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近期的水星、金星与木星位置相近,且因水星与金星为内行星,绕行太阳速度比地球快,相对于背景恒星的移动速度也快,木星则是外星,距太阳和地球皆远,在天空中移动的速度偏慢,所以它们在天空中的相对位置会不断改变。(请参考天象预报2016/8/1-31 肉眼可见的5颗行星齐聚傍晚西方天空

其中,8/27的13时金星合水星,地心所见的金星位于水星以北约5.3度的地方;紧接着在8/28的凌晨6时木星合金星,木星位于金星以南仅0.07度的地方。这使得8/27-28这几天是近期这3颗行星聚在一起最接近之时,位在5度视野范围内,谓之「行星三重奏(planetary trio)」。其中,金星和木星是除日月外最亮的星子,所以它们的接近也相当受人瞩目,更是值得拍摄留念的好目标。只是仰角低,观察地点必须挑选西边地平附近无遮蔽物的地方才行。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当从地心向外看,火星和土星的赤经度相同时,称为火星合土星,此时通常这两颗行星比较接近的时候。

火星和土星都是绕日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外的外行星,但火星比土星接近太阳,因此公转速度也比土星快,不仅如此,火星也比土星接近地球,所以在地表上观察会发现火星在天空中相对于背景恒星的移动速度比土星还快。所以在8月下旬,火星恰巧从土星与心宿二之间穿过(请见天象预报2016/8/24 土星、火星、心宿二连成一线),其中在8月26日的凌晨2时,火星和土星恰好赤经合,地心所见的火星位在土星以南约4.4度的地方,不过此时火星和土星已经西沉而不得见。可在8月25日的傍晚天黑后(约19时)至约22:30之间,朝西方低空观看。

201608251900-mars_saturn

2016/8/25傍晚19时,火星与土星几乎位在同一赤经经度的示意图。

其中几乎垂直的线为赤经,接近水平的弧线为赤纬。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2016/8/26的0:44毕宿五合月,即月球与毕宿五的赤经经度相同之时,此时从地球中心所见的毕宿五位在月球以南0.19度的地方,月亮为月龄23的下弦月。

本次毕宿五合月的时候,事实上也会发生月掩毕宿五天象,我国境内不可见,仅能在8/26凌晨0时(8/25的晚上24时)以后,朝东方低空观看毕宿五和月亮接近的景象。其中它们刚从东方升起时,两者相距仅约0.5度,但因月球在天空中的移动速度比较快,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会随着时间愈来愈远,至天亮前,相距已达3度左右。毕宿五虽然不是1等星里最亮的,但其带点橘红色的特征,与浅黄月光相和之下,其实看起来景致还不错呢!有心拍照留念者也不妨把握这个机会喔!

2016/8/26的凌晨0:00月球和毕宿五接近景象示意图。

2016/8/26的凌晨0:00月球和毕宿五接近景象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4.jpg

位于天蝎至蛇夫脚部间的火星和土星,日落后至子夜前可见于南方至西南方。不过,因为火星比土星还接近地球,土星又比远方的恒星还接近地球,因此火星相对于土星,在天空中的移动速度比较快,土星也会渐渐地在恒星之间移动。   这使得火星在8月初在天秤座,渐渐向东移动,进入天蝎座;土星则位在蛇夫座脚部,邻近天蝎座之处,也渐渐向东移动,但移动速度较慢,至8月底时还在蛇夫座。如此一来,火星似乎一路向前冲,在8月下旬时穿越土星与天蝎座α星(心宿二,汉语拼音:xīng xiù èr)之间,其中在8月24日时,恰好使得土星、火星与心宿二几乎连成一直线,其中火星离心宿二比较近。而火星与土星这两颗星则在8月26日凌晨2时赤经相合,两者相距约5度以内。   所以,有机会的话,不妨在8月下旬的傍晚日落后至子夜朝西南方观赏,可见到由上而下分别为土星、火星与心宿二,三者几乎成一直线,亮度也相去不远,而且几天之内就可以看到它们相对位置的变化,是天文摄影的好目标喔!

