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今年秋分发生在9月23日14时50分,此时太阳位在黄道与天球赤道的降交点上,也就是赤经12时、黄经180度的位置,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为昼夜等长的一日。秋分过后,日出日没位置将逐渐偏南,昼渐短而夜渐长直到冬至为止。

  在秋分前后数星期是观察黄道光的最佳时机,尤其在日出前2~3小时,在晴朗没有光害的地区,就有机会在东方地平线延伸约30度高的天空,用肉眼看到秋季限定的天文景象。黄道光看似略呈三角形的白色微光,最亮的区域几乎与银河一样亮。

  呈现光锥状淡白色的黄道光,是太阳系内细小尘埃粒子散射太阳光的结果,从地球上看分佈成三角锥状,底部最宽时约有40度,高度最高可接近70度。在赤道区域较容易观察,纬度愈高则难度越高。黄道光只出现在春分傍晚和秋分日出前,因为此时黄道面几乎垂直于地平线,沿着黄道出现的黄道光能向上沿伸到天空较高处,最适宜观看。有兴趣的民众可以选择无光害的郊区,把握日出前2~3小时最佳观赏时机,就有机会一睹季节限定的天文现象。(编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黄道光与冬季银河陈宜婷
黄道光与冬季银河,陈宜婷

  秋分也是天文上的分界点,古代中国人将太阳周年运动在天球上的轨迹(黄道)平分为24等分,按照季节更迭定义出24节气,方便农民依据节气安排农务。秋分的「分」即平分、一半的意思,它落在整个秋季(从立秋到立冬)正好过了一半的时间点;「分」也代表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世界各地的白天与黑夜皆等长。

春分及秋分
春分及秋分,图片来源:中学生报

  春分及秋分时,世界各地的日出都在正东方,日落皆在正西方,中午太阳的仰角则会随不同纬度地区有差异。例如赤道地区正午的太阳在头顶正上方,一整天下来太阳从正东爬上天顶,再从正西直直落下,形成于地平线垂直的轨迹。在离赤道越北或越南的地方,正午的太阳会越低,太阳的轨迹与地平线的夹角也就越小,这个角度会是「90度」减「当地纬度」。如果是在北极点或南极点上,这个夹角等于「90度」减「90度」,0度!也就是说,太阳一整天都是贴在地平线上运行,出现太阳既不升起,也不落下的奇景!

  秋分的黄道光也因为出现在日出前的东方,早于曙光之前出现,被称为「假曙光」,欣赏黄道光时也可以留意周遭的自然环境,听一听是否有动物也误以为早晨到来了呢!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可拍照 ★★

  2023年3月21日05:24春分时刻,太阳沿黄道通过赤道升交点,此时阳光直射赤道,日出于正东、日没于正西,当日昼夜大致等长。

1521278663671298.gif

  春分后的日出日没位置将逐渐偏北,昼渐长而夜渐短直到夏至为止,因此春分象征着进入了北半球春季和南半球秋季。春分前后的日落后2~3小时,在无光害的环境下可在西方天空看到白色三角形光亮锥,此即黄道光。

  黄道光是太阳系内微尘粒子散射太阳光的结果,因尘埃是以太阳为中心、成透镜状分布在黄道面上,故从地球上看来便成了三角锥状,底部最宽时约有40度,高度最高可接近70度,最亮的区域几乎与银河一样亮。今年的春分附近正好接近朔,在远离城市灯光的黑暗乡村地带, 因此不会受到天然光害的干扰,相信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可以看到最完美的黄道光现象。

  以下影片为台湾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观测助理萧翔耀先生于2012年秋分前后拍摄的星空运动,在影片后段可见愈来愈亮、三角锥状亮区,你可以看到亮度比银河系稍弱的金字塔形状的光芒,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那就是黄道光。(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可拍照 ★★

  2022年3月20日23时33分为春分,此时太阳沿着黄道,由南向北行经天球赤道,恰好运行至黄道与天球赤道的升交点上,也就是赤经0度、黄经0度之处。

  春分的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几乎昼夜等长,日出日没的方向几乎在正东与正西方,标志着北半球春季的开始。春分之后,太阳直射位置逐渐偏北,日出与日落的方向也随之偏北,正午的太阳仰角高度也愈来愈高,白天长度愈来愈长,夜晚愈来愈短,直到夏至为止。

