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十月鹿豹座流星雨(October Camelopardalids,281 OCT)是个很新的流星雨,2005年至2006年的10/5-10/6发生时间极短的爆发,才经由录像方式确认这群流星雨的存在,2016年曾观测到短暂爆发,且发生时间正如理论预测,但流星很暗,仅能经由录像和无线电观测才发现这个爆发现象。由于新近才确认其存在,因此依少少的观测数据所预测之ZHR约每小时5颗,但不确定性很大,流星速度中等(约每秒47公里),平均亮度都不高,IMO预测今年极大期可能落在北京时间10/6的17:40。这群流星雨活动日期仅10/5-10/6,辐射点接近天北极,几乎整晚可见,但对台湾地区而言,下半夜的仰角比较高,比较容易观测。且月相逢上弦,恰好下半夜月亮西沉而无月光影响,今年观测条件不错。

而流星雨专家Esko Lyytinen前几年根据2005年爆发观测数据做为参考值,并假设流星体来自一颗长周期天体,进行2018年和2019年的模拟预测,认为2019/10/6的16:25可能会遭遇这颗长周期天体留下的流星体团块,与IMO给出的预报时间差不多。这个时间点虽然在台湾地区的白昼,基本不可见,不过这群既然比较适合雷达或电波观测,白天也无所谓。有设备的人不妨一试。目视观测部分则建议可在10/5或10/6午夜23以后至隔日天亮前进行观察,但流星昏暗,要小心观测。

1570024530406117.png

十月鹿豹座流星雨辐射点所在位置示意图。取自IMO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土星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土星合月」,通常是一个农历月之中,土星和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

2019/10/6凌晨4:36土星合月,地心所见的土星位于月球以北仅0.26度的地方。事实上,在南太平洋、南美洲、南大西洋至南非一带可见月掩土星天象,不过台湾地区不可见。此时的月球刚好在0:47通过上弦位置,亮达-11.9等;而土星则约亮度+0.3,在月亮旁并不醒目,要仔细找找才能找到。不过此时的土星和月球早已西沉,可在10/5或10/6傍晚17:50到22:30这段期间朝西南方天空观看。

在土星和上弦月的右方有颗非常明亮的白色星子,那就是木星,木星右下方则是橘红色的天蝎座心宿二,都可一并欣赏。(编辑/台北天文馆张桂兰)


2019/10/5傍晚19:00,土星和上弦月接近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产生。


2019/10/6傍晚19:00,土星和上弦月接近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木星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木星合月」,通常是一个农历月之中,木星和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

2019/10/4凌晨4:23木星合月,地心所见的木星位于月球以南约1.9度的地方。不过此时木星和月球都在地平面下而不得见。可在10/3或10/4傍晚入夜后到晚间约21:00之前,朝西方低空观看。其中10/3傍晚,月龄5的眉月位于木星右方;10/4傍晚,月龄6的眉月则来到木星的左上方。两者的右下角则可见天蝎座主星心宿二,左上方则是土星,可一并欣赏。三颗星子的颜色都略有差异,木星呈现白色,土星呈现淡黄色,心宿二则呈现橘红色,可仔细观察分辨。不过月光颇影响这样的颜色观察,可等过几天,月亮从这个区域离开之后再做观察,效果会比较好喔!(编辑/台北天文馆张桂兰)


2019/10/3傍晚19:00,木星和眉月接近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产生。


2019/10/4傍晚19:00,木星和眉月接近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金星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金星合月,通常是一个农历月之中,金星和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又由于金星公转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是所谓的「内行星」,因此在地球上观察时,金星通常都在太阳附近,使得每当金星合月时,月亮也在太阳附近,所以通常是发生在农历月初的金星合眉月(见于日落后西方低空),或是农历月底的金星合残月(见于日出前东方低空)。

2019/9/29傍晚20:46金星合月,地心所见的金星位于月球以南约4.4度的地方。不过此时金星和月球都已沉落在地平面下而不得见。由于月亮刚好在该日凌晨2:26通过朔的位置,故在9/29傍晚17:50以后至18: 20之间的日暮时分,在西方仰角10度以下的地平附近,可以见到金星和月球接近的景象,两者相距约5~6度,相当于手臂打直后的半个拳头宽,不过已经在一般双筒望远镜的视野极限,使用双筒望远镜辅助观察时,可能无法在同一视野中看到金星和眉月。此外,此时的金星亮度-3.9等,而月球则是月龄0.7的超细眉月,月面被照亮的比例仅0.7%而已,在暮辉衬托下,非常不容易观察,是个高难度挑战喔!建议先找到比较容易观察的金星,然后参考下图金星和新月的相对位置来寻找新月。提醒:观察地点得在西边地平附近完全无遮挡的地方才有机会观察到,在海边更佳;且注意透过望远镜观察时,一定要避开太阳,以免眼睛或仪器受损。

除了金星和新月之外,在金星左上方10点钟方向,离金星约6度远之处,可以见到水星和室女座主星角宿一,水星亮度-0.2等,角宿一更仅有+0.95等,待18:10-18:20天更暗时,用双筒望远镜或透过摄影方式,比较容易看到这两颗星子。

1569293807329635.png

2019/9/29傍晚17:50,金星、新月,以及水星相对位置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资料整理:高良超、杨旸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亮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变星等诸多天文事件。

  十月份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最好的户外活动月,也最适合夜间观星。在今年10月的夜空中,用望远镜可以重点观察10月28日天王星冲。至于星空部分,可利用简易的望远镜在秋季的仙女座内看到距离我们有2百多万光年之遥的仙女座大星系(M31)!这个天体中心的视星等约为4等,其实用肉眼裸视就可以看得到,在夜空中看起来呈白矇矇的一小片,中国古称为奎宿白气。

