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19/1/21发生在美洲地区的月全食不但是外媒口中的「超级血狼月」(super wolf blood moon),许多观测者还在月面上观察到了难得的闪光事件!

除了在寒风中欣赏月食的人们,许多人也透过线上直播方式共襄盛举。而在直播的同时,不少人注意到在月球东缘出现黄白色的闪光,随后便有人在社群媒体上猜测是否为一起陨石撞击事件。众多摄影者在月食结束后也回头检视自己所拍摄的影像,陆续有三段记录到该事件的影片发布。

月闪光是陨石撞击月球所发生的闪光现象。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理论上这类撞击事件应相当频繁,但因为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往往掩盖了陨石撞击发出的闪光,使得观察难度变得相当高。西班牙威尔瓦大学(University of Huelva)的Jose Maria Madiedo博士便曾经记录过月闪光事件,但这次是他挑战多年后第一次在月全食时纪录到月闪光。

为了这次的观测,Madiedo博士将望远镜数量从4支提升到8支,除了做到滴水不漏,同时也能在月食过后透过电脑软体交叉比对闪光是不是摄影机自身造成的杂讯。Madiedo博士也注意到月闪光是在接近食既、月球亮度大幅降低时发生,显示月球的亮度是影响观测的一大主因。

根据Madiedo博士的初步估计,这次的闪光事件是一颗足球大小、质量2公斤的陨石撞击而成。因为这次的月食引人注目,使得许多人见证了难得的月闪光事件,也因此注意到太空中的威胁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1548233008670632.jpg
陨石撞击造成月闪光事件 摄影/Jose M. Madiedo

视频链接:2019年1月21日,月全食发生月闪现象 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wp-content/uploads/2019/01/A-Space-Rock-Hit-The-Moon-During-The-Eclipse.mp4

资料来源:New Scientist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资料整理:高良超、杨旸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亮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过近日点、目视流星雨、变星等诸多天文事件。

  2019年3月21日5时58分(北京时间)春分, 此时太阳光直射赤道,而后直射点渐移向北半球。这日南北半球昼夜相等,太阳视黄经为0度,也标志着春季的开始。3月21日9时43分还将迎来本年度第三大满月,月面视直径为33.12角分。

太阳系大行星动态
太阳:由宝瓶座运行到双鱼座。
水星:由双鱼座到宝瓶座。5日水星留,留后由顺行改为逆行。15日水星下合日,合后由昏星变为晨星,距太阳较近,不宜观测。27日水星再次留,留后由逆行改为顺行。
金星:晨星。由人马座经摩羯座顺行至宝瓶座,黎明时位于东南方天空,日出时的金星地平高度逐日降低至月末低至约14度,视亮度约-4.0等,观测条件越来越不理想。
火星:由白羊座顺行到金牛座,日没后位于西南方天空,约于夜晚22时20分落下,视亮度约1.3等。
木星:在蛇夫座顺行。约于凌晨0时53分从东南方升起,3月14日木星西方照,视亮度约-2.1等,后半夜可见。
土星:在人马座顺行。约于凌晨2时40分从东南方升起,视亮度约0.5等。
天王星:在白羊座顺行。日落后位于西北方天空,约于20时50分落下,视亮度约5.9等。
海王星:在宝瓶座顺行。4日合日,不易见到。

2019/3/2 月掩土星
  这次月掩土星,太平洋及北美洲南部可见,中国不可见。

月掩土星概况
掩始外切:00:11:14
掩始内切:00:11:46
掩终内切:04:40:54
掩终外切:04:41:27

  掩甚时的地理位置:λ-147°27’  φ-1°43’,持续时间113分19秒

1550415021233763.png

2019/3/3 金星合月 ★
  3月份的金星为晨星,日出前见于东南方天空。3月3日,农历廿七的残月移经至金星的附近,形成金星合月天象,金星在月亮以北1.2度,这两个夜空中最明亮的星体,在黎明前的夜空中格外的明亮。

