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地球的外营力在地表产生风化,内营力悄悄地影响山丘下的地底结构,「山崩」的现象在山地面积占比七成以上的台湾地区时有所闻,这个现象最近也在谷神星上被记录到了!

谷神星表面的两个区域

  上图显示了谷神星表面的两个区域,谷神星是内太阳系里唯一的矮行星,其他包含冥王星、妊神星、鸟神星及阋神星都位于主小行星带外的外太阳系。图中两区及其放大图显示,细碎的岩粒从陨石坑壁滚落了下来。

  谷神星与地球不同,没有大气产生外营力,其低质量组成也使谷神星不像地球拥有活跃的内营力,是如何发生类似山崩的现象呢?

  在由美国南加州大学Elizabeth Palmer等人新发表的论文中,他们发现谷神星的最上层表面比其他类似的天体,有更多的孔隙,这提供了一个崩解的可能性。谷神星能在地表上层保留隐藏的挥发性物质,在没有大气压力的表面上,这些物质终将慢慢蒸发。研究团队推测,谷神星的多孔表面与其表面细粒产生的山崩现象可能有所关联。(编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资料来源:AAS NOVA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科学家早在1988年就确认了冥王星拥有大气层,但最近却发现冥王星的大气压少了20%以上。

  从地球很难观察到冥王星的大气层,因此只有在冥王星通过恒星前方时,也就是掩星现象,才能让天文学家看到冥王星大气层对星光的影响。根据上一次在2016年的观测,冥王星的大气层仍维持自1988年首次确认以来的大气压增加趋势。然而在2019年7月,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员有松亘与他的团队借由最近的掩星观测结果,他们发现自2016年以来冥王星的大气压似乎下降了20%以上。

  冥王星的大气层是来自于太阳加热表面时,从中昇华的氮、甲烷与二氧化碳,因此当冥王星接近太阳时会大气层膨胀,并在远离时收缩。冥王星在1989年到达最接近太阳的位置,之后便一直在远离太阳,然而它的大气层仍继续增加到地球的1/100,000左右。新视野号在2015年飞掠冥王星,那时拍摄到冥王星有一个横跨一个半球的的白色覆冰地区,这个地区被称作史波尼克高原(Sputnik Planitia),以人类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根据电脑模拟显示,由于史波尼克高原仍面对着太阳,即使冥王星已经开始远离太阳,冥王星的大气层仍得以持续增长,因此行星地质学家认为史波尼克高原在调节冥王星的大气有着重要作用。

  相同的模型认为,自2015年以来史波尼克高原应该已经开始降温,导致大气凝结成冰,有松教授认为这可能是他们新发现的背后原因。不过这些模型计算却认为冥王星的大气层自2016年以来应该收缩不到1%,而不是现今观察到的20%,因此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加速了冥王星大气的崩解。

  由于冥王星大气层对遥远星光的影响很小,观测难度本来就很高。同时,冥王星除了正在远离太阳外,还正在远离银河面的视线方向,这将会让掩星事件变得更加罕见。因此,研究小组呼吁应该把握机会使用更大、更灵敏的望远镜观察冥王星,好了解真实情况。(编译/台北天文馆王彦翔)

资料来源:Astronomy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法国马赛天文物理实验室(Laboratoire d'Astrophysique de Marseille)Pierre Vernazza等天文学家透过欧南天文台(ESO)超大望远镜(Very Large Telescope,VLT)及其上SPHERE仪器,发现位于主小行星带(main asteroid belt)中的10号小行星健神星(10 Hygiea)若归类至矮行星家族的话,那么它将是最小的矮行星。

SPHERE拍摄的健神星图像。Credit: ESO。

SPHERE拍摄的健神星图像。Credit: ESO。

  主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而健神星是主小行星带中第4大的小行星,仅次于谷神星(1 Ceres)、灶神星(4 Vesta)和智神星(2 Pallas)。Vernazza等人从SPHERE取得的高精度图像数据,研究健神星的表面,并依此推论健神星的形状和大小,结果发现健神星直径约430公里,且其质量够大,自身重力足以拉扯物质使其形状大致呈现球形。若再加上它还符合矮行星其他条件:(1)绕太阳公转,(2)不是卫星,(3)与行星不一样,没办法清空轨道上与其近似的其他天体。因此,健神星或许可以取代谷神星(直径约950公里),成为太阳系最小的矮行星。而最大的矮行星仍为冥王星,直径接近2400公里。

  健神星是以它为名的小行星家族中最大的成员,而健神星家族又是最大的小行星家族之一,成员总数接近7000个,天文学家推测这些小行星应该都来自同一个母天体。按理来说,让母天体破裂成这群庞大的小行星家族的过程,应该会在健神星表面留下一些大且深的撞击痕迹;像灶神星上就有个这样的大型撞击坑。然而,SPHERE图像数据却显示健神星表面并不如天文学家预期般的具有大型撞击坑,让这些天文学家相当意外。在SPHERE观测到的95%健神星表面上,只找到2个明显的撞击坑,但都太小了,不像是一个直径约100公里的天体会撞击出来的大小。

