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来自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最新的预测显示,当前的太阳活动周期将比预期的更早达到峰值,这一项新的预测对于太空任务有重大影响,包含对人造卫星及太空人安全的规定。

  太阳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而我们目前处于第25个太阳周期,这是自1755年开始详细纪录太阳黑子起算的,有些周期短的只有8年,长的达到14年,由于这项变化,太空活动又比以往任何时候还要多的前提下,准确的太阳週期预测是很重要的。

  2019年,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太空天气预测中心(SWPC)针对第25个太阳周期的初步预测,太阳活动高峰将在2024年12月及2026年3月之间,届时太阳黑子数量极大值会落在105~125,与过往高峰期的180相比弱很多。而在那次的预测之后,太阳黑子及太阳活动比预期的要多,因此SWPC又重新修正了此项预测。在2023年10月发布的新闻稿中预测第25太阳周期将于2024年1月至10月达到峰值,而太阳黑子数量极大值会落在137~173之间。然而SWPC所更新的太阳周期预测资料会随着新的太阳黑子观测资料而改变,每个月不断更新,这也是他们所发表的全新产品,全名为太阳周期累进更新预测(Solar Cycle Progression Updated Prediction)目前的预测已更新至2024年4月1日,高峰期预计会落在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之间,太阳黑子数量极大值会落在134~162之间。

太阳活动第25周期预测,黑色实线为每月的实际观测折线图,蓝色实线为月平均平滑曲线,右半面全为预测资料,上图为太阳黑子数,下图为10.7公分波段的电波通量变化预测。
图说:太阳活动第25周期预测,黑色实线为每月的实际观测折线图,蓝色实线为月平均平滑曲线,右半面全为预测资料,上图为太阳黑子数,下图为10.7公分波段的电波通量变化预测。

  新闻预测也代表我们可以期待更强的太阳活动,包含频繁增强的极光、太阳闪焰、日冕物质抛射、太阳风;瞭解太阳活动周期可以让我们提前确定严重太空天气事件,而前几天的日全食所拍摄到的日冕可能会是近期所有日全食中最灿烂的。(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NOAA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极光的活跃程度和太阳活动有关,当太阳活动增加时,太阳黑子数将有明显地增加。根据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海洋大气总署NOAA公布的2023年2月份太阳黑子数显示,原先的黑子数预测值仅只有66、实际观测值却超过了110!这显示近期太阳活跃程度超乎预期,地球高纬度的极光活动也因此明显增加。

2023年3月11日台北天文馆拍摄的太阳表面,可以见到太阳黑子数量明显增加。
图说:2023年3月11日台北天文馆拍摄的太阳表面,可以见到太阳黑子数量明显增加。

  太阳黑子的活跃周期为11年,我们现在身处太阳活动的第25周期从2019年底开始,预期将在2025年中达到极大期。但自2021年中开始,太阳黑子的实际观测数量就已经超越了预测,而且观测值一直保持在预测值之上,2023年1月的太阳黑子数达到143,几乎与2014年极大期时黑子数146相当!现今的太阳可说是超乎预期的活跃。

2023年初太阳黑子数即已超越预测,甚至与预测2025年的极大值相当。
图说:2023年初太阳黑子数即已超越预测,甚至与预测2025年的极大值相当。

  该预测值来自于国际太空环境服务局(ISES)的太阳周期预测小组,这个小组以各种物理模型、演算法、统计推断、机器学习和其他技术做出预测,是太阳活动预报的权威机构。根据预测,目前进入的太阳活动第25周期将在2024年11月至2026年3月间来到极大期,峰值预测是2025年7月的115,但太阳黑子数早已在去年12月起达到此一水准。

实测的F10.7太阳辐射量更是明显较上一周期高。
图说:实测的F10.7太阳辐射量更是明显较上一周期高。

  ISES还同步发表了太阳无线电指数观测与预报值,10.7公分(2800兆赫)的太阳辐射通量是太阳活动的极好指标,它与太阳黑子数、太阳辐照度记录都有密切相关性。了解太阳活动程度对于近地轨道卫星的寿命很重要,因为卫星上的阻力与太阳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与10.7公分的辐射强度相关。较高的数值会缩短卫星寿命,而较低的太阳活动则会延长卫星寿命。此外,从无线电中断等等的所有类型太空天气风暴事件都会与通讯、电子设备和人类活动相关,因此随着太阳活跃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太空天气的影响。

  尽管当前太阳的活动明显高于官方预测,但太阳的活动仍处于相对正常的范围内,因此没有什么特别令人担忧的。不过,这对爱好天象的民众而言可能是好事情,预期极光的亮度和出现频率将大幅增加,若想前往北欧、美加等高纬度地区观赏极光的朋友们可得赶快开始规划行程了。(编辑:台北天文馆谢翔宇)

