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火星和月球在天球上的赤经经度相同时,这样的现象称为「火星合月」,同时也是火星和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

  这次的火星合月发生于2020/8/9下午16:00,火星会位在月球北方约0.75度的地方。不过在火星合月发生时刚好两者都尚未升起,台湾地区可见到月球和火星的时间约在晚间22时过后,但此时两者的距离已拉开至约3度。届时两者皆位于东方、双鱼座天区内,火星亮度约-1.3等,月相接近下弦月。(编辑/台北天文馆王彦翔)

2020/8/9晚间23:00火星和月球接近景象示意图
2020/8/9晚间23:00火星和月球接近景象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

  影片为台北天文馆、中央大学与东华大学共同设立之流星观测网,所拍摄2020年8月12日04:10发生的火流星(上为合欢山,下为鹿林山),亮度估计为-6星等。以两地观测到同一流星事件,可得到流星距离与流星母体之轨道参数。

  英仙座流星雨(Perseids,007 PER)是年度三大流星群之一,活跃日期为7月17日至8月24日。根据国际流星组织(IMO)预报,今年的极大期发生于12日21时至13日0时,其ZHR约110。但流星预报有其不准确性,而且极大期前后仍有机会看到数量不少的流星,也值得在前后数日观察。此外,极大期的月相为下弦,月亮约子夜0时升起,而流星雨辐射点约22时升起,在月光影响下,上半夜是较佳观测时间。

  观测流星雨不需要使用望远镜,但需要到光害少视野辽阔的地方,因此高山或海边都很合适。此外流星并不仅只出现于英仙座,而是天空中的任何角落都有机会。只是英仙座附近出现流星的机率较高,但远离英仙座的流星虽然数量较少,但有机会看到划过天际较长的流星,因此可朝东北方广泛区域搜寻。拍摄流星雨最好能使用架在三脚架上的数位相机,并使用大光圈广角镜头,拍到流星的机会较大。相机的iso值要提高,曝光时间视当地光害条件而定,一般约10秒左右可避免星点拖线。

英仙座流星雨

图中可明显看到英仙座流星雨辐射点的方向。摄影:施勇旭

英仙座流星雨的来源

  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天体是第109号周期彗星——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109P/Swift-Tuttle)。这颗彗星直径约26公里,绕太阳公转一周约需133年。它上一次回归时间是在1992年,下一次需等到2122年。当地球接近或穿越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的轨道时,彗星遗留在轨道上的细小残渣(称为流星体)会受到地球引力吸引而落往地球表面,在离地面约70~100公里高之处与空气摩擦生热而燃烧,造成英仙座流星雨。其他流星雨的成因也是类似,不过有些流星雨的来源不是彗星,而是小行星,如极大期在12/14前后的双子座流星雨便是如此。

1501919571697172.jpg

流星雨的成因与彗星有关示意图。图片版权:台北天文馆

  英仙座流星群曾在1991~1992年爆出400颗以上的数量;1990年代末数量已降成100左右。1990年代之后数量增多的主因就是母彗星于1992年的回归造成的。目前彗星正远离中,流星数量也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不过仍不容小觑。

  您可至美国NASA全天监测相机(network of all-sky cameras)网站观看监测相机捕捉的火流星画面。

与英仙座流星雨有关的神话故事

  希腊神话故事中,英仙座所代表的希腊神话故事人物柏修斯(Perseus)是天神宙斯(Zues)和阿尔戈斯(Argos)国王的女儿达那厄(Danae)之子。因有预言指出达那厄的其中一个儿子会对阿尔戈斯国王阿克吕修斯(Acrisius)不利,阿克吕修斯就干脆把达那厄藏在铜塔里,不使人知道她的存在。结果却被好色的天神宙斯看到,趁达那厄熟睡时,化做一阵金雨与其交配,这才有了柏修斯。所以传说英仙座流星雨就是宙斯拜访达那厄的那阵金雨呢!

