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由凯克天文台所拍摄的2I/Borisov照片,右图中的地球为比例尺。

由凯克天文台所拍摄的2I/Borisov鲍里索夫彗星照片,右图中的地球为比例尺。

耶鲁大学的天文学家Pieter van Dokkum、Cheng-Han Hsieh、Shany Danieli和Gregory Laughlin在2019年11月24日使用夏威夷凯克天文台的低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拍摄了星际彗星2I/Borisov的图像。最新图像显示,它的彗尾延伸了约16万公里!

2I/Borisov鲍里索夫彗星是Gennadiy Borisov在2019年8月30日所发现的天体,「I」代表「星际」,它也是迄今发现第二个来自太阳系以外的天体。至于第一个确认的星际天体是2017年发现的1I/ʻOumuamua。2I/Borisov的彗核仅约1.6公里,然而它的彗尾长度却已超过地球直径的14倍。

2I/Borisov鲍里索夫彗星预计于2019年12月8日在距离太阳3亿公里处经过近日点,同时将在2019年12月下旬以1.9AU的距离接近地球,最大总亮度仅约15等,之后便逐渐离开太阳系。(台北天文馆王彦翔/编译)

资料来源:Astronomy Now

发布单位:国家天文台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8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图1 中国科学家发现的巨型黑洞LB-1的艺术想象图。中心黑色的点表示黑洞,周围红色的圆盘代表截断的吸积盘,蓝色圆表示伴星B型星。作者:喻京川。

黑洞(英语:black hole)是一种本身不发光的神秘天体。任何物质,包括光也无法从它身边逃离。根据质量的不同,黑洞一般分为恒星级黑洞中等质量黑洞超大质量黑洞。这其中,恒星级黑洞是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的,是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居民”。理论预言银河系中有上亿颗恒星级黑洞,但迄今为止,天文学家仅在银河系发现了约20颗恒星级黑洞——而且都是通过黑洞吸积伴星气体所发出的X射线来识别的、质量均小于2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

找到新的方法,发现数量巨大、没有X射线辐射的黑洞,成了天文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2016年秋季开始,国家天文台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LAMOST开展双星课题研究,历时两年监测了一个小天区内3000多颗恒星。结果发现,在一个X射线辐射宁静的双星系统(LB-1)中,一颗8倍太阳质量的蓝色恒星,围绕一个“看不见的天体”做着周期性运动。不同寻常的光谱特征表明,那个“看不见的天体”极有可能是一颗黑洞。研究人员随即进行了“确认”:他们通过西班牙10.4米口径加纳利大望远镜和美国10米口径凯克望远镜,进一步确认了LB-1的光谱性质,计算出该黑洞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70倍。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年之久的监测时间里,LAMOST共为这项研究做了26次观测,累积曝光时间约40个小时。刘继峰表示,如果利用一架普通四米口径望远镜来寻找这样一颗黑洞,同样的几率下,则需要40年的时间——这充分体现出LAMOST超高的观测效率。

图2 LB-1和引力波并合事件、X射线方法发现的黑洞的质量分布。

目前恒星演化理论预言在太阳金属丰度下只能形成最大为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这颗新发现黑洞的质量已经进入了现有恒星演化理论的“禁区”。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从2015年起,通过探测引力波的方法发现了数十倍太阳质量的黑洞;2017年,雷纳·韦斯、基普·索恩和巴里·巴里什因在LIGO的建造和引力波探测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LIGO台长大卫·雷茨评论,“在银河系内发现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将迫使天文学家改写恒星级黑洞的形成模型。这一非凡的成果,将与过去四年里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及欧洲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探测到的双黑洞并合事件一起,推动黑洞天体物理研究的复兴”。接下来,利用LAMOST极高的观测效率,天文学家有望发现一大批“深藏不露”的黑洞,开创批量发现黑洞的新纪元。

这项工作是基于LAMOST(中国兴隆)、加纳利大望远镜(西班牙加纳利群岛)、凯克望远镜(美国夏威夷)和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美国)的观测数据完成的。本研究共包括55位作者,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意大利、波兰和荷兰7个国家28家单位。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766-2


相关资料:

/wp-content/uploads/2019/11/20191114_A119_Occ.mp4

  2019年11月14日22点左右,福建、广东等地发生了怒后星掩毕宿四现象,备受海峡两岸的关注。
  对于掩星观测来说,时间越精确,采集的数据越有价值。这是来自广东邑大天协曾嘉欣拍摄的视频,金牛座恒星毕宿四(金牛座γ星)清晰可见,掩星发生大约4秒。地点:五邑大学(广东·江门)。当然啦,几家欢喜几家愁,因为小行星掩星的特殊性,一部分小伙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成功观测。

  请将观测结果提交至紫金山天文台掩星预报网站:http://almanac.pmo.ac.cn/mutual-star/predictions.html


相关资料: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木星大红斑是太阳系中最强大的风暴!新的研究表明,尽管它看起来明显萎缩了,但风暴本身仍然健康。较早的研究表明从1878年来风暴一直持续缩小,且自2012年以来,缩小的步伐似乎更快,因此有报导称大红斑即将消失。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物理学家菲利普·马库斯(Philip Marcus)教授在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动力学分会上指出,没有证据显示推动云层形成的涡旋正在发生变化。他认为有关大红斑将死的说法太夸大了!由于观察者不是直接看到风暴本身,而只能看到上面的云,所以尽管云层可能会对涡旋影响,但是对于风暴本身并不重要。

他和同事们使用电脑模型发现,从朱诺号太空船看到的剥落现象,实际是木星大气中的气旋与尚未被卷入的云团碰撞。撞击使云“破碎”,由于云处于风暴之上,因此暴露在更多的紫外线下使云块显得较红。这给人的感觉是大红斑正在分开。Marcus说:除非发生灾难性事件,否则大红斑将持续下去,或许还能长达几个世纪,但它的未来仍然充满未知。(编译/台北天文馆李瑾)

木星大红斑

资料来源:New Scientis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根据最新的研究,海王星最内侧的两颗卫星,它们的奇怪轨道是目前前所未见的。

行星轨道动力学专家称这是一场由小卫星海卫三(Naiad)和海卫四(Thalassa)上演的「躲避之舞」,这两颗行星是真正的伙伴,它们的轨道距离仅为1,850公里(以最短路径计算),海卫三(Naiad)的轨道是倾斜的,每次它经过速度较慢的海卫四(Thalassa)时,两者的距离几乎是永恒不变的,约3,540公里。

1574500521327470.png

海王星的卫星之舞:这一动画展示了海王星内圈卫星海卫三和海卫四的奇怪轨道是如何保证它们在绕着海王星运转时避开彼此的。

在这个永恒的舞蹈中,海卫三(Naiad)每7个小时绕着这个冰巨星旋转一次,而外侧的海卫四(Thalassa)则需要7个半小时。一个坐在海卫四(Thalassa)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海卫三(Naiad)在一个「以」字形变化的轨道上,从上面经过两次,然后从下面经过两次,这种模式永不间断,每四圈就一个循环。

