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香港大学

  现代地球和火星的大气都具氧化性,日常生活中含铁的物质很容易被氧化形成铁锈(即铁氧化物)。氧化性的大气在地球上已经存在约25亿年,但在此之前,地球的大气是还原性的,即地表并没有铁锈痕迹。

  从还原态行星(reduced planet)到氧化态行星(oxidised planet)的转化被称为大氧化事件(GOE),此转化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地球上的大氧化事件在本质上与生命演化,尤其与产氧光合作用的盛行密切相关。香港大学的行星地质学家发现火星其实也经历过大氧化事件——这颗红色星球的表面在几十亿年前并没有那么红。

  这项研究最近于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中发表,由港大地球及行星科学研究部和太空研究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刘嘉成和其导师Joseph MICHALSKI博士共同率领完成。他们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分析火星地表物质的分子振动,借以研究火星古老岩石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团队将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与实验室所收集的光谱数据进行详细对比,发现火星地表出露的古老岩石曾经历过还原性的化学风化,显示早期火星确实存在过还原性的大气环境。

  虽然现代火星具有干冷的气候条件,但是在35亿年前,火星更为温暖潮湿,其气候条件足以让河道、湖泊和含水矿物在地表形成。科学家利用数学模型研究早期火星大气和古气候,发现早期火星存在过较强的温室效应。要实现这强度的温室效应,大气中不仅需要二氧化碳的存在,还必须包含还原性气体。在这项研究之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早期火星出现过还原性大气,而这项研究证实了早期火星大气的确是还原性的。

  此研究采用了红外遥感的细致分析,利用红外光谱研究风化岩石露头的矿物分布特征。研究工作建基于中国海南岛与火星类似的玄武岩厚层风化剖面的仔细分析上。刘嘉成在室内利用红外光谱对海南岛玄武岩风化壳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较早前亦在《应用黏土科学》期刊(Applied Clay Science)发表了适用于表征玄武岩化学风化程度的光谱参数。

1613583785251597.jpg
  加工彩色图像中,左上角的蓝色调表明岩石在风化过程中,铁质因为风化而流失。这是存在还原环境的直接地质证据。

  「嘉成的研究项目真的非常出色,成功地将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应用于火星遥感之上。」Michalski博士续说:「他发现火星上的岩石剖面具有和海南岛风化壳类似的矿物演化趋势。」

  地球及行星科学研究部助理教授Ryan MCKENZIE博士对这项研究工作亦印象深刻。Mckenzie博士说:「这是一项十分出色的研究,其发现将影响我们对类地行星及其表面环境早期演化的理解。氧气是生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正是由于生命的存在,地球的大气在25亿年前从还原性向氧化性的转变才成为可能。如果没有微生物产生氧气,它就不会在我们的大气中聚积,我们亦不会在地球上生存。尽管火星和地球在演化过程中的部分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我不禁开始思考,嘉成的研究结果对早期火星生物圈是否存在有哪些启示。」

  中国首次自主发射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已于2021年2月10日进入火星轨道,并定于今年5月登陆火星,令科学家为之振奋。港大这项研究工作证明了如何透过光谱和遥感技术,做出对理解火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发现。当我们开始了解火星最古老的历史时,研究人员亦同时准备好直接探寻或曾存在于火星的生命印记,未来港大将致力成为参与探索任务的一员,为火星研究出一分力。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几千光年外的球状星团有个让人惊奇的核心。天文学家发现,NGC 6397包裹着一群恒星质量等级的黑洞,而不是一个相对巨大的黑洞。

  球状星团常被认为是早期宇宙的「化石」,它们是非常致密,大约包含有十万至一百万个非常古老的恒星,有些就像NGC 6397,和宇宙一样古老。所有的球状星团,它所有的恒星都是形成在同一时期、同一气体云中,我们的银河系大约有150个已知的球状星团。

  这些球状星团是研究宇宙历史、或是他们绕行的星系中暗物质含量的绝佳工具,但是近来天文学家关注于一种难以捉摸的天体——中等质量黑洞。

  这些中等质量黑洞(intermediate-mass black holes)位于恒星质量黑洞(Stellar black hole)和超大质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s)之间,后者通常是位于星系中心。关于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确凿证据很少,而且还没有定论。理论模型显示,它们可以在球状星团中找到,球状星团是恒星聚集的引力核心,就像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的较大星系一样。

