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20公分(8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4356) Marathon马拉松小行星将于2022年12月10日来到离地球最近的位置,这天距离地球2.357个天文单位约3亿5000万公里,需跑个836万趟全马42.195公里的马拉松。这天马拉松小行星落在御夫座Auriga,满月过后的第三天,受月光影响,视星等17.9,建议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较佳。

马拉松小行星的轨道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属于主带小行星,1960年10月17日由美国加州的帕洛马天文台Palomar observatory所发现。大小约11公里,以微椭圆轨道离心率约0.19,平均轨道半径为2.79个天文单位,对太阳绕行一圈需要4.68年的时间。

这颗小行星的名字——马拉松,与长距离跑步运动的马拉松赛事同名。马拉松长跑以纪念发生在地中海地区,西元前490年波斯侵略希腊时,希腊传令兵菲迪皮德斯Pheidippides从马拉松回雅典的报捷长跑。在一个通讯及交通不便的时代,day-runners就是前线部队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日跑者的生理要能承担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与肌耐力,更挑战心理上的意志力。菲迪皮德斯在希腊军队中,是长跑训练有素的传令兵,可说是Pro级的长跑职人。当希腊以寡击众面对波斯大军,联络各方人马的重任,让菲迪皮德斯奔于马拉松-雅典-斯巴达之间,三天内来回于崎岖的原野路。以今日来看,总里程可是大约600公里的超长距离越野跑。在他跑到生命终点前,最后一趟约40公里,从马拉松将希腊战胜的消息率先带回雅典,以惊人的体力和强大的意志力完成使命。

12月的台湾地区共有约50场大大小小的马拉松比赛。12月10日台湾马拉松赛事——云林北港妈祖盃与花莲太鲁阁峡谷马拉松,恰逢当日马拉松小行星将接近地球,带着宇宙来的祝福给所有参赛者和未来即将出境比赛的台湾马拉松选手们顺利完赛。(编辑/台北天文馆潘康娴)

(4356) Marathon马拉松小行星于2022年12月10日晚间10时的位置示意图,在御夫座以红色十字中心标记马拉松小行星。
图说:(4356) Marathon马拉松小行星于2022年12月10日晚间10时的位置示意图,在御夫座以红色十字中心标记马拉松小行星。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睽违2年又49天之后,有「战神」称号的火星又将在12月8日运行到「冲」的位置,这天也是月球运行到「望」的日子,在北美洲与欧洲更可以在这天见到「满月掩火星冲」的奇景!

2022年12月8日满月掩火星冲可见区域地图。图片来源:Occult4
图说:2022年12月8日满月掩火星冲可见区域地图。图片来源:Occult4

2022年的火星冲发生在12月8日13时42分,此时太阳、地球和火星三者连成一线,严格来说是此时太阳与火星从地心视黄经座标来看相差了180°。而这个月的望发生在12月8日12时08分,此时太阳、地球和月球连成一线,也就是太阳与月球从地心视黄经座标系来看相差180°。但就像我们并不是每次满月都会有月食发生一样,若行星运行到「冲」的位置同时月球也运行到「望」的位置时,也不代表会发生「月掩行星」的现象。由于月球绕地球的白道面与黄道面有5度的交角,各个行星的轨道面与黄道的交角又有不同,若是要「行星冲」、「望」、「月掩行星」三者同时发生的机会是相当罕见的。

2022年12月8日满月掩火星冲可见区域动画。图片来源:NAOJ
图说:2022年12月8日满月掩火星冲可见区域动画。图片来源:NAOJ

对于台湾地区的观察者而言,12月7日当晚月球位于火星的西方,12月8日晚间月球已经移动到火星的东方了。虽然我们无法看见满月掩火星冲的特殊天象,但由于火星冲当日火星的赤纬在+25°,火星在23时42分过中天时,火星将完美地位居天顶,是属于我们北纬25°的观察者才能看到的景象,也算是稍有安慰了。(编辑/台北天文馆谢翔宇)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美国NASA的猎户座号太空舱2022年11月25日进入环绕月球的轨道,此时它已接近试飞的一半。该太空舱及其三个测试假人在发射后一个多星期进入月球轨道。

美国NASA的新型登月火箭搭载三名试验假人进行首次飞行,自上次50年前阿波罗任务结束后,再次将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的目标又迈进一大步。
图说:美国NASA的新型登月火箭搭载三名试验假人进行首次飞行,自上次50年前阿波罗任务结束后,再次将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的目标又迈进一大步。

截至11月25日发动机点火后,太空舱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预计它的最大飞行距离将在几天内达到离地球约43.2万公里及离月球6.4万公里,这将为载人太空舱创造最远距离的纪录,目前的纪录是由阿波罗13号所保持,距离地球约40.2万公里。接下来,它将开始返回地球的旅程,在飞行了25天后,预计于12月11日在太平洋着陆。

这次任务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后续阿提米丝任务的未来,阿提米丝二号将在2024年载人环绕月球飞行,而人类可望在睽违半个世纪后,随阿提米丝三号于2025年重新踏上月球,并为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预做准备!(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Phys.or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NASA在上週四的记者会上又发布了两个异常明亮的极遥远星系,这两个特殊天体是在过去所发现巨型星系团Abell 2744的外围区域,虽然这些星系都仅有银河系的百分之几大小。

这两道遥远的星光分别来自于大爆炸后4.5亿年及3.5亿年,其中第二个的红移值约为12.5,又叫做GLASS-z12,代表着迄今为止所见最远的星光;当天体离我们越远,它们的光抵达地球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凝视遥远的宇宙深处就像看到遥远的过去,而且受到宇宙膨胀拉伸的影响,原先光线的波长也被拉伸成红外光,而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红外光解析率比过往的任何仪器都要高得多。

Abell 2744星系团的外围有两个星系红移值达到了10.5及12.5,是先前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目标之一。
图说:Abell 2744星系团的外围有两个星系红移值达到了10.5及12.5,是先前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目标之一。

基于韦伯太空望远镜在7月初前几天所收集到的证据,科学家认为两星系会如此亮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该星系的质量非常大,而且有非常多低质量恒星的存在并迅速地在大爆炸后的1亿年形成;第二种可能性,它们是由星族III恒星所组成,这种恒星目前仍未被观测到过,但这是一种在重元素出现之前的恒星,它们只由单纯的氦和氢所构成。

研究团队希望能使用韦伯强大的光谱仪,分析其详细属性,确定星系的距离及组成,智利的阿塔卡玛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阵列也可能帮助衡量两星系的质量,相关的研究发表于《天文物理期刊通讯》。(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以下数值以地表之台北天文馆为主)

日月食象

今年全球共发生2次日食、2次月食。日食方面,4月20日为少见的复合日食,台湾地区可见日偏食之全部过程,而10月14日至15日之日环食台湾地区不可见。月食方面,5月5日的半影月食全程可见,10月29日月偏食全程可见(不含半影月食阶段)。

4月20日(四)日偏食 ★★★★

本次日食为第129沙罗序列中第52次,为少见的复合日食,台湾地区位于偏食带,只能观赏到日偏食。月球影自南印度洋起往东北方移动,伪本影带可见日环食,中途月球本影锥接触地表,本影区可见日全食,全食带穿越澳洲后,在南太平洋转回环食带并消失。台湾地区所见日偏食,初亏12:34、食甚13:10、复圆13:46,最大食分为0.089,全程历时1时12分。本次日食台湾地区可见之食分较小,仅可见太阳盘面稍有缺角。观测太阳有其危险性,请务必使用适当减光装置。

2023年4月20日日偏食

5月5、6日(五、六)半影月食 ★★

本次半影月食为第141沙罗序列中第24次,台湾地区全程可见。半影食始于5日23:14、食甚于6日01:22、半影食终03:31,半影月食全程历时4时18分。半影月食发生时,月面亮度降低不明显,肉眼不易看出差异,建议使用摄影方法连续纪录,方能观察其变化情形。发生月食时,月球位于天秤座。

2023年5月5日半影月食

10月29日(日)月偏食 ★★★★

本次月偏食为第146沙罗序列中第11次,台湾地区可见大部分月食过程,仅半影食终在地平线下不可见。半影食始02:01、初亏03:35、食甚04:14、复圆04:52、月没时刻06:07,月偏食全程历时1时17分。本次月食最大食分为0.122。发生月食时,月球位于白羊座,往西方天空观察可见月偏食与木星相伴。

2023年10月29日月偏食

最大与最小满月

由于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公转,随着在轨道上距离地球的远近,月球的视直径也会有大小变化。若满月时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则月球视直径将较大。反之,若满月时月球位于远地点附近,则月球视直径将较小。今年的最大满月发生在8月31日,最小满月发生在2月6日,两者大小差异约10%,大约像是新台币1元硬币与新台币5元硬币的大小差别。

由于最大满月与最小满月间的大小差异不明显,肉眼难以察觉,建议使用摄影方式,使用相同器材纪录满月大小的变化,才能看出月球大小差异。也可以进一步观察月球天平动,即同日期间月球边缘露出之地形特征的微妙变化。

