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球状星团是非常古老的恒星系统,里面拥有数十万至百万颗恒星,以引力聚集成球形。银河系已经发现近200颗球状星团,由于球状星团较明亮,科学家认为尚未发现的球状星团应该不多。不过,巴西的天文学家Denilso Camargo最近以NASA的宽视场红外巡天太空望远镜(WISE)公布的影像中,一口气发现了5个球状星团。 

  新发现的球状星团,分别命名为Camargo 1102,1103,1104,1105和1106,其年龄介于125至135亿年之间,几乎是银河系最早期的恒星。其中Camargo 1102位于银河系中心的另外一侧,距离太阳26700光年,距离中心则为2800光年。 其他星团则与太阳同侧,距离太阳约14,700-18,900光年,距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则为6,800-11,700光年,由于位于银河盘面方向所以不容易发现。天文学家认为,这些新发现的球状星团有助于了解银河系形成和早期演化。

资料来源: sci-news

1532774834318961.jpg

  经由哈伯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和欧南天文台(ESO)超大望远镜(Very Large Telescope,VLT)的观测影像,法国巴黎天文台(Observatoire de Paris)天文学家Anthony Boccaletti等人发现在显微镜座AU星(AU Microscopii或AU Mic)周围的尘埃盘中,有类似波浪的特征在快速移动中。天文学家们以前从未观察到过类似的景象,也从未曾预期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因此尚未能厘清这些特征的起源和性质,而这项发现也再度显现宇宙中到处都新鲜事,就等着人们去探索与发现。

  显微镜座AU星距离太阳系仅约32.3光年,和太阳系算是邻居。它是颗很年轻的恒星,估计年龄仅有1200万年而已,周边环绕着庞大的尘埃碎屑盘,其中可能有行星正在形成中,而且有大量小行星,并时常发生碰撞,其碎屑就是尘埃盘的尘埃碎屑来源之一。因此天文学家希望能藉由研究这样的年轻尘埃盘系统,取得行星究竟是如何从尘埃盘中诞生的线索。

  天文学家在显微镜AU尘埃盘搜寻有团块聚集或变形特征的讯号已经十几年了,因为这样的讯号往往是可能存在之行星的所在位置。在2014年时,Boccaletti等人利用新装设在VLT上的高反差SPHERE相机进行观测,结果从一系列影像中发现尘埃盘中有5道类似波浪的弧状结构,以前从未曾在其他天体上见过类似结构,因而无从解释其来源。看到这些奇怪特征后,他们回头去翻查哈伯太空望远镜于2010年和2011年拍摄的影像,发现也能看到类似的结构。从哈伯和SPHERE影像,Boccaletti等人发现这些结构会随时间移动,而且估算出的远中央恒星的速度高达时速40,000公里!

  右上图中分别显示了哈伯和SPHERE于不同年份拍摄的影像,其中各影像中央黑色圆圈是将中央恒星明亮的光辉遮蔽的结果,如此一来才能让比较昏暗的尘埃盘能显现出来。而影像最上方的比例尺为60AU,相当于海王星轨道直径。三幅影像的尘埃盘最外侧部分都经过影像强化,以便能让细节比较明显。

  有趣的是,离中央恒星比较远的弧状结构移动速度比距离近的还快,且至少有其中3个弧状结构的移动速度快到足以逃离恒星的重力藩篱。从移动速度这么快,可排除是因为行星之类的天体的重力扰动而造成这些盘中特征的可能性。Boccaletti等人推论必定有某种机制使这些波动加速到这么快的程度,换言之,这些波动特征的存在,意味着尘埃盘中必定有某种不寻常之处。

