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vtype_1.jpg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金星和土星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金星合土星」,通常是这两颗行星比较接近的时候。

2019/2/18的22时金星合土星,地心所见的金星位于土星以北约1.1度的地方,不过此时金星和土星都在地平线下而不得见。可在2/19的凌晨4:00以后一直到6:00天亮前,朝东南方低空观看,金星和土星相距约1.1度,金星亮度-4.1等,土星+0.4等,位于人马座方向。金星视直径约16.7角秒,土星本体15.4角秒,两者相差不多,但加上土星环后就比金星还要宽约2倍。可尝试用相同的望远镜和相机,将金星和土星拍摄下来后做比较,有挺有趣的。

除了金星和土星之外,在它们的右上方还有木星和天蝎座心宿二两颗亮星,左方则有天鹰座牛郎这颗一等星。而金星和土星的右方、木星的下方,天蝎座尾巴到人马座茶壶之间的位置就是银河中心所在之处。这一带也是银河最浓密、最明亮的区域之一,可一并欣赏喔!

1548756180234152.jpg
2019/2/19凌晨5时,土星和金星接近景象示意图。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1548754365294025.jpg 日本山形县的板垣公一于2019年1月22日19:11(北京时)发现鲸鱼座河外星系NGC 201出现一颗16.7等的超新星待认体。该天体位置(春分点2000.0)位置如下:

赤经 00时39分35.000秒
赤纬 +00度52分04.70秒

该天体获得正式编号SN 2019yc后,加纳利群岛拉帕尔玛天文台的北欧光学望远镜进行分光观测,确认其前身星为II型超新星。

这是板垣公一2019年以来发现的第3颗超新星。到今天为止他总共发现了142颗超新星。

【图:板垣公一;文:林景明节译自日本天文艺术网页】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2019年2月10日(星期日)凌晨4时28分,直径144.17公里,光度13.3等388号小行星 Charybdis 掩狮子座14.2等恒星UCAC4-510-052274,历时9.5秒,减光0.4等。

掩星时恒星仰角51度,地平方位260度。
香港除了新界东北部外和整个澳门在见掩范围。

掩星带移动方向:由东向西
绿线是见掩中心线,
蓝线是见掩南、北界限线
红线是1σ误差南、北界限线
红色细线是2至3σ误差南、北界限线

  小行星388(388 Charybdis),是由法国天文学家奥古斯特·沙卢瓦于1894年3月7日在法国尼斯发现的主带小行星。

小行星388以希腊神话中座落在女妖斯库拉隔壁的大漩涡卡律布狄斯命名。

  奥古斯特·奥诺雷·沙卢瓦(法语:Auguste Honoré Charlois,1864年11月26日-1910年3月26日),法国天文学家,发现了99颗小行星,奥古斯特前舅子对他再婚怀恨而把奥古斯特谋杀身亡。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根据掩星专家Steve Preston的预测:2019/2/11凌晨0:53,71号小行星司石星(71 Niobe)将从御夫座11.8恒星UCAC4-660-030212前方通过而形成小行星掩星现象。台湾地区除了最南端的屏东与台东的部分地区,其他地区均可见(蓝线之间),离岛的澎湖地区也在可见区域内。

1548594600349752.jpg
2019/2/11凌晨0:53司石星掩星可见区域示意图。

由于掩星时间非常短,建议最好使用校过时的录影设备,加在望远镜后方进行观测,录影设备的时间误差勿超过1秒钟。观测结果,连同观测者姓名、观测地点(经纬度与海拔高度)、仪器等,可寄至tam001@tam.gov.tw,将协助转寄给Steve Preston博士以提供科学分析。

UCAC4-660-030212位在赤道座标(J2000.0)RA: 05h03m04.8816s  DEC: +41°52’02.435”,这颗恒星属于御夫座,掩星发生当时,恒星在西北方仰角约24度的地方。由于司石星本身的亮度只有12.3等,比UCAC4-660-030212暗一些,利用口径15-2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可同时观察到小行星和恒星。恒星被掩住的时间只有6.9秒,恒星亮度估计会减少1.0等个星等。其他详细预报资料与星图请参见Steve Preston掩星预报网