2023年满月

2月6日(一)年度最小满月 ★★

今年最小满月发生在2月6日2时29分,视直径为29.83角分,距地球40万5829公里。由于月球在4日16时55分通过远地点,使其成为年度最小满月。

8月31日(四)年度最大满月 ★★

今年最大满月发生在8月31日9时36分,视直径为32.95角分,距地球35万7340公里。由于月球在30日23时54分通过近地点,使其成为年度最大满月。

月掩星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月球在天球上会以每天约13°自西向东移。当月球通过远方天体与观测者之间而遮蔽该天体时,称为月掩星。月掩星可以用来进行非常多种的天文研究:除了可以精确量测月球在天空中的运行状态外,也可以测量月球的地形特征、测算地球运动等。此外,月掩星还可以协助定位不明发射源的对应天体,或是发现光学无法解析的双星,此外更可以用来测量恒星的视直径。由于月掩星事件在时间与空间的高度精确性,即使是一般简易的天文望远镜也可以做到高精确度的天文研究。

3月24日(五)月掩金星 ★★★★

日落后在西方天空可见金星在初三的眉月正上方,两星相距仅1度,此时两星高度约30度。若天候许可,肉眼将可见初三眉月的地球照现象,与亮度达-4.0等的金星相伴,观赏条件极佳。

19:52金星自月球暗缘掩入,此时高度角仅约10度,需选择西方视野开阔处,并使用望远镜观测效果更佳。20:47月落,20:49金星自月球亮缘复出不可见。

月掩金星发生时,除了可以直接使用肉眼观赏之外,亦推荐使用望远镜观察月面暗缘的地球照现象。若使用高倍率望远镜,将有机会看到盈凸月状的金星被月面掩入之过程。当天金星视直径13.5角秒。

金星

7月28日(五)月掩心宿一 ★

心宿一亮度2.9等,与月面亮度差异大,建议使用望远镜观察。当天为盈凸月,23:18自月球暗缘掩入,00:20自月球亮缘复出。

9月21日(四)月掩心宿二 ★

本次月掩星事件发生于白天,观测难度较高,建议使用望远镜观察。当天月相近上弦,心宿二亮度1.1等,15:56自月球暗缘掩入,17:17自月球亮缘复出。

行星合

「合」是指天体在天球上具有相同的经度,由于太阳系的行星均在黄道面附近公转,在一些明亮的行星相合事件发生时,会形成引人注目且容易观赏的景象。此外,月球与一些明亮的行星相合,或是行星与明亮的星团相合,也都是推荐以肉眼或是透过望远镜观察的天象。

1月4日(三)火星合月 ★★

凌晨03:37可见火星合月,两星相距0.54度,火星亮度-1.1等,月相为亏凸月,位于金牛座。此时高度仅8度,较难观察。

2023年1月4日火星合月

1月23日(一)金星合土星 ★★★

凌晨4时可见金星合土星,两星相距仅0.37度,但此时两星在地平线下不可见。当天日落后于西方低空可见金星、土星和初二的眉月相聚于5度内,此时两星相距0.64度,金星亮度-3.9等,土星0.8等,位于摩羯座。

2023年1月23日金、土双星伴月

2月22日(三)金星合月 ★★

下午15:55金星合月,两星相距2.09°,金星亮度-3.9等,月相为眉月,位于双鱼座。日落后在西方低空可见初三的眉月、金星与木星相聚于10度内。

23日上午06:00木星合月,两星相距1.19度,木星亮度-2.7等,此时木星在地平线下不可见。待日落后在西方低空可见初四的眉月、木星与金星几乎连成一直线。

若天候许可,可连续两日观察月球在两颗行星之间的运动。此外这段期间金星于日落时的仰角也在逐日升高,逐渐往木星方向接近,亦可连续多日观察行星的运动情形。

2023年2月22日金星合月

3月2日(四)金星合木星 ★★★★

晚间19时金星合木星,两星相距仅0.54度,若以双筒望远镜观察,同视野内可看到木星、木星四大卫星与金星相聚,使用高倍率望远镜观察可见金星盈亏。金星亮度-3.9等,木星-2.1等,位于双鱼座,日落后见于西方低空。

2023年3月2日金星合木星

4月11日(二)金星合昴宿星团 ★★

晚间19:17金星合昴宿星团。日落后在西方天空可见金星与昴宿星团相当接近,两天体相距约2.5度,金星亮度-4.0等,昴宿星团为1.2等,以双筒望远镜可以在同一视野中看见,若以望远镜观察还可以见到金星盈亏现象,若在西方视野开阔处,更可以在低空见到亮度为0.0等的水星呢!

2023年4月11日金星合昴宿星团

4月23日(日)金星合月 ★★

晚间21:03金星合月,两星相距1.31度,金星亮度-4.1等,月相为初四眉月,位于双鱼座。日落后在西方低空可见。

5月23日(二)金星合月 ★★

晚间20:08金星合月,两星相距2.21度,金星亮度-4.3等,月相为初五眉月,位于双子座。日落后在西方天空可见。

7月10日(一)火星合轩辕十四 ★★★

下午16时火星合轩辕十四,两星相距仅0.7度,火星亮度1.7等,轩辕十四亮度1.4等,位于狮子座。日落后朝向西方天空观察,可以看到两星相当接近,若使用望远镜观察火星,有机会见到火星极冠等地形特征。当天金星位于两星西方5度内,三星交互辉映的景象十分特别。

行星冲与东、西大距

行星在天空运行时,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不断改变。若要观察位 地球轨道外侧的行星,冲(opposition)是最佳的观赏时机,此时行星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整夜均能看见。

位于地球轨道内侧的行星,则适合在大距(greatest elongation)的时候观察,此时行星与太阳之间达到最大视角距离。若大距发生在太阳的东侧,则称之为该行星之东大距,日落后见于西方天空。反之位于太阳西侧则称为该行星之西大距,日出前见于东方天空。由于金星之视直径与其轨道位置有关,下合时最大、上合时最小,而东大距后、西大距前金星之相位为眉月状,视直径亦逐日增加,有利于反射阳光,亮度将提高。综合以上原因,金星最亮通常发生在东大距后36日与西大距前36日,建议可以好好把握观赏时机。由于各个行星绕日轨道面略有倾斜,东、西大距发生时与日落、日出时相对最高仰角可能有数日的差距。

水星西大距 ★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内侧行星,与太阳距离在约28度以内,较难观测。水星今年发生3次西大距,分别在1月30日(一)15时54分,与太阳相距25.0度;5月29日(一)13时46分,与太阳相距24.9度;9月22日(五)21时16分,与太阳相距17.9度。可在日出前往东方低空观察。

2023年水星西大距

水星东大距 ★

水星今年也发生3次东大距,分别在4月12日(三)6时10分,与太阳相距19.5度;8月10日(四)9时47分,与太阳相距27.4度;12月4日(一)22时28分,与太阳相距21.3°。可在日落后往西方低空观察。

2023年水星东大距

6月4日(日)金星东大距 ★★★

金星东大距发生于19时01分,此时金星与太阳相距45.4度,亮度-4.4等,日落后可见于西方天空。

2023年6月4日金星东大距

8月27日(日)土星冲日 ★★★

土星于当天16时28分到达冲的位置,此时土星与太阳相距180度,同时为一年中接近地球的时期。土星亮度0.4等,在宝瓶座,视直径19.0”,含光环44.2”。土星有着美丽光环,深受一般大众喜爱。透过望远镜除了观察土星环外,太阳系最大的卫星——土卫六泰坦也相当明显,值得观察。

2023年8月27日土星冲

9月19日(二)海王星冲日 ★★

海王星于当天19时17分到达冲的位置,此时海王星与太阳相距180度,同时为一年中接近地球的时期。海王星亮度7.8等,在双鱼座,视直径2.4”。若使用高倍率望远镜观察,海王星看似蓝色的小点,但视直径小较难看出圆盘状。

10月24日(二)金星西大距 ★★★

金星西大距发生于7时14分,此时金星与太阳相距46.4度,亮度-4.5等,日出前可见于东方天空。

2023年10月24日金星西大距

11月3日(五)木星冲日 ★★★

木星于当天13时02分到达冲的位置,此时木星与太阳相距180度,同时为一年中最接近地球的时期。木星亮度-2.9等,在白羊座,视直径49.5角秒。透过望远镜很容易看到木星四大卫星,连续观察数小时即可明显看出卫星的运动。木星的盘面有着斑斓的平行条纹,以及比地球还巨大的超级风暴「大红斑」,都是观察重点。

2019年木星与木卫一

11月14日(二)天王星冲日 ★★

天王星于当天1时21分到达冲的位置,此时天王星与太阳相距180度,同时为一年中接近地球的时期。天王星亮度5.6等,在白羊座,视直径3.8角秒。由于视直径太小,若使用高倍率望远镜观察,天王星看似一个青色的小点。

两分两至

今年春分的时刻为3月21日5时24分,此时太阳位在黄道与天球赤道的升交点上,也就是赤经0时、黄经0度处。此时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

今年夏至的时刻为6月21日22时58分,此时太阳沿着黄道行至最北点,也就是赤经6时、黄经90度处。此时阳光直射地球北回归线,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时刻。

今年秋分为9月23日14时50分,此时太阳位在黄道与天球赤道的降交点上,即赤经12时、黄经180度的位置,同样是阳光直射赤道、昼夜等长的一日。

今年冬至为12月23日14时50分,此时太阳沿着黄道行至最北点,也就是赤经18时、黄经270度处。此时阳光直射地球南回归线,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时刻。

