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04779.htm

进入本世纪,人类寻找下一个家园的活动几乎陷入疯狂。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进步,现在我们能够看到更远、更清晰的宇宙空间,因此不断有类似地球的行星被发现。近日,波多黎各大学的科学家宣布找到了一颗迄今为止与地球环境最相似的行星——Gliese 832c。

地球2.0行星现身:5倍大 有四季

地球2.0行星现身:5倍大 有四季

地球2.0行星现身:5倍大 有四季

Gliese 832c位于地球16光年以外的星系,其围绕一颗红矮星运转,由于此类恒星的温度和亮度都远不如太阳,所以即使Gliese 832c的公转周期只有36天(暗喻距离“恒星”较近)其表面温度也和地球相近。

研究者认为,Gliese 832c拥有与地球类似的自然环境,包括外层包裹的大气和按照气候划分的四季,甚至已经孕育有生命。

不过,谨慎观点认为,现在断定Gliese 832c就是地球2.0还为时过早,毕竟依靠人类目前的技术还无法派探测器抵近观察,也许Gliese 832c上的大气成分并不适合地球生物生存。

2014 年 6 月 16 日 

APOD热点图 
图片提供: Stuart LoweLCOGT/Virtual Sky

说明: 第一则APOD出现在19年前的今天。为了庆祝APOD的生日,我们特此呈现一幅记录19年来大部份APOD主题的全天热点图上图里,越明亮的区域,显示有越多的图来自此区。点选上图的任何区域,都会带出和此区相关的APOD联结(如果曾产出APOD主题的话)。APOD的编辑特此感谢读者、美国航太总署、天文摄影者、每天把APOD翻译成20种不同语言的志工、维护超过20个镜像站的志工、回答和管理APOD主讨论版的志工与协助更新APOD社群 媒体 网站和智慧手机APP人员的支持。

2014 年 6 月 17 日 

 

麒麟座V838星的回光现象:影片 
影像提供: ESANASAHubble Space Telescope; Music: The Driving Force (Jingle Punks)

说明: 为何麒麟座V838星 (V838 Mon)会发生爆发?因不明的原因,麒麟座V838星突然变成银河系最明亮的恒星之一。然而,它的变暗就如变亮一般的突然,经过短短数个月它就暗去。这种的恒星亮闪现象前所未见──诚然,超新星新星都会把大量物质抛掷到太空中。然而,虽然乍看之下,在上面这则经过人为舖垫以保影片顺畅的8格电影里,麒麟座V838星的爆发像是有物质被抛入太空,不过实际上向外传播的只是外传的回光(light echo)而已。这则影片的资料,起始于2002年当回光首次发现之时,最末终此于2006年。所谓回光,则是亮闪从环拱恒星渐次变远的数个星际尘埃壳层反射之现象。目前造成V838爆发的领头说法是:二颗互绕的相对正常恒星,轨道衰减终至合并所引发的。V838星位在南天麒麟座内,离我们约有2万光年远。上面影像最大的回光直径约为6光年。

2014 年 6 月 18 日 
See Explanation.  Clicking on the picture will download<br /><br /><br /><br />
the highest resolution version available.

NGC 6334: 猫掌星云 
影像提供与版权: Roberto Colombari and SONEAR Obs.; Color data: Robert Gendler & Ryan Hannahoe

说明: 星云会因酷似我们常见的形状而成名,就像因经常闯祸而出名一样。不过,没有猫能创造出这个位在天蝎座内的巨大猫掌星云(Cat's Paw Nebula)。离我们5,500光年远的猫星云是个发射星云,它红色的辉光来自大量被游离的原子。它有另一个称号是熊掌星云NGC 6334,内部许多质量接近十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是过去数百万年内才从星云诞生出来。上面这是一幅猫掌星云深空影像

2014 年 6 月 19 日
See Explanation.  Clicking on the picture will download<br /><br /><br /><br />
the highest resolution version available.