资料来源:Solar Cycle Progression

  澳门浸信中学天文学会观测到太阳高达三十万公里的喷发日珥,与及阔近太阳三十分一弧度的日珥,另有耀斑和暗条。这些现象是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上,它是用上太阳专用色球望远镜,经过氢谱线滤镜才可看见,而平时的黑子是在光球层的现象,只是于色球层是一层半透明的氢气,而淹没在光球层的强光中而不见呢。

图一:太阳色球表面出现的不同状况,日珥、耀斑、暗条和黑子。
图一:太阳色球表面出现的不同状况,日珥、耀斑、暗条和黑子。

图二:喷发高达三十万公里的日珥。
图二:喷发高达三十万公里的日珥。

图三:绕在黑子附近的耀斑。
图三:绕在黑子附近的耀斑。

图四:阔近太阳三十分一弧度的日珥。
图四:阔近太阳三十分一弧度的日珥。

  望远镜:CORONADO 70mm Ha 0.7i With 2x&2.8x Barlow

  摄像机:ZWO ASI533 2000~3000 Frames Max70%

资料来源:澳门《华侨报》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影片记录2022年8月12日至12月22日期间的太阳活动。

  NASA戈达德太空中心发布了一段长达1小时的影片,展示了太阳的133天活动。影片显示了太阳的混乱表面,巨大的电浆环沿着磁力线在太阳表面拱起,电浆环有时循着磁力线连接到太阳表面,有时喷射到太空中,造成危险的太空天气。

  这些图像来自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该卫星于2010年发射,是NASA与恒星共存(Living With a Star, LWS)计划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持续了5年,但是NASA会让SDO一直运作到2030年。

  影片中的图像是使用SDO的EVE(Extreme Ultraviolet Variability Experiment)在极紫外波长下以108秒的间隔慢速摄影拍摄的。SDO位于地球上空22,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太阳每27天自转一次,提供太阳表面千变万化的景象。SDO观测太阳的内部、磁场和日冕等,还测量产生地球和其他行星电离层的辐照度(irradiance)。

  SDO每天拍摄大约70,000张图像,总数据量高达1.5TB。这是巨量的数据,《自然》杂志2017年的一篇论文将所有数据汇编到一个资料库中,并表示:……人类可用的最丰富、最大的太阳图像数据资料库之一。

  大多数天文学关注银河系中其他遥远的恒星,很容易忘记,我们就住在一颗将氢融合成氦的恒星隔壁,并且比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更长久。太阳的活动影响着地球和地球上的一切。太阳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但是也有令人不安的、有害的一面。

  NASA的LWS计划旨在更好地了解太阳,部分原因是我们可以了解和预测可能损坏卫星、电网和其他设施的强烈太空天气。SDO将确定太阳磁场的产生与结构,以及如何转化为太阳强烈太空天气事件。

  SDO非常成功,2020年,NASA制作了一段影片来庆祝SDO发射10周年,它突显了10项重要的观察和发现。SDO目睹了巨大的闪焰爆发,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波,观察了行星在太阳前方凌日与太阳撕裂一颗距离太近的彗星。

  SDO并不是唯一研究太阳的卫星。ESA的SOHO(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自1995年发射以来一直在研究太阳。2018年,NASA发射了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成为有史以来离太阳最近的人造物体。2020年,ESA发射了Solar Orbiter,它将拍摄近距离的太阳图像并研究太阳的两极区域。(编译/台北天文馆施欣岚)

资料来源:Universe Today

发布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日04:14,活动区AR3110(N17W52)爆发了1个X级X射线耀斑,于04:32结束,级别为X1.0级。此外该活动区还产生一个M8.7级耀斑和多个C级耀斑。目前日面上面积最大、磁类型最复杂的活动区为AR3112(N23E59),磁类型为Beta-Gamma-Delta型,产生2个M级耀斑。预计未来几天,AR3110和AR3112仍将比较活跃,可能爆发M级及以上级别耀斑。

2022年10月3日太阳X射线流量。
图1 2022年10月3日太阳X射线流量。

SDO卫星观测到的X1.0级大耀斑。
图2 SDO卫星观测到的X1.0级大耀斑。

日面上的活动区(10月3日)。
图3 日面上的活动区(10月3日)。

  关于近地空间环境的发展态势,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

  具体的预报情况请关注我们的网站www.sepc.ac.cn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上周日,一股太阳风以超过600公里/秒的瞬时速度穿越地球磁场,虽然太阳风暴经常袭击我们的星球,引发壮观的极光,但这次的风暴完全出乎意料。

  当一股高能粒子和电浆体(等离子体)不再被太阳的引力所束缚时,向外喷出的东西就称为太阳风,虽然关于太阳是如何运作的我们仍有许多未知之处,但太阳风一般被认为来自日冕洞,因此我们可以在地球上对它们进行监测及合理的预测。

