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賽塔號首次在彗星偵測到氮分子! 這能讓科學家了解 67P 彗星生成時的環境 。
之前科學家僅在彗星的化合物中偵測到氮 ,像是氰化氫 (HCN) 或是氨 (NH3) 。偵測到氮分子的意義相當重大 ,因為氮分子是太陽系形成早期氮最普遍的存在形式 ,可能也為外圍氣體巨行星提供了氮的主要來源 。土衛六泰坦 (Titan) 的大氣富含大量氮氣 ,冥王星及海衛一 (Triton) 的大氣和表面的冰也都含有氮 。
偵測到氮分子能幫助確定彗星形成時的溫度 ,這是由於冰要在極低溫的環境下才能捕捉氮分子 。因為冰捕捉氮分子和一氧化碳的溫度相近 ,科學家為了進一步確認彗星形成模型 ,測量了氮分子和一氧化碳的比例 ,並與原始星雲的比例比較 。圖中的藍線及紅線分別為氮分子和一氧化碳的訊號變化 ,與時間 、彗星自轉及探測器位置有關 。
結果彗星的氮分子比一氧化碳比例要比原始星雲低了 25 倍 。科學家認為 67P 彗星誕生於原始太陽星雲中極低溫的環境 ,約–250ºC 至 –220º之間 ,與先前認定的古柏帶起源相符 。這項研究也指出 67P 彗星這類的木星族彗星並非地球上氮氣的主要來源 。
資料來源:
http://www.esa.int/Our_Activities/Space_Science/Rosetta/Rosetta_makes_first_detection_of_molecular_nitrogen_at_a_comet, 2015.03.19, Seline Hu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