距离为0.048天文单位(约718万公里)。

近地天体望远镜拍摄的2020 DM4(方框中目标)。

近地天体望远镜拍摄的2020 DM4(方框中目标)。

2018年2月,我国作为正式成员加入国际小行星预警网(International Asteroid Warning Network,IAWN),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该领域的最重要力量,一直在致力于我国自主的近地天体监测预警观测网建设。此次2020 DM4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紫台运行的一个以近地天体望远镜为中心的小型监测预警网,还包括紫台姚安观测站新建成的80厘米口径高精度天体测量望远镜和俄罗斯国际科学光学监测网(ISON)的两台望远镜。除了开展现有设备组网观测,紫台正在推动建设更大口径的下一代近地天体监测预警设备来系统性地提高能力,从而在国际小行星监测预警领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本项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天文财政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先导B项目和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等的资助。

名词解释

Amor型近地小行星:是一类特殊轨道的近地小行星,因首个发现的这类小行星被命名为(1221)Amor而得名。Amor是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是悲悯、共情和爱的化身。Amor型轨道的天文学定义是:其轨道半长径a满足a > 1.0 AU(AU为“天文单位”,其数值取日地平均距离,1 AU = 149597870公里),轨道近日距q满足1.017 AU < q < 1.3 AU。也就是说,这类小行星的近日距接近但略大于地球的远日距,即这类小行星的轨道不与地球轨道发生交叉,而是从地球轨道外侧来接近地球,但大多数的轨道与火星轨道交叉。

潜在威胁小行星(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PHA):直径大于等于140米,且与地球轨道交会距离小于0.05天文单位(约750万公里)的近地小行星。


MPC小行星数据下载:(每日更新) https://www.minorplanetcenter.net/data

当地时间2020年2月28日上午9:34,巴尔干北部地区出现一颗白昼火流星,意大利北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奥地利等地有多人目击。这段视频是Tomislav Čar的行车记录仪在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附近拍到的画面。火流星出现3分钟后,地面听到了持续数秒的音爆声,整个克罗地亚北部都能听到。据估计,这颗流星在30公里高空解体,应该有陨石碎片掉落到地面。

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wp-content/uploads/2020/02/2020年2月28日白昼火流星.mp4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20年2月15日,天文学家透过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卡特林那巡天系统(Catalina Sky Survey)发现了一颗尺寸只有1.9至3.5米的“汽车级”小行星,小行星中心随即给了他临时编号2020 CD3。这颗小行星目前正在环绕着地球公转,天文学家推测他很可能是在三年前被地球引力所捕获。

得知这项大发现后,夏威夷的北双子望远镜于2020年2月24日进行了观测(下图)。由于2020 CD3的轨道非常不稳定,目前这颗小行星正逐渐远离地球而变暗,双子座天文台的负责人John Blakeslee表示,预计他将在四月时离开环绕地球的轨道。

北双子望远镜观测的2020 CD3图像。
北双子望远镜观测的2020 CD3图像。

由于这颗小行星被天文学家形容是一台汽车大小,对此,之前曾将自己的跑车送上太空的SpaceX执行长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打趣地向媒体表示:“这不是我的车。”(台北天文馆王彦翔/编译)

资料来源:Astronomy Now


MPC小行星数据下载:(每日更新)https://www.minorplanetcenter.net/data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猎户座肩膀上的参宿四(Betelgeuse,猎户座α,Alpha Ori)自2019年10月开始突然变暗,且变暗趋势相当明显,有些人怀疑是即将发生超新星爆炸的前兆。不过,美国维拉诺瓦大学(Villanova University)EdwardGuinan等人在2020年2月11日发表报告指出:参宿四亮度变暗速度趋缓,很可能在2020年2月21日(±7天)触底反弹。而根据近期的观测结果,正如预测所言:参宿四亮度的确在2020年2月713日触底,平均最暗亮度约+1.614等(有观测者报告达+1.66等)。目前已经开始反弹,亮度逐渐变亮。这个结果显示:参宿四不仅彻底脱离超新星爆炸警报,而且这次的变暗显然是参宿四原本就是变星造成的,其变光周期约为420430天,引起变光的原因可能是参宿四体积涨缩的脉动变化造成的。

