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尽管很悲惨,行星被其母恒星吞噬是整个宇宙的普遍情况。但它不必然以厄运告终。一组天体物理学家团队利用电脑模拟发现,行星不仅可以在被恒星吞噬时存活下来,而且还可以推动恒星的演化。

行星系统形成的模型表明:许多行星通常最终会被其母恒星吞噬。这只是轨道动力学的问题。新形成的行星与围绕年轻恒星的原行星盘之间的随机交互作用会使行星进入混乱的轨道,其中一些轨迹最终将行星完全赶出行星系统,而其他轨迹则将它们送往母恒星。另一个吞噬的机会发生在恒星生命即将结束时,当恒星变成红巨星时,这也会影响系统的引力动力学,并可能将行星送入其母恒星的大气层。

但令人惊讶的是,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行星并不总是死亡。天文学家在整个银河系中发现了许多奇怪的系统,行星进入恒星后幸存下来。例如,有一些白矮星系统被一颗巨大的行星紧密围绕,由于距离太近,以至于该行星无法自然形成。有些恒星的大气层中含有数量惊人的重元素,这是岩石天体坠入其中的迹象。还有一些恒星自转速度太快,它们的自转速度被坠落的行星加速。

所有这些系统都可能是恒星吞噬行星,影响恒星进一步演化的结果。但是,行星真的能在恒星的大气层中生存吗?一组天体物理学家团队使用恒星内部的电脑模拟来解决这个问题,追踪可能落入恒星的各种行星的演化和命运。在他们的电脑模拟中,他们研究了各种质量的行星和褐矮星,他们的模拟支持了行星可以在吞噬中幸存下来。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行星可以在恒星大气层内公转并存活数千年。这种运动可以甩掉恒星的物质,使大气层的外缘变薄。在其他情况下,轨道能量的交换会提高恒星大气层的温度,使其看起来比正常情况下更亮。

但为了在吞噬后幸存下来,行星本身必须相对较大,至少要木星的质量,像地球这样的行星是无法生存下来的。如果行星足够大,行星可以加速恒星的演化,从而使恒星迅速结束生命,将行星从致命的拥抱中解放出来。(编译/台北天文馆施欣岚)

资料来源:Universe Today

发布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2023年2月底,中科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NOWT)首次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近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通告确认,并授予临时编号2023 DB2。这使新疆天文台继国家天文台(5颗)、紫金山天文台(36颗)之后,成为第三个发现近地小行星的中科院单位。

近地小行星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太阳系小天体,与太阳最近距离不超过1.3天文单位(日地间的平均距离是一个天文单位),由于它们在轨道运行过程中,很可能从地球附近掠过,所以它们是太阳系内对地球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类小天体,也是小天体资源开发利用所关注对象。另外,对它们的发现和观测研究有助于认识原始太阳系的成分、太阳系水的分布以及太阳系的动力学演化历史等。

经全球各地多台设备后续观测后,确认2023 DB2的绝对星等为21.76等,对应直径约200米,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绕太阳公转一周需1.06年,但它与地球轨道的最近距离远在3千万公里之外,是地月距离的80倍,所以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

这次发现是新疆天文台使用NOWT和星明业余天文观测团队开展深度合作的结果。近年来,我国业余天文爱好者的观测和科研能力显著提升,成为专业天文研究领域重要的辅助力量。为充分发挥业余天文爱好者团队观测热情和积极性,以及人员数量方面的优势,新疆天文台通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全力支持星明业余天文观测团队在天文学方面的探索,而NOWT成为新疆天文台和业余天文工作者深度合作的重要设备。NOWT具有1.3度大视场、高指向和跟踪精度等优势,主要科研工作是开展光学时域天文巡天研究,其所获得的时序观测数据,特别适合通过深度发掘发现小行星和瞬变天体等。

2022年12月起,新疆天文台启动了与星明业余天文观测团队合作的小行星搜寻项目NAS(NOWT Asteroid Survey),包括对NOWT科研观测数据的深度发掘,以及给NAS分配部分NOWT观测时间,携手合力提高NOWT在该方向的科研产出。2023 DB2就是星明业余团队成员对NOWT科研观测数据实时深度发掘探测到的近地小行星。

未来,随着新疆天文台专业天文工作者和业余天文团队的进一步合作,有望在近地小天体的发现和研究中作出更多贡献。

新疆天文台南山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NOWT)。
图1 新疆天文台南山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NOWT)。

