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发布单位:北京天文馆

1514712115863432.jpg

  由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馆、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北京天文学会、《天文爱好者》杂志社联合举办的2018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赛预赛定于3月24日14:00至15:30在全国若干城市的考点同时举行。

  根据预赛考点的申请情况和报名考生的分布情况,组委会确认以下承办单位为预赛考点: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高中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初中部)、贵州生产力促进中心(考点设在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中学)、河北省科学技术馆、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初中部)、湖南省天文协会(考点设在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山东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中学(高区一中)、上海市进才中学、天津科学技术馆(考点设在天津中学)、新疆博乐市第二中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新疆天文学会(考点设在新疆天文台)、新疆伊宁市第三中学、云南昆明滇池中学、浙江省宁波市同济中学、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

  自2018年3月7日起,各地考生可以登录http://cnao2018.bjp.org.cn开始选取考点并打印准考证。考生选取考点并打印准考证的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18日24时。逾期未选择考点并打印准考证的同学视为自动放弃比赛资格。

  准考证打印系统支持学生自行选择考场,不做硬性要求。各考点实际报考人数以学生选择意向为准。如果实际选取某考点的考生人数过少,组委会将酌情调整。最终考生信息将于打印系统关闭后发给各考点负责老师。全国中学生天文奥赛组委会对本活动具有最终解释权。

  特此通报。

北京天文馆
全国中学生天文奥赛组委会
2018年3月6日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1520424813770747.jpg

宇宙射线来自各个方向

宇宙射线(Cosmic Ray)是由超新星爆炸和宇宙中其他剧烈事件所产生的高能光子及次原子粒子组成,太阳为地球布下了第一道防线,太阳的磁场及太阳风形成了屏蔽宇宙射线的天罗地网,抵挡进入太阳系的这些高能粒子。这道防线会随着太阳的活动周期起伏而有11年的变动节奏。

由来自Univ. of New Hampshire的Prof. Nathan Schwadron等人在太空气象(Space Weather)期刊上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宇宙射线环境正日渐恶化当中。利用来自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卫星(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 LRO)的宇宙射线望远镜(Cosmic Ray Telescope for the Effects of Radiation, CRaTER),研究团队发现月地系统的宇宙射线到达太空时代以来最高的强度,不断恶化的太空环境将使得太空人承受更多的风险,并减少可在太空中停留的时间。

在20世纪90年代,太空人可在太空中停留1000天,在2014年只有700天,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问题发生在太阳的防御能力在减弱。随着太阳进入低度活跃的周期,未来几年可能会更加剧烈,需要继续关注其发展。

资料来源: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2017SW001803/abstract
编译:Alan Yan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3.jpg vtype_4.jpg

小行星2017 VR12预定在北京时间2018/3/7的15:53近掠地球,届时与地球的距离只有约3.76LD,相当于144万公里,中国境内可在3/7-3/8的凌晨至天亮这段时间进行观察。最接近时视亮度超过+12等,位置将由后发座向室女座方向前进,邻近室女座角宿一,必须利用口径10~15公分以上的望远镜才能观测到。(LD = lunar distance = 地月平均距离,1LD相当于384,400公里。)

这颗小行星属于阿波罗族小行星(Apollo asteroid),即远日点在火星轨道以外,但近日点在地球轨道附近的小行星,因此被归类为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PHA)。它是由位在夏威夷的泛星1号望远镜(Pan-STARRS 1)发现的,绕太阳公转一圈约需585.5天,直径大约在220~490公尺之间,自转一周仅需1.4小时,因为形状并不完美的球形,所以当它自转时,会有约0.2等的亮度变化。不过它虽然属于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不过若无其他意外,这次近掠并不会撞击地球,甚至在它下一次非常靠近地球之前(2269年3月11日),撞击机率也都为0。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2.jpg vtype_3.jpg vtype_4.jpg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水星和金星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水星合金星」,通常是这两颗行星比较接近的时候。水星和金星是太阳系里「唯二」公转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的行星,故有「内行星」之称,也因在地球轨道以内的关系,所以在地表上观察时,水星和金星通常出现在太阳附近,故而只能在日落后的西方天空,或是日出前的东方天空看到这两颗行星,所以又有「昏星」或「晨星」之称。

2018/3/6的凌晨2时 水星合金星,地心所见的金星位在水星以南约1.4度的地方,不过此时两者都在地平面下而不得见。不过其实在3/2-3/6期间,水星和金星之间的距离都接近到2度以内,可在这几日的傍晚 18:00-18:30的短暂时间内,朝西方仰角10度以下的低空观看。其中以3/4傍晚所见最接近,金星和水星相距不到1度;金星亮度-3.9等,水星仅有-0.2等,所以可借着明亮的金星来寻找水星。不过受到夕阳余晖的影响,水星不太好找,要看仔细一点喔!