美国变星观测者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Star Observers,AAVSO)汇集全球观测结果所显示的近期参宿四光变曲线。Credit: AAVSO。取自Spaceweather.com。
美国变星观测者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Star Observers,AAVSO)汇集全球观测结果所显示的近期参宿四光变曲线。Credit: AAVSO。取自Spaceweather.com。

参宿四是一颗已经高度演化的红超巨星,随时都可能因重力塌缩而发生超新星爆炸。这阵子的亮度变暗状况,可以用它的半径突然缩减至原来的92%来解释。但这不是唯一的解释方式,也可能是它的表面出现一颗巨型星斑(类似太阳黑子),也可能是被先前它的外层低温大气向外抛出的物质或其他来源的物质遮蔽的结果。迄今没人知道真相如何。

天文学家很久之前就已经知道参宿四是颗变星。它有许多脉动周期,下图是利用傅立叶分析(Fourieranalysis)方式统计1995~2018年间参宿四光度观测数据显示的脉动周期。由此图可显示参宿四主要脉动周期有5个,分别为242天、430天、1083天、1376天和6.06年,其中以430天为最主要周期。而这次的变暗事件,就是430天脉动周期的结果。

利用傅立叶分析方式统计1995~2018年间参宿四光度观测数据显示的脉动周期。Credit: Peranso。
利用傅立叶分析方式统计1995~2018年间参宿四光度观测数据显示的脉动周期。Credit: Peranso。

不过,虽然这次变暗是430天脉动周期的结果,但其变暗程度却是前所未见,比430天脉动周期前一次最暗时还暗了0.9星等之多。而且,纵使参宿四结束变暗剧目,但ESO前阵子公布参宿四变暗且形状也改变的现象并未得到解释。因此天文学家还是会持续关注参宿四的后续发展。(编译/台北天文馆张桂兰)

资料来源:Spaceweather.com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毕宿星团是离地球最近的疏散星团,距离仅151光年,约有300颗成员星。由于位置靠近白道,故星团成员常为月球所掩蔽。3月2日将发生月合毕宿星团事件,以及部分星团恒星掩星。此外毕宿五虽然不属于毕宿星团成员,但在23时48分会发生合月,距离为3.33度。当天月相为上弦,相当适合摄影纪录。

月合毕宿星团

当日被掩星中最亮星为毕宿一,又名金牛座ε星,亮度为3.5星等。以台北预报来说,21时25分暗缘掩入,仰角38度;22时14分亮缘复出,仰角27度。由于掩入时位置高较容易观测,建议在掩入前就寻找并追踪毕宿一,直到复出时结束。由于恒星较亮,以用小型望远镜很容易追踪观赏。此外,当天18时42分,6等的SAO93918暗缘掩入,也是小型望远镜良好目标。

月掩毕宿一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资料整理:高良超、杨旸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亮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变星等诸多天文事件。

2020年3月20日11时50分春分,此时太阳光直射赤道,而后直射点渐移向北半球。这日南北半球昼夜相等,太阳视黄经为0度,也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对北半球来说,每年3月底到4月初,由于太阳刚好运行到梅西叶天体比较少的地方,因而有可能在一个晚上看到100+梅西叶天体。当然,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一台口径至少是10cm的望远镜,周围光污染尽可能少、没有月光干扰、还要有一个晚上的体力和毅力,因此这项活动被称为梅西叶天体马拉松。梅西叶天体马拉松要求不得借助任何自动寻星仪器,不可使用电子星图,仅靠普通望远镜和纸质星图进行目标搜寻和确认。具体来看,梅西耶星体可划分为如下几类:河外星系(40个)、球状星团(29个)、疏散星团(27个)、反射星云(6个)、行星状星云(4个)、超新星遗迹(1个)、双星(1个)、四合星(1个)、恒星云(1个)。