太阳系大行星动态
太阳:从室女座运行至天秤座。
水星:昏星。20日东大距,日落时位于西南方低空,亮度约0.0等,地平高度不大,不易观测。
金星:昏星。由室女座进入天秤座,日没时位于西南方低空。日没时的地平高度缓慢增加,亮度约-3.9等,不易观测。
火星:在室女座顺行。约于凌晨5时从东南方升起,亮度约1.8等。
木星:在蛇夫座顺行,日没时位于西南方天空,亮度约-2.0等,约21时落下,可观测时间不多。
土星:在人马座顺行。10日土星东方照,日没后位于南方,亮度约0.5等。
天王星:在白羊座逆行。28日冲日,太阳落山后即从东方升起,近全夜可见,亮度约5.7等。
海王星:在宝瓶座逆行。日没后位于东南方天空,视亮度约7.8等。

2019/10/4 木星合月
  10月3日入幕后,西南方天空将上演木星合月天象,届时太阳系“大个子”木星与皎洁的弯月亲密约会,木星在月亮以南1.9度!有兴趣的公众如果使用天文望远镜观看,不仅可以看到木星表面色彩斑斓的条纹和平行于其赤道的大红斑,还会看到其最大的4颗伽利略卫星。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星和月亮相携着慢慢向下沉,大约在21时20分双双沉入地平线以下,感兴趣的公众要抓紧时间欣赏。

2019/10/6 月掩土星
  这次月掩土星,在太平洋东南部、南美洲南部、大西洋、非洲南部可以看到。土星视亮度0.5等,月龄7.3,我国不可见。

月掩土星概况
掩始外切:02时23.1分
掩始内切:02时23.7分
掩终内切:06时49.9分
掩终外切:06时50.5分

1569684488829714.jpg

2019/10/9 十月天龙座流星雨极大期(ZHR~var,有机会10-80)
  每年10月6日-10月10日期间是十月天龙座流星雨(October Draconids,00009 DRA)的活跃期,今年10月9日14时16分流星雨极盛。十月天龙座流星雨辐射点的赤道坐标为赤经262度(17时28分)、赤纬+54度。十月天龙座流星雨的轨道与彗星贾科比尼-津纳的轨道相同。因此,十月天龙座流星雨被认为是贾科比尼-津纳彗星遗留在轨道上的粒子。十月天龙座流星雨有时也称为贾科比尼流星群。其天顶每时出现率ZHR有6-7年的周期性,最大时可达上千个之多。不过10月9日的月龄为10.8,一轮盈凸月高悬夜空,月光干扰比较大,很不利于流星观测。

2019/10/20 水星东大距
  水星在太阳周围运行,当它运行在太阳东侧、角距最大时叫做东大距。东大距前后,当太阳西沉没入地平线时,水星则出现在夕阳的余晖中,这时称为昏星。10月20日水星东大距的角距达25度。不过由于水星赤纬低于太阳赤纬,因此黄昏时水星的地平高度很低,还不到10度。受西地平线附近树木、景物的遮挡,难以观测到水星。应该选择西地平线附近比较空旷的场所去观测。

2019/10/22 猎户座流星雨极大期(ZHR~20)
  10月2日—11月7日是猎户座流星雨(Orionids,00008 ORI)的活跃期,10月22日07时30分该流星雨达到极盛。其天顶每时出现率ZHR达20。该流星雨辐射点的赤道坐标为赤经95度(6时20分)、赤纬+16度,位于猎户座北端。10月21日月龄为22,逢下弦月,月光对其影响较大。

2019/10/28 天王星冲日 ★★
  10月28日16时15分,天王星到达冲的位置,位于白羊座,亮度5.7等,距离地球约18.8752AU(天文单位);日落后由东偏南方升起,整夜可见,为一年中最适合观测的时候。以双筒望远镜搜寻或是利用摄影的方式,配合星图比对,即可辨认出这颗带点青绿色色调的行星。

