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全球暖化,极地冰原和高山冰川融化被认为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根据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的一项新研究,由于灌溉导致地下水枯竭、海平面上升。1993年至2010年期间的气候模型估计地下水总耗竭量为2.15兆吨,相当于全球海平面上升6.24毫米。然而,一直缺乏支持这一估计的直接观察证据。在这项新研究中,地球自转轴移向64.16°E, 在地下水到海水再分配模型中估计地球自转轴漂移约78.48公分,4.36公分/年,为第二大因素。

  根据气候模型,科学家此前估计,从1993年到2010年,人类抽取了2.15兆吨地下水,相当于让海平面上升超过6毫米的水量。但很难验证这一估计。

  一种方法是利用地球自转轴的移动,称为极移。水在地球的分布会影响质量的分布,就像旋转的陀螺上增减质量一样,随着水的移转,地球的自转方式也略有不同。

  水的分布能改变地球自转于2016年被发现,但直到现在,地下水对这些自转变化的具体贡献仍未得到探索。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模拟了观察到的地球极移和水的分布变化。首先,只考虑冰原和冰川,然后加入不同分布状况的地下水进行模拟。一旦研究人员纳入了2.15兆吨的地下水再分配,该模型才与观察到的极移相匹配。

  地下水的位置关系到它能改变极移的程度;中纬度重新分配地下水对极移有更大的影响。在1993年到2010年期间,北美西部和印度西北部的水资源重新分配最多,两者均位于中纬度地区。

  这项研究的下一步可能是回顾过去。观察地球自转极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大陆尺度的水储量变化。早在19世纪末就有极移数据。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了解过去100年内大陆储水量的变化。气候变暖是否导致水文状况发生变化?极移可能是答案。(编译/台北天文馆施欣岚)

研究人员将观测到的极移(红色箭头,OBS)与没有(蓝色虚线箭头)和有(蓝色实线箭头)地下水再分配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图片来源: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23年)。Here, the researchers compare the observed polar motion (red arrow, “OBS”) to the modeling results without (dashed blue arrow) and with (solid blue arrow) groundwater mass redistribution. The model with groundwater mass redistribution is a much better match for the observed polar motion, telling the researchers the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of groundwater's influence on the Earth's spin. Credit: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23). DOI: 10.1029/2023GL103509
图说:研究人员将观测到的极移(红色箭头,OBS)与没有(蓝色虚线箭头)和有(蓝色实线箭头)地下水再分配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图片来源: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23年)。

资料来源:Phys.or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根据新的研究,地球上的冰川萎缩和消失的速度比科学家想象的要快,依照目前气候变化的趋势,预计三分之二的冰川将在本世纪末融化消失。

由美国NASA提供的1986年9月14日(图左)和2019年8月1日(图右)的照片比较显示,冰岛中西部奥克火山上的奥克冰川正在缩小。1978年航拍照片显示冰川面积为3平方公里,到2019年只剩下不到1平方公里。
图说:由美国NASA提供的1986年9月14日(图左)和2019年8月1日(图右)的照片比较显示,冰岛中西部奥克火山上的奥克冰川正在缩小。1978年航拍照片显示冰川面积为3平方公里,到2019年只剩下不到1平方公里。

  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以比以往更全面的方式研究了全球21.5万条的大陆冰川,但不包括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冰盖上的冰川。科学家利用电脑模拟计算,在不同程度的变暖情况下,会有多少冰川消失、多少兆公吨的冰会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多大幅度。

  根据该研究,到2100年预计的冰损失范围为38.7兆公吨至64.4兆公吨,具体取决于全球变暖的程度以及燃烧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数量。这些所有融化后的冰将使海平面上升,上升范围从最好情况下的90公分到最坏情况下的166公分之间,比之前的预测高出4%到14%。

