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天文学家在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所拍摄的最新影像中,发现了五颗先前未知的小行星。哈伯太空望远镜在执行边境星场(Frontier Fields)计划时,观测距离我们数十亿光年的六个星系团,并将不同时间所拍摄的多幅影像叠加起来,就成了上面我们看到的这张影像。

看到那些弯弯的白色线条了吗?那就是小行星!因为在不同时间进行曝光时,小行星的位置也移动了,有些小行星还被观察到好多次呢!除了五颗未知的小行星外,另外还有两颗是先前已有编号的小行星。这五颗小行星都位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内,但因为光度太过于暗淡,因此之前的观测从来没有发现到它们。

1514992573589578.jpg

Image Credit: NASA, ESA, and B. Sunnquist and J. Mack (STScI)

资料来源: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7/11/five-new-asteroids-surprise-astronomers-hubble-images,台北天文馆胡佳伶 编译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历经飓风袭击波多黎各岛后,阿雷西波天文台(Arecibo Observatory)已恢复正常运行,在2017年12月为近地小行星3200 Phaethon接近地球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高解析图像(每像素75米)。雷达显示小行星是球形的,并在赤道附近观测到至少几百米的大凹陷,以及在极区明显的黑色圆形特征。科学家此黑色特征可能是陨石坑等地形凹陷,而无法反射雷达波。Phaethon是被列为“潜在危险”的近地小行星之中第二大,新的观测结果显示,其直径约为6公里,比之前的估计大1公里。

3200 Phaethon是1983年10月11日,天文学家在红外寻天太空望远镜(IRAS)的影像所发现。没多久,天文学家Fred Whipple就指出Phaethon与之前观测到数颗双子座流星的轨道参数相近,因此Phaethon就是双子座流星雨的母体。Phaethon归类为阿波罗型小行星,近日点距离只有0.140AU,比水星近日点小一半,远日点达2.403 AU,也超越火星一半,因此其轨道性质较类似彗星。此外,2010年日地关系天文台(STEREO)也观测到喷发现象,所以也归属于岩质彗星,12月10日,Phaethon距离地球仅0.06893 AU,是2093年前最接近时刻! 观测时距离为1.03千万公里,约地月距离的27倍。

1514988378652560.jpg

资料来源:https://www.jpl.nasa.gov/spaceimages/details.php?id=PIA22185
编译:台北天文馆JIMLEE

发布单位:北京天文馆

1514712115863432.jpg

  2018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将于2018年春季举行。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均为闭卷考试,决赛包括实地的观测考试,形式类似2017年的预赛和决赛。预赛定于2018年3月24日(周六)14:00至15:30分别在北京、广州等城市(根据各地报名情况确定)同时举行,设考点城市名单和具体考试地点另行通知。根据预赛成绩确定高低年组入围决赛的选手。拟于2018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举行决赛,具体时间待定,举办地点为浙江省绍兴市。依据决赛成绩、选拔赛成绩和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参赛要求(如年龄等限制条件),通过集训组成中国国家队参加2018年度各项国际性的天文奥林匹克竞赛赛事。

主办单位: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馆、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北京天文学会、《天文爱好者》杂志

支持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竞赛宗旨:推动中小学天文基础教育,为全国有志天文的中小学师生提供交流平台,加强天文学科普教育的国际交流,为高等学校天文专业招生提供参考。

竞赛内容:主要考察对最新天文发现和近期天象的了解,对基本天文常识和概念的理解及应用,以及实际的天文观测经验。有关竞赛的细节请参见北京天文馆网站(www.bjp.org.cn)的天文奥赛网页。

参赛条件:2018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的参赛选手应为在2006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经组委会特殊批准的情况除外)并且在2018年5月31日仍然具有中小学学籍的中小学正式在校学生。竞赛分高年组和低年组分别进行,2003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为低年组。参加过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IAO)或亚太地区天文奥林匹克竞赛(APAO)的低年组选手应按高年组报名参加比赛。考虑到近年决赛实际情况,入围决赛低年组的小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低年组总人数的10%。

报名手续:预赛报名和考试不收取任何费用。预赛采取网络报名的形式,报名参加预赛的同学请于2018年2月5日后登录http://cnao2018.bjp.org.cn网站直接报名