2023年2月28日晚,星明团队成员张宓在26日NOWT疏散星团观测数据(项目负责人:新疆天文台张余研究员)中发现一颗快速移动天体。
图2 2023年2月28日晚,星明团队成员张宓在26日NOWT疏散星团观测数据(项目负责人:新疆天文台张余研究员)中发现一颗快速移动天体。

国际小行星中心2023-E20小行星公报。
图3 国际小行星中心2023-E20小行星公报。

2023 DB2轨道图。
图4 2023 DB2轨道图。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土星的B环有一些斑点和深色或浅色条纹称为辐条,这可能与尘埃及行星磁场的相互作用有关。这些辐条会周期性的出现,持续时间约8年。如同地球一般,土星自转轴倾角为26.73度,这种倾斜使土星有了四季,但因土星离太阳远得多,绕太阳公转一圈需要29.45年,每个季节持续7个地球年左右。经数十年的观察发现,辐条通常在春分前约4年开始出现。土星的下一个春分点于2025年,因此辐条预计将在2021的某个时候出现。在2022年9月哈勃的观测数据中,研究团队追踪到了辐条,辐条季节已真正开始。

哈勃望远镜于2022年9月获得的辐条影像。图片来源:Simon et al., Geophys. Res. Lett., 2023
图说:哈勃望远镜于2022年9月获得的辐条影像。图片来源:Simon et al., Geophys. Res. Lett., 2023

通常辐条仅在土星的春季和秋季出现,即以春分点和秋分点为中心的8年期间,并在夏季和冬季消失。1980年代初期航海家计划首次观测到辐条,这些短暂又神秘的特征会根据照明和视角的不同,呈现暗淡或明亮。在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后发现更多奇怪之处,辐条从上面看起来通常很暗;从下面看则亮的多,而且它们并非总是在那。

1981年航海家2号获得的轮辐影像。图片来源:NASA
图说:1981年航海家2号获得的轮辐影像。图片来源:NASA

研究人员表示哈勃「外行星大气遗产计划」(Outer Planet Atmospheres Legacy,OPAL)正在建立太阳系外行星的数据档案,这表示我们将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还要长的时间来研究土星的辐条。土星辐条上一次出现在2009年,当时卡西尼号正围绕着这颗气态巨行星进行近距离观测,但尽管卡西尼任务进行了多年的出色观测,辐条季节出现的确切时间和持续时间仍无法预测,如同要预测飓风季中的第一场风暴一样困难。随着航海家探测器早已远去,卡西尼号任务于2017年完成,哈勃将继续观测土星和其他外行星。

至于辐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土星的可变磁场,行星磁场与太阳风相互作用,形成带电环境。在地球上,当这些带电粒子撞击大气层时,在北半球可以看到北极光。辐条本身由环中的尘埃颗粒组成,天文学家认为尘埃大小的冰环颗粒也会带电,这将使这些颗粒悬浮在环中其他较大的冰颗粒和巨石之上。辐条是否也会发生在其他行星的行星环上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它们只季节性的出现?造成辐条的确切原因仍在研究中,但它们的重新出现,加上哈勃OPAL计划,将能提供更详尽地研究机会。相关研究成果将发表于《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资料来源:SCI-NEWS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20公分(8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2023年3月21日(星期二)香港见掩中心时间18时53分41秒(±1秒),直径12公里(±0公里),视星等14.6等火卫二(P4M02 Deimos)遮掩金牛座15.7等恒星UCAC4 578-019871,减光0.34等,历时最长0.66秒。见掩时间以中心线最长,随着向南、北界限线递减至零。

掩星时恒星UCAC4 578-019871位置(包括自行和视差修正)
赤经:5时49分5.7882秒
赤纬:25度35分42.455秒

香港掩星时恒星仰角82度,地平方位295度。香港及广东中山等地可见。

火卫二掩星地图:
绿线是见掩中心线,箭头是掩星带移动方向;
蓝线是见掩南、北界限线;
红线是1σ误差南、北界限线。
2023年3月21日,火卫二掩星掩带范围。
Credit: Occult Watcher

详细地图:
香港屯门、荃湾、沙田、西贡等地区在见掩星范围。
绿线是见掩中心线,箭头是掩星带移动方向;
蓝线是见掩南、北界限线。
2023年3月21日,火卫二掩星掩带范围。
Credit: Occult Watcher

掩星详情
掩星详情
Credit: Occult 4

(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组长余惠俊)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20公分(8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2023年3月18日(星期六)香港见掩中心时间21时03分07秒(±1秒),直径23公里(±0公里),视星等13.5等火