火流星超多的英仙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速度中等(平均每秒59.6公里),亮度中等到偏亮(平均约2等),常带有残余的尾迹且常出现彩色的流星,此外,根据往年观测资料发现它是一年当中出现火流星数量最多的一群流星雨。以下为自2008-2013年观测到的火流星统计数量统计,火流星数量最多的就是英仙座流星雨(PER),其次为12月中旬的双子座流星雨(GEM)、猎户座流星雨(ORI)等。英仙座流星雨火流星最亮亮度平均约为-2.7等,双子座流星雨则为-2等,几乎比英仙座流星雨的还暗了近1个星等。

1501920053719109.jpg

全年各流星雨的火流星数量统计图。

英仙座流星雨的历史

  英仙座流星雨最早的历史记录出现在公元36年的中国史籍中,记录了超过一百颗流星,日本与韩国也分别在八至十一世纪有详细的记载,但十二至十九世纪则只有零星记录。8月流星之多早已为人所知,英仙座流星雨甚至有「圣劳伦兹之泪」之称,因为在每年8月10日的圣徒日时,在英仙座总有大量的流星出现,但英仙座流星雨每年周期性出现的确认则是在1835年被记录。

  第一位对英仙座流星雨进行计数统计的是Eduard Heis,他在1839年统计每小时英仙座流星数量达160颗,自此之后,Heis与全球其他观测者每年都做类似的计数,至1858年止,历年来平均每小时出现数量为37~88颗,有趣地是,1861年突然激增至78~102,1863年更提高至109~215,到1864年数量仍高于平常。根据Giovanni Virginio Schiaparelli计算1864~1866年英仙座流星雨轨道的结果发现,英仙座流星雨极有可能和一颗周期133年的Swift-Tuttle彗星(1862 III)有关,因为每当这颗彗星接近近日点后,流星数量便有激增的现象。109P/Swift-Tuttle彗星最初是由Lewis Swift与Horace Tuttle分别于1862年7月发现的,当时它是一颗7.5等的彗星,9月初时升高至2等,彗尾长25~30度(北斗七星的六倍长),相当壮观!这也是人类首度发现流星雨和彗星之间的关联。

  到了二十世纪初,英仙座流星雨数量有降低的趋势,在1901~1910年间,Denning的统计平均每小时数量为50颗左右,1911年更降到只有4颗,1912年也只有12颗。正当人们怀疑英仙座流星雨是否已经「寿终正寝」时,接下来的几年它却又恢复正常,并在1920年意外地发生大爆发,达到每小时两百颗以上!最令人不解的是,此时其母彗星在远日点附近!虽然英仙座流星雨1920年代有几年又陷入低潮,但是在1931年与1945年分别又达到每小时160颗与189颗的规模,后来一直到1960年代都没再发生异常现象。

  1973年,Brian G. Marsden预测Swift-Tuttle彗星将在1981年9月16.9日到达近日点(+/-1.0年),这个消息立即吸引了大批的观测者加入英仙座流星雨的监测行列。这项预测果然没有让人失望,英仙座流星雨从1966~1975年间的平均每小时65颗跃增至1976~1983年的90颗,1983年时最高甚至达到187颗过,虽然这次流星观测者算是大饱眼福,但彗星观测者却始终没有看到这颗神秘的Swift-Tuttle彗星。

  在1983年的高峰之后,英仙座流星雨又开始走下坡,1984年的极大期刚好在满月后一天,但荷兰流星协会仍然记录到最高每小时60颗。1985年,虽然没有月光的干扰,但数量已降至每小时40~60颗,1986年的情况也差不多。

  1990年代初,Marsden公布了新的预测,如果109P/Swift-Tuttle彗星与1737年Kegler所观测的是同一颗彗星,那么它将在1992年12月再度通过近日点,随后,Swift-Tuttle彗星在1992年2月被发现,但英仙座流星雨则到1993年才在欧洲出现极大,当时全球观测者蜂拥至中欧观测这次流星雨,果然不负众望地出现每小时200~500颗的惊人数量,这股高潮一直持续到1994年。

  自1860年代起,参与英仙座流星雨观测与记录者就不断增加,使得英仙座流星雨的记录相当丰富且完整,其中又以William F. Denning的记录最多,他在1869~1898年间,共记录了2409颗英仙座流星,是第一位测量出辐射点每日移动量的观测者。