  研究作者说,大多数小型且知名的冰川正在走向灭绝,如果全世界能够将未来气候变暖限制在摄氏1度以内,那么全球仅略低于一半的冰川将消失。(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Phys.or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NASA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InSight)在2021年12月24日观测到一次4级地震,科学家后来才知道此次地震是由于流星撞击造成的,并且是NASA探测火星以来所记录到最大的撞击。特别的是这颗流星体在靠近火星赤道的地方挖掘出巨石大小的冰块,由于冰是未来在火星活动的重要资源,包括用来作为饮用水、农业和火箭推进剂等,但由于之前从未在火星赤道附近发现过冰,因此意义更显深远。

  新的陨石坑是科学家在火星侦察轨道卫星(MRO)上的火星彩色成像仪(MARCI)所发现,确定此次地震是由流星撞击造成的。MARCI目的为建立每日火星全球影像,使科学家能够观测大规模的天气变化。据估计,这颗流星体约为5到12公尺宽,小到足以在地球大气层中烧毁。但由于火星大气层的密度只有地球的1%,因此能撞击至火星地面,并造成150公尺宽、21公尺深的陨石坑,甚至抛出物质达37公里之远。

  InSight目的是研究火星的地壳、地函和地核构造,观测地震波是其核心任务。自2018年11月登陆以来,InSight已探测到1318次火星地震,其中有些是流星撞击造成的。目前InSight的太阳能电池板受到灰尘遮蔽,近几个月的功率急剧下降,并预计将在六星期内关闭结束任务。相关研究成果将发表于2022年10月27日出刊的《Science》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从NASA火星侦察轨道卫星(MRO)上的高解析度成像科学设备(HiRISE相机)所拍摄火星上一个撞击坑的边缘,可看到巨石大小的水冰块。 该陨石坑位于亚马逊平原地区,于2021年12月24日被流星体撞击,形成一个约150公尺宽的陨石坑。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University of Arizona
图说:从NASA火星侦察轨道卫星(MRO)上的高解析度成像科学设备(HiRISE相机)所拍摄火星上一个撞击坑的边缘,可看到巨石大小的水冰块。该陨石坑位于亚马逊平原地区,于2021年12月24日被流星体撞击,形成一个约150公尺宽的陨石坑。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University of Arizona

资料来源:NASA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研究显示,固态内核不是始终比地球自转速度更快,而是在快慢之间振荡,周期为六年。这个发现可巧妙解释地球一天长度有着周期5.8年的波动变化。

地球自转
图说:研究人员发现,地球内核具有超旋转(速度较地球自转快)和亚旋转(速度较地球自转慢)的周期性变化,这与一般认为的模型相矛盾,该模型认为,地球内核的旋转速度始终高于地球自转的速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物理学家John E. Vidale说:我们最新的观测显示,从1969年到1971年,内核旋转的速度稍微变慢了一些,然后从1971年到1974年,内核旋转的速度稍微变快一些。我们还注意到,一天的长度如预测的那样有增有减。这两个观测结果的巧合,可能原因为地球内核的振荡所致。

  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的观测资料进行研究,显示地球内核是由固态的铁镍合金组成,直径约2,440公里,比冥王星略大。1996年科学家证实:内核表现出比地球自转速度还快的超旋转(superrotation),估计旋转速率为每年快1度。

  Vidale研究团队后来利用1970年代在俄罗斯新地岛试验场进行地下核试验的数据,将这一速度调降至每年快0.29度。另外,他们增加了1969年和1971年在安奇卡岛下面进行的两次试验资料的分析。结果令人惊讶,地球的内核不是在超旋转,而是在亚旋转(subrotating),也就是,比地球自转慢,大约每年慢0.1度。

  地球上一天的长度变化周期大约每6年±0.2秒,地球磁场也有着以6年为周期的振荡。在振幅和相位上,它们与Vidale导出的地球内核振荡模型的周期性相符。

  由于现今地下核试验没有过去那么多,只能靠更先进的地震仪来收集更多来自地球内部的地震波讯号,才能更进一步了解内核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随着时间转动。(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研究发现在大约50万年期间,台湾东部的海岸山脉以每年0.9到1.4公分的速度向上抬升。