司石星是第71颗发现的小行星,位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的中间区域,属于S型石质的高卢星族小行星(Gallia family),这个小行星家族属于中等家族,仅有约182个成员,特征是自转速度与其他小行星相较之下偏慢,例如:高卢星本身自转周期长达20.7小时;而2006年以阿雷西波天文台雷达侦测的司石星光变曲线估计的自转周期更长达35.6小时之多,与先前其他方式侦测到的14.3小时差异很大,2010年再度侦测得出35.86小时。

司石星直径约94公里,1861年8月13日由德国天文学家路德(Karl Theodor Robert Luther)在德国的Düsseldorf-Bilk天文台发现的。Niobe之名来自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女性人物,为底比斯王后,因过于自大骄横,得罪太阳神阿波罗和月神阿蒂蜜丝的母亲勒托(Leto),7子7女均被阿波罗和阿蒂蜜丝杀死做为惩罚,而Niobe被宙斯化为石头,搁在一座荒山的悬崖边,以此警告世人。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天文学家在土星卫星泰坦(土卫六,Tiatn)的北极找到降雨证据,意味北半球夏季来临了!卡西尼号(Cassini)太空船已经环绕土星探测13年。在探测期间,发现泰坦上拥有明亮的斑块,认为是液态碳氢化合物的湖泊,这些湖泊面积为共120,000平方公里,大约是北美五大湖总面积的一半。虽然卡西尼号太空船已于2017年9月15日撞毁于土星大气层,但资料持续分析中。近期科学家在2016年6月的影像中,发现泰坦北极附近有巨大的反射特征,而且没多久后特征就消失,表明它是一大片甲烷雨水蒸发的现象。研究人员说,这类似潮湿人行道的阳光反射比较强,也代表泰坦北半球开始夏季,但是此现象比气候模拟所预测时间要晚一些,因此天文学家还得了解它延迟的原因。

泰坦是地球之外唯一看到表面具有稳定液体的星球,但这里的天气系统与地球完全不同:不但温度极低,它的雨水、河流和海洋都是由液态碳氢化合物所组成。由于土星绕太阳公转需要29.5年,因此土星系统的天体,每一季节持续约7.5年。当卡西尼号于2004年中期抵达土星时,在泰坦南半球看到云层和降雨,表示此地为夏季。而这次发表的研究,显示泰坦的季节交替,北半球开始夏天了。这项新研究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发表。

1548505386469643.jpg
泰坦的北极降雨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上海科技馆

天文爱好者们看过来!世界瞩目的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建设,已完成了主建筑及附属建筑的结构验收、钢结构大悬挑卸载等重要关键节点,正在全面推进外幕墙工程和内部精装修工程,预计2019年下半年建安工程竣工,2020年底展示工程基本完成,2021年择期开馆。

1548429501850302.jpg

上海天文馆位于浦东新区临港地区临港大道与环湖北三路口,总用地面积586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164平方米,包括一幢主体建筑,以及一米望远镜、太阳塔、青少年探索营等附属建筑,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截至2018年12月25日,土建工程完成约91%、机电工程完成约75%,钢结构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总体施工安全质量可控,验收合格率100%。

1548429501111624.jpg

该馆建筑形态优美、构造复杂,建设过程中攻克了众多技术难关。其中,大悬挑钢结构很罕见,由二层双向桁架结构组成,跨度约61米,平面悬挑最大约有36米,是全国最大的悬挑钢结构。其两侧与钢骨剪力墙结构体系相连,外侧为单排四层桁架立柱和外弧桁架结构,内侧与相邻结构的混凝土梁、柱通过预埋件相连,钢骨剪力墙核心筒作为整个结构的支承结构,支托起2000吨左右的主体钢结构。球幕影院为直径约27米的钢结构网壳桁架,主管的管径和曲率半径不一,加工时需要对球体网壳进行预拼装,再拆成单元桁架进行现场的分段吊装。中庭区域的倒穹顶通过72个短柱支座,与三角架支托的十字型钢砼梁连接,每组斜柱的角度不一,用以固定总长度约为200米的螺旋上升旋转步道。

1548429501652480.jpg

上海天文馆建筑设计体现了“天体”和“轨道运动”概念。在工地现场,可以看到建筑体以弧线始发,一系列螺旋带状物围绕着整个建筑,圆洞天窗、倒转穹顶和球体作为建筑内的三个“天体”,处于动态轨道关系之中,使建筑通过太阳光影的变幻成为一台可以展示时间的天文仪器。主建筑外的景观区域设计了4条螺旋形的步道,向外自然延伸出去,象征着星系旋臂,并与外围的“星空之境”公园自然融合。