  春分点是天球赤道座标与黄道座标的起始点,具有很重要的天文意义,许多天文计算都以此为原点。目前的春分点位在双鱼座内,接近宝瓶座边界,预估下个世纪就会进入宝瓶内。春分点的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轴的进动和章动所引起的自转轴倾角变化,使春分点位置每年沿黄道向西移动50.29"。

  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日夜交界线恰好与地球赤道面垂直,站在赤道地区的人,正午的太阳将在天顶;站在南极点或北极点的人,太阳几乎24小时贴在地平面上转一圈。春分过后,南极点的太阳将在地平线下,进入永夜;相反地,北极点的太阳则始终在地平线上,进入永昼。

  春分前后也是欣赏黄道光的最佳时机。黄道光为聚集在黄道面附近的微尘粒子反射太阳光所造成的景象,最亮的区域几乎与银河一样亮,但因为接近地平线,受到大气消光效应及光害等影响,通常不容易看得见,纬度愈高,观察的难度也跟着提高。以台湾地区而言,在春分前后天气好的情况下,日落后2~3小时内就有机会在西方天空看到如三角锥状的亮区,那就是黄道光。(编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陈宜婷所摄黄道光(左)与冬季银河。
陈宜婷所摄黄道光(左)与冬季银河。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太阳运行至黄道特定位置的一个时间点,落在每年的9月23日前后。今年秋分则发生在9月23日凌晨3点21分,而秋分前后一、两周正是观赏「黄道光」特殊景象的最佳时机。

  所谓的黄道光是太阳系内细小尘埃反射阳光所形成的微弱亮光,只有春、秋分时较容易看见。观赏黄道光可以利用秋分前后时节,在日出前2至3小时前往光害较少的地方,面向东方地平线附近即可看见呈三角形淡白色光锥的黄道光。民众也可以利用台北天文馆天文影片频道提供的阳明山、梨山及离岛等地的即时全天域影像,也有机会透过影像随时间的变化观察到黄道光!

  秋分的黄道光也因为出现在日出前的东方,早于曙光之前出现,被称为「假曙光」,欣赏黄道光时也可以留意周遭的自然环境,听一听是否有动物也误以为早晨到来了呢!

黄道光 冬季银河陈宜婷
黄道光 冬季银河,陈宜婷

  秋分也是天文上的分界点,古代中国人将太阳周年运动在天球上的轨迹(黄道)平分为24等分,按照季节更迭定义出24节气,方便农民依据节气安排农务。秋分的「分」即平分、一半的意思,它落在整个秋季(从立秋到立冬)正好过了一半的时间点;「分」也代表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世界各地的白天与黑夜皆等长。

春分及秋分
春分及秋分,图片来源:中学生报

  春分及秋分时,世界各地的日出都在正东方,日落皆在正西方,中午太阳的仰角则会随不同纬度地区有差异。例如赤道地区正午的太阳在头顶正上方,一整天下来太阳从正东爬上天顶,再从正西直直落下,形成于地平线垂直的轨迹。在离赤道越北或越南的地方,正午的太阳会越低,太阳的轨迹与地平线的夹角也就越小,这个角度会是「90度」减「当地纬度」。如果是在北极点或南极点上,这个夹角等于「90度」减「90度」,0度!也就是说,太阳一整天都是贴在地平线上运行,出现太阳既不升起,也不落下的奇景!(编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可拍照 ★★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位在黄道与天球赤道的升交点上,也就是赤经0时、以及黄经0度之处。一般来说,春分发生在3月20~21日之间,今年春分为3月20日17时35分。这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太阳也在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

  春分不只是节气的变化,在此前后数十天到光害较少的地方,于日落后1~2小时内有机会在西方天空看到黄道光。黄道光为积聚在黄道面附近的微尘粒子反射阳光所造成的景象,看起来是沿着黄道泛出略呈三角形的白色微光,最亮的区域几乎与银河一样亮,只是因接近地平线,容易受到大气消光效应及光害等影响。因为春分前后黄道较为垂直于地面,较适合观赏。(编写/台北天文馆助理研究员李瑾)