研究发现了台湾岛地壳快速向上抬升。
研究发现了台湾岛地壳快速向上抬升。

  这一新发现挑战了长期以来关于台湾地质起源的假说。先前,地质学家认为台湾的山脉由两个板块碰撞聚合,历经约五、六百万年的时间才逐渐出现。

  俄勒冈大学的研究人员及台湾的合作者一起领导了这项研究,并在通信地球与环境期刊(the journal 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俄勒冈大学博士生Larry Syu-Heng Lai说:「测量所得的极端速率是前所未有的,这项结果挑战了造山运动需要数百万年才能形成的长时间尺度的想法。」

  研究团队分析台湾地区的沉积岩,观察在这些岩层中的微小化石,及研究了岩石的磁性物质,了解地质史上地球磁极方向,以得知岩层形成的时间,将这些线索结合起来,计算出山脉抬升的速度出乎意料的快。(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Watchers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伦敦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至少在37.5亿年前,地球上就存在着多样化的微生物,该研究挑战了生命何时开始的传统观点。

37.5亿年前生物已开始进化,挑战传统观点
图说:由赤铁矿组成公分大小的梳状分枝和平行排列的细丝,有的带有扭曲、管状和不同类型的赤铁矿球体。这些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细菌的微化石,生活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海底热液喷口附近,它们代谢铁、硫和二氧化碳。

  这项研究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研究团队分析了一块来自加拿大魁北克如拳头大小的岩石,估计其年龄在37.5亿年至42.8亿年之间。在较早的《Nature》期刊中,该团队在该岩石中发现了似乎是由细菌造成的微小细丝、瘤状物和虫管。

  然而,并非所有科学家都同意这些生物结构是生物起源的观点。因这些生物结构存在的年代比普遍认为的第一个古代生命迹象要早3亿年。

  现在,在对该岩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之后,发现了一个将近1公分长,更大、更复杂的结构——有平行分支的树状茎(tree-like stem),以及在虫管和细丝的旁边还有数百个扭曲的球体或椭球体。

  研究人员说,虽然有些结构可能是通过偶然的化学反应创造出来的,但带有平行分支的树状茎结构,最有可能是生物所造成,因目前还没有发现仅单纯透过化学反应产生的类似结构。

  该团队还提供了细菌如何通过不同方式获取能量的证据。他们在岩石中发现了矿化的化学副产品,这和不涉及氧气的光合作用,只以铁、硫及可能的二氧化碳和光为生的古代微生物一致。

  作者Dominic Papineau博士说,在诸多的证据之下,我们的研究表明,在37.5至42.8亿年前,地球上已存在一些不同类型的细菌。这意味着生命可能在地球形成后的3亿年就开始了,从地质学角度来说,这个速度很快,大约是太阳绕银河系旋转一圈的时间。(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Phys.or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Suresh Krishna/Moment/Getty Images

  一项刊载于《自然通讯》期刊上的新研究估计,全球暖化可能使南极冰盖在短短十年达到倾覆点,意思是说,冰盖消失的不可逆转时刻可能会比先前想象的来得更早。

  研究人员从冰芯中回顾了南极大陆2万年的历史,其显示过去冰盖退缩的时候,质量迅速减少的时期就像是非常突然地在10至20年内「启动」,有趣的是虽然退缩过程持续了几百年,但「关闭」也只花了几十年。当冰山从南极洲断裂时,它们沿着一条被称为冰山巷的主要航道漂流,从这些冰山释出的碎屑留在海床下绵延3.5公里的纪录。

  透过这些冰山漂移的自然「日记」与冰原活动的电脑模拟结合,研究人员能够重现将近千年来冰原退缩的八个阶段,而每一次的冰盖不稳定及其后的相对重新稳定都大约在十年内的时间里发生,研究结果除了显示南极冰盖的损失日益增加之外,还能增强现代卫星影像仅有40年的资料库。

