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3个超微弱矮星系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由达特茅斯学院天文学教授领导的团队,在一个与银河系大小相当的星系周围,首次发现了3个超微弱矮星系(ultra-faint dwarf galaxies),它们被认为是本星系群之外所发现最微弱的星系之一。新发现的星系距地球约1,140万光年,估计约有120亿年的历史,其中几乎所有的恒星都是在早期宇宙中形成的。这些星系是由位于智利的麦哲伦望远镜观测确定,之后透过哈勃太空望远镜更深入的观测加以确认。

图中是3个星系之一Scl-MM-dw5,它的恒星聚集在中心位置。图片来源:NASA, HST-GO-15938, PI: Mutlu-Pakdil
图说:图中是3个星系之一Scl-MM-dw5,它的恒星聚集在中心位置。图片来源:NASA, HST-GO-15938, PI: Mutlu-Pakdil

  这些星系是首次在一个质量与银河系相当的螺旋星系周围发现的超微弱矮星系,该星系围绕着一个名为玉夫座星系(NGC 253)运行,然而,它们的特征与本星系群内的超微弱矮星系一致,这将有助于科学家建立更准确的超微弱矮星系模型。研究人员表示大多已知的超微弱矮星系都在本星系群内,但不同的环境将会对它们的形成和演化有所影响。想要进一步地了解本星系群以外的微弱星系,并更强有力地限制超暗矮星系的统计,需要在本地环境之外发现更多的超微弱矮星系,并对其进行详细研究,才能了解本星系群内的超微弱矮星系是典型的还是不寻常的。

  超微弱矮星系是已知亮度最低、化学演化最少的星系,然而,它们也最受暗物质所支配。暗物质被认为是构成宇宙大部分的神秘物质形式,因此天文学家认为超微弱矮星系是早期宇宙的原始化石,可以为研究宇宙的组成及其第一个星系的形成提供最佳机会。矮星系是大型星系的基石,而超微弱矮星系是研究最小尺度星系形成和了解最小的暗物质团块如何充满恒星并变成星系的最佳场所。确定银河系附近已知存在的最微弱星系,将得以帮助研究人员创建宇宙最早星系形成的通用模型。

  相关研究成果将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资料来源:SciTech Daily

生成海报
(本文共有2人浏览过,今日共有1人浏览过,欢迎多加利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