2019/3/14 木星西方照 ★
  当地外行星同太阳视黄经相差90°的时候,且在视太阳的西边,称为西方照(行星在方照时,那里的观测者看见地球在大距)。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的动态位置变化是:合→西方照→冲→东方照→合。除在合附近不可见,在其它位置均能被看到。木星在西方照时半夜出地平,地方时6时过中天,此时相位极大,约为10°45’,木星的相在背着太阳的边沿上会显得特昏暗。木星再次相位极大时刻则到东方照时,它与冲完全不同,冲是木星达到最长的视直径。

2019/3/14 矩尺座γ流星雨极大期
  其实,三月份有很多的流星雨活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狮子座β流星雨(beta Leonids,00847 BEL)、室女座η流星雨(eta Virginids,00011 EVI)和四月室女座θ流星雨(April theta Virginids,00730 ATV)等。卡农•霍夫梅斯特(Cuno Hoffmeister)在1948年出版的《流星夜话》中确认了多个34月之间活动的黄道带流星雨,并将它们称为三月室女座复合流星群(March Virginid Complex,00050 VIR)。他不仅指出这个复合流星群一共由9个辐射点组成,还计算出了它们各自的极大时间。四月室女座θ流星雨则是其中最强的一支,但极大时的流量也只能达到ZHR5左右。现在,这几个辐射点接近黄道的流星雨已经被认为是春季反太阳源的一部分。
  与上述几个流星雨不同,矩尺座γ流星雨(gamma Normids,00118 GNO)相对独立,活跃期见辐射点位于南半天球的豺狼座和矩尺座天区中。这两个星座都没有什么亮星,被著名的天蝎座和半人马座夹在中间,大概位置还是比较容易确定的。矩尺座γ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赤经239°,赤纬-50°,比二月的半人马α流星雨更靠北,因此我国南方有更多的区域可以观测到该流星雨。该流星雨的极大时间和流量都具有不确定性,极易错过。根据国际流星组织从1988年到2007年的观测数据分析,矩尺座γ流星雨极大时的流量为ZHR~6左右,其余时间ZHR均在3以下。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将它和偶发流星区分开。

