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当月球在背景星空中移动时,有时会遮掩住位于远方的星体,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2023年3月24日日落后,往西方天空可见金星在初三眉月上方,两者相距仅1°,此时仰角高度约30°。若天候许可,肉眼将可见初三眉月的地球照,与亮度达-4.0等的金星相伴,观赏条件极佳。

2023年3月24日傍晚19:52前后,将可见到「月掩金星」奇景。
2023年3月24日傍晚19:52前后,将可见到「月掩金星」奇景。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3月24日傍晚19时52分前后台湾地区将可见到「月掩金星」奇景(各地发生时间约有数分钟差异),金星将从月球暗缘掩入,明亮的金星在短短十余秒内瞬间消失于眉月边缘,如日食般神奇令人惊叹!此时仰角仅约10°,需选择西方视野开阔处,若使用望远镜观测效果更佳。20时47分月落,20时49分金星自月球亮缘复出但不可见。月掩金星发生时,除了可以直接使用肉眼观赏之外,亦推荐使用望远镜观察月面暗缘的地球照现象。若使用高倍率望远镜,将有机会看到盈凸月状的金星被月面掩入之过程。当天金星视直径13.5",是今年令人期待的天象之一!

2023年3月24日傍晚,金星与月球相对位置示意图。
2023年3月24日傍晚,金星与月球相对位置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月掩金星」发生频率并不低,但因大多出现在白天而无法观赏,或在黎明前而鲜为人见;以过去一百年来说,台湾地区出现月掩金星多达28次,但发生在白天的就有22次,其他6次,包括1974年上一次肉眼可见的月掩金星,都是在黎明前,但像这次发生于日落后,大众皆可目睹的机会,得回溯到百多年前的1895年,而下次则要等到40年后的2063年5月31日!(编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2023年3月24日傍晚,月掩金星。
2023年3月24日傍晚,月掩金星。

(本文共有1,376人浏览过,今日共有1人浏览过,欢迎多加利用!)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睽违2年又49天之后,有「战神」称号的火星又将在12月8日运行到「冲」的位置,这天也是月球运行到「望」的日子,在北美洲与欧洲更可以在这天见到「满月掩火星冲」的奇景!

2022年12月8日满月掩火星冲可见区域地图。图片来源:Occult4
图说:2022年12月8日满月掩火星冲可见区域地图。图片来源:Occult4

  2022年的火星冲发生在12月8日13时42分,此时太阳、地球和火星三者连成一线,严格来说是此时太阳与火星从地心视黄经座标来看相差了180°。而这个月的望发生在12月8日12时08分,此时太阳、地球和月球连成一线,也就是太阳与月球从地心视黄经座标系来看相差180°。但就像我们并不是每次满月都会有月食发生一样,若行星运行到「冲」的位置同时月球也运行到「望」的位置时,也不代表会发生「月掩行星」的现象。由于月球绕地球的白道面与黄道面有5度的交角,各个行星的轨道面与黄道的交角又有不同,若是要「行星冲」、「望」、「月掩行星」三者同时发生的机会是相当罕见的。

2022年12月8日满月掩火星冲可见区域动画。图片来源:NAOJ
图说:2022年12月8日满月掩火星冲可见区域动画。图片来源:NAOJ

  对于台湾地区的观察者而言,12月7日当晚月球位于火星的西方,12月8日晚间月球已经移动到火星的东方了。虽然我们无法看见满月掩火星冲的特殊天象,但由于火星冲当日火星的赤纬在+25°,火星在23时42分过中天时,火星将完美地位居天顶,是属于我们北纬25°的观察者才能看到的景象,也算是稍有安慰了。(编辑/台北天文馆谢翔宇)

(本文共有68人浏览过,今日共有1人浏览过,欢迎多加利用!)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2022年10月6日(四)晚间22时38分即将发生罕见的「海卫一掩星」的事件,这事件发生频率不高,而上一次在2017年10月5日发生时带来令人惊喜的「中央增亮」现象,预期这次的掩星也有机会发生类似的现象,详细研究此天象将有助于天文学家更加了解海卫一的大气层。