1519918461639972.jpg

2018/3/2-3/6傍晚18:00,水星和金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1.jpgvtype_4.jpg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毕宿五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毕宿五合月」,通常是这颗亮星和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毕宿五是金牛座主星,且位在黄道附近,因此大约每个农历月会有一次机会能与月球接近,甚至发生被月球掩蔽的月掩毕宿五事件;因毕宿五足够明亮,月掩毕宿五发生时,以肉眼便可欣赏或进行观测,以望远镜摄影观测也很有趣。

2018/2/24凌晨1:33毕宿五合月,地心所见的毕宿五位在月球以南约0.71度的地方。本次毕宿五合月的时候,在北美洲东北部、欧洲大部分地区、亚洲中北部会发生月掩毕宿五天象我国的新疆部分地区可见全过程,青海西北部及宁夏西北部可以见到月掩毕宿五月没。毕宿五由月亮暗面掩入,再由亮面复现。但对台湾地区而言,此时的毕宿五和月球刚西沉不久,所以看不到。可在2/23傍晚入夜后到午夜24时这段上半夜期间来观赏,且愈接近午夜时分,毕宿五和月球愈接近,至两者西沉前,约相距2.3度左右。月球位在金牛座V字形脸部(毕宿星团)中间,为上弦刚过的半圆形月亮,而毕宿五亮度+0.85等,呈现橘红色,在月球旁也算明显。

1519054765289997.png

2018/2/23晚23:00月球和毕宿五接近景象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从2015/1/29到2018/9/2为止的连续49个恒星月,月球几乎每个月都以非常近的距离掠过毕宿五,将频繁的发生月掩毕宿五的天象,不过有近半是发生在白昼,且因受地区限制,并不是每一次都能看到月掩毕宿五。台湾地区仅有数次机会可观赏。上一次月掩毕宿五的49个月序列周期是在19962000年间,下一个序列将发生在20332037年间。每一个序列周期间相距18.612958年(6798.3835天),源自月亮公转轨道(白道)平面会进动,使白道与黄道的交点(称为节点)也会沿着黄道逐渐移动,这称为月亮交点周期(Moon’s nodal cycle);这个周期与大家熟知以朔望月估算的沙罗周期(6585.3211天)不一样。

月掩星是相当常见的一种天象,因为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近,在天空中运行的速度比较快,常会从远方恒星前方经过而造成月掩星。透过月掩星的观测研究,天文学家可确知月球在天空中的运行状况。

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观察时会感觉恒星突然从月球一侧边缘消失(称为掩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从月球另一侧边缘突然出现(称为复出)。

但因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近,有1度的地平视差,月球的视直径却仅约0.5度,所以月掩星现象和日食一样,有地区性的限制,且各地见到的掩入复出时间点与掩星情形有些许差异。

月掩1等亮星可以用肉眼欣赏,较暗的恒星则必须动用双筒望远镜或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不过得配上精密计时器,或利用已校时过的摄影或录影方式所得之观测结果才有科学分析价值。而全天1等星数量仅20颗左右,仅有轩辕十四、角宿一、心宿二、毕宿五等寥寥几颗在月球行经的路径上,因此月掩1等星的机会并不多。

对月掩星有兴趣者,可至国际掩星协会(The International Occultation Timing Association,IOTA)网页下载预报程式、获取预报资料或其他观测者的观测成果。


本次月掩毕宿五国内预报时间:
乌鲁木齐 掩始02:25:08 掩终03:05:48
阿克苏  掩始02:35:36 掩终03:00:51
吐鲁番  掩始02:26:43 掩终03:05:59

1519057594297727.png

金牛座α = R692 = Aldebaran = alpha Tauri = 毕宿五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 丨 观测方式:vtype_3.jpg vtype_4.jpg

月亮的赤纬变化在+28.5~-28.5度。只要在离黄道不远的二十八星宿中,月亮每18.6年交点周期内就有机会掩蔽它们。

2018年2月23日(星期五)20时57分,月掩金牛座5.6等恒星毕宿增十一,月龄初八。掩始现象,恒星由月球暗面消失。毕宿増十一是颗变星。

1519053174427365.png

R650 = 63 Tauri = 毕宿增十一
以上预报由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组长余惠俊提供。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3.jpgvtype_4.jpg

国际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由于体积庞大,轨道高度不高,所以当它从太阳或月亮前方通过时,在明亮的日面或月面衬托下,可以看到ISS剪影通过日面或月面,相当有趣。由于ISS体积大小有限,所以每次ISS凌日或凌月发生时,在地球上只有很窄的区域能见到,亦即:下方各预报图中的蓝色带状通过的地点才可见ISS凌月现象,红色带状则是ISS凌日可见地带,蓝带或红带以外区域不可见。而每次凌月凌日事件给予的星数(★)愈多者,表示ISS所见的视直径相对于日面或月面愈大,观测条件愈好。