天象
日期 星期 月龄  时间     天象简述
3/01 五 24.6  14时18分 月亮赤纬最南(δ -21°38.5’)
3/02 六 25.6  室女座R星极大(6.112.1等,周期146日)
3/02 六 25.6  天兔座T星极大(7.4
14.3等,周期375日)
3/02 六 25.6  02时28分 月掩土星,太平洋及北美洲南部
3/02 六 25.6  11时59分 月掩冥王星,非洲东北部、亚洲西南部可以看到,我国在见掩星范围内
3/02 六 25.6  15时10分 P/2012 O1 (McNaught) 彗星过近日点(周期6.7年)
3/02 六 25.6  19时03分 月亮过降交点
3/02 六 25.6  19时10分 仙后座RZ星极小
3/02 六 25.6  20时14分 残月,视半径14’46’’
3/03 日 26.6  05时27分 金星合月,金星在月亮北1.2°
3/04 一 27.6  19时26分 月球过远地点:406390.5公里,视直径29.4’
3/05 二 28.6  10时10分 智神星留(赤经14.21h)
3/05 二 28.6  13时27分 水星留(赤经23.90h),转为逆行
3/06 三 29.6  05时10分 惊蛰,24节气,太阳视黄经345°
3/06 三 29.6  22时19分 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亮北3.2°
3/07 四  0.8  00时04分 朔,视半径14’46’’,不可见
3/07 四  0.8  01时51分 月掩灶神星,北美洲南部、格陵兰岛南部可以看到
3/07 四  0.8  09时00分 海王星合日(太阳南01.0°、8.0等,视直径02.2″)
3/07 四  0.8  20时37分 水星合月,水星在月亮北8.4°
3/08 五  1.8  02时11分 29P/Schwassmann-Wachmann施瓦斯曼-瓦赫曼彗星过近日点(周期14.8年)
3/08 五  1.8  06时12分 灶神星合日
3/08 五  1.8  18时40分 仙后座RZ星极小
3/09 六  2.8  天鹰座W星极大(7.314.3等,周期490日)
3/09 六  2.8  03时13分 月亮过赤道,进入北半球
3/10 日  3.8  09时19分 小行星2014 XK6过近日点(周期4.5年)
3/10 日  3.8  12时11分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亮北4.9°
3/11 一  4.8  00时23分 蛾眉月,视半径15’09’’
3/11 一  4.8  19时37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著名的食双星)
3/11 一  4.8  20时09分 火星合月,火星在月亮以北5.8°
3/12 二  5.8  01时04分 武仙座x流星雨极大期(ZHR<2),武仙座x流星雨(x Herculids,00346 XHE)活跃日期介在3月9日-3月13日之间,速度
35.2km/s
3/13 三  6.8  18时42分 毕宿五合月,毕宿五在月亮南1.9°
3/14 四  7.8  09时29分 木星西方照,日出时位于中天(蛇夫座,-2.1等,视直径37.5″)
3/14 四  7.8  11时27分 矩尺座γ流星雨极大期(ZHR6),矩尺座γ流星雨(gamma Normids,00118 GNO)活跃日期介在2月25日-3月28日之间,速度56.0km/s(中速)
3/14 四  7.8  18时06分 仙后座RZ星极小
3/14 四  7.8  18时27分 上弦,视半径15’49’’
3/15 五  8.8  09时48分 水星下合日(太阳北03.9°,4.7等,视直径10.8″),不可见
3/16 六  9.8  02时02分 月亮赤纬最北(赤纬δ +21°45.7′)
3/17 日 10.8  00时22分 月亮过升交点
3/17 日 10.8  21时28分 月掩蜂巢星团,印度洋、印度尼西亚、大洋洲可以看到
3/18 一 11.8  天蝎座RR星极大(5.012.4等,周期281日)
3/18 一 11.8  04时36分 盈凸月,视半径16’29’’
3/18 一 11.8  15時44分 69P/Taylor泰勒彗星近日点(周期7.7年)
3/19 二 12.8  08时24分 轩辕十四合月,轩辕十四在月亮南2.6°
3/20 三 13.8  17时31分 仙后座RZ星极小
3/20 三 13.8  03时48分 月球过近地点,359377.1公里,视直径33.2′
3/21 四 14.8  05时58分 春分,24节气,太阳视黄经0°
3/21 四 14.8  09时43分 望,视半径16’34’’
3/22 五 15.8  03时53分 月亮过赤道,进入南半球
3/22 五 15.8  14时32分 水星合海王星,水星在海王星以北3.4°
3/24 日 17.8  17时42分 亏凸月,视半径15’54’’
3/26 二 19.8  鲸鱼座U星极大(6.7
13.8等,周期235日)
3/25 一 18.8 12时58分 三月室女座复合流星群极大期(ZHR5),三月室女座复合流星群(March Virginid Complex,00050 VIR)活跃日期介在1月25日至4月15日之间,速度30.0km/s(低速)
3/26 二 19.8  15时41分 谷神星合月,谷神星在月亮北2.8°
3/27 三 20.8  10时27分 木星合月,木星在月亮南1.9°
3/27 三 20.8  19时43分 水星留(赤经23.13h),转为顺行
3/28 四 21.8  12时10分 下弦,视半径15’03’’
3/28 四 21.8  20时55分 月亮赤纬最南(δ -21°51.8’)
3/29 五 22.8  12时59分 月掩土星,南美洲极东部、大西洋南部、非洲南部、印度洋可以看到
3/29 五 22.8  19时42分 月掩冥王星,太平洋东南部、南美洲北部、非洲极西部可以看到
3/29 五 22.8  21时08分 月亮过降交点
3/29 五 22.8  21时35分 智神星过近地点(1.5899天文单位,7.9等)
3/31 日 24.8  鲸鱼座R星极大(7.214.0等,周期166日)
3/31 日 24.8  狐狸座R星极大(7.0
14.3等,周期137日)
3/31 日 24.8  11时06分 火星合昴星团,火星在昴星团南3.1°

