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18年7月13日将发生一场日偏食,沙罗周期编号第117号,全部经过时间自北京时间09时48分开始,至12时14分终止,历经2小时又26分钟。最大食分为0.3367,可见于南极至澳洲南部、新西兰南岛一带,我国不可见,有计划到这些地方旅游者则不妨注意相关讯息。观赏日偏食需全程使用适当的太阳滤镜或日食眼镜,或者可使用投影方式进行观察,千万不可用眼睛透过望远镜直接观察,以免造成眼睛损伤。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18年7月13日将发生一场日偏食,沙罗周期编号第117号,全部经过时间自北京时间09时48分开始,至12时14分终止,历经2小时又26分钟。最大食分为0.3367,可见于南极至澳洲南部、新西兰南岛一带,我国不可见,有计划到这些地方旅游者则不妨注意相关讯息。观赏日偏食需全程使用适当的太阳滤镜或日食眼镜,或者可使用投影方式进行观察,千万不可用眼睛透过望远镜直接观察,以免造成眼睛损伤。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
![]()
![]()
太阳系矮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于2018/7/12的18:04达到冲的位置,即以地球为中心,太阳和冥王星分别位在地球两侧、赤经相差180度的位置。此时是一年中冥王星离地球最近、最大、最亮的时候,且整晚可见。
由于冥王星的轨道离心率较大,即比较椭长,自1989年9月5日通过近日点之后,冥王星现在正在逐渐远离太阳的路途上,因此即使每年即使到达冥王星冲的年度最佳观赏期的时候,也因为冥王星和地球的距离一年比一年远,亮度也一年比一年暗。今年冥王星冲时,亮度仅有14.4等,业余望远镜中看起来与一般星点几乎没啥差异,但透过间隔一段时间拍摄的影像,可以看出它移动的迹象来确认冥王星的存在。
然而,冥王星目前位在人马座,距离远在32.59AU之外。虽然已经慢慢离开众星云集的银河中心地带,但此处恒星数量还是不少,冥王星穿行于此,很容易受到众星干扰,得花费一些心思,才能从一堆恒星中将冥王星分辨出来。
2016/7/23冥王星7天移动影像 @台北天文馆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
![]()
![]()
![]()
![]()
水星和金星的公转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称为「内行星」,从地球上观察,总在太阳左右,所以只有清晨日出前的东方低空或傍晚日落后的西方低空才有机会看到这两颗内行星,半夜三更是看不见它们的,因此常有「晨星」与「昏星」之称。而水星另有「辰星」的别称。
其中,当水星或金星来到所谓的「大距」位置,即太阳-水星或金星-地球三者成直角,水星或金星位在直角位置时,从地球上所见的水星或金星离太阳最远,日出或日落时所见的水星或金星仰角最高,最容易观看。其中,当水星或金星位在太阳以东时称为「东大距」,见于日落后的西方天空;位在太阳以西时为「西大距」,见于日出前的东方天空。且当水星或金星位在大距位置时,望远镜下所见的水星或金星,大约是半圆形的弦月状。
2018/7/12的13:29,水星达今年第2次东大距位置,此时水星与太阳之间的日距角约为26.4度,日落时在西偏北方的仰角约20度,亮度约+0.4等,受日暮晖光的影响,不是那么容易看见。建议可用双筒望远镜或拍照方式协助观赏,可先找到明亮的金星,水星就在金星右下角。
2018年日落时所见的水星仰角与方位。取自2018年天文年鉴。
如果能利用望远镜放大观察水星,可看到本次水星东大距时的形状为比半圆凹一些的形状,亮面比例为42%(或说相位为0.42)。这是因为水星轨道比较椭圆,轨道倾角达7度,使得东大距或西大距位置时,地球所见的水星常是比半圆形凹一些的眉月状或凸一些的凸月状。不过此时的水星视直径只有7.4角秒,最好使用口径2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来观察其盘面的形状。
2018/7/12水星东大距时所在位置和外貌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资料整理:高良超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亮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日月食,二分二至等诸多天文事件。
太阳系大行星动态
太阳:由巨蟹座运行到狮子座。
水星:9日下合日,由昏星变为晨星,距太阳较近,难以观测。27日到达西大距,与太阳的最大角距离为18度,日出时地平高度约17度,亮度约-0.1等,有利观测。