  这与一种称为动态摩擦的阻力相一致,其中,群集的对象互相交换动量,诸如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这类的死亡恒星比主序星更致密,它们向内移动,而其他的较轻的恒星则往外围移动。天文学家使用恒星演化理论推测,发现的大部分额外质量都是黑洞。

Cluster of Stars Filled With Small Black Holes

  位于约7800光年之外的NGC 6397,其中心可能是一个中等质量的黑洞。

  天文学家Eduardo Vitral表示:强而有力的证据显示NGC 6397的致密核心有个看不见的质量,占比不大,但我们惊讶地发现,它不是「点状」呈现,应该不是一个孤立的巨大黑洞。

  这也是最近的两篇论文一致发现的,居住在球状星团的中心区域的不是中等质量黑洞,而可能是一群恒星质量黑洞。如今这些发现再次获得验证。

  这些观测证据,对于研究恒星质量黑洞和寻找中等质量黑洞是很有帮助的,天文学家可以优化搜索,排除行为相同的球状星团。另外对于其他黑洞研究也很有价值。由于这些对象将继续向星团的中心移动,因此该团队相信最终它们将开始相互缠绕并合并,最终就可能会形成中等质量的黑洞,当然这过程需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

  这类星团的核心对于重力波天文学非常重要。由于它们是非常致密的聚合,因此会加速这过程,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特别着眼于这些区域,针对合并前的状态研究,并可预测黑洞合并时即将发生的重力波事件。(编译/台北天文馆刘恺俐)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希望号」(Hope)本月9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阿联太空总署(UAE Space Agency)14日发布了「希望号」传回的首张火星影像,成为第一个到达红色星球附近的阿拉伯国家。

  这张影像是2月10日从火星表面约2万4700公里的距离拍摄,捕捉到太阳系内最高火山(奥林帕斯山)从清晨的阳光中浮现的景象。

「希望号」传回首张火星影像——从晨光中浮现的火星奥林帕斯山。
「希望号」传回首张火星影像——从晨光中浮现的火星奥林帕斯山。

  希望号于2020年7月19日发射,花了大约七个月到达火星,计划绕行火星至少一个完整的火星年(大约两个地球年),研究火星的大气层,纪录火星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探究火星大气(氢、氧)为何逐渐逸散至太空的现象,期望建立完整的火星大气模型,希望号预期将在今年9月开始回传资料。

  2020年是地球与火星相对接近的年度,2020年7月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中国以及美国相继发射火星探测器,希望号是继中国的「天问一号」 于2月5日传回火星的第一张照片之后,于本月抵达火星的三部火星探测器之一, NASA的毅力号(Perseverance) 预计于2月18日登陆火星。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棕矮星,褐矮星

  天文学家使用昴星团望远镜与凯克天文台直接观测到棕矮星的影像,该星围绕一个离地球仅86光年,年龄约15亿年如太阳的恒星运行,距离母恒星为20天文单位。是少数拍摄到环绕如太阳的恒星,距离尺度与太阳系相近的棕矮星或系外行星,相关研究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期刊上。

  研究团队表示这颗天体首先在2018年10月昴星团望远镜系外行星成像系统(SCExAO / CHARIS)影像中检测出,后续也使用凯克天文台自适应光学(AO)技术观测其红外影像,确认该物体是恒星HD 33632 Aa的伴星,而不是背景恒星。研究人员经观测HD 33632 Ab位置变化而得到直接质量,与其他直接成像的行星或棕矮星,是基于年龄与亮度而以模型推断其质量不同。估算HD 33632 Ab的质量约为木星的46倍。

  棕矮星是比恒星小,但比木星重的天体。它们被称为“失败的恒星”,是因为质量不足以点燃其核心的核融合而发光。行星与棕矮星的质量没有明显分界,但HD 33632 Ab的质量属于棕矮星。团队还观测到HD 33632 Ab的大气层可能含有水和一氧化碳。

  团队表示,先前直接成像观测大多是“盲目”搜索,检出率非常低。他们则根据盖亚任务(Gaia)数据中的速度变化筛选观测目标,由于恒星的速度变化可能是伴星正在拖曳恒星,因此检测到HD 33632 Ab代表这种方法可行。天文学家希望通过观测,更加了解行星和棕矮星大气的年龄和质量,温度与化学性质等各方性质。(编译/台北天文馆助理研究员李瑾)