  2022年8月7日,美国太空总署的深空气候观测站(NASA's Deep Space Climate Observatory, DSCOVR)注意到太阳风强度在白天显著增加,《太空天气》推测可能是太阳风提前到达,原先预计太阳风会在周二到达,但也有可能是被错过了某次的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正在迈入太阳黑子极大期,在活跃的太阳表面产生了许多小爆炸,很容易忽略较微弱的日冕物质抛射,所幸受到地球大气层的保护,在地球上的我们不会被太阳风影响,但是当它强大时,它会影响我们的通讯卫星,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影响电力设备。

  如果你觉得这一切听起来很熟悉,那是因为我们在2022年已经见证过许多次太阳风暴,也遭受过X级闪焰袭击,大多数时候你其实根本不晓得发生了什么,除非你是一个狂热的极光观测者。

  《太空天气》警报服务的追随者们收到这场意外风暴的通知,并因此能够看到由此产生的强大极光及史蒂夫现象。(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根据Spaceweather.com报导,编号AR3038太阳黑子,从2022年6月19日至6月20日期间,增长到地球大小的2.5倍,此太阳黑子的直径约为3万1,900公里。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暗斑,来自于太阳中电浆的电荷流动所产生强大磁场的纠结。当强大磁场突然断裂,将产生能量的释放,引发太阳闪焰的辐射爆发及日冕巨量喷发(Coronal Mass Ejections,CMEs)的太阳物质喷发。AR3038太阳黑子面向地球的方向,具有beta-gamma型磁场(太阳黑子磁场分类),拥有制造M级闪焰的能量。

2022年6月22日太阳黑子分布。
图说:2022年6月22日太阳黑子分布。

  太阳与地球平均距离为1.5亿公里,太阳闪焰只需要约8分钟即可抵达地球。当太阳闪焰抵达地球的高层大气时,闪焰的X射线和紫外线,会使大气原子游离,而无法反射高频无线电波,导致无线电通讯中断,此类无线电通讯中断按严重程度从R1到R5分类。2022年4月与5月间,太阳闪焰导致大西洋、澳大利亚和亚洲R3无线电通讯中断(4月19日发生今年至今最大闪焰X2.2级)尽管本次太阳黑子增长速度如此惊人,但这个2.5被地球大小的太阳黑子,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可怕,它仅有可能产生M级太阳闪焰,通常只会影响地球极地区域,导致短暂无线电通讯中断,以及轻微的辐射风暴。

  来自日冕巨量喷发的大量太阳物质将与地球磁场产生交互作用,引发强烈的地磁风暴。期间地球磁场被高能粒子压缩,这些粒子将被地球磁场导向两极,扰动极区大气中的大气分子,在夜空中出现缤纷的极光现象。

  天文学家自1775年起,就知道太阳活动约为11年周期,并预报目前正进入太阳第25周期,最近,太阳比预期还要活跃,实际出现的太阳黑子数,几乎是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预测的两倍,太阳的活动预计将在未来几年稳定上升,并在2025年达到极大期。(编辑/台北天文馆林琦峯)

太阳周期黑子数趋势表。图片来源:美国NOAA太空天气预报中心。
图说:太阳周期黑子数趋势表。图片来源:美国NOAA太空天气预报中心。

资料来源:Live Science

发布单位: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7日,活动区12994爆发了1次X1.1级的大耀斑,耀斑开始时间为11:17,峰值时间为11:34,结束时间为11:51。该耀斑引起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电离层发生短波吸收现象,可引起部分短波通信中断。截至12:45,电离层吸收仍在继续。

爆发耀斑的活动区12994,山东石岛气象台太阳Ha望远镜拍摄
爆发耀斑的活动区12994,山东石岛气象台太阳Ha望远镜拍摄

  耀斑爆发后,电离层将出现显著扰动,TEC会出现明显变化,对在轨目标探测如天波雷达探测等精度造成一定影响;无线电最低可用频率升高,可用通信窗口变窄,RTK测量出现调制码群延迟进而造成测量误差,作业台站可参照就近的电离层探测结果进行数据修正。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将密切跟踪事件发展,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太阳黑子AR2838于2021年7月3日突然在太阳表面爆发,并迅速释放了2017年9月以来最强的太阳闪焰,强度规模达X1.5级。强烈的X射线以光速飞向地球,大约在8分钟后和地球的大气层顶部相撞,导致了大西洋和沿海地区短波无线电中断的情形发生。

  由于太阳黑子AR2838位于太阳表面的西北边缘,并将在接下来的两周内进入太阳的另一侧(地球不可见)。如果AR2828没消失的话,将在7月下旬重新出现在近地球的这一侧。