春、秋分前后数星期为欣赏黄道光的最佳时机。黄道光为积聚在黄道面附近的微尘粒子反射阳光所造成的景象,最亮的区域几乎与银河一样亮,只是因接近地平线,受到大气消光的效应及光害等影响,较不容易看见。在春、秋分前后,黄道光较垂直地面,适合在没有光害区域观察。春分前后可于日没后2小时前后的西方天空看见黄道光,秋分前后可于日出前2小时前后的东方天空看见黄道光。

黄道光

流星雨

至今已有112个流星雨被确认,研究者会根据过去的观测资料及模拟结果去推算极大期可能发生的时间与数量,但实际结果需等到流星雨过后才能确认。想要观赏流星雨并不需要使用望远镜或任何特殊工具,只要找个视野辽阔、光害少的地方观察整个天空,就有机会可以看到流星的出现。

2023年预估有4个流星雨的ZHR大于40,其中8月中旬英仙座流星雨和12月中旬双子座流星雨较不受月光影响,观赏条件极佳,推荐前往无光害处观察。

1月4日(三)象限仪座流星雨极大期(ZHR~110)★

象限仪座流星雨是年度三大流星雨之首,活跃期间从12月28日持续至1月12日,ZHR值为110。在台湾地区观察象限仪座流星雨时,由于辐射点在午夜后才升起,至曙光出现前辐射点的仰角也未达50度,因此实际观察到的数量将较少。象限仪座流星雨特色是常有明亮的火流星,且流星数量集中于极大期前后数小时内。今年象限仪座流星 极大期当晚月相近满月,观赏条件不佳。

象限仪座流星雨

5月6日(六)宝瓶座η流星雨极大期(ZHR~50)★

宝瓶座η流星雨属于中型流星雨,是著名的哈雷彗星(1P/Halley)遗留在轨道上的残渣所形成的。活跃期间从4月19日持续至5月28日,流星速度极快且大多很明亮。ZHR值为50,辐射点在午夜后升起。今年宝瓶座η流星雨极大期当晚月相近满月,观赏条件不佳。

8月13日(日)英仙座流星雨极大期(ZHR~100)★★★★

英仙座流星雨是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活跃日期为7月17日至8月24日,今年极大期预估在8月13日,ZHR值可达100,辐射点约在晚上22时东升,可在光害稀少、东北方视野开阔处观察。今年英仙座流星雨极大期当晚月相近朔,观赏条件佳,是相当推荐观察的天象。

英仙座流星雨

12月14日(四)双子座流星雨极大期(ZHR~150)★★★★★

双子座流星雨是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不但流星数量多而且稳定,活跃日期 为12月4日至12月20日,ZHR值可达150。辐射点位于双子座头部,约19时升起,天黑后朝东方观察,越接近午夜越容易看到流星。双子座流星雨的特色是流星速度中等偏慢(~每秒35公里),亮度中等偏亮,偶尔会出现较明亮的火流星。今年双子座流星雨极大期当晚月相近朔,观赏条件极佳,十分推荐。

双子座流星雨

主要参考资料:
1.美国海军天文台计算软体(Multiyear Interactive Computer Almanac, MICA)
2.美国航太总署日月食网站 https://eclipse.gsfc.nasa.gov/
3.国际流星组织(International Meteor Organization, IMO)https://www.imo.net/
4.国际掩星组织(International Occultation Timing Association, IOTA)https://occultations.or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天文学家原先认为银河系的银晕是球对称,但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团队经由高精度测量认为并非如此,而是倾斜的橄榄球形,并认为这是由于70到100亿年前银河系与另一个较小的星系碰撞所造成的。

当时银河系与一个名为盖亚香肠(Gaia-Sausage-Enceladus, GSE)的矮星系碰撞,并将GSE矮星系撕碎,而来自两个星系的恒星形成了围绕星系的银晕,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导致了银晕中的恒星堆积,从而显著的改变了银晕的形状,再加上GSE以一定的角度切入,碰撞也使其倾斜。

或许有人认为,经过数十亿年银晕会渐渐变成球型,但事实是银晕仍维持原来奇怪的外貌。研究团队认为是因为暗物质在起作用,倾斜的银晕强烈地表示潜藏的暗物质晕也是倾斜的,非球对称的暗物质晕可能会对地球实验室中检测暗物质粒子的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如果暗物质晕确实存在倾斜,那么这些神秘物质可能更集中在某些区域,若能找到这些区域,那么当地球在未来穿过它们时,天文学家将有机会检测到与暗物质的相互作用。

不仅银河系拥有银晕,每个星系都有以暗物质为主的星系晕,虽然我们看不到暗物质,但它为可见物质的分布提供了一个框架,包含星系内的恒星、星团、星云以及银晕中的恒星。研究团队认为要了解银河系的历史,研究银晕是个很好的开始,因此他们主要以盖亚任务(GAIA)所获得的数百万银河系恒星的位置、运动和距离,以及银晕高分辨率光谱巡天观测(H3 Survey)计划资料进行模拟,获得了银晕呈现橄榄球形的成果,而这将有助于他们解决有关银河系天体物理学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将发表于《The Astronomical Journal》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艺术家描绘银河系扭曲、倾斜的银晕。图片来源:Melissa Weiss/Center for Astrophysics  Harvard & Smithsonian
图说:艺术家描绘银河系扭曲、倾斜的银晕。图片来源:Melissa Weiss/Center for Astrophysics Harvard & Smithsonian

艺术家对GSE矮星系碎片的印象。近100亿年前GSE在其早期形成阶段与银河系合并,现在可以在整个银河系和银晕中找到它的碎片。图片来源:ESA
图说:艺术家对GSE矮星系碎片的印象。近100亿年前GSE在其早期形成阶段与银河系合并,现在可以在整个银河系和银晕中找到它的碎片。图片来源:ESA

资料来源:Universe Today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睽违26个月后,有「战神」称号的火星将于12月8日达到「冲」的位置,整夜都可见也相对较大,下次要看到比今年更大的火星要等到2033年。

火星

行星在天球上运行时,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不断的改变;当行星运行至某些特定位置时,天文学家会给予一个特定的名称以示与地球的位置关系。其中,当地球公转轨道以外的外行星(以及地球轨道以外的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太阳系天体)行至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分别在地球两侧的特定位置时,称为「冲」,几乎是外行星在一个会合周期中最接近地球之时,此时亮度最亮、视直径也最大,且行星于日落后便东升,直至日出才西沉,整夜均可见到,故为观测外行星的最佳时机。

行星的冲与合

2022年的火星冲日发生在12月8日(星期四),此时其距离地球为0.55AU(约8,250万公里),视直径约为17.0”,最接近则发生在12月1日(星期四),距离地球为0.544AU(约8,167万公里)视直径约为17.2”,虽然比起两年前火星冲时略小,但仍比平时所见火星大两倍以上,未来11年内火星的视直径都比此小,要到2033年的火星冲时才能看到更大的火星。

2022火星冲:未来10年内最大最亮的火星冲!

火星绕日公转的周期为686.98日,但火星绕日公转的同时,地球也在绕日公转,从地球上观察火星,相邻两次冲(或合)发生的时间称为会合周期,约为779.94天。因此,每经过2年又49天,就会有一次火星冲日。火星冲时非常明亮,在市区即可以肉眼看到明亮的红色星点,望远镜下则可看到较明显的地表地形特征,例如:火星极冠、大流沙、希腊平原…等,建议使用口径15公分以上的折射镜并挑选大气稳定度较高的场所,适当地使用滤镜、星图或天文软体等,也都有助于提升观察效果。(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资料整理:杨旸、高良超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球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变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月闪等诸多天文事件。

  十二月的主角是火星!它在8日发生冲,所以前后数星期都是观察火星的好时机。此外,由于火星轨道较椭圆,1日才是最接近地球的时候,约八千一百万公里,所以当天你可以看到最大颗的火星。14日极大的双子座流星雨是另一重点!它的ZHR居全年流星雨之冠,高达150,当天月相近下弦月,因此上半夜最适合观看。

  入夜后可见金牛座正在东方逐渐升起,再稍晚,与天蝎座永不相见的猎户座也带着大、小犬星座由东方升起,雄霸在冬季星空中。

太阳系行星动态
太阳:由蛇夫座运行至人马座。
水星:由蛇夫座移至人马座,顺行,29日留,之后转为逆行。21日东大距,日没后可见于西南方。视星等-0.6→0.8等,视直径4.9”→8.7”。
金星:由蛇夫座移至人马座,顺行。26日金星过远日点,距离太阳0.728天文单位(AU),日没后可见于西南方。视星等-3.9等,视直径9.9”→10.3”。
火星:在金牛座逆行,8日冲,整夜可见。视星等-1.8→-1.9→-1.3等,视直径17.2”→14.8”。
木星:在双鱼座顺行,22日东方照,日没后可见于东南方。视星等-2.6→-2.4等,视直径43.7”→39.4”。
土星:在摩羯座顺行,日没后可见于西南方。视星等0.7→0.8等,视直径16.4”→15.7”。
天王星:在白羊座逆行,日没后可见于东方。视星等5.6→5.7等,视直径3.7”→3.6”。
海王星:在宝瓶座逆行,4日留,之后转为顺行,15日东方照,日没后位于西南方。视星等7.9等,视直径2.3”→2.2”。