详细天象
日期  月龄 星期 北京时间  天象简述
10/01  2.7   二  03时01分  175P/Hergenrother赫根罗德彗星过近日点(周期6.3年)
10/02  3.7   三  08时40分  娥眉月
10/03  4.7   四                     十月摩羯座流星雨极大期(ZHR<2),十月摩羯座流星雨(October Capricornids,00233 OCC)活跃日期介在9月20日至10月14日之间,速度10.0km/s(低速)
10/03  4.7   四  05时24分  冥王星留
10/03  4.7   四  08时57分  金星合角宿一,金星在角宿一北3.1度
10/03  4.7   四  11时18分  心宿二合月
10/03  4.7   四  20时51分  谷神星合月,谷神星在月亮以南4.6度
10/03  4.7   四  22时43分  仙后座RZ星极小(食变星)
10/04  5.7   五                     船尾座W星极大(7.1
13.6等,周期120日)
10/04  5.7   五  04时23分  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南1.9度
10/04  5.7   五  23时08分  天琴座β星渐台二极小,天琴座β型变星(EB)原型
10/05  6.7   六  03时24分  仙后座RZ星极小(食变星)
10/06  7.7   日                     天兔座R星欣德深红星极大(长周期米拉变星,5.511.7等,周期445日)
10/06  7.7   日  00时01分  月亮赤纬最南(δ-22°47.3′)
10/06  7.7   日  00时47分  上弦,视半径15′08″
10/06  7.7   日  02时49分  月球过降交点
10/06  7.7   日  04时36分  月掩土星,非洲南部、大西洋部分地区可见
10/06  7.7   日  17时13分  月掩冥王星,印度洋、澳大利亚、太平洋部分地区可见
10/08  9.7   二  22时06分  寒露:太阳黄经195°
10/09  10.7  三                    飞马座Z星极大(7.3
13.6等,周期320日)
10/09  10.7  三  03时10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著名的食变星)
10/09  10.7  三  14时16分  十月天龙座流星雨极大期(ZHRvar,有机会10-80,基于尘埃足迹的预测),十月天龙座流星雨(October Draconids,00009 DRA)活跃日期介在10月6日至10月10日之间,亮度指标r=2.6(中等),速度21km/s(低速)
10/09  10.7  三  22时09分  仙后座RZ星极小(食变星)
10/10  11.7   四  02时10分 P/2018Y12(SOHO)彗星过近日点(周期5.4年)
10/10  11.7   四  02时27分  盈凸月
10/10  11.7   四  08时           金牛座南支流星雨极大期(ZHR5),金牛座南流星雨(Southern Taurids,00002 STA)活跃日期介在9月23日至12月24日之间,亮度指标r=2.3(明亮),速度26.6km/s(低速)
10/10  11.7   四  18时45分  土星东方照
10/11  12.7   五  02时29分  月球过远地点:405899km,视直径29.4′
10/11  12.7   五  02时50分  仙后座RZ星极小(食变星)
10/11  12.7   五  06时40分  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球以北3.7度
10/11  12.7   五  16时01分  P/2014 U2 (Kowalski)科瓦尔斯基彗星过近日点(周期4.9年)
10/11  12.7   五  23时58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著名的食变星)
10/13  14.7   日  12时02分  月亮通过赤道,进入北半球
10/14  15.7   一  05时08分  望,视半径14′52″
10/14  15.7   一  20时47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著名的食变星)
10/15  16.7   二                    十月大熊座流星雨极大期(ZHR<2),十月大熊座流星雨(October Ursae Majorids,00333 OCU)活跃日期介在10月14日至10月16日之间,速度55.6km/s(中速)
10/15  16.7   二  07时38分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球以北4.4度
10/15  16.7   二  20时35分  仙后座RZ星极小(食变星)
10/17  18.7   四                     牧夫座S星极大(7.8
13.8等,周期271日)
10/17  18.7   四  02时16分  仙后座RZ星极小(食变星)
10/17  18.7   四  21时45分  天琴座β星渐台二极小,天琴座β型变星(EB)原型
10/18  19.7   五  03时51分  亏凸月
10/18  19.7   五  06时22分  毕宿五合月,毕宿五在月球以南2.9度
10/19  20.7   六  06时36分  双子座ε流星雨极大期(ZHR2),双子座ε流星雨(epsilon Geminids,00023 EGE)活跃日期介在9月30日至10月25日之间,亮度指标r=3(暗淡),速度69.6km/s(高速)
10/20  21.7   日  12时02分  水星东大距,日距角24.6度,视亮度-0.1等,视直径06.6″
10/20  21.7   日  15时28分  月球过升交点
10/20  21.7   日  16时07分  月亮赤纬最北(δ+22度56分)
10/21  22.7   一  14时21分  北河三合月,北河三在月球以北5.7度
10/21  22.7   一  20时39分  下弦,视半径15′59″
10/21  22.7   一  22时01分  仙后座RZ星极小(食变星)
10/22  23.7   二  07时30分  猎户座流星雨极大期(ZHR20),猎户座流星雨(Orionids,00008 ORI)活跃日期介在9月23日至11月27日之间,亮度指标r=2.9(暗淡),速度66.3km/s(中速)
10/22  23.7   二  09时14分  太阳系第二大矮行星阋神星冲日(18.7等,鲸鱼座),是一年中观赏阋神星的最佳时机
10/22  23.7   二  13时08分  月掩蜂巢星团(M44),北美洲东北部、欧洲、北冰洋、亚洲(除东南部)、北冰洋可见
10/23  24.7   三                     小狮座流星雨极大期(ZHR2),小狮座流星雨(Leonis Minorids,00022 LMI)活跃日期介在10月12日至11月5日之间,亮度指标r=2.7(中等),速度61.9km/s(中速)
10/23  24.7   三  01时42分  仙后座RZ星极小(食变星)
10/23  24.7   三  02时05分  P/2009SK280彗星过近日点
10/24  25.7   四                     室女座U星极大(7.413.5等,周期206日)
10/24  25.7   四  01时37分  轩辕十四合月,轩辕十四在月球以南3.5度
10/24  25.7   四  01时20分  霜降:太阳黄经210°
10/25  26.7   五  06时03分  残月
10/25  26.7   五  17时24分  P/2009 SK280 (Spacewatch-Hill) 彗星过近日点(周期10.5年)
10/26  27.7   六  11时20分  76P/West-kohoutek-lkemura彗星过近日点(周期6.5年)
10/26  27.7   六  12时52分  383P/Christensen克里斯坦森10号彗星过近日点(周期6.7年)
10/26  27.7   六  18时39分  月球过近地点:361310.8 km,视直径33.1′
10/26  27.7   六  23时08分  月球通过赤道,进入南半球
10/27  28.8   日  00时52分  火星合月,火星在月亮以南4.5度
10/27  28.8   日  20时26分  仙后座RZ星极小(食变星)
10/28  0.4    一                      大熊座λ流星雨极大期(ZHR<2),大熊座λ流星雨(lambda Ursae Majorids,00524 LUM)活跃日期介在10月26日至10月28日之间,速度
60.9km/s(中速)
10/28  0.4    一  11时38分  朔,视半径16′22″,不可见
10/28  0.4    一  16时15分  天王星冲日(5.7等,视直径03.7″),是一年中观赏天王星的最佳时机
10/29  1.4    二  01时08分  仙后座RZ星极小(食变星)
10/29  1.4    二  21时32分  金星合月,金星在月球以南3.9度
10/29  1.4    二  22时55分 水星合月,水星在月亮以南6.7度
10/30  2.4    三  16时29分 水星合金星,水星在金星以北2.7度
10/30  2.4    三  20时22分 天琴座β星渐台二极小,天琴座β型变星(EB)原型
10/31  3.4    四  21时42分 娥眉月
10/31  3.4    四  22时22分 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南1.3度
10/31  3.4    四  23时58分 谷神星合月,谷神星在月球以南4.2度

