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不推荐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冥王星和水星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冥王星合水星」,通常是这两颗太阳系天体比较接近的时候。

  2017/1/30的1:19,冥王星合水星,地心所见的冥王星位在水星以北约1.2度的地方。但水星只有+0.7等,冥王星亮度更只有+14等,这样的亮度只能淹没在曙光中,因此观察它们接近的景象非常困难。不推荐观赏。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2.jpg vtype_4.jpg 

  当从地心向外看,水星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水星合月」,通常是一个农历月之中,水星和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但因水星公转轨道在地球内侧且最靠近太阳,所以通常仅能在日落后或日出前的短暂时间观察水星,也因此每当水星合月时,通常会发生在农历月初或农历月末之时。

  2017/1/26的8:44水星合月,地心所见的水星位于月球以南约3.7度的地方。可在1/26凌晨日出前的5:30~5:50左右,朝东偏南方近地平处观看,水星亮度+0.7等,月亮则是月龄27.5、朔前两天的极细残月,在曙光中,其实这两者都很不容易观察,建议可利用双筒望远镜协助观赏,或是可以利用心宿二与土星来帮忙:以土星为中心,心宿二和水星分别在土星两侧差不多等距的地方;而残月就在水星左上方约3-4度远之处。

201701260550-moon_mer.png

2017/1/26凌晨5:50,水星与残月相对位置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2.jpg vtype_3.jpg vtype_4.jpg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土星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土星合月」,通常是一个农历月之中,土星和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

  2017/1/24的18:18土星合月,地心所见的土星位在月球以南约3.6度的地方。不过此时土星和月球都在地平面下而不可见,可在1/24或1/25的凌晨天亮之前朝东方低空观看,土星亮度+0.5等,月亮则是月龄25.5或26.5的残月。其中,1/24凌晨所见的残月位在土星上方约6-7度远之处,1/25凌晨所见更细的残月位在土星左下方约6-7度远之处。

  除了土星和残月之外,在它们的右方约15度远之处有天蝎座主星心宿二,土星左下角约15度远之处则是水星。目前土星与水星所在之处恰在银河中心附近,因此有许多深空天体可以欣赏,其中最多的就是疏散星团,建议可以利用双筒望远镜帮忙,或是对这区域拍摄至少曝光10秒以上的照片,您会发现这里一带的星星多不可数,还有许多红色蓝色云气散布其中,是个非常热闹的天区。不过这些天体在晨曦出现后都不够明显,所以要欣赏的话,还是得早点爬起来,或是等到夏季的傍晚入夜后再来欣赏也可以。

  或许,更吸引人的是大名鼎鼎的南十字星座!这个季节的天亮前,南十字座就在正南方地平附近。可以利用非常明亮的半人马座南门二(半人马座α星)与马腹一(半人马座β星)这两颗一等星来寻找,从南门二指向马腹一,就可指向南十字顶端的十字架一,从而辨认出整个南十字星座。其中南门二是半人马座最亮星,它其实由三颗星组成,其中主星A视亮度-0.01等,是全天第四亮星;南门二也是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其中的C星距离最近,为4.2光年,故有「比邻星」之称。马腹一是半人马座第二亮星,亮度0.6等,是全天第11亮星。南门二颜色偏黄,马腹一颜色偏白,观察时可以顺便比较一下它们的颜色差异。有趣的是,在地球上观察,虽然南门二比马腹一还亮,但事实上,南门二A是一颗与太阳近似的黄色矮星,B和C更是比太阳小很多的红矮星;而马腹一却是一颗南十字上方还有着全天最大、最容易看见的球状星团——半人马座ω星团,用望远镜欣赏这个星团,会有很深的「星星怎么能挤成这样呢?」的感受。如果想观赏完整的南十字座与半人马座ω星团等,建议到台湾南部地区南方地平没有遮档的海边,如西子湾或垦丁猫鼻头之类的地方,或是到南方地平附近无遮蔽的高山地区,都可以观赏到喔!