  由于以前从未见过类似特征,也没有理论曾预测过,因此这些天文学家仅能推测这些特征是何时和如何变成我们如今所见的模样。他们提出过许多种解释,也一一排除,包括两颗质量大而罕见的类小行星天体互撞而释放大量尘埃,或是因这个恒星系统重力不稳定而触发的螺旋状波动。不过,有些假设倒是可以接受,例如:恒星表面发生闪焰爆发就可能造成这样奇怪的结构。显微镜AU是颗所谓的焰星(flaring star),有着非常活跃的闪焰爆发等活动,经常突然地就将大量能量向外抛掷;或许就是其中一次的闪焰爆发,可能促使某颗行星—如果有行星的话—发生某些事情,例如造成行星部分物质被猛然剥离,被闪焰喷发的力道向外推动,而在尘埃盘中移动。

  以上这些都仅为猜测,因此这些天文学家计画要继续利用SPHERE和其他如ALMA等设施观察显微镜AU,希望能解开这些神秘结构的起源。

资料来源:http://www.spacetelescope.org/news/heic1521/?lang , 2015.10.07, KLC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417

  冥王星现有5颗卫星,其中冥卫一(Charon,中译凯伦或夏戎)最大,另外4颗位在冥卫一轨道以外且都很小,近年才陆续发现。SETI研究所(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Institute)Mark Showalter等人透过哈伯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天文学家深入分析冥王星外侧4颗卫星的运动后,发现其中至少2颗卫星—冥卫二(Nix)和冥卫三(Hydra)的自转并没有固定的自转轴,而是随意自转,使得哈伯观测到的这两颗卫星光度变化完全没有规律或周期性可言。

  太阳系内几乎所有的天然卫星,包含月球在内,都以等速绕着它自己的自转轴自转。所以,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导致在地球上所见到的月球始终一同一面面对地球。可若是如新发现的冥卫二和冥卫三随意自转的状况的话,那么在冥王星上观察这几颗卫星,将有机会见到卫星的任一面;而在冥卫二与冥卫三表面的人,则会感受到「每天」的长度都不相同。至于冥卫四(Kerberos)和冥卫五(Styx)也可能是随意自转的状况,但尚须经过进一步研究确认。

  Showalter等人认为冥卫二等卫星的随意自转行为肇因于这个系统中间两颗比较大的天体—冥王星和冥卫一。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80,地月系统的质心落在地球以内之处,因此地月系统的主导地位在地球;可是冥卫一的质量却达冥王星的1/8,冥王星和冥卫一的质心落在两者之间的空间里,有时天文学家会将之视为类似双星系统一样,再加上两者彼此互绕的速度很快,使得作用在外侧4颗小卫星上的重力不断改变,这些卫星的自转也受到影响而变得相当混乱。再加上:这些卫星均非均匀的球体,而是比较接近橄榄球,让这样的重力改变使自转混乱的状况加遽。

  冥王星卫星的运动状况,并不一定表示冥王星-冥卫一系统濒临崩溃分散,必须做长期监测才能决定这个系统的未来命运。不过冥王星-冥卫一系统至少让天文学家能用新的角度来审视双星系统中的行星运动行为,甚至还能得知生命是否能在双星系统中的行星上生存。

  而从哈伯观测资料,Showalter等人还发现冥卫四表面颜色接近炭黑色,这在大多为亮白色的其他卫星之间显得鹤立鸡群。以前曾有理论认为或许是陨石撞击到卫星后,溅飞的尘埃碎片披覆在卫星表面会导致卫星颜色改变,但这仍无法解释为何冥卫四会是黑的。

  此外,哈伯观测还显示:冥卫二、冥卫三和冥卫五这3颗卫星的轨道有关连性,若坐在冥卫二上,将可见到冥卫五每绕2圈的同时,冥卫三也绕着冥王星转了3圈。

  未来数年,新视野号和韦伯太空望远镜陆续开始正式观测后,配合哈伯的长期监测,或许可挖掘出更多得冥王星秘密。

资料来源:http://www.spacetelescope.org/news/heic1512/ , 2015.06.03, KLC

参考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377 

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亮的星系,亮度相当于350兆个太阳!
 