  天象载太阳、月亮和行星的动态以及其他天文现象,包括:
  (1)行星的地心天象(冲日、合日、方照、留、内行星东西大距以及金星最亮、火星最近地球等)和日心天象(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纬度最北和最南、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等);
  (2)日月食概况;
  (3)朔、望、两弦,月亮过近地点和远地点;
  (4)月掩行星或掩四颗亮恒星(毕宿五金牛座α星、轩辕十四即狮子座α星、角宿一即室女座α星、心宿二即天蝎座α星),行星合月,行星之间以及行星与五颗亮恒星(除上列四颗外,另加北河三β星)之间相合。

说明:

  流星雨中文名称不可以随意省略和简称。为避免混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流星数据中心(IAU Meteor Data Center,MDC)将1月的“天龙座流星雨”于2012年更名为象限仪流星雨(Quadrantids,00010 QUA);另一群的10月“天龙座流星雨”于2018年更名为十月天龙座流星雨(October Draconids,00009 DRA)。目前(2019年6月2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流星数据中心(MDC)将流星雨区分成为24个群组,112个确定,683个常规,10个待删除,合共有805个流星雨。其中以天龙座命名的流星雨也有41个,如果省略,就不知道是哪一个天龙座流星雨。

  现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流星数据中心官方已经没有纯粹“天龙座流星雨”的叫法。已知天龙流星群(Draconids)有四十一个流星雨:

十月天龙座流星雨(October Draconids,00009 DRA)
天龙座φ流星雨(phi Draconids,00045 PDF)
天龙座ζ流星雨(zeta Draconids,00073 ZDR)
天龙座ο流星雨(omicron Draconids,00088 ODR)
天龙座μ流星雨(mu Draconids,00142 MDR)
七月天龙座γ流星雨(July gamma Draconids,00184 GDR)
八月天龙座流星雨(August Draconids,00197 AUD)
天龙座ν流星雨(nu Draconids,00220 NDR)
天龙座ξ流星雨(xi Draconids,00242 XDR)
天龙座α流星雨(alpha Draconids,00276 ADR)
七月天龙座ζ流星雨(July zeta Draconids,00279 ZED)
十二月天龙座α流星雨(December alpha Draconids,00334 DAD)
十二月天龙座κ流星雨(December kappa Draconids,00336 DKD)
天龙座κ流星雨(kappa Draconids,00380 KDR)
天龙座λ流星雨(lambda Draconids,00383 LDR)
十月天龙座κ流星雨(October kappa Draconids,00387 OKD)
十一月天龙座δ流星雨(November delta Draconids,00391 NDD)
十一月天龙座i流星雨(November i Draconids,00392 NID)
二月天龙座η流星雨(February eta Draconids,00427 FED)
十一月天龙座λ流星雨(November lambda Draconids,00441 NLD)
八月天龙座μ流星雨(August mu Draconids,00470 AMD)
天龙座λ南流星雨(Southern lambda Draconids,00526 SLD)
一月天龙座ζ流星雨(January zeta Draconids,00528 JZD)
五月天龙座λ流星雨(May lambda Draconids,00532 MLD)
天龙座66流星雨(66 Draconids,00541 SSD)
天龙座64流星雨(64 Draconids,00557 SFD)
天龙座ε流星雨(epsilon Draconids,00658 EDR)
六月天龙座ρ流星雨(June rho Draconids,00686 JRD)
天龙座ι流星雨(iota Draconids,00703 IOD)
十月天龙座6流星雨(October 6 Draconids,00745 OSD)
十一月天龙座流星雨(November Draconids,00753 NED)
天龙座ψ流星雨(psi Draconids,00754 POD)
五月天龙座ι流星雨(May iota Draconids,00755 MID)
九月天龙座ε流星雨(September epsilon Draconids,00796 SED)
十二月天龙座μ流星雨(December mu Draconids,00843 DMD)
八月天龙座τ流星雨(August tau Draconids,00855 ATD)
天龙座Y流星雨(Y Draconids,00880 YDR)
十一月天龙座μ流星雨(November mu Draconids,00883 NMD)
六月天龙座μ流星雨(June mu Draconids,00894 JMD)
三月天龙座ξ流星雨(March xi Draconids,00905 MXD)
天龙座η流星雨(eta Draconids,00906 ETD)

  天顶每时出现率(Zenithal Hourly Rate,简称ZHR)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来自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的天文学专有名词中文译名。假设辐射点位于仰角90度的天顶,在理想情况下,肉眼视力能够看到6.5等星的观测者可以看见的流星数量最多的流量值。实际能看见的会低于此一数值。

  ZHR不应该译作“每小时天顶流星数”,国际流星组织(IMO)也没有Zenith Hourly Number,ZHN(天顶每小时流星数目)这一类的词。维基百科以及百度百科按照国际流星组织从2017年12月21日上线的《2018流星雨日历》中文版开始,将ZHR的中文翻译为“天顶每时出现率”。开源的星空模拟软件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也将在以后的版本中更新zh和zh_CN的翻译。

  你可能看到的流星数量是由公式给出的:

流星数量计算公式.png

  冲日和合日:行星视黄经与太阳视黄经相同的时候称为合日,相差180度的时候叫做冲日。内行星(水星和金星)的合日有上合和下合之分,上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后,即太阳在内行星与地球之间,下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前,即行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上合的时候,行星是顺行,即行星由西向东移动,下合时是逆行,即行星由东向西移动。

  方照:对外行星而言,行星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90度和270度时为方照,在太阳以东90度时称为东方照,在太阳以西90度时为西方照。

  合月、月掩星、行星间和行星与恒星相合:行星或恒星合月以及行星之间、恒星与行星相合都是指视赤经相合而言。行星在天球上运行的路线以及四颗亮恒星(毕宿五、轩辕十四、角宿一和心宿二)都很接近黄道,因而月亮18.6年交点运动周期内有机会掩蔽它们。

  :由于地球和行星绕日运动时运行速度和相对位置的不同,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有时顺行(自西向东),有时逆行。顺行和逆行之间有一个时刻行星看来是停留不动的,这叫做留。顺行而留,留后逆行叫做顺留,内行星发生在上合日以后,外行星发生在冲日以后。

