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2021年9月20日出版的第一卷第八期《小行星命名公告》新增三颗中文命名的小行星,包括两位中国科学家和一间机构。这三颗小行星分别是:

  215023 Huangjiqing 黄汲清。黄汲清(1904-1995),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最早从事历史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制图研究。

  484734 Chienshu 钱煦。钱煦(生于1931年)是80年代初期细胞和分子生物工程领域的奠基人之一。1990年代,他建立机械生物学基础,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的血流提供基础。他于2010年获得美国科学奖章。

  526460 Ceciliakoocen 辜严倬云(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成立于2007年,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活植物收藏,拥有超过三万三千个分类群。为全球学术研究人员免费提供材料。

【文:节译自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公告;新闻讯息由林景明提供】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伽马射线天空地图。图片来源:NASA/DOE/Fermi LAT合作。
伽马射线天空地图。图片来源:NASA/DOE/Fermi LAT合作。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研究团队证实,恒星形成星系是产生伽马射线的来源,这个重要的里程碑,解开了自196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试图破解的宇宙之谜。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在看似空旷的天空之中,是什么产生了伽马射线——这个在宇宙中能量最高的光形式之一。而这个发现将有助于提供线索,帮助天文学家解开宇宙间的其他谜团,例如找出构成暗物质的粒子类型。

  研究人员表示,在宇宙中看到的大量伽马射线,有两个明显的来源,一是当气体落入星系中心的超质量黑洞时产生,即活跃星系核(AGN);而另一种则和星系盘中恒星的形成有关。我们模拟了宇宙中所有星系的伽马射线发射,并将其结果与其他来源的预测进行了比对,发现产生这种漫射伽马射线辐射的来源来自恒星形成星系,而非AGN过程。

  研究团队在了解这些速度非常接近光速的宇宙射线,是如何在恒星间的气体移动之后,便能更准确地指出是什么产生了这神秘的伽马射线。宇宙射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当其与星际气体碰撞时,会在恒星形成星系中产生大量的伽马射线发射。NASA哈勃太空望远镜和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GLAST)是用来侦测伽玛射线爆的关键,研究团队从中分析了许多星系的资讯,如这些星系的恒星形成率、总质量、物理大小和与地球的距离等。

  研究团队表示其建立的模型还可以用于预测来自恒星形成星系的无线电波发射,而这可以帮助天文学家更加地了解星系内部的结构,我们正在制作伽马射线天空地图,期望能为下一代的伽马射线观测望远镜,例如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CTA)提供更多的讯息,而这项新技术将有助于让我们在伽马射线观测中,探测到比目前更多的恒星形成星系。该研究发表于《自然》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资料来源:Science Daily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新的研究表明,月球上一些最古老的撞击痕迹几乎看不见,是因为它们撞击的是一个较软的表面。在月球冷却和凝固之前的年轻时期,岩浆海洋覆盖了月球表面。

月球上的撞击坑。
月球上的撞击坑。

  这些相对柔软的着陆,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曾经发生过的痕迹,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月球目前的样子与科学家认为在最初的十亿年左右发生的事情不一致。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行星科学家Katarina Miljkovic说:这些大型撞击坑(撞击盆地)在40多亿年前的月球岩浆海洋凝固过程中形成,与地质历史上后来形成的撞击坑相比,应该产生不同的外观。

  一些研究表明,沸腾的岩浆湖可能存在了2亿年之久,而这项最新研究表明,这与大型小行星早期轰击的时间相符。

  研究月球早期的撞击历史,对于确定太阳系是如何形成,包含从中了解更多关于行星实际上是如何形成,以及行星在特定状态下停留多长的时间,都是极为重要。

  Miljkovic说:转换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未来的研究,了解早期地球可能经历的影响,以及将如何影响我们地球的进化。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SpaceX的第一次全素人太空任务「Inspiration4」于美东时间2021年9月18日晚间7时成功降落于佛罗里达州大西洋海域,顺利完成将近4天的太空旅程,成功写下人类航天的新历史。

SpaceX天龙号于美东时间2021年9月18日晚间7时顺利降落于佛州大西洋海域。(图片来源:约翰克劳斯/Inspiration4)
SpaceX天龙号于美东时间2021年9月18日晚间7时顺利降落于佛州大西洋海域。(图片来源:约翰克劳斯/Inspiration4)

  「Inspiration4」是全球第一个商业太空任务,由美国「Shift4 Payments」执行长艾萨克曼(Jared Isaacman)发起与出资,并计划以此为儿童癌症研究募款2亿美元。

