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天文学家发现海王星外天体Quaoar周围的行星环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Quaoar是一颗海王星外天体或简称海外天体(trans-Neptunian objects, TNOs),也称为2002 LM60,在2002年6月4日由帕洛马山天文台所发现。其直径约1,100公里,位于柯伊伯带,这是一个由类似彗星状天体组成的冰冷碎片带,轨道距离太阳45.1~45.6个天文单位,周期为284.5年。它有一颗已知的卫星Weywot,于2007年2月22日发现,直径约为80公里,运行在Quaoar的24个半径外。此次新发现的环在距离Quaoar7.4个半径处运行,这比土星环到土星的距离要远得多。

一位艺术家对矮行星Quaoar及其光环的想象。左边一颗是Quaoar的卫星Weywot。An artist’s impression of the dwarf planet Quaoar and its ring. Quaoar’s moon Weywot is shown on the left. Image credit: ESA / CC BY-SA 3.0 IGO.
图说:矮行星Quaoar及其环的示意图,Quaoar的卫星Weywot在其左侧。图片来源:ESA / CC BY-SA 3.0 IGO

研究团队表示不仅在巨行星周围观察到行星环,在10199女凯龙星(Chariklo)和矮行星Haumea等小天体周围也观察到行星环,到目前为止,所有已知的致密环都位于其母行星足够近的地方。而Quaoar的环系统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位于超过7个行星半径的距离,是以往根据洛希极限环形系统被认为能够存在最大半径的两倍。相较之下,土星周围的主环位于3个行星半径内,因此这个发现,迫使科学家重新思考环的形成理论。

这次的发现是使用ESA的CHEOPS太空望远镜和一系列地面仪器完成的,但由于环太小太暗,无法直接在影像中看到,因此天文学家借由观察到掩星的现象而发现环的存在,当时来自背景恒星的光被Quaoar挡住了,虽然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但出乎意料的是之前和之后都有两次光线下降,这表示Quaoar周围有一个环形系统。研究人员表示在太阳系中发现这个新的环形系统是出乎意料的,而且在离Quaoar如此遥远的地方发现这些环更加出乎意料,它更是挑战了我们之前对于此类环是如何形成的观念。

这是一个谜,因为根据传统思维,超过洛希极限的光环将会在几十年内合并成一颗小卫星。致密环仅在行星洛希极限内存在的观念可能需要修正,早期结果表明Quaoar的寒冷温度可能在防止冰颗粒黏在一起方面发挥了作用,但还需要进行更多调查,也希望这一新发现能够进一步了解土星环是如何形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将发表于《Nature(自然)》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这张是由NASA新视野号于2016年7月14日拍摄到Quaoar的假色影像。此合成图像除了背景恒星外,还包括24个单独的LORRI图像,及两个星系(IC 1048和UGC 09485)。图片来源:NASA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 / 西南研究所。This false-color image, taken at 00:06 UTC on July 14, 2016 by NASA’s New Horizons spacecraft, shows the Kuiper Belt object Quaoar. This composite image includes 24 individual LORRI images. In addition to many background stars, two galaxies (IC 1048 and UGC 09485) are also visible in this image. Image credit: NASA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 /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图说:这张是由NASA新视野号于2016年7月14日拍摄到Quaoar的假色影像。此合成图像除了背景恒星外,还包括24个单独的LORRI图像,及两个星系(IC 1048和UGC 09485)。图片来源:NASA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 / 西南研究所。

资料来源:SCI-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