研究人员说,尽管这种轨道模式看起来很奇怪,但便是如此才能保持稳定。这种重复的模式称为共振,行星、卫星和小行星可以跳很多不同类型的「舞蹈」,但这一次是天文学家们从未见过的,在远离太阳的引力范围边缘,太阳系外侧的巨大行星是引力的主要来源,它们通常拥有十几到几十个卫星。其中一些卫星是在它们的行星旁边形成的;有些则是后来被捕获,然后被锁定在他们母行星的轨道上;有些卫星的轨道与它们的行星自转方向相反。

海王星有14个已确认的卫星,其中最远的一颗是海卫十三(Neso),它的轨道呈椭圆形,距离海王星近4600万英里(7400万公里),需要27年才能完成一次绕行。而海卫三(Naiad)和海卫四(Thalassa)都很小,形状像一个胶囊,直径只有约60英里(100公里),它们是海王星七颗内侧卫星中的两颗,这个系统中交织着微弱的光环。那它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科学家们认为,最初的卫星系统是在海王星捕获其巨大的卫星海卫一(Triton)时被破坏的,而这些内部卫星和环是由残留的碎片所形成的。

玛丽娜·布罗佐维奇(Marina Brozovic)和她的同事们通过分析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发现了这个不寻常的轨道模式,她说:「我们怀疑,是由于早先海卫一(Triton)与海王星其他内侧卫星的相互作用,才使海卫三(Naiad)进入了它现在倾斜的轨道,直到后来,在它的轨道倾斜被建立后,海卫三(Naiad)才与海卫四(Thalassa)产生了这种不同寻常的共鸣。」这项工作也为海王星内侧卫星的组成提供了第一个线索,研究人员利用观测结果来计算它们的质量及密度,发现其密度接近于水冰。

论文共同作者马克·肖沃尔克(Mark Showalter)说:「海卫三(Naiad)和海卫四(Thalassa)可能在这种结构中被锁在一起很长时间了,因为这使它们的轨道更加稳定。」(编译/台北天文馆许晋翊)

资料来源: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

发布单位:云南天文台

近期,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发表了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张嘉博士等人的一项研究成果,其利用我国LAMOST光谱巡天数据和美国Kepler测光巡天数据,给出了目前为止最大的具有丰富参数的双星物理参量星表,获得了1320颗双星的物理参数,为理解银河系内双星的整体性质,探讨双星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观测基础。

张嘉等人把LAMOST光谱巡天和Kepler测光巡天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得到了1320颗双星的质量、半径、年龄、轨道周期和椭率等参数。虽然目前人们至少已经观测发现了10万颗以上的双星,但却很少获得双星的参数分布。原因在于数量众多的非掩食双星很难被观测发现。幸运的是,本项研究的参量来源高度一致且较为丰富,这使得选择效应的改正成为可能,由此得到了真实的双星参数分布。

图1 双星周期分布。

基于高度统一和丰富的物理参数,张嘉等人得到了双星的质量、年龄和轨道椭率等参数的分布。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类型双星的分布差异,获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结果,比如新的双星周期分布与前人的结果(Raghavan et al. 2010)存在巨大差异(如图1所示),分布的峰值log P=1.3与之前的5.03相距甚远,这说明以往对双星周期分布的认识至少是不全面的。

图2 分离双星的椭率分布。

另外,不同类型双星在年龄分布上的差别,支持了大量的物质转移曾经普遍存在于相接或半接双星的形成过程中。尤其是,科研人员首次获得了分离双星轨道椭率的分布(如图2所示),并惊奇地发现在非常接近1的高椭率处分布突然上升。这是一个十分出乎意料的结果,值得进一步的观测研究。

该研究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65/ab442b

发布单位: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周肖博士等人对密近双星半人马座V752进行观测和分析研究,发现了一种双星轨道变化的新模式。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报》(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

密近双星轨道周期变化是双星系统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直接体现。周肖及其合作者利用阿根廷60厘米光学望远镜对南天区半人马座一颗极其特殊的双星样本V752 Cen进行持续的监测,获得了多波段完整光变曲线及系列的光极小时刻信息。

通过对光变曲线的分析,周肖等发现半人马座V752是一颗W次型全食相接双星系统。从1970年到2000年的将近三十年时间里,双星系统的轨道周期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图中的红线)。然而,通过研究发现其轨道周期在2000年左右出现了异常变化。从2000年左右开始,轨道周期从十分稳定经过一个突变后变成长期连续增加(图中的蓝线)。

1574595568703513.png

密近双星半人马座V752周期变化情况。

一直以来,研究人员认为密近双星的周期变化是由双星间的物质交流或者伴星天体的扰动(光时轨道效应)引起的。半人马座V752这样周期发生突变之后并持续增加的现象尚属首次观测到,是一种新型的双星轨道变化模式,其产生的物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半人马座V752是一颗由两个双星对组成的四星系统,其周围存在一个周期大约为5天的单谱分光双星系统。其周期的突变有可能是受到了来自其伴星双星的动力学扰动,从而引起了其两子星间的物质交流,周期开始持续增加。

该研究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等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mnras/article-abstract/489/4/4760/5567625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预期2019年11月21日至22日晚上观看麒麟座α流星雨爆发的想像情况。

图说:预期2019年11月21日至22日晚上观看麒麟座α流星雨爆发的想像情况。

原本天文学家预测,2019年11月21日至22日麒麟座α流星雨将会有一个短暂而非常壮观的爆发。ZHR(天顶每时出现率)可能会超过每小时400颗,这次爆发预测最大峰值会持续约半小时。

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任何人的报告指出昨天晚上从麒麟座(Monoceros)看到了大量的流星。

1574500521327470.png

这张来自国际流星组织的图表显示了2019年麒麟座α流星雨(α-Monocerotids)的目视观测。这些观测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IMO

看起来好像没有发生流星爆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编译)

资料来源:EarthSky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资料整理:高良超、杨旸,历表:VSOP87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ΔT取70.2秒

地球通过轨道近日点 2020/1/5 15:48 距离0.983244AU
地球通过轨道远日点 2020/7/4 19:35 距离1.016694AU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寒暑变化和农时季节,在全国特别是在农村中可说是家喻户晓。在国外华侨集居的地区,也广泛流传。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

  节气时刻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在轨道上的不同位置。从地球上看,太阳在黄道上运动,一回归年运行一周。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用黄经度量,从春分点(黄道与赤道的焦点)算起,从0°到360°。从0°开始,太阳在黄道上向东移动,每5°为一“候”,15°为一“气”。其中十二个气叫做“节气”,另外十二个气叫做“中气”。节气和中气相间排列,一年共二十四节气,每个月基本上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

  反映寒冷暑热的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规律来确定的,而与月亮的运动没有关系,所以节气实际上属于阳历范畴。然而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节气是阴历。其实你只要注意一下节气在阳历和阴历的日期,就不难看出:各个节气在阴历里的日期变动很大,而在阳历中差不多都有固定的日期,前后相差不会超过一二天。