  此外,在这八个阶段中,海平面上升的模式都是一样的,全球海平面受到影响的时间长达几个世纪,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确定了这些变化的倾覆点,科学家表示如果十年的时间就能使整个系统「开启」,并且在未来几年内的状态表现得像过去曾经历的那样,那我们现在就在经历倾覆的过程。(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本资料取自1981年编的《中学生手册》。

地理名词

一、地球、地图

  地极 地球自转时,球面上有两点不动,那就是南、北两极,总称地极。对着北极星附近的一点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地轴 通过地球中心连接南北两极的一条假想的轴线,称为地轴。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地面上各条经线长度大致相等。球面上两条相对应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赤道 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它的长度是40075公里。

  纬线 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并且都自成圆圈。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在两极处,纬线圈缩成一点,就是南极和北极。

  本初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经度 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经度。通常用度、分、秒表示。零度经线以东的经度,称为东经(E)。零度经线以西的经度,称为西经(W)。东、西经各有180°。东、西两条180°经线,互相重合为一条经线,即180°经线。

  纬度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也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纬度。通常用度、分、秒表示。纬度从赤道算起,赤道为0°,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赤道以北是北纬(N),以南是南纬(S)。北纬90°就是北极,南纬90°就是南极。习惯上还把纬度0°-30°之间的地带称为低纬度,30°-60°之间的地带称为中纬度,60°-90°之间的地带,称为高纬度。

  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根据经纬网上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的位置。列如北京所在的位置是116°19′E,39°57′N。

  回归线 指地球上南、北纬23°27′两条纬线圈。北纬23°27′是阳光在北半球上直射的最北界线。南纬23°27′是阳光在南半球上直射的最南界线。

  极圈 指地球上南、北纬66°33′的两条纬线圈。北纬66°33′的纬线,叫北极圈。南纬66°33′的纬线,叫南极圈。

  极昼、极夜 在南、北极圈以内,会发生太阳终日不落的现象,称为极昼。也会发生终日不见太阳的现象,称为极夜。从南、北极圈开始,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愈长。到了南、北两极,则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五带 整个地球上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不同,可以分为五个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热带——泛指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这里昼夜长短变化不显著,正午太阳高度终年很大,是地球上最热的一带。

  南、北寒带——泛指南、北极圈以内的两个地带。这里有极昼、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终年很低,终年寒冷。

  南、北温带——泛指南、北极圈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两个地带。这里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太阳高度随季节不同发生很大变化。温带是季节更替最明显的地带,一年可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南、北温带季节正好相反。

  地方时 古代人们将太阳通过当地子午线的时刻定为正午。以此为标准确定的时间,叫地方时。

  时区 为了统一时间标准,规定每隔经度15°为一时区,全球分成24个时区。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180°经线是它的中央经线。

  区时(标准时) 为了克服地方时的缺点,避免不同经度的地方在时间上的混乱,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标准时区制度。它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

  北京时间 根据世界时区的划分,我国自西向东可划分为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和东九区,共五个时区。为了使用上的便利,我国现在一律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这就是“北京时间”。

  日界线 绕地球一周的人会发现回到原地时,日期相差一天。为了避免这种日期上的紊乱,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东、西十二区(在日界线西侧)在任何时刻,总比西十二区(在日界线东侧)早24小时。

  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也叫缩尺。比例尺表示方式通常有三种: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

  绝对高度(海拔) 是指地面上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又称海拔。

  相对高度 是指地面上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高度。

  等高线 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高度,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个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深线 在地图上将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注记 在地图上用了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都叫注记。

  图例 在地图上将各种地理现象用不同符号、注记颜色来表示,并加以文字说明。

二、气象

  气温 即空气的冷热程度。一般以摄氏度(℃)表示。1日24小时的温度平均数叫“日平均气温”。1个月各日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日数所得的平均数,叫“月平均气温”。同样,把12个月的月平均温度平均之,则叫做“年平均气温”。