火山上空的银河 
影像提供与版权: Luc Perrot

说明: 在这幅空灵的景象中,我们银河鼓胀的银核悬在云海的上方。而前景位在南印度洋.法属留尼旺岛火山黝黑剪影,则似在和银河暗黑的尘埃带相呼应。这张摄于今年一月的照片,在2014年国际天与地摄影竞赛中,获选为美丽夜空组的优胜作品。这幅、其他优胜作品与佳作,选自地球55个国家超过一千幅的参赛作品,而它们也是竞赛集锦影片的特展影像。这些影像,见证了地球美丽的夜空及其重要性。

2014 年 6 月 20 日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夜晚 
影像提供与版权: Babak Tafreshi (TWAN)

说明: 在这幅巴西.里约热内卢 (Rio de Janeiro)的夜空景象中,曳著流迹的西沉恒星悬在2014足球世界杯举办地的西方地平面上空。位在影像中心附近的优雅流星迹,来自猎户座多彩的亮星,而这幅长曝光影像中的星场,则分跨在天球赤道的二侧。此外,当地各种灯 火所造成的光迹,更为景象添加热闹。在影像右侧,机场上方的空中交通,抹画出成片的明亮辉光,在此同时,直升机在都市上空盘回,船只在近岸的海面曳行。在Copacabana和Ipanema沙滩的明亮灯光,在水面上倒映出条状的光影。在地平面附近最明亮的固定光点,则是来自俯视里约热内卢夜景的基督塑像。

2014 年 6 月 21 日
See Explanation.  Clicking on the picture will download<br /><br /><br /><br />
the highest resolution version available.

里斯本的蜜月 
影像提供与版权: Miguel Claro

说明: 13日星期五日落之时,一轮盈满的蜜月东升,成为这幅规划巧妙影像系列的主题。前景位在葡萄牙.里斯本的王者基督塑像,与相机和望远镜头的间距约在6公里左右。在6月21日夏 (10:51 UT)的前后数天,太阳在黄道的位置,让它在白日时高高划过北半球的天空。然而在夜晚时,黄道则很低平,而与黄道相距不远的满月轨道亦很低平,因此,月亮和远方地平面分离的速度也较缓慢。此时,北半球居民观看月亮时,较常发生神祕的月亮幻觉,从而觉得地平面附近的月盘大得出奇。不过,系列影像已证实月亮的视大小实际上并无变化。因为我们看刚东升满月的视线长长地切过大气,让月盘刚开始时泛著深红,后来随着它往夜空攀升,月盘逐渐转成淡金色。(Honey Moon 蜜月)

2014 年 6 月 22 日 
See Explanation.  Clicking on the picture will download<br /><br /><br /><br />
the highest resolution version available.

持续不断的土星极光 
影像提供: J. Clarke (Boston U.) & Z. Levay (STScI), ESANASA

说明: 土星极光和地球极光类似吗?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在2004年一月卡西尼号接近这颗气态巨行星时,哈伯太空望远镜卡西尼太空船同时监测土星的南极。哈伯在紫外光波段拍摄影像,而卡西尼则记录电波辐射与监测太阳风。如同地球极光,土星极光可以是完整或部份磁极。但和地球不同的是,土星极光持续长达数天,和地球极光只持续数分钟大相迳庭。虽可确定的是,两者都是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层所致,但土星极光看来似乎比地球或木星极光紧密受到太阳风的调制。上图所呈现的哈伯土星影像系列,每幅拍摄的间隔是二天。


以上信息由星友空间网成大物理分站繁体翻译,感谢星友空间网的翻译。

天象信息服务中心整理

有问题可联系邮箱446469755@qq.comQQ:446469755

 http://finance.huanqiu.com/data/2014-06/5030426.html

英国《每日邮报》6月21日曝光了一组2014年第六届国际天文摄影师大赛精选参赛作品。该比赛由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发起,面向全球业余摄影师征集天文主题摄影作品,作品多由摄影师通过镜头捕捉及后期处理,展现了美妙绝伦的天体和夜空。

本届比赛结果将于9月18日宣布,届时,最终获胜作品将在格林尼治博物馆专门展出,并同所有候选作品一起被编入一本特殊的精装纪念册。报名参加本届大赛的摄影师创历史记录,为得到官方认可,他们均提供了高水准的天文摄影作品而进行角逐。摄影作品涵盖面甚广,包括极光、彗星、月球、星轨、星云、银河甚至是外太空。