  现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太阳所在位置以及公历日期的精确时间列表如下:

2020/01/06 05:30:04.41 小寒 太阳视黄经285° 太阳视赤纬-22°44′
2020/01/20 22:54:38.09 大寒 太阳视黄经300° 太阳视赤纬-20°16′
2020/02/04 17:03:17.81 立春 太阳视黄经315° 太阳视赤纬-16°20′
2020/02/19 12:56:58.15 雨水 太阳视黄经330° 太阳视赤纬-11°32′
2020/03/05 10:56:51.19 惊蛰 太阳视黄经345° 太阳视赤纬-5°57′
2020/03/20 11:49:35.11 春分 太阳视黄经0° 太阳视赤纬0°
2020/04/04 15:38:08.09 清明 太阳视黄经15° 太阳视赤纬+5°57′
2020/04/19 22:45:26.88 谷雨 太阳视黄经30° 太阳视赤纬+11°32′
2020/05/05 08:51:21.26 立夏 太阳视黄经45° 太阳视赤纬+16°20′
2020/05/20 21:49:15.09 小满 太阳视黄经60° 太阳视赤纬+20°16′
2020/06/05 12:58:23.66 芒种 太阳视黄经75° 太阳视赤纬+22°44′
2020/06/21 05:43:38.67 夏至 太阳视黄经90° 太阳视赤纬+23°26′
2020/07/06 23:14:25.21 小暑 太阳视黄经105° 太阳视赤纬+22°44′
2020/07/22 16:36:50.27 大暑 太阳视黄经120° 太阳视赤纬+20°16′
2020/08/07 09:06:09.21 立秋 太阳视黄经135° 太阳视赤纬+16°20′
2020/08/22 23:44:53.73 处暑 太阳视黄经150° 太阳视赤纬+11°32′
2020/09/07 12:08:00.80 白露 太阳视黄经165° 太阳视赤纬+5°57′
2020/09/22 21:30:36.93 秋分 太阳视黄经180° 太阳视赤纬0°
2020/10/08 03:55:13.62 寒露 太阳视黄经195° 太阳视赤纬-5°57′
2020/10/23 06:59:30.22 霜降 太阳视黄经210° 太阳视赤纬-11°32′
2020/11/07 07:13:53.14 立冬 太阳视黄经225° 太阳视赤纬-16°20′
2020/11/22 04:39:43.37 小雪 太阳视黄经240° 太阳视赤纬-20°16′
2020/12/07 00:09:28.20 大雪 太阳视黄经255° 太阳视赤纬-22°44′
2020/12/21 18:02:18.27 冬至 太阳视黄经270° 太阳视赤纬-23°26′

二十四节气歌

  为了帮助记忆,从每个节气名称各取一个字,按着次序编成一首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十二候

  七十二候为中国最早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之历法。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岁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七十二候起源于黄河流域,吕不韦载于《吕氏春秋》,完整记载见于公元前2世纪《逸周书·时训解》。

节气 候次 年候次 公历日期 中国古代七十二候
小寒 初候 67候 2020/01/06 05:30:04 一候雁北乡
小寒 次候 68候 2020/01/11 03:16:02 二候鹊始巢
小寒 末候 69候 2020/01/16 01:04:29 三候雉始雊
大寒 初候 70候 2020/01/20 22:54:38 一候鸡始乳
大寒 次候 71候 2020/01/25 20:48:23 二候征鸟厉疾
大寒 末候 72候 2020/01/30 18:50:14 三候水泽腹坚
立春 初候  1候 2020/02/04 17:03:18 一候东风解冻
立春 次候  2候 2020/02/09 15:29:10 二候蛰虫始振
立春 末候  3候 2020/02/14 14:07:37 三候鱼陟负冰
雨水 初候  4候 2020/02/19 12:56:58 一候獭祭鱼
雨水 次候  5候 2020/02/24 11:59:24 二候鸿雁来
雨水 末候  6候 2020/02/29 11:18:30 三候草木萌动
惊蛰 初候  7候 2020/03/05 10:56:51 一候桃始华
惊蛰 次候  8候 2020/03/10 10:56:03 二候仓庚鸣
惊蛰 末候  9候 2020/03/15 11:14:18 三候鹰化为鸩
春分 初候 10候 2020/03/20 11:49:35 一候玄鸟至
春分 次候 11候 2020/03/25 12:43:48 二候雷乃发声
春分 末候 12候 2020/03/30 13:59:15 三候始电
清明 初候 13候 2020/04/04 15:38:08 一候桐始华
清明 次候 14候 2020/04/09 17:41:02 二候田鼠化为鴽
清明 末候 15候 2020/04/14 20:04:00 三候虹始见
谷雨 初候 16候 2020/04/19 22:45:27 一候萍始生
谷雨 次候 17候 2020/04/25 01:46:06 二候鸣鸠拂其羽
谷雨 末候 18候 2020/04/30 05:07:27 三候戴胜降于桑
立夏 初候 19候 2020/05/05 08:51:20 一候蝼蝈鸣
立夏 次候 20候 2020/05/10 12:55:29 二候蚯蚓出
立夏 末候 21候 2020/05/15 17:15:22 三候王瓜生
小满 初候 22候 2020/05/20 21:49:14 一候苦菜秀
小满 次候 23候 2020/05/26 02:36:50 二候靡草死
小满 末候 24候 2020/05/31 07:39:55 三候麦秋至
芒种 初候 25候 2020/06/05 12:58:23 一候螳螂生
芒种 次候 26候 2020/06/10 18:27:37 二候鵙始鸣
芒种 末候 27候 2020/06/16 00:03:26 三候反舌无声
夏至 初候 28候 2020/06/21 05:43:38 一候鹿角解
夏至 次候 29候 2020/06/26 11:28:37 二候蜩始鸣
夏至 末候 30候 2020/07/01 17:19:51 三候半夏生
小暑 初候 31候 2020/07/06 23:14:24 一候温风至
小暑 次候 32候 2020/07/12 05:07:44 二候蟋蜂居壁
小暑 末候 33候 2020/07/17 10:55:40 三候鹰乃学习
大暑 初候 34候 2020/07/22 16:36:49 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 次候 35候 2020/07/27 22:13:04 二候土润溽暑
大暑 末候 36候 2020/08/02 03:43:55 三候大雨行时
立秋 初候 37候 2020/08/07 09:06:08 一候凉风至
立秋 次候 38候 2020/08/12 14:15:05 二候白露降
立秋 末候 39候 2020/08/17 19:07:42 三候寒蝉鸣
处暑 初候 40候 2020/08/22 23:44:52 一候鹰乃祭鸟
处暑 次候 41候 2020/08/28 04:08:14 二候天地始肃
处暑 末候 42候 2020/09/02 08:17:01 三候禾乃登
白露 初候 43候 2020/09/07 12:07:59 一候鸿雁来
白露 次候 44候 2020/09/12 15:37:17 二候玄鸟归
白露 末候 45候 2020/09/17 18:44:08 三候群鸟养羞
秋分 初候 46候 2020/09/22 21:30:36 一候雷乃收声
秋分 次候 47候 2020/09/27 23:58:40 二候蛰虫坯户
秋分 末候 48候 2020/10/03 02:07:52 三候水始涸
寒露 初候 49候 2020/10/08 03:55:12 一候鸿雁来宾
寒露 次候 50候 2020/10/13 05:18:42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 末候 51候 2020/10/18 06:19:12 三候菊有黄华
霜降 初候 52候 2020/10/23 06:59:30 一候豺乃祭兽
霜降 次候 53候 2020/10/28 07:22:37 二候草木黄落
霜降 末候 54候 2020/11/02 07:28:01 三候蛰虫咸俯
立冬 初候 55候 2020/11/07 07:13:51 一候水始冻
立冬 次候 56候 2020/11/12 06:39:44 二候地始冻
立冬 末候 57候 2020/11/17 05:46:58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 初候 58候 2020/11/22 04:39:42 一候虹藏不见
小雪 次候 59候 2020/11/27 03:21:12 二候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小雪 末候 60候 2020/12/02 01:51:20 三候闭寒成冬
大雪 初候 61候 2020/12/07 00:09:26 一候鹖鴠不鸣
大雪 次候 62候 2020/12/11 22:15:37 二候虎始交
大雪 末候 63候 2020/12/16 20:11:31 三候荔挺出
冬至 初候 64候 2020/12/21 18:02:16 一候蚯蚓结
冬至 次候 65候 2020/12/26 15:50:54 二候麇角解
冬至 末候 66候 2020/12/31 13:37:56 三候水泉动
小寒 初候 67候 2021/01/05 11:23:25 一候雁北乡(ΔT取70.5秒)
小寒 次候 68候 2021/01/10 09:06:55 二候鹊始巢(ΔT取70.5秒)
小寒 末候 69候 2021/01/15 06:50:41 三候雉始雊(ΔT取70.5秒)
大寒 初候 70候 2021/01/20 04:39:51 一候鸡始乳(ΔT取70.5秒)
大寒 次候 71候 2021/01/25 02:37:05 二候征鸟厉疾(ΔT取70.5秒)
大寒 末候 72候 2021/01/30 00:43:28 三候水泽腹坚(ΔT取70.5秒)