报名截止时间:北京时间2018年3月4日24时。请拟参加比赛的同学提前报名。无论任何情况,均不接受截止时间以后的报名,请大家协助监督。

符合报名条件的参赛选手请于2018年3月7日至3月18日24时登录http://cnao2018.bjp.org.cn网站选择预赛考点并打印准考证。

比赛具体安排及有关详情将在北京天文馆网站和《天文爱好者》杂志发布。全国中学生天文奥赛组委会拥有最终解释权。

附件:关于2018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报名事项的通知.doc

北京天文馆

全国中学生天文奥赛组委会

2018年1月2日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4.jpg

象限仪座流星雨(Quadrantid,010 QUA)是每年固定发生的三大流星群之一,发生时间就在元旦假期后,且流星明亮。但因极大期时间短暂,再加上落在天气往往不太好的北半球冬季时分,因此观测资料不若其他两群流星雨多。

象限仪座流星雨活跃日期介在12/28~1/12之间,国际流星组织(IMO)预测2018年象限仪座流星雨极大期在1/4凌晨6时,ZHR每小时出现的流星比率可能在60~200颗之间,平均约为110颗,流星速度中等。此群流星雨的辐射点位在牧夫座头部一带,在此时节,约凌晨0时(子夜12时)从东北方升起,至天亮前的整个下半夜时间都能欣赏。但今年遇满月过后2天,受月光影响严重,透过月光只能见到较明亮的流星,数量可能减低到原来的1/5以下,只剩每小时十几到二十几颗而已,若观赏地点选择得不好,受周边光害影响或水汽与空气污染稍微严重一点,都会让可见流星数量更少。 而且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极大时间非常短暂,通常只有几小时,和其他流星雨可以绵延数天的状况不同,所以有时错过极大期之后,就很难看到象限仪座流星雨的踪迹了。所以最好把握1/4天亮前,约凌晨4:00-6:30这段时间来观赏。

1514715012748892.jpg

象限仪座流星雨的发生日期与御夫座 ζ流星雨十二月小狮座流星雨发生时间都很接近,观测时要小心分辨辐射点位置;若不计较这些科学参数,只纯欣赏流星雨的话,那么这三群流星叠加的结果,让今晨可见的流星数量增加,也算是福利吧!

此外,流星雨专家计算与96P/Machholz彗星和2003 EH1小行星轨道有关的流星体物质分布的状况,认为地球会在主极大之前约14小时先遭遇由质量较小的流星体组成的流星体团块,不过引起的流星比较暗,肉眼与摄影观测不可行,只能透过电波观测或望远镜观测方式进行观察。

如何观赏流星雨?

观赏流星雨,最好选择视野开阔、没有光害的地方来观赏。2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观察条件最好,其次是无光害的平地荒野或乡村,无光害的海边因水汽重、易吸收星光而再居次,城市的光害影响严重,不适合观赏流星雨。观看流星雨时不需特殊仪器,以简单舒服的姿势,用双眼扫视天空,守株待兔即可;也可利用相机或录影机对着天空进行长时间曝光,说不定就可以捕捉到流星的身影。

由于适逢冬季,气温寒冷,外出观赏流星雨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高山路面易结冰,行车要小心。手电筒请以红色玻璃纸包覆,以免产生光害,也尽量不要使用绿光雷射笔(指星笔)扫向天空,以免影响他人摄影观测。

小行星造成的流星雨?

流星雨大多是由彗星或小行星遗留在轨道上的尘埃或冰粒等物质,坠落地球大气过程中的燃烧现象,并不是真正的天体。流星雨专家Peter Jenniskens在2003年发现小行星2003 EH1的轨道和象限仪座流星体轨道非常近似,怀疑它就是在中国、韩国、日本的古代文献中,曾于1490年、1491年记录到的彗星(编号为C/1490 Y1);或许这颗彗星后来碎裂,部分碎片就成为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来源。但目前这个理论尚未得到其他流星雨专家的证实。如果证实了,那么象限仪座流星雨将是继双子座流星雨之后,第2群并非由彗星、而是由小行星引起的流星雨。

关于「消失的星座」——象限仪座

象限仪座(Quandrans Muralis)位于武仙座、牧夫座和天龙座间。公元1795年,前苏联的La Lande和他姪子Michel Le Francais使用「象限仪」这种仪器进行一系列恒星位置观测时,自创了这个星座名词,不过后来并不被现代天文学承认,故不在正式的88星座之列,只能拿来当作「俗称」。象限仪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置是在靠近牧夫座头部之处。