比赛之余,英国皇家天文台还为业余天文摄影爱好者编写了一本手册供他们欣赏学习。另外,上届大赛获奖及候选作品精装本也向天文迷们出售。(实习编译:吴戋审稿:郭文静)


[page]


[page]


[page]


[page]


[page]


[page]


[page]


[page]


[page]


[page]


[page]

 http://photo.huanqiu.com/globalview/2014-06/2738642.html

图集详情:

  【环球网综合报道】英国《每日邮报》6月21日曝光了一组2014年第六届国际天文摄影师大赛精选参赛作品。该比赛由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发起,面向全球业余摄影师征集天文主题摄影作品,作品多由摄影师通过镜头捕捉及后期处理,展现了美妙绝伦的天体和夜空。

  本届比赛结果将于9月18日宣布,届时,最终获胜作品将在格林尼治博物馆专门展出,并同所有候选作品一起被编入一本特殊的精装纪念册。报名参加本届大赛的摄影师创历史记录,为得到官方认可,他们均提供了高水准的天文摄影作品而进行角逐。摄影作品涵盖面甚广,包括极光、彗星、月球、星轨、星云、银河甚至是外太空。

  比赛之余,英国皇家天文台还为业余天文摄影爱好者编写了一本手册供他们欣赏学习。另外,上届大赛获奖及候选作品精装本也向天文迷们出售。(实习编译:吴戋
审稿:郭
文静)

 

新闻来源: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261 

  哈柏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3号广角行星相机(Wide Field Camera 3,WFC3)最新观测影像分析结果显示:矮星系(dwarf galaxy)的质量和体积虽然都比典型星系还小很多,但有着剧烈恒星诞生现象的矮星系,对宇宙早期历史有着超乎预期的影响力。

  虽然宇宙各处的星系迄今都还在形成新恒星,但绝大部分的恒星是在宇宙大霹雳(Big Bang)之后约20~60亿年间诞生的。研究这段宇宙早期的历史,是了解恒星如何形成、星系是如何成展与演化的关键。

  所谓的星遽增星系(starburst galaxies)是指星系中的恒星诞生率远高于预期的「正常」恒星形成速率。先前的星遽增星系研究皆集中在那些中等质量或高质量的星系们,但在宇宙早期中,数量最为庞大的其实是低质量的矮星系。然而这些质量不高的矮星系本身光度就不高,再加上距离非常遥远而使它们更为昏暗,因此非常难以探查研究。天文学家仅能观测到距离比较近的小型星系,或是距离远的大型星系。所幸,在以红外波段观测的WFC3及其特殊的棱栅光谱模式(grism spectroscopy mode)下,天文学家才能一尝夙愿,了解遥远宇宙中这些低质量矮星系的一些特征,与彼时的矮星系内恒星形成总量,以便推测这些矮星系们是否为星遽增星系的一员。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EPFL)Hakim Atek等人表示:以前就推测星遽增矮星系对早期宇宙中的恒星诞生风潮有所贡献,但这次透过WFC3的最新影像,才首度得以测量这些星遽增矮星系所具有的影响力。结果出乎大家意外:这些星遽增矮星系在宇宙中绝大多数恒星形成的这个时期内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些星系的恒星形成速率之快,让它们在短短的1亿5000万年内就可使星系内恒星总质量加倍。相较之下,在绝大多数一般星系内要达到相同的恒星质量加倍状况,得耗费至少1030亿年才能达成,由此可见这些星遽增矮星系的恒星诞生率有多猛烈。

  这项研究结果不仅让天文学家可深入了解10多年关于星系质量和恒星形成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也让天文学家能进一步了解早期宇宙中到底发生过什么样的事件,更能提供星系演化的线索。一个星系处在星遽增状态其实并不寻常,这意味着它们是某奇怪事件的结果,例如:星系合并、和另一个星系有潮汐交互作用,或是超新星震波引起的连锁反应等。天文学家们希望藉由更仔细地研究这些星系,了解它们如何形成、在形成早期有着什么样的行为模式等,可以发现造成这些星系内剧烈恒星诞生的原因,并透过这些好好了解整个宇宙的星系演化状态。