七十二候歌

立春正月春气动,东风能解凝寒冻;
土底蛰虫始振摇,鱼陟负冰相戏泳;
半月交得雨水后,獭祭鱼时随应候;
候雁时催归北乡,那堪草木萌芽透。
惊蛰二月节气浮,桃始开花放树头;
鸧鹧鸣动无休歇,崔得胡鹰化作鸠;
春色平分才一半,向时玄鸟重相见;
雷乃发声天际头,闪闪云开始见电。
芳菲三月报清明,梧桐枝上始含英;
田鼠化鴽人不觉,虹桥始见雨初晴;
三月中时交谷雨,萍始生遍闲洲渚;
鸣鸠自拂其羽毛,戴胜降于桑树隅。

立夏四月始相争,知他蝼蝈为谁鸣;
无端坵蚓纵横出,有意王瓜取次生;
小满瞬时更叠至,闲寻苦菜争荣处;
靡草千村死欲枯,微看初暄麦秋至;
芒种一番新换豆,不谓螳螂生如许;
鵙者鸣时声不休,反舌无声没半语。
夏至才交阴始生,鹿乃解角养新茸;
阴阴蜩始鸣长日,细细田间半夏生;
小暑乍来浑未觉,温风时至褰帘幕;
蟋蟀才居屋璧诸,天崖又见鹰始挚。
大暑虽炎犹自好,且看腐草为萤秒;
匀匀土润散溽蒸,大雨时行苏枯槁。

大火西流又立秋,凉风至透内房幽;
一庭白露微微降,几个寒蝉鸣树头;
一瞬中间处暑至,鹰乃祭鸟谁教汝;
天地属金始肃清,禾乃登堂收几许;
无可奈何白露秋,大鸿小雁来南洲;
旧石玄鸟都归去,教令诸禽各养羞。
自入秋分八月中,雷始收声敛震宫;
蛰虫坏户先为御,水始涸兮势向东;
寒露人言晚节佳,鸿雁来宾时不差;
雀入大水化为蛤,争看篱菊有黄花;
休言霜降非天意,豺乃祭兽班时意;
草木皆黄落叶天,蛰虫咸俯迎寒气。

谁看书来立冬信,水始成冰寒日进;
地始冻兮折裂开,雉入大水潜为蜃;
逡巡小雪年华暮,虹藏不见知何处;
天升地降两不交,闭寒成冬如禁锢;
纷飞大雪转凄迷,鹖旦不鸣马肯啼;
虎始交后风生壑,荔挺出时霜满溪。
短日渐长冬至矣,蚯蚓结泉更不起;
渐渐林间麋角解,水泉摇动温井底;
去岁小寒今岁又,雁声北乡春去旧;
鹊寻枝上始为巢,雉入寒烟时一雊。
一年时尽大寒来,鸡始乳兮如乳孩;
征鸟当权飞厉疾,泽腹弥坚冻不开;
五朝一候如麟次,一岁从头七十二;
达人观此发天机,多少乾坤无限事。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第二版《大众万年历(1901-2050年)》,1994年10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 7-5323-3465-1/P.30

2.明代龚廷贤(1522-1619)撰《万病回春》十二月七十二候歌

2020年的天象预报资料,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多加利用!
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category/year/2020astronomical_events/


相关资料: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资料整理:高良超、杨旸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亮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变星等诸多天文事件。

  刚刚过去的水星凌日通过网络直播给天文爱好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步入年终岁末的12月,天空依旧精彩,最值得期待的日环食将在26日上演,阿拉伯半岛关岛地区可见3分多钟的日环食天象。此次环食带虽没经过我国,但我国都可见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双子座流星雨将在1415日达到巅峰,平均天顶每时出现率ZHR可达120。此外,金星合土星、金星合月等天文现象也将陆续在天穹上演,爱好天文的公众届时可根据公布的时刻表选择观测。

太阳系大行星动态
太阳:由蛇夫座运行到人马座。
水星:晨星。由天秤座经天蝎座经蛇夫座运行到人马座。日出前位于东南方天空,亮度为-0.6~0.9等左右。
金星:昏星。日没时位于西南方天空,亮度约-3.9等,观测条件越来越好。
火星:由室女座顺行到天秤座,约于凌晨4时30分从东方升起,亮度约1.7等,可观测时间不多。
木星:接近太阳,不易观测。28日木星合日,与太阳同升落,完全淹没在太阳的光辉之中。
土星:在人马座顺行,日没后位于西南方低空,亮度约0.6等,可观测时间少。
天王星:在白羊座逆行,日没后位于东南方天空,约于次日凌晨3时落下,亮度约5.7等。
海王星:在宝瓶座顺行,日没后位于南方,约于23时30分落下,亮度约7.9等。