  气温较差 一昼夜间,一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称为“气温日较差”。一地最热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值,称为“气温年较差”。气温较差是衡量一地气候为大陆性或海洋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等温线 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内气温相等的各个地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

  霜期、无霜期 霜期是指一年中初霜(即一年中入秋后初次凝霜的日子)后到终霜(即初春最终凝霜的日子)前的一段时间。无霜期是指一年中终霜之后到初霜前的一段时间。

  生长期 指作物能够生长的一段时期。通常以日平均气温高于5℃的持续期作为生长期。生长期一般比无霜期长一、二十天。

  积温 把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积温。

  季风 在一年内随季节不同,有规律转变风向的风叫季风。它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赤道低压带 赤道附近太阳终年直射或接近直射,地面气温高。又因位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辐合地带,空气强烈上升,地面常年形成低气压,所以叫“赤道低压带”。这里空气平流作用微弱,风力极小,又叫“赤道无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地区上升的气流,在高空分向两极方向流动。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到了南、北纬30°附近,大部分空气在高空积聚并大量下沉,地面常年形成高气压,称为“副热带高压带”。又名“回归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南、北纬60°附近的气压相对较低的地带(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在这里辐合上升)。

  极地高气压带 两极地区终年严寒,冷空气下沉聚集,地面常年为高气压,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信风带 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地区的风叫信风。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发生偏离。北半球形成东北信风;南半球形成东南信风。终年吹着信风的地带,叫信风带。

  西风带 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两极的气流,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中纬地区形成西南风和西风;南半球中纬地区形成西北风和西风。这种地带叫“盛行西风带”,简称“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从极地高气压区流向低纬的空气,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一律偏东。在北半球高纬地区形成东北风;南半球的高纬地区形成东南风。这种地带叫“极地东风带”。

  等降水量线 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降水量线。可显示降水量的地理分布情况。

  锋面雨 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产生了交界面,这叫锋面。锋面形成的降水叫做锋面雨。

  梅雨 属锋面雨。春末夏初,势均力敌的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和日本南部一带汇合,出现了大范围的阴沉多雨带。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因此称为梅雨。又因这期间温度高、湿度大,器物容易霉烂,也称“霉雨”。

  地形雨 潮湿的气流前进时,受到地形的阻挡,沿着山坡上升,变冷凝结,可以形成降水。这种在迎风坡形成的降水,叫地形雨。

  对流雨 近地面的空气局部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导致上下空气的对流作用,促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在高空冷却凝结。由此而形成的雨,叫对流雨。

  冷锋 冷气团势力强,向暖气团区移动时,在两者之间形成的交界面,称冷锋。

  暖锋 暖气团势力强,向冷气团区移动时,在两者之间形成的交界面,称暖锋。

  寒潮 从极地或寒带向较低纬度地区侵袭的强烈冷空气活动。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有寒潮的具体标准。

  台风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强烈空气旋涡。这种空气旋涡直径可以有几百到上千公里。强台风中心附近,风力最大时可达十二级。

  气候 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由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相互制约而形成。

  大陆性气候 主要受大陆气流影响而形成的气候。冬冷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一年中最高、最低气温常分别出现在夏至、冬至(北半球)后不久,较海洋性气候为早。降水较少。全年雨量分布不均,多集中在夏季,雨量变量大。

  海洋性气候 主要受海洋气流调节而形成的气候。全年气温变化和缓,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一年中气温的最高、最低值出现时间较大陆性气候为迟,空气湿润,降水较多而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气候带 指围绕地球的成带状分布的气候区域。同一气候带内,气候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在赤道两侧,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热带草原气候 在热带雨林气候带南侧,夏季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湿热多雨;冬季受信风带控制,温暖干燥。各月平均气温20℃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有明显湿季和干季。

