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三月中由日本业余天文学家中村祐二所发现的仙后座新星,发现时为9.6等,四月中达到8等,而在5月7日经历了瞬间的亮度增长,原先7.5等左右的亮度爆发至肉眼可见,在最亮期间达到了5等,今后仍有可能再次变亮,台北天文馆利用远距观测天文台资料,也同步捕捉到了亮度增加的影像并回报至美国变星观测者协会(AAVSO)。

仙后座新星亮度变化。
▲美国变星观测者协会对于N Cas 2021的观测资料汇整,横轴(Julian Days)左起为2021年3月18日至5月11日,纵轴(Magnitude)为亮度变化,绿色方格代表V波段,蓝色星号代表B波段。

目前有相当多天文同好及科学家都在紧盯着这一颗奇特行为的新星,在即将进入夏天的日子里,该星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观测,仰角也跟着提升,随着观测资料的增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相关的研究浮出台面。若民众有机会前往无光害的地区,在天亮前的高空就有机会用肉眼见到它的身影,其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仙后座新星相对位置图。
▲凌晨四点时,台湾地区观看N Cas 2021的相对位置图,点击图片可放大。

资料来源:AstroArtAstronomyNow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火星火山流

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在Icarus期刊发表的研究,显示火星在过去的50,000年中可能发生过喷发,表明火星可能仍处于火山活动状态,增加适合生命生存的可能性。

火星上的大多数火山爆发在30亿到40亿年前,留下如奥林匹斯山等巨大的火山。先前的研究表明,大约250万年前火星可能仍然有较小的火山喷发。现在,科学家使用绕火星轨道太空船的数据,发现位于赤道相对无特征的区域˗称为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的平原,有块约13公里宽的光滑且深色火山岩,环绕在32公里宽的火山裂隙。科学家表示,以前在火星所见大多数火山迹像都是熔岩流过地表所构成,但是这次地形不一样,它似乎是熔岩流之上相对较新的灰烬和岩石的沉积物。研究人员发现,喷发物的性质、组成和分布与火山碎屑流的型态相符。火山碎屑流是膨胀气体驱动的爆炸性岩浆爆发,如公元79年吞噬庞贝城的维苏威火山事件。

新发现的火山岩距离NASA洞察号火星探测器(InSight)约1600公里,该探测器自2018年研究火星的地质活动,并且发现两次地震起源此区附近。研究人员表示,如果熔岩仅在5万年前才喷发,而现在该地区仍有地震,那就意味着它可能再次喷发。这项研究的合作者表示,导致这种喷发的可能原因,是含气体的岩浆接触到永冻土,造成蒸发并引发剧烈的爆炸。有趣的是,喷发点距离火星上最年轻的大陨石坑Zunil只有10公里,因此有可能是撞击事件触发了火山喷发。这项新发现,以及InSight探测到的行星内部不断发生的地震,与NASA MAVEN太空船探测到甲烷羽流,似乎都在说火星还没有死。(编译/台北天文馆助理研究员李瑾)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极光

并不是所有的极光都像蛇一样在天空中滑行漫舞、幻化迷人;有些像是散布在整个天空中的均匀辉光,被称为弥散极光。

科学家们对这些弥散极光有相当的了解,但是一段在2002年于加拿大马尼托巴省丘吉尔拍摄的影片,意外地录到了没有记载过的极光现象。

画面出现的是扩散极光,请注意特别框出的区域,先是迅速变亮,然后消失,之后甚至连背景极光都不见了,在经过十数秒之后,扩散极光又恢复到其原来的状态。

这种科学文献中从未提及,研究团队将之称为「扩散极光橡皮擦」极光表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一直被忽略的是普遍现象呢?还是罕见的?这现象的存在意味着可能有一个极光产生的过程被大家忽略了。

在2002年3月15日,卡尔加里大学的物理学家戴维·克努森(David Knudsen)的团队在加拿大哈德逊湾沿岸小镇丘吉尔(Churchill)利用了专门用于拍摄微弱光线的设备捕捉到各种极光活动,包括这个不寻常的片段。克努森在笔记本上草草注记「出现黑屏似的漫射光,在几秒内填满」(pulsating ‘black out’ diffuse glow, which then fills in over several seconds),克努森研究极光35年以上,也是这次研究的合作者,他说:「令我惊讶并在笔记本上写下的原因是,当这小区域变亮再消失时,背景漫射极光被擦除、消失了,像是弥散极光中出现一个洞,然后大约半分钟后重新恢复,我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情况。」

克努森2002年撰写有关扩散极光橡皮擦的笔记。(戴维·克努森(David Knudsen)/爱荷华大学)
克努森2002年撰写有关扩散极光橡皮擦的笔记。(戴维·克努森(David Knudsen)/爱荷华大学)

可惜之后影片和笔记本就一直被搁着,直到天体物理学研究生赖利·特罗耶(Riley Troyer)接下研究任务,创建了一个程式来分析影片。在看过了成百上千的极光之后,发现极光恢复亮度平均需要20秒。曾在一段两小时的影片中,他记录到了22个橡皮擦事件。

研究小组表示,现在我们知道它的存在,便可以找到更多的扩散极光橡皮擦进行研究。(编译/台北天文馆刘恺俐)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1年5月17日13时54分,水星到达东大距位置,与太阳的距角为22.0度,亮度为0.4星等。由于水星是内行星,平时都在太阳附近难以观察,只有在「大距」时(指水星与太阳视角距离最大),才较容易观看。以此次东大距为例,水星在太阳东方视角最远处,因此日落后,有机会在西方低空处找到水星。此外,今年有3次东大距,这次是第2次,虽然日距角不是最远的一次,但水星与太阳连线与地平线较垂直,在日落时水星仰角相较为高,因此较容易观测。当天金星距离水星不远,约8度。由于金星非常明亮,可以利用金星为寻找水星的指标,更容易找到它。(编辑/台北天文馆助理研究员李瑾)