资料来源:http://www.spacetelescope.org/news/heic1412/ , 2014.06.19, KLC

新闻来源: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260 

  如果冥王星最大的卫星—冥卫一(Charon)的冰质表面有裂隙,那透过这些裂缝,或许可呈现出这颗卫星的内部是否曾经够温暖,暖到足以让冥卫一地底维持液态海洋的存在。

  冥王星是太阳系矮行星之一,和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远29倍多,如此遥远的距离,能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稀少,所以它的表面温度低达摄氏零下229度;如此酷寒之境,其表面不可能存有液态水,已知的5颗冥王星卫星亦同。距离遥远,再加上冥王星本身就很小,以目前地球上已有的观测设备,还无法清楚的观测到冥王星及其卫星的细节,只能等待2015年新视界号(New Horizon)太空船近距离飞掠冥王星和及其卫星时,才能窥见冥王星的秘密。

  根据现阶段的实际观测资料,冥卫一绕冥王星公转的轨道稳定且几近圆形,更好玩的是,冥王星与冥卫一目前处在所谓的「潮汐锁定」状态,两者互绕过程中,始终都以同一面面对彼此。不过美国航太总署(NASA)哥达德太空飞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Alyssa Rhoden等人利用电脑模拟冥卫一,结果发现冥卫一表面随着冰壳厚度、冥卫一的内部结构以及冥卫一能变形扭曲的程度不同,会出现不同的裂隙型态。未来可将这些模拟结果与新视界号太空船实际观测结果予以比较,便可判断冥卫一以前是否因为高偏心率之故而曾有过地下海洋。

  太阳系中有些气体巨行星的卫星,如木卫二(欧罗巴,Europa)和土卫二(Enceladus)等表面破裂形成许多缝隙的冰卫星,几乎已经证实它们都拥有地下海洋。当木卫二和土卫二绕着木星和土星公转时,受到各自母行星和邻近卫星的重力拉扯,让它们的轨道不但无法保持圆形,而且轨道偏心率还非常高,换言之,它们的轨道非常椭圆。如此一来,这些卫星因在不同轨道位置所感受到的重力潮汐作用强度不同,卫星表面和内部也会随之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摩擦,并因此产生热能。这种潮汐加热(tidal heating)作用可让卫星内部保持温暖,延长木卫二和土卫二地下海洋存在的时间。同理,模拟结果显示冥卫一的轨道偏心率曾经非常高,所以应该也会有潮汐加热作用,造成内部挤压摩擦与表面裂隙等现象。

  冥卫一的质量约为冥王星的1/8,这个比例比其他卫星/母行星的质量比大很多,实际上,它们是太阳系中「卫星/母行星」质量比最大的,有天文学家一度倡议应该将它们视为「双行星」。一般认为冥王星曾遭受严重撞击,撞击碎片后来形成了冥卫一和其他小卫星,所以冥卫一原始诞生的地方和冥王星的距离必定比现在还近得多。如此一来,冥王星和冥卫一的重力对彼此都有很强的潮汐作用,使它们的表面向彼此凸起,使它们内部产生摩擦力;同时因为这个摩擦力的产生,使冥王星和冥卫一的潮汐作用发生位置,稍微落后于它们的轨道位置。这个落后的状况对冥王星而言就像个致动或煞车器一样,可让冥王星的自转变慢,而因角动量守衡之故,冥卫一反倒因此而自转加速,并逐渐远离冥王星。地球和月球之间也一直都在发生同样的现象。

  Rhoden表示:冥卫一的轨道演化情形,特别是它的轨道从近圆形变成高偏率椭圆的阶段,可能因潮汐变形而得以产生足够的热,让冥卫一地底的液态海洋能维持一段时间;不过因为目前冥卫一的轨道趋近稳定的圆形,所以即使曾经有地下海洋,现在也早已冻结成冰。利用含有海洋在内的冥卫一内部结构理论模型所得结果,这些天文学家发现只要冥卫一公转轨道偏心率小于0.01的话,就能在冥卫一表面产生如木卫二表面所见的那些裂隙结构。而既然这么容易就能产生表面裂隙,那么当太空船飞抵冥卫一附近,并发现其表面如果没有任何裂隙,那么天文学家就可以得出冥卫一公转轨道偏心率的上限,以及其内部究竟可达多温暖的程度。