   天象载太阳、月亮和行星的动态以及其他天文现象,包括:
  (1)行星的地心天象(冲日、合日、方照、留、内行星东西大距以及金星最亮、火星最近地球等)和日心天象(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纬度最北和最南、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等);
  (2)日月食概况;
  (3)朔、望、两弦,月亮过近地点和远地点;
  (4)月掩行星或掩四颗亮恒星(毕宿五金牛座α星、轩辕十四即狮子座α星、角宿一即室女座α星、心宿二即天蝎座α星),行星合月,行星之间以及行星与五颗亮恒星(除上列四颗外,另加北河三β星)之间相合。

  现把各种天象分别说明如下:

  天顶每时出现率(Zenithal Hourly Rate,简称ZHR)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来自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的天文学专有名词中文译名。假设辐射点位于仰角90度的天顶,在理想情况下,肉眼视力可以看到6.5等星的观测者可以看见的流星数量最多的流量值。

  ZHR不应该译作“每小时天顶流星数”,国际流星组织(IMO)也没有Zenith Hourly Number,ZHN(天顶每小时流星数量)这一类的词。维基百科以及百度百科按照国际流星组织从2017年12月21日上线的《2018流星雨日历》中文版开始,将ZHR的中文翻译为“天顶每时出现率”。

  冲日和合日:行星视黄经与太阳视黄经相同的时候称为合日,相差180度的时候叫做冲日。内行星(水星和金星)的合日有上合和下合之分,上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后,即太阳在内行星与地球之间,下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前,即行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上合的时候,行星是顺行,即行星由西向东移动,下合时是逆行,即行星由东向西移动。

  方照:对外行星而言,行星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90度和270度时为方照,在太阳以东90度时称为东方照,在太阳以西90度时为西方照。

  金星最亮:从地球看金星,也像月亮一样有盈亏晦明现象。金星约在下合日前后36天,或东大距之后西大距之前35天为最亮。金星的会合周期约为584天,所以它的最亮日期有时全年都没有,有时一年有两次。

  合月、月掩星、行星间和行星与恒星相合:行星或恒星合月以及行星之间、恒星与行星相合都是指视赤经相合而言。行星在天球上运行的路线以及四颗亮恒星(毕宿五、轩辕十四、角宿一和心宿二)都很接近黄道,因而月亮18.6年交点运动周期内有机会掩蔽它们。

  :由于地球和行星绕日运动时运行速度和相对位置的不同,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有时顺行(自西向东),有时逆行。顺行和逆行之间有一个时刻行星看来是停留不动的,这叫做留。顺行而留,留后逆行叫做顺留,内行星发生在上合日以后,外行星发生在冲日以后。

  东大距和西大距:外行星对太阳的角距可以为任何数值,在180度时为冲日。而内行星由于轨道是在地球轨道内侧,所以从地球上看,它们对太阳的角距不能超过某种限度,并且没有冲日现象。内行星在太阳之东(或西)的最大角距称为东(或西)大距。水星在下合日前后约20天达东大距或西大距,由于水星轨道偏心率比较大,最大角距变化在18度28度之间。金星在下合日前后70天左右达东西大距,角距约为46度48度。内行星发生的天象其循环总是这样:下合-留-西大距-上合-东大距-留-下合。

  月掩星:月亮在天空中每月移动一周,每小时约东移半度多,相当于月亮的视角直径。月亮移动时常将恒星和行星掩蔽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观测月掩星可以测定观测者的地理坐标、研究双星、测定太阳视差及月亮位置等,是业余天文家感兴趣的观测项目之一。

  距角:是自地球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角度,从太阳向东或向西计算,由0°至180°,但由于行星轨道与黄道有一定的倾斜,行星合日和冲日时,距角不一定恰好是0°或180°。
距角E是用下式计算:
cosE=(R²+△²-r²)/2R△
其中R和r分别是地球和行星的日心向径,△是行星的地心距离。