2019/12/3 纺神星掩波江座6.9等恒星HIP 21894
  小行星掩星相当于观测一次迷你日食。北京时间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晚上,直径约82.8km,光度9.9等97号小行星纺神星(Klotho)掩波江座6.9等恒星HIP 21894(HS Eri,HD 29870),历时14.1秒,减光(星等下降)3.1等,距离月球94度。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可见。见掩时间以中心线最长,随着向南、北界限线递减至零。须用一架天文望远镜和校过时的仪器(帧频至少精确到10帧/秒)观测记录。也请注意防寒保暖。纺神星是第97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8年2月17日发现。纺神星的名字来自希腊神话中的命运女神克洛托。

****  0km – 见掩概率97%  中心线  ****
     0km(南)97%,大兴安岭漠河             见掩中心时间21时32分51秒(±4秒),被掩星仰角30度
    -3km(南)97%,大兴安岭漠河古莲站 见掩中心时间21时32分53秒(±4秒),被掩星仰角30度

***  -74km –  见掩概率50%  掩星带南界  ***
   -86km(南)35%,大兴安岭                   见掩中心时间21时32分37秒(±4秒),被掩星仰角31度
   -89km(南)33%,大兴安岭塔河           见掩中心时间21时32分38秒(±4秒),被掩星仰角31度

掩星详情

2019/12/8 太阳系第二颗星际天体2I/Borisov鲍里索夫彗星通过近日点
  2I/Borisov鲍里索夫彗星将于2019年12月8日18时达到近日点。届时它与太阳的距离为两个天文单位,与地球的距离也是两个天文单位。预计在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它在南部天空中将达到最亮,而且比1I/‘Oumuamua“奥陌陌”更亮,并在之后逐渐远离,直到永远地离开太阳系。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于2019年9月24日正式确认了C/2019 Q4 (Borisov)彗星的高度开放轨道,并更名为2I/Borisov。其中“2I”中的字母“I”代表“星际天体”(Interstellar),2是此类天体中的第二个。

2019/12/11 金星合土星 ★★
  12月11日,金星运动到与土星赤经经度相同,在视觉上很接近,它们相距约1.8度,相当三个满月的直径。两颗星体的光度不同,金星较亮,为-3.9等,而土星相比下较暗,为0.6等,土星在金星的右上方,金星的视直径为12角秒,土星为15角秒,利用望远镜观看,可以同时看到这两颗行星的盘面和土星环。

2019/12/14-15 双子座流星雨极大期(ZHR~120)★★
  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的双子座流星雨(Geminids,00004 GEM),是来自3200号小行星菲以颂(3200 Phaethon)轨道上的屑粒所衍生的,发生于每年的12月4日至12月17日之间。由于双子座流星秉性明亮,移动速度中等,适合各种观测方式,在冬季夜空中,一直是天文爱好者的主要观察目标。今年双子座流星雨的极大期依然会在12月14日10时到15日7时左右呈现。虽然月龄18的亏凸月刚好位于双子座,月亮照亮了整个夜空。但在午夜后辐射点较高的情况下,观测者每小时还是有机会看到近20颗的群内流星。所以让我们以双子座的方向为中心,俯瞰天空,但要注意防寒保暖。

2019年12月15日凌晨3点的星空图

2019/12/21 289P/Blanpain布朗平彗星通过近日点
  289P/Blanpain前称D/1819 W1 (Blanpain),是一颗短周期彗星,周期5.32年,于1819年11月28日被珍-雅克·布朗平(Jean-Jacques Blanpain)发现。布朗平描述这颗彗星“有一颗非常小且弥散的核心”。2013年7月,这颗彗星再度爆发,由泛星计划(Pan-STARRS)重新发现,正式编号为289P。布朗平彗星被认为是凤凰座流星雨(Phoenicids,00254 PHO)的来源,这个流星雨在1956年12月5日首度被观测到。天文学家对小行星2003 WY25的轨道分析支持了这个猜测。下一次回归时间是2025年4月。

2019-2020年每日0时 289P/Blanpain布朗平彗星所在位置

2019/12/26 日环食 ★★★★★
  12月26日(腊月初一)将发生日环食,沙罗周期编号第132号,全部经过时间自北京时间10时29分50秒开始,至16时05分43秒终止,历经5小时又35.9分钟。这次日食,环食带从沙特阿拉伯开始,经过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阿拉伯海、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苏拉威西海,在太平洋西部结束。在非洲东北部、亚洲(除北部)、印度洋北部、大洋洲西北部、太平洋西部可以看到偏食。中国可见偏食。
  10时56分左右月亮半影进入我国西藏阿里地区,而后月亮半影向东北上扫过中国全境,我国均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以海南食分最大,为0.499;食分最小要属漠河为0.021。15时37分后半影由台湾省离开我国,对我国来说,可见日食时间历时4小时41分钟。

  另见:2019年日月食及计算

注意事项
  太阳光的强度是满月亮度的46倍左右,如果观测方法不当,便足以对视网膜产生光化学毒性和热损伤而导致日光性黄斑病变。因此危险系数极高。
  看日偏食时(也就是太阳未被月球完全遮住时),要戴上专门观测太阳的眼镜。一定要购买合格、无破损的日食观测镜,例如用巴德膜的太阳观测镜。日常的太阳镜或墨镜只用于观测日光下的四周景色,决不能用于直接看太阳。另外,也不能使用不合格的太阳观测镜和滤光片,因为这些不合格产品无法挡住紫外线,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太阳圆缺变化观赏时,同样会严重伤害眼睛。
  还可以制作针孔投影箱。可用一个1至2米长的纸箱,两端中心各开约10厘米大小的洞,上端用锡纸将洞贴上,再用针在锡纸中心穿一针孔;另一端用白色半透明纸将洞贴上,然后在太阳下试验能否在半透明纸上产生太阳圆面像。要注意,不能用肉眼透过针孔直接观测太阳。
  也可以用望远镜投影,通过观测太阳经过望远镜的投影来观看日食,不可以直接用望远镜观看,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用电焊护目镜,因为电焊护目镜也是观测日食的最佳工具之一。
  由于太阳光的光照强度过强,不可使用手机等设备对日食进行拍摄。不然面向太阳的方向时,很容易不慎直视太阳光,造成眼部受伤。
  民众可以参与当地的天文社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安全观测。

具体视象如下:

日食根数
太阳和月亮赤经相合时的世界时2019年12月26日5时14分33.265秒

太阳地心坐标
赤经:18h17m53.45s+11.099s(T-5h)
赤纬:-23°22′20.5”+4.76”(T-5h)
赤道地平视差:8.94”
视半径:16′15.75”