萧翔耀先生摄于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

  2020年9月22日21时31分太阳到达秋分位置,也就是赤经12时、黄经180度之处。这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在秋分前后数星期是观察黄道光的最佳时机。尤其在日出前2-3小时,在晴朗没有光害地区,有机会在东方地平线处看到。黄道光看似略呈三角形的白色微光,最亮的区域几乎与银河一样亮。

  黄道光是太阳系内微尘粒子散射太阳光的结果,从地球上看分佈成三角锥状,底部最宽时约有40度,高度最高可接近70度。在赤道区域比较容易观察,纬度愈高则难度越高。春分傍晚和秋分日出前后,因为黄道和地平线的夹角大,几乎垂直于地平线而最适宜观看。(编辑/台北天文馆助理研究员李瑾)

黄道光
黄道光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可拍照 ★★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位于黄道与天球赤道的升交点上,也就是赤经0度时、以及黄经0度之处。今年春分的为3月20日11时50分,这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在春分前后是观察黄道光的最佳时机。黄道光为积聚在黄道面附近的微尘粒子反射阳光所造成的景象,看起来是沿着黄道泛出略呈三角形的白色微光,最亮的区域几乎与银河一样亮,只是因接近地平线,受到大气消光效应及光害等影响,较不容易看见,因此需要在晴朗没光害的山区欣赏。以台湾的位置而言,在春分前后几天日落后1~2小时内有机会在西方天空看到黄道光。(编写/台北天文馆李瑾)

萧翔耀先生摄于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

秋分

  2019/9/23的15:50是今年的秋分时刻,太阳沿黄道由北向南通过赤道降交点(赤经12时、黄经180度之处),目前的秋分点位在室女座中。此时阳光直射赤道,日出于正东、日没于正西,几乎昼夜等长。秋分后的日出日没位置逐渐偏南,昼渐短而夜渐长,直到冬至为止,因此秋分象征着进入了北半球秋季和南半球春季。

太阳沿黄道在天球上的运动示意图。

太阳沿黄道在天球上的运动示意图。

  以下的图像,则是Robert Simmon以气象卫星Meteosat-9拍摄的2010-2011年两分两至四个特殊时间点的地球图像,可以清楚呈现两分两至时太阳照射地球的状况。其中2010/12/21为冬至,2011/3/20为春分,2011/6/21为夏至,2011/9/20为秋分,以上日期为世界时。

气象卫星Meteosat-9所拍摄的2010-2011年两分两至时刻的地球图像。Credit:NASA

气象卫星Meteosat-9所拍摄的2010-2011年两分两至时刻的地球图像。Credit:NASA

  由于气象卫星是所谓的同步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绕地球公转的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因此在其下方的地表上,看起来就像是静止在天空中一样,故又有「静止卫星」之称。这个气象卫星影像的中心点约在非洲以西的南大西洋上,各图像右下角是非洲大陆,右上角近边缘处则可见阿拉伯半岛,正上方为地理北极,正下方为地理南极。

  因为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面的法线方向倾斜了约23.5度,所以可以见春分与秋分(图像右上与右下)太阳直射赤道,使日夜分界线是从南极到北极,垂直将地球划分为昼夜两个半球。冬至时(左上),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北极圈(北纬66.5度)以北的区域落入了所谓的「永夜区」,完全笼罩在黑暗中;相反地,南极圈(南纬66.5度)以南区域则是太阳24小时都在地平线上的永昼状态。而夏至(左下)则和冬至相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区在永昼状态而南极区在永夜状态。

  由于秋分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使得日夜交界线(terminator)恰好与地球赤道面垂直,站在赤道地区的人,其正午时刻的太阳将在正头顶;站在南极点或北极点的人,太阳几乎24小时贴在地平面上转一圈。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喔!春分过后,南极点的太阳将在地平线下,进入永夜状态;相反地,北极点的太阳则始终在地平线上,进入永昼状态。这种状况将持续到秋分,太阳再度直射赤道,两极点所见太阳再度贴平地平线为止,之后便两边交换永昼与永夜的情况。以下视频为南极永昼的视频,给大家参考。

