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以往白矮星质量的测量是透过观察双星系统中白矮星与其伴星的轨道运动,用牛顿物理学来测量质量。但若白矮星的伴星处于数百年或数千年的长周期轨道上,望远镜仅能测得其轨道运动的一小部分,将使得测量的结果有所误差。

  此次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团队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首次直接测量了一颗孤立白矮星的质量,利用重力微透镜看到了来自背景恆星发出的光,因前景白矮星的引力扭曲而略微偏转,导致恒星看起来暂时偏离了它在天空中的实际位置。研究人员发现这颗白矮星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56%,这与早期对其质量的理论预测一致,并证实了目前关于白矮星如何作为恒星演化最终状态的理论,此观测结果将让我们对白矮星的结构和组成理论有深入的了解。

这幅图展示了前景白矮星的引力如何扭曲空间,并弯曲来自其背后遥远恒星的光线。This illustration shows how the gravity of a foreground white dwarf star warps space and bends the light from a distant star behind it.
图说:显示前景白矮星的引力如何扭曲空间并弯曲来自其后方遥远恒星的光线。图片来源:NASA、ESA、A. Feild

  这颗白矮星名为LAWD 37,位于苍蝇座,是一颗10亿年前燃烧殆尽的恒星坍塌残骸,因其距离地球仅15光年,离我们比较近因此被广泛研究,我们有很多关于它的数据和光谱讯息,但缺少的部分正是它的质量测量。而研究团队之所以能够锁定这颗白矮星,归功于ESA的盖亚任务,该任务对近20亿颗恒星的位置进行了极其精确的测量。根据多次盖亚观测追踪此恒星的运动,使得天文学家得以预测LAWD 37在2019年11月将短暂地从一颗背景恒星前经过。一旦知道这点,哈伯便可在这几年内精确测量当白矮星经过的这段期间,背景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如何暂时偏转的。而这个偏移量相当的小,其大小就如同我们从地球看月球上汽车的长度般。

  由于背景恒星发出的光非常微弱,而白矮星比背景恒星亮400倍,只有哈勃望远镜才能在可见光下进行这种高对比度的观测。但实际上要进行这些测量仍然非常困难,白矮星的强光会导致不可预测方向的条纹,这表示必须非常仔细地分析哈勃的每一个观测结果及其局限性。研究人员表示LAWD 37质量测量的精确度使我们能够测试白矮星的质量——半径关系,而这意味着能在这颗死星内部的极端条件下测试简并物质(一种在引力作用下超级压缩的气体,但它的行为更像固体物质)理论。接下来还可以使用韦伯望远镜来检测,在韦伯红外波长下前景白矮星的蓝色光芒看起来将更暗淡,而背景恒星看起来则更明亮。

这张图展示了如何使用微透镜来测量白矮星的质量。This graphic shows how microlensing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mass of a white dwarf star.
图说:白矮星在2019年从背景恒星前经过。蓝色波浪:从地球上看白矮星在天空中的视运动。虽然白矮星沿直线轨迹运动,但由于视差,地球绕太阳运行时会产生明显的正弦偏移。图片来源:NASA, ESA, P. McGill (Univ.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and Univ. of Cambridge), K. Sahu (STScI), J. Depasquale (STScI)

  盖亚任务改变了游戏规则,这次的结果为盖亚数据预测未来事件打开了大门,使用盖亚数据预测事件何时发生,然后观察它们的发生。希望继续测量重力微透镜效应,并获得更多类型恒星的质量测量。相关研究成果将发表于《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资料来源:ESA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国际天文团队发现新型态的恒星爆炸——微新星(micronova)。他们使用欧南天文台的超大望远镜(VLT),证实白矮星会发生小型的热核爆炸,仅持续数小时。

  在白矮星与恒星的双星系统中,白矮星会从伴星拉走氢气并堆积在外层,当白矮星的外层氢壳累积到温度与压力的极限时,产生大规模热核反应成为新星,其亮度可持续数星期以上。但研究团队在分析来自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的数据时,研究人员发现恒星出现仅持续几个小时的明亮闪光。之后使用超大望远镜(VLT),证实这些爆炸是发生在白矮星特定区域的新型态新星。