  除了主要辐射点在英仙座η外,自1879年以来还有几个次群也都曾被记录过,例如Denning就指出他曾在英仙座χ和γ同时观测到流星群,在次群中又以英仙座γ最活跃、最常被观测到的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除了η的主群与次群中最活跃的γ群外,还有α、β群,但出现时间非常短暂。以下是各次群的记录统计:
γ群:主要出现在8月11至16日间,辐射点为赤经41度,赤纬+55度,辐射圈直径约2度,流星数量随主群变化。
χ群:出现于8月7日至16日间,辐射点赤经35度,赤纬+56度,辐射圈直径约2度,极大出现于8月9日至11日间。
α群:出现于8月7日至24日间,辐射点赤经51度,赤纬+50度,辐射圈直径约1.5度,极大出现于8月12日至17日间。
β群:出现于8月12日至18日间,辐射点赤经47度,赤纬+40度,辐射圈直径约1度,出现数量不规律是英仙座流星群中最弱的次群。

  在最近三、四十年间的观测中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英仙座流星的亮度似乎在极大前比较亮,1953年,A.Hruska(捷克)发现在8月8日至12日间出现的英仙座流星平均亮度约2.5等,但8月12、13日降到2.8等,14、15日更降到3.4等,1956年,Zdenek Ceplecha也观察到类似的光度降低现象:8月4日至10日间平均亮度为2.68等,但8月10日至15日则降至2.94等,光度最高的时段反而发生在8月6、7两日的2.31等,13、14日为3.18等。虽然Hruska与Ceplecha 的观测结果似乎不尽相同,但从各方观测报告来看,两者的数据皆获得支持。1983年,另一支西班牙流星观测组织对英仙座流星雨的光度作了详尽的记录,结果比较接近Hruska的数据,在8月1日至13日间,流星的平均亮度从1.75 逐日降至2.04等,之后在14日降至2.19等,15日2.52等,17日2.77等,19日2.92等,20日为3.45等。英国流星协会主席Robert Mackenzie认为英仙座流星光度分布是受到流星体质量密度变化的影响。

  1986年,Paul Roggemans(比利时)在7月27日至8月16日间共观测了1315颗英仙座流星,平均光度为3.10等,其光度变化大约是逐日递减10%,但有两个例外,一是8月5、6日与6、7日间,光度陡降至3.54等,第二个是在8月9、10与10、11日间,光度降至3.71等,从这组资料来看,似乎又较接近Ceplecha的说法。不论如何,从上述这些光度记录可知,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体分布并不均匀。

  另一项从最近三、四十年统计出来的结果发现,英仙座流星出现尾迹的比率相当高,这也是英仙座流星雨在古代即受到注意的关键之一。Miroslav Plavec研究了1933~1947年间8,028个英仙座流星,发现在1933年有尾迹的比率为45%,1936年为60%,1945年35%,1947年则为53.5%,从1931~1985年间将近六万颗流星记录来看,有尾迹的比例则为45%。自1860年代起,英仙座流星雨的轨道资料就一直比其他流星雨都要多且详细,尤其在最近几十年间,天文摄影与电波观测兴起,使得轨道要素的准确性更加提高。

(编辑/台北天文馆助理研究员李瑾)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美国NASA在2020年7月30日宣称,刚成功发射不久并搭载着新火星探测车「毅力号」(Perseverance)的太空船遇到了技术难题,电脑系统暂时只能在安全模式上运行。

  美国NASA说,资料显示,太空船已进入安全模式,这可能是因为太空船短暂处于地球的阴影下时,造成太空船一部分的温度比预期的要低所导致。

  太空船离开了地球的阴影,现在温度已恢复正常。

  当太空船进入安全模式时,它会关闭所有基本系统,直到收到任务控制中心的新指令。美国NASA补充说,目前太空船正在对系统作全面健康评估,并努力使太空船恢复到正常状态,以顺利前往火星。

  运载NASA最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测器的火箭,在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7月30日上午7时50分从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如果它能在未来的旅程中幸存下来,耗资24亿美元的火星车将扫描分析和钻探火星岩石,以寻找外星生命的迹象。探测车还会释放出有史以来第一架太空直升机,并测试人类在这颗红色星球上生存所需的科技。

  运载NASA最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测器的火箭,在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7月30日上午7时50分从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如果它能在未来的旅程中幸存下来,耗资24亿美元的火星车将扫描分析和钻探火星岩石,以寻找外星生命的迹象。探测车还会释放出有史以来第一架太空直升机,并测试人类在这颗红色星球上生存所需的科技。

  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和中国分别于7月18日和23日发射了自己的探测器前往火星,美国是继他们之后在今年7月的第3次的火星探测任务。(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吴典谚)