  东大距和西大距:外行星对太阳的角距可以为任何数值,在180度时为冲日。而内行星由于轨道是在地球轨道内侧,所以从地球上看,它们对太阳的角距不能超过某种限度,并且没有冲日现象。内行星在太阳之东(或西)的最大角距称为东(或西)大距。水星在下合日前后约20天达东大距或西大距,由于水星轨道偏心率比较大,最大角距变化在18度28度之间。金星在下合日前后70天左右达东西大距,角距约为46度48度。内行星发生的天象其循环总是这样:下合-留-西大距-上合-东大距-留-下合。

  月掩星:月亮在天空中每月移动一周,每小时约东移半度多,相当于月亮的视角直径。月亮移动时常将恒星和行星掩蔽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观测月掩星可以测定观测者的地理坐标、研究双星、测定太阳视差及月亮位置等,是业余天文家感兴趣的观测项目之一。

  距角:是自地球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角度,从太阳向东或向西计算,由0°至180°,但由于行星轨道与黄道有一定的倾斜,行星合日和冲日时,距角不一定恰好是0°或180°。
  距角E是用下式计算:
  cosE=(R²+△²-r²)/2R△
  其中R和r分别是地球和行星的日心向径,△是行星的地心距离。

  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假使不考虑摄动影响,行星的轨道为一椭圆,而太阳在其焦点上,行星在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一点,称为近日点,最远的一点称为远日点。所列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日期是行星向径为极小或极大的日期,也就是已经考虑摄动的影响,这与由平均轨道根数近日点黄经等于0度或180度的日期稍有不同。

  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行星轨道和黄道有两个交点,行星由南而北通过黄道所经过的交点,称为升交点,相反的一点,叫做降交点。所列时刻是行星日心黄纬等于0的时刻。

  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它的一年有12个朔望月,约354或355日。主要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时间为一个月,称为朔望月,大约29.530588日,大月有30日、小月有29日。

  月相是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相对位置的变化,地球上的观测者从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造成月相盈亏圆缺之变化。月相盈亏周期平均是29.530588日,历法中之朔望月源于此。

  朔、蛾眉月、上弦、盈凸月、望、亏凸月、下弦,残月分别是月亮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时刻。

  月龄是指每晚20时,以新月为起始,在一个朔望月周期内,出现各种月相所经历的天数。月龄的数值通常用带一位小数的数字表示,比如月龄7.4是上弦月,月龄14.8是满月,月龄22.2是下弦月。因此月龄和阴历是有关连的,只不过阴历只显示朔望月每日的整数,而月龄是计算月相所经历的天数,为求更加准确,很多时会显示至小数后一个位(甚至几个位)。如果知道确实的月龄,便能推算出当时月亮大致的形状、出没时刻及所在方位。

  预报的时间同时适用于所有东八时区(UT+8:00)的地方,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文莱及马来西亚。

参考资料:
  1、《中国天文年历》科学出版社
  2、李广宇、张培瑜著《PMOE2003行星历表框架》,《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
  3、有趣天文奇观
  4、彗星过近日点时刻取自台北天文馆《2019年天文年鉴》

  2019年的天象预报资料,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多加利用!
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category/year/2019astronomical_events/


相关资料:

历表:VSOP87/ELP2000-82
编算:高良超

  2020年将有两次日食、四次月食,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1月11日 半影月食

见食地区
  这次月食,在北美洲西北部和东北部、大西洋、非洲、欧洲、北冰洋、亚洲、印度洋、大洋洲、太平洋(除东南部)可以看到。中国可见全过程。

2020年1月11日 半影月食概况

力学时      北京时   方位角    月亮在天顶的地点

1/10       1/11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半影食始 17:06:51.8  01:05:41.4  135°48’ +104°15.2’  +23°03.9’

食   甚 19:11:12.5  03:10:02.1        +74°25.2’   +23°00.0’

半影食终 21:15:35.7  05:14:25.3  230°00’ +44°33.8’   +22°55.4’

最大食分=0.921

2020年1月11日半影月食概况图

二、6月6日 半影月食

见食地区
  这次月食,在南美洲东南部、大西洋(除西北部)、欧洲(除极北部)、非洲、亚洲(除北部)、印度洋、大洋洲、太平洋西部、南极洲可以看到。中国可见。

2020年6月5日 半影月食概况

力学时      北京时    方位角   月亮在天顶的地点

6/5        6/6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半影食始 17:44:38.2  01:43:27.8  154°10’ +93°05.0’ -21°15.3’

食   甚 19:26:14.5  03:25:04.1        +68°40.6’ -21°27.3’

半影食终 21:07:41.2  05:06:30.8  229°07’ +44°18.6’ -21°38.8’

最大食分=0.593

2020年6月6日半影月食概况图

2020年6月6日半影月食概况图

三、6月21日 中国日环食

见食地区
  这次日食,环食带从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极北部开始,经过苏丹、埃塞俄比亚北部、厄立特里亚南部、也门、沙特阿拉伯东南部、阿曼、巴基斯坦中部、印度北部、中国的西藏中部、四川中部、贵州北部、湖南中部、江西南部、福建东南部、台湾中部,在太平洋中部结束。在非洲(除西北和东南部)、欧洲(除极北部)、印度洋、亚洲、大洋洲极西部、太平洋可见偏食。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概况

见食位置

食象         北京时间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偏食始       11:46:00  34°23′  1°01′

环食始      12:48:27  17°47′  1°17′

环食甚      14:40:05  79°40′  30°31′

地方视午的中心食 14:41:24  80°06′  30°35′

环食终      16:31:41  147°36′  11°30′

偏食终       17:34:04  130°58′  9°11′

食分=0.9940  食延=0分38秒 γ=0.1209  核心阴影直径:21公里  沙罗序列:137

详见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图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图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我国各县市见食情况