  4名素人太空人除了Jared Isaacman,还有Hayley Arceneaux,助理医师,同时也是儿童癌症幸存者;Chris Sembroski,数据工程师;以及地球科学家和社区大学教授Sian Proctor,是首次在没有任何专业太空人同行的情况下将人类送上太空,他们搭乘SpaceX的「天龙号」太空船,由猎鹰9号火箭推进升空,不过整个任务基本上以全自动模式进行,4名太空人在执行任务前已经接受了数个月太空飞行的训练课程。

SpaceX Inspiration4任务的四名素人太空人。从左起, Hayley Arceneaux、Jared Isaacman、Sian Proctor和Chris Sembroski。(图片来源:约翰克劳斯/Inspiration4)
SpaceX Inspiration4任务的四名素人太空人。从左起, Hayley Arceneaux、Jared Isaacman、Sian Proctor和Chris Sembroski。(图片来源:约翰克劳斯/Inspiration4)

  SpaceX表示,此次任务到达了地球上空367英里(590公里)的高度,不但大幅高出之前亚马逊创办人贝佐斯和维珍集团创办人布兰森抵达的卡门线(80公里)许多,比国际太空站(408公里)和哈勃太空望远镜(559公里)都还高。SpaceX在本次任务中提供了太空船、发射和回收的服务,这首次商业太空旅行圆满成功,遥遥领先同业中的竞争对手。

  在轨道上,四名素人太空人也进行了大量的医学实验,收集样本和科学数据,以帮助了解微重力如何影响人体。(编译:台北天文馆刘恺俐)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2021年9月17日凌晨,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举办的2021天文摄影大赛(Astronomy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进行线上颁奖典礼。

  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比赛每年都会吸引全球大量的天文摄影师前来投稿,不但获奖的荣誉含金量很高,还能获得数额不菲的奖金,能在年度天文摄影大赛中获奖是每个天文摄影师的梦想。

  今次大赛中,来自中国的天文摄影师们大放异彩、成绩斐然。中国大陆青年天文摄影师董书畅(Paulownia)凭借下面这幅2020年6月21日拍摄于西藏阿里地区的日环食照片夺得本次大赛的总冠军,并荣获「年度天文摄影师」的称号。

The Golden Ring © Shuchang Dong _ Astronomy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2021 Overall Winner and Our Sun winner
The Golden Ring(金戒指) —— 董书畅

  评委称赞这幅迷人的作品完美展现天文摄影的科学、艺术和技术独创性的结合。评审委员Emily Drabek-Maunder指出:「当月球经过我们的太阳时,居然还可以以这种金环的形式展现。而在照片的右下角,透光光环,甚至月球表面的山脉都隐约可见。」

  另外一位评审委员Steve Marsh表示:「摄影师以感性、平静、专业的手法,完美的捕捉到这一自然现象。似乎你的手指一抬,就可以伸向天空,戴上这枚指环。」

  另外来自中国的天文摄影师吴忠(阿五)获得星系组冠军,他的拍摄的题为《银河环》的作品,历时两年、跨越南北半球三个地区才拍摄完成。

The Milky Ring © Zhong Wu
The Milky Ring —— 吴忠

  最佳新人奖得主则是年仅15岁的天文摄影师王至璞,他的获奖作品是《太阳系全家福》。

Family Photo of the Solar System © 王至璞 _ Astronomy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2021 Young competition winner
Family Photo of the Solar System —— 王至璞

【图、文:节录自巡星客;新闻资讯由林景明提供】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科学家表示,今年南半球臭氧层的空洞比往年更大,已经超过了南极洲的面积。

欧洲太空总署于2021年9月16日提供的照片,显示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比往常更大,已经超过南极洲的面积。
欧洲太空总署于2021年9月16日提供的照片,显示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比往常更大,已经超过南极洲的面积。

  欧盟哥白尼大气监测服务近期表示,每年南半球春季出现的臭氧空洞,在过去一周出现了相当大的增长。

  欧盟卫星监测服务负责人Vincent-Henri Peuch说:预测显示,今年的空洞已经演变成一个比以往更大的空洞。

  大气层中的臭氧可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臭氧空洞意味着更多的高能辐射会到达地球,造成活体细胞的伤害。

  1987年签署的蒙特娄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禁止使用一种卤碳化合物(halocarbon)的化学物质,它被认为是造成每年臭氧空洞加剧的罪魁祸首。

  专家表示,虽然臭氧层正在逐渐恢复,但制冷剂和喷雾罐中使用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可能要到2060年代才能从大气中完全消失。(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Phys.or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9月17日,中国大陆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太空人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三名太空人结束长达三个月的太空生活,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太空站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太空人汤洪波(左)、聂海胜(中)、刘伯明(右)。(©新华社)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太空人汤洪波(左)、聂海胜(中)、刘伯明(右)。(©新华社)