太阳系大行星动态
太阳:由宝瓶座运行到双鱼座。
水星:晨星。由宝瓶座经摩羯座回到宝瓶座,9日留之前逆行,之后顺行。日出前见于东偏南方地平,24日西大距,日出前位于东南方低空,亮度约0.2等,地平高度不大,不易观测。
金星:昏星。由双鱼座经白羊座至金牛座。25日东大距,日落时出现在西南方天空,地平高度约44度,亮度约-4.5等,为观测最佳时机。
火星:由人马座顺行至摩羯座。约于凌晨23时由东偏南方地平升起,日出前位于东南方天空,亮度约1.10.8等。
木星:在人马座顺行。约于凌晨23时左右从东方升起,亮度约-2.0等。18日18时木星合月,木星在月亮之北1.5°。
土星:由人马座到顺行至摩羯座。约于凌晨3
4时从东偏南方升起,日出前见于东南方附近天空。亮度约0.7等。
天王星:在白羊座顺行。亮度变化在5.8~5.9等。
海王星:在宝瓶座顺行。亮度8.0等。

2020/3/2 月掩毕宿一(3.5等)
  3月2日夜晚,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可观测到月掩毕宿一天文现象,这次掩星在非洲中部、沙特阿拉伯、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除海南)、朝鲜、韩国及日本可见,我国处在比较理想的观测区域。届时毕宿一将由月亮暗面掩入、亮面复出,毕宿一亮度3.5等,月亮是初九的上弦月,相对较明亮,建议用双筒望远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

2020/3/2 月掩毕宿一

2020年3月2日月掩毕宿一中国见掩情况

2020/3/5 火星、木星、土星相等间隔排列(第1次三星等距)
  3月是观测火星、木星、土星三大行星的大好时机。3月5日清晨5点左右朝东南方天空观看,会出现很有趣的天文现象,火星、木星、土星将依次以等间距排列,以最明亮的木星为中心,火星在右边,土星在左边,火星与木星间距为8.3度,土星与木星的间距同样为8.3度。它们以完全相等的度数间隔排列。特别是在3月27日,间隔更近了。

2020/3/5 火星、木星、土星相对位置

2020/3/10 大满月
  本年将有三次大满月,分别是3月10日1时48分(地月距357399.8公里),4月8日10时35分(357030.4公里)和5月7日18时45分(361182.9公里),4月8日为年度最大满月,本次算第二大。
  3月10日1时48分满月,由于与月球过近地点的时间(3月10日14时30分)仅差约12小时42分钟,因此这次满月的月面看起来感觉会较大。月球距离地球357399.8公里,视直径33分24角秒,由于望日时间在10日凌晨,公众可在9日傍晚留意东北方升起的月亮,观赏今年的第二大满月。

2020/3/14 矩尺座γ流星雨极大期(ZHR~6,不推荐)
  矩尺座γ流星雨(gamma Normids,00118 GNO)活跃期间辐射点位于南半天球的豺狼座和矩尺座天区中。该流星雨的极大时间和流量都具有不确定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将它和偶发流星区分开。今年又逢满月过后的亏凸月,月光影响严重,因此不推荐观赏。

2020/3/15 月掩键闭(4.1等)
  3月15日凌晨,将发生月掩天蝎座ν星键闭现象。俄罗斯东北部、蒙古、中国东北部、朝鲜、韩国及日本可见。

2020/3/15 月掩键闭

2020/3/18-19 三星会月
  3月18~19日黎明,月亮依次通过火星、木星与土星,形成三星会月天象。到19日凌晨月亮将与土星会合,在月亮和土星的右上方是火星和木星。因为四个天体都在这个范围内,所以景色相当热闹。具有宽视野的双筒望远镜可将它们放在同一视野,您将能够享受到与裸眼不同的效果,结合地景一同拍在照片中。

3月19日4时

木星

土星

火星

1.1度

8.1度

6.0度

木星

-

7.2度

5.4度

土星

-

-

3.6度

2020/3/20 火星合木星
  3月20日凌晨我们将可观察到火星与木星在视野上最接近,火星在木星以南仅为0.7度,可以进入大约50倍天文望远镜的相同视野,真是太神奇了。当然,可以用肉眼和双筒望远镜观察它们,并且您可以欣赏包括东边的土星在内的三个天体的集合。月亮在18日和19日已与它们互相接近。但高度不是很高,所以找个开阔的地方朝东南方天空观察它们。