航海家二号拍摄的海卫一表面,由橙色、紫色和紫外线滤镜拍摄的影像合成。图片来源:NASA/JPL/USGS
航海家二号拍摄的海卫一表面,由橙色、紫色和紫外线滤镜拍摄的影像合成。图片来源:NASA/JPL/USGS

  海卫一(Triton)是海王星最大的卫星,其公转轨道方向与海王星自转方向相反,是太阳系中最早被发现的大型逆行卫星,因为这个特殊的公转轨道,海卫一被认为是一颗从柯伊伯带被捕获的卫星。关于海卫一的探测资料不多,目前唯一一次访问过海卫一的太空船是在1989年飞掠的航海家二号,当时拍摄了海卫一非常多高解析度的地表照片,发现表面的撞击坑很少,代表海卫一的地质年龄相当年轻,还不断有地质活动在抹平地表的起伏。海卫一的直径比月球略小,比冥王星稍大。但和月球不一样,海卫一和冥王星都具有稀薄的大气层,以及极低温的氮与甲烷构成的冰质表面。在航海家二号所拍摄的照片中显示,海卫一稀薄的大气仍然有一些对流现象和云状物,后来新视野号在2015年飞掠冥王星时也看到十分类似的情景。对于这些外太阳系的寒冷星球表面和大气活动,天文学家能观测的手段并不多,除了直接以太空船飞掠之外,运用「掩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2017年观测海卫一掩星时发生的中央增亮现象。

  掩星是指一个天体通过另一天体的前方,通常会造成后方天体的光线被遮挡,使得光度短暂下降的现象。上方的影片是在2017年观测海卫一掩星时发生的中央增亮现象,影片中较大的星体是海王星,而紧邻海王星上方的是被掩的恒星,当海卫一通过恒星前方时恒星的亮度明显降低,但当海卫一运动到一半时,恒星的光线却有明显的变亮,这是海卫一的大气层将后方星光聚焦而增亮的现象,这样的现象非常特别,将有助于天文学家建立模型来探讨海卫一的大气组成。

本次海卫一掩星事件预报图。图片来源: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Occult 4
本次海卫一掩星事件预报图。图片来源: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Occult 4

  这次的海卫一掩星事件海卫一在地表的投影略为偏北,中心线大约在日本、韩国至中国华北、西藏一带往印度方向延伸,台湾地区刚好在掩带的南缘,是观测海卫一大气层的好机会,也有可能观察到中央增亮现象。当天海王星亮度7.7等,海卫一13.5等,被掩恒星11.6等,由于被掩恒星亮度较低,观测难度较高,建议使用较大口径望远镜配合高感光度器材连续拍摄整段掩星过程,以记录恒星的光度变化。也可参考麻省理工行星天文学实习室(MIT Planetary Astronomy Laboratory)对本次海卫一掩星的详细预报。(编辑/台北天文馆谢翔宇)

(本文共有76人浏览过,今日共有1人浏览过,欢迎多加利用!)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5月27日将发生难得的月掩金星,全球仅东非部分地方、东南亚、中国东南方及台湾、日本南境区域可见。何谓「月掩金星」呢?当月球在背景星空中移动时,有时会遮掩远方的星体,这种天象称作月掩星。当月球遮掩的是金星时,即称为月掩金星,此时金星、月球与地球将排成一直线,其原理与日全食相似。

全球可见月掩金星区域
图说:全球可见月掩金星区域(出处:in-the-sky.org)

  5月27日当天为残月,月龄26.5,亮度约为-7.5等,而金星亮度约为-3.9等,但因为月掩金星发生时间为中午,此时日正当中,观测难度较高,无法直接以肉眼观测。建议使用能自动寻星的赤道仪,在事件发生前一夜,先行定位校正,次日于白天自动搜寻金星,或日出前找到金星后持续追踪,直到事件发生。提醒白天使用望远镜观测时,必须千万小心,不可将望远镜指向太阳,否将导致永久性失明。

  以台北位置预测,金星于中午12:00从月球亮缘掩入,仰角约为49度,13:03由月球暗缘复出,仰角约为35度。

月掩金星示意图
图说:月掩金星示意图

月掩金星路径示意图
月掩金星路径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月掩金星和日食一样,每年都可能发生,但只有部分地区可见。这次的可见区域包括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地区。虽然台湾地区在2023年3月24日傍晚还有一次看到月掩金星的机会,但因仰角过低,观察困难,而且只能看到掩入而无法见到复出。之后要到2036年9月17日才有机会再度观赏到完整的月掩金星。(编辑/台北天文馆林琦峯)