2016/8/20-8/28每晚20时的土星、火星、心宿二相对位置示意图。

2016/8/20-8/28每晚20时的土星、火星、心宿二相对位置示意图。
以上意图图由Stellarium软体制作。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2号小行星智神星(2 Pallas)将在2016/8/20的20:23冲,即以地球为中心,智神星和太阳分别位在地球两侧、赤经经度相差180度的地方。

可惜因智神星本次冲时,几乎位在其椭圆轨道比较远的那一侧,受到的阳光照射比较少,所以亮度只有+9.2等,比位在轨道近日点附近时的亮度少了2个星等左右呢!

8/20前后的智神星位在飞马座鼻子(ε)前方的小马座中,邻近M15星团,整晚可见,但子夜前后仰角高,观测条件较佳。由于此处的恒星稀疏,比在恒星拥挤区更容易观察到它。可利用口径1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或是透过比对间隔数天拍摄的同天区影像,就可以找到它。

2016/8/20的21:00,智神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2016/8/20的21:00,智神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哈勃太空望远镜于2007年拍摄的智神星影像。Credit: HST  发现于1802年3月28日的智神星(Pallas),是人类第2颗发现的小行星,故编号为2号小行星;其实刚发现时,被人们当作是「行星」,后来因陆续发现多颗类似的天体,且后来估算出的体积与质量并不如一般的行星那么大,所以后来才被归类为小行星。但是,继小行星主带最大的天体谷神星被列为矮行星之一后,目前智神星也被列为矮行星的候选者之一。

其自转一周约需7.8小时,虽然比不上行星,但由于直径高达582km x 556km x 500km,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主带的所有小行星中,体积是第2大的,但以质量来比较的话,却比灶神星(4 Vesta)还小一些。此外,从右方影像中可见:智神星的形状并不是对称的球形,而是有点不规则,事实上,它是太阳系已知所有形状「不规则」的天体中,体积最大的。

在还没有自动望远镜搜寻而大量发现小行星之前,或者说,在前1000颗小行星发现的年代里,智神星在众小行星间相当突出,原因在于这颗小行星的轨道倾角比一般主带小行星大许多,达35度左右。虽然在已发现数十万颗小行星的现在,轨道倾角大已经是个常态,可是小行星主带内的小行星,公转轨道决大步多数还是在黄道面附近,也就是轨道倾角几近于0,因此智神星的35度倾角就显得很怪异了。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天鹅座Kappa流星雨辐射点位置漂移示意图  天鹅座kappa流星雨(κ-Cygnid,012 KCG)是年度固定发生的小流星雨群,发生时间一般介在8/3~8/25之间,2016年预计极大期落在8/17,辐射点位在天鹅座的翅膀尾端的Kappa星到天龙座头部之间的区域。

本群流星速度偏慢,每秒仅约25公里。由于天鹅座为夏季星座,在此时节为整夜可见,但这群流星雨非常微弱,ZHR仅有每小时3颗,而且流星都很暗,罕见火流星,再加上今年月相逢望,月光严重影响之下,可能完全看不到这群流星,故不推荐观赏。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2016年流星雨及月闪观测预报:http://interesting-sky.china-vo.org/2016-meteor-shower/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2.jpg vtype_3.jpg vtype_4.jpg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故有「内行星」之称。从地球上观看,这两颗行星常在太阳左右,仅能在清晨日出前或傍晚日落后的短暂时机观看,因此常有「晨星」与「昏星」之称。而水星另有「辰星」的别称。

其中,当水星或金星来到所谓的「大距」位置,即太阳-水星或金星-地球三者成直角,水星或金星位在直角位置时,从地球上所见的水星或金星离太阳最远,日出或日落时所见的水星或金星仰角最高,最容易观看。其中,当水星或金星位在太阳以东时称为「东大距」,见于日落后的西方天空;位在太阳以西时为「西大距」,见于日出前的东方天空。且当水星或金星位在大距位置时,望远镜下所见的水星或金星,大约是半圆形的弦月状。