目前,上海天文馆展示工程也已基本完成整体规划设计,主展区分为“家园”“宇宙”“征程”三个紧密相联的部分。
“家园”展区从星空开始,以国际上最新、最先进的光学天象仪带观众步入璀璨的星空;
“宇宙”展区从时空、光、引力、元素和生命五个角度全景式解析宇宙运行的规律;
“征程”展区以史诗般手笔,展现人类探索宇宙的伟大历程。
此外有“中华问天”、“行星乐园”、超高清多功能球幕影院、“航向火星”特展区和临展厅等。太阳塔可在白天实现太阳的多波段观测,通过专业级光学设备展现高清晰度的太阳黑子、日珥、耀斑等影像。一米望远镜可在夜间让观众欣赏极高清晰度的月面、行星和难得一见的深空天体。

1548429501750846.jpg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上海天文馆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忻歌表示,上海天文馆以“塑造全面的宇宙观”为愿景,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为使命,将充分应用各种先进的展示技术,结合丰富的陨石、文物、航天实物等,引导观众建立完整的宇宙观,感受星空、分享发现、理解宇宙、思索未来。

来源:上海发布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19/1/21发生在美洲地区的月全食不但是外媒口中的「超级血狼月」(super wolf blood moon),许多观测者还在月面上观察到了难得的闪光事件!

除了在寒风中欣赏月食的人们,许多人也透过线上直播方式共襄盛举。而在直播的同时,不少人注意到在月球东缘出现黄白色的闪光,随后便有人在社群媒体上猜测是否为一起陨石撞击事件。众多摄影者在月食结束后也回头检视自己所拍摄的影像,陆续有三段记录到该事件的影片发布。

月闪光是陨石撞击月球所发生的闪光现象。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理论上这类撞击事件应相当频繁,但因为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往往掩盖了陨石撞击发出的闪光,使得观察难度变得相当高。西班牙威尔瓦大学(University of Huelva)的Jose Maria Madiedo博士便曾经记录过月闪光事件,但这次是他挑战多年后第一次在月全食时纪录到月闪光。

为了这次的观测,Madiedo博士将望远镜数量从4支提升到8支,除了做到滴水不漏,同时也能在月食过后透过电脑软体交叉比对闪光是不是摄影机自身造成的杂讯。Madiedo博士也注意到月闪光是在接近食既、月球亮度大幅降低时发生,显示月球的亮度是影响观测的一大主因。

根据Madiedo博士的初步估计,这次的闪光事件是一颗足球大小、质量2公斤的陨石撞击而成。因为这次的月食引人注目,使得许多人见证了难得的月闪光事件,也因此注意到太空中的威胁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1548233008670632.jpg
陨石撞击造成月闪光事件 摄影/Jose M. Madiedo

视频链接:2019年1月21日,月全食发生月闪现象 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wp-content/uploads/2019/01/A-Space-Rock-Hit-The-Moon-During-The-Eclipse.mp4

资料来源:New Scientist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资料整理:高良超、杨旸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亮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过近日点、目视流星雨、变星等诸多天文事件。

  2019年3月21日5时58分(北京时间)春分, 此时太阳光直射赤道,而后直射点渐移向北半球。这日南北半球昼夜相等,太阳视黄经为0度,也标志着春季的开始。3月21日9时43分还将迎来本年度第三大满月,月面视直径为33.12角分。

太阳系大行星动态
太阳:由宝瓶座运行到双鱼座。
水星:由双鱼座到宝瓶座。5日水星留,留后由顺行改为逆行。15日水星下合日,合后由昏星变为晨星,距太阳较近,不宜观测。27日水星再次留,留后由逆行改为顺行。
金星:晨星。由人马座经摩羯座顺行至宝瓶座,黎明时位于东南方天空,日出时的金星地平高度逐日降低至月末低至约14度,视亮度约-4.0等,观测条件越来越不理想。
火星:由白羊座顺行到金牛座,日没后位于西南方天空,约于夜晚22时20分落下,视亮度约1.3等。
木星:在蛇夫座顺行。约于凌晨0时53分从东南方升起,3月14日木星西方照,视亮度约-2.1等,后半夜可见。
土星:在人马座顺行。约于凌晨2时40分从东南方升起,视亮度约0.5等。
天王星:在白羊座顺行。日落后位于西北方天空,约于20时50分落下,视亮度约5.9等。
海王星:在宝瓶座顺行。4日合日,不易见到。