注:
1. ZHR指当辐射点位在天顶、裸眼可见视星等达6.5等,在晴朗无云、无光害的状况下,每小时可见到流星出现的比率。但这是理想状况,通常所见流星数量比预测的ZHR少。辐射点在天顶意味大气消光影响最小;裸眼最暗星等达6.5等表示天空非常暗且大气很透明,是观察条件非常棒的状态。
2. 辐射点是指若将流星轨迹回溯,似乎同一群的流星都是发自同一个点,这个点便称为「辐射点」;这群流星雨便以辐射点所在的星座来命名。
3. 1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相当于1亿5000万公里。2012年8月,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天文学大会(IAU)第28届全体会议上,天文学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把天文单位固定为149,597,870,700米(≈ 92,955,807英里 ≈ 8.317光分 ≈ 499光秒)


2018年流星雨预报 http://interesting-sky.china-vo.org/2018-meteor-shower-2/
2018年国际流星组织流星雨日历网页版 http://interesting-sky.china-vo.org/meteor-shower/2018imo-cn/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 丨 观测方式:vtype_3.jpg vtype_4.jpg

  月亮的赤纬变化在+28.5~-28.5度。只要在离黄道不远的二十八星宿中,月亮每18.6年交点周期内就有机会掩蔽它们。

2018年1月4日(星期四)0时51分,月掩巨蟹座4.5等恒星鬼宿一,月龄十八。掩终现象,恒星由月球暗面出现。对掩星有兴趣者,不妨利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观看。建议在上述预报掩入时间前10分钟开始观测,预报的复出时间后10分钟再结束观测。

1514712115863432.jpg

R1275 = theta Cancri = 鬼宿一

以上预报由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组长余惠俊提供。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2.jpg vtype_3.jpg vtype_4.jpg

花神星冲

8号小行星花神星(8 Flora)2018年1月3日上午7:14冲,即以地球为中心,太阳和花神星分别位在地球两侧、经度相差180度的位置。此时的花神星在双子座方向,距离地球约1.029AU(天文单位),视亮度+8.2等,整晚可见。不过当晚月光明亮,会影响观测。 但花神星亮度在冲前后其实都保持在+8.2等左右,所以可以选择避开有月光影响的夜晚再来观察。建议利用双筒望远镜或口径5-10分以上望远镜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或拍摄一次,影像中会移动的天体,就可能是花神星。

1514708859241394.jpg

2018/1/1-1/31期间,花神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示意图。

花神星于1847年10月18日由英国天文学家John Russell Hind发现,是第8颗被发现的小行星,位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里,平均直径约128公里,是所有大型小行星中最靠近太阳的,同时其平均亮度+8.7等也是所有已知小行星中第7亮的。有天文学家认为:花神星很可能曾是某颗微行星的残余核心,这颗微行星应该曾被强烈加热过,使内部结构经历分异作用,然后不幸遭遇撞击而碎裂。

其名佛洛拉(Flora)是约翰‧赫歇尔(John Herschel)建议的,为罗马神话中掌管花草与花园的神祇,或者说是春之女神,所以它的天文符号花神星的天文符号。取自维基百科。就长得像朵花一样呢!

地球过近日点

erath-orbit-2.jpg 地球以椭圆轨道绕日公转,离太阳最近的位置称为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

地球于2018年1月3日下午13:35通过轨道近日点,日地距离0.983284636 AU(天文单位),相当于147,097,287公里,与远日点距离有约3%的差异。此时为一年中最接近太阳之时,故而太阳视直径最大,地球绕行太阳的公转速度最快,地球所见的太阳则位在半人马座方向。

可尝试利用同一套太阳观测设备,利用投影或摄影(需事先减光至安全程度)的方式拍摄地球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时的太阳大小,再将两幅影像中的太阳加以比较,就可以明显看到太阳大小不同,这就是地球和太阳距离不同所致。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 丨 观测方式:vtype_3.jpg vtype_4.jpg

  月亮的赤纬变化在+28.5~-28.5度。只要在离黄道不远的二十八星宿中,月亮每18.6年交点周期内就有机会掩蔽它们。

2018年1月3日(星期三)20时35分,月掩巨蟹座5.9等恒星鬼宿增二,月龄十七。掩终现象,恒星由月球暗面出现。对掩星有兴趣者,不妨利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观看。建议在上述预报掩入时间前10分钟开始观测,预报的复出时间后10分钟再结束观测。

