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团队与公民科学家透过哈勃过去20年来的观测数据,找到1700多条小行星的轨迹。其中有已知的小行星,但也有1000多颗为新发现!这项研究发表在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期刊上。

  这项研究计划在2019年开始启动,设立在Zooniverse平台称为哈勃小行星猎人(Hubble Asteroid Hunter)的公民科学计划,目标是从哈勃观测数据库里寻找新的小行星。论文作者表示:一个天文学家的垃圾可以成为另一个天文学家的宝藏,他们搜索的目标通常被其他研究者抛弃。因为小行星讯号常常被当作“杂讯”。但这些天文档案库的数据量呈现指数级暴增后,我们希望能利用。

  研究团队检查超过37,000张,从2002年4月30日至2021年3月14日期间使用第三代广域照相机(WFC3)以不同滤镜拍摄并合成过的影像。大多数图像都是30分钟曝光,所以会出现不同颜色小行星轨迹。此外,由于哈勃本身在移动,条纹在图像中显得弯曲,所以很难设计程式让电脑自动检测。因此,需要公民科学家初步分类,然后用判别后的资料来训练机器学习演算法。因此共有11482名公民科学家参与图像分类,在Hubble Asteroid Hunter页面有超过200万次点击,并在约1%的图像中找到1488个目标。科学家借此训练机器学习演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搜索其余图像。接着就找到2487条可能的小行星轨迹。之后就由专业天文学家接手,他们排除其他物体如宇宙射线等,从而在1316张哈勃影像中发现1701条轨迹。其中约三分之一是已知的小行星,剩下1031条则是未鉴别过的小行星轨迹。

  这些小行星先前没观测过,因为它们比从地面天文台所能找的小行星更暗。团队计划未来借由小行星轨迹的弯曲形状来确定它们的轨道和距离。天文学家希望全面了解太阳系的小行星,因为它有助于阐明太阳系的历史。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搜索现有影像以寻找新天体。如2019年,研究人员使用系外行星巡天的档案找到1800多颗小行星,其中有182颗是新发现。论文作者还表示,数据中可能还有小行星以外的新发现,值得进一步研究。(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这16张是小行星猎人公民科学项目的资料,并根据曝光的时间顺序进行了颜色分配,其中蓝色代表第一次曝光,红色代表最后一次曝光。
图说:这16张是小行星猎人公民科学项目的资料,并根据曝光的时间顺序进行了颜色分配,其中蓝色代表第一次曝光,红色代表最后一次曝光。

资料来源:Universe Today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20公分(8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根据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CNEOS)资料显示,今年接近地球的危险天体(PHO)之中最巨大的天体——小行星7335(1989 JA),将于2022年5月27日22时26分到达近地点,距离仅401万1441公里,大约是地月距离的10.5倍。由于小行星7335直径为1.8公里,约台北101大楼的两倍高,因此若撞击地球将造成严重损害,受到科学界密切注意。

  小行星7335是1989年5月1日由美国天文学家Eleanor Helin在帕洛玛天文台发现,公转周期为2.35年,轨道偏心率为0.48(远日点2.6AU、近日点0.9AU),属于阿波罗小行星。在2013年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坠落的小行星也属于同一群,估计其直径仅十几公尺,却造成近1500人受伤。

  虽然肉眼看不到小行星7335,但使用中型以上(口径15~20公分)望远镜有机会拍摄到。虽然小行星在5月27日距离地球最近,但因为与太阳位置与反射位置关系,在近地点前2天的晚上较亮,预估最亮时达到11.7星等。如果透过拍摄,它看起来就像一颗“缓慢移动的星星”。

小行星7335轨道最远时位于火星轨道之外,近日点在地球轨道之内。
图说:小行星7335轨道最远时位于火星轨道之外,近日点在地球轨道之内。

  国际媒体报导2022年5月27日将有一颗「具潜在撞击威胁」的巨大小行星接近地球,台北天文馆证实此项消息,但也说明这并非新鲜事,更没有撞击危险,民众完全不必担心!