2020/3/20 小行星(1574) Meyer掩左更增五
  小行星掩星相当于观测一次迷你日食。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晚上21时07分,直径约58.7km,光度16.44等1574号小行星Meyer掩3.6等白羊座ρ2星左更增五,历时2.5秒,减光(星等下降)12.84等,月球在地平线下。须用一架天文望远镜和校过时的仪器(帧频至少精确到10帧/秒)观测记录。
  白羊座ρ2星(HIP 13654)在中国星官系统中属于西方白虎七宿中娄宿的星官左更增星第五星,因此被称为左更增五。左更增五距离地球约400光年,是一颗白色M型红巨星,它是一颗不规则变星,视星等在5.62至6.01之间变化,光变周期为30天,它的变星名字为白羊座RZ。
  1574 Meyer是一颗来自小行星带外区域的碳质小行星。它是1949年3月22日法国天文学家路易斯·博耶在北非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天文台发现的。它是以法国天文学家M.Georges Meyer的名字命名的。
  有关小行星掩星的详细预报和注意事项,参见紫金山天文台掩星预报网站:http://almanac.pmo.ac.cn/mutual-star/predictions.html

2020/3/20 小行星(1574) Meyer掩左更增五

2020/3/24 水星西大距
  3月的水星转到太阳西侧变为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南方低空,与太阳的角距离迅速增大,升起时间逐日提前。3月24日水星达西大距,日出前位于东南方低空,日出时的地平高度仅约10度,亮度约0.2等。此次尽管水星与太阳的最大角距离可达28度,但遗憾的是水星的赤纬低于太阳赤纬,影响到水星的地平高度较低,不利于观测。

2020/3/25 金星东大距
  3至4月份为日没后观测金星的大好时期。在此期间,金星由双鱼座经白羊座至金牛座。日落时的地平高度几乎都在40度以上,亮度由-4.2等增至-4.5等。3月25日金星达东大距,与太阳的角距约46度,日落时的地平高度约44度,是观测金星的最佳时机。

2019年至2020年金星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在2020年6月4日,金星将从傍晚移到黎明。

2020/3/27 木星、火星、土星相等间隔排列(第2次三星等距)
  3月5日“三星等距”之后,木星、火星和土星在3月27日第2次相等间隔排列。与上次相比,火星的移动改变了火星和木星的顺序。以火星为中心,木星在火星右侧间距为3.6度,土星在火星左侧间距为3.2度。间距比上一次更小了。这三颗行星极少有机会聚集在如此小的区域并以相等的间隔排列,所以请不要错过它。