1514647207947158.png

R1259 = 20 Cancri = 鬼宿增二

以上预报由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组长余惠俊提供。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2.jpg vtype_3.jpg vtype_4.jpg ★★★

水星西大距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地球内侧,故有内行星之称。 从地球观察这两颗内行星,常在太阳左右,仅能在清晨日出前或傍晚日落后的短暂时间看到它们,故这两颗行星又有「晨星」或「昏星」之称。

而当水星或金星来到「大距」位置时,也就是太阳-水星或金星-地球成直角三角形,且水星或金星位在直角位置时,在地球所见的水星或金星离太阳的角距离也是最远、最适合观察它们的时候。 当内行星在太阳以东的大距位置时称为「东大距」,可见于傍晚的西方低空;当在太阳以西的大距位置时称为「西大距」,可见于日出前的东方低空。

1514639898968149.jpg

2018年日出时所见水星方位仰角图。取自2018天文年鉴

水星在2018年1月2日的3:58达西大距位置,水星在太阳以西约22.7度,这是今年度内,水星4次西大距中的第1次,但却是4次中日出前仰角最低的1次,日出前可见的仰角高度约10-15度,视亮度约-0.4等。 但因仰角不高,易受晨曦和地平附近大气影响而显得没那么亮,建议利用双筒望远镜协助观赏。

由于水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比较椭圆,因此即使到本次西大距的位置时,望远镜下所见的水星是呈现比半圆形再稍微凸一些的形状(相位0.64,即亮面比例为64% ),而非半圆形;视直径约仅7角秒,望远镜中已可分辨出不是星点状,而是有面积的盘状,只不是圆形盘面罢了。

1514640235276707.jpg

2018/1/2凌晨5:50,水星所在位置及望远镜下所见的水星外貌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今年最大满月

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地球在其中一个焦点上,所以地月之间的距离并不维持一定;一年当中会有12-13次满月,但每次满月时的月球可能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所以每次满月的距离和大小会不一样,约每13-14个满月,其位置恰好在公转轨道的近地点附近,将使得此时地球上所见的满月视直径最大。

2018年1月2日上午5:49月球过近地点,随后于10:24满月时刻,月心至地心距离356677.754公里,使满月视直径达33.56’,不仅是2018年1月间的第1次满月,也是2018年度的最大满月,同时是这每13-14个朔望月周期中最接近月球轨道近地点的满月。但这仅是从地心观点来看;对地表的中国而言,因满月时刻在白天而不可见,到晚上可见月亮时,月球距离已经拉远,使我国所见的月亮与2017/12/3满月相比之下,反而小了一些呢!

1514643307144779.jpg

2018年最大满月和最小满月的比较

可在1/2凌晨6:25月没之前朝西方低空观看月亮,或是在1/2傍晚17:37月升之后朝东边天空观看;其中1/2凌晨天亮前所见的月亮会比傍晚所见的大一点。

欣赏最大满月无须任何工具,只需找个看得到月亮的地方,以肉眼欣赏月亮就好。拍摄月亮也很简单,将相机以三脚架固定后,建议开启「自拍」功能,按下拍摄钮即可。拥有望远镜设备者,可透过望远镜放大拍摄,效果更赞。

为何满月有大有小?

影响地球上所见月球视直径大小的原因主要有四项,分别为;月球远近、满月时刻相对于观测地的时间、大气效应与月亮错觉。前三项基本上是真实的影响,最后一项则非。对中国而言,今年的最大满月的主要原因是第一项:

1.月球远近

1478698886741553.jpg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平均大约每27.3日绕地球一周。 在每一圈的轨道绕行过程中,都会有一个时刻最接近地球,称为「近地点」;此时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约在3536万公里上下,这个距离每次并不相同,或多或少,这是因为月球受到地球与太阳及其他行星等天体引力的扰动效应的结果。 同理在轨道上,最远离地球的位置则称为「远地点」;远地点的距离约在4041万公里左右。

月球近时所见视直径较大,远时较小。大约每隔13-14个月,会逢一次近地点满月,此时通常是当年最大的满月;不过由于每次近地点距离不一,因此这样的近地点满月的视直径也不相同,所以每年的最大满月其实也不一样大。

2018年最大满月发生在1/2,是这次14个月周期的最大满月,2017/12/03地心所见的月球视直径为33.38’,2018/1/2地心所见的月球视直径为33.51 ‘,可明显看到比2017/12/3的最大满月还要大一点点呢!