矮行星冥王星、谷神星与较大小行星
冥王星:在人马座顺行,日没后位于西南方低空。视星等14.4→14.5等,视直径0.1”。
谷神星:由狮子座移至室女座,顺行。11日谷神星过近日点;28日西方照,日出前位于天顶至南方附近天空。视星等8.6→8.3等,视直径0.5”。
智神星:在大犬座顺行,日出前位于西南方。视星等8.0→7.7等,视直径0.5”。
婚神星:在宝瓶座顺行,14日东方照,日没后位于西南方。视星等9.2→9.5等,视直径0.2”→0.1”。
灶神星:在宝瓶座顺行。2日东方照,日没后位于西南方。视星等7.8→8.1等,视直径0.3”。

可能的明亮彗星
C/2022 E3 (ZTF)彗星:由巨蛇座移至北冕座,顺行。日出前位于东方低空。视星等9.9→8.2等。将于2023年2月1日最接近地球。

2022年可见行星一览表

2022年12月行星视直径对比

日月及大行星的位置(2022.12.15)

2022/12/1 火星最近地球(准接近)★★★★★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的运行轨道在地球的运行轨道之外,火星公转周期为687地球日(约1.88地球年或668.6火星日),火星和地球相互接近的时间间隔约为两年零50天。2022年12月1日10时17分火星最接近地球(准接近):0.544474430天文单位(AU)、8145万2214公里,视直径17.2角秒,视星等-1.8等。下一次火星接近地球在2025年1月12日22时,距离为0.642282544AU、9608万公里,也属于准接近。

火星冲日和最近地球

2022火星最接近

火星接近地球

火星视直径变化

2022/12/1 登鲍斯卡小行星冲日 ★
  2022年12月1日晚22:22登鲍斯卡小行星冲日(视黄经差180°),距离地球1.772天文单位(AU),是一年中观测小行星登鲍斯卡(349 Dembowska)的最好时机。它位于金牛座,晚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地平线以上,视星等9.7等,肉眼不可见,必须用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
  小行星绝大多数分布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主带区域。小行星上可能蕴含了地球生命和水体起源的重要线索,同时也蕴藏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信息,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349)Dembowska小行星最早发现于1892年12月9日,是一颗主带小行星,它很亮,自转很快,自转轴与轨道面的夹角很小;它的近红外反射光谱与灶神星的光谱十分相似,所以可能发生过熔融分异的历史。它的轨道半长径为2.92379AU,靠近太阳系“雪线”,因而可能有水冰的存在。但是,至今为止,人们对于这颗小行星的基本物理信息仍不是很确定。因此该小行星倍受国际上天文研究机构的关注。
  2017年12月,《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发表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课题组与其合作者的关于主带小行星(349)Dembowska表面热物理性质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该小行星表面基本热物理信息,并估计了其含有水冰的可能性。这些研究成果对深入了解小行星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还立足于我国将来开展小行星深空探测任务夯实基础。
http://www.pmo.cas.cn/xwdt2019/kyjz2019/201909/t20190915_5383953.html

2022/12/2 木星合月 ★★
  12月2日08:57木星合月(视赤经23h58m16s),地心所见木星在月球以北2.51度的地方。21点左右,朝西南的天空看,在双鱼座有一个月龄9.4的盈凸月。月球右下约5.6度的地方有一颗木星。木星视星等-2.7等非常明亮,金光闪闪。这一对木星合月,在本月29日也能看到。

2022/12/2 木星合月

2022/12/5 (2120)Tyumenia小行星掩星(好条件)
  小行星在背景星空中移动时,有时会遮掩远方的恒星,这种现象就是小行星掩星。北京时间2022年12月5日(星期一)凌晨2时54分左右,推定直径约43公里、视星等15.82等主带小行星(2120)Tyumenia遮掩麒麟座10.23等恒星TYC 0166-02156-1(J2000.0坐标:赤经α07h04m45.875s,赤纬δ+03°12’09.20”),最长见掩时长3.5秒,减光(亮度下降)6.3等,月球在地平线下。须提前熟悉观测目标,使用指向定位良好的赤道仪,并配合口径20公分以上天文望远镜计时观测,误差勿超过1秒钟。

小行星掩星

2022/12/5~6 天王星合月 + 月掩天王星 ★★
  12月6日01:59天王星合月(视赤经2h54m03s),地心所见天王星在月球以南0.65度的地方。如此近的距离,掩带内的欧洲、俄罗斯、中国黑龙江北部等地发生月掩天王星,天王星由月球暗缘掩入、亮缘复出。掩带外的其他地区则可见天王星合月。天王星视直径3.7角秒,视星等5.7等,位于白羊座。下一次天王星合月在2023年1月2日。

2022/12/5~6 月掩天王星
现  象 北京时间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掩始外切:23:35:46     2.71°     8.37°
掩始内切:23:35:54     2.67°     8.39°
掩  甚:01:31:32   42.68°   52.51°
地方视子:01:59:13   59.20°   60.97°
掩终内切:03:27:03  147.44°   49.94°
掩终外切:03:27:11  147.38°   49.91°
时长:73分25.42秒  掩带宽3469.7公里

2022/12/5 月掩天王星见掩范围
Uranus = 天王星

2022/12/6 月掩天王星

2022/12/7 木卫二食 ★
  木卫二是太阳系第六大卫星,稍比月球小。12月7日凌晨,木卫二进入木星影子里,形成食。01时08.3分木卫二食始,03时39.1分木卫二食终。可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追踪观测木卫二。

2022/12/7 大雪 ★
  2022年12月7日11时46分大雪,太阳视黄经255°,太阳视赤纬-22°36′。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入冬后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孝经纬》云:“小雪后十五日,斗指壬,为大雪,言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

2022/12/8 火星合月 + 火星冲日 ★★★★★
  12月8日02:43火星合月(视赤经4h58m38s),地心所见火星在月球以南0.54度(在欧洲、北美可见月掩火星);12:08望(满月);13:42火星冲日,视直径17.0角秒,视星等-1.9等,位于金牛座,是观察火星的最佳时机。冲日和最接近地球的日期(12月1日)不一致是因为火星的轨道偏椭圆。
  冲是行星离太阳180度,而望是月球离太阳180度。因为定义相同,所以本次火星接近冲的时候的月亮也是满月。下一次火星合月在2023年1月4日。

2022/12/8 火星合月 + 火星冲日

2022/12/8 月掩火星
现  象  北京时间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掩始外切:10:16:29   -133.81°   15.77°
掩始内切:10:17:03   -134.00°   15.88°
掩  甚:12:14:12    -77.82°   52.51°
地方视子:12:25:07    -68.53°   62.02°
掩终内切:14:11:18     13.00°   33.81°
掩终外切:14:11:52     12.79°   33.71°
时长:71分27.19秒  掩带宽3460.3公里

2022/12/8 月掩火星见掩范围
Mars = 火星

2022/12/9 长蛇座σ流星雨极大期(ZHR~7)
  长蛇座σ流星雨(sigma Hydrids,00016 HYD)是每年固定发生的小流星雨之一,这群流星雨是在1960年代借由摄影的方法侦测到的,目视观测几乎无法看到。它的发生时间在12月3日至12月20日之间,今年极大期预计落在12月9日,近满月。辐射点位于长蛇座头部附近,接近小犬座南河三这颗1等星,约于晚间21时从东偏南方升起。但这群流星雨数量少,平均亮度又暗,接近能侦测的最低极限,故不推荐一般业余观赏。

2022/12/10~11 月掩天樽增三
  12月10日深夜24时(11日0时)前后,月掩天樽增三(双子座47,5.8等)。掩终现象:恒星从月球暗缘出现。月龄17.0的亏凸月。可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追踪观测。天樽增三是双子座的一颗可能的脉动变星,在没有固定振幅或周期性的情况下变化。它距离大约390光年。

现  象  北京时间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掩  始   22:03:31   80.65°    14.28°
掩  甚   00:19:55  145.42°   41.19°
掩  终   02:36:20 -157.49°    5.63°
时长:92分42秒    掩带宽:3583公里

2022/12/10~11 月掩天樽增三
R1088 = 47 Geminorum = 天樽增三

2022年12月10-11日月掩天樽增三世界见掩

2022年12月10-11日月掩天樽增三中国见掩

2022/12/11 北河三合月 ★
  12月11日15:44北河三合月(视赤经7h46m43s),地心所见北河三在月球以北1.83度的地方。可于晚间20~22时朝东看,双子座的北河二、北河三与亏凸月排成一线。

2022/12/11 北河三合月

2022/12/11~12 月掩爟增二
  12月11日晚间,月掩爟增二(巨蟹座ω1星,5.9等)。掩终现象:恒星从月球暗缘出现。月龄17.8的亏凸月。可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追踪观测。爟增二是巨蟹座的一颗黄色恒星,距离太阳大约628光年,它正以+2km/s的径向速度远离太阳。

现  象  北京时间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掩  始  20:45:13   109.45°   19.43°
掩  甚  23:02:07   178.01°   39.49°
掩  终  01:19:02  -129.25°    0.70°
时长:93分07秒    掩带宽:3582公里

2022/12/11~12 月掩爟增二见掩范围
R1206 = omega Cancri = 爟增二

2022年12月11-12日爟增二垣一世界见掩

2022年12月11-12日月掩爟增二中国见掩

2022/12/14 轩辕十四合月 ★
  12月14日13:38轩辕十四合月(视赤经10h09m35s),地心所见轩辕十四在月球以南4.81度的地方。日出前天顶附近可见一轮亏凸月接近狮子座大镰刀。