  这些研究让天文学家们能事先准备好,当新视界号太空船抵达冥王星系统附近时,他们应该要观察的现象与细节是什么,或是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可以学到什么。

资料来源:http://www.nasa.gov/content/goddard/cracks-in-plutos-moon-could-indicate-it-once-had-an-underground-ocean/ , 2014.06.13, KLC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03353.htm

据国外媒体报道,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此前宣布使用南极BICEP2望远镜探测到宇宙诞生之处的引力波信号,这一发现轰动了世界,这是我们首次发现宇宙引力波在极早期时的直接证据。但是在前不久,科学家又宣布这一发现可能受到了干扰,我们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发现的B模偏振信号可能来自银河系的宇宙尘埃,造成了实验中存在假象问题。

学家为了研究宇宙大爆炸理论,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寻找可疑信号,这些来自大爆炸的余辉中记录了关于宇宙诞生的奥秘,图中显示的为微弱引力波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的偏振现象,这是的大爆炸发生后的瞬出现的时空涟漪。本周四,来自南极BICEP2望远镜的研究小组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文章指出,调查中存在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这可能使得最初的观测结果出现错误。

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科学家在3月发表关于宇宙大爆炸引力波证据的发现后,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一些理论物理学家通过对BICEP2望远镜的数据进行验证,发现一个潜在的问题,即来自银河系的宇宙尘埃产生的微波背景辐射将对探测结果产生干扰,因此还不能够确定这些引力波信号来自宇宙大爆炸后的瞬间,因此我们需要排除各种可能存在的前景干扰源,比如银河系宇宙尘埃。

图中显示的为位于南极的BICEP2望远镜,这是本次发现宇宙“原初”引力波信号的主要探测设备。在此之前,许多科学家已经相信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暴涨期内出现了引力波,它们记录了我们宇宙的开端。在暴涨理论的框架下预言了B模极化的存在,因此如果我们探测到B模极化,就可以说明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暴涨期是存在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推出我们的宇宙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宇宙,这些宇宙与我们的宇宙是平行的,是从概率上解释我们宇宙的特殊性。

位于南极的BICEP2望远镜是专门用来寻找引力波证据的天文台,其可对南极天空进行扫描,这里的观测条件有助于我们探测到宇宙中弥散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信号,虽然其极为微弱,但我们仍然可以绘制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分布。该辐射信号早在1964年就被科学家发现,而BICEP2望远镜的探测任务为寻找微波背景辐射中的B模偏振信号。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艾伦•古思认为目前的发现使得关于宇宙膨胀的边缘理论可以被排除,未来我们将集中调查暴涨期的宇宙奥秘。

这张照片记录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温度的细微变化,该辐射信号是一种电磁波,因此其具有偏振的特点,科学家认为其偏振性与引力波有关。我们的宇宙有着137亿年的历史,一些关键性的事件发生在宇宙诞生之初,极早期的微小波动对如今宇宙的演化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从大尺度上看,微小的波动可导致当前宇宙中形成星系团、星系以及恒星等宇宙天体

南极BICEP2望远镜的观测条件较好,这里较为干燥,而且光污染程度较小,科学家花了三年时间对百分之二的天空进行了扫描。

宇宙中最古老的光,科学家通过红色和蓝色来区别不同的温度,红色代表暖色,蓝色则为寒冷,这张照片也是宇宙婴儿时期的图像。

 http://news.zhengjian.org/node/22363?utm_campaign=zhengjian&utm_source=twitterfeed&utm_medium=twitter

2014-06-21

 

英国《每日邮报》报导,欧洲宇航局公布了一系列普朗克天文望远镜收集到的辐射数据,并称有“另一个宇宙”与我们现在所在的宇宙平行存在。这是证明“另一个宇宙”存在最新、最有力的证据。这次光谱宇宙地图的证据或许会给物理学的发展带来全新改变。