  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假使不考虑摄动影响,行星的轨道为一椭圆,而太阳在其焦点上,行星在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一点,称为近日点,最远的一点称为远日点。所列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日期是行星向径为极小或极大的日期,也就是已经考虑摄动的影响,这与由平均轨道根数近日点黄经等于0度或180度的日期稍有不同。

  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行星轨道和黄道有两个交点,行星由南而北通过黄道所经过的交点,称为升交点,相反的一点,叫做降交点。所列时刻是行星日心黄纬等于0的时刻。

  火星纬度最南最北:是日心黄纬最南 、最北的时刻,最北时黄纬为正,最南时黄纬为负。

  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它的一年有12个朔望月,约354或355日。主要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时间为一个月,称为朔望月,大约29.530588日,大月有30日、小月有29日。

  月相是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相对位置的变化,地球上的观测者从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造成月相盈亏圆缺之变化。月相盈亏周期平均是29.530588日,历法中之朔望月源于此。

  朔、蛾眉月、上弦、盈凸月、望、亏凸月、下弦,残月分别是月亮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时刻。

  月龄是指每晚20时,以新月为起始,在一个朔望月周期内,出现各种月相所经历的天数。月龄的数值通常用带一位小数的数字表示,比如月龄7.4是上弦月,月龄14.8是满月,月龄22.2是下弦月。因此月龄和阴历是有关连的,只不过阴历只显示朔望月每日的整数,而月龄是计算月相所经历的天数,为求更加准确,很多时会显示至小数后一个位(甚至几个位)。如果知道确实的月龄,便能推算出当时月亮大致的形状、出没时刻及所在方位。

  预报的时间同时适用于所有东八时区(UT+8:00)的地方,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文莱及马来西亚。

参考资料:
  1、《中国天文年历》科学出版社
  2、李广宇、张培瑜著《PMOE2003行星历表框架》,《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
  3、有趣天文奇观
  4、彗星过近日点时刻取自《2019年天文年鉴》

  2019年的天象预报资料,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多加利用!
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category/year/2019astronomical_events/


相关资料: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vtype_1.jpg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2019/2/14 天王星合火星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火星和天王星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火星合天王星」,通常是这两颗行星比较接近的时候。

2019/2/14凌晨4时火星合天王星,地心所见的天王星位在火星以南仅约1.05度的地方。不过此时两者都在地平面下而不得见。可在2/13或2/14的傍晚入夜后至晚间约22:00左右朝西方低空观看,其中火星亮度+1.0等,天王星仅约+5.8等,在双鱼座与白羊座之间,不过+5.8等已经接近裸眼(不使用望远镜)观察的极限,因此建议利用双筒或小口径、低倍率的天文望远镜协助观察。

天王星平常不易见到,看到了也不知道是天王星,所以利用天王星接近亮星或其他明亮行星的时候,就是观察天王星的好时机喔!火星视直径约5.7角秒,天王星视直径约3.4角秒,都不是星点状,所以先找到火星后,在其左侧附近约1度远之处有个带点蓝色的圆盘状的星星就是天王星啦!

2019/2/13与2/14傍晚19:00,火星和天王星接近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2019/2/14 毕宿五合月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毕宿五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毕宿五合月」,通常是一个农历月之中,毕宿五和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毕宿五是金牛座主星,因为在黄道与白道附近,经常会与月球碰头,有时甚至会发生月球从毕宿五前方通过的月掩毕宿五现象。

2019/2/14的11:58毕宿五合月,地心所见的毕宿五位在月球以南仅约1.7度的地方。不过时值白昼且两者在地平面下而不得见。可在2/13或2/14的傍晚入夜后至午夜前后朝天顶偏西的位置观赏。毕宿五亮度+0.85等,月球则是刚过上弦、半圆形的形状。

2019/2/13/2/14傍晚19:00,毕宿五和月球接近景象示意图。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岩本彗星(C/2018 Y1 (Iwamoto))将在2019/2/12最接近地球,此时彗星距离仅约0.30AU,亮度估计可达7-8等,几乎整晚可见,午夜前后至清晨的观测条件比较好。建议可利用口径1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观察,或用天文摄影方式记录下来。