北京

天津

上海

杭州

合肥

石家庄

成都

重庆

郑州

济南

长沙

长春

呼和浩特

银川

西宁

西安

武汉

太原

沈阳

南京

南昌

哈尔滨

抚远

漠河

兰州

拉萨

乌鲁木齐

喀什

昆明

贵阳

福州

厦门

南宁

广州

香港

澳门

台北

海口

2020年6月21日中国分省3000地方见食情况TXT版.zip

上海市见食模拟图,由@金龙鱼制图

四、7月5日 半影月食

见食地区
  这次月食、在太平洋东南部、北美洲(除北部)、南美洲、大西洋、非洲(除东北部)、南极洲可以看到。我国不能看到。

2020年7月5日 半影月食概况

力学时      北京时    方位角   月亮在天顶的地点

7/5        7/5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半影食始 03:05:28.9  11:04:18.5  29°23’  -45°43.3’  -24°03.7’

食   甚 04:31:12.3  12:30:01.9         -66°19.5’  -24°03.3’

半影食终 05:56:40.0  13:55:29.6  329°55’ -86°52.0’  -24°02.5’

最大食分=0.380

2020年7月5日半影月食概况图

2020年7月5日半影月食概况图

五、11月30日 半影月食

见食地区
  这次月食,在亚洲(除西南部)、欧洲极北部、北冰洋、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太平洋可以看到。

2020年11月30日 半影月食概况

力学时       北京时   方位角     月亮在天顶的地点

11/30        11/30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半影食始 07:31:09.2  15:29:58.8   30°17’  -116°04.7’  +20°28.4’

食   甚 09:44:02.5  17:42:52.1         -148°14.0’   +20°44.9’

半影食终 11:56:58.2  19:55:47.8  300°28’  +179°32.6’  +21°00.9’

最大食分=0.855

2020年11月30日半影月食概况图

2020年11月30日半影月食概况图

六、12月14日 智利阿根廷日全食

见食地区
  这次日食、全食带从太平洋中部开始、经过智利、阿根廷、在靠近非洲的纳米比亚附近的大西洋结束。在太平洋大部、南美洲(除北部)、南极洲极小部、大西洋、非洲西南部可以看到偏食。

2020年12月14~15日日全食概况
                                见食位置
食象               北京时间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偏食始               21:33:56    -115°41′    -2°07′
全食始           22:32:51    -132°51′    -7°48′
全食甚           00:13:29    -67°57′    -40°20′
地方视午的中心食 00:18:11    -65°48′    -40°46′
全食终                 01:54:04    11°04′     -23°38′
偏食终                     02:53:04     -6°34′     -18°01′
食分=1.0254 食延=2分10秒 γ=-0.2939 核心阴影直径:90公里 沙罗序列:142

详见2020年12月14日日全食图

1570032476671289.png

说明:

  2020年的日月食是根据VSOP87/ELP2000-82历表结合日月食理论计算而来,本年一共发生两次日食、四次月食,其中6月21日的日环食,环食带经过我国的西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和台湾,除了中国各省会、自治区首府及直辖市外,我们另行计算了中国各县市的见食情况,共计3180个城市与区县。本年的日食图采用occult软件,月食概况图则由作者绘制,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可能会与其他资料值差1~2秒。同时对@张雷、@金龙鱼、@杨旸等同好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月食概况载半影食始、半影食终及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时的北京时间。月亮进入地球半影以后,月面光度看不出有显著变化,月亮开始进入本影的瞬刻是偏食的开始,叫做初亏。月亮完全进入本影的瞬刻是全食的开始,叫做食既。月亮中心和地影中心的相距最近的时刻,叫做食甚。月亮开始离开本影的瞬刻是全食的终了,叫做生光。月亮完全离开本影的瞬刻是偏食的终了,叫做复圆。食分(食甚时月亮边缘深入地影的距离和月亮直径之比)。月食时凡能看到月亮在地平线上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月食,各食象的时间各地所看见的都是一样。

  如果要确切地知道某地是否可以看到月食,应先计算该地的月出、月没时刻,再看初亏、复圆间月亮是否在地平线上来决定。

  月食概况又载半影食始、初亏、食既、生光、复圆、半影食终时候半影及本影和月亮切点的方位角(从月面正北点向东算起),半影食始、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半影食终时地球上见月亮正在天顶的地点的经纬度。

  始P与终P,在半影食时指的是半影食始与半影食终的方位角。本影食时则指向初亏与复圆的切点方位角。

  日食概况载日食起迄时刻和见食地点。

  偏食始表示月亮半影锥轴初次和地面相切的时刻,就是地面最先看到初亏的时刻,并列出切点的经纬度。

  中心食始表示月亮本影锥轴初次和地面相切的时刻,并列出切点的经纬度。

  地方视午(或视子夜)的中心食表示太阳和月亮赤经相合的时刻,并列出月影锥轴与地面交点的经纬度。

  食甚表示日食食分最大的瞬刻,并列出经纬度。

  中心食终表示月亮本影锥最后和地面相切的时刻,并列出切点的经纬度。

  食分(日偏食)某地观测者所看到的太阳被月亮遮盖的分数。食分的大小是日面直径被 遮盖部分与日面直径的比值。

  偏食终表示月亮半影锥轴最后和地面相切的时刻,并列出切点的经纬度。

  贝塞尔根数供精密计算日食时刻之用,它的几何意义如下:
  假设一个平面通过地心,和月影锥轴相垂直,也就是和日月中心的连线相垂直,这平面叫做基本面,以地心为原点,基本面和赤道面的交线为X轴,向东为正。以在基本面上和X轴相垂直的直线为Y轴,向北为正。和基本面相垂直的轴为Z轴,向月亮方向为正。坐标以地球赤道半径为长度单位。
  X,Y是月影锥轴和基本面交点的坐标。
  d,μ是Z轴的方向;d是Z轴和赤道面的交角,μ是Z轴自历书子午圈算起的时角。
  L1,L2是半影锥及本影锥在基本面上的半径,以地球赤道半径为长度单位。L1恒为正值,L2和本影锥顶的z坐标同号。本影锥顶在基本面后面时,L2为负值,可以看到全食;本影锥顶在基本面前面时,L2为正值,可以看到环食。在极少数情况下L2在基本面上为正值,而在地面为负值,可以看到全食。
  f1,f2是半影锥和本影锥的半顶角。