  X级闪焰是强度最高的太阳闪焰等级,通常是造成最严重的无线电波干扰和最强大的地磁风暴的来源。这是目前太阳周期25的第一次X级闪焰爆发,在最后一个太阳周期(太阳周期24)中,总共产生了49次X级闪焰,预料未来会有更多的X级闪焰出现。

  太阳闪焰是太阳盘面突发的闪光,是电浆物质在太阳表面被加热至热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所放出的电磁辐射,功率峰值落在可见光范围外。强烈闪焰的X射线和紫外光会影响地球的电离层,干扰无线电讯号。

  有时日冕物质抛射(CME)也会伴随闪焰出现,这些高能带电粒子如果直扑地球而来,可能损害地球上的通讯系统及电力设备,甚至对轨道上的太空人产生健康的威胁。(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美国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于7月3日捕捉到了这一闪焰(见太阳右上角十字处)。
美国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于7月3日捕捉到了这一闪焰(见太阳右上角十字处)。

资料来源:spaceweather.com


闪焰就是耀斑。
地磁风暴就是磁暴。
电浆(Plasma)就是等离子体。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第24太阳黑子周期极大期的太阳(左,2014年4月)与极小期(右,2019年12月)。
第24太阳黑子周期极大期的太阳(左,2014年4月)与极小期(右,2019年12月)。

  刚结束历时11年的第24太阳黑子周期,相较于最近其他的周期明显较弱,即使在2014年4月为黑子数量峰值时,太阳黑子数量以及太阳闪焰和日冕物质抛射都相较少。先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与NASA的人员认为,第25周期也将是弱黑子周期,黑子的峰值为115,相较于第24周期,数达最高为116。但是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科学家却不同意。他们在2020年12月宣布,预测第25个太阳黑子周期将是1755年开始记录以来最强的周期之一。他们认为,极大期时太阳黑子数量约210到260之间!相关论文发表于journal Solar Physics

  如果由NCAR的预测得到证实,它将为团队的理论提供支持,即太阳有22年重叠的磁循环,而约11年的黑子周期则它的副产品。研究作者说,这22年的周期,可能是准确预测黑子周期的时间以及性质等关键因素。NCAR副主任Scott McIntosh也表示:如果证明理论正确,表明我们理解太阳内部磁力机理论是正确的。

  在McIntosh先前工作中,他和他的同事们通过观测日冕亮点,即太阳大气在极紫外光波段的短暂闪烁,勾勒了22年太阳周期的轮廓。在观测约20年的资料里,可以看到这些亮点从太阳的高纬度移到赤道。当它们越过太阳中纬度时,亮点与出现黑子活动相吻合。

  McIntosh认为,亮点标志着环绕太阳的磁场带的传播。当来自北半球和南半球的磁场带(具有相反磁场)在赤道相遇时,它们会相互湮灭而造成『终结子』事件。终结子事件是太阳22年周期的关键,因为它们标记一个磁周期的结束以及相应的黑子周期,并触发下一个磁周期的开始。他认为,一组带着相反的磁场带在向赤道见面的迁移中途时,另一组磁场带出现在高纬度并开始迁移。这些磁场带以近固定频率(约11年)出现在高纬度,但它们越过中纬度时会变慢,这似乎削弱了即将到来的太阳周期的强度。这是因为减速的作用增加相反磁场带重叠并相互干扰的时间,也会延长当前的太阳周期并减少下一周期的黑子生成率。

  另一位作者Bob Leamon也表示:当回顾长达270年的观察记录的终结事件时,我们发现终结事件之间时间越长,下一个周期就越弱。相反,终结事件的时间越短,下一个太阳周期越强。过去,科学家很难看到这种相关性,因为传统上测量黑子是从太阳黑子最小值到另一最小值的黑子周期的长度,这是使用平均值而不是精确事件定义。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终结事件进行测量,这可以提高精度。

  虽然终结子事件大约每11年发生一次,并标志着黑子周期的开始和结束,但实际时间会改变。例如,第4黑子周期4始于1786年的终结子事件,止于1801年,其间长达前所未有的15年。接下来第5黑子周期非常弱,其黑子峰值只有82。这也是道尔顿极小期(Dalton Minimum)的开始。同样,第23太阳黑子周期从1998年开始,直到13年后的2011年才结束。因此,第24太阳黑子周期既弱且短(不到10年)。因此,研究人员对第25太阳黑子周期的预测很乐观。(编译/台北天文馆助理研究员李瑾)

22年重叠的磁循环
  左图以红色和蓝色表示的相反的磁场带在22年间向赤道移动。当它们在赤道相遇时,他们会互相湮灭。右上图显示了黑子的总数(黑色)以及北半球(红色)和南半球(蓝色)的贡献。右下图显示黑子的位置。

资料来源:EarthSk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