2019/3/2 月掩土星
  这次月掩土星,太平洋及北美洲南部可见,中国不可见。

月掩土星概况
掩始外切:00:11:14
掩始内切:00:11:46
掩终内切:04:40:54
掩终外切:04:41:27

  掩甚时的地理位置:λ-147°27’  φ-1°43’,持续时间113分19秒

1550415021233763.png

2019/3/3 金星合月 ★
  3月份的金星为晨星,日出前见于东南方天空。3月3日,农历廿七的残月移经至金星的附近,形成金星合月天象,金星在月亮以北1.2度,这两个夜空中最明亮的星体,在黎明前的夜空中格外的明亮。

2019/3/14 木星西方照 ★
  当地外行星同太阳视黄经相差90°的时候,且在视太阳的西边,称为西方照(行星在方照时,那里的观测者看见地球在大距)。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的动态位置变化是:合→西方照→冲→东方照→合。除在合附近不可见,在其它位置均能被看到。木星在西方照时半夜出地平,地方时6时过中天,此时相位极大,约为10°45’,木星的相在背着太阳的边沿上会显得特昏暗。木星再次相位极大时刻则到东方照时,它与冲完全不同,冲是木星达到最长的视直径。

2019/3/14 矩尺座γ流星雨极大期
  其实,三月份有很多的流星雨活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狮子座β流星雨(beta Leonids,00847 BEL)、室女座η流星雨(eta Virginids,00011 EVI)和四月室女座θ流星雨(April theta Virginids,00730 ATV)等。卡农•霍夫梅斯特(Cuno Hoffmeister)在1948年出版的《流星夜话》中确认了多个34月之间活动的黄道带流星雨,并将它们称为三月室女座复合流星群(March Virginid Complex,00050 VIR)。他不仅指出这个复合流星群一共由9个辐射点组成,还计算出了它们各自的极大时间。四月室女座θ流星雨则是其中最强的一支,但极大时的流量也只能达到ZHR5左右。现在,这几个辐射点接近黄道的流星雨已经被认为是春季反太阳源的一部分。
  与上述几个流星雨不同,矩尺座γ流星雨(gamma Normids,00118 GNO)相对独立,活跃期见辐射点位于南半天球的豺狼座和矩尺座天区中。这两个星座都没有什么亮星,被著名的天蝎座和半人马座夹在中间,大概位置还是比较容易确定的。矩尺座γ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赤经239°,赤纬-50°,比二月的半人马α流星雨更靠北,因此我国南方有更多的区域可以观测到该流星雨。该流星雨的极大时间和流量都具有不确定性,极易错过。根据国际流星组织从1988年到2007年的观测数据分析,矩尺座γ流星雨极大时的流量为ZHR~6左右,其余时间ZHR均在3以下。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将它和偶发流星区分开。