本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蔡肇伟来自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及中央大学天文所,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取得天文学博士学位,目前于美国航太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任职。
 
星系核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极可能是这个星系如此明亮的原因。蔡肇伟等人利用广角红外巡天探测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观测到位于宝瓶座的W2246-0526星系,黑洞周围吸积盘上的尘埃受到加热而发出明亮的红外线。这篇论文发表于今日出刊的《天文物理期刊》。
 
天文学家将这类高温且具有大量尘埃的星系取了个有趣的绰号:Hot DOGs(hot dust-obscured galaxies),来自这个Hot DOG的光可是耗费了124亿年才抵达地球呢!
 
 
相关报导:【国家地理杂志】http://www.ngtaiwan.com/14839
参考资料: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376 

  天文学家利用阿塔卡玛毫米/次毫米电波阵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ALMA)观测结果,呈现星系核心非常接近超大质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之处的极强烈磁场状况,这项观测成果可帮助天文学家了解这些超大质量黑洞以及在黑洞两极的高速电浆喷流的结构和形成过程。

  几乎所有星系核心处都有个质量高达数百万至数十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洞可吸积大量物质,在黑洞周围形成所谓的吸积盘。当盘中大多数物质喂进黑洞中时,少数物质会在被黑洞捕捉前逃逸入太空,以接近光速的高速在黑洞两极处形成高速电浆喷流。但到底喷流是如何形成的,迄今仍是未解之谜;一般相信是非常靠近黑洞事件视界的强磁场惹的祸。

  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仅侦测到过离超大质量黑洞数光年之外的微弱磁场,例如我们的银河系或NGC 1275活跃星系等。但在这个最新研究中,瑞典查尔摩斯工学院(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与Onsala太空观测站(Onsala Space Observatory)的天文学家Ivan Marti-Vidal等人利用ALMA,首度直接侦测到非常靠近PKS 1830-211星系核心超大质量黑洞事件视界处与强磁场有关的讯号;这个讯号出现之处,正好就在物质突然被黑洞推远而形成喷流的地方。

  这些天文学家利用光在远离黑洞过程中被偏振(polarisation或polarization)的程度来估算磁场强度。这是因为光在有磁性的介质中行进时会改变其偏振方向。而在PKS 1830-211星系的这个案例里,ALMA侦测到的光是穿越非常靠近黑洞的结果,而此处充满了高度磁化的电浆物质。这是迄今研究这类现象中所使用的观测波长长最短的一次(0.3毫米),是以方可探索这么靠近超大质量黑洞的地方。

  这些天文学家发展一套新的分析方式来处理ALMA观测资料,结果发现来自PKS 1830-211核心的辐射,其偏振方向会旋转,旋转速度比目前任何宇宙中已知自转最快的天体还快数百倍以上。这所谓的法拉第旋转(Faraday rotation)就是光与磁场有交互作用的证据,并可从旋转速度来估算磁场强度。这些天文学家希冀能在未来持续探索中,了解到底再这么靠近超大质量黑洞的地方究竟正在发生什么事。

资料来源:http://www.eso.org/public/news/eso1515/, 2015.04.16, KLC

参考资料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365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ETH Zürich或ETHZ)天文學家Sandro Tacchella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和歐南天文台(ESO)超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VLT)進行觀測,天文學家首度發現在大霹靂後約30億年的時期,星系的外圍區域仍在進行造星工作,但中心區域卻已經停工了。從這個情形看來,星系內的恆星形成現象似乎是從核心開始,並向外擴散,直到整個星系的恆星形成現象都停止,那麼這個星系就完全變成一個死寂的世界。

  橢圓星系因其外型而得名。現今宇宙中到處可見的大質量橢圓星系,其中心區域內的恆星密度和質量都是我們銀河系中心區的10倍以上;事實上,這些橢圓星系含有的恆星數量約佔了宇宙誕生至今曾製造過的總恆星數量的半數,相當驚人。這些橢圓星系基本上都呈現紅色,星系內的恆星成員基本上都是年老的古老恆星,缺乏年輕的藍色恆星,星系內已經沒有新的恆星形成活動,星系內一片死寂。由橢圓星系內的紅色恆星的大致年齡,天文學家認為它們的宿主星系大約在100億年前就已經停止製造新恆星。然而,這個停工的時間點卻恰好處在宇宙中恆星形成活動的最高峰,當時許多星系都仍在大量製造新恆星,恆星誕生率約為現今的20倍左右。

  天文物理學家早就想知道:既然橢圓星系的恆星形成活動也曾一度非常盛行,那麼最後到底是如何平息到如今幾乎死寂的狀態?