2022/12/14 双子座流星雨极大期(ZHR~150)★★★★
  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的双子座流星雨(Geminids,00004 GEM),是来自3200号近地小行星法厄同(3200 Phaethon)轨道上的屑粒所衍生的,发生于12月4日至12月20日之间。今年极大期预计出现在12月14日21时,天顶每时出现率(ZHR)为150,1小时可见20~30颗流星。双子座流星特色为明亮,移速中等,适合各种观测的方式。辐射点在入夜后即自东北偏东方升起,但由于12月14日为农历十一月廿一的亏凸月,月光将影响后半夜至清晨时段的观测。

主要流星雨

月闪现象
  流星体撞击月球表面而产生的闪光现象叫做月闪光(Lunar flare),简称月闪。由于流星的出现不易预测,在流星雨极大期间,月球流星体碰撞而产生月闪的机会最大,所以在流星雨极大期间,又碰上不是满月或者新月时,利用视频方法在夜晚监视月球暗面,便可记录月闪现象。
  观测月闪须用口径20cm或以上望远镜,焦距1,000mm,半吋或更大的CCD或CMOS,赤道仪或望远镜附有旋场器的经纬仪,有月球追踪速度。电脑分析软件:VitrualDub、Limovie、Registax、LunarScan、Visual Spec等。

2022/12/14 可能出现的月闪

2022/12/15 月掩长垣一
  12月15日凌晨1时前后,月掩长垣一(狮子座46,5.4等)。掩终现象:恒星从月球暗缘出现。月龄20.6的亏凸月。可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追踪观测。长垣一是狮子座的一颗半规则型脉动变星。在没有固定周期的情况下,视星等+5.46~5.56之间变化。它距离大约695光年。

现  象  北京时间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掩  始   00:03:25    94.99°    32.64°
掩  甚   02:20:21   165.45°    25.63°
掩  终  04:37:20  -147.92°   -13.53°
时长:93分21秒       掩带宽:3552公里

2022/12/15 月掩长垣一见掩范围
R1544 = 46 Leonis = 长垣一

2022年12月15日月掩长垣一世界见掩

2022年12月15日月掩长垣一中国见掩

2022/12/16~17 月掩内屏增六
  12月17日0时前后,月掩内屏增六(室女座7,5.4等)。掩终现象:恒星从月球暗缘出现。月龄22.4的残月。可用小型天文望远镜于东方低空追踪观测。内屏増六是室女座的一颗白色恒星,距离大约有305光年之遥。

现 象  北京时间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掩 始  23:24:14   131.19°   38.19°
掩 甚  01:38:06  -163.05°   15.91°
掩 终  03:52:02  -114.21°  -16.45°
时长:91分30秒  掩带宽:3566公里

2022/12/16~17 月掩内屏增六见掩范围
R1733 = 7 Virginis = 内屏增六

2022/12/18 角宿一合月 ★
  12月18日22:13角宿一合月(视赤经13h26m23s),地心所见角宿一在月球以南4.11度的地方,不过此时两者尚未升起。待19日天亮前于东南方观看,月球的右侧是室女座ɑ星角宿一。角宿一是一颗蓝巨星,属于仙王座β型变星。角宿一距离地球约有250光年之遥。

2022/12/19凌晨,角宿一与残月示意图

2022/12/21 水星东大距
  12月21日23时31分水星东大距,日距角20.1度,视直径6.7角秒,视星等-0.6等。傍晚时水星在西方,其实在接近西南方的方向。比太阳落山的位置稍微靠左一点,所以事先确认太阳落山的位置也是重点。请在天空变暗并且水星沉没之前找到它。

2022/12/21 水星东大距

2022/12/22 冬至 ★
  12月22日05时48分冬至,太阳视黄经270°,太阳视赤纬最南-23°26′,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一年中白昼最短之日。《孝经纬》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之。”

2022/12/22 木星东方照
  东方照是指行星来到距离太阳以东90度的位置,是观测良机结束的一个标志。不仅离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远,日落后的高度也越来越低,容易受到大气的影响。12月22日08时50分木星东方照,日落时位于南方附近天空。

2021/12/2223 小熊座流星雨极大期(ZHR10)★
  公元1449年,中国人记载了小熊座流星雨(Ursids,00015 URS)的存在。小熊座流星雨是每年固定发生的小流星雨之一,是全年最后一个流星雨,母天体塔特尔彗星(8P/Tuttle)是一颗13.6年的短周期彗星,从12月17日至12月26日的一周都是活动期。天顶每时出现率(ZHR)约为10,偶尔可达ZHR~50左右,流星速度慢(约每秒33公里),平均亮度暗淡(4等以下)。由于辐射点在小熊座β星北极二(帝)附近,靠近天北极,使得这群流星雨在北半球几乎整夜可见。今年12月23日18时17分为朔(新月),农历腊月初一,整夜都不受月光影响。虽然流星的数量不多,但它在圣诞节(12月25日)前出现,同样给人们带来惊喜。

2022/12/24 木卫二食 ★
  木卫二是太阳系第六大卫星,稍比月球小。12月24日晚,木卫二进入木星影子里,形成食。19时45.7分木卫二食始,木卫二亮度变暗;22时15.4分木卫二食终,木卫二恢复亮度。可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追踪观测木卫二。

2022/12/26 火星进入春分时刻 ★
  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一个火星日仅比地球长约40分钟,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为25.19°,与地球也非常接近,因此火星也和地球一样,存在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而火星的公转周期约687天,即1个火星年相当于1.9个地球年,这意味着火星每个季节的平均持续时间约是地球上的2倍。2022年12月26日,火星北半球进入春分时刻(太阳经度Ls=0°),火星沙尘暴季节结束。

2022/12/26 火星进入春分时刻

2022/12/27 土星合月 ★
  12月27日00:11土星合月(视赤经21h38m45s),地心所见土星在月球以北4.02度的地方。可在26日日落后朝西南方无遮挡处的低空观看,月龄3.5的蛾眉月位于摩羯座,上方为土星。不过观测时间很短暂,很快,两个天体就要落下了。下一次土星合月在2023年1月23日。

2022/12/26傍晚,土星与蛾眉月接近示意图

2022/12/28 月掩羽林军卅九 ★
  12月28日21时前后,月掩羽林军卅九(宝瓶座ψ1星,4.2等)。掩始现象:恒星从月球暗缘消失。月龄5.8的蛾眉月。可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追踪观测。羽林军卅九是宝瓶座的一颗橘色巨星,视星等+4.22。2003年发现有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在距离恒星略小于太阳和水星之间距离的轨道上环绕运行。视差测量估计距离地球大约150光年(约46秒差距)。

现 象 北京时间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掩 始 17:20:31   16.13°   -34.31°
掩 甚 19:27:13   85.59°   -18.96°
掩 终 21:34:18  135.89°    17.21°
时长:83分46秒  掩带宽:3533公里

2022/12/28 月掩羽林军卅九见掩范围
R3419 = psi 1 Aquarii = 91 Aquarii = 羽林军卅九

2022年12月28日月掩羽林军卅九世界见掩

2022年12月28日月掩羽林军卅九中国见掩

2022/12/29 水星合金星 ★★
  12月29日17:17水星合金星(视赤经19h45m00s),地心所见水星在金星以北1.41度的地方。傍晚在西南较低的位置可以看到金星,亮度-3.9等,很明亮,用双筒望远镜就能找到。另一颗水星在金星的右上角,亮度是0.4等,再过一段时间天空不变暗的话是很难找到的。

2022/12/29 木星合月 ★★
  12月29日18:34木星合月(视赤经0h05m21s),地心所见木星在月球以北2.30度的地方。在西方稍低的位置观看,翌(yì)日是上弦,在它的右上方有一颗金光闪闪的星星,这就是木星。这是最后一次在2022年看到月亮和行星的接近。明年1月3日到4日的夜晚,月亮和火星接近。下一次木星合月在2023年1月26日。

2022/12/30 月面X浮现 ★★
  上弦月的时候,在月面的缺口处可以看到像字母“X”一样的地形。这种现象就是“月面X”,从附近的维尔纳(Werner)撞击坑的名字来看,在国外被称为“WernerX”或“LunarX”。月面X似乎很早就被看到了,2004年由加拿大的Chapman等人报告后,变得广为人知。月面X并不是每次上弦都能看到的。因为持续时间只有1小时左右,所以机会难得。
  2022年12月30日18时39分月面X浮现,月面X的地理基准点经纬度坐标为0.80°E,25.14°S,月面余经度(selenographic colongitude)为358˚,最佳观察时间为预报时刻前后一小时。