金星:昏星。由狮子座运行到室女座。日落时位于西南方天空,18日到达东大距,与太阳的最大角距离为46度,日落时地平高度约18度,易于观测。
火星:由摩羯座逆行至人马座。28日留后在人马座由逆行转为顺行,日落后位于东南方天空,约于次日凌晨3时20分左右下落,几乎整夜可见。
木星:在天秤座顺行。7日东方照,日落后位于西南方天空,下落时间逐日提前,至月末约22时40分左右,前半夜可见。
土星:在人马座逆行。日落后位于东南方天空,亮度约+0.3等,下落时间约为次日凌晨1时40分左右,前半夜观测条件不错。
天王星:在白羊座顺行,8日留后逆行。约于夜晚22时升起,观测条件越来越好,视亮度约5.8等。
海王星:在宝瓶座逆行,约于夜晚19时45分升起,几乎整夜可见,视亮度约7.8等。
2018/8/11 日偏食
8月11日将发生日偏食,沙罗周期编号第155号,全部经过时间自北京时间16时02分开始,至19时31分终止,历经3小时又28.7分钟。这次的偏食在北美洲东北部、北冰洋、欧洲北部、亚洲中北部可以看到。中国(除西藏中南部、广西、广东中南部、海南、福建沿海、台湾等地外)可见,其中在俄罗斯东北部可以见到此次日食的最大食分景象。
17时40分左右日偏食从我国东北最北端漠河开始,至19时30分在我国陕西省渭南市官底镇结束全程日偏食。我国东部一些地区可见太阳带食而落,新疆、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可见全过程。这次日偏食发生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处于近地平线位置,因此可以借助地景与日偏食合拍,注意望远镜加太阳滤镜拍摄!
观测方法
看日偏食时(也就是太阳未被月球完全遮住时),要戴上专门观测太阳的眼镜。一定要购买合格的太阳观测镜,例如用巴德膜的太阳观测镜。日常的太阳镜或墨镜只用于观测日光下的四周景色,决不能用于直接看太阳。另外,也不能使用不合格的太阳观测镜和滤光片,因为这些不合格产品无法挡住紫外线,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太阳圆缺变化观赏时,同样会严重伤害眼睛。
还可以制作针孔投影箱。可用一个1至2米长的纸箱,两端中心各开约10厘米大小的洞,上端用锡纸将洞贴上,再用针在锡纸中心穿一针孔;另一端用白色半透明纸将洞贴上,然后在太阳下试验能否在半透明纸上产生太阳圆面像。要注意,不能用肉眼透过针孔直接观测太阳。
也可以用望远镜投影,通过观测太阳经过望远镜的投影来观看日食,不可以直接用望远镜观看,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用电焊护目镜,因为电焊护目镜也是观测日食的最佳工具之一;用照相机看,但一定要有滤光片,直接从取景框中观察日食也会伤害眼睛。
具体时间如下:
1.日食的贝塞尔根数①②(T0=10h)
n x y d L1 L2 μ
0 0.3675080 1.0939190 15.2167301 0.5316980 -0.0143680 328.696106
1 0.5684958 -0.1262935 -0.0120760 0.0000338 0.0000336 15.003080
2 -0.0000477 -0.0001598 -0.0000030 -0.0000128 -0.0000127 0.000000
3 -0.0000096 0.000002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
tan f1 = 0.0046127 tan f2 = 0.0045897
2.日食概况
2018年8月11日日偏食概况
太阳和月亮赤经相合时的世界时8月11日 9h20m 2.723s
太阳地心坐标
赤经 9h24m20.76s + 9.459s(T- 9h)
赤纬 +15°13′53.4” - 44.56”(T- 9h)
赤道地平视差 8.68”
视半径 15′46.82
月亮地心坐标
赤经 9h23m32.41s +154.230s(T- 9h) - 0.133s(T- 9h)(T- 9h)
赤纬 +16°28′11.5” - 504.54”(T- 9h) - 3.44”(T- 9h)(T- 9h)
赤道地平视差 61′10.47” - 0.501”(T- 9h) - 0.017”(T- 9h)(T- 9h)
视半径 16′40.18” - 0.137”(T- 9h) - 0.005”(T- 9h)(T- 9h)
T为以小时为单位的世界时
8月11日日食概况
北京时 纬度 地理经度 食分
偏食始 16h02m05s +57°46.9′ - 54°49.6′
食甚 17h46m18s +70°26.1′ +174°41.1′ 0.737
偏食终 19h30m44s +34°44.0′ +109°28.4′
更详细的县市见食情况,可参见紫金山天文台网站:http://almanac.pmo.ac.cn/2018811rps.htm
2018/8/13 英仙座流星雨极大期★★★★