运载NASA的火星探测器的火箭,在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7月30日上午7时50分从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
▲运载NASA的火星探测器的火箭,在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7月30日上午7时50分从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天文学家发现了银河系边缘的一条古老恒星流,这条不寻常的恒星群集,被称为凤凰座星流,得名于其背景星空的凤凰座,它在过去曾以球状星团的形态存在着,但是受到星系的引力撕裂,其球形渐渐扭曲,最终成为一条丝带一样绕着星系运行。

艺术家所绘制被扯碎的恒星流在银晕上环绕。
▲艺术家所绘制被扯碎的恒星流在银晕上环绕(Credit:James Josephides/Swinburne Astronomy Productions/S5 Collaboration)

  恒星流和球状星团对天文学家来说都不是新东西,银河系中大约有150个已知的球状星团,它们大部分都存在于银晕中,与银河系大多数恒星的位置正好相反(几乎在银河系盘面上),这些球状星团每个都可能包含数十万颗恒星,所有星团的重元素丰度都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凤凰座星流却是个例外,它的重元素丰度与我们见过的任何球状星团都不一样,就好像它不属于银河系似的,它的重元素丰度比其它相似的结构还要少,根据研究人员的理解,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应该「现在」存在的星团。

  现今仍环绕银河系的球状星团都有一个重元素丰度的下限,凤凰座星流的重元素丰度却远低于过去的所有统计资料值,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它也许是银河系早期天体的幸存者,当时的环境与现在大不相同,故其重元素丰度自然也不同。当天文学家发现了新的东西,便有了新的问题,它是唯一的吗?是否有其它类似的结构仍存在于浩瀚的银晕中?

  如果这些过去的残骸仍存在,我们可没有永恒的时间去找它们,因为就像球状星团一样,恒星流也不会永恒存在,只要银河系的引力仍然在破坏整体结构,恒星流迟早也会烟消云散,只是时间问题,该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巨石阵是英国南部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奇迹,几个世纪以来,它的许多谜团始终困扰着历史学及考古学家,就连天文学家也对于它的用处做了不少的猜测。科学家想知道的是其建造方法,目的,以及其石材来源,其中石材来源这一项,可能已经有了答案。

  虽然迄今为止,没有人确切知道当初建造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些科学家认为巨石阵是早期英国部落或宗教组织举行仪式的中心,还有一些专家认为那里是观察天文的地方,人们很可能在季节变化之际在那里举办活动;巨石阵中几个重要的位置,似乎都是用来指示太阳在夏至那天升起的位置,而从反方向看刚好就是冬至日太阳降下的位置。

  巨石阵中较小的蓝岩(bluestone)先前被追溯到250公里外的威尔斯彭布罗克郡(Pembrokeshire),但萨森岩的来源一直无法确认。7月29日在《科学进展》期刊中所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提出,大部分被称为萨森岩块的巨石似乎都源于25公里外的西伍兹,那里也曾是史前活动频繁的地区。1958年的考古修复工作中,为了稳固一块即将裂开的岩石钻入金属棒进行固化,相对的就会有同样数量的圆柱状岩石被取出,但由于当时对该古文物的价值并无认识,最终给了参与挖掘作业的工作人员作为纪念,直到2018年及2019年其中的两块完璧归赵。于是研究团队使用质谱仪对这些样本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将其结果与20个可能来源地的沉积岩进行比较,发现威尔特郡的西伍兹与之最为吻合。

1958年考古修复时的照片。
▲图为1958年考古修复时的照片。

  目前已经确定石材来源了,古时候的英国人是如何将重达30吨的巨石搬运到25公里外的地方仍是个谜,普遍认为巨石是由雪橇拖来的,但若要证实这个现象,还必须了解其路线及其中途所落下的萨森岩屑,但是至少我们已经确定了起点和终点了。(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20公分(8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0年8月3日凌晨03:59,13244号小行星Dennymeyer将会遮掩飞马座一颗亮度10.6等的恒星UCAC4 506-144244,遮掩后亮度下降至13.7等,此时该星位在西方仰角约52度之处,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掩星的最佳观测地点位于马祖的莒光乡,南竿岛也在掩星带内。

13244号小行星掩星经过路径,蓝色线内表掩星带,绿线为中心线,红线内则由于小行星形状尚未确定而产生的误差范围,故仍有机会见掩星。
▲13244号小行星掩星经过路径,蓝色线内表掩星带,绿线为中心线,红线内则由于小行星形状尚未确定而产生的误差范围,故仍有机会见掩星。

