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迄今已知距离最远、质量最大的垂死星系,估计含有超过1兆颗恒星。最近日本国立天文台(National Observatory of Japan)和哥本哈根大学波尔研究所(Niels Bohr Institute at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天文学家田中贤幸等人,测量该星系中的恒星运动状况后,发现这个垂死星系的核心几乎已经完全成熟甚至开始步入死亡阶段,代表它应该是在大霹雳(Big Bang)后仅约15亿年就已形成,这比先前估计的还要早10亿年左右。这个结果显示:当这些星系巨兽们还处在「活着」并仍持续形成新恒星的阶段时,与宇宙中大部分星系相较之下可能也不是那么极端。这项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宇宙形成的知识,同时还让天文学家检讨现行当作基础应用的相关理论模型是否需要修正的问题。
图像中央圈起的红色天体就是大约处在120亿年前宇宙早期的垂死星系。Credit: NAOJ/M. Tanaka
如果星系不再形成新恒星,天文学家便视之为死星系(dead galaxies);反之,若星系因恒星形成仍在进行而显得明亮,便算是活星系(alive galaxies)。例如我们的银河系是个活星系,仍在缓慢但坚定的形成新恒星;而室女座星系团中间的庞大椭圆星系M87就是个完全死寂的死星系。至于淬熄星系(quenching galaxies)指那些正迈向死亡的垂死星系,星系中的恒星形成活动已明显受到抑制,不若全然的活星系那般明亮,但也不若全然的死星系那般幽暗。研究学者观测星系时会先根据亮度光谱来确认并筛选研究目标。
了解星系为何死亡是这些天文学家想要探索的主题。但为何星系中的恒星形成过程会被抑制而死亡?受限于目前的仪器设备,无法取得更详细的星系细节数据,故而迄今没有明确答案。这些天文学家们期待未来新一代的地面及太空望远镜正式运作,辅以更优秀的电脑模型,能够获得最终解答。(编译/台北天文馆张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