我们宇宙之外还有另外的宇宙存在

5月19日,欧洲科学家用普朗克望远镜收集的数据制成了一幅宇宙地图。通过研究地图,发现宇宙南部集中了更多的宇宙微波辐射,这意味着我们所在的宇宙可能还受到另一个平行存在宇宙的重力吸引,这再次证明我们的世界之外,可能还存在一个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也称多重宇宙论(Multiverse),是美国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1895年提出的。根据这种理论,在我们的宇宙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宇宙,这些宇宙的运动规律和我们所认知的宇宙不同。

 可以举例说明平行宇宙的概念:假设你手里拿着一片树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片树叶。能不能换种看法:你手里拿着无数片树叶,只不过它们全都一模一样,在时间空间上叠合在一起,所以你只能看见一片树叶。甚至连你自己都有无限多个,只不过叠在一起,但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没准会分出一个你来。整个世界也会跟着分出去,于是有两个互不相干的世界,其中各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你,只是你们俩永远都不会碰到一起,也就无从知道对方的存在,这就是所谓平行宇宙。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259 

  欧南天文台(ESO)口径达40米的欧洲极大望远镜(European 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 E-ELT)于智利时间2014/6/19当地下午2:00开始动工。

  这座望远镜的基地位在北智利海拔3000米的亚马逊斯山(Cerro Armazones)山顶,今日将先炸平山头,移除约5000立方公尺的岩石,后续整地过程也会陆续移除岩石达220,000立方公尺之多,最后才能整理出一块约150m×300m的平地,进行后续的天文台与望远镜建筑工作。

  这个望远镜由798片1.4米宽的六角形镜片组成39.3米的主镜M1,每片镜片的厚度只有5公分;而次镜M2口径达4.2米。整个计画预计总共将花费8亿7900万欧元(相当于美金11亿元),预定在2022年完工,2024年开光,届时将成为地球上最大的可见光/红外光望远镜,且其解析度将达哈柏太空望远镜的16倍左右。

  接在E-ELT之后最可能开始建置的光学望远镜,将是口径100米的猫头鹰望远镜(Overwhelmingly Large Telescope, OWL)。(Overwhelmingly意为「压倒性的」)相关新闻可参考天文新知2014-03-20新一代太空竞赛:超级望远镜揭开宇宙奥秘

The 3,000m-high Cerro Amazones mountain on which E-ELT will be built is located in northern Chile

参考资料:2014.06.19, KLC

通知:人造卫星天象查询网中文版已于2月6日开启,网址请点击这里

观测的天象方式:目视【肉眼可直接观赏】、可拍照;

观测时间及位置:24-25日清晨东方较低夜空;

可见的地理位置:全国;

天象的观赏价值:★★;

月光的影响程度:无影响;

阳光的影响程度:有影响。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金星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金星合月」。由于金星和月球都是非常明亮的天体,因此每当金星合月时,都相当引人注目。

  2014/06/24的20:54金星合月,不过此时金星和月球都尚未升起而不得见。可在6/25的凌晨天亮前朝东方低空观看,金星亮度-3.9等,金星下方的月亮则是月龄27的残月,两者相距约5度左右。此外,由于金星目前位在金牛座中,6/25凌晨天亮前,金星和月亮恰好位在金牛座两个疏散星团之间:属于金牛座脸部的毕宿星团,以及金牛座背部的昴宿星团,可尝试一并将这些天体都拍下来喔。

1

2014年06月24-25日金星与毕宿五伴月位置大致图【模拟地点:重庆】

图片来源:Stellarium

名词解释:

金星是从太阳向外的第二颗行星。在大小上,金星和地球几乎可以说是双胞胎,它的质量为地球的82%。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时225天,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略大于0.72天文单位,轨道近于圆形。金星每243天相对于恒星逆向自转一次,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金星上的“一日”比“一年”还长。

是太阳系中两个天体的赤经(经度)从地球看来相等时的一种排列。从地球上看,行星或其他天体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谓之下合,行星或其他天体位于太阳后面谓之上合。当一个行星与另一个行星或其他非太阳天体在天空紧密靠在一起时,称为行星合。