  Tacchella等人研究22個質量各不相同的星系,年齡則約在大霹靂後30億年左右。利用哈伯的3號廣角相機(Wide Field Camera 3,WFC3),以近紅外波段進行觀測,可呈現老一點的恆星在恆星形成活動劇烈的星系內的空間分布狀況。此外,在自適應光學系統的輔助下,利用位在智利的VLT加上SINFONI儀器,可精確呈現哪裡有大量新恆星。將這兩種觀測結果綜合之後,便可呈現最詳盡的星系中各星族分布狀態的細節。

  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他們樣本中絕大部分的大質量星系在外圍區域的新恆星誕生率一直都非常穩定,但在稠密的中心區,恆星形成活動卻已經停止了。這證明大質量星系停止恆星形成的工作是由內而外的。這個發現解決了爭議許久的抑制恆星誕生的相關機制問題。

  其中一種理論認為由於星系中心大質量黑洞在吞噬物質過程中所釋出的大量能量,將造星材料沖散,以致於無法誕生新恆星。另一種理論認為新鮮氣體停止繼續流入星系內,導致造星材料貧乏,無法誕生新恆星。當然還有其他不同的理論,不過從橢圓星系的恆星誕生活動是從中心而後逐漸向外停止的觀測結果看來,第一種理論似乎比較佔有優勢。這對瞭解宇宙是如何演變成如今我們所見模樣而言,是個非常關鍵的進展。

資料來源:2015.04.16, KLC
http://www.spacetelescope.org/news/heic1508/
http://www.eso.org/public/news/eso1516/

参考资料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364 

您看過地球的影子嗎? 月食是看地球影最佳的時機。古希臘人很早就知道月食是月球進入地球影區的現象,因此在西元500年前,亞里士多德根據月食時地球影總是呈現圓形,因而推斷出地球是個球體。而後在西元前3世紀,阿里斯塔克更提出觀察月食時,地球影與月球的比例,估算出地球直徑為月球3.5倍左右,以當時的天文知識算是不錯的估計。

這張以四月初的月食,在不同食分階段組合的影像,呈現出清晰的地球影!在畫面之中,月球由右側往左移動橫越中央的地球影。右側為初虧階段,由於月球剛升起,受低空濃厚大氣的消光影響大,因此相較於左側復圓階段亮度較暗且顏色顯得偏黃。中心為食甚呈現顯目的暗紅色,是月全食階段,陽光中偏紅色光線較易穿透地球的大氣,而藍光容易被散射而形成『血月』現象。

参考资料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363 

  美國哈佛史密松恩天文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CfA)天文學家Jennifer Yee等人利用美國航太總署(NASA)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和OGLE(Optical Gravitational Lensing Experiment)計畫位於智利Las Campanas觀測站的Warsaw望遠鏡進行聯合觀測,發現一顆距離遠達13000光年的氣體行星OGLE-2014-BLG-0124L,是迄今已知最遠的系外行星之一。這項發現有助於天文學家瞭解系外行星在扁平、螺旋狀的銀河系中如何分布:究竟是比較喜歡集中在星系中心區域呢?還是會平均散佈在銀河各處?