(本文共有126人浏览过,今日共有1人浏览过,欢迎多加利用!)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2022年4月5日(农历三月初五,星期二),月掩金牛座5.9等恒星月增一(39 Tauri)。

  月增一是四合星。掩始现象:香港20时01分,恒星由月球暗缘消失。香港掩始时月球仰角29度,地平方位284度。

香港所见的月掩月增一模拟影像。
香港所见的月掩月增一模拟影像。Credit: SkySafari

  月(Moon star)是中国古代星官之一,属于二十八宿西方七宿的昴宿,在昴宿星团之东,含一颗星,位于现代星座划分的金牛座。

  《甘石星经》:「月一星,在昴之南,毕之北。月积在昴、毕,日积在氐、房,自司其行度。」古人认为月在西方出生,所以月积位于西方白虎中间的昴宿内。

  有趣的是有学者发现,日星和月星所在位置,刚好把黄道分成两部分,虽然这两部分的黄经差不相同(月至日为175度,日至月为185度),但太阳由月星走到日星,和由日星走到月星所需日数基本上是相同。显示早在汉代,中国人已经知道太阳在黄道的运行速度并不均匀。

  清代星表《仪象考成》和《仪象考成续编》增星一颗。(香港天文学会余惠俊)

(本文共有25人浏览过,今日共有1人浏览过,欢迎多加利用!)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氐宿一是天秤座内第二亮的恒星,但在拜耳星命名法则里被列为α,这是由于它比较靠近黄道的缘故,同时它也是一对双星,透过望远镜可以清楚地将其辨认出来,较亮的一颗其星等达2.74等,暗的则为5.15等。它们距离地球约为77光年,它原先的固有名源自于阿拉伯文(الزبن الجنوبي),翻译之后为南方的钩爪。

  在中国古文化中,东方苍龙中的角为苍龙犄角、亢为苍龙的脖子,那么氐可理解为龙的前足,例如《尔雅·释天》:「天根,氐也。」注称:「角,亢下繫于氐,若木之有根。」,氐字作动词有抵达的意思,又是通底字,表根基、最底层等含义,故以此解释。氐宿属于天秤座,氐宿一、氐宿三、氐宿四都是二至三等的较亮恒星,其中氐宿一就位于黄道上。

  本次月掩氐宿一将于3月22日0时32分从月球的亮面开始掩入,1时49分于月球的暗面掩终,该恒星甚至可以在都市地区隐约看见,故透过双筒望远镜观赏会是不错的目标之一,此外,过去月掩星的对象均无此程度的亮度,即便于亮缘掩入前,其亮度的反差仍可见到氐宿一。

  当天的月相为亏凸月,其仰角也可达到45度,下图是掩星前月球及氐宿一的大致位置。(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月掩氐宿一
2022年3月22日0时,月掩氐宿一模拟画面。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本文共有30人浏览过,今日共有1人浏览过,欢迎多加利用!)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当月球在背景星空中移动时,不时会通过远方星体的前方,这种现象称作月掩星。11月29日清晨时分月球将会遮掩位于室女座中的恒星内屏二,届时月龄23.6的残月亮缘处附近可见亮度约4等的内屏二。

  以台北地区的发生时间为例,11月29日清晨6:04,内屏二将从月球亮缘掩入,7:28从暗缘复出。不过11月29日太阳将在6:20升起,欲欣赏的民众需准备望远镜等器材才能在曙光中看到亮度4等的内屏二。

  不同地区月掩内屏二的时间,可参考国际掩星组织The International Occultation Timing Association预报。(编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2021年11月29日月掩内屏二(室女座nu)示意图。
2021年11月29日月掩内屏二(室女座nu)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本文共有16人浏览过,今日共有1人浏览过,欢迎多加利用!)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当月球在背景星空中移动时,不时会通过远方星体的前方,这种现象称作月掩星。10月12日入夜后不久,月球将会遮掩位于人马座中的恒星斗宿一,届时月龄6.7的眉月边缘处附近可见亮度约3.2等的斗宿一。