  所谓「具潜在撞击威胁小行星」(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 PHA)是指当其与地球轨道最接近时,距离可达0.05天文单位以内,约750万公里,或月球平均距离的19.5倍,且直径达140公尺以上的小行星。截至目前为止,已经被发现的PHA有2,280颗之多,还在不断增加中。

  2022年5月27日22时左右最接近地球的这颗PHA是(7335)1989 JA小行星,它的直径估计约930到1,180公尺之间,足足有台北101的两倍大!不过这次离地球最近时尚有402万公里之遥,比月球还远10.5倍,所以对地球完全不构成任何威胁。

  台北天文馆表示,其实每年PHA接近地球的次数远比大家想像来得多,光是在2022年,与地球距离近到0.05天文单位以内的就有14颗,最接近的是在12月28日的2010 XC15小行星,距离只有0.005162天文单位,也就是77万公里左右,仅相当于月球的两倍远。至于在未来150年内最接近地球的则是直径约370公尺的毁神星(99942)Apophis,它在2029年4月14日将以4万公里的超近距离擦过地球,几乎达到同步卫星的高度!不过目前科学家暂时排除了撞击的可能性。

  据估计,在这两千多颗PHA中大约只有156颗的直径大于一公里,属于大型PHA,若真有这么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很可能会造成全球性的地质与气候剧烈变化,甚至灭绝事件。但也不用过于担忧,因为这样的事件平均每44万年才会发生一次!(编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1950 DA是最具风险的小行星,自2014年来它一直位居撞击风险列表的首位,先前科学家们计算出该天体在2880年撞击地球机率高达八千分之一。一项新的分析资料推测,这颗小行星的撞击风险比先前认知的撞击机率降低很多,只有三万分之一。

  这项评估是NASA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Planetary Defense Coordination Office)完成,2022年初,该机构升级了分析软体,最显著变化是对亚尔科夫斯基效应,进行更详细的计算,这效应指小行星吸收阳光和释放热量会对小行星产生微小推力,而改变小行星在太空中的路径。计算后撞击机率为三万分之一,使1950 DA的风险下降为第二名。目前榜首的是Bennu小行星,它是NASA的OSIRIS-REx任务目标,在2020年10月曾对这颗小行星采样,样本将在2023年运送回地球 。目前认为Bennu在2178年至2290年期间撞击机率为1,800分之一。

近地小行星1950 DA

  近地小行星1950 DA在1950年2月23日首次观测,随后因轨道计算不足而失踪了,直到2000年12月31日重新发现。它宽1.3公里,由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在2001年曾经以雷达观测过,因此科学家了解它的形状与大小,认为这颗小行星比岩石更碎更松散。(编译/台北天文馆刘恺俐)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匈牙利天文学家在2022年3月11日19时24分(世界时),以60公分施密特望远镜发现一颗小行星,在两小时之后这颗小行星就撞入挪威西南方的北冰洋上空。这颗小行星命名为2022 EB5,估计直径约为2米。它的速度约为每秒18.5公里,撞击之后在格陵兰岛和挪威的侦测仪器也记录到爆炸的声音,估计爆炸能量约2,000吨TNT。

  其实天体撞入大气层并不罕见,每夜都可以看见流星。但这颗撞击事件最特别之处是天文学家在它进入大气层前就先发现它。之前仅有四个例子,分别是2008 TC3,直径约4米,爆炸的能量达2,100吨TNT;2014 AA,直径约3米和1000吨TNT;2018 LA,直径约3米与400吨TNT;2019 MO直径约6米和6,000吨TNT。一般来说,这种尺寸天体撞击大气层时会爆炸而发生火流星,其碎片可能会落到地球上。但2022 EB5所产生的陨石应该会落入海洋而无法找到。科学家对于能发现2022 EB5这类天体是件好事,表示科学界对危险小行星的检测能力已逐步提高。(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匈牙利天文学家Krisztián Sárneczky拍摄2022 EB5
匈牙利天文学家Krisztián Sárneczky拍摄2022 EB5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30公分(12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台湾小行星(2169 Taiwan),将于3月25日最靠近地球,距离为1.840天文单位,这颗小行星于1964年11月9日被发现,位于主小行星带,公转周期为1,703天。估计直径约17公里,依据光度测量,属于C型小行星(碳质)。