2020/3/27 木星、火星、土星相对位置

日期

火星-木星

木星-土星

火星-土星

3月19日

1.1度

7.2度

8.1度

3月20日

0.8度

7.1度

7.5度

3月21日

0.7度

7.0度

6.9度

3月22日

1.0度

7.0度

6.3度

3月23日

1.5度

6.9度

5.7度

3月24日

2.0度

6.8度

5.1度

3月25日

2.5度

6.8度

4.4度

3月26日

3.0度

6.7度

3.8度

3月27日

3.6度

6.6度

3.2度

3月28日

4.1度

6.5度

2.6度

3月29日

4.7度

6.5度

2.1度

3月30日

5.2度

6.4度

1.5度

3月31日

5.8度

6.4度

1.1度

4月1日

6.4度

6.3度

0.9度

4月2日

6.9度

6.2度

1.1度

详细天象(地心视象)
日期  星期  月龄   时间     天象简述
03/01  日  6.9                    大熊座S星极大(米拉变星,7.112.7等,周期226日)
03/02  一  7.9  20时25分 月掩毕宿一(3.5等)
03/02  一  7.9  23时48分 毕宿五合月,毕宿五在月球以南3.3度
03/03  二  8.9                    鲸鱼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7.2
14.0等,周期166日)
03/03  二  8.9  03时57分 上弦
03/03  二  8.9  17时49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03/04  三  9.9  03时37分 天秤座δ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03/04  三  9.9  22时30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03/04  三  9.9  22时58分 月球过升交点
03/05  四 10.9  09时          203P/Korlevic科莱维克1号彗星过近日点(周期10.1年)
03/05  四 10.9  09时34分 月球赤纬最北(赤纬δ+23°26.5′)
03/05  四 10.9  10时57分 惊蛰,太阳黄经345°,太阳赤纬-5°57′
03/06  五 11.9  03时12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03/06  五 11.9  07时54分 北河三合月,北河三在月球以北5.2度
03/07  六 12.9                    海豚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7.613.8等,周期283日)
03/07  六 12.9  05时08分 蜂巢星团合月,蜂巢星团在月球以南1.1度
03/08  日 13.9                    天兔座T星极大(米拉变星,7.4
14.3等,周期372日)
03/08  日 13.9  16时49分 轩辕十四合月,轩辕十四在月球以南3.8度
03/08  日 13.9  20时23分 海王星合日,海王星在太阳背后,不可见
03/08  日 13.9  23时59分 金星合天王星,金星在天王星以北2.4度
03/09  一 14.9  16时05分 水星留,赤经21.99h,之后顺行
03/09  一 14.9  17时16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03/10  二 15.9                    武仙座x流星雨极大期(ZHR2),武仙座x流星雨(x Herculids,00346 XHE)活跃日期介在3月9日至3月13日之间,速度35.2km/s(中速)
03/10  二 15.9  01时48分 望
03/10  二 15.9  14时30分 月球过近地点:357122km,视直径33.4′
03/10  二 15.9  21时57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03/11  三 16.9                    双子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6.014.0等,周期370日)
03/11  三 16.9  01时          228P/LINEAR林尼尔21号彗星过近日点(周期8.5年)
03/11  三 16.9  03时10分 天秤座δ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03/11  三 16.9  12时15分 月球过天赤道,进入南半球
03/12  四 17.9                    宝瓶座T星极大(米拉变星,7.0
14.2等,周期201日)
03/12  四 17.9  02时38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03/12  四 17.9  03时42分 角宿一合月,角宿一在月球以南7.4度
03/14  六 19.9                    矩尺座γ流星雨极大期(ZHR6),矩尺座γ流星雨(gamma Normids,00118 GNO)活跃日期介在3月23日至3月28日之间,速度68.0km/s(中速)
03/14  六 19.9  19时57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著名的大陵五变星原型)
03/15  日 20.9                    人马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6.713.0等,周期268日)
03/15  日 20.9  04时06分 月掩天蝎座ν星键闭(4.1等)
03/15  日 20.9  10时44分 心宿二合月,心宿二在月球以南6.8度
03/15  日 20.9  22时          C/2019 Y1 (ATLAS) 阿特拉斯彗星过近日点(非周期彗星)
03/16  一 21.9  16时          水星赤纬最南(δ-11°22′)
03/16  一 21.9  17时34分 下弦
03/16  一 21.9  21时23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03/17  二 22.9  09时00分 月球过降交点
03/17  二 22.9  22时01分 月球赤纬最南(δ-23°32.4′)
03/18  三 23.9  02时04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03/18  三 23.9  02时44分 天秤座δ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03/18  三 23.9  16时18分 火星合月,火星在月球以北0.7度(南半球火地群岛、南极地区可见月掩火星现象)
03/18  三 23.9  18时18分 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北1.5度
03/19  四 24.9  07时56分 土星合月,土星在月球以北2.1度
03/20  五 25.9  11时50分 春分,太阳黄经0°,太阳赤纬0°
03/20  五 25.9  12时          金星过近日点(0.718天文单位)
03/20  五 25.9  12时          太阳过天赤道,进入北半球
03/20  五 25.9  14:22:15   火星合木星,火星在木星以南0.7度
03/22  日 27.9                    大熊座T星极大(米拉变星,6.6
13.5等,周期257日)
03/22  日 27.9  01时48分 水星合月,水星在月球以北3.6度
03/22  日 27.9  13时         390P/Gibbs吉布斯2号彗星过近日点(周期14.0年)
03/22  日 27.9  20时49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03/23  一 28.9                    麒麟座V星极大(米拉变星,6.013.9等,周期340日)
03/23  一 28.9  07时23分 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球以北4.1度
03/24  二  0.1  01时31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03/24  二  0.1  10时06分 水星西大距(日距角27.8°,视亮度0.2等,视直径7.4″)
03/24  二  0.1  12时          C/2017 K5 (PanSTARRS)泛星彗星过近日点(非周期彗星)
03/24  二  0.1  17时28分 朔
03/24  二  0.1  23时23分 月球过远地点:406692km,视直径29.4′,本年最远
03/25  三  1.1  02时17分 天秤座δ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03/25  三  1.1  06时13分 金星东大距(日距角46.1°,视亮度-4.5等,视直径23.5″)
03/25  三  1.1  08时13分 月球过天赤道,进入北半球
03/26  四  2.1                    天秤座RU星极大(米拉变星,7.2
14.8等,周期317日)
03/27  五  3.1  04时42分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球以北4.1度
03/27  五  3.1  13时          水星过远日点(0.467天文单位)
03/28  六  4.1  07时50分 3号小行星婚神星最近地球(室女座,2.057119天文单位,9.6等)
03/28  六  4.1  18时39分 金星合月,金星在月球以北6.8度
03/28  六  4.1  20时16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03/30  一  6.1  00时57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大陵五型食变星)
03/30  一  6.1  06时25分 毕宿五合月,毕宿五在月球以南3.6度
03/31  二  7.1  19时          火星合土星,火星在土星以南0.9度