其他相关之岩本彗星资料,请参考天象预报 观测通知:新发现岩本彗星C/2018 Y1 (Iwamoto),预期2019年2月将可达双筒可见程度


2019/02/03-2019/03/16期间岩本彗星移动轨迹示意图。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vtype_1.jpg 可拍照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火星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火星合月」,通常是一个农历月之中,火星和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

2019/2/11的凌晨0:20火星合月,地心所见的火星位在月球以北约6.1度的地方,可惜此时火星和月球都已经西沉而不得见,可在2/10或2/11傍晚日落后至21:30前,朝西边天空观看,将可见到火星和月球接近的景象。火星亮度+1.0等,月亮则为上弦前2-3天、月龄5-6的眉月。不过本次月亮和火星并没有很靠近,大约相差7-9度左右,相当于手臂打直后,4指合并的宽度。

本次火星合月时,位在双鱼座方向,附近没有其他亮星,所以月亮附近最亮的那颗红色星星就是火星啦!很好辨认的。

1548149106843826.jpg
2019/2/10-2/11傍晚19:00,火星和月球接近景象示意图。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岩本彗星(C/2018 Y1 (Iwamoto))将在2019/2/7通过它的轨道近日点,此时彗星距离太阳约1.28AU,亮度估计可达7-8等,位在室女座角宿一附近。建议可利用口径1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观察,或用天文摄影方式记录下来。

其他相关之岩本彗星资料,请参考天象预报 观测通知:新发现岩本彗星C/2018 Y1 (Iwamoto),预期2019年2月将可达双筒可见程度


2019/02/03-2019/03/16期间岩本彗星移动轨迹示意图。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第532号小行星大力神星(532 Herculina)将在2019/2/5的12:48通过冲的位置,即以地球为中心,太阳和大力神星位在地球两侧、相差180度的位置,也是大力神星比较接近地球、亮度比较亮的时候。此时的大力神星位于狮子座镰刀形头部到天猫座之间,距离地球约1.422AU,亮度约+8.9等,需使用口径8-1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观察,或是利用天文摄影方式纪录。大力神星冲时几乎整夜可见,冲前后数周都适合观察这个天体,但午夜前后仰角比较高,大气扰动比较少,观察条件比较好。

大力神星位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内,绕太阳一周约4.61年。1904年4月20日由德国天文学家沃夫(Max Wolf)利用德国海德堡王座山天文台(Heidelberg-Königstuhl State Observatory)望远镜,以照相方式发现的。它的大小平均约220公里,是木星轨道以内第18大的小行星,但外型像个被压扁的长方体,有研究学者戏称它长得像是烤面包机一样。天文学家透过它的光变曲线测定出的自转周期约为9.4个小时。

大力神星最有名的“事迹”就是在1978年时透过掩星的方式,认为大力神星有一颗直径约45公里的卫星,距离大力神星约1,000公里远。这是天文史上第一个发现的小行星卫星。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天文学家于1993年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大力神星的影像,却全然找不到这颗卫星的踪迹,成为历史悬案。

大力神星英文Herculina的名称来源,有人认为是来自罗马神话故事中的大力士海克利斯(Hercules);但也有说法认为当时沃夫的习惯是以歌剧中的女高音角色来命名,然而已知的歌剧中并没有Herculina为名的人物,所以Herculina也可能是某位女性的名字。

1548083384633862.jpg
2019/1/21-2/24晚上21:00,大力神星(532 Herculina)所在位置示意图。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vtype_1.jpg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可拍照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土星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土星合月」,通常是一个农历月之中,土星和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

2019/2/2的15:05土星合月,地心所见的土星位在月球以南仅约0.62度的地方,但时值白昼,无法观察,可在2/2凌晨天亮前朝东方低空观看,将可见到亮度仅+0.6等的土星在月龄27的细弯残月旁边。由于在晨曦的衬托下,两者都不甚明显,建议利用双筒望远镜协助观赏。在土星和月球上方,还有比土星明亮许多的金星与木星,另有和土星差不多亮的红色天蝎座心宿二,可一并欣赏。