  Vernazza等人利用数值模拟方式,推算出来约在20亿年前,迎头撞上健神星家族母天体的天体,其大小应在75公里至150公里之间。撞击非常剧烈,致使母天体粉碎;而后部分碎片逐渐凝聚成健神星并使其呈现球形,另外的碎片则形成数量庞大的其他家族成员。Vernazza等人表示:在过去30-40亿年内,这样的大型天体互撞事件并不常见,因而相当独特,值得进一步好好探索。(编译/台北天文馆张桂兰)

资料来源:ESO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压垮冥王星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冥王星从行星家族被移置到矮行星家族的,就是阋神星(136199 Eris)的发现。这颗矮行星将在北京时间2019/10/18的凌晨1:10通过「冲」的位置,即以地球为中心,阋神星和太阳分别位于地球两侧、经度相差180度的位置。阋神星冲日时,位于鲸鱼座靠近双鱼座V字形尖点的(双鱼座Alpha星)附近,整夜可见,但因为它实在太遥远了,离地球达95.05AU,因此非常昏暗,仅有+18.7等,仅能利用大型望远镜或长时间曝光摄影才容易观察到它;而即使拍到它的身影,看起来也如一般恒星般呈现光点形状。(编辑/台北天文馆张桂兰)

2019/10/18晚20:00,阋神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2019/10/18晚20:00,阋神星所在位置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已知太阳系最远的天体是谁?不是冥王星或阋神星(Eris),也不是赛德纳(Sedna),卡内基科学研究所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s Minor Planet Center )的天文学家在2018年12月17日宣布,发现最遥远的矮行星2018 VG18

  2018 VG18,因其与太阳的距离很远而被昵称为“Farout”也就是“Far out(遥远)”之意,由于认为它够大所以为圆形,使其可能会归类为矮行星。2018 VG18发现时距离太阳大约120 AU(天文单位),远远超过太阳圈顶(heliopause,又称日球层顶、太阳风层顶),也就是太阳风终止吹拂与星际物质交界处,相较之下航海家1号目前正在144 AU处。2018 VG18距离也远远超过2015 TG387(发现于80 AU),但目前观测资料少,所以轨道参数(例如,近日点和远日点)仍不精确。目前估计其轨道周期长达1000多年,而2015 TG387则是40,000年。

  天文学家可由天体的在不同波段(如红外线或微波)估计其反照率,再加上观测的亮度与距离估计其直径。根据测量,2018 VG18的直径估计约为500公里,使其成为一颗可能的矮行星,由其表面粉红色外观,表明拥有高浓度的复杂有机物tholins

资料来源:nasa spaceflight


维基百科资料:

发现
发现者 Scott Sheppard
David Tholen
Chad Trujillo
发现日期 10 November 2018
编号
其它名称 "Farout" (nickname)
小行星分类 TNO
轨道参数
历元 2018-Nov-18 (JD 2458440.5)
不确定参数 9
观测弧 32 days
远日点 168.7 AU
近日点 21.7 AU
半长轴 95.2 AU
离心率 0.772
轨道周期 929 years
平近点角 73.77°
轨道倾角 31.7°
升交点黄经 247.4°
近日点参数 32.9°
物理特征
大小 ~500 km
视星等 24.6
绝对星等(H) 3.25

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18_VG18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vtype_3.jpg vtype_4.jpg 

  2017年1月21日,妊神星恰巧与URAT1 533-182543掩星,天文学家利用此机会在欧洲12个不同位置望远镜联合观测,意外发现妊神星拥有环!

  妊神星为第三大矮行星,仅次于阋神星、冥王星,位于海王星之外的古柏带(Kuiper belt 中国大陆译作:柯伊伯带)。发现者有些争议,加州理工学院团队与安达卢西亚天体物理研究所团队都宣称是第一个发现,最后以西班牙团队发现日期编号为2003 EL61。而以加州理工学院提议,夏威夷岛的保育女神Haumea命名。妊神星由于高速自转呈现奇特的椭圆形,大小为1960×1518×996公里。它拥有2颗卫星,分别以Haumea女儿命名为妊卫一(Hiʻiaka)和妊卫二(Nāmaka)。

  天文学家借由此次掩星观测看见该环的半径约为2287公里,宽度为70公里,也精确测量妊神星的大小,并确认其密度与冥王星近似,为每立方公分1,885公克。此外科学家没发现大气,对于自转如此快的天体来说,倒是觉得意外。

1508054556316631.jpg

编译:JIM LEE
资料来源: https://www.space.com/38432-dwarf-planet-haumea-has-rings.html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欢迎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