天象
日期 星期 月龄  时间     天象简述
3/01 五 24.6  14时18分 月亮赤纬最南(δ -21°38.5’)
3/02 六 25.6  室女座R星极大(6.112.1等,周期146日)
3/02 六 25.6  天兔座T星极大(7.4
14.3等,周期375日)
3/02 六 25.6  02时28分 月掩土星,太平洋及北美洲南部
3/02 六 25.6  11时59分 月掩冥王星,非洲东北部、亚洲西南部可以看到,我国在见掩星范围内
3/02 六 25.6  15时10分 P/2012 O1 (McNaught) 彗星过近日点(周期6.7年)
3/02 六 25.6  19时03分 月亮过降交点
3/02 六 25.6  19时10分 仙后座RZ星极小
3/02 六 25.6  20时14分 残月,视半径14’46’’
3/03 日 26.6  05时27分 金星合月,金星在月亮北1.2°
3/04 一 27.6  19时26分 月球过远地点:406390.5公里,视直径29.4’
3/05 二 28.6  10时10分 智神星留(赤经14.21h)
3/05 二 28.6  13时27分 水星留(赤经23.90h),转为逆行
3/06 三 29.6  05时10分 惊蛰,24节气,太阳视黄经345°
3/06 三 29.6  22时19分 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亮北3.2°
3/07 四  0.8  00时04分 朔,视半径14’46’’,不可见
3/07 四  0.8  01时51分 月掩灶神星,北美洲南部、格陵兰岛南部可以看到
3/07 四  0.8  09时00分 海王星合日(太阳南01.0°、8.0等,视直径02.2″)
3/07 四  0.8  20时37分 水星合月,水星在月亮北8.4°
3/08 五  1.8  02时11分 29P/Schwassmann-Wachmann施瓦斯曼-瓦赫曼彗星过近日点(周期14.8年)
3/08 五  1.8  06时12分 灶神星合日
3/08 五  1.8  18时40分 仙后座RZ星极小
3/09 六  2.8  天鹰座W星极大(7.314.3等,周期490日)
3/09 六  2.8  03时13分 月亮过赤道,进入北半球
3/10 日  3.8  09时19分 小行星2014 XK6过近日点(周期4.5年)
3/10 日  3.8  12时11分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亮北4.9°
3/11 一  4.8  00时23分 蛾眉月,视半径15’09’’
3/11 一  4.8  19时37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著名的食双星)
3/11 一  4.8  20时09分 火星合月,火星在月亮以北5.8°
3/12 二  5.8  01时04分 武仙座x流星雨极大期(ZHR<2),武仙座x流星雨(x Herculids,00346 XHE)活跃日期介在3月9日-3月13日之间,速度
35.2km/s
3/13 三  6.8  18时42分 毕宿五合月,毕宿五在月亮南1.9°
3/14 四  7.8  09时29分 木星西方照,日出时位于中天(蛇夫座,-2.1等,视直径37.5″)
3/14 四  7.8  11时27分 矩尺座γ流星雨极大期(ZHR6),矩尺座γ流星雨(gamma Normids,00118 GNO)活跃日期介在2月25日-3月28日之间,速度56.0km/s(中速)
3/14 四  7.8  18时06分 仙后座RZ星极小
3/14 四  7.8  18时27分 上弦,视半径15’49’’
3/15 五  8.8  09时48分 水星下合日(太阳北03.9°,4.7等,视直径10.8″),不可见
3/16 六  9.8  02时02分 月亮赤纬最北(赤纬δ +21°45.7′)
3/17 日 10.8  00时22分 月亮过升交点
3/17 日 10.8  21时28分 月掩蜂巢星团,印度洋、印度尼西亚、大洋洲可以看到
3/18 一 11.8  天蝎座RR星极大(5.012.4等,周期281日)
3/18 一 11.8  04时36分 盈凸月,视半径16’29’’
3/18 一 11.8  15時44分 69P/Taylor泰勒彗星近日点(周期7.7年)
3/19 二 12.8  08时24分 轩辕十四合月,轩辕十四在月亮南2.6°
3/20 三 13.8  17时31分 仙后座RZ星极小
3/20 三 13.8  03时48分 月球过近地点,359377.1公里,视直径33.2′
3/21 四 14.8  05时58分 春分,24节气,太阳视黄经0°
3/21 四 14.8  09时43分 望,视半径16’34’’
3/22 五 15.8  03时53分 月亮过赤道,进入南半球
3/22 五 15.8  14时32分 水星合海王星,水星在海王星以北3.4°
3/24 日 17.8  17时42分 亏凸月,视半径15’54’’
3/26 二 19.8  鲸鱼座U星极大(6.7
13.8等,周期235日)
3/25 一 18.8 12时58分 三月室女座复合流星群极大期(ZHR5),三月室女座复合流星群(March Virginid Complex,00050 VIR)活跃日期介在1月25日至4月15日之间,速度30.0km/s(低速)
3/26 二 19.8  15时41分 谷神星合月,谷神星在月亮北2.8°
3/27 三 20.8  10时27分 木星合月,木星在月亮南1.9°
3/27 三 20.8  19时43分 水星留(赤经23.13h),转为顺行
3/28 四 21.8  12时10分 下弦,视半径15’03’’
3/28 四 21.8  20时55分 月亮赤纬最南(δ -21°51.8’)
3/29 五 22.8  12时59分 月掩土星,南美洲极东部、大西洋南部、非洲南部、印度洋可以看到
3/29 五 22.8  19时42分 月掩冥王星,太平洋东南部、南美洲北部、非洲极西部可以看到
3/29 五 22.8  21时08分 月亮过降交点
3/29 五 22.8  21时35分 智神星过近地点(1.5899天文单位,7.9等)
3/31 日 24.8  鲸鱼座R星极大(7.214.0等,周期166日)
3/31 日 24.8  狐狸座R星极大(7.0
14.3等,周期137日)
3/31 日 24.8  11时06分 火星合昴星团,火星在昴星团南3.1°