  以台北地区的发生时间为例,10月12日晚间19:33,斗宿一将从月球暗缘掩入,20:42从亮缘复出。掩入时的仰角约29度,可以挑选东方低空无遮蔽处以观察,欲欣赏的民众可以提早五至十分钟开始准备。

  不同地区月掩斗宿一的时间,可参考国际掩星组织The International Occultation Timing Association预报。(编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2021年10月12日月掩斗宿一(人马座φ星)示意图。
2021年10月12日月掩斗宿一(人马座φ星)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本文共有42人浏览过,今日共有1人浏览过,欢迎多加利用!)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观测目标:木卫二 ★★★

  你或许见过日食及月食,但你见过木卫互掩互食吗?这场相对罕见的天文奇观正在上演,错过要再等五年。

2015年木卫二掩及食木卫一的连续动画。
2015年木卫二掩及食木卫一的连续动画。(©:John S.Sussenbach

  木星的卫星当中,有四颗最大的被称为伽利略卫星,分别为木卫一(埃欧)、木卫二(欧罗巴)、木卫三(甘尼米德)、木卫四(卡利斯托)。当这些大卫星环绕木星运行时,它们之间也会互相食和掩,而这些事件均发生于地球的视线上穿过木星卫星的赤道平面时才会发生,持续时间约为16个月,若错过本次观测机会,下次要等到2026年5月,以下木卫掩食中共有六种状况,以图片表示:

木卫互掩互食示意图。
木卫互掩互食示意图。(©:Dave Dickinson

  其中最值得观看的为8月22日的木卫三先食后掩木卫二,其余则较不理想,一般民众若想见到这次的木卫互掩互食,必须使用8公分以上望远镜才能够看仔细,若只使用双筒望远镜观看,由于解析度不足,最多只能够感受到木星卫星亮度变化的差异。(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以下为近期台湾地区可见的最后几次木卫互掩互食的预报资料:

日期、开始时间:8月22日 22时02分
种类、现象:木卫三 全食 木卫二
持续时间:3698秒

日期、开始时间:8月22日 22时36分(先食后掩)
种类、现象:木卫三 偏掩 木卫二
持续时间:3083秒

半影食始:22时02分10秒
初亏:22时07分28秒
食既:22时28分40秒
食甚:22时32分59秒
掩始:22时35分57秒
生光:22时37分19秒(受木卫三阻挡,看不见)
复圆:22时58分31秒(受木卫三阻挡,看不见)
掩甚:23时01分38秒
半影食终:23时03分48秒(受木卫三阻挡,看不见)
掩终:23时27分19秒


日期、开始时间:8月23日 22时49分
种类、现象:木卫三 偏食 木卫二
持续时间:1250秒

日期、开始时间:8月31日 03时02分
种类、现象:木卫三 半影食 木卫二(仅减光0.1等)
持续时间:751秒

日期、掩甚时间:11月9日 20时26分
种类、现象:木卫三 偏掩 木卫一(在木星正前方)
持续时间:832秒

日期、掩甚时间:11月16日 18时35分
种类、现象:木卫三 偏掩 木卫一
持续时间:984秒

继续阅读

(本文共有14人浏览过,今日共有1人浏览过,欢迎多加利用!)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当月球在背景星空中移动时,不时会通过远方星体的前方,这种现象称作月掩星。2021年5月22日凌晨时分月球将会遮掩位于室女座中的恒星内屏二,届时月龄9.4的盈凸月边缘处附近可见亮度约4等的内屏二。

  以台北地区的发生时间为例,5月22日凌晨0:52,内屏二将从月球暗缘掩入,1:34从亮缘复出。掩入的仰角仅14度,需挑选西方低空无遮蔽处得以观察,欲欣赏的民众可以提早五至十分钟开始观察。

  不同地区月掩内屏二的时间,可参考国际掩星组织The International Occultation Timing Association预报。(编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2021年5月22日月掩内屏二(室女座nu)示意图。
2021年5月22日月掩内屏二(室女座nu)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本文共有9人浏览过,今日共有1人浏览过,欢迎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