2.满月时刻相对于观测地的时间

1478699146664259.jpg

「望」或「满月」时刻乃是以地心、月心与太阳中心三者的位置来计算的,以地球中心为中心,月球中心和太阳中心的经度相差180度的瞬间。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半径约6400公里,如上图,在地球上不同地点与月球的距离其实不尽相同,A点与C的差异就达地球直径(约12800公里),相当于平均地月距离384,400公里的3.3%之多呢!

因此,如果满月时刻发生时,观测地点恰在背对太阳、面对月亮的「夜晚侧」,那么观测地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会小于月心到地心的距离;距离缩小,意味着所见的满月视直径变大,如同轨道位置远近造成的效果一样。

2018/1/2的满月时刻发生在北京时间的上午10:24,相当于左上图的D到C点之间的位置,背对着月球,也比地心到月心的距离远一些,因此本次最大满月的时刻,中国根本看不见,等到中国地区随地球自转到夜晚可以看到月亮的一侧时,不仅已经过了满月时刻,而且地月距离已经稍微拉远。也正是因为这项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所见的2017/12/3的23:47满月时刻视直径达33’58”,比2018/1/2的10:25满月时刻地表所见的视直径33’07”还大呢!

3.大气效应

地球大气层并不是均匀分布,总体来说,大气密度由地面向上空递减。而光线穿过密度不同的大气时,会被偏折,即所谓的「折射」,密度差异愈大者,被偏折的角度愈大。因此,当天体接近地平面时,天体所发出的光被偏折的程度,会比天体接近天顶时还要多。

除了密度之外,其实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等,也都会影响大气折射效应的程度。因此在某些大气状况下,大气会类似放大镜一样,使所见的月球盘面会比真正的还大一些;尤其是愈接近地平面的时候,这种效应会愈大。

4.月亮错觉

月亮错觉是个「虚假」的效应,纯粹是心理作用问题,会觉得靠近地平面附近的月亮,看起来比天顶附近的月亮还大。这种错觉,其实对于太阳也适用。

目前较为人接受的一种解释,认为是因为靠近地平面附近时,因有地面有距离比较近的景物或建筑等,可供与距离比较远的月球作为比较,而天顶附近则没有,人类大脑企图修正这种距离产生的影响,反倒修正错了,成为一种错觉。其实不妨拿一个1元硬币,在月亮刚升起不久,以及月亮比较接近天顶时来比较,将会发现其实月亮几乎是一样大的,不若眼睛所见似有差异。

十五月亮十六圆

今年的最大满月发生在农历十六。理论上,满月可能发生在农历四十、十五、十六与十七日。统计后发现以农历十六日所占比例最高,达50%;十五日的40%次之,十七日则约10%,十四日者很罕见。所以古人说的「十五月亮十六圆」并非空话,可是有科学数据支持的呢!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研究组

2018 流星群表

流 星 群 预 测

本表主要参考国际流星组织(IMO)公布于 http://www.imo.net 的预测资料,表中各栏的参数意义为:

1 流星群名称:以辐射点所在处之星座或亮星命名。有些名称为旧名,如「象限仪座流星群」即现今所称之「天龙座ι流星群」,但其辐射点已漂移至牧夫座头部;「天龙座γ流星群(Draconid)」又称为「Giacobini」。

2 来源天体:造成此流星群的彗星或小行星。

3 发生期间:此流星群发生的期间范围。

4 极大期:预测可能发生流星数量最多的日期与时间。

5 辐射点:地面所见流星群飞行轨迹似可汇集至一点,称为辐射点。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影响,辐射点会随时间漂移;此处所列之辐射点乃以极大期时的位置为准。

6 速度:流星进入大气层的速度,分布范围从 11km/s 到 72km/s;40km/s 约为中等。

7 亮度指标(population index, r):各流星群的亮度分布,r=2.0-2.5 表示此流星群中的流星比平均值亮,r>3.0 者表比平均值暗。

8 ZHR(Zenithal Hourly Rate):当天气非常晴朗、辐射点在天顶、且肉眼可见星等达 6.5 等时的预测每小时流星数量。如见「+」出现,表示预测之 ZHR 值大于所列数字,但无法确定上限。

9  红色字体为 ZHR 大于 20 的流星群。

2018 年流星群预测表

流星群名称

来源天体

出现期间

极大期

辐射点

速度

亮度

ZHR

备注

km/s

指标

日期

时间

月龄

赤经° 赤纬°

象限仪座

C/1490YI

12.28

01.12

01.03

16

230

+49

41

2.1

110

半人马座α

01.31

02.20

02.08

15h

22

210

-59

58

2.0

6

矩尺座γ

02.25

03.28

03.14

26

239

-50

58

2.0

6

天琴座

C/Thatcher

04.14

04.30

04.23

2h

7

271

+34

49

2.1

18

船尾座π

26P/Grigg-

04.15

04.28

04.22

6

110

-45

18

2.0

Var.