201701240530-sat_moon.png

201701250530-sat_moon.png

2017/1/24(左)与1/25(右)凌晨5:30所见的土星与残月接近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2.jpg vtype_3.jpg vtype_4.jpg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地球内侧,故有内行星之称。从地球观察这两颗内行星,常在太阳左右,仅能在清晨日出前或傍晚日落后的短暂时间看到它们,故这两颗行星又有「晨星」或「昏星」之称。

  而当水星或金星来到「大距」位置时,也就是太阳-水星或金星-地球成直角三角形,且水星或金星位在直角位置时,在地球所见的水星或金星离太阳的角距离也是最远、最适合观察它们的时候。当内行星在太阳以东的大距位置时称为「东大距」,可见于傍晚的西方低空;当在太阳以西的大距位置时称为「西大距」,可见于日出前的东方低空。

2017-mercury-sunrise.jpg

2017年日出时所见水星方位仰角图。取自2017天文年鉴。

  2017/1/19的17:43水星达西大距位置,即水星太阳以西,太阳-水星-地球成直角三角形(水星在直角上),这是从地球观察,水星离太阳的离角最远的位置,也是观察这颗离太阳最近的行星的最佳时机之一。此时的水星离太阳24.1度,日出前的仰角达15度左右,亮度-0.2等,建议可用双筒望远镜协助观赏。本次西大距是今年内的3次西大距中,日出前水星仰角最高的一次。

  可在1/19前后几日的凌晨5:30至6:00天亮前朝东方低空观看。受到黄道光和晨曦影响,水星虽然亮达-0.2等,但仍不够明显,建议使用双筒望远镜来协助观赏。除了水星之外,在它上方还有土星和天蝎座主星心宿二,这三者几乎排成等距直线。土星亮度+0.5等,心宿二亮度+1.05等,胜在它们的仰角比较高,受到黄道光和晨曦的影响稍小,可以当作寻找水星的辅助参考指标。

201701200600-mercury-1.png

2017/1/20凌晨6:00,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和金星几乎接近圆形的公转轨道不同,由于水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比较椭圆,因此即使到西大距位置时,望远镜下所见的水星不见得是呈现半圆的弦月形,甚至,绝大部分时候都不是弦月形。

  本次西大距时,水星的亮面比例为64.3%(或说相位为0.64),所以呈现凸月状。但是由于其视直径只有7角秒,所以要看出它的形状,必须使用口径10-15公分以上的望远镜才能分辨得出来。

201701200600-mercury-2.png

2017/1/20凌晨6:00,望远镜下所见的水星形状,是个亮面相位为64.3%的凸月形。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画面左侧的亮点是背景恒星)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本田-姆尔科斯-帕伊杜莎科娃彗星(45P/Honda·Mrkos-Pajdusakova)星历表
根据香港天文学会2016年11月12日的天文测量数据

T 2016 Dec 31.1894 TT
q  0.532547    Peri. 326.2678
a  3.024649    Node  89.0068
e  0.823931    Incl.  4.2495
Ref: MPC 84320

   
         日期     h  m   s     o  '  "    delta  RSun   Elong  Phase   光度   "/min  PA
2017/2/1  20 5 24.9  – 3 19 13    0.155  0.841   19.2  157.3    7.9    6.94 302.6
2017/2/2  19 55 20.9  – 1 42 50    0.144  0.855   22.7  153.6    7.9    8.02 302.6
2017/2/3  19 43 42.3   0  8 43    0.133  0.869   26.7  149.4    7.9    9.30 302.5
2017/2/4  19 30  9.6  2 18  5    0.123  0.883   31.3  144.6    7.9   10.82 302.4

2017/2/5  19 14 19.5    4 47 58    0.113  0.897   36.6  139.1    7.8   12.61 302.2
2017/2/6  18 55 44.5    7 40 30    0.105  0.912   42.7  132.8    7.8   14.64 301.6
2017/2/7  18 33 55.6   10 56  7    0.098  0.926   49.7  125.7    7.8   16.85 300.7
2017/2/8  18 8   26.1  14 32  1    0.092  0.940   57.5  117.7    7.8   19.05 299.3
2017/2/9  17 39 0.6    18 20 11    0.087  0.955   66.2  109.0    7.8   20.95 297.2