月面X

12月各地见月掩星时间表

2022年12月月掩星

月掩星

详细天象
01日 10时17分 火星最近地球:0.544474天文单位、8145万2214公里,-1.8等,视直径17.2″
01日 21时22分 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球以北3.18度
01日 21时57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原型,2.13.4等,光变周期2.87日)
02日                   凤凰座流星雨极大期(ZHR
Var.),凤凰座流星雨(Phoenicids,00254 PHO)出现日期介在11月28日至12月9日之间,亮度指标r=2.8(中等),速度18km/s(慢速)
02日                   猎户座χ南流星雨极大期(ZHR<2),猎户座χ南流星雨(Southern chi-Orionids,00257 ORS)出现日期介在11月14日至12月16日之间,速度
26.5km/s(慢速)
02日 03时          海王星视赤纬最南-4°01′
02日 03时01分 灶神星东方照,日没后位于西南方
02日 08时57分 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北2.51度
02日 18时00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03日                   十二月天龙座κ流星雨极大期(ZHR<2),十二月天龙座κ流星雨(December kappa-Draconids,00336 DKD)出现日期介在11月29日至12月13日之间,速度43.4km/s(中速)
03日 01时33分 月球通过天赤道,进入北半球
03日 22时41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04日                   大熊座ψ流星雨极大期(ZHR<2),大熊座ψ流星雨(psi-Ursae Majorids,00339 PSU)出现日期介在11月29日至12月11日之间,速度
60.8km/s(中速)
04日                   十二月仙后座φ流星雨极大期(ZHR<2),十二月仙后座φ流星雨(December phi-Cassiopeiids,00446 DPC)出现日期介在11月28日至12月10日之间,速度16.5km/s(慢速)
04日 18时02分 海王星留(视赤经23.58h),转为顺行
04日 18时46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原型,2.1
3.4等,光变周期2.87日)
05日                   十二月室女座ρ流星雨极大期(ZHR<2),十二月室女座ρ流星雨(December rho-Virginids,00502 DRV)出现日期介在11月29日至12月22日之间,速度68.2km/s(中速)
05日 03时22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05日 20时39分 月球过升交点
06日 01时59分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球以南0.65度(欧洲、俄罗斯可见月掩天王星)(瞬时中天经度:59.195度)
07日                   船尾座γ流星雨极大期(ZHR
10),船尾座γ流星雨(gamma Puppids,00301 PUP)原名船尾-船帆座流星雨(Puppid-Velids,00301 PUP),活动日期介在12月1日至12月15日之间,亮度指标r=2.9(中等偏暗),速度40km/s(中速)
07日 03时          火星视赤纬最北+25°00′
07日 11时46分 大雪,太阳视黄经255°,太阳视赤纬-22°36′
07日 15时35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原型,2.1
3.4等,光变周期2.87日)
08日 01时          197P/LINEAR林尼尔30号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4.9年,木星族)
08日 02时43分 毕宿五合月,毕宿五在月球以南7.99度
08日 08时          水星视赤纬最南-25°44′
08日 12时08分 望
08日 12时25分 火星合月,火星在月球以南0.54度(欧洲、北美可见月掩火星)
08日 13时42分 火星冲日,-1.9等,视直径17.0″,是观察火星的最佳时机
08日 17时26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09日                   长蛇座σ流星雨极大期(ZHR7),长蛇座σ流星雨(sigma Hydrids,00016 HYD)出现日期介在12月3日至12月20日之间,亮度指标r=3.0(暗淡),速度58km/s(中速)
09日                   十二月麒麟座流星雨极大期(ZHR3),十二月麒麟座流星雨(December Monocerotids,00019 MON)出现日期介在12月5日至12月20日之间,亮度指标r=3.0(暗淡),速度41km/s(中速),母天体C/1917 F1 (Mellish)梅利西彗星
09日 05时          80P/Peters-Hartley彼得斯·哈特雷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8.1年,木星族)
09日 05时16分 天秤座δ星氐宿增一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4.85.9等,光变周期2.3日)
09日 22时07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10日 05时26分 月球视赤纬最北+27°26.2′
10日 11时          水星日心黄纬最南,日心黄纬-7.0度
11日 00时          月掩天樽增三(双子座47,5.8等),恒星从月球暗缘复出
11日 02时11分 矮行星谷神星过近日点
11日 02时48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11日 15时44分 北河三合月,北河三在月球以北1.83度
11日 22时          月掩爟增二(巨蟹座ω1星,5.9等),恒星从月球暗缘复出
12日                   长蛇座S星极大(米拉变星,7.2
13.3等,周期257日)
12日                   十二月室女座χ流星雨极大期(ZHR<2),十二月室女座χ流星雨(December chi-Virginids,00335 XVI)出现日期介在11月26日至12月30日之间,速度68.2km/s(中速)
12日                   长蛇座η流星雨极大期(ZHR<2),长蛇座η流星雨(eta-Hydrids,00529 EHY)出现日期介在11月26日至翌年1月1日之间,速度
61.8km/s(中速)
12日 08时28分 月球过远地点:405869km,视直径29.4′
12日 16时          木星日心黄纬最南,日心黄纬-1.3度
12日 18时35分 天琴座β星渐台二极小(渐台二型食变星原型)
13日 11时          金星视赤纬最南-24°13′
14日 02时44分 婚神星东方照,日没后位于西南方
14日 13时38分 轩辕十四合月,轩辕十四在月球以南4.81度
14日 16时52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14日 21时          双子座流星雨极大期(ZHR150),双子座流星雨(Geminids,00004 GEM)出现日期介在12月4日至12月20日之间,亮度指标r=2.6(中等偏亮),速度35km/s(中等偏慢),母天体小行星法厄同(3200 Phaethon)
15日 01时10分 海王星东方照,宝瓶座,7.9等,视直径2.3″,日落时位于西南方
15日 01时          月掩长垣一(狮子座46,5.4等),恒星从月球暗缘复出
15日 21时33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15日 23时          81P/Wild威尔德2号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6.4年,木星族)
16日                   后发座流星雨极大期(ZHR3),后发座流星雨(Comae Berenicids,00020 COM)出现日期介在12月12日至12月23日之间,亮度指标r=3.0(暗淡),速度65km/s(中速)
16日 04时50分 天秤座δ星氐宿增一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4.85.9等,光变周期2.3日)
16日 16时56分 下弦
17日 01时25分 月掩内屏增六(室女座7,5.4等),恒星从月球暗缘复出
17日 02时14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17日 17时05分 月球过天赤道,进入南半球
18日 22时13分 角宿一合月,角宿一在月球以南4.11度
19日 02时52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原型,2.1
3.4等,光变周期2.87日)
19日 07时          小行星灶神星与宝瓶座δ星羽林军廿六最小角距(1°31′)
20日                   十二月小狮座流星雨极大期(ZHR5),十二月小狮座流星雨(December Leonis Minorids,00032 DLM)出现日期介在12月5日至2月4日之间,亮度指标r=3.0(暗淡),速度64km/s(中速)
20日 00时          C/2017 K2 (PanSTARRS)泛星彗星通过近日点(长周期彗星)
20日 09时36分 月球过降交点
20日 16时18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1日                   蝎虎座S星极大(米拉变星,7.613.9等,周期242日)
21日 20时59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1日 23时31分 水星东大距,日距角20.1度,-0.6等,视直径6.7″
21日 23时41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原型,2.1
3.4等,光变周期2.87日)
22日                   十二月室女座σ流星雨极大期(ZHR<2),十二月室女座σ流星雨(December sigma-Virginids,00428 DSV)出现日期介在11月26日至翌年1月24日之间,速度66.1km/s(中速)
22日 05时48分 冬至,太阳视黄经270°,太阳视赤纬最南-23°26′,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一年中白昼最短之日
22日 07时15分 心宿二合月,心宿二在月球以南2.25度
22日 08时50分 木星东方照,日落时位于南方
22日 12时23分 火星合毕宿五,火星在毕宿五以北8.24度
23日 01时40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3日 04时23分 天秤座δ星氐宿增一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4.8
5.9等,光变周期2.3日)
23日 06时          小熊座流星雨极大期(ZHR10),小熊座流星雨(Ursids,00015 URS)活动日期介在12月17日至12月26日之间,亮度指标r=2.8(中等),速度33km/s(慢速)
23日 18时17分 朔(新月),农历腊月初一
24日                   狐狸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7.014.3等,周期137日)
24日                   宝瓶座T星极大(米拉变星,7.0
14.2等,周期201日)
24日 02时21分 月球视赤纬最南-27°25.3′
24日 16时27分 月球过近地点:358270km,视直径33.3′
24日 19时28分 金星合月,金星在月球以北3.47度(瞬时中天经度:24.64度)
24日 20时30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原型,2.13.4等,光变周期2.87日)
25日 02时30分 水星合月,水星在月球以北3.76度(瞬时中天经度:-76.27度)
25日 17时12分 天琴座β星渐台二极小(渐台二型食变星原型)
26日                   火星进入春分时刻,太阳经度Ls=0°,火星沙尘暴季节结束
26日 11时09分 金星过远日点,距离太阳0.728天文单位
26日 15时44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7日 00时11分 土星合月,土星在月球以北4.02度
27日 17时19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原型,2.1
3.4等,光变周期2.87日)
27日 20时25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8日 21时          月掩羽林军卅九(宝瓶座ψ1星,4.2等),恒星从月球暗缘掩入
29日                   船帆座c流星雨极大期(ZHR<2),船帆座c流星雨(c-Velids,00304 CVE)出现日期介在11月26日至12月31日之间,速度39km/s(慢速)
29日 01时06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9日 04时03分 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球以北2.98度
29日 10时54分 水星留(视赤经19.75h),转为逆行
29日 12时          水星过升交点,日心黄纬0度
29日 17时17分 水星合金星,水星在金星以北1.41度
29日 18时34分 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北2.30度
30日 03时56分 天秤座δ星氐宿增一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4.8
5.9等,光变周期2.3日)
30日 05时48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30日 06时38分 月球过天赤道,进入北半球
30日 09时21分 上弦
30日 18时39分 月面X浮现,月面X的地理基准点经纬度:0.80°E,25.14°S,月面余经度(selenographic colongitude):358˚,最佳观察时间:预报时刻前后一小时