Skjellerup

宝瓶座η

1P/Halley

04.19

05.28

05.06

20

338

-01

66

2.4

50

天琴座η

C/1983 H1

05.03

05.14

05.09

23

287

+44

43

3.0

3

6 月牧夫座

7P/Pons-

06.22

07.02

06.27

13

224

+48

18

2.2

Var.

Winnecke

2018 天文年鉴

2018 年流星群预测表(续)

流星群名称

来源天体

出现期间

极大期

辐射点

速度

亮度

ZHR

备注

km/s

指标

日期

时间

月龄

赤经° 赤纬°

流星暗,

南鱼座

07.15

08.10

07.28

15

341

-30

35

3.2

5

路径长,

宝瓶座δ南

96P/

07.12

08.23

07.28

15

340

-16

41

2.5

25

流星暗且

Machholz 2

流星慢而

摩羯座α

72P/Dennin

07.03

08.15

07.30

17

307

-10

23

2.5

5

亮,有时

g-Fujkawa

出现火流

英仙座

109P/Swift

07.17

08.24

08.13

4h

2

48

+58

59

2.2

110

-Tuttle

天鹅座κ

08.03

08.25

08.18

7

286

+59

25

3.0

3

御夫座α

C/Kiess

08.28

09.05

09.01

21

91

+39

66

2.5

6

流星暗但

速度快

九月英仙座

09.05

09.21

09.10

0h

0

48

+40

64

3.0

5

流星暗但

速度快

天龙座

21P/Giacob

10.06

10.10

10.09

8h

0

262

+54

20

2.6

10

ini-Zinner

金牛座南

2P/Encke

09.10

11.20

10.10

1

32

+09

27

2.3

5

流星亮且

御夫座δ

10.10

10.18

10.11

2

84

+44

64

3.0

2

双子座ε

C/Ikeya

10.14

10.27

10.18

9

102

+27

70

3.0

3

猎户座

1P/Halley

10.02

11.07

10.21

12

95

+16

66

2.5

20

小狮座

C/1739 K1

10.19

10.27

10.24

15

162

+37

62

3.0

2

金牛座北

2P/Encke

10.20

12.10

11.12

4

58

+22

29

2.3

5

流星亮且

狮子座

55P/Temple

11.06

11.30

11.18

6h30m

10

152

+22

71

2.5

15

-Tuttle

麒麟座α

11.15

11.25

11.21

13

117

+01

65

2.4

Var.

凤凰座

D/Blanpain

11.28

12.09

12.02

24

18

-53

18

2.8

Var.

流星昏暗

船尾/船帆座

12.01

12.15

12.07

0

123

-45

40

2.9

10

但偶有火

麒麟座

12.05

12.20

12.09

2

100

+08

41

3.0

2

长蛇座σ

12.03

12.15

12.11

4

127

+02

58

3.0

3

双子座

MP3200

12.04

12.17

12.14

20h30m

7

112

+33

35

2.6

120

后发座

12.12

12.23

12.16

9

175

+18

65

3.0

3

12 月小狮座

12.05

12.04

12.20

13

161

+30

64

3.0

5

小熊座

8P/Tuttle

12.17

12.26

12.22

15

217

+76

33

3.0

10

感谢台北天文馆研究组组长吴志刚等人提供资料。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基河路363号。

更多天象预报信息,也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海峡两岸多加利用。http://interesting-sky.china-vo.org/category/year/2018astronomical_events/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研究组

2018年通过近日点彗星表

过近日点

近日点距

离心率

近日点

升交点

轨道

预测最

日期(UT)

自变量ω

黄经Ω

倾角 i

大亮度

e

q(AU)

(°)

(°)

(°)

(等)

C/2017 K6 (Jacques)

1

3.1398

2.0028

0.9981

303.8378

85.0556

57.2510

15

C/2017 K4 (ATLAS)

1

8.0253

2.6481

0.9057

15.1041

298.8984

16.6789

15

P/1998 VS24 (LINEAR)

