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虽然宇宙是电中性的 ,但原子可以经由游离作用将带着正电的原子核及带负电的电子分开 ,而这些电荷加速时就会产生磁场 ,大尺度磁场的常见来源之一是星际间电浆与其内部的碰撞所致 ,这也是银河系磁场的主要来源之一 。

图说: 对宇宙网间不同的观测图 ,由左至右分别为气体 、电磁波 、磁场 、三者合成 。
但磁场在更大的尺度中也应该存在 ,宇宙物质分布在一个被称为宇宙网的结构中 ,巨大的超星系团被贫瘠的空洞所隔开 ,如同肥皂水所形成的大量泡泡那样 ,形成了一个宇宙物质网 。宇宙网的大部分都是游离的 ,因此也应该会产生虽微弱但巨大的星系间磁场 ,至少理论上应该是这样 ,近期一个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宇宙间最大尺度磁场—— 「宇宙网磁场」 。
事实上我们并无法直接探测到数十亿光年外的磁场 ,科学家透过磁场对带电粒子的影响从而观测到它们 ,当电子或其它粒子沿着磁场线旋转时 ,它们会发出无线电波 。借由这个观测方法 ,天文学家可以描绘出银河系的磁场 ,而宇宙网的无线电波更微弱 ,几乎不容易被察觉 ,也容易被其它附近的星系干扰 。为了克服这个难关 ,研究团队专注于无线电偏振光 ,这是具有特定方向的无线电波 ,由于不同的星系或星团 ,偏振的方向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研究团队可以更容易地从这些多如牛毛的无线电讯号中筛查出属于宇宙网的部分 。
此一结果证实了宇宙网磁场的存在 ,同时也证明了星系间存在碰撞冲击波的观点 ,这些冲击波曾在电脑模拟宇宙结构中出现 ,而这意外地成为了此观点的有力证据 ,该篇论文发表在 《科学进展》 (Science Advance) 上 。 (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 Universe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