  热带沙漠气候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是大陆性气候的极端类型。气候特点是:降水稀少,变率大,多风沙,日照丰富,气温变化剧烈。

  季风气候 季风盛行区的气候。可以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两大类,其共同特征是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燥少雨;夏季受海洋气团控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湿润多雨。

  地中海式气候 形成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冬季盛行西风,温和多雨;夏季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之下,炎热干燥。以欧、亚、非三洲之间的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最为典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智利中部,非洲最南端和澳大利亚西南部也有分布。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40°-60°间的大陆西岸。以西、北欧分布最广。由于海洋西风的影响,冬季温暖,夏无酷暑,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都不大;湿度大,云雾多,降水分配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内陆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较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空气干燥,降水较少并集中在夏季。

  极地气候 终年寒冷。有两个类型: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10℃,苔原植物可以生长,叫“苔原气候”。最热月气温在0℃以下,冰雪终年不化,叫“冰原气候”。

  垂直气候带 因高度和地形影响而形成的山区特殊气候。从山麓(lù)到山顶的垂直方向上先后出现类似赤道到两极的气候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气候的垂直变化还影响土壤和植被的分布,从而形成自然分带的垂直更迭。

三、地质地貌

  内营力 地壳(qiào)运动产生强大水平挤压力,可以造成地壳的褶皱(zhě zhòu)、断层等现象。这种强大的力来自地球内部,叫内营力。它使地面变得高低不平。

  外营力 阳光、空气、水、生物等因素,不断破坏、分解地球表面的岩石,使岩石变成碎石、沙子、泥土,并产生侵蚀、搬运、堆积作用。这种来自地球外部的改变地球表面形态的力量,叫外营力。它使地面趋向平坦。

  褶皱 地壳岩层的原始形状受到水平挤压作用,形成弯曲,但未丧失其连续完整性的,叫褶皱。

  断层 当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显著的相对移动现象,叫断层。

  火山 地壳内部喷出的高温物质堆积成的高地。因喷出物质性质的不同,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态。

  地震 地球内部的物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产生巨大的力量,使岩层发生变形;在力量超过了岩层所能经受的限度时,脆弱、不结实的地方便突然破裂和错动,引起震动。这种震动迅速传到地面,就是地震。

  化石 保存在沉积的沙土和岩石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叫做化石。

  地质年代 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

  大陆漂移说 奥地利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是漂浮于硅镁层之上的,因此设想全世界大陆曾是一连续整体,后来这个原始大陆被破裂成几块,在硅镁层上分离漂移,形成今日世界上海陆分布状态。

  板块构造学说 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量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和海底地貌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大地构造理论。它认为岩石圈的构造单元是板块。全球可分为六大板块。所有这些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分界线上的活动性表现为地震、火山、张裂、错动、地热增高、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

  海底扩张说 认为大洋中的海岭是地壳下面呈熔融状态的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地方,也是新地壳的诞生处。新地壳不断地推动着老地壳作水平移动,海底在不断扩张。

  褶皱山 地壳受力褶皱变形所成的山体。它的走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如喜马拉雅山就是典型的褶皱山。

  断层山 是地壳断裂错动上升而成的山体。它的特点是山的边缘平直,形成悬崖峭壁。如江西的庐山。

  褶皱-断层山 是地壳受到强烈的褶皱作用,又经断裂抬升而形成的山体。如天山。

  山脉 山地绵延很长,有一定的走向,好像脉络似的,叫山脉。

  丘陵 相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形起伏,坡度较缓。

  山区 泛指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地区。

  高原 海拔较高、面积广大而又完整的地区。一般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大的顶部面积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

  平原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起伏很小。一般以较小的高度区别于高原,以较小起伏区别于丘陵。以成因分,有构造平原、侵蚀平原、侵蚀-堆积平原、堆积平原。