2017/2/10  17  5 48.8  22  6 37    0.085  0.969   75.6   99.6    7.9   22.18 294.4
2017/2/11  16 29 38.2   25 33  8    0.084  0.984   85.2   89.9    8.0   22.44 290.7
2017/2/12  15 51 58.0   28 22 47    0.086  0.998   94.8   80.3    8.1   21.66 286.4
2017/2/13  15 14 42.1   30 25 47    0.089  1.012  103.8   71.3    8.4   20.05 281.9
2017/2/14  14 39 37.6   31 42  2    0.094  1.027  112.0   63.1    8.6  17.96 277.3

2017/2/15  14  7 57.0   32 18 49    0.101  1.041  119.4   55.8    8.9   15.73 273.1
2017/2/16  13 40 10.8   32 26 22    0.109  1.055  125.9   49.4    9.1   13.60 269.4
2017/2/17  13 16 16.6   32 14 24    0.118  1.070  131.5   43.8    9.4   11.69 266.1
2017/2/18  12 55 52.7   31 50 32    0.127  1.084  136.3   39.0    9.7   10.04 263.4
2017/2/19  12 38 30.7   31 20  7    0.137  1.098  140.5   34.9   10.0   8.65 261.0

本田-姆尔科斯-帕伊杜莎科娃彗星接近地球时相对位置.jpg
 本田-姆尔科斯-帕伊杜莎科娃彗星接近地球时相对位置


更多资料:

有趣天文奇观 版权所有

发布单位:嘉义县北回归线太阳馆 发布日期:2017-01-11

  一颗大如10层楼建筑的小行星1月9日飞快掠过地球,当时距离地球仅是地球和月球间距离的一半。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道,亚利桑那大学卡塔琳娜巡天计划(CSS)1月7日才发现这颗名为2017AG13的小行星。

  2017 AG13大小介于15到34公尺,掠过地球时速度为每秒16公里。这颗近地物体当时与地球的距离,约是地球和月球距离的一半。天文学家费德曼(Eric Feldman)表示:「它移动很快,而且很靠近我们。」

  它下次掠过地球预估是在2017年12月28日。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2.jpg vtype_3.jpg vtype_4.jpg 

  冬至是一年当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但它并不是一年中日落最早或日出最早的日子喔!事实上,在冬至过后约20天,1/13-14前后的2017/01/08~01/19这段期间,台北地区日出时间为6:41,是2017年内日出时间最晚的时候喔!赖到平时得起床上班上学的时候,结果太阳还在地平线上徘徊呢!而一年中最晚日落的时间是在11/29-11/30前后。(此处所指的日出与日落时间,乃是太阳上边缘与地平面切齐的时间,此时因地球大气散射之故,天空看起来是很明亮的。以下亦相同。)

  同理,夏至虽是一年白昼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的日子,但因为均时差的关系,夏至日不是一年中日出时间最早、日落时间最晚之日。事实上,以台北地区而言,一年中日出时间最早的时间是在夏至之前的6/6~6/12期间(5:03),日落最晚则是在夏至之后的6/27~7/9(18:48)。

taipei_2017annual_sunrise_sunset.jpg

台北地区年度日出、正午与日落时间变化图。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使地球公转时不是均匀的等速,1/4前后过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比较快,相反地在7/4前后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比较慢,如此一来使得真正的一天(称为「真太阳日」)每一天都不一样长;再加上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面有一约23.5度的倾角等因素,使得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位置一直改变。这些因素影响的结果,使每天的真正正午时间和手錶上的12点钟有一个差异,谓之「均时差」,每天的正午时间应该加上或减去均时差后才是真正的正午时刻。均时差差异最大者在每年2/12和11/3左右,这也使得午前和午后的白昼时段并不等长。如果每天固定时间去拍摄太阳,将一整年的太阳轨迹(日行迹)叠合在一起后会呈现8字形(故又称8字图),不同纬度的日行迹亦不相同,有兴趣者不妨耐着性子,努力一年就有成果。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欢迎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