①  严格地说,不是“赤经”而是“黄经”相等,尽管太阳系的大多数天体的赤经和黄经一般相差不很大。  

毕宿五是88星座中金牛座的一颗恒星,它距离地球约68光年,它的直径约为5300万千米,是太阳直径的38倍。

天体亮度,一般指目视星等,是表示一个天体明亮的指标。肉眼能见的天体极限亮度约为6等,夜空最亮的恒星天狼星约为-1.46等,太阳为-26.7等,满月为-12.8等,金星最亮时为-4.89等哈勃太空望远镜能拍摄到的最暗天体约为31.5等。【数值越小亮度就越亮】

距角是一个天文名词,表示从地球上观察时,天体之间分离的角度。如天体合事件等。

视直径,是表示天体视觉角度大小的指标,月球和太阳视角(视直径)在半度30角分)左右金星10–66角秒(1角分)木星30– 49角秒。【1度等于60角分,1角分等于60角秒】曾“角”叫“弧”。

地心,地球中心。

天文单位(AU)是距离单位,定义为地球在整个轨道上(一年内)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AU等于149597870公里(=499.005光秒)。

天象所谓天象是指日月星星发生的天文奇观,亦指天空(文)现象。2

参考资料

1.台北天文馆之网路天文馆网站

2.大宇宙百科知识

注意:所有信息数据庞大且由本人一人编辑,难免出现错误,还请指出错误所在好加以改之。

获取更多天象信息请关注新浪微博@天象预报http://weibo.com/tianxiangyubao或手机飞信142023427以及微信(资金不足无法开通

2014 年 6 月 9 日 
See Explanation.  Clicking on the picture will download the highest resolution version available.

如何辨识天空的那抹光 
影像提供与版权: HK (The League of Lost Causes)

说明: 天空的那抹光是啥?这或许是人们常有的疑问之一;而在经过一些快速的观察之后,或能得到解答。诸如:它在运动吗?有没在闪烁?如果你住在都市附近,这样的景观通常是源自飞机,因为飞机数量众多,而能比都市灯光亮的恒星和人造卫星寥寥。如果答案是“否”,而且你住在远离都市的地方,那这种亮光可能来自金星火星这类的行星;前者通常出现在日出前或日落后的地平面附近。然而,有时候远方地平面上方自行缓慢的飞机,会让它难以和亮行星分辨,不过经过数分钟之后,飞机的运动还是能让它和行星区分出来。尚无法确定吗?上面这则图表,揭示了一些偶带着幽默但基本上正确的判断过程。星空热爱者应能找到一些该修订之点,欢迎提出订正,但语气请宛转。

2014 年 6 月 10 日 
See Explanation.Moving the cursor over the image will bring up an alternate version.Clicking on the image will bring up the highest resolution versionavailable.

M51: 涡旋星系的X射线辐射 
影像提供与版权: X-ray: NASACXC, R. Kilgard (Wesleyan U. et al.; Optical: NASASTScI

说明: 如果我们能为整个螺旋星系进行X射线检测,将会见到何种景象?最近美国航太总署的钱卓拉X射线卫星,就替名为涡旋星系 (M51)的邻近互扰星系拍照;并在上面这幅钱卓拉影像所呈现的这个螺旋星系和它的近居里,找到数百颗闪亮的X射线恒星。这幅影像结合了钱卓拉的X射线哈伯太空望远镜的可见光数据。其中,难以数计的明亮X射线源,可能是M51之内的中子星和黑洞双星系统,而其比率则远高于一般的螺旋和椭圆星系;因此,这也隐指这座涡旋状的天体,曾发生过一波波剧烈的大质量恒星诞生活动。此外,NGC 5194(右)和NGC 5195这二个星系的明亮核心,也皆是缘自高能活动过程。在这幅假色影像里以紫色来标识X射线数据,而弥漫状的X射线,通常是被超新星爆炸加热到数百万度的气体所辐射出来的。

2014 年 6 月 11 日 
See Explanation.  Clicking on the picture will download the highest resolution version available.

三个在新西兰上空的星系 
影像提供与版权: Mike Mackinven

说明: 电波天线碟并不会吐出星系,不过它们可以用来侦测星系。上面这幅二星期前摄于新西兰幽暗夜晚的美丽景观里,我们银河的盘面看似从左方升起,在夜空蜿蜒伸展并高悬在头顶。而在银河弧与地平线之间,可见到银河最明亮的二个卫星星系,其中,小麦哲伦星系在左,大麦哲伦星系在右。这座隶属于Warkworth卫星接收站的电波天线碟,则位在奥克兰市的北郊。

2014 年 6 月 12 日 
See Explanation.  Clicking on the picture will download the highest resolution version available.