  仙后座RZ星(HIP 13133)是仙后座中的一颗恒星,以食变星闻名。学名为RZ Cassiopeiae(缩写为RZ Cas)。1906年被发现。它的变化周期仅为1.1953天。亮度在6.18等至7.72等之间变化。由于它的快速变暗和变亮变化以及可以用双筒望远镜轻松观察到其亮度,因此它在天文爱好者中很受欢迎。
  仙后座RZ星在阁道一(仙后座ι星)附近。通过连接阁道三(仙后座δ星)和阁道二(仙后座ε星,是“W”最左边的恒星)而在仙后座ε星方向上以相同的长度寻找4.5等星就是仙后座ι星。一旦找到了仙后座ι,您就可以使用外部链接星图轻松找到仙后座RZ。它位于银经132.89,银纬9.07,其B1900.0坐标为赤经2h39m54.1s,赤纬+69°9.07′49″。

仙后座

  天象载太阳、月亮和行星的动态以及其他天文现象,包括:
  (1)行星的地心天象(冲日、合日、方照、留、内行星东西大距以及金星最亮、火星最近地球等)和日心天象(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纬度最北和最南、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等);
  (2)日月食概况;
  (3)朔、望、两弦,月亮过近地点和远地点;
  (4)月掩行星或掩四颗亮恒星(毕宿五金牛座α星、轩辕十四即狮子座α星、角宿一即室女座α星、心宿二即天蝎座α星),行星合月,行星之间以及行星与五颗亮恒星(除上列四颗外,另加北河三β星)之间相合。

  现把各种天象分别说明如下:

  天顶每时出现率(Zenithal Hourly Rate,简称ZHR)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来自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的天文学专有名词中文译名。假设辐射点位于仰角90度的天顶,在理想情况下,肉眼视力能够看到6.5等星的观测者可以看见的流星数量最多的流量值。实际能看见的会低于此一数值。
  ZHR不应该译作“每小时天顶流星数”,国际流星组织(IMO)也没有Zenith Hourly Number,ZHN(天顶每小时流星数目)这一类的词。百度百科以及维基百科按照国际流星组织从2017年12月21日上线的《2018流星雨日历》中文版开始,将ZHR的中文翻译为“天顶每时出现率”。开源的星空模拟软件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也在以后的版本中更新zh和zh_CN的翻译。

  金星最亮:从地球看金星,也像月球一样有盈亏晦明现象。金星约在下合日前后36天,或东大距之后西大距之前35天为最亮。金星的会合周期约为584天,所以它的最亮日期有时全年都没有,有时一年有两次。
  关于金星的亮度计算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m=-4.47+5lgrΔ+0.0103i+0.000057i²+0.00000013i³,2.2<i<163.6;
0.98+5lgrΔ-0.0102i,163.6<i<170.2。
i以“度”为单位,r、Δ以“天文单位”为单位。
  位相角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设L与B表示其日心的、l与b表示其地心的黄经与黄纬,θ表示太阳的黄经,且将其黄纬略而不计。设在太阳一地球一行星三点所组成的平面三角形内,以σ表示地球所在的角,σ’表示太阳所在的角,则
  cosσ=cos(θ-l)cosb
  cosσ’=-cos(θ-L)cosB
  i=180-(σ-σ’)
  σ角是地面观测者所看的行星对于太阳的距角,常小于直角;σ’角在一或二象限内,按其余弦的符号而决定。