  OGLE計畫是以微重力透鏡(microlensing)方式搜尋系外行星,即當某顆恆星行經另一顆遠方恆星與地球之間時,其微弱的重力場會類似放大鏡般,將遠方恆星的光集中並變亮;如果這顆前景恆星恰好有行星環繞,將使遠方恆星亮度變亮加劇,天文學家便可藉此事件察覺系外行星的存在。

  我們的太陽系其實是位在銀河系的郊區,約銀河系半徑2/3之處。利用微重力透鏡法,可以偵測從太陽系鄰近區域一直到銀河中心區,可偵測範圍比其他系外行星偵測方式廣泛得多,因此與其他偵測方式相互配合的話,可有效地瞭解整個銀河系內的系外行星分布概況。其中,離地球約27000光年遠的銀河系核球區,因恆星密度高,彼此遮蔽的機會也隨之增加,是微重力透鏡事件最容易發生的方向。到目前為止,已經以微重力透鏡法在核球區發現約30顆系外行星,其中最遠的約為25000光年左右。

  雖然微重力透鏡可以偵測比較遠的系外行星,但卻有個關鍵問題:它無法精確的測定造成微重力透鏡事件的前景天體的距離。事實上,若不是遠方恆星的亮度被增亮,有時候根本連前景恆星都無法察覺其存在與否。所以,測定精確距離變成是微重力透鏡法的最大挑戰。事實上,迄今已知的30個以微重力透鏡法發現的系外行星中,有半數不知其精確位置,這讓天文學家彷彿抱著沒有標示「X」的藏寶圖一般,不知該如何下手去尋寶。

Infographic: Finding Planets With Microlensing. Image credit: NASA/JPL-Caltech  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協助下,天文學家終於有機會找到藏寶圖上那個X標示之處。史匹哲太空望遠鏡距離地球約2億700萬公里,跟隨地球之後一起繞太陽公轉。由於和地球相距甚遠,因此當史匹哲太空望遠鏡與在地球上的望遠鏡觀測到同一個微重力透鏡事件時,它們「看到」背景恆星變亮的時間點並不相同,從兩座望遠鏡觀測到變亮的時間差便可估算出前景天體的距離。這和一般的「視差法(parallax)」一樣,故稱為「微重力透鏡視差法(microlens parallax)」;這也是天文學家第一次用微重力透鏡視差方式獲得系外行星的距離訊息。

  利用太空望遠鏡觀察微重力透鏡事件並不容易。地面望遠鏡一旦偵測到微重力透鏡事件後會立即向天文社群發佈「警報」,不過這個觀測活動很快就結束,平均只有約40天左右。史匹哲團隊得趕在收到警報的3天後,倉促地排開其他原已排定的觀測工作,轉而開始觀測微重力透鏡事件。

  在這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OGLE-2014-BLG-0124L案例中,微重力透鏡現象持續了150之久,與往常案例相較之下就顯得相當不尋常。OGLE首先偵測到這個事件,而後史匹哲也加入監測的行列;之後OGLE和史匹哲都偵測到象徵有系外行星的亮度突亮的現象,不過史匹哲觀測到的時間比OGLE早了20天左右。Yee等人由此估算這顆行星的距離約13000光年;而一旦知道距離之後,又由此估算出這顆行星的質量約為0.5倍木星質量,因此比較可能是顆氣體行星,而非類似地球這樣的岩質行星。

  到目前為止,史匹哲和OGLE及其他地面望遠鏡已經合作觀測了其他22個微重力透鏡事件,雖然都沒有發現新的系外行星,但還是可據以瞭解並統計銀河中心區的恆星和行星的族群分布狀況。因此根據計畫,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在今年夏季將要監測120個額外的微重力透鏡事件,以便達到天文學家想要進行的統計目標。

資料來源:https://www.cfa.harvard.edu/news/2015-11, 2015.04.14, KLC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362 「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羅賽塔號首次在彗星偵測到氮分子!這能讓科學家了解67P彗星生成時的環境。

 

之前科學家僅在彗星的化合物中偵測到氮,像是氰化氫(HCN)或是氨(NH3)。偵測到氮分子的意義相當重大,因為氮分子是太陽系形成早期氮最普遍的存在形式,可能也為外圍氣體巨行星提供了氮的主要來源。土衛六泰坦(Titan)的大氣富含大量氮氣,冥王星及海衛一(Triton)的大氣和表面的冰也都含有氮。