黄道光

  秋分前后日出前2-3小时,可在东方天空看到白色三角形黄道光亮锥,常被误以为是曙光而有假曙光(false dawn)之称。

  黄道光是太阳系内微尘粒子散射太阳光的结果,因尘埃是以太阳为中心、成透镜状分布在黄道面上,故从地球上看来便成了三角锥状,底部最宽时约有40度,高度最高可接近70度,最亮的区域几乎与银河一样亮。在赤道区域比较容易观察黄道光,纬度愈高观察的难度也越高。

  另一种和黄道光类似但更易被忽略的现象就是对日照,这是集中在地球与太阳重力平衡的L2拉格朗日点的太阳系微尘散射太阳光结果,从地球上观察,位在天空中与太阳相对180度的反日点位置上,沿黄道散布而形成一个长带状亮斑。

  由于黄道光和对日照都很黯淡,必须在天气晴朗、无月光和光害干扰且空气干净之处才能看到。但是,春分傍晚和秋分日出前后因黄道和地平线的夹角大,几乎垂直于地平线而使黄道光锥较为明显,故春秋分前后均是观赏黄道光的好时机,且黄道光一定贴近地平面。而对日照仅需符合前述观赏条件,都有可能在半夜时分见到,无须等待特定季节,且仰角颇高,而其亮光呈现渐层外观,和银河也很容易区别。

  以下为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观测助理萧翔耀先生于2012/10/18秋分后拍摄的星空运动,在视频后段可见东方天空有愈来愈亮、三角锥状亮区,那就是黄道光。

对日照

  另一种和黄道光类似但更易被忽略的现象就是对日照,这是集中在地球与太阳重力平衡的L2拉格朗日点的太阳系微尘散射太阳光结果,从地球上观察,位在天空中与太阳相对180度的反日点位置上,沿黄道散布而形成一个长约10-15度的带状亮斑。但由于亮度实在非常低,只要有些微光害干扰,或是在靠近银河之处,或是有月光的情形下,都无法观察到对日照。秋季星空非常寂寥,而秋季银河偏北,干扰不大,其他秋季星空中的亮星也少,对日照此时会出现在太阳对面位置—春分点附近,即白羊座、双鱼座到宝瓶座一带,所以秋分前后是个观察对日照的好时机,有兴趣者不妨试试。

智利超大望远镜VLT旁拍摄的对日照图像。取自维基百科。图片版权:ESO/Y. Beletsky。

智利超大望远镜VLT旁拍摄的对日照图像。取自维基百科。图片版权:ESO/Y. Beletsky。

(编辑/台北天文馆张桂兰)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4.jpg ★

  2019/3/21/5:58为2019年的春分时刻。此时太阳沿着黄道,由南向北穿越天球赤道,即恰好位在黄道与天球赤道的升交点上,赤经0度、黄经也是0度之处。春分时刻的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几乎昼夜等长,日出日没的方向几乎在正东与正西方,标志着北半球春季的开始。春分之后,太阳直射位置逐渐偏北,日出与日落的方向也随之偏北,正午的太阳仰角高度也愈来愈高,白天长度愈来愈长,夜晚愈来愈短,直到夏至为止。

1521278663671298.gif

  春分点是天球赤道座标与黄道座标的起始点,具有很重要的天文意义,许多天文计算都以此为原点。目前的春分点位在双鱼座内,接近宝瓶座边界,预估下一世纪就会进入宝瓶内。春分点的移动肇因于地球自转轴的进动所引起的岁差和章动所引起的自转轴倾角变化,使得春分点位置每年沿着黄道向西移动50.29"。约2000多年前的春分点位在白羊座中,这也是为何占星学喜爱谈论的黄道十二宫以白羊座为第一宫的原因,而春分点的天文学符号也跟随白羊座写为♈。

  由于春分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使得日夜交界线(terminator)恰好与地球赤道面垂直,站在赤道地区的人,其正午时刻的太阳将在正头顶;站在南极点或北极点的人,太阳几乎24小时贴在地平面上转一圈。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喔!春分过后,南极点的太阳将在地平线下,进入永夜状态;相反地,北极点的太阳则始终在地平线上,进入永昼状态。这种状况将持续到秋分,太阳再度直射赤道,两极点所见太阳再度贴平地平线为止,之后便两边交换永昼与永夜的情况。以下影片为南极永昼的影片,给大家参考。