蜘蛛星云及附近的天区 
影像提供与版权: Marco Lorenzi

说明: 蜘蛛星云 (Tarantula Nebula)是邻近大麦哲伦星系内的巨大恒星形成区,其大小超过1,000光年。在这张透过宽及窄波段滤镜拍摄的彩色深空望远镜影像里,这只宇宙级节肢动物盘据在左上角。在蜘蛛星云(NGC 2070)之内,强烈的辐射、恒星风和中心年轻大质量恒星团R136的超新星爆炸震波,除了激发星云发出辉光之外,也雕塑出酷似蛛脚的丝缕状丝云气。此外,在蜘蛛星云附近的其他剧烈恒星形成区,通常也拥有年轻星团、云气丝和泡泡状云气等结构。在这幅影像中,离我们最近的现代超新星SN 1987A,位在影像中间偏上的位置。这张影像的跨幅将近2度 (4个满月),涵盖了大麦哲伦星系内超过8,000光年的区域;而这片天体拥挤的星场,则位在南天的剑鱼座之内。

2014 年 6 月 13 日 
See Explanation.  Clicking on the picture will download the highest resolution version available.

草莓红的月亮 
影像提供与版权: Göran Strand

说明: 七月的满月(满相出现在7月13日0411 UT),传统上称为是草莓月或玫瑰月。然而,对这轮上个月从瑞士Marieby村后方升起的满月来说,这些名称倒很适合用来描述它的外貌。影像中,这轮圆月看来很庞大,因为拍摄此景使用了长焦镜头,而摄影地点则离前景的房屋有8公里。不过在这个13日星期五如用肉眼观看,也会觉得位在地平面附近的满月大得出奇,而这正是长久以来所称的月亮幻觉效应。不过,和望远镜或长镜头所造成的放大作用不同的是,我们对这种月亮幻觉的成因了解不多,也无法用散射和折射这类大气光学效应来解释;它们分别让影像中的月亮泛红和边缘崎岖。

2014 年 6 月 14 日 
See Explanation.  Clicking on the picture will download the highest resolution version available.

纽约到伦敦航机上所见的银河 
影像提供与版权: Alessandro Merga

说明: 这幅旅行途中所拍摄的天文图里,在波音747翼尖附近可见到人马座的亮星和银河中心。 这张同温层影像,是这个月初从纽约前往伦敦的航班、飞行在大西洋上空11公里时所拍摄的。也因此,这个高度的天空清朗且幽暗,拥有拍摄天文影像的理想条件。不过,在航速接近1,000公里的飞机上透过窗户拍摄这种照片,需要克服多重挑战。使用快速镜头和高灵敏相机设置,一部小型可折缩的三角架,并用毯子遮挡往内部灯光在窗户所造成的反射,摄影者前后共拍摄了90幅曝光时间30秒或更短的影像。最后,其中一次10秒曝光产生了这幅稳定多彩的高空天文学影像。

2014 年 6 月 15 日 
See Explanation.  Clicking on the picture will download the highest resolution version available.

微波背景辐射双极化: 地球高速穿过宇宙的效应 
图片提供: DMRCOBENASA, Four-Year Sky Map

说明: 我们的地球并非静止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运行;太阳绕着银河系的中心打转;银河系在本星系群中运动;本星系群则掉向室女座星系团。然而,这些运动的速率都小于这些天体相对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CMBR)的运动速率。在这幅COBE卫星所拍摄的全天域图里,沿着地球运动方向的辐射,出现了蓝移,因此显得较热。然而,反方天空的辐射,出现出红移,因而看起来较冷。这张图显示相对于此一原初辐射本星系群的运动速度大约是每秒600公里。这种原先未预期的高速,到目前为止尚无合理的解释。为何本星系群会动得这么快呢?外头有什么在牵引着我们?



以上信息由星友空间网成大物理分站繁体翻译,感谢星友空间网的翻译。

天象信息服务中心整理

有问题可联系邮箱446469755@qq.comQQ:446469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