致谢
(1)本章日食的数据是采用下列文献中的日食公式计算:
  Hermann Mucke and Jean Meeus,Canon of Solar Eclipses,-2003 to +2526,Astronomishes BÜro,Vienna,Austria,1983
(2)本章的日食的贝塞尔根数及月食计算是采用下列书籍计算:
Explanatorysupplement to the astronomicalalmanac及《日月食计算》

  2020年的天象预报资料,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多加利用!
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category/year/2020astronomical_events/


相关资料: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2019年9月27日18时56分,阿弗卡诺彗星 C/2018 W2 (Africano) 过近地点,最近地球时0.494天文单位,光度9.7等。

C/2018 W2 (Africano) 阿弗卡诺彗星星历表
根据2019年7月28日的天文测量数据

T 2019 Sep  5.7296 TT
q  1.454565    Peri. 157.9764
z -0.000500    Node  181.8487
e  1.000728    Incl. 116.6164
Ref: MPEC 2019-E73

    年  月 日   h  m   s     o  ‘  “    delta  RSun   Elong  Phase   光度   “/min  PA
2019/9/18   1 12  5.1   38 18 54    0.574  1.466  134.6   29.2   10.0    6.61 220.7
2019/9/19   1  3 16.5    36 13 40    0.558  1.468  138.0   27.2    9.9    7.02 219.3
2019/9/20   0 54 26.6   33 58 17    0.544  1.470  141.6   25.1    9.8    7.43 218.0
2019/9/21   0 45 37.8   31 32 53    0.531  1.472  145.3   22.9    9.8    7.82 216.8
2019/9/22   0 36 52.2   28 57 50    0.520  1.474  149.0   20.5    9.8    8.19 215.6

2019/9/23   0 28 12.0   26 13 49    0.511  1.476  152.8   18.1    9.7    8.51 214.6
2019/9/24   0 19 39.1   23 21 53    0.503  1.479  156.6   15.6    9.7    8.78 213.6
2019/9/25   0 11 15.5   20 23 20    0.498  1.482  160.3   13.2    9.7    8.99 212.8
2019/9/26   0  3  2.9   17 19 47    0.495  1.484  163.7   10.9    9.7    9.12 212.1
2019/9/27  23 55  2.8   14 13  5    0.494  1.487  166.5    9.1    9.7    9.16 211.4

2019/9/28  23 47 16.4   11  5 10    0.495  1.490  168.1    8.0    9.7    9.13 210.9
2019/9/29  23 39 44.8    7 58  2    0.499  1.493  168.2    7.9    9.7    9.01 210.6
2019/9/30  23 32 28.8    4 53 34    0.504  1.497  166.7    8.8    9.8    8.81 210.3
2019/10/1  23 25 29.2    1 53 28    0.512  1.500  164.2   10.5    9.8    8.54 210.1
2019/10/2  23 18 46.2  - 1  0 48    0.521  1.504  161.1   12.4    9.9    8.22 210.0

2019/10/3  23 12 20.1  - 3 48  4    0.533  1.507  157.8   14.5    9.9    7.86 210.0
2019/10/4  23  6 11.0  - 6 27 27    0.546  1.511  154.4   16.6   10.0    7.47 210.0

说明:

年、月、日 预报日期,以当日北京时间晚上20时(即是世界时中午12时)
赤经:   历元 2000年位置(单位:时、分、秒)
赤纬:   历元 2000年位置(单位:度、分、秒)
距地:   彗星距离地球(单位:天文单位)
距日:   彗星距离太阳(单位:天文单位)
离角:   彗星离开太阳的角度(单位:度)
Phase:太阳、彗星、地球之间夹角(单位:度)
光度:   彗星总亮度(单位:星等)
“/min: 彗星在天区移动速度(单位:每分钟移动角秒)
PA:      彗星移动天极方位角(单位:度)

彗星轨道根数
T            通过近日点的动力时时间(以年、月、日及日之小数表示)
q            近日点距离(单位:天文单位)
e            轨道偏心率(椭圆:0 < e < 1;抛物线:e = 1;双曲线:1 < e)
Peri.      近日点幅角(单位:度)
Node     升交点黄道经度(单位:度)
Incl.       轨道倾斜角(单位:度)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最近新发现的彗星让天文界兴奋不已,因为它似乎起源于太阳系之外。这颗被命名为C/2019 Q4(Borisov)的天体是由Gennady Borisov于2019年8月30日在克里米亚Nauchnij的MARGO天文台发现的。官方尚未确认C/ 2019 Q4彗星是否为星际彗星,但如果是,这将只是第二个被探测到的星际访客。第一颗名为奥陌陌(’Oumuamua)于2017年10月被观测和确认。

该彗星目前距离太阳4.2亿公里,并将于2019年12月8日到达其最近点或近日点,距离约3亿公里。

美国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Davide Farnocchia说,这颗彗星目前的速度很快,大约150000公里/小时,远高于在该距离绕太阳运行的天体的典型速度。高速不仅表明可能来自太阳系外部,而且它将离开并返回星际空间。

由于其模糊的外观被确定为彗星,彗核的直径在2到16公里之间。天文学家将继续收集观测结果,以进一步求得彗星的物理特性(大小,旋转等),并继续确认其轨迹。目前,该彗星正在进入太阳系内部,并将于10月26日从黄道面上方以约40度的角度进入。