  研究团队表示:这是首次看到局部发生氢核聚变,在强磁场的白矮星上,物质送往并推积到恒星的两极,于是氢核反应发生在磁极局部区域。其强度约为新星爆炸的百万分之一,因此称为微新星。尽管名称中有“微”一词,但微新星仍然是极其强大的爆炸。推测一颗微新星会燃烧约20,000,000万亿公斤的氢,相当于35亿个吉萨大金字塔。

  尽管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只看到3次事件,但研究人员认为微新星可能数量不少,但是亮度变化很快,很难观测到。希望能透过大规模巡天观测来发现和研究更多的微新星。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期刊。(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艺术家描绘的微新星
艺术家描绘的微新星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Continuum-normalized Balmer Hα spectra of SDSS J1337+3952 from Gemini GMOS across three runs, separated by black lines, along with the double-lined binary model. Credit: Chandra et al., 2021.

  国际天文学家团队使用斯隆数位巡天(SDSS)资料,发现一对奇特的双星,它编号为SDSS J133725.26+395237.7,是由两颗白矮星组成的双星。

  天文学家对于寻找和研究双白矮星(DWD)非常感兴趣,因为它们可能会合并为更大的白矮星,或许太阳附近的一些大质量白矮星,就是双白矮星合并结果。有些双白矮星在光谱下,能看到多普勒效应造成谱线交替出现双线和单线的现象,称为复线光谱双星(double-lined spectroscopic binaries)。由于具有良好测量质量和轨道等参数的双白矮星数量很少,因此寻找这类型天体至关重要。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天文学家在第五代斯隆数位巡天(SDSS-V)的数据中发现SDSS J133725.26+395237.7,并使用北双子星天文台多目标光谱仪(GMOS-N)和NASA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观测,确认双白矮星的基本参数。他们认为轨道周期为99分钟,距离我们约368光年。主白矮星质量约是太阳的一半,半径仅太阳的0.0141倍。白矮伴星质量约为0.32个太阳质量,半径为太阳0.02倍。主星的冷却年龄为6亿年,伴星是12亿年。由于低质量伴星的冷却年龄较大,天文学家认为它原先是质量较大的恒星,它首先上升到红巨星分支,而后稳定传递质量给它的另一颗恒星。

  研究人员说,由于它们靠近地球且周期短,SDSS J133725.26+395237.7是已知在毫赫频率重力波最强天体之一。系统持续发射重力波,会使双星轨道缩小, 2.2亿年后造成碰撞,最后可能会合并形成一颗快速旋转,具有氦大气层的白矮星。(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合并中的白矮星想像图
合并中的白矮星想像图

资料来源:Phys.or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这是艺术家的想像图,描绘了一颗致密白矮星扭曲了伴星的形状。观察和理论模型表明,这两颗恒星将在大约7,000万年后合并为Ia型超新星。
这是艺术家的想像图,描绘了一颗致密白矮星扭曲了伴星的形状。观察和理论模型表明,这两颗恒星将在大约7,000万年后合并为Ia型超新星。

  在一次难得的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了由一颗看不见的白矮星牵引着一颗伴星而造成的扭曲现象,这两颗恒星最终会走向合并,并引发灾难性的Ia型超新星爆炸。

  此双星系统名为HD265435,距离地球约1,500光年,由一颗质量仅为太阳0.6倍的高温次矮星与一颗如太阳一样重但体积比地球稍小的白矮星组成,他们每100分钟绕彼此旋转1次。

  引起Ia型超新星爆炸主要有2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为白矮星从伴星吸收足够的物质,达到所谓的钱德拉塞卡极限(太阳质量的1.4倍),此时白矮星的核心会被压碎,进而重新点燃核反应并爆炸。另一种方式为在一个双星系统中,其中一颗白矮星和另一颗伴星的总质量接近或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HD265435正面临这种情况。

  此研究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华威大学物理系的Ingrid Pelisoli为主要作者。Pelisoli研究团队并没有直接观察到这颗白矮星,相对地,研究人员使用了美国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的数据,来观察这颗次矮星的亮度如何随时间变化,意味附近存在一颗巨大的天体,使得这颗次矮星的形状被扭曲。

  根据他们的观察和理论模型,结论出这颗白矮星将在大约7,000万年后变成超新星。(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Astronomy Now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天文学家发现了有史以来体积最小、质量最大的白矮星,这是一个距离地球130光年的巨大压缩体,它的质量比太阳还要大,却缩成了一个缓慢冷却的煤渣,只比月球稍大一点。这颗名为ZTF J1901+1458的白矮星以每分钟7转的速度自转,其磁场是太阳的10亿倍,它的直径只有4300公里,是在不到1亿年前,由两颗质量较小的白矮星合并形成的,该星由加州理工学院帕洛马天文台的兹威基瞬态天体设备发现的。