 

偵測到氮分子能幫助確定彗星形成時的溫度,這是由於冰要在極低溫的環境下才能捕捉氮分子。因為冰捕捉氮分子和一氧化碳的溫度相近,科學家為了進一步確認彗星形成模型,測量了氮分子和一氧化碳的比例,並與原始星雲的比例比較。圖中的藍線及紅線分別為氮分子和一氧化碳的訊號變化,與時間、彗星自轉及探測器位置有關。

 

結果彗星的氮分子比一氧化碳比例要比原始星雲低了25倍。科學家認為67P彗星誕生於原始太陽星雲中極低溫的環境,約–250ºC 至 –220º之間,與先前認定的古柏帶起源相符。這項研究也指出67P彗星這類的木星族彗星並非地球上氮氣的主要來源。

 

資料來源:

http://www.esa.int/Our_Activities/Space_Science/Rosetta/Rosetta_makes_first_detection_of_molecular_nitrogen_at_a_comet, 2015.03.19, Seline Hu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354 

澳洲觀測者 John Seach於2015年3月15.634日(世界時UT),發現在人馬座赤道座標R.A. 18 36  57.00 Dec. -28 55 42 (2000.0)處,出現一顆亮度6.0等的瞬亮天體!暫訂編號PNV J18365700-2855420,有可能是一顆新星(nova)。當時是利用DSLR相機加上焦長50mm、焦比f/1.0的相機鏡頭所拍攝到的。稍早於3月14.590日所拍攝極限星等達10.5等的影像中,並沒有此天體的蹤跡。3月15.726日的後續觀測中,H-alpha濾鏡的影像中亦可見此天體。K. Itagaki在3月15.802日利用50公分、f/6.8的望遠鏡觀測此瞬亮天體亮度為5.3等。Ernesto Guido及Nick Howes在3月16.5275日也利用61公分的望遠鏡成功拍攝到此天體(右圖)。

 

S. C. Williams、M. J. Darnley及M. F. Bode在3月16.27日利用Liverpool望遠鏡進行光譜分析,觀測到氫的Balmer譜線有天鵝座P型星特徵(P-Cyg profile),速度約2800公里/秒。也能見到數條Fe II 譜線(亦有天鵝座P型星特徵)及O I、Si II及 Mg II 譜線。天鵝座P型星特徵是指在恆星譜線上同時有發射線紅移及吸收線藍移的特徵(下圖),是由恆星周圍的氣體膨脹球殼所造成。因此這顆瞬亮天體極有可能是典型鐵離子新星(Fe II-type classical nova)。

 

P Cygni

 

為了研究這顆新星的光度變化與性質,天文學家們呼籲無論是目視、CCD、DSLR相機或光譜觀測等觀測方式都很適合。有興趣者可至AAVSO網址http://www.aavso.org/vsp,輸入「PNV J18365700-2855420」或「000-BLP-536」即可下載尋星圖,觀測成果也可上傳至AAVSO網站供研究參考。

 

Universe Today所刊登的兩張彩色尋星圖應能幫助您輕鬆找到此天體,圖中右方為天蝎座,左方像茶壺的為人馬座;或是另一張黑白尋星圖中央標示「Nova Sag 2015」處即為此瞬亮天體位置(點圖可放大)。6等之亮度約為肉眼之極限星等,小型雙筒望遠鏡應能輕易見到,不妨試著找找看!另一圖為AAVSO所下載視野30角分之尋星圖。

 

chart1 

chart

 

 

http://www.cbat.eps.harvard.edu/unconf/followups/J18365700-2855420.html

http://www.astronomerstelegram.org/?read=7230

http://astroblogger.blogspot.tw/2015/03/bright-potential-nova-in-sagittarius.html

http://www.universetoday.com/119395/new-binocular-nova-discovered-in-sagittarius/

2015.03.16, Seline Hu

参考资料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