C/2019 Q4在未来几个月可以用专业望远镜看到。Farnocchia说,这个天体的亮度将在12月中旬达到峰值,直到2020年4月,我们还可以用中等大小的望远镜观测到它。在那之后,到2020年10月,它只能用更大的专业望远镜观测了。(台北天文馆吴典谚/编译)

2019年9月10日,由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于夏威夷大岛拍摄到的C/2019 Q4彗星。

2019年9月10日,由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于夏威夷大岛拍摄到的C/2019 Q4彗星。

资料来源:ScienceDaily


ʻOumuamua(奥陌陌),英文请勿写成错误的Oumuamua 。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火星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火星合月」,通常是一个农历月之中,火星和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

2019/9/28孔子诞辰纪念日当天上午9:19火星合月,地心所见的火星位在月球以南约4.1度的地方。不过此时已是朔前一天的晦月,火星和月球都比较接近太阳而不易见,不推荐观赏。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

秋分

2019/9/23的15:50是今年的秋分时刻,太阳沿黄道由北向南通过赤道降交点(赤经12时、黄经180度之处),目前的秋分点位在室女座中。此时阳光直射赤道,日出于正东、日没于正西,几乎昼夜等长。秋分后的日出日没位置逐渐偏南,昼渐短而夜渐长,直到冬至为止,因此秋分象征着进入了北半球秋季和南半球春季。

太阳沿黄道在天球上的运动示意图。

太阳沿黄道在天球上的运动示意图。

以下的图像,则是Robert Simmon以气象卫星Meteosat-9拍摄的2010-2011年两分两至四个特殊时间点的地球图像,可以清楚呈现两分两至时太阳照射地球的状况。其中2010/12/21为冬至,2011/3/20为春分,2011/6/21为夏至,2011/9/20为秋分,以上日期为世界时。

气象卫星Meteosat-9所拍摄的2010-2011年两分两至时刻的地球图像。Credit:NASA

气象卫星Meteosat-9所拍摄的2010-2011年两分两至时刻的地球图像。Credit:NASA

由于气象卫星是所谓的同步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绕地球公转的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因此在其下方的地表上,看起来就像是静止在天空中一样,故又有「静止卫星」之称。这个气象卫星影像的中心点约在非洲以西的南大西洋上,各图像右下角是非洲大陆,右上角近边缘处则可见阿拉伯半岛,正上方为地理北极,正下方为地理南极。

因为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面的法线方向倾斜了约23.5度,所以可以见春分与秋分(图像右上与右下)太阳直射赤道,使日夜分界线是从南极到北极,垂直将地球划分为昼夜两个半球。冬至时(左上),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北极圈(北纬66.5度)以北的区域落入了所谓的「永夜区」,完全笼罩在黑暗中;相反地,南极圈(南纬66.5度)以南区域则是太阳24小时都在地平线上的永昼状态。而夏至(左下)则和冬至相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区在永昼状态而南极区在永夜状态。

由于秋分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使得日夜交界线(terminator)恰好与地球赤道面垂直,站在赤道地区的人,其正午时刻的太阳将在正头顶;站在南极点或北极点的人,太阳几乎24小时贴在地平面上转一圈。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喔!春分过后,南极点的太阳将在地平线下,进入永夜状态;相反地,北极点的太阳则始终在地平线上,进入永昼状态。这种状况将持续到秋分,太阳再度直射赤道,两极点所见太阳再度贴平地平线为止,之后便两边交换永昼与永夜的情况。以下视频为南极永昼的视频,给大家参考。

黄道光

秋分前后日出前2-3小时,可在东方天空看到白色三角形黄道光亮锥,常被误以为是曙光而有假曙光(false dawn)之称。

黄道光是太阳系内微尘粒子散射太阳光的结果,因尘埃是以太阳为中心、成透镜状分布在黄道面上,故从地球上看来便成了三角锥状,底部最宽时约有40度,高度最高可接近70度,最亮的区域几乎与银河一样亮。在赤道区域比较容易观察黄道光,纬度愈高观察的难度也越高。

另一种和黄道光类似但更易被忽略的现象就是对日照,这是集中在地球与太阳重力平衡的L2拉格朗日点的太阳系微尘散射太阳光结果,从地球上观察,位在天空中与太阳相对180度的反日点位置上,沿黄道散布而形成一个长带状亮斑。

由于黄道光和对日照都很黯淡,必须在天气晴朗、无月光和光害干扰且空气干净之处才能看到。但是,春分傍晚和秋分日出前后因黄道和地平线的夹角大,几乎垂直于地平线而使黄道光锥较为明显,故春秋分前后均是观赏黄道光的好时机,且黄道光一定贴近地平面。而对日照仅需符合前述观赏条件,都有可能在半夜时分见到,无须等待特定季节,且仰角颇高,而其亮光呈现渐层外观,和银河也很容易区别。

以下为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观测助理萧翔耀先生于2012/10/18秋分后拍摄的星空运动,在视频后段可见东方天空有愈来愈亮、三角锥状亮区,那就是黄道光。

对日照

另一种和黄道光类似但更易被忽略的现象就是对日照,这是集中在地球与太阳重力平衡的L2拉格朗日点的太阳系微尘散射太阳光结果,从地球上观察,位在天空中与太阳相对180度的反日点位置上,沿黄道散布而形成一个长约10-15度的带状亮斑。但由于亮度实在非常低,只要有些微光害干扰,或是在靠近银河之处,或是有月光的情形下,都无法观察到对日照。秋季星空非常寂寥,而秋季银河偏北,干扰不大,其他秋季星空中的亮星也少,对日照此时会出现在太阳对面位置—春分点附近,即白羊座、双鱼座到宝瓶座一带,所以秋分前后是个观察对日照的好时机,有兴趣者不妨试试。

智利超大望远镜VLT旁拍摄的对日照图像。取自维基百科。图片版权:ESO/Y. Beletsky。

智利超大望远镜VLT旁拍摄的对日照图像。取自维基百科。图片版权:ESO/Y. Beletsky。

(编辑/台北天文馆张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