  而以下的影像,则是Robert Simmon以气象卫星Meteosat-9拍摄的2010-2011年两分两至四个特殊时间点的地球影像,可以清楚呈现两分两至时太阳照射地球的状况。其中2010/12/21为冬至,2011/3/20为春分,2011/6/21为夏至,2011/9/20为秋分,以上日期为世界时。

  由于气象卫星是所谓的同步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绕地球公转的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因此在其下方的地表上,看起来就像是静止在天空中一样,故又有「静止卫星」之称。这个气象卫星影像的中心点约在非洲以西的南大西洋上,各影像右下角是非洲大陆,右上角近边缘处则可见阿拉伯半岛,正上方为地理北极,正下方为地理南极。

  因为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面的法线方向倾斜了约23.5度,所以可以见春分与秋分(影像右上与右下)太阳直射赤道,使日夜分界线是从南极到北极,垂直将地球划分为昼夜两个半球。冬至时(左上),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北极圈(北纬66.5度)以北的区域落入了所谓的「永夜区」,完全笼罩在黑暗中;相反地,南极圈(南纬66.5度)以南区域则是太阳24小时都在地平线上的永昼状态。而夏至(左下)则和冬至相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区在永昼状态而南极区在永夜状态。

黄道光

  春分前后(2月中~4月中)为欣赏黄道光的最佳时机。黄道光为积聚在黄道面附近的微尘粒子反射太阳光所造成的景象,最亮的区域几乎与银河一样亮,只是该处接近地平线,受到大气消光效应及光害等影响,通常不容易看得见。在赤道区域比较容易观察黄道光,纬度愈高,观察的难度也跟着提高。以台湾的位置而言,在春分前后天气好的情况下,于日落后2~3小时内,就有机会在西方天空看到如三角锥状的亮区,底部最宽时约有40度,高度最高可接近70度,那就是黄道光。

  以下影片为台湾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观测助理萧翔耀先生拍摄的星空运动,在影片后段可见愈来愈亮、三角锥状亮区,那就是黄道光;不过,这是秋分后拍摄的,为天亮前见于东方天空的结果。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可拍照

1505919129678856.gif  2018年9月23日09:54秋分时刻,太阳沿黄道由北向南通过赤道降交点(赤经12时、黄经180度之处),目前的秋分点位在室女座中。此时阳光直射赤道,日出于正东、日没于正西,昼夜等长。秋分后的日出日没位置逐渐偏南,昼渐短而夜渐长,直到冬至为止,因此秋分象徵着进入了北半球秋季和南半球春季。

  秋分前后日出前2-3小时,可在东方天空看到白色三角形黄道光亮锥,常被误以为是曙光而有假曙光(false dawn)之称。

  黄道光是太阳系内微尘粒子散射太阳光的结果,因尘埃是以太阳为中心、成透镜状分布在黄道面上,故从地球上看来便成了三角锥状,底部最宽时约有40度,高度最高可接近70度,最亮的区域几乎与银河一样亮。在赤道区域比较容易观察黄道光,纬度愈高观察的难度也越高。

  另一种和黄道光类似但更易被忽略的现象就是对日照,这是集中在地球与太阳重力平衡的L2拉格朗日点的太阳系微尘散射太阳光结果,从地球上观察,位在天空中与太阳相对180度的反日点位置上,沿黄道散布而形成一个长带状亮斑。

  由于黄道光和对日照都很暗淡,必须在天气晴朗、无月光和光害干扰且空气干净之处才能看到。但是,春分傍晚和秋分日出前后因黄道和地平线的夹角大,几乎垂直于地平线而使黄道光锥较为明显,故春秋分前后均是观赏黄道光的好时机,且黄道光一定贴近地平面。而对日照仅需符合前述观赏条件,都有可能在半夜时分见到,无须等待特定季节,且仰角颇高,而其亮光呈现渐层外观,和银河也很容易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