月亮地心坐标
赤经:18h17m21.32s+143.558s(T-5h)-0.025s(T-5h)(T-5h)
赤纬:-22°58′14.7”-122.75”(T-5h)+4.09”(T-5h)(T-5h)
赤道地平视差:57′4.46”-1.439”(T- 5h)-0.002”(T-5h)(T-5h)
视半径:15′33.15”-0.392”(T- 5h)-0.001”(T-5h)(T-5h)
T为以小时为单位的世界时

日食概况
                                   见食地点
            世界时            纬度       地理经度    食分   环食食延时间  环食带宽   太阳方位和高度
偏食始12月26日2h29m50s   +17°47.1′  + 60°34.0′
环食始          3h34m33s   +25°41.9′  + 48°25.7′
食甚               5h17m43s   + 1° 0.3′  +102°15.1′ 0.971    3m33.7s     114.7km    183.6°   65.6°
环食终          7h 0m58s   +18°36.0′  +156°28.0′
偏食终          8h 5m43s   +10°37.1′  +144° 0.0′
最大食分=0.970(食延=3m34.2s)

详见紫金山天文台2019年12月26日日环食图

另附新加坡所见日环食见食情况:

2019/12/29 387号小行星阿基坦掩猎户座8.7等恒星TYC0716-01063-1 ★
  小行星掩星相当于观测一次迷你日食。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9日(星期日)凌晨,直径约106km,光度12.5等387号小行星阿基坦(Aquitania)掩猎户座8.7等恒星TYC 0716-01063-1(HD 39373),历时6.2秒,减光(星等下降)3.7等,月亮在地平线下。我国1时26分41秒进入黑龙江省虎林市,1时27分41秒离开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见掩时间以中心线最长,随着向南、北界限线递减至零。须用一架天文望远镜和校过时的仪器(帧频至少精确到10帧/秒)观测记录。也请注意防寒保暖。387号小行星以法国西南部一个大区阿基坦命名,于1894年3月5日发现。

掩星详情

小行星移动路径

2019/12/29 月掩金星(我国可见金星合月)★★★
  12月29日(腊月初四)天空将发生月掩金星现象,这次掩星仅南极洲及南美洲极南部地区可见,我国可在傍晚后朝西南方天空观赏金星合月现象。金星亮度为-3.9等,月球约10%被照亮,这两个夜空中最明亮的星体,在黄昏后的夜空中格外的明亮。

2019年12月29日月掩金星(我国可见金星合月)

2019/12/30 月掩羽林军一(宝瓶座29)
  12月30日18时左右,将发生月掩羽林军一(宝瓶座29)现象,我国北方地区可见,须用一架小型天文望远镜方能看到。

2019年12月30日月掩羽林军一(宝瓶座29)