   天象载太阳、月亮和行星的动态以及其他天文现象,包括:
  (1)行星的地心天象(冲日、合日、方照、留、内行星东西大距以及金星最亮、火星最近地球等)和日心天象(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纬度最北和最南、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等);
  (2)日月食概况;
  (3)朔、望、两弦,月亮过近地点和远地点;
  (4)月掩行星或掩四颗亮恒星(毕宿五金牛座α星、轩辕十四即狮子座α星、角宿一即室女座α星、心宿二即天蝎座α星),行星合月,行星之间以及行星与五颗亮恒星(除上列四颗外,另加北河三β星)之间相合。

  现把各种天象分别说明如下:

  天顶每时出现率(Zenithal Hourly Rate,简称ZHR)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来自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的天文学专有名词中文译名。假设辐射点位于仰角90度的天顶,在理想情况下,肉眼视力可以看到6.5等星的观测者可以看见的流星数量最多的流量值。

  ZHR不应该译作“每小时天顶流星数”,国际流星组织(IMO)也没有Zenith Hourly Number,ZHN(天顶每小时流星数量)这一类的词。维基百科以及百度百科按照国际流星组织从2017年12月21日上线的《2018流星雨日历》中文版开始,将ZHR的中文翻译为“天顶每时出现率”。

  冲日和合日:行星视黄经与太阳视黄经相同的时候称为合日,相差180度的时候叫做冲日。内行星(水星和金星)的合日有上合和下合之分,上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后,即太阳在内行星与地球之间,下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前,即行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上合的时候,行星是顺行,即行星由西向东移动,下合时是逆行,即行星由东向西移动。

  方照:对外行星而言,行星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90度和270度时为方照,在太阳以东90度时称为东方照,在太阳以西90度时为西方照。

  金星最亮:从地球看金星,也像月亮一样有盈亏晦明现象。金星约在下合日前后36天,或东大距之后西大距之前35天为最亮。金星的会合周期约为584天,所以它的最亮日期有时全年都没有,有时一年有两次。

  合月、月掩星、行星间和行星与恒星相合:行星或恒星合月以及行星之间、恒星与行星相合都是指视赤经相合而言。行星在天球上运行的路线以及四颗亮恒星(毕宿五、轩辕十四、角宿一和心宿二)都很接近黄道,因而月亮18.6年交点运动周期内有机会掩蔽它们。

  :由于地球和行星绕日运动时运行速度和相对位置的不同,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有时顺行(自西向东),有时逆行。顺行和逆行之间有一个时刻行星看来是停留不动的,这叫做留。顺行而留,留后逆行叫做顺留,内行星发生在上合日以后,外行星发生在冲日以后。

  东大距和西大距:外行星对太阳的角距可以为任何数值,在180度时为冲日。而内行星由于轨道是在地球轨道内侧,所以从地球上看,它们对太阳的角距不能超过某种限度,并且没有冲日现象。内行星在太阳之东(或西)的最大角距称为东(或西)大距。水星在下合日前后约20天达东大距或西大距,由于水星轨道偏心率比较大,最大角距变化在18度28度之间。金星在下合日前后70天左右达东西大距,角距约为46度48度。内行星发生的天象其循环总是这样:下合-留-西大距-上合-东大距-留-下合。

  月掩星:月亮在天空中每月移动一周,每小时约东移半度多,相当于月亮的视角直径。月亮移动时常将恒星和行星掩蔽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观测月掩星可以测定观测者的地理坐标、研究双星、测定太阳视差及月亮位置等,是业余天文家感兴趣的观测项目之一。

  距角:是自地球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角度,从太阳向东或向西计算,由0°至180°,但由于行星轨道与黄道有一定的倾斜,行星合日和冲日时,距角不一定恰好是0°或180°。
距角E是用下式计算:
cosE=(R²+△²-r²)/2R△
其中R和r分别是地球和行星的日心向径,△是行星的地心距离。