艺术家笔下的白矮星,该星仅比月球稍大一些。
艺术家笔下的白矮星,该星仅比月球稍大一些。

  这颗白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35倍,刚好低于触发1a型超新星的阈值(约1.4倍太阳质量),即便如此,电子和质子可能在恒星核心的巨大压力下合并,可能为未来戏剧性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科学家推测该白矮星的质量足够大,核心中的电子若被原子核中的质子捕获,重力及电磁力的合力超越电子简并压力时,就有机会进一步坍缩成中子星。

  太阳内核核融合产生向外的辐射压力和自身向内的重力平衡,当核心燃料被消耗殆尽时,恒星的核心坍塌,外层则被辐射压力吹走,对于质量小于太阳8倍的恒星,由于包立不相容原理,其核心坍缩将在白矮星阶段停止,这是大约97%恒星的命运。但如果恒星的质量足够大,重力就会克服「电子简并压力」,内核就会继续向核心挤压,直到质子和电子被迫聚集在一起,形成超高密度的中子星,对于质量更大的恒星,重力会压倒所有的量子阻力而形成黑洞。

  科学家认为在白矮星的世界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例如:星系中白矮星合并的机率是多少,是否足以解释1a型超新星的数量?磁场是如何在这些强大事件中产生的?为什么白矮星之间的磁场强度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唯有发现更多的白矮星,才能解决以上的所有问题,该研究发表于《自然》期刊。(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Astronomy Now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1547464524798610.jpg
艺术家对白矮星结晶过程的想像图。

  新的研究表明,在未来的数十亿年,太阳死亡后将变成巨大的宇宙宝石。

  像银河系中绝大多数恒星一样,太阳最终会坍塌成一个白矮星,一个比地球密度大20万倍的奇异天体。如果你能将这些物质运送到地球上,那么仅需一茶匙的白矮星物质就会和一头大象一样重。

  半个世纪以前,理论学家预言白矮星会随着时间渐渐凝固成结晶体,而新的研究发现事实的确如此。

  英国瓦立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的物理学家Pier-Emmanuel Tremblay在研究中指出:所有的白矮星在演化过程中都会在某个时刻结晶,然而更大的白矮星更快经历这一过程。“这意味着我们银河系中的几十亿个白矮星已经历了这个过程,并且本质上变成了太空中的水晶球。太阳大约100亿年后将变成一个结晶体白矮星。”Tremblay补充说。

  Tremblay和他的同事分析了由欧洲太空总署的盖亚探测器(Gaia spacecraft)收集的数据,该探测器于2013年12月发射,帮助天文学家建立银河系有史以来最好的3D图像。盖亚精确定位大量恒星的位置来完成这项任务,任务小组的目标是在探测器运行寿命结束前,研究10亿颗的恒星。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盖亚对大约15000个白矮星的量测,所有白矮星都位于距离太阳330光年内。这些资料揭示了一个奇怪的“堆积物”(odd "pileup"),亦即具有某些颜色和亮度的大量白矮星,都不能用天体的年龄或质量来解释这个现象。

  研究表明,堆积物是由白矮星内部的结晶引起的。原因是这些星体内部会释放出足够的热量来使白矮星的冷却速率变慢。

  白矮星结晶类似水从液体冻结到冰的过程。就白矮星而言, 材料是氧气和碳, 它是在不完全寒冷的温度下结晶。研究人员称,当一个白矮星内部温度降至摄氏1000万度时,结晶现象便会发生。

  结果很可能形成以结晶氧为核心,以碳为主的地函的天体内部结构。

  “我们虽然有凝固时释放热量的证据,但还需要更多的能量释放来解释观察结果。”Tremblay说。“我们相信这是因为氧先结晶然后下沉到核心,这一过程类似于地球河床上的沉积。这将推动碳向上移动,分离过程中将释放重力位能。”

  研究小组表示,新的结果表明,许多白矮星的年龄比科学家们估计的要老得多,至少要提高15%。天文学家通常借由温度来量测这些恒星的年龄,但结晶作用会减缓冷却速率,如此会造成年龄估计的偏差。

  这项研究于2019年1月9日发表在Nature线上期刊上。

资料来源:Sp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