详细天象(北京时间)
日期 星期 月龄 时间    天象简述
12/02  一  5.9  16时52分 160P/LINEAR林尼尔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7.3年)
12/03  三  6.9  02时        猎户座χ复合流星雨极大期(ZHR3),猎户座χ复合流星雨(chi Orionid Complex,00014 XOR)活跃日期介在11月26日至12月15日之间,速度28km/s(慢速),亮度指标r=3.0(黯淡)
12/03  三  6.9  21时42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食变星,可用双筒望远镜轻松观察其亮度变化)
12/04  三  7.9  室女座RS星极大(变星,7.014.6等,周期354日)
12/04  三  7.9  十二月仙后座φ流星雨极大期(ZHR<2),十二月仙后座φ流星雨(December phi Cassiopeiids,00446 DPC)活跃日期介在11月28日至12月10日之间,速度
16.5km/s(慢速)
12/04  三  7.9  天龙座κ流星雨极大期(ZHR<2),天龙座κ流星雨(kappa Draconids,00380 KDR)活跃日期介在12月2日至12月7日之间,速度43.8km/s(中速)
12/04  三  7.9  10时22分 C/2018 F4 (PANSTARRS) 泛星彗星通过近日点
12/04  三  7.9  14时58分 上弦,视半径14′46″,今年最小的上弦月
12/04  三  7.9  20时07分 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球以北4.0度
12/05  四  8.9  大熊座ψ流星雨极大期(ZHR<2),大熊座ψ流星雨(psi Ursae Majorids,00339 PSU)活跃日期介在12月2日至12月10日之间,速度
61.7km/s(中速)
12/05  四  8.9  02时24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食变星,可用双筒望远镜轻松观察其亮度变化)
12/05  四  8.9  12时08分 月球过远地点:404446km,视直径29.5′
12/06  五  9.9  凤凰座流星雨极大期(ZHRVar),凤凰座流星雨(Phoenicids,00254 PHO)活跃日期介在12月4日至12月7日之间,速度12km/s(慢速),亮度指标r=2.8(黯淡)。它的数量寥寥数颗,也可能完全没有,但历史上也曾在1956年出现过ZHR约100颗,持续数小时的记录。母彗星289P/Blanpain布朗平彗星。
12/07  六 10.9  04时12分 月亮过天赤道,进入北半球
12/07  六 10.9  18时18分 大雪:太阳视黄经255°
12/07  六 10.9  20时35分 P/2006 h1 (McNAUGHT) 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13.9年)
12/07  六 10.9  23时        火星合海王星,火星位于海王星北0.04度
12/08  日 11.9  十二月天龙座α流星雨极大期(ZHR<2),十二月天龙座α流星雨(December alpha Draconids,00334 DAD)活跃日期介在11月30日至12月15日之间,速度43.6km/s(中速)
12/08  日 11.9  00时37分 船尾座γ流星雨极大期(ZHR
10),船尾座γ流星雨(gamma Puppids,00301 PUP),旧称:船尾/船帆座流星雨(Puppid-Velids,00301 PUP),活跃日期介在12月1日至12月15日之间,速度40.0km/s(中速),亮度指标r=2.7(中等)
12/08  日 11.9  13时02分 2号小行星智神星合日,智神星在太阳背后,不可见
12/08  日 11.9  18时31分 太阳系第二颗星际天体2I/Borisov鲍里索夫彗星通过近日点
12/08  日 11.9  18时31分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球以北4.6度
12/09  一 12.9  20时10分 灶神星合月,灶神星在月球以南4.1度
12/09  一 12.9  21时08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食变星,可用双筒望远镜轻松观察其亮度变化)
12/09  一 12.9  23时54分 十二月麒麟座流星雨极大期(ZHR
2),十二月麒麟座流星雨(December Monocerotids,00019 MON)活跃日期介在11月28日至12月27日之间,速度41.4km/s(中速),亮度指标r=2.3(明亮)
12/10  二 13.9  07时32分 小行星A/2019 G2通过近日点
12/11  三 14.9  01时49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食变星,可用双筒望远镜轻松观察其亮度变化)
12/11  三 14.9  05时02分 海王星东方照,宝瓶座,7.9等,视直径02.3″,日没时位于南方
12/11  三 14.9  12时42分 金星合土星,金星在土星以南1.8度
12/11  三 14.9  20时10分 毕宿五合月,毕宿五在月球以南3.0度
12/12  四 15.9  13时12分 望,视半径15′40″
12/12  四 15.9  22时46分 长蛇座σ流星雨极大期(ZHR
2),长蛇座σ流星雨(sigma Hydrids,00016 HYD)活跃日期介在11月25日至12月21日之间,速度60.7km/s(中速),亮度指标r=2.3(明亮)
12/13  五 16.9  狮子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4.4
11.3等,周期310日)
12/13  五 16.9  大熊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6.513.7等,周期302日)
12/13  五 16.9  20时        金星合冥王星,金星在冥王星南1.1度
12/13  五 16.9  22时15分 月球过升交点
12/14  六 17.9  01时55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著名的食变星)
12/14  六 17.9  04时58分 月亮赤纬最北(赤纬 +23°13.6′)
12/15  日 18.9  01时        双子座流星雨极大期(ZHR
120),双子座流星雨(Geminids,00004 GEM)活跃日期介在12月1日至12月22日之间,速度35km/s(中速),亮度指标r=2.6(中等)
12/15  日 18.9  01时51分 北河三合月,北河三在月球以北5.3度
12/15  日 18.9  20时34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食变星,可用双筒望远镜轻松观察其亮度变化)
12/16  一 19.9  00时22分 月掩蜂巢星团,欧洲东北部,俄罗斯,北冰洋,美国西北部可见
12/16  一 19.9  22时44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著名的食变星)
12/17  二 20.9  01时15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食变星,可用双筒望远镜轻松观察其亮度变化)
12/17  二 20.9  13时08分 轩辕十四合月,轩辕十四在月球以南3.8度
12/19  四 22.9  室女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6.1
12.1等,周期146日)
12/19  四 22.9  十二月室女座χ流星雨极大期(ZHR<2),十二月室女座χ流星雨(December chi Virginids,00335 XVI)活跃日期介在12月16日至12月24日之间,速度69.1km/s(中速)
12/19  四 22.9  04时28分 月球过近地点:370264km,视直径32.3′
12/19  四 22.9  12时57分 下弦,视半径16′08″,今年最大的下弦月
12/19  四 22.9  19时33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著名的食变星)
12/20  五 23.9  十二月小狮座流星雨极大期(ZHR
5),十二月小狮座流星雨(December Leonis Minorids,00032 DLM),已被IAU除名
12/20  五 23.9  14时51分 月亮过天赤道,进入南半球
12/20  五 23.9  15时58分 婚神星合月,婚神星在月球以南4.5度
12/20  五 23.9  后发座流星雨极大期(ZHR5),后发座流星雨(Comae Berenicids,00020 COM)活跃日期介在12月12日至1月23日之间,速度65km/s(中速),亮度指标r=3.0(黯淡)
12/21  六 24.9  武仙座S星极大(米拉变星,6.413.8等,周期307日)
12/21  六 24.9  07时44分 289P/Blanpain布朗平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5.3年)
12/21  六 24.9  20时00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食变星,可用双筒望远镜轻松观察其亮度变化)
12/22  日 25.9  12时19分 冬至:太阳视黄经270°
12/22  日 25.9  16时21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著名的食变星)
12/23  一 26.9  00时41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食变星,可用双筒望远镜轻松观察其亮度变化)
12/23  一 26.9  09时49分 火星合月,火星在月球以南3.5度
12/23  一 26.9  11时07分 小熊座流星雨极大期(ZHR
10),小熊座流星雨(Ursids,00015 URS)活跃日期介在12月19日至12月24日之间,速度32.9km/s(慢速),亮度指标r=3.0(黯淡)
12/24  三 27.9  天蝎座RR星极大(米拉变星,5.0
12.4等,周期281日)
12/25  三 28.9  19时08分 水星合月,水星在月球南1.9度
12/26  四  0.3  13时13分 朔,视半径15′29″
12/26  四  0.3  13时18分 日环食:食分=0.970(阿拉伯半岛、亚洲大部地区、澳大利亚西北部都在日食带内,整个中国包括港澳台在内可见日偏食)
12/26  四  0.3  15时30分 月掩木星,非洲中部,印度洋,印度尼西亚可以看到
12/26  四  0.3  21时01分 月球过降交点
12/27  五  1.3  牧夫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6.213.1等,周期223日)
12/27  五  1.3  天龙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6.7
13.2等,周期246日)
12/27  五  1.3  11时44分 谷神星合月,谷神星在月球南3.2度
12/27  五  1.3  04时08分 月亮赤纬最南(赤纬-23°13.7’)
12/27  五  1.3  19时26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食变星,可用双筒望远镜轻松观察其亮度变化)
12/27  五  1.3  19时47分 土星合月,土星在月球北1.2度
12/27  五  1.3  22时31分 月掩冥王星,南美洲极南部,非洲极南部,南极洲部分地区可见
12/28  六  2.3  02时25分 木星合日,木星在太阳背后,不可见
12/29  日  3.3  船帆座c流星雨极大期(ZHR<2),船帆座c流星雨(c Velids,00304 CVE)活跃日期介在12月26日至12月31日之间,速度39.0km/s(中速)
12/29  日  3.3  00时07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很受欢迎的食变星,可用双筒望远镜轻松观察其亮度变化)
12/29  日  3.3  09时31分 月掩金星,南极洲及南美洲极南部可见掩星现象
12/29  日  3.3  14时42分 389P/Siding Spring赛丁泉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13.4年)
12/30  一  4.3  狐狸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7.0
14.3等,周期137日)
12/30  一  4.3  天鹅座RT星极大(米拉变星,6.0~13.1等,周期190日)
12/30  一  4.3  13时        水星过远日点

  天象载太阳、月亮和行星的动态以及其他天文现象,包括:
  (1)行星的地心天象(冲日、合日、方照、留、内行星东西大距以及金星最亮、火星最近地球等)和日心天象(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纬度最北和最南、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等);
  (2)日月食概况;
  (3)朔、望、两弦,月亮过近地点和远地点;
  (4)月掩行星或掩四颗亮恒星(毕宿五金牛座α星、轩辕十四即狮子座α星、角宿一即室女座α星、心宿二即天蝎座α星),行星合月,行星之间以及行星与五颗亮恒星(除上列四颗外,另加北河三β星)之间相合。

  仙后座RZ星是仙后座中的一颗恒星,以食变星闻名。学名为RZ Cassiopeiae(缩写为RZ Cas)。1906年被发现。它的变化周期仅为1.1953天。亮度在6.18等至7.72等之间变化。由于它的快速变暗和变亮变化以及可以用双筒望远镜轻松观察到其亮度,因此它在变星爱好者中很受欢迎。
  仙后座RZ星在阁道一(仙后座ι星)附近。通过连接阁道三(仙后座δ星)和阁道二(仙后座ε星,是“W”最左边的恒星)而在仙后座ε星方向上以相同的长度寻找4.5等星就是仙后座ι星。一旦找到了仙后座ι,您就可以使用外部链接星图轻松找到仙后座RZ。它位于银经132.89,银纬9.07,其B1900.0坐标为赤经2h39m54.1s,赤纬+69°9.07′49″。