  侵蚀平原 是在地壳长期缓慢上升的条件下,经各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平地。这种平原一般地面起伏较大,如我国徐州一带的平原。

  冲积平原 洪水期,泛滥的河水所夹带的泥沙因流速减缓堆积而成的平原。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沿着河谷延伸方向呈带状或片状分布。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盆地 陆地上四周高、中间低的盆状地形。它的四周由山地或高原围绕,而中部则可能是平原和丘陵。

  冲积扇 具有经常水流的山地河流,一出谷口至山麓地带后,流速降低,夹带的砂砾(shā lì)物质沉积下来,形成延伸很广、坡度和缓的上狭下宽的扇形地,称冲积扇。

  三角洲 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叫做三角洲。河流夹带泥沙,在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泥沙沉积而成。一般呈三角形。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熔岩地形 石灰岩等易溶于水的地区被水溶解、侵蚀而成的地形,统称岩溶地形。也称石灰岩地形。这种地形以南斯拉夫的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中的喀斯特地方发育比较典型,又称“喀斯特地形”。

  冰川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气候寒冷,普遍存在积雪和冰冻现象。这些积雪经过积压、重新结晶成冰。在重力和压力的影响下,沿着地面以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的方式前进,成为冰川。

  沙漠、戈壁 地表为流沙覆盖、沙丘广泛分布的地区,称为沙漠。它有一系列特殊的干燥地貌,如沙丘、新月形沙丘、沙垄、风蚀柱、石蘑菇、雅丹地形等。被砾石覆盖的地面,称为戈壁。

  绿洲 又称“沃洲”。沙漠中水源丰富、可供灌溉的地方。因在沙漠、戈壁之间呈不连续的点状分布,仿佛是沙漠中绿色的岛屿,因此称为绿洲。

  黄土 黄灰色或棕黄色的特殊的第四纪的沉积物。它含有较多的钙质,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多,颗粒结合不紧密,无明显的层理结构等特征。

四、河流湖泊

  河流 陆地上循着一定方向自然流动的水,叫做河流。河流开始流出的地点叫“河源”。河流流入海、湖或其他大河的地方叫“河口”。从河源到河口的一段距离叫“河长”。如果我们面朝着河水流去的方向,靠右手的一边叫“右岸”;靠左手的一边叫“左岸”。

  分水岭 河流的分水地带,称为分水岭。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从这里流向不同的河谷。

  水系 包括同一范围内河流的干流(gàn liú),流入干流的各级支流,流域内的地下暗河,沼泽以及河流相连的湖泊等。

  流域 雨、雪等降水到达地面后,除一部分渗入地下成地下水外,大部分汇成小溪,再由小溪汇入江河。这一广大的集水区域就是河流的流域。

  水位 在一定地点、一定时间的水面高程叫水位。现在全国河流水位都以青岛零点为标准。

  流量 单位时间内水流流过某一“过水断面”的体积。计算单位一般是立方米/秒,简称“秒公方”。

  凌汛 温带地区的河流上下段因纬度位置的不同或其他因素影响,产生结冰期、融冰期先后之差。春季来临,河流上一段先行融冰,这样下段河道中的冰凌对上段河道中的水产生阻力作用,引起河水上涨,这种现象叫凌汛。

  外流河 凡是河水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

  外流区域 供给(gōng jǐ)外流河水量的区域,叫做外流区域。

  内流河 也称内陆河。指流水最后不是流入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盆或消失于沙漠之中的河流。