Brown dwarf
(左)HD 33632 Ab的光谱,该光谱是大气中的水和一氧化碳分子吸收形成的。(右)对HD 33632 Ab的轨道进行建立模型。

资料来源:phys.or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19年9月,天文学家在检视无线电波望远镜的观测资料库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物体,经过多项比对后,发现该物并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天体,同时天文学家给它上了一个标签,WTF,而下图是一个类似于鬼影般的无线电波发射团,如同一个宇宙中的烟雾悬在太空中,不仅如此,几天后,另一位同事又发现了第二个,比早先发现的更大一团。

图片中间的蓝绿色团块,即为ORCs
▲图片中间的蓝绿色团块,即为ORCs

  这些图像是由澳大利亚平方公里望远镜阵列得到的,过去探索宇宙的仪器还无法见到这么暗的天体,而如今由于等效口径加大,可以看见比以前更小、更暗的天体,而且由于资料量巨大,原先预期要透过人工智慧深度学习发现新的天体,但谁也没想到事情这么不可预期,这些WTF都是单纯用肉眼搜集资料时见到的,这些神秘的圆雾被研究团队正式命名为ORCs(Odd Radio Circles,奇怪的无线电圈)。

  起初,研究人员怀疑这是因软体臭虫或故障而产生的一种人工失误成像,但是当你使用了其它电波望远镜仍能看见它们时,那就不是这个原因了,目前研究团队仍然不知道它们有多大,甚至是离我们有多远。在光学波段用望远镜观察时,该范围内是完全没有东西,相当于完全透明的存在,目前针对该天体,研究团队已经排除了多项可能:

1.超新星残骸?不,ORCs离银河系中大多数恒星都很远,而且ORCs太多了。
2.会不会是爆发星系中由恒星集团产生的电波辐射环?不,并没有见到任何潜在星系的踪迹。
3.会不会是电波星系中看到的巨大电波瓣?不太可能,因为ORCs相当接近圆形,与电波瓣的缠绕状况差异甚大。
4.会是爱因斯坦环吗?也许是电波星系被重力透镜效应弯曲成一个圆?仍然不可能,ORCs太对称了,而且在这些天体的中心也看不到一个恒星群集。

  对天文学家来说,这是一项棘手的工作,从为数不多的发现中估计,他们认为天空中应大约有1000个ORCs,目前正在用望远镜搜寻更多的ORCs,并试图了解它的成因;究竟它是一种全新的发现,或是我们已知却用了另一种不同的方式看它?不论状况为何,都令天文学家感到兴奋。(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The Conversation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虽然夏威夷的井上建太阳望远镜(DKIST)还未完成,但是它在2020年1月28日拍摄的第一张黑子图像已经是有史以来最清晰的太阳黑子,黑子强烈活动的细节另人屏息凝视。DKIST所拍摄太阳表面的磁场结构可以小至20公里,太阳黑子解析度是以前的2.5倍。

sunspot-full.jpg

  大部分的太阳表面是围绕黑子周围的米粒组织,每一个米粒组织都是对流的单元,中间的热电浆上升,在冷却时会游移至边缘,然后回落到太阳表面,典型的米粒组织很大,一个约有1,500公里宽。(NSO / AURA / NSF)

  太阳黑子所在位置的太阳磁场特别强,恒星的正常对流活动受到抑制。因为磁力线阻止了热电浆从内部升起,所以黑子的温度比周围的温度约低三分之一,看起来也更暗。

  当这些磁力线断裂、缠绕及磁重联时,会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太阳闪焰和日冕喷发。这些来自太阳的强烈的电磁波可能会破坏地球的卫星通信、导航,严重时甚至会破坏电网(虽然很少发生),因此,科学家们非常热衷于研究黑子。

黑子周围的米粒组织

  这张图像的区域全长约为16,000公里(地球直径12,742公里),当科学家们利用DKIST为该区域成像时,能够追踪约100秒内短时间的精细结构的变化(参考上方的 gif 动画)。箭头指出了在本影点(UD)和半影颗粒(PG)中经常被观察到狭窄的暗线。研究人员表示:通过磁对流的数值模拟,狭窄的暗线是磁场强度较低的区域中,其强烈上升气流的结果。通过对磁对流的数值模拟,可以预测明亮的UD和PG中的狭窄暗道,这是磁场强度。DKIST的分光偏振仪器将允许对这些小型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并与模型预测互相比较。