  现把各种天象分别说明如下:

  天顶每时出现率(Zenithal Hourly Rate,简称ZHR)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来自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的天文学专有名词中文译名。假设辐射点位于仰角90度的天顶,在理想情况下,肉眼视力能够看到6.5等星的观测者可以看见的流星数量最多的流量值。实际能看见的会低于此一数值。

  ZHR不应该译作“每小时天顶流星数”,国际流星组织(IMO)也没有Zenith Hourly Number,ZHN(天顶每小时流星数目)这一类的词。维基百科以及百度百科按照国际流星组织从2017年12月21日上线的《2018流星雨日历》中文版开始,将ZHR的中文翻译为“天顶每时出现率”。开源的星空模拟软件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也在以后的版本中更新zh和zh_CN的翻译。

  金星最亮:从地球看金星,也像月球一样有盈亏晦明现象。金星约在下合日前后36天,或东大距之后西大距之前35天为最亮。金星的会合周期约为584天,所以它的最亮日期有时全年都没有,有时一年有两次。
  关于金星的亮度计算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m=-4.47+5lgrΔ+0.0103i+0.000057i²+0.00000013i³,2.2<i<163.6;
0.98+5lgrΔ-0.0102i,163.6<i<170.2。
i以“度”为单位,r、Δ以“天文单位”为单位。
  位相角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设L与B表示其日心的、l与b表示其地心的黄经与黄纬,θ表示太阳的黄经,且将其黄纬略而不计。设在太阳一地球一行星三点所组成的平面三角形内,以σ表示地球所在的角,σ’表示太阳所在的角,则
  cosσ=cos(θ-l)cosb
  cosσ’=-cos(θ-L)cosB
  i=180-(σ-σ’)
  σ角是地面观测者所看的行星对于太阳的距角,常小于直角;σ’角在一或二象限内,按其余弦的符号而决定。

  偏食始表示月亮半影锥轴初次和地面相切的时刻,就是地面最先看到初亏的时刻,并列出切点的经纬度。
  食甚表示日食食分最大的瞬刻,并列出经纬度。
  食分(日偏食)某地观测者所看到的太阳被月亮遮盖的分数。食分的大小是日面直径被遮盖部分与日面直径的比值。
  偏食终表示月亮半影锥轴最后和地面相切的时刻,并列出切点的经纬度。

  冲日和合日:行星视黄经与太阳视黄经相同的时候称为合日,相差180度的时候叫做冲日。内行星(水星和金星)的合日有上合和下合之分,上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后,即太阳在内行星与地球之间,下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前,即行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上合的时候,行星是顺行,即行星由西向东移动,下合时是逆行,即行星由东向西移动。

  方照:对外行星而言,行星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90度和270度时为方照,在太阳以东90度时称为东方照,在太阳以西90度时为西方照。

  留:由于地球和行星绕日运动时运行速度和相对位置的不同,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有时顺行(自西向东),有时逆行。顺行和逆行之间有一个时刻行星看来是停留不动的,这叫做留。顺行而留,留后逆行叫做顺留,内行星发生在上合日以后,外行星发生在冲日以后。

  东大距和西大距:外行星对太阳的角距可以为任何数值,在180度时为冲日。而内行星由于轨道是在地球轨道内侧,所以从地球上看,它们对太阳的角距不能超过某种限度,并且没有冲日现象。内行星在太阳之东(或西)的最大角距称为东(或西)大距。水星在下合日前后约20天达东大距或西大距,由于水星轨道偏心率比较大,最大角距变化在18度28度之间。金星在下合日前后70天左右达东西大距,角距约为46度48度。内行星发生的天象其循环总是这样:下合-留-西大距-上合-东大距-留-下合。

  距角:是自地球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角度,从太阳向东或向西计算,由0°至180°,但由于行星轨道与黄道有一定的倾斜,行星合日和冲日时,距角不一定恰好是0°或180°。
  距角E是用下式计算:
  cosE=(R²+△²-r²)/2R△
  其中R和r分别是地球和行星的日心向径,△是行星的地心距离。

  行星纬度最南最北****:是日心黄纬最南、最北的时刻,最北时黄纬为正,最南时黄纬为负。

  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假使不考虑摄动影响,行星的轨道为一椭圆,而太阳在其焦点上,行星在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一点,称为近日点,最远的一点称为远日点。所列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日期是行星向径为极小或极大的日期,也就是已经考虑摄动的影响,这与由平均轨道根数近日点黄经等于0度或180度的日期稍有不同。

  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行星轨道和黄道有两个交点,行星由南而北通过黄道所经过的交点,称为升交点,相反的一点,叫做降交点。所列时刻是行星日心黄纬等于0的时刻。

  合月、月掩星、行星间和行星与恒星相合****:行星或恒星合月以及行星之间、恒星与行星相合都是指视赤经相合而言。行星在天球上运行的路线以及四颗亮恒星(毕宿五、轩辕十四、角宿一和心宿二)都很接近黄道,因而月亮18.6年交点运动周期内有机会掩蔽它们。

  月掩星:月亮在天空中每月移动一周,每小时约东移半度多,相当于月亮的视角直径。月亮移动时常将恒星和行星掩蔽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观测月掩星可以测定观测者的地理坐标、研究双星、测定太阳视差及月亮位置等,是业余天文家感兴趣的观测项目之一。

  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它的一年有12个朔望月,约354或355日。主要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时间为一个月,称为朔望月,大约29.530588日,大月有30日、小月有29日。

  月相是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相对位置的变化,地球上的观测者从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造成月相盈亏圆缺之变化。月相盈亏周期平均是29.530588日,历法中之朔望月源于此。

  朔、蛾眉月、上弦、盈凸月、望、亏凸月、下弦,残月分别是月亮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时刻。

  月龄是指每晚20时,以新月为起始,在一个朔望月周期内,出现各种月相所经历的天数。月龄的数值通常用带一位小数的数字表示,比如月龄7.4是上弦月,月龄14.8是满月,月龄22.2是下弦月。因此月龄和阴历是有关连的,只不过阴历只显示朔望月每日的整数,而月龄是计算月相所经历的天数,为求更加准确,很多时会显示至小数后一个位(甚至几个位)。如果知道确实的月龄,便能推算出当时月亮大致的形状、出没时刻及所在方位。

  预报的时间同时适用于所有东八时区(UT+8:00)的地方,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文莱及马来西亚。

参考资料:
  1、《中国天文年历》科学出版社
  2、李广宇、张培瑜著《PMOE2003行星历表框架》,《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
  3、有趣天文奇观
  4、彗星过近日点时刻取自台北天文馆《2019年天文年鉴》

  2020年的天象预报资料,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多加利用!
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category/year/2020astronomical_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