1

19.2744

3.4387

0.2417

244.9627

159.0546

5.0225

18

130P/McNaught-Hughes

1

21.7513

1.8237

0.4608

245.9049

70.2565

6.0653

16

74P/Smirnova-Chernykh

1

26.4846

3.5365

0.1492

87.0984

77.0570

6.6539

15

C/2016 Q4 (Kowalski)

1

26.8580

7.0860

0.5783

99.4012

271.3103

7.2565

19

185P/Petriew

1

27.6762

0.9338

0.6989

181.9210

214.0994

13.9942

11

197P/LINEAR

1

28.8426

1.0599

0.6301

188.6874

66.3946

25.5560

19

250P/Larson

2

2.2055

2.2131

0.4069

45.0898

73.6794

13.2907

18

350P/McNaught

2

2.2496

3.7506

0.0895

147.2313

65.5525

7.3584

245P/WISE

2

8.6311

2.1901

0.4579

316.6666

316.6867

21.2000

20

C/2015 O1 (PANSTARRS)

2

19.0000

3.7296

1.0001

89.5859

299.8504

127.2100

14

C/2017 T1 (Heinze)

2

21.4106

0.5795

1.0000

96.9384

102.1913

97.0108

9

C/2017 S6 (Catalina)

2

27.0000

1.5421

1.0000

134.7533

130.8859

152.8337

16

P/2006 F1 (Kowalski)

3

14.6393

4.1083

0.1201

186.1156

124.7462

21.2816

18

C/2017 K1 (PANSTARRS)

3

15.5758

7.2797

0.9986

4.2664

225.6523

153.9920

19

235P/LINEAR

3

17.4586

2.7323

0.3153

333.7401

204.4598

8.9040

17

P/2011 VJ5 (Lemmon)

3

22.0948

1.5078

0.5570

315.2752

169.9185

3.9752

19

358P/PANSTARRS

4

11.6972

2.4019

0.2375

299.9147

85.7246

11.0564

20

169P/NEAT

4

29.6062

0.6038

0.7680

218.0760

176.0915

11.2956

12

C/2015 XY1 (Lemmon)

4

30.1393

7.9279

1.0036

196.3633

281.6148

148.8425

18

37P/Forbes

5

4.1032

1.6101

0.5343

329.9679

314.6109

8.9567

14

143P/Kowal-Mrkos

5

7.3918

2.5322

0.4102

320.8816

245.3116

4.6956

17

253P/PANSTARRS

5

7.7794

2.0367

0.4128

230.7399

146.8839

4.9406

19

C/2016 R2 (PANSTARRS)

5

9.5815

2.6023

0.9965

33.1934

80.5691

58.2206

11

240P/NEAT

5

15.9153

2.1337

0.4490

352.1121

74.9287

23.5030

12

66P/du Toit

5

19.1523

1.2898

0.7869

257.2309

21.8966

18.6773

12

159P/LONEOS

5

22.9655

3.6251

0.3817

4.7903

55.0247

23.4619

17

107P/Wilson-Harrington

5

23.5151

0.9701

0.6308

95.3822

266.8217

2.7973

18

357P/Hill

5

29.0365

2.5264

0.4342

1.5481

44.6089

6.3087

19

187P/LINEAR

5

29.4853

3.8795

0.1578

133.4277

110.2242

13.5728

17

164P/Christensen

5

31.4332

1.6851

0.5397

325.9413

88.3090

16.2527

17

C/2017 M5 (TOTAS)

6

2.7681

5.9898

1.0032

92.6337

216.2684

15.8852

18

P/2001 T3 (NEAT)

6

10.7134

2.4852

0.6144

356.7980

55.1645

19.3971

18

P/2017 P1 (PANSTARRS)

6

17.2973

5.4389

0.3085

122.1565

221.3944

7.7015

20

P/2002 EJ57 (LINEAR)

6

18.4992

2.6273

0.5937

167.0023

330.4378

4.9764

18

P/2011 CR42 (Catalina)

6

23.0011

2.5212

0.2811

173.2295

58.7252

8.4642

18

P/2013 CU129 (PANSTARRS)

6

24.3570

0.7979

0.7226

211.9308

46.2286

12.1554

11

2018 天文年鉴

2018年通过近日点彗星表(续)

过近日点

近日点距

离心率

近日点

升交点

轨道

预测最

日期(UT)

自变量ω

黄经Ω

倾角 i

大亮度

e

q(AU)