  科学家希望更能了解太阳活动,并改善预测太空天气的能力。(编译/台北天文馆刘恺俐)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蜻蜓44星系(DF44)位于后发座,距离3.3亿光年,属于后发座星系团的成员。天文学家认为一般星系其暗物质比可见物质重10到300倍之间,但DF44相当不一样,它的暗物质是恒星的10,000倍!天文学家努力多年,要确认是这个天体异常,还是观测分析中出了问题?现在有了答案。由荷兰、西班牙等天文学家的国际团队测量DF44的球状星团总数,发现其数量比先前认定要少得多,因此暗物质的比例小多了,表明该星系并不独特。该结果发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期刊。

  论文作者表示,尽管没有严谨的物理解释,但球状星团的数量与星系的质量有关性,这可能与形成星系的原始气体量有关。先前观测认为DF44有80个球状星团,意味它质量与银河系相当,但银河系拥有数千亿颗恒星,而DF44仅一亿颗星,因此认为DF44暗物质质量比恒星高万倍。

  研究团队使用先前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重新分析,他们以更严格的参数来确定哪些球状星团被DF44所束缚,他们发现,该星系的球状星团总数量仅20个,因此得出DF44所含暗物质是可见物质的300倍,并未超出正常值。这不是团队首次发现暗物质含量测量错误。先前别的团队观测认为DF2和DF4星系几乎没有暗物质,去年他们提出这是距离计算错误的结果,修正距离之后,这两个星系也不再是宇宙怪胎。(编译/台北天文馆助理研究员李瑾)

蜻蜓44星系(DF44)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木星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是所有其他行星总和的两倍,与太阳和其他行星一样,都由相同的尘埃和气体云形成。

  做为太阳系最先形成的行星,木星巨大的重力场很可能影响着整个太阳系的形成,对于围绕着太阳的所有行星的轨道排列发挥影响力,如果不是木星的引力,小行星带这一个广阔的区域可能会被另一个行星占据。

  木星也是「彗星捕手」。木星的重力场捕获了彗星和小行星,这些彗星和小行星原本可能掉落到太阳系内部并撞击地球等岩石星球,最终掉入木星的云层中。但是,木星也可能出现了相反的作用,向地球方向投掷小行星,虽然这不是件好事,但也可能导致富含水份的岩石进入了地球,进而成就了地球成为蓝色星球。

  笼罩在云层之下木星就像可以探询太阳系过去的一扇窗户,这也就是围绕木星运行的朱诺号(Juno)命名的由来。希望Juno能像朱诺女神一样,能看穿层层云雾,见识「朱比特」的真面目,Juno也能够穿过木星的云层来探寻我们太阳系的历史。

  Juno旅行了近五年,于2016年7月5日进入木星轨道,在木星的重力作用下,Juno以每小时210,000公里的惊人速度到达。在佩里霍夫(Perijove)或最接近的轨道进近过程中,在4,200公里的高度掠过木星,然后向外扫至810万公里远,穿越木星难以置信的强大磁场的较弱区域。

  这些是Juno完成了Perijove 29飞行所拍摄的照片,经过软体工程师Kevin Gill的影像处理,Kevin Gill同时也是行星和气候资料专家及科学资料视觉化的艺术家。(编译/台北天文馆刘恺俐)

jupiter

jupiter

jupiter

jupiter

jupiter

jupiter

jupiter
Jupiter from Juno PJ29 – c. (NASA/JPL/Kevin Gill)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布拉格天文钟(Prague Orloj)是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座中世纪天文钟,座落于老城广场的老城市政厅的南面墙上,是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机械钟和天文表盘是布拉格天文钟最古老的部分,1410年10月9日由钟表师傅Mikuláš of Kadaň和Jan Šindel制作,后者是查理大学的数学和天文学教授。大约在1490年,天文钟加了日历表盘,外观上加了歌德式的雕塑。

  天文钟是一种机械式的星盘,在中世纪是一种天文学的设备。另外,也可以将布拉格天文钟当成是一个原始的天象仪,显示目前的宇宙状态。天文钟的背景显示出地球和天空,围绕着它有四个主要的移动元件:黄道环、一个旋转的外环、代表太阳标帜的图示、代表月球标帜的图示。

Prague astronomical clock

资料: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