  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假使不考虑摄动影响,行星的轨道为一椭圆,而太阳在其焦点上,行星在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一点,称为近日点,最远的一点称为远日点。所列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日期是行星向径为极小或极大的日期,也就是已经考虑摄动的影响,这与由平均轨道根数近日点黄经等于0度或180度的日期稍有不同。

  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行星轨道和黄道有两个交点,行星由南而北通过黄道所经过的交点,称为升交点,相反的一点,叫做降交点。所列时刻是行星日心黄纬等于0的时刻。

  火星纬度最南最北:是日心黄纬最南 、最北的时刻,最北时黄纬为正,最南时黄纬为负。

  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它的一年有12个朔望月,约354或355日。主要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时间为一个月,称为朔望月,大约29.530588日,大月有30日、小月有29日。

  月相是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相对位置的变化,地球上的观测者从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造成月相盈亏圆缺之变化。月相盈亏周期平均是29.530588日,历法中之朔望月源于此。

  朔、蛾眉月、上弦、盈凸月、望、亏凸月、下弦,残月分别是月亮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时刻。

  月龄是指每晚20时,以新月为起始,在一个朔望月周期内,出现各种月相所经历的天数。月龄的数值通常用带一位小数的数字表示,比如月龄7.4是上弦月,月龄14.8是满月,月龄22.2是下弦月。因此月龄和阴历是有关连的,只不过阴历只显示朔望月每日的整数,而月龄是计算月相所经历的天数,为求更加准确,很多时会显示至小数后一个位(甚至几个位)。如果知道确实的月龄,便能推算出当时月亮大致的形状、出没时刻及所在方位。

  预报的时间同时适用于所有东八时区(UT+8:00)的地方,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文莱及马来西亚。

参考资料:
  1、《中国天文年历》科学出版社
  2、李广宇、张培瑜著《PMOE2003行星历表框架》,《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
  3、有趣天文奇观
  4、彗星过近日点时刻取自《2019年天文年鉴》

  2019年的天象预报资料,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多加利用!
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category/year/2019astronomical_events/


相关资料: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vtype_1.jpg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2019/2/14 天王星合火星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火星和天王星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火星合天王星」,通常是这两颗行星比较接近的时候。

2019/2/14凌晨4时火星合天王星,地心所见的天王星位在火星以南仅约1.05度的地方。不过此时两者都在地平面下而不得见。可在2/13或2/14的傍晚入夜后至晚间约22:00左右朝西方低空观看,其中火星亮度+1.0等,天王星仅约+5.8等,在双鱼座与白羊座之间,不过+5.8等已经接近裸眼(不使用望远镜)观察的极限,因此建议利用双筒或小口径、低倍率的天文望远镜协助观察。

天王星平常不易见到,看到了也不知道是天王星,所以利用天王星接近亮星或其他明亮行星的时候,就是观察天王星的好时机喔!火星视直径约5.7角秒,天王星视直径约3.4角秒,都不是星点状,所以先找到火星后,在其左侧附近约1度远之处有个带点蓝色的圆盘状的星星就是天王星啦!

2019/2/13与2/14傍晚19:00,火星和天王星接近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2019/2/14 毕宿五合月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毕宿五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毕宿五合月」,通常是一个农历月之中,毕宿五和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毕宿五是金牛座主星,因为在黄道与白道附近,经常会与月球碰头,有时甚至会发生月球从毕宿五前方通过的月掩毕宿五现象。

2019/2/14的11:58毕宿五合月,地心所见的毕宿五位在月球以南仅约1.7度的地方。不过时值白昼且两者在地平面下而不得见。可在2/13或2/14的傍晚入夜后至午夜前后朝天顶偏西的位置观赏。毕宿五亮度+0.85等,月球则是刚过上弦、半圆形的形状。

2019/2/13/2/14傍晚19:00,毕宿五和月球接近景象示意图。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岩本彗星(C/2018 Y1 (Iwamoto))将在2019/2/12最接近地球,此时彗星距离仅约0.30AU,亮度估计可达7-8等,几乎整晚可见,午夜前后至清晨的观测条件比较好。建议可利用口径1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观察,或用天文摄影方式记录下来。

其他相关之岩本彗星资料,请参考天象预报 观测通知:新发现岩本彗星C/2018 Y1 (Iwamoto),预期2019年2月将可达双筒可见程度


2019/02/03-2019/03/16期间岩本彗星移动轨迹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