(°)

(°)

(°)

(等)

82P/Gehrels

6

28.5623

3.6342

0.1228

227.1997

239.3044

1.1280

20

361P/Spacewatch

7

2.5987

2.7802

0.4379

219.2345

203.2777

13.8831

18

49P/Arend-Rigaux

7

15.5045

1.4294

0.5995

332.8944

118.8298

19.0437

14

C/2016 N6 (PANSTARRS)

7

18.2053

2.6692

0.9986

162.8004

298.9784

105.8301

12

267P/LONEOS

7

22.2508

1.2414

0.6138

114.0416

228.6888

6.1364

18

P/2005 JN (Spacewatch)

7

22.9945

2.2771

0.3489

153.4371

70.7698

8.8571

14

P/2007 T2 (Kowalski)

7

23.4116

0.6564

0.7849

359.5657

3.4455

9.7418

C/2016 M1 (PANSTARRS)

8

10.1875

2.2105

0.9990

209.8263

92.2040

90.9935

10

105P/Singer Brewster

8

10.4737

2.0443

0.4102

46.5282

192.4324

9.1766

18

48P/Johnson

8

12.0447

2.0050

0.4272

216.4901

110.1472

12.2038

11

C/2017 S3 (PANSTARRS)

8

15.9237

0.2083

1.0001

255.9088

171.0687

99.0357

4

243P/NEAT

8

26.1040

2.4544

0.3590

283.5720

87.6618

7.6417

16

125P/Spacewatch

8

27.9898

1.5202

0.5134

87.1850

153.1824

9.9892

21P/Giacobini-Zinner

9

10.3217

1.0136

0.7105

172.7991

195.4091

32.0046

6

79P/du Toit-Hartley

9

13.3303

1.1212

0.6192

281.8277

280.5297

3.1471

P/2005 R1 (NEAT)

9

14.3721

2.0679

0.6255

118.8036

257.9804

15.4846

59P/Kearns-Kwee

9

16.8111

2.3584

0.4753

127.7152

312.8393

9.3398

16

133P/Elst-Pizarro

9

20.1642

2.6645

0.1584

131.3738

160.1413

1.3892

19

P/2011 V1 (Boattini)

10

1.7305

1.7309

0.5511

269.1478

46.8709

7.3805

26P/Grigg-Skjellerup

10

1.8134

1.0826

0.6409

2.1807

211.5350

22.4498

13

P/2001 R6 (LINEAR-Skiff)

10

4.2608

2.1912

0.4757

308.4802

67.3363

17.3797

P/2005 J1 (McNaught)

10

12.9242

1.5336

0.5702

338.9280

268.7971

31.7670

P/2010 A1 (Hill)

10

14.8279

1.9570

0.5540

13.3207

47.3176

10.3085

16

P/2008 O2 (McNaught)

10

20.1731

3.8151

0.1513

26.9789

325.8446

9.5131

18

300P/Catalina

11

2.0541

0.8320

0.6917

222.8678

95.6974

5.6761

64P/Swift-Gehrels

11

3.8901

1.3934

0.6873

97.1421

300.0021

8.9479

10

38P/Stephan-Oterma

11

10.9918

1.5881

0.8592

359.5988

78.0062

18.3533

9

247P/LINEAR

12

2.1071

1.4885

0.6251

47.4730

54.0128

13.6615

P/2013 R3-A (Catalina-PANSTARRS)

12

6.0283

2.2013

0.2745

10.9865

342.0399

0.8646

P/2013 R3 (Catalina-PANSTARRS)

12

6.1504

2.2013

0.2745

10.9473

342.0731

0.8653

18

P/2013 R3-B (Catalina-PANSTARRS)

12

6.2154

2.2013

0.2745

10.9211

342.0959

0.8659

60P/Tsuchinshan

12

11.2076

1.6222

0.5379

216.5541

267.5954

3.6062

46P/Wirtanen

12

12.9850

1.0552

0.6585

356.3405

82.1693

11.7460

3

137P/Shoemaker-Levy

12

13.3884

1.9309

0.5727

140.9912

233.0790

4.8536

17

198P/ODAS

12

13.9950

2.0055

0.4431

69.2718

358.3416

1.3393

感谢台北天文馆研究组组长吴志刚等人提供资料。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基河路363号。

更多天象预报信息,也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海峡两岸多加利用。http://interesting-sky.china-vo.org/category/year/2018astronomical_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