  至于为什么他们都坐着?此次执行任务的三名太空人,着陆后需待在舱内一段时间,待稍微适应地面重力环境后,由工作人员协助出舱,他们在回到北京后仍需经历长达半年的医学隔离期、疗养期、恢复期才能回复正常生活,这是由于长期生活在太空的失重环境下,不论是骨骼、肌肉、神经乃至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少了地球重力的影响而暂时失去正常机能,坐着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从现场发回来的照片显示三位太空人状况良好,相信可以在预定的时间后回归正常生活。

  这次的载人飞行任务中,一举刷新了中国太空人单次驻留太空时长的纪录并完成多项试验,替未来的任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外,神舟十三号计划将于10月前往太空,并在原神舟十二号的基础上再延长三个月,也就是六个月,下次的任务仍会是三名太空人,至于正选名单目前尚未明朗,不过已经有人猜测,官方六月发布的三名神舟十二号备选太空人员即可能为神舟十三号的正选名单。(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人民网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

  天和号核心舱是中国天宫号太空站的核心舱,原为天宫三号,天和号核心舱于2021年4月29日中午11时许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在起飞490秒后舱箭分离,按计划成功入轨。2021年至2023年间将与问天号实验舱以及梦天号实验舱对接,组建成大型的太空站,天宫三号已经取消发射计划,改为天宫号太空站。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虽已搭载三名中国太空人回到地面,但天和号核心舱仍可于地面见到,它将于9月24日04:38起过境北台湾上空,届时其亮度最高可达0.9等,比牛郎星还要亮,除了在Heavens-above网站可点击天和号为新目标以外,天和号核心舱也有可能凌日凌月,但其箭体较小不容易看见,有关该核心舱凌日凌月的相关预报讯息详见ISS Transit Finder。(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天宫号太空站(天和号核心舱)过境北台湾
天宫号太空站(天和号核心舱)过境北台湾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太阳运行至黄道特定位置的一个时间点,落在每年的9月23日前后。今年秋分则发生在9月23日凌晨3点21分,而秋分前后一、两周正是观赏「黄道光」特殊景象的最佳时机。

  所谓的黄道光是太阳系内细小尘埃反射阳光所形成的微弱亮光,只有春、秋分时较容易看见。观赏黄道光可以利用秋分前后时节,在日出前2至3小时前往光害较少的地方,面向东方地平线附近即可看见呈三角形淡白色光锥的黄道光。民众也可以利用台北天文馆天文影片频道提供的阳明山、梨山及离岛等地的即时全天域影像,也有机会透过影像随时间的变化观察到黄道光!

  秋分的黄道光也因为出现在日出前的东方,早于曙光之前出现,被称为「假曙光」,欣赏黄道光时也可以留意周遭的自然环境,听一听是否有动物也误以为早晨到来了呢!

黄道光 冬季银河陈宜婷
黄道光 冬季银河,陈宜婷

  秋分也是天文上的分界点,古代中国人将太阳周年运动在天球上的轨迹(黄道)平分为24等分,按照季节更迭定义出24节气,方便农民依据节气安排农务。秋分的「分」即平分、一半的意思,它落在整个秋季(从立秋到立冬)正好过了一半的时间点;「分」也代表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世界各地的白天与黑夜皆等长。

春分及秋分
春分及秋分,图片来源:中学生报

  春分及秋分时,世界各地的日出都在正东方,日落皆在正西方,中午太阳的仰角则会随不同纬度地区有差异。例如赤道地区正午的太阳在头顶正上方,一整天下来太阳从正东爬上天顶,再从正西直直落下,形成于地平线垂直的轨迹。在离赤道越北或越南的地方,正午的太阳会越低,太阳的轨迹与地平线的夹角也就越小,这个角度会是「90度」减「当地纬度」。如果是在北极点或南极点上,这个夹角等于「90度」减「90度」,0度!也就是说,太阳一整天都是贴在地平线上运行,出现太阳既不升起,也不落下的奇景!(编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小行星2021 NY1最接近地球的时间发生在9月22日,此时距离约0.01AU,约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8倍,速度估计每秒约9.35公里,位于半人马座。2021 NY1将在9月下旬的几天内亮度可望增加至16等左右。

  2021 NY1于2021年7月7日由泛星计划(Pan-STARRS 1)所发现,属于阿波罗型小行星群的近地小行星,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小行星2021 NY1近期并不会对地球产生威胁。

  2021 NY1公转轨道周期为3.85年,直径约130~300公尺。利用喷射推进实验室所提供2021 NY1的轨道参数资料,可以在图中看见轨道的模拟状况。(编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小行星2021 NY1与地球最接近当天示意图,紫色线条为小行星预测路径。
小行星2021 NY1与地球最接近当天示意图,紫色线条为小行星预测路径。

小行星2021 NY1当天位置示意图。
小行星2021 NY1当天位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