  关于小行星的命名,主要是取自一位餐厅老板Denny Meyer,他曾获美国餐饮圈殊荣:詹姆斯比尔德奖,该奖项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但是真正让该名得以上天的因素是他所经营的慈善事业,除了促进社区复兴及古迹修复的资助,另外还是Feed the hungry董事会成员,致力于协助印地安那州的饥民免于挨饿,也因此获颁Share Our Strength的人道主义奖。

  由于被掩星亮度较低不易观测,需要指向定位良好的赤道仪,并配合20公分以上望远镜以天文相机观测。此外,精确观测时间与时间解析度对小行星掩星非常重要,因此需要以GPS或网路校时,摄影曝光时间也需要在1秒之内,详细的天空位置及方向请见http://www.italoccult.it/。(编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技佐许晋翊)

发布单位:国家航天局

关于开展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测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教育厅(教委)、科技厅(委、局)、团委、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科技局、团委、科协,教育部所属有关高校,工信部所属高校,中科院所属院校:

  探月工程自2004年启动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当前,正在启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和行星探测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测任务。嫦娥七号任务拟开展月球南极着陆与巡视探测;小行星探测任务拟对近地小行星2016HO3开展绕飞探测并实现取样返回,同时对主带彗星133P开展绕飞探测。为进一步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探索热情,国家航天局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拟在两次任务中留出部分资源,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开展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此次活动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技馆、中国航天基金会等单位共同承办,由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具体组织实施,并成立活动组委会。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

  激发探索热情,揭示宇宙奥妙。

  二、名称

  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测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

  三、时间

  征集活动自通知下发之日起正式启动,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31日(以邮戳日期为准)。

  四、内容

  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方案,含科普意义、基本原理、设计方案等。

  五、征集对象

  全国大、中、小学生(含港、澳、台)。

  六、规则与作品要求

  (一)规则。

  1.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与,团队人数不超过6人。

  2.参与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的个人或团队,每个任务只允许提交1项创意设计,并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

  3.提交的科普试验载荷创意方案将在互联网、报纸、电视、期刊等媒体以及评选活动的宣传资料中展示。

  4.主办方将成立专家委员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从创新性、科普性、实现性等方面对创意方案进行评选。

  5.主办方将与获奖个人或团队签订《科普试验载荷创意方案使用协议》,知识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不得擅自用于其他商业活动。

  6.主办方将结合工程实际,从获奖作品中确定科普试验载荷创意方案,并协调设计方、实施方开展详细设计和工程研制,随工程任务飞往深空进行科普试验。

  7.活动组委会拥有对本次活动规则的最终解释权。

  (二)创意设计相关要求。

  1.嫦娥七号、小行星探测任务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需分别明确适应于月球轨道或月球表面、小行星(彗星)轨道或小行星表面。

  2.创意设计应具有新颖性、科普性、展示性。

  3.创意设计应考虑载荷工作环境约束,尽可能明确载荷使用条件等相关要求。

  七、资料下载和方案提交

  本次征集活动通知及填报模板等可通过网络下载,创意设计方案建议书、报名表(见附件)可通过网络或以纸质材料方式提交。

  (一)网络。

  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http://www.clep.org.cn)或其他合作网站。

  通过网络提交创意设计方案建议书、报名表时,报名表需提交签字后的扫描版。

  (二)纸质材料投递。

  以纸质材料方式提交创意设计方案建议书、报名表时,纸质版(一式三份)及电子版光盘,请寄送至以下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南里甲9号首发大厦A座2楼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注明“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办公室”收,邮政编码:100073。

  (三)咨询查询。

  电话:房方舒 010-63947198,13146748613

  宋猗巍 010-68379021,13910239576。13910239576@163.com(邮箱)

  (四)截止日期。

  所有参与征集活动必须在北京时间2020年10月31日24时之前提交(纸质投递以寄出邮戳为准)。

  八、奖项设置

  征集活动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鼓励奖若干名,奖品包括奖金、证书、航天纪念品、发射观摩行等。

国家航天局

教育部

科技部

中国科学院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附件下载:创意方案建议书及报名表模板

  申报材料电子版报送要求:

  创意设计方案建议书、报名表电子版请提交至活动组委会电子邮箱bjchange@bjchange.net。邮件正文标题为“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方案申报材料–嫦娥七号任务(与/或小行星探测任务)–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组织申报单位”;方案建议书及报名表以附件提交,标题分别为“载荷创意方案建议书–嫦娥七号任务(或小行星探测任务)–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组织申报单位”、“载荷创意方案报名表–嫦娥七号任务(或小行星探测任务)–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组织申报单位”。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在十七世纪望远镜发明之后,天文学家对火星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对其表面明暗各异的反照率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命名。191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成立后,承担起了行星地名的命名和仲裁工作。目前太阳系内星球表面特征的命名工作都是由IAU 的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WGPSN)统一负责。

  中国天文学会自1922年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天文学名词的规范、审定、统一和普及。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天文学名词委)是中国天文学会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下属的专门负责天文学名词术语定名与审定的专门工作委员会,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的天文学术语和译名。依托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天文学名词网站(http://astrodict.china-vo.org/)目前已收录包括火星常见地名在内的两万多条天文学名词。

  2020年7月23日升空的“天问一号”迈出了我国火星探索的第一步。为助力我国的火星探测任务,服务社会公众,天文学名词委组织力量首次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迄今为止(截至到2020年7月15日)已公布的除环形山以外的全部811条地形地貌名称译为中文,旨在为相关学科的研究和科普教育等活动提供参考。

  本次发布的火星地形地貌名称的中文推荐译名包括:拉丁语形式的国际通用名、IAU官方英文说明、中文译名、以及中文翻译说明。 主要参考资料包括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周定国编《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陆谷孙编《英汉大词典》、鲁刚编《世界神话词典》等权威资料,并经相关领域专家审定。现全部数据向社会开放使用,可直接下载,也可在天文学名词网站在线检索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这批火星地形地貌特征专门制作了可视化页面,可通过电脑或手机访问。不仅能直观地浏览火星表面地形地貌所对应的中文推荐译名,还支持中英文地名搜索。在天文学名词网站火星地名词条页面点击【地图查看】按钮便可直达该地名在火星上的位置。

  如在译名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关问题,或者有其他意见和建议,都可通过天文学名词网站进行反馈。

来源:中国天文学会

继续阅读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目前飞行状态良好,能源平衡、工况正常,地面测控捕获及时、跟踪稳定,飞行控制和数据接收有序通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探测器已脱离地球引力影响范围,进入行星际转移轨道,飞离地球超过150万公里。

  2020年7月27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清晰地月合影。在这幅黑白合影图像中,地球与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状,在茫茫宇宙中交相辉映。

来源:中国探月工程

图为2020年7月27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距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拍摄的地月合影照片。
▲上图为2020年7月27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距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拍摄的地月合影照片。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研究人员使用加州Zwicky瞬变设施天文台,于2019年12月发现的超新星SN2019yvq,它位于天龙座中相对较近星系NGC 4441里,距离地球约1.4亿光年。在发现后几小时内,天文学家就使用NASA的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研究紫外线和X射线波长下的现象。SN2019yvq归类为Ia型超新星,这是常见的白矮星爆炸事件,但不寻常是这次却伴有的紫外线的闪光。由于白矮星爆炸通常不会热到足以产生这种紫外线,天文学家仅第二次探测此现象(前次是iPTF14atg)。

  天文学家猜测可能原因为:1. 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在吞噬来自伴星的物质后,两者之间发生碰撞,从而激发出紫外线。2. 白矮星核心中的极热放射性物质与外层混合,使外壳达到比通常更高的温度。3. 外部的氦层点燃白矮星内部的碳,引起极热的爆炸和紫外线闪光。4. 两个白矮星合并,造成撞击与爆炸并发射紫外线辐射。

  天文学家表示,随着时光流逝,爆炸的物质会越散越远,我们就可以看到更深处。或许一年之后,爆炸物质将变得很薄,以至于能看到中心。最终将能理解白矮星爆炸过程,以及这种超新星所产生的铁如何分布在整个空间。甚至更能了解Ia型超新星,而更精确测量天体距离,从而确定宇宙的膨胀的速度。相关研究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期刊。(编译/台北天文馆助理研究员李瑾)

Ia型超新星SN2019yvq(蓝点)合成图像。(ZTF/Northwestern/Caltech)
Ia型超新星SN2019yvq(蓝点)合成图像。(ZTF/Northwestern/Caltech)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