1548074847836665.png
2019/2/2凌晨5:30土星和月球接近景象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vtype_1.jpg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可拍照 ★★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金星和木星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金星合木星」,通常是这两颗行星比较接近的时候。而金星和木星分别是除了太阳和月亮之外,全天空第3和第4亮的天体,即使在光害严重的城市中,用肉眼都能非常容易看到,所以每当金星和木星接近的时候,都会引起众人的注意。

2019/1/22的14时金星合木星,地心所见的金星位在木星以北约2.4度的地方,大约相当于手臂打直后的两指宽。不过这时不仅金星和木星已经接近西方地平,而且还是亮晃晃的白昼时间,因此不容易观察。可在1/21到1/24凌晨3:30以后一直到天亮时分,朝东南方低空观看,两星的距离都在3度之内,其中以1/22-23凌晨所见最近,约2.5度。金星刚过西大距,仰角还在30度左右,亮度达-4.3等,旁边的木星亮度仅约-1.9等,比金星暗,可是比其他星星亮很多,也很容易辨认。但由于两者相隔比较宽,无法容纳在天文望远镜的同一视野里同时观赏,而肉眼和双筒欣赏时仅能见明亮星点,看不到金星和木星的盘面,更遑论它表面细节。

1547891573611656.jpg
2019/1/20-1/26凌晨天亮前,金星与木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由于金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动很快,所以平均每年至少会发生1-2次金星合木星事件,只是两者离得远或近的差别而已。上一次金星合木星发生在2018/5/9,下一次会在2019/6/10。

金星与木星接近的景象以肉眼即可欣赏,用双筒望远镜观赏也不错,如果想记录下来,以一般的相机也都可以捕捉到它们接近的景象,非常容易观察,所以也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欣赏的机会!记录这个美景的方式很简单,不需要高端的单眼数位相机、望远镜或赤道仪,只需要将一般相机或甚至可拍照的手机,对准这三个天体并用脚架或其他方式固定后,开启自拍模式或防手震模式以免造成影像模煳,就可以捕捉到这个美景喔!

伯利恒之星

有天文学家研究认为,圣经中指引来自东方的三贤者(Magi)前往寻找耶稣的「伯利恒之星(Star of Bethlehem)」,如果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而非传说或故事,那么其中一种解释就是木星合金星,因为两星非常靠近,再加上扩散的明亮星芒,使得人们肉眼所见感觉是一颗非常明亮的星星。

除了金星合木星这个选项之外,天文学家还提出好几种假设,包含超新星、新星、彗星以及其他行星的合(如土星合木星、火星合金星)、月掩亮星或月食等,其中以超新星、新星和彗星这三种理论最受欢迎。但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通的大破绽:这些天体每天应会随地球自转而东昇西落,而它们也会因地球公转或它们本身绕太阳公转而使每天相同时间看到的位置不同,不符合圣经中每天傍晚在固定位置指引方向的描述。

1976年代英国雪菲尔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的天文学家David Hughes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发表论文指出:伯利恒之星很可能是西元前7年的10月左右,在短时间内连续在双鱼座中发生三次很靠近的「土星合木星」事件的结果。

所谓的Magi,有称为贤者、国王、智者、术士等。根据Hughes的说法,他们应是来自巴比伦或相当于现今伊拉克一带的天文学家或占星学家,特别是占星学家(即术士)会透过对恒星和行星的观察研究来解读预测这些天象背后所含有的意义或预言,所以他们对天象会特别注意,有任何不寻常的异动都会引起他们的关注。而让他们能千里迢迢从巴比伦来到耶路撒冷、乃至耶稣所诞生的伯利恒,必定是非常稀有又极特别的事件。

所以Hughes认为「伯利恒之星」可能不是单一恒星或指某个单一的天象事件。他从耶稣诞生的时间进行推算,认为应该是短时间内发生3次土星与木星近距离相合的现象,且三次合发生时,都在双鱼座中。一来,双鱼座是黄道十二宫之一,二来,这种连三合的机率,每约900年才会发生一次,这么罕见的现象,对2000多年前的巴比伦占星者而言,应该是非常显着而特别的「天启」预示。