  内流区域 供给内流河水量的区域,叫内流区域。

  运河 人工开凿的河流叫运河。

  地下水 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地壳岩石或土内空隙中的水。

  构造湖 构造凹地积水所成的湖。其中由褶皱作用形成的湖叫褶皱湖;由断层作用形成的湖叫断层湖。如世界最深的贝加尔湖就是断层作用形成的。

  潟(xì)湖 海湾靠近大陆的潜水部分,湾口被泥沙堆积的沙堤封闭或接近封闭,所形成的湖泊叫潟湖。如我国的西湖。

  淡水湖 水中盐分很少,一般不超过0.3‰的湖泊。多分布在河流两岸,与河流相通,又称“排水湖”。

  咸水湖 又称“内陆湖”或“非排水湖”。即没有泄水道的湖泊。一般蒸发作用较大,容易积聚盐分,因而湖水有咸味。

  沼泽 在地表低洼部分,由于地表水、地下水的积聚,形成极其潮湿的地区,称为沼泽。

五、海洋

  海洋 地球上广大连续的水面,叫海洋。海洋里的水,因位置不同名称也有区别。远离大陆的叫“洋”,大洋和陆地接触的地区叫做“海”。按所处的位置海又可分为边缘海、地中海、内海。

  边缘海 大洋靠近大陆的部分被岛屿和半岛分隔开,水流交换畅通,称为边缘海。如东海。

  地中海 处于大陆中间,有狭窄的海峡和大洋相通。如亚、欧、非之间的地中海。

  内海 伸入一个大陆内部,有狭窄的水道和大洋相通,水文要素主要受大陆影响的海,称为内海。如我国的渤海。

  海峡 海洋中相邻海区之间较狭窄的水道,称为海峡。如直布罗陀海峡。

  洋流 海洋里的水具有相对稳定速度的有规律的流动称为洋流。洋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风的影响。海水的密度不同也可以产生洋流。按水温不同可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寒流 相对周围的海水来说,具有较高温度的海流称为暖流。一般是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流动的海水。暖流经过的海区和沿海地带,一般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空气湿润。寒流的情况则相反。

  大陆架 是大陆向海面以下自然延伸的部分。同大陆是连续的整体。一般深度不大,坡度平缓。目前开发海洋资源主要在大陆架上。

  岛屿 在海洋、湖泊或江河中被水包围的一块陆地称为岛屿。它的大小一般以格陵兰岛为标准,大于格陵兰岛的叫大陆,小于格陵兰岛的叫岛屿。通常还把较大的称为“岛”,特别小的称为“屿”。

  群岛 海洋中许多岛聚集在一起,彼此相距很近,称为群岛。如日本群岛。

  珊瑚礁、珊瑚岛 热带和亚热带浅海中的珊瑚虫死后的石灰质遗骸,加上泥沙和其他海生动物的介壳(qiào)长年累月地堆积起来,在水面下形成珊瑚礁。地壳(qiào)上升时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

六、土壤、植被等

  黑土 是温带草原地带和森林草原地带所特有的土壤。因冬季寒冷,土地封冻,土壤里形成大量腐殖质,使土壤呈黑色。

  红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发育的土壤。因高温多雨的气候,风化强烈,可溶性矿物被淋失,氧化铁等矿物增多,使土壤呈红色。

  盐碱土 凡是在土壤表层含有大量氯化钠的土壤叫“盐土”。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碳酸钠和重碳酸钠的土壤叫“碱土”。

  针叶林 以松、衫类针叶树为主的森林群落,是温带(指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

  针、阔混交林 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混合生长的森林群落,是温带的一种介于针叶和阔叶林之间的过渡性森林类型。

  落叶阔叶林 冬季落叶的阔叶树为主的森林群落,温带地带性十分显著的植被类型。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常绿森林群落类型。

  地带性差异 由于地球的形状是球形,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匀,使得地理环境的各部分,在南北方向上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叫做地带性差异。

  非地带性差异 由于地形的起伏、离海的远近、东岸与西岸海陆位置的不同等,也使地理环境产生差异性。这种差异不是因为纬度高低不同而产生的,所以叫非地带性差异。

  自然带 地球表面按照气候、植物、动物等特点划分的地区叫做“自然带”。地球表面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的顺序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

参考资料
  《中学生手册(修订本)》,作者: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南京,1981年8月第1版,1983年2月第2版第2次印刷,江苏省新华书店发行,书号719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