  冲日和合日:行星视黄经与太阳视黄经相同的时候称为合日,相差180度的时候叫做冲日。内行星(水星和金星)的合日有上合和下合之分,上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后,即太阳在内行星与地球之间,下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前,即行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上合的时候,行星是顺行,即行星由西向东移动,下合时是逆行,即行星由东向西移动。

  方照:对外行星而言,行星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90度和270度时为方照,在太阳以东90度时称为东方照,在太阳以西90度时为西方照。

  留:由于地球和行星绕日运动时运行速度和相对位置的不同,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有时顺行(自西向东),有时逆行。顺行和逆行之间有一个时刻行星看来是停留不动的,这叫做留。顺行而留,留后逆行叫做顺留,内行星发生在上合日以后,外行星发生在冲日以后。

  东大距和西大距:外行星对太阳的角距可以为任何数值,在180度时为冲日。而内行星由于轨道是在地球轨道内侧,所以从地球上看,它们对太阳的角距不能超过某种限度,并且没有冲日现象。内行星在太阳之东(或西)的最大角距称为东(或西)大距。水星在下合日前后约20天达东大距或西大距,由于水星轨道偏心率比较大,最大角距变化在18度28度之间。金星在下合日前后70天左右达东西大距,角距约为46度48度。内行星发生的天象其循环总是这样:下合-留-西大距-上合-东大距-留-下合。

  距角:是自地球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角度,从太阳向东或向西计算,由0°至180°,但由于行星轨道与黄道有一定的倾斜,行星合日和冲日时,距角不一定恰好是0°或180°。
  距角E是用下式计算:
  cosE=(R²+△²-r²)/2R△
  其中R和r分别是地球和行星的日心向径,△是行星的地心距离。

  行星纬度最南最北****:是日心黄纬最南、最北的时刻,最北时黄纬为正,最南时黄纬为负。

  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假使不考虑摄动影响,行星的轨道为一椭圆,而太阳在其焦点上,行星在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一点,称为近日点,最远的一点称为远日点。所列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日期是行星向径为极小或极大的日期,也就是已经考虑摄动的影响,这与由平均轨道根数近日点黄经等于0度或180度的日期稍有不同。

  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行星轨道和黄道有两个交点,行星由南而北通过黄道所经过的交点,称为升交点,相反的一点,叫做降交点。所列时刻是行星日心黄纬等于0的时刻。

  合月、月掩星、行星间和行星与恒星相合****:行星或恒星合月以及行星之间、恒星与行星相合都是指视赤经相合而言。行星在天球上运行的路线以及四颗亮恒星(毕宿五、轩辕十四、角宿一和心宿二)都很接近黄道,因而月亮18.6年交点运动周期内有机会掩蔽它们。

Explanatory supplement to the astronomical almanac

  月掩星:月亮在天空中每月移动一周,每小时约东移半度多,相当于月亮的视角直径。月亮移动时常将恒星和行星掩蔽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观测月掩星可以测定观测者的地理坐标、研究双星、测定太阳视差及月亮位置等,是业余天文家感兴趣的观测项目之一。

  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它的一年有12个朔望月,约354或355日。主要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时间为一个月,称为朔望月,大约29.530588日,大月有30日、小月有29日。

  月相是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相对位置的变化,地球上的观测者从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造成月相盈亏圆缺之变化。月相盈亏周期平均是29.530588日,历法中之朔望月源于此。

  朔、蛾眉月、上弦、盈凸月、望、亏凸月、下弦,残月分别是月亮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时刻。

  月龄是指每晚20时,以新月为起始,在一个朔望月周期内,出现各种月相所经历的天数。月龄的数值通常用带一位小数的数字表示,比如月龄7.4是上弦月,月龄14.8是满月,月龄22.2是下弦月。因此月龄和阴历是有关连的,只不过阴历只显示朔望月每日的整数,而月龄是计算月相所经历的天数,为求更加准确,很多时会显示至小数后一个位(甚至几个位)。如果知道确实的月龄,便能推算出当时月亮大致的形状、出没时刻及所在方位。

  预报的时间同时适用于所有东八时区(UT+8:00)的地方,包括:中国、蒙古、菲律宾、新加坡、文莱及马来西亚。

望远镜口径与可观测掩星的极限星等(此为理论值,实际观测的掩星极限量远远达不到此数值,实际数值要比表中还要亮两个星等或以上。)
25mm以下 6.9等
25mm-35mm 6.2等
36mm-48mm 7.6等
49mm-67mm 8.3等
68mm-92mm 9.0等
93mm-127mm 9.7等
128mm-176mm 10.4等
177mm-243mm 11.2等
243mm以上 12.5等