内行星轨道位置示意图

2016/8/17的5:21,水星达今年第2次东大距位置,此时水星与太阳之间的日距角约为27.4度,是今年3次东大距中最大的,不过水星恰在8/15通过它的轨道远日点,所以水星在日落时西方的仰角仅有15度左右,而且亮度也不高仅有+0.2等,受日暮晖光的影响,不易看见。建议在太阳西沉半小时内利用双筒望远镜来寻找水星。

2016年日落时所见的水星仰角与方位。取自2016年天文年鉴。

2016年日落时所见的水星仰角与方位。取自2016年天文年鉴。

2016年8月17日傍晚18:50,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2016年8月17日傍晚18:50,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如果能利用望远镜放大观察水星,可看到本次水星东大距时的形状,恰好是半圆形,亮面比例为50.0%(或说相位为0.50)。虽然因为水星轨道比较椭圆,轨道倾角达7度,使得东大距或西大距位置时,地球所见的水星常是比半圆形凹一些的眉月状或凸一些的凸月状,但这次可是个例外,恰好可以看到半圆弦月状的水星,要把握机会喔!不过此时的水星视直径只有7.5角秒,必须使用口径10-15公分以上的望远镜才能看出其盘面的形状。

2016年8月17日傍晚18:50所见的水星样貌,是个亮面相位恰好为50.0%的弦月形。    2016年8月17日傍晚18:50所见的水星样貌,是个亮面相位恰好为50.0%的弦月形。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3.jpg vtype_4.jpg

根据掩星专家Steve Preston的预测,编号第211号的小行星Isolda将在北京时间2016/8/15凌晨3:27前后从11.9等恒星TYC 5790-00227-1前方通过而形成小行星掩星事件。掩食带通过台湾北部,预估基隆、台北、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等地区可见到本次掩星事件。被掩恒星仅11.9等,需利用口径15公分以上的望远镜进行观测。

0814_211_36944_Map.gif2016/8/15凌晨3:27,211号小行星Isolda掩TYC 5790-00227-1路径示意图。

TYC 5790-00227-1位在赤道座标(J2000.0)RA=21h32m58.2808s, Dec=-9d24’7.854”,这颗恒星属于摩羯座,但接近宝瓶座边界,如下图。掩星发生当时,恒星的方位角约243.5度,仰角约27.6度。而Isolda本身亮度12.3等,与恒星相去无几,因此望远镜中可以看到小行星逐渐接近这颗恒星,重叠,然后又逐渐分离的过程。恒星被小行星掩住的时间仅有短短的11.6秒,恒星亮度估计将减少1.0个星等。其他详细预报资料与星图请参见Steve Preston掩星预报网

201608150327-211occult.jpg2016/8/15凌晨3:27,211号小行星Isolda掩TYC 5790-00227-1所在位置示意图。

(211)Isolda小行星位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中,直径约为154公里,1879年12月10日发现,名称来自中世纪中欧一带的凯尔特民族(Celtic)流传下来的「崔斯坦与依索德(Tristan and Iseult)」传说中的女主角Iseult,其剧情又点类似「罗密欧与茱丽叶」;这个传说后来被收纳进著名的「亚瑟王传奇」故事里。

(211)Isolda是目前已知最暗的小行星之一,其表面反照率仅有0.0602,和前一个掩星事件的(433)爱神星的0.25相较之下,就可以知道它有多暗了。这类反照率特别低、表面特别暗的小行星,基本上被归类为所谓的C型小行星,这是因为它们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碳元素,其他成分的比例和太阳以及原始太阳星云很接近,而且C型小行星占了所有已知主小行星带的75%左右,族群相当庞大,但因为其反照率极低再加上它们的位置比较偏主小行星带外侧,使得研究上并不容易,必须用口径大一点的望远镜才能进行观测。

由于掩星时间非常短,建议最好使用校过时的录影设备,加在望远镜后方进行观测,录影设备的时间误差勿超过1秒钟。观测结果,连同观测者姓名、观测地点(经纬度与海拔高度)、仪器等,可寄至台北天文馆tam001@tam.gov.tw,将协助转寄给Steve Preston博士以提供科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