  *注1:凡称行星合月、恒星合月、行星合恒星、行星合行星,皆指地心视赤经相同;惟合日、冲日则用地心视黄经。
  *注2:瞬时中天经度是指行星合月与恒星合月、行星合恒星与行星合行星时,由北极向南极的同一地理经度的人们都能同时看到它们相合时的瞬时中天(纬度不必考虑)。例如2022/12/6/01:59天王星合月(视赤经合),地处东经59.195度经线上的人们可以看到它们同时到达中天。中天即是当地的视子午线。
  *注3:部分天象(彗星、流星雨、变星等)由于误差原因,无法(也不可能)精确到分钟(min)。

  天象载太阳、月球和行星的动态以及其他天文现象,包括:
  (1)行星的地心天象(冲日、合日、方照、留、内行星东西大距以及金星最亮、火星最近地球等)和日心天象(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纬度最北和最南、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等);
  (2)日月食概况;
  (3)朔、望、两弦,月球过近地点和远地点;
  (4)月掩行星或掩四颗亮恒星(毕宿五即金牛座α星、轩辕十四即狮子座α星、角宿一即室女座α星、心宿二即天蝎座α星),行星合月,行星之间以及行星与五颗亮恒星(除上列四颗外,另加北河三即双子座β星)之间相合。

  现把各种天象分别说明如下:

  天顶每时出现率(Zenithal Hourly Rate,简称ZHR),是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统称“天文名词委”)审定发布的天文学专有名词中文译名。假设辐射点位于仰角90度的天顶,在理想情况下,一个肉眼视力能够看到6.5等星的观测者可以看见的流星数量最多的流量值。实际能看见的会低于此一数值。
  ZHR不应该翻译成“每小时天顶流星数”,国际流星组织(IMO)没有“ZHN = Zenith Hourly Number(天顶每小时流星数)”、“ZHF = Zenith Hourly Flow(每小时天顶流量)”这一类的词。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根据国际流星组织2017年12月21日上架的《2018流星雨日历》中文版开始,将ZHR的中文翻译为“天顶每时出现率”。开源的星空模拟软件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亦在最新的1.1版本中更新了zh_CN和zh_HK的翻译。
  流星数(Number),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可见流星数量公式

  其中,N为可见流星数目(颗);Teff为观测时长;K为云量遮盖率(百分比);lm为可见最暗星星的亮度(最佳条件为6.5等,实际需考虑当地光污染因素);hR为流星雨辐射点距地平线的仰角(地平高度);r为亮度指标,r值通常介于2.0(明亮)到3.5(暗淡)之间。

  晨昏蒙影:日出前和日没后由高空大气散射太阳光引起的天空发亮的现象称为晨昏蒙影;在日出前的叫做晨光,在日没后的叫做昏影。太阳中心在地平下6°时称为民用晨光始或民用昏影终,这时光线暗淡,需要人工照明。太阳中心在地平下18°时称为天文晨光始或天文昏影终,这时天空完全黑暗,可以看到目视最暗的星。

  月相是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相对位置的变化,地球上的观测者从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造成月相盈亏圆缺之变化。月相盈亏周期平均是29.530588日,历法中之朔望月源于此。

  朔、蛾眉月、上弦、盈凸月、望、亏凸月、下弦,残月分别是月球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时刻。

  阴历是按月球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它的一年有12个朔望月,约354或355日。主要根据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时间为一个月,称为朔望月,大约29.530588日,大月有30日、小月有29日。

  月龄是指从新月为起始,在一个朔望月周期内,出现各种月相所经历的天数。月龄的数值通常用带一位小数的数字表示,比如月龄7.4是上弦月,月龄14.8是满月,月龄22.2是下弦月。因此月龄和阴历是有关连的,只不过阴历只显示朔望月每日的整数,而月龄是计算月相所经历的天数,为求更加准确,很多时会显示至小数后一个位(甚至几个位)。如果知道确实的月龄,便能推算出当时月球大致的形状、出没时刻及所在方位。

  合月、月掩星、行星间和行星与恒星相合****:行星或恒星合月以及行星之间、行星与恒星相合都是指视赤经相合而言。行星在天球上运行的路线以及四颗亮恒星(毕宿五、轩辕十四、角宿一和心宿二)都很接近黄道,因而月球18.6年交点运动周期内有机会掩蔽它们。

《中国天文年历》

  月掩星:月球在天空中每月移动一周,每小时约东移半度多,相当于月球的视角直径。月球移动时常将恒星和行星掩蔽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观测月掩星可以测定观测者的地理坐标、研究双星、测定太阳视差及月球位置等,是业余天文学家感兴趣的观测项目之一。专业天文学家亦需要仰赖月掩射电源来求出射电源的准确位置。

  合日和冲日:外行星或小行星视黄经与太阳视黄经相同的时候称为合日,相差180度的时候叫做冲日。内行星(水星和金星)的合日有上合和下合之分,上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后,即太阳在内行星与地球之间,下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前,即行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上合的时候,行星是顺行,即行星由西向东移动,下合时是逆行,即行星由东向西移动。行星相邻两次合日(或冲日)的平均间隔称为会和周期,根据行星的平均运动得出行星的会和周期如下:

水星 115.88日 土 星 378.09日
金星 583.92日 天王星 369.66日
火星 779.94日 海王星 367.48日
木星 398.88日 冥王星 366.72日

  由于轨道偏心率和摄动的影响,实际间隔与会和周期有一定的差异。

  金星最亮:从地球看金星,也像月球一样有盈亏晦明现象。金星约在下合日前后36天,或东大距之后西大距之前35天为最亮。金星的会合周期约为584天,所以它的最亮日期有时全年都没有,有时一年有两次。
  关于金星的亮度计算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m=-4.47+5lgrΔ+0.0103i+0.000057i²+0.00000013i³,2.2<i<163.6;
  0.98+5lgrΔ-0.0102i,163.6<i<170.2。
  i以“度”为单位,r、Δ以“天文单位”为单位。
  位相角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设L与B表示其日心的、l与b表示其地心的黄经与黄纬,θ表示太阳的黄经,且将其黄纬略而不计。设在太阳一地球一行星三点所组成的平面三角形内,以σ表示地球所在的角,σ’表示太阳所在的角,则
  cosσ=cos(θ-l)cosb
  cosσ’=-cos(θ-L)cosB
  i=180-(σ-σ’)
  σ角是地面观测者所看的行星对于太阳的距角,常小于直角;σ’角在一或二象限内,按其余弦的符号而决定。

  距角:是自地球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角度,从太阳向东或向西计算,由0°至180°,但由于行星轨道与黄道有一定的倾斜,行星合日和冲日时,距角不一定恰好是0°或180°。
  距角E是用下式计算:
  cosE=(R²+△²-r²)/2R△
  其中R和r分别是地球和行星的日心向径,△是行星的地心距离。

  留:由于地球和行星绕日运动时运行速度和相对位置的不同,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有时顺行(自西向东),有时逆行。顺行和逆行之间有一个时刻行星看来是停留不动的,这叫做留。顺行而留,留后逆行叫做顺留;逆行而留,留后顺行叫做逆留。内行星发生在上合日以后,外行星发生在冲日以后。

  东大距和西大距:外行星对太阳的角距可以为任何数值,在180度时为冲日。而内行星由于轨道是在地球轨道内侧,所以从地球上看,它们对太阳的角距不能超过某种限度,并且没有冲日现象。内行星在太阳之东(或西)的最大角距称为东(或西)大距。水星在下合日前后约20天达东大距或西大距,由于水星轨道偏心率比较大,最大角距变化在18度28度之间。金星在下合日前后70天左右达东西大距,角距约为46度48度。内行星发生的天象其循环总是这样:下合-留-西大距-上合-东大距-留-下合。

  方照:对外行星而言,行星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90度和270度时为方照,在太阳以东90度时称为东方照,在太阳以西90度时为西方照。

  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假使不考虑摄动影响,行星的轨道为一椭圆,而太阳在其焦点上,行星在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一点,称为近日点,最远的一点称为远日点。所列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日期是行星向径为极小或极大的日期,也就是已经考虑摄动的影响,这与由平均轨道根数近日点黄经等于0度或180度的日期稍有不同。

  行星纬度最南最北:是日心黄纬最南、最北的时刻,最北时黄纬为正,最南时黄纬为负。

  预报的时间同时适用于所有东八时区(UTC+08:00)的地方,包括:中国、蒙古、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文莱。

参考资料:
  1、《中国天文年历》科学出版社
  2、李广宇、张培瑜著《PMOE2003行星历表框架》,《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
  3、《2022年日历资料》
  4、有趣天文奇观

  2023年的天象预报资料,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多加利用!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category/year/2023astronomical_events/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2022年11月8日月全食,不同理论计算出来的时间差异。

食既:
18时16分12秒(美国海军天文台)
18时16分14秒(Herald & Sinnott)
18时16分18秒(紫金山天文台)
18时16分21秒(Chauvenet)
18时16分39秒(美国太空总署 Espenak)
18时16分43秒(Danjon)

食甚:
18时59分06秒(美国海军天文台)
18时59分08.8秒(美国太空总署 Espenak)
18时59分12秒(紫金山天文台)
18时59分13秒(Herald & Sinnott)
18时59分13秒(Chauvenet)
18时59分13秒(Danjon)

生光:
19时41分37秒(美国太空总署 Espenak)
19时41分41秒(Danjon)
19时41分53秒(Herald & Sinnott)
19时41分54秒(美国海军天文台)
19时42分00秒(紫金山天文台)
19时42分02秒(Chauvenet)