除了Hughes的这个土星合木星的论点外,天文学家Ernest Martin、Craig Chester等人利用天文软体进行计算,认为伯利恒之星应该出现在西元前3-2年的天空中,其中发生于西元前3年9月的木星合轩辕十四和金星,也很可能是伯利恒之星的选项之一。9个月之后的西元前2年6月(-1/6/18),木星则非常靠近金星(<0.01度),由于木星是行星之王,其名在希伯来文中有「正义」之意,而金星的希伯来文则有「爱」与「生殖」之意,Chester认为这对当时的Magi占星学家而言,金星和木星的接近意味着以色列应该即将迎来一位新王。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2019年1月24日(星期四)凌晨4时20分,直径估计1.2公里,C/2018 V1 (Machholz-Fujikawa-Iwamoto) 麦克霍茨·藤川·岩本彗星掩半人马座10.9等恒星 TYC 7808-01656-1,历时0.3秒,减光0.2等。
香港掩星时恒星仰角20度,地平方位154度。

掩星带移动方向:由西向东;
绿线是见掩中心线,
蓝线是见掩南、北界限线
红线是1σ误差南、北界限线

1547817402215835.jpg
Credit:Occult Watcher

1547817403142324.jpg
Credit:Occult

C/2018 V1麦克霍茨·藤川·岩本彗星星历表
根据2018年11月27日的天文测量数据

T 2018 Dec  3.5105 TT
q  0.386980    Peri.  88.7770
z  0.000000    Node  128.7145
e  1.000000    Incl. 143.9939
Ref: MPEC 2018-W46

  年 月 日   h  m   s          o   ‘   “    delta  RSun   Elong  Phase   光度   “/min  PA
2019.1.20 13:33:34.0  -35 13 20    0.416  1.036   85.2   71.2   10.2    5.24 125.5
2019.1.21 13:42:50.3  -36 31 47    0.380  1.017   83.9   74.2   10.0    6.25 124.2
2019.1.22 13:54:22.7  -38  2 19    0.346  0.998   82.2   77.7    9.7    7.55 122.4
2019.1.23 14:09:05.0  -39 46 41    0.312  0.979   79.8   81.9    9.4    9.28 120.1
2019.1.24 14:28:18.8  -41 45 40    0.279  0.959   76.7   86.8    9.1   11.57 117.0

2019.1.25 14:54:07.5  -43 56 52    0.249  0.940   72.5   92.8    8.7   14.64 112.6
2019.1.26 15:29:29.9  -46  9 23    0.220  0.921   67.0  100.3    8.4   18.67 106.3
2019.1.27 16:17:59.6  -47 53 40    0.196  0.902   59.6  109.6    8.0   23.69  97.4
2019.1.28 17:21:18.4  -48  9 55    0.177  0.882   50.2  120.9    7.7   29.18  85.5
2019.1.29 18:34:00.6  -45 41 58    0.165  0.863   38.9  134.2    7.4   33.61  72.2

说明:

年、月、日 预报日期,以当日北京时间晚上20时(即是世界时中午12时)
赤经:历元 2000年位置(单位:时、分、秒)
赤纬:历元 2000年位置(单位:度、分、秒)
距地:彗星距离地球(单位:天文单位)
距日:彗星距离太阳(单位:天文单位)
离角:彗星离开太阳的角度(单位:度)
Phase:太阳、彗星、地球之间夹角(单位:度)
光度:彗星总亮度(单位:星等)
“/min:彗星在天区移动速度(单位:每分钟移动角秒)
PA:彗星移动天极方位角(单位:度)

彗星轨道根数
T 通过近日点的动力时时间(以年、月、日及日之小数表示)
q 近日点距离(单位:天文单位)
e 轨道偏心率(椭圆:0 < e < 1;抛物线:e = 1;双曲线:1 < e)
Peri. 近日点幅角(单位:度)
Node 升交点黄道经度(单位:度)
Incl. 轨道倾斜角(单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