2021年5月17日傍晚,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2021年5月17日傍晚,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可拍照 ☆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金星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金星合月」,通常是一个农历月之中,金星和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

由于金星公转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是所谓的内侧行星(Inferior planets),因此在地球上观察时,金星通常都在太阳附近,使得每当金星合月时,月亮也在太阳附近,所以通常是发生在农历月初的金星合眉月(见于日落后西方低空),或是农历月底的金星合残月(见于日出前东方低空)。金星和月球都是很明亮的天体,每当金星合月之时,都很引人注目。

2021/5/13清晨06:03的金星合月,地心所见的金星位于月球以北约0.71度的地方,此时金星和月球才刚刚从地平线出现,不过太阳早已在05:09升起,因此可能的观测时间点为5/13日落后约19:00左右。

此时金星与月球的距离已拉开至4度以上,但却与水星、毕宿五相互呼应。只要西方地平线约5度至15度仰角的天空无遮蔽,就能看到金星、水星以及毕宿五与月龄1.5的新月同框,也是相当精彩!(编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2021/5/13傍晚19:00左右,西方低空景象示意图。
2021/5/13傍晚19:00左右,西方低空景象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1仙后座新星由日本三重县龟山市的中村祐二于2021年3月18日10时09分59秒(世界时)利用135mm焦距f/4.0相机镜头和CCD相机,发现仙后座出现一颗编号V1045 Cas = Nova Cas 2021 = PNV J23244760+6111140的9.6等新星,该天体位于M52疏散星团南边0.4度。

仙后座新星位置如下(春分点2000.0):

赤经 23时24分47.75秒
赤纬 +61度11分14.8秒

这颗新星发现后继续增加光度,在3月20日凌晨光度增至7等。 在过去的两个月它的光度维持在7至8等之间,需要使用双筒望远镜才可以看见。但是进入5月,光度又再上升,根据5月8日收到的天文学家电报讯息,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Istituto Nazionale di Astrofisica,简称 INAF)确认新星的光度已经上升至5.74等,肉眼可见。

2021仙后座新星位置
2021仙后座新星位置。Credit: SkySafari

【图:SkySafari,文:节录自天文学家电报网页;新闻资讯由林景明提示】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2021年5月14日(星期五)1时59分,水星合月,水星在月球以北2.14度。

水星视直径7.4角秒,光度+0.1等,光照面45.8%;月球视直径29.1角分,光度-1.9等,光照面3.4%,农历四月初三。

2021年5月13日19时30分,水星和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2021年5月13日19时30分,水星和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Credit: SkySafari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2021年5月13日(星期四)6时03分,金星合月,金星在月球以北0.71度。

金星视直径10.0角秒,光度-3.9等,光照面97.7%;月球视直径29.4角分,光度+1.9等,光照面1.3%,农历四月初二。

2021年5月13日19时15分,金星和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2021年5月13日19时15分,金星和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Credit: SkySafari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

天和号核心舱是中国天宫号太空站的核心舱,原为天宫三号,天和号核心舱于2021年4月29日中午11时许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在起飞490秒后舱箭分离,按计划成功入轨。2021年至2023年间将与问天号实验舱以及梦天号实验舱对接,组建成大型的太空站,天宫三号已经取消发射计划,改为天宫号太空站。

天和号核心舱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前画面
▲天和号核心舱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前画面。

由于天和号本体长达16.6公尺,直径亦有4.2公尺,在升空后,成为新的地球上肉眼可见目标,在5月初台北地区可多次见到其身影,其中以5月11日上午4时44分47秒最为明亮,达0.9等,详情请见下图。

天和号于5月11日上午路径,点击图片可放大。
▲天和号于5月11日上午路径,点击图片可放大。

Heavens-above网站上也已新增天和号为新目标,未来若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透过链接寻找。(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TESSfull-frame.jpg

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的任务目标是寻找系外行星,却偶而有意外收获。南方卫理会大学(SMU)的团队使用TESS的资料观测到一个特别明亮的伽马射线爆发,是首次以此方法,相关结果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期刊。

伽马射线爆发是宇宙中最明亮的事件之一,通常与大质量恒星的坍塌成黑洞有关,它可以产生与太阳在整整100亿年间所释放一样多的能量。研究人员在2019年10月16日TESS资料上发现GRB 191016A,并测量GRB 191016A的峰值亮度为15.1!似乎不是很亮,但大多数伽马射线爆发更暗,而且GRB 191016A距离达117亿光年!数据显示,GRB 191016A在1,000至2,600秒之间某个时刻达到了峰值亮度,大约7000秒降到TESS探测不到的程度。这天体最初是由NASA的Swift-BAT的卫星检测到,这是专门观测伽马射线爆发的天文卫星,但GRB 191016A位置与月球太近,Swift-BAT无法后续观测。幸运是TESS恰好正在测量同一天区。虽然研究人员从Swift-BAT警报讯息立即得知TESS可能会拍到,但TESS需要几个月后才会传回数据。团队认为,以TESS的亮度测量极限来说,每年可看到一次伽马射线爆发事件的余辉。(编译/台北天文馆李瑾)

资料来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