复圆:
20时49分03秒(美国太空总署 Espenak)
20时49分07秒(Danjon)
20时49分18秒(美国海军天文台)
20时49分24秒(紫金山天文台)
20时49分25秒(Herald & Sinnott)
20时49分26秒(Chauvenet)

半影食终:
21时56分08秒(美国太空总署 Espenak)
21时56分14秒(Danjon)
21时56分33秒(Herald & Sinnott)
21时57分16秒(紫金山天文台)
21时57分48秒(美国海军天文台)
21时57分52秒(Chauvenet)

最大本影食分:
1.359(Danjon)
1.358 9(美国太空总署 Espenak)
1.361(Herald & Sinnott)
1.364(Chauvenet)
1.364(紫金山天文台)
1.364(美国海军天文台)

今次是月食沙罗周期136第20次月食,起始1210年7月8日,终于2490年8月30日,历经1280年,共有月全食14次,月偏食27次,半影月食31次。

不同机构、不同理论及采用的Δt不同,普通市民不必计较于所谓的“精确时间”。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2年11月8日的月全食是台湾地区睽违四年以来本影食全程可见的月全食,本次月全食为第136沙罗序列中的第20次。北美洲西部、日本全程可见,东亚、南亚及澳洲可见月出带食,南美洲可见月没带食。

月全食世界地图。

台湾地区本影食全程可见,月球于17时2分东升,全食历时1时25.7分,自初亏到复圆,历时3时40.5分,食分1.364。在全食期间,还将发生月掩天王星,各地掩入及复出时间略微不同,以台北为例,此次月掩天王星,掩入19时5分,复出19时53分;台中掩入19时3分,复出19时50分;高雄掩入19时2分,复出19时46分。

本次月全食各时间段列表,依各地发生时间可能会有几秒钟的差异。
图说:本次月全食各时间段列表,依各地发生时间可能会有几秒钟的差异。

月全食掩天王星预报图。

资料来源:国际掩星计时协会IOTA。
预报资料来源:国际掩星计时协会IOTA

以全球的角度而言,月掩行星很常发生,但是能看见某次月掩行星的区域其范围有限,因此以台澎金马地区而言,月掩行星反倒极难看见,以台北为例,上一次及下一次月掩行星都是掩金星,上一次发生于今年的5月27日中午时分,但天公不作美,无法欣赏;下一次则发生于2023年3月24日傍晚,只可见掩入且仰角极低。

若仅计算月掩天王星,上一次发生在23年前,1999年11月15日;下一次则要再等16年,直到2038年4月12日;若再将月全食的条件纳入,下一次月全食掩天王星要等到4344年8月8日,可以说一生就这么一次,若是错过,即便重新投胎转世20次都没有机会看见。

此外,由于天王星的亮度较低,一般的月掩天王星为了要拍摄出天王星,曝光时间势必要拉长,但相对的月亮也会变得极亮,唯有在本次的月全食期间,满月的亮度相对降低了99.999%,仅余下地球大气层折射出的红光,因此能借此机会拍到最完美的照片或影像。

如何观测月食? 观察月全食不需要任何仪器,只需挑选东边地平面附近无遮蔽物、看得到月亮的地方,就可以仅用肉眼欣赏。若能使用脚架固定手机或相机、更可以轻松记录这个美丽的天象,是所有壮观天象中最容易观察的!以下为几种月食摄影方式:

月流迹摄影: 从月出至复圆期间,将快门一直打开曝光,可以记录月全食的光度连续变化。拍摄月流迹须用广角镜头,且需先事前估算月球从开始到结束的位置,将镜头位置调整好,才能在同一影像内纪录下整个月食过程。

月全食流迹摄影。2007/8/28,吴昆臻摄于台北天文馆第二观测室。
▲月全食流迹摄影。2007/8/28,吴昆臻摄于台北天文馆第二观测室。

间歇摄影: 类似月流迹摄影,相机与脚架位置固定不动,但快门每隔10~15分钟固定拍摄一次,并事后以影像软体予以合成;此外,还必须随月球的亮暗调整光圈大小与曝光时间。此次月食发生的仰角较低,搭配适当地景拍摄,容易得到不错的结果。

月食过程间隔摄影。
▲月食过程间隔摄影。

2019年夏,月落带食 林永敏摄。
▲2019年夏,月落带食 林永敏摄。

扩大摄影: 利用相机配合长镜头或天文望远镜,将月球尽可能放大者来拍摄。调整好焦距,配合适当快门摄影。若配合地貌,可用此方法拍摄月出带食的美照。

大雪山月出带食 王志信摄。
▲大雪山月出带食 王志信摄。

地球影摄影: 使用长镜头的相机,装设在赤道仪或摄星仪上,利用仪器追踪抵销地球自转所造成的星月移动,隔数分钟曝光一次,再事后以软体合成。这种方式可以拍到月球进出地球影的景象,并借以显示地影的大小与位置。拍摄前需先估算好食甚时刻月球位置,以此位置为视野中心。

月全食和地球本影摄影
▲月全食和地球本影摄影 王嘉辉摄。

月食的成因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称为「白道」;跟着地球一起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称为「黄道」。月球公转过程中,和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一直改变,地球上的人们会见到不同形状的月球,称为「月相」或「月球的相位」。月相变化周期即为农历(阴历)的一个月,约29.53天,亦称为一「朔望月」。

月相变化示意图。
月相变化示意图。

太阳光照射物体时,会在物体背面形成阴影。由于地球是球形,且太阳体积比地球大许多,故地球阴影是圆锥形的,其中深灰色小圆锥称为「本影」,阳光完全无法抵达;浅灰色大圆锥称为「半影」,仍有一部分的太阳可以照射到此处。

1501776086779523.jpg
本影与半影示意图。

日月食成因示意图。
日月食成因示意图。

白道面和黄道面两者并不重合,而是有个约5°9’的夹角。当月球在望的位置时,不一定会恰好落在地球阴影中;唯有位在白道面和黄道面的交点(节点)附近时,才有机会形成月食。 故月全食发生有2个必要条件:(1)为月球必须在望的位置,(2)月球必须在白道面与黄道面的交点上,简而言之,就是月─地─日必须几乎成一直线。

因月球位置并不见得会恰好全部落在地球本影中,若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中,则为月全食;若仅从地球本影边缘通过,只有一部分月面被遮,则形成月偏食;若月球全部位在地球半影中,则为半影月食。半影月食的光度变化非常小,除非用比较灵敏的摄影器材或光度观测仪器,否则不太容易用肉眼看出变化。

月食种类、成因与各阶段名称示意图。
月食种类、成因与各阶段名称示意图。

为何月全食的月亮是红色的? 当月全食发生时,月球进入地球本影,阳光本会完全被地球遮蔽而使得地球上的人们看不见月亮,然而因地球具有大气层,阳光经地球大气层的散射与折射后,短波长的蓝光被散射掉,长波长的红光则被大气层折射至月球表面,因而使月亮呈现红色。

为什么月全食的月亮是红色的?
月全食时的红色月亮成因示意图。

为什么月全食的时间有长有短? 月全食由食既至生光的全食阶段时间长短每次都不相同,主要是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
  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因此有时比较靠近太阳,有时离太阳比较远,地球阴影圆锥的大小会随之改变,反之地球上所见的太阳大小也会随之不同。
  2.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也是椭圆形的,所以地球上所见的月球大小也会不同。
  3.月全食发生时,如果非常接近地影中心的位置,则月全食的长度也会比一般的长。

影响月全食过程长短的原因。
影响月全食过程长短的原因。

上图中灰色部分表示地球本影,暗红色部分表示月球,十字线表地影中心。(a、b)假设地影大小、月球大小均相同,则月球经过地影的路径不同,全食总长度便不同。(c、d)假设地影大小相同,所走路径亦相同,则月球大小不一样,全食总长度亦不同。(e、f)假设月球大小相同、所走路径相同,则地影大小不同,全食总长度亦不同。

20世纪至22世纪的月食统计与比较

每年可能发生的月全食最多只会有3次,最少则连1次都没有;但若将月偏食与半影月食也计入,则一年的月食发生次数可多达5次,最少2次。而每一次月食的状况也都不相同。下表为20世纪至22世纪的月食统计与比较,日期均以国际标准时UT为准:

20世纪(1901-2000) 21世纪(2001-2100) 22世纪(2101-2200)
一年有2次月食的年数 78        78         72
一年有3次月食的年数 15        16         19
一年有4次月食的年数 7         6         8
一年有5次月食的年数 0         0         1(2132年)
月食总次数     229        228        238
全食总次数     81(35.4%)     85(37.3%)     69(29.0%)
偏食总次数     65(28.4%)     57(25.0%)     88(37.0%)
半影食总次数    83(36.2%)     86(37.7%)     81(34.0%)
时间最长的月全食 2000.07.16(1h46m24s) 2018.07.27(1h42m57s) 2123.06.09(1h46m06s)
时间最短的月全食 1917.12.28(0h11m58s) 2015.04.04(0h4m43s)  2155.09.11(0h02m36s)
食分最大的月全食 1953.07.26(1.8628)  2029.06.26(1.8436)  2170.05.30(1.8330)
食分最小的月全食 1917.12.28(1.0056)  2015.04.04(1.0008)  2155.09.11(1.0003)

(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