参考资料:
  1、《中国天文年历》科学出版社
  2、李广宇、张培瑜著《PMOE2003行星历表框架》,《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
  3、有趣天文奇观

  2020年的天象预报资料,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多加利用!
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category/year/2020astronomical_events/


相关资料: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2020年2月5日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三颗中文小行星名称,其中两颗是以中国已故科学家命名。这批小行星由紫金山天文台在江苏省盱眙观测站近地天体巡天计划,于2007年至2008年间发现。

1582215927105018.jpg

283279 Qianweichang 钱伟长。钱伟长(1912–2010),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力学的创始人。他发现了钱伟长方程式,并且系统地发展了薄板薄壳统一内票理论。

316450 Changhsiangtung 张香桐。张香桐(1907–2007),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神经生理学的领导者,也是中国神经科学的创始人。他是第一个发现大脑光强化脑兴奋性的现象,这一现象人称为「张氏效应」。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1582214931984854.jpg 2020年2月13日,台湾著名天文学家傅学海副教授因心肌梗塞逝世,享年68岁。

傅学海先生1952年4月13日出生,是中国文化大学物理系学士、国立中央大学物理与天文研究所硕士、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天文学博士。1988年起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任教,并曾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中心推广服务组组长,台北市天文协会第十五届理事长。

傅学海先生专长研究太阳色球和光学天文观测,包括:散斑干涉法(Speckle interferometry)观测双星、太阳色球观测与分析和变星观测。

傅学海先生专门从事天文学和科普教育,培养高国中地球科学师资。他是《观星人》双月刊的创辧人,科普书籍《星星的故事》、《认识天文》和《天文观测的第一本书》的作者。

为了表扬傅学海先生在台湾推动天文科普教育的贡献,国际天文联会2015年7月2日将281564号小行星以傅学海先生的名字Fuhsiehhai命名。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氧是宇宙中仅次于氢和氦第三多的元素,因此它在星际中的化学性质和丰度对于理解分子气体在星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天文学家在毫米波段一次次地寻找氧气,却找不到。

类星体Markarian 231,在哈勃太空望远镜中的图像
类星体Markarian 231,在哈勃太空望远镜中的图像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王均智(Junzhi Wang)团队在类星体“马卡良231”(Markarian 231)中发现氧分子。“马卡良231”位于大熊座,距离地球5.6亿光年,是离地球最近的类星体。类星体中间有超大质量的黑洞,气体在其周围旋转变热,以至发出极明亮的光芒。研究小组使用西班牙和法国的无线电望远镜,看到波长为2.52毫米的O2谱线。此前天文学家仅在银河系中的两个恒星形成区:猎户座星云和心宿增四(Rho Ophiuchi)星云观测到氧分子。天文学家认为,星际氧分子短缺是由于氧原子和水分子冻结在尘埃颗粒上,从而锁定了氧气。但是,在这些恒星托儿所中,明亮的新生恒星发出的冲击波会从尘埃中撕下水冰,释放出氧原子以致结合成氧分子。但是即使在猎户座星云中,分子氧也很少见,不到氢分子的数量的百万分之一。氢在“马卡良231”也是主要的分子。但是,氧分子的丰度却比猎户座星云大上100倍的。O2集中在离Markarian 231中心约10 kpc(32,615光年)的区域,这可能是活跃星系核驱动的分子气体流与盘面分子云相互作用引起的。

天文学家认为“马卡良231”存在如此多氧分子,可能是经历了更剧烈如猎户星云的制氧过程,由于此星系是多产的恒星工厂,所产生的新恒星的速度是银河系的100倍,每年会喷出700倍太阳质量的气体。来自星系中心的高速气体可能会撞击盘面的气体,撕裂尘埃颗粒中的水冰,从而形成分子氧。这项研究发表在2020年2月1日《天体物理学(Astrophysical Journal)》杂志上。(编译/台北天文馆李瑾)

参考资料:
1.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molecular-oxygen-spotted-beyond-milky-way-first-time
2.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20-02/20/c_138800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