英仙座流星雨是年度主要流星群之一,活跃日期为7月17日至8月24日,今年极大期预测发生在8月13日4时~16时,ZHR(天顶每时出现率)值可达110颗左右。辐射点约在晚上22时东升,今年适逢农历新月,为观测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条件。在峰值前的一两天流量已经比较可观而且逐步增大。因而今年比较适合的观测时间为11日的晚上和12日晚上(半夜到凌晨时段最理想)。而过了极大之后(13日)流量会有“断崖式”的下降。追求极大的,可以在12日晚上观测至13日凌晨。
英仙座流星雨曾在1991~1992年爆发出每小时400颗以上的数量;1990年代末已降为100左右。母彗星109P/Swift- Tuttle(史威福–塔托彗星)周期约130年,上次回归是1992年,应是造成1990年代数量增多的主因。目前彗星正远离中,流星数量也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2018/8/18 金星东大距★★
此次金星东大距的时间为8月18日1时31分,与太阳的最大角距为46度、视星等-4.5、视直径24.4角秒。金星位于室女座内,日没后见于西南方天空,天文望远镜中看起来呈半月形状。如果站在金星上观地球,这时的地球为西方照。
2018/8/27 水星西大距
水星于8月9日下合日以后,在太阳西侧成为晨星,并迅速远离太阳,在黎明前的东北方天空可以观测到它。27日4时34分到达西大距,与太阳的最大角距为18度,日出时的地平高度约17度,亮度约-0.1等,是今年观测水星的第三次最佳时机。
天象(地心视象)
日期 星期 时刻 天文现象
8/02 四 14时22分 灶神星留
8/04 六 05时22.2分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球以北5.0°
8/04 六 06时10分 婚神星西方照
8/05 日 00时37分 宝瓶座ι南流星雨极大期(ZHR2)4)
8/05 日 02时18.0分 下弦
8/05 日 07时04分 婚神星合月,婚神星在月球以南1.2°
8/07 二 03时01.1分 月掩毕宿五,亚洲中北部、中国的内蒙、黑龙江极西北部可以看到,毕宿五视亮度+0.9等,月龄25.4
8/07 二 07时27.4分 木星东方照(超过太阳视黄经90度)
8/07 二 21时01分 智神星合月
8/07 二 21时30.7分 立秋
8/08 三 04时34.1分 天王星留
8/08 三 13时01.8分 残月
8/09 四 04时48分 宝瓶座δ北流星雨极大期(ZHR
8/09 四 06时30分 月球赤纬最北(δ +20° 45’)
8/09 四 10时05.9分 水星下合日
8/10 五 04时07分 北河三合月,北河三在月球以北7.8°
8/10 五 21时40.6分 月球过升交点
8/11 六 02时06.7分 月亮过近地点,地心距358078.3公里
8/11 六 09时31.0分 水星合月,水星在月球以南5.5°
8/11 六 17时46.3分 日偏食,食分=0.737,我国可见
8/11 六 17时57.7分 新月(朔)
8/12 日 11时07分 轩辕十四合月,轩辕十四在月球以南1.7°
8/13 一 09时06分 英仙座流星雨极大期(ZHR110)3)
8/13 一 22时26分 谷神星合月,谷神星在月球以北4.4°
8/14 二 21时34.4分 金星合月,金星在月球以南6.2°
8/15 三 00时28.6分 娥眉月
8/16 四 01时21分 角宿一合月,角宿一在月球以南7.7°
8/16 五 19时00分 火星赤纬最南 δ-26°29 ‘52’’
8/17 五 18时38.2分 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南4.5°
8/18 六 01时31分 金星东大距,日距角45.9°,视亮度-4.5等
8/18 六 13时43分 天鹅座κ流星雨极大期(ZHR
8/18 六 15时48.5分 上弦月
8/18 六 20时22.2分 水星留
8/19 日 17时31分 心宿二合月,心宿二在月球以南9.1°
8/20 一 15时36分 宝瓶座ι北流星雨极大期(ZHR~3)
8/20 一 22时38分 灶神星合月,灶神星在月球以南4.3°
8/21 二 10时00分 火星纬度最南 β-1°50’ 58’’
8/21 二 17时38.5分 土星合月,土星在月球以南2.1°
8/22 三 10时54分 月球赤纬最南(δ -20° 46’)
8/22 二 16时48.9分 盈凸月
8/23 三 03时10分 冥王星合月,冥王星在月球以南1.4°
8/23 三 12时08.6分 处暑
8/23 三 19时22.7分 月球过远地点,地心距(405699.212公里)
8/24 四 01时14.1分 火星合月,火星在月球以南6.8°
8/24 四 12时49.6分 月球过降交点
8/26 六 19时56.2分 满月(望)
8/27 日 04时34分 水星西大距,日距角18.3°,视亮度-0.1等
8/27 日 18时11.2分 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球以北2.4°
8/28 二 18时13.9分 火星留
8/29 三 01时23.8分 月掩义神星,印度洋、澳大利亚(除极东南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可以看到,第5号小行星义神星亮度为+11.3等
8/30 四 18时34.4分 亏凸月
8/31 五 10时41.7分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球以北4.9°
说明:
冲日和合日:行星视黄经与太阳视黄经相同的时候称为合日,相差180度的时候叫做冲日。内行星(水星和金星)的合日有上合和下合之分,上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后,即太阳在内行星与地球之间,下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前,即行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上合的时候,行星是顺行,即行星由西向东移动,下合时是逆行,即行星由东向西移动。
月相:朔、娥眉月、上弦、盈凸月、望、亏凸月、下弦,残月分别是月亮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时刻。
合月、月掩星、行星间和行星与恒星相合:行星或恒星合月以及行星之间、恒星与行星相合都是指视赤经相合而言。行星在天球上运行的路线以及四颗亮恒星(毕宿五、轩辕十四、角宿一和心宿二)都很接近黄道,因而月亮18.6年交点运动周期内有机会掩蔽它们。
留:由于地球和行星绕日运动时运行速度和相对位置的不同,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有时顺行(自西向东),有时逆行。顺行和逆行之间有一个时刻行星看来是停留不动的,这叫做留。顺行而留,留后逆行叫做顺留,内行星发生在上合日以后,外行星发生在冲日以后。
东大距和西大距:外行星对太阳的角距可以为任何数值,在180度时为冲日。而内行星由于轨道是在地球轨道内侧,所以从地球上看,它们对太阳的角距不能超过某种限度,并且没有冲日现象。内行星在太阳之东(或西)的最大角距称为东(或西)大距。水星在下合日前后约20天达东大距或西大距,由于水星轨道偏心率比较大,最大角距变化在18度28度之间。金星在下合日前后70天左右达东西大距,角距约为46度48度。内行星发生的天象其循环总是这样:下合-留-西大距-上合-东大距-留-下合。
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假使不考虑摄动影响,行星的轨道为一椭圆,而太阳在其焦点上,行星在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一点,称为近日点,最远的一点称为远日点。所列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日期是行星向径为极小或极大的日期,也就是已经考虑摄动的影响,这与由平均轨道根数近日点黄经等于0度或180度的日期稍有不同。
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行星轨道和黄道有两个交点,行星由南而北通过黄道所经过的交点,称为升交点,相反的一点,叫做降交点。所列时刻是行星日心黄纬等于0的时刻。
火星纬度最南最北:是日心黄纬最南 、最北的时刻,最北时黄纬为正 ,最南时黄纬为负。
偏食始表示月亮半影锥轴初次和地面相切的时刻,就是地面最先看到初亏的时刻,并列出切点的经纬度。
食甚表示日食食分最大的瞬刻,并列出经纬度。
食分(日偏食)某地观测者所看到的太阳被月亮遮盖的分数。食分的大小是日面直径被遮盖部分与日面直径的比值。
偏食终表示月亮半影锥轴最后和地面相切的时刻,并列出切点的经纬度。
贝塞尔根数供精密计算日食时刻之用,它的几何意义如下:
假设一个平面通过地心,和月影锥轴相垂直,也就是和日月中心的连线相垂直,这平面叫做基本面,以地心为原点,基本面和赤道面的交线为X轴,向东为正。以在基本面上和X轴相垂直的直线为Y轴,向北为正。和基本面相垂直的轴为Z轴,向月亮方向为正。坐标以地球赤道半径为长度单位。
上面所载第一行(0)贝塞尔根数释义如下:
X,Y是月影锥轴和基本面交点的坐标。
d,μ是Z轴的方向;d是Z轴和赤道面的交角,μ是Z轴自历书子午圈算起的时角。
L1,L2是半影锥及本影锥在基本面上的半径,以地球赤道半径为长度单位。L1恒为正值,L2和本影锥顶的z坐标同号。本影锥顶在基本面后面时,L2为负值,可以看到全食;本影锥顶在基本面前面时,L2为正值,可以看到环食。在极少数情况下L2在基本面上为正值,而在地面为负值,可以看到全食。
f1,f2是半影锥和本影锥的半顶角。
第二行(1)为各项每小时变量,供推算日食概况及某地见食情况所用。
①例如求本次的食甚时刻:
n²=X1²+Y1²
ι=-(X0X1+Y0Y1)/n²
将上述数据代入便得9.791318h,即9:47:28.7(力学时)
②求某地的日食情况
例:计算2018/8/11 哈尔滨见日食情况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6.53度,北纬45.80度,海拔145米
即地心坐标为ρsinφ’=0.71356 ρcosφ’=0.698383
计算过程如下:
先以T0=10h的贝塞尔根数进行第一次近似计算
cosd=0.964939 sind=0.262475
sinH=0.996288 cosH=-0.086078
ξ=0.69579 п=0.70412 L1’=0.53108
ζ=0.12923 n²=0.371639 n=0.609622 ζ’=-0.01574 п’=0.04782 υ=-0.32809 v=0.38974 u’=0.58423 v’=-0.17411 sinψ=-31.7933 cosψ=±0.849954
ιm=+0.698h
ι=0.740h
初亏t=0+0.698-0.740=-0.042h
食甚t=0+0.698 =0.698h
复圆t=0+0.698+0.740=1.438h
以第一次所得近似值为引数求该时刻的X,Y,d,L1,L2,μ,进行第二次近似计算,经过一切计算得到:初亏9:57:28.5 食甚10:39:17.6 复圆11:21:33.4(力学时)
换为北京时间得到:
初亏17:56:20
食甚18:39:18
复圆19:20:24(在日没以后)
食分=0.48013
如果要求精度更高,可以将上述数据代入再进行计算。
天象载太阳、月亮和行星的动态以及其他天文现象,包括:
(1)行星的地心天象(冲日、合日、留、内行星东西大距以及金星最亮、火星最近地球等)和日心天象(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纬度最北和最南、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等);
(2)日月食概况;
(3)朔、望、两弦、月亮过近地点和远地点;
(4)月掩行星或掩四颗亮恒星(毕宿五金牛座α星、轩辕十四即狮子座α星、角宿一即室女座α星、心宿二即天蝎座α星),行星合月,行星之间以及行星与五颗亮恒星(除上列四颗外,另加北河三β星)之间相合。
预报的时间同时适用于所有东八时区(UT+8:00)的地方,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文莱。
参考资料:
1、《中国天文年历》科学出版社
2、《H.MUCKE.J.Meeus.Canon of Solar Eclipses -2003 to 2526》
3、紫金山天文台创新团组:http://almanac.pmo.ac.cn/txssyb2018.htm
4、李广宇、张培瑜著《PMOE2003行星历表框架》,《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
5、JPL-DE405历表
6、日食观测方法
相关天象:
铱卫星(Iridium)是由围绕地球一共66个运作中的通信卫星组成。这个系统原先是为了允许人们使用手持型电子仪器做全球性的语音及数据通讯而规划77个通信卫星,所以用原子序为77的铱来命名。人类经常可在夜空中看到铱卫星短暂的闪光,称之为铱闪光。铱闪光是否可见与其亮度都是地区限定的天象,大家可以到 Heavens Above 网站查看当地预报!本预报是以观测者位于台北天文馆为准。
参考网址:https://www.heavens-above.com/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十八世纪末,一位德国天文学家约翰.波德,认为自己一定会因为发现一颗新的行星而名留青史,因为他身处行星科学在欧洲蔚为风潮的时代,科学家开始能推算出行星环绕太阳运转的轨迹,并计算出各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当时已经发现的行星,以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单位,也就是所谓的天文单位(AU)。
水星0.39
金星0.72
地球1.0
火星1.5
木星5.2
土星9.5
有找到其中的规律吗?来看看下方图表,除了火星和木星之间好像少了什么,行星看起来几乎是均匀分布于图中。
这个现象对波德来说意义甚巨,他是虔诚的教徒,认为神一定有特别安排行星的分布,而这些数据上的规律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时科学界一致认为,火星和木星之间一定还有其他行星,只是还有没被找到而已。
波德以这样的规律为基础,预言比土星更远处还有一颗行星,他更算出了这颗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1781年,一位天文学家发现天王星,应验了波德的预言,令人为之震惊。
发现谷神星
1800年9月,匈牙利天文学家弗朗兹.冯.扎克男爵率领另外二十三位天文学家组成「天警队」,也展开了相同的探索行动。
有一位没有收到邀请的天文学家朱塞普.皮亚齐,他在1801年元旦那天,像平常一样观察星星,隔天,他发现有颗星星稍稍移动了一丁点,再隔一天,这颗星星又移动了,因此他有了新的发现。
皮亚齐似乎确信自己发现了波德一直以来在寻找的那颗行星。尽管皮亚齐忍不住向他人透露他的发现,但他深怕这个消息有任何闪失,提早走漏风声,他语带保留:
「我目前的发现是颗彗星,但由于它没有星云、移动缓慢,相较于一般彗星,这颗星的运行更加规律,所以我推测可能更为惊人。不过我绝不会提前公开我的推测,待我累积更多观察数据后,我便会开始计算它的轨道。」
我们现在都知道皮亚齐看到的并非是天文学家引颈期盼的新星球。但这个发现的确比找到彗星来得更惊人,因为皮亚齐发现的是人类史上的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
消失的新星
顿时天文界掀起一股热潮,每个人都想要一份皮亚齐的观察报告,以便自己加入观察谷神星的行列。一晚又一晚过去,这颗星观察起来倒也容易,每天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运行,移动的幅度也不大。 但在几周之间,谷神星与地球虽然绕行太阳,却也愈靠愈近,天空太亮使得黯淡的谷神星难以观察。
谷神星没入夕阳好几个月都没有再出现,而当时现有的策略,都不足以预测谷神星的走向。一位数学天才对这个谜团很有兴趣,当时二十四岁的卡尔. 弗里德里希. 高斯即着手预测谷神星下次出现的位置。
高斯想出了一个很复杂的方程式,并以多种估算法试图找出答案,以这些新的数学公式以及皮亚齐的观察数据为基础,高斯预测出谷神星的位置。
小行星的贡献
就如同其他的小行星一样,透过望远镜,谷神星看起来和一般的恒星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这颗新发现的「行星」似乎有些不对劲,它的亮度不如从前,看起来比其他行星小得许多。找到谷神星的三个月后,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又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发现了另一颗「行星」,名为智神星。
威廉.赫雪尔(天王星的发现者)开始怀疑谷神星和智神星并非行星或彗星,而是某种新的星体,他提议将这类星体称asteroid(小行星),这个名字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像恒星的」,因为小行星除了运行的方式与恒星不同之外,从望远镜上看来其他特征都极为相像。 随着发现愈多的小行星,愈是让人觉得这些星体自成一个范畴,更加确立了赫雪尔的理论。
而后也证明谷神星其实非常特别,它是内太阳系中最大的小行星(编注:谷神星升级为矮行星后,灶神星成为最大的小行星),直经约达900公里。
将谷神星称为小行星而非行星,会让许多天文学家认为它好像不太重要,但谷神星无庸置疑是个大发现,它是人类史上第一颗小行星,也是第一个迹象显示太阳系不仅有行星、卫星及彗星的存在。
资料来源:小行星猎人(TED Books系列)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测方式:
![]()
![]()
根据2018年7月5日的天文测量数据
T 2018 Aug 15.9447 TT
q 0.208453 Peri. 255.8899
z -0.000417 Node 171.0404
e 1.000087 Incl. 99.0385
Ref: MPEC 110495
年 月 日 h m s o ‘ “ delta RSun Elong Phase 光度 “/min PA
2018 Jul 1 3 4 14.6 59 23 57 1.549 1.227 52.3 40.9 12.8 1.63 92.1
2018 Jul 2 3 9 25.2 59 22 10 1.524 1.207 52.2 41.7 12.7 1.67 93.1
2018 Jul 3 3 14 44.0 59 19 34 1.499 1.187 52.1 42.5 12.6 1.72 94.2
2018 Jul 4 3 20 11.3 59 16 7 1.474 1.166 52.0 43.4 12.5 1.77 95.3
2018 Jul 5 3 25 47.4 59 11 43 1.449 1.146 51.9 44.3 12.4 1.83 96.4
2018 Jul 6 3 31 32.6 59 6 16 1.423 1.125 51.7 45.2 12.3 1.89 97.6
2018 Jul 7 3 37 27.3 58 59 41 1.398 1.104 51.5 46.1 12.2 1.95 98.8
2018 Jul 8 3 43 31.8 58 51 51 1.372 1.083 51.3 47.1 12.0 2.02 100.1
2018 Jul 9 3 49 46.4 58 42 37 1.346 1.062 51.1 48.2 11.9 2.10 101.4
2018 Jul 10 3 56 11.4 58 31 53 1.321 1.041 50.9 49.3 11.8 2.18 102.8
2018 Jul 11 4 2 47.1 58 19 29 1.295 1.020 50.6 50.4 11.6 2.26 104.2
2018 Jul 12 4 9 33.6 58 5 16 1.269 0.998 50.3 51.6 11.5 2.36 105.6
2018 Jul 13 4 16 31.4 57 49 0 1.243 0.976 50.0 52.9 11.4 2.46 107.1
2018 Jul 14 4 23 40.4 57 30 32 1.217 0.954 49.6 54.2 11.2 2.57 108.6
2018 Jul 15 4 31 1.0 57 9 36 1.191 0.932 49.2 55.6 11.1 2.69 110.2
2018 Jul 16 4 38 33.1 56 45 59 1.166 0.910 48.7 57.1 10.9 2.82 111.8
2018 Jul 17 4 46 16.9 56 19 23 1.140 0.887 48.2 58.6 10.8 2.96 113.4
2018 Jul 18 4 54 12.4 55 49 30 1.114 0.865 47.6 60.2 10.6 3.11 115.1
2018 Jul 19 5 2 19.4 55 16 1 1.089 0.842 47.0 62.0 10.4 3.28 116.8
2018 Jul 20 5 10 37.9 54 38 34 1.063 0.819 46.3 63.8 10.3 3.46 118.5
2018 Jul 21 5 19 7.5 53 56 44 1.038 0.795 45.5 65.8 10.1 3.66 120.2
2018 Jul 22 5 27 48.1 53 10 6 1.013 0.772 44.7 67.8 9.9 3.87 122.0
2018 Jul 23 5 36 39.0 52 18 11 0.989 0.748 43.8 70.0 9.7 4.11 123.7
2018 Jul 24 5 45 39.9 51 20 30 0.965 0.724 42.8 72.4 9.5 4.36 125.5
2018 Jul 25 5 54 50.2 50 16 30 0.941 0.700 41.7 74.9 9.3 4.64 127.2
2018 Jul 26 6 4 9.1 49 5 37 0.918 0.675 40.5 77.5 9.1 4.94 129.0
2018 Jul 27 6 13 35.9 47 47 15 0.896 0.651 39.2 80.4 8.9 5.26 130.7
2018 Jul 28 6 23 9.9 46 20 50 0.875 0.626 37.7 83.4 8.7 5.61 132.3
2018 Jul 29 6 32 50.0 44 45 44 0.855 0.600 36.2 86.6 8.4 5.99 133.9
2018 Jul 30 6 42 35.4 43 1 26 0.836 0.575 34.5 90.1 8.2 6.38 135.4
2018 Jul 31 6 52 25.2 41 7 26 0.818 0.549 32.7 93.8 8.0 6.79 136.9
2018 Aug 1 7 2 18.5 39 3 20 0.802 0.523 30.7 97.8 7.7 7.22 138.2
2018 Aug 2 7 12 14.4 36 48 56 0.788 0.497 28.6 101.9 7.4 7.66 139.4
2018 Aug 3 7 22 12.2 34 24 16 0.776 0.471 26.4 106.4 7.2 8.09 140.5
2018 Aug 4 7 32 11.1 31 49 41 0.767 0.444 24.1 111.0 6.9 8.50 141.4
2018 Aug 5 7 42 10.6 29 5 56 0.761 0.417 21.7 115.8 6.6 8.88 142.0
2018 Aug 6 7 52 10.3 26 14 15 0.758 0.391 19.4 120.6 6.3 9.20 142.5
2018 Aug 7 8 2 10.2 23 16 29 0.759 0.364 17.0 125.3 6.0 9.45 142.6
2018 Aug 8 8 12 10.2 20 15 6 0.764 0.338 14.9 129.6 5.7 9.59 142.3
2018 Aug 9 8 22 10.4 17 13 17 0.775 0.313 13.0 133.0 5.4 9.61 141.6
2018 Aug 10 8 32 11.2 14 14 56 0.790 0.288 11.6 134.8 5.1 9.49 140.2
2018 Aug 11 8 42 12.7 11 24 39 0.811 0.265 10.8 134.1 4.8 9.21 138.1
2018 Aug 12 8 52 14.4 8 47 36 0.838 0.245 10.6 130.2 4.5 8.75 135.0
2018 Aug 13 9 2 14.4 6 29 16 0.871 0.228 10.9 122.9 4.3 8.15 130.6
2018 Aug 14 9 12 8.5 4 34 47 0.910 0.215 11.3 112.8 4.1 7.42 124.5
2018 Aug 15 9 21 50.1 3 7 49 0.953 0.209 11.7 100.7 4.1 6.67 116.9
2018 Aug 16 9 31 10.0 2 9 19 0.999 0.209 11.9 87.7 4.2 5.98 108.1
2018 Aug 17 9 39 59.7 1 36 56 1.047 0.216 11.9 75.0 4.5 5.40 99.2
2018 Aug 18 9 48 13.5 1 25 54 1.094 0.229 11.7 63.4 4.8 4.95 91.1
2018 Aug 19 9 55 49.7 1 30 38 1.139 0.247 11.3 53.4 5.2 4.58 84.3
2018 Aug 20 10 2 49.7 1 46 9 1.183 0.267 10.8 45.0 5.6 4.27 79.0
预报: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组长、香港观天会顾问余惠俊(Yue Wai Chun,小行星编号32622)。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测方式:
![]()
![]()
月亮的赤纬变化在+28.5~-28.5度。只要在离黄道不远的二十八星宿中,月亮每18.6年交点周期内就有机会掩蔽它们。
2018年7月3日(星期二)凌晨,月掩宝瓶座6.1等三十九号恒星,月龄二十。
掩终现象:3时12分,恒星由月球暗面出现。香港掩终时月球仰角45度,地平方位141度。
宝瓶座第三十九号恒星是颗双星,伴星B光度9.3等,伴星出现掩星现象时间:掩终早0.18秒
宝瓶座39(39 Aquarii,缩写39 Aqr),又名BD-14 6229,HD 210705、SAO 164923、HR 8462,是宝瓶座的一颗恒星,视星等为6.03,位于银经44.03,银纬-50.82,其B1900.0坐标为赤经22h 7m 2.2s,赤纬-14° -50.82′ 11″。
预报: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组长、香港观天会顾问余惠俊。
2017年10月5日,编号32622小行星被命名为“余惠俊”(Yue Wai Chun)。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18年6月21日,在俄罗斯几个城市,包括位于莫斯科东南部的利佩茨克(Lipetsk),一颗明亮的流星被发现。它发出的光持续了1秒钟时间,爆炸产生的烟雾数分钟后才消散。美国NASA的火球记录显示,该事件发生在6月21日01:16:20 UTC。这次流星闯入大气层事件被美国用来探测核爆炸的传感器探测到。估计这次流星爆炸威力相当于2.8 千吨的黄色炸药,流星体的直径约13英尺(4米)。然而2013年2月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Chelyabinsk)上空爆炸的流星体直径估计约65英尺(20米),爆炸威力更大,相当于440千吨的黄色炸药。
为什么在俄罗斯有这么多的流星事件?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范围最大的国家,因此除了大多数陨石都落入海中之外,最有可能被陨石命中的区域之一。
资料来源:http://earthsky.org/space/asteroid-exploded-disintegrated-over-russia-june-21-2018
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