不过提醒大家:观赏ISS凌日等同于太阳观测或日食观测,必须在望远镜前方加装专用太阳滤镜,才能透过望远镜观赏或拍摄,或是利用投影方式进行观察,以免造成眼睛受损。ISS凌月则没有像太阳那样的限制。

以下为透过ISS TRANSIT FINDER 网站所获得之台湾地区在2018/02/24的ISS凌日预报,其中:

时间:2018/02/24 15:33-15:34
星数:本次的ISS视直径偏小,凌日星数为★★
ISS视直径~37″;
ISS距离:727 km
凌日带宽度:
14 km
可见ISS凌月时间:~1.0 sec
台湾主要可见地区所经县市:苗栗、台中、南投、花莲。
更详细的资料与经过地区地图,可直接点选ISS TRANSIT FINDER网站观看。

1519049225306556.jpg

1519049514959480.jpg

1519049701846746.jpg

1519049884413344.jp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3.jpgvtype_4.jpg

国际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由于体积庞大,轨道高度不高,所以当它从太阳或月亮前方通过时,在明亮的日面或月面衬托下,可以看到ISS剪影通过日面或月面,相当有趣。由于ISS体积大小有限,所以每次ISS凌日或凌月发生时,在地球上只有很窄的区域能见到,亦即:下方各预报图中的蓝色带状通过的地点才可见ISS凌月现象,红色带状则是ISS凌日可见地带,蓝带或红带以外区域不可见。而每次凌月凌日事件给予的星数(★)愈多者,表示ISS所见的视直径相对于日面或月面愈大,观测条件愈好。

不过提醒大家:观赏ISS凌日等同于太阳观测或日食观测,必须在望远镜前方加装专用太阳滤镜,才能透过望远镜观赏或拍摄,或是利用投影方式进行观察,以免造成眼睛受损。ISS凌月则没有像太阳那样的限制。

以下为透过ISS TRANSIT FINDER 网站所获得之台湾地区在2018/02/22的ISS凌月预报,其中:

时间:2018/02/22 15:42-15:43
星数:本次的ISS凌月视直径偏大,但发生时间在白昼,ISS几乎从月面的暗面通过,不甚明显,且通过时间很短,所以凌月星数为★★。
ISS视直径~64″;
ISS距离:471 km
凌月带宽度:
4 km
可见ISS凌月时间:~0.6 sec
台湾地区主要可见地区所经县市:新北市(林口、新庄、板桥、中和、乌来)、宜兰(员山、罗东、苏澳)。
更详细的资料与经过地区地图,可直接点选ISS TRANSIT FINDER网站观看。

1519047090782532.jpg

1519048292825325.jpg

1519048525689389.jpg

1519048835799747.jp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3.jpgvtype_4.jpg

海因兹彗星(C/2017 T1(Heinze))于1/6达最亮+7.8等后,在2/21通过轨道近日点,此时距离太阳仅0.58AU,在飞马座至小马座之间,亮度+8.6等,仅日出前和日落后的短暂时间勉强可见于5度以下低空,观察条件不若1月初最亮时好。

1518781312156225.png

2018/1/1-3/12,C/2017 T1彗星轨迹示意图。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海王星的赤经经度和金星相同时,称为「海王星合金星」,通常是这两颗行星比较接近的时候。

2018/2/21的22时海王星合金星,地心所见的海王星位在金星以北仅约0.59度的地方。 不过此时海王星和金星都已西沉到地平面下而不得见。虽然在2/21傍晚17:51太阳西沈之后,可在西方低空看到-3.9等的金星,然而海王星亮度只有+7.9等,在如此明亮的暮光衬托之下,根本看不见,用望远镜辅助观赏也没多大帮助。所以不推荐观赏。

1518781512924049.png

2018/2/21傍晚18:00,海王星和金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1.jpgvtype_2.jpgvtype_3.jpgvtype_4.jpg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金星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金星合月」,通常是一个农历月之中,月球和金星比较接近的时候,同时由于金星非常明亮,每当金星合月时,都会引起大家注意。

2018/2/17凌晨0:09金星合月,地心所见的金星位在月球以北约0.55度的地方。 不过此时金星和月球都已在地平面下而不得见。可在2/17傍晚朝西方10度以下低空观看,金星亮度-3.9等,月亮则是月龄1.6左右的细弯眉月,可惜此时月球和金星的距离已经拉远到7-8度左右,看起来不够壮观,但因为金星很亮,眉月很细,仍适合进行简单的天文摄影,最好是含地景一起,比较有看头。

1518775833306917.png

2018/2/17傍晚17:50,金星和眉月相对位置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