  台湾小行星目前位于室女座,亮度为16.3星等,需要口径30公分以上,较大型的望远镜才有机会拍到。(编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台湾小行星(2169 Taiwan)
台湾小行星(2169 Taiwan)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相信不久前透过新闻认识这颗四体小行星系统的大有人在,它在2022年3月6日达到近地点,即使是近地点它也距离我们有2.65AU,估计其亮度约12.5等,比肉眼能见还暗将近250倍,必须使用大口径望远镜才能见到它,台北天文馆透过大型望远镜捕捉到它的踪迹。怂女星是一颗长约262公里、宽约164公里,排名第15大的小行星。它以5.53年的周期环绕太阳,对地球并不具有撞击威胁。利用狮子座的五帝座一比较容易搜寻,近期0:00:00怂女星的天体座标位置如下:

3月3日:赤经11h41m58.07s / 赤纬+15°33’05.5” (J2000)
3月4日:赤经11h41m18.40s / 赤纬+15°42’03.7” (J2000)
3月5日:赤经11h40m38.35s / 赤纬+15°50’58.2” (J2000)
3月6日:赤经11h39m57.95s / 赤纬+15°59’48.6” (J2000)
3月7日:赤经11h39m17.25s / 赤纬+16°08’34.7” (J2000)
3月8日:赤经11h38m36.29s / 赤纬+16°17’16.0” (J2000)

台北天文馆2022年3月2日17:32以位于新墨西哥州望远镜所拍摄的130号怂女小行星(图左圆圈),图右为同星区历史影像。
台北天文馆2022年3月2日17:32以位于新墨西哥州望远镜所拍摄的130号怂女小行星(图左圆圈),图右为同星区历史影像。

怂女星与狮子座的五帝座一相对位置示意图。
怂女星与狮子座的五帝座一相对位置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130号小行星于1873年2月17日由天文学家Christian Peters在纽约利奇菲尔德天文台发现,在观测设备的改进后,在2003年8月中发现了它的第一颗卫星,2014年又发现了两颗,但2014年发现的第二颗迟迟未确定其轨道,直至2021年11月初才发表,因此成为太阳系内第一个确认有三颗卫星轨道的小行星。据推测这些卫星都是怂女星受到撞击时所产生的碎块。

  该小行星的三颗卫星亮度均非常微弱,直径分别只有6.0公里、2.0公里、1.5公里。其中最内圈、直径1.5公里的卫星S/2014 (130) 2就是近期发表的第三颗卫星,因为它太过于接近怂女星本体,其亮度与怂女星相差甚大,必须使用图像减法来测量,据估计,卫星与怂女星的亮度相差近15,000倍,因此使用地面业余望远镜是不可能看见它的。(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怂女星及其3颗卫星轨道示意图。
怂女星及其3颗卫星轨道示意图。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022年2月28日出版的第二卷第三期《小行星命名公告》新增一颗中文命名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是由兴隆北京施密特CCD小行星计划1997年发现。

  29438 Zhengjia 正佳。广州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致力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普教育。正佳博物馆还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开展天文教育项目,让广大市民体验天文之美。

广州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

  【图:广州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文:节译自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通告;新闻讯息由林景明提供】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我们知道编号130小行星怂女星(Elektra)很特别。天文学家之前已经发现它有两颗卫星,使得它成为罕见的三重小行星系统。现在发现它有第三颗卫星,这使得它更加罕见,是太阳系中第一个发现拥有三颗卫星的小行星。

怂女星和它的卫星
怂女星和它的卫星

  怂女星在1873年2月17日发现,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运行。它呈长方形,最长边长215公里,是一颗相对较大的小行星,每5年绕太阳公转一圈。

  2003年,发现第一颗围绕怂女星的卫星,2014年又发现第二颗。这些发现很有趣,但并不罕见。目前已知有一百五十多颗小行星拥有一颗或者两颗卫星,就像行星可以有受重力束缚的卫星一样。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发现怂女星第二颗卫星的女天文学家杨彬说:「在大型小行星周围可以找到多个卫星,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一项名为双小行星改道测试(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简称DART)计划在2022年稍后时间与一颗这样的小行星的卫星相撞。」

  来自泰国国家天文研究所的安东尼·伯杜(Anthony Berdeu)博士及同事,使用智利甚大望远镜(Very Large Telescope,简称VLT)的图像仔细观察怂女星,他们在另外两个轨道内发现隐藏的卫星证据。

  在距离344±5公里的新卫星将比在497.63±0.33公里和1297.58±0.54公里处的兄弟姐妹略小。它每16.29小时绕怂女星公转一次。对于站在第三颗卫星表面的人来说,怂女星在天空中隐约可见。

  伯杜博士说,他使用一种新算法找到卫星,在甚大望远镜拍摄的图像中消除其它极其微弱的光线。该算法采用的数据缩减技术可以使怂女星及它的周围环境的图像更加清晰。

  伯杜博士说:「对该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可以揭露这种多卫星的小行星稳定性。第三颗卫星的轨道与其它两颗卫星的轨道不一致,这是非常奇怪。」杨彬博士表示,她认为该系统不稳定,最内的第三卫星最终可能会落回怂女星上。

  杨彬博士说:「它还可以告诉我们更多关于拥有多颗卫星的小行星形成状况。这次新发现激励研究小行星撞击的形成,并尝试限制一次撞击可以形成多少颗卫星。了解一个系统能真正维持多少颗卫星?」

  【图、文:节译自泰国国家天文研究所2022年2月8日新闻公布;研究全文刊登在2022年2月8日出版的第658卷《天文学及天体物理学报》,标题是:First observation of a quadruple asteroid】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一颗巨大的岩石小行星预计将在北京时间2022年1月19日凌晨5时51分掠过地球。小行星(7482)1994 PC1在1994年由天文学家Robert H. McNaught于赛丁泉天文台(Siding Spring Observatory)首次发现。它的轨道周期约1年7个月,距离太阳约0.9~1.8AU,长度约1公里,这相当于帝国大厦高度的两倍半,由于它的大小和经常性地对地球进行近距离访问,因此被归类为「潜在危险小行星」。上一次近距离接近是在89年前的1933年1月17日,距离我们稍近在110万公里处,而下次预计会在2105年1月18日。

  但别担心,小行星7482本月的访问会在距离地球193万公里处掠过,这大约是月球距离我们的5倍还要再多一点,轨迹计算的误差范围也只有133公里,因此对我们尚不足以构成威胁。它将以相对于地球每秒19.56公里的速度运行,这意味着它看起来会像一颗星星。因此,这次近距离的接近,除了可以让天文学家对阿波罗小行星群的S型小行星进行更多的研究外,还有机会可以看到这颗巨大的岩石穿过星空。但它的亮度可能太暗而无法用肉眼或双筒望远镜看到,必须使用15公分以上的望远镜,才有机会在它呼啸而过时瞥见它。

  根据预测,这样大小的小行星约每60万年左右会撞击地球一次,幸运的是,NASA正在测试其DART(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任务的技术,评估将太空船撞向小行星是否是改变其轨道的有效方法,进而应用在未来防御会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如果有观看过《Don’t Look Up》,就该知道要相信科学家和他们的轨道计算。(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利用喷射推进实验室(JPL)所提供的轨道参数资料,模拟最接近时轨道状况。
利用喷射推进实验室(JPL)所提供的轨道参数资料,模拟最接近时轨道状况。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21-12-13 达到最亮(限大型天文望远镜观测)★

  2021年12月17日有一颗「潜在危险小行星」(163899)飞掠地球,该小行星的直径估计为790±25公尺,比台北101还要大,也是近期(30天内)飞掠小行星之中最大的一颗,最近的时候距离地球0.036AU,其速度达到了每秒5.6公里。

  潜在危险天体(potentially hazardous object,PHO)是指轨道有撞击地球的可能,且其大小足以对地球造成全球或局部区域重大损害的近地天体,而最常见的又称为潜在危险小行星,其定义为与地球的最小轨道交点距离少于0.05AU(19.5月距),并且绝对星等达22等或更亮。

  该小行星有正式编号,却尚未命名,故目前仍沿用先前的暂时编号名称2003 SD220,该小行星已经发现了18年,虽然与其它小行星相比,(163899)非常大,也相对较近,但它距离我们仍然太遥远,换算后其实还有536万公里,不会对地球造成任何危害,它最亮可能达到13等,有机会利用大型天文望远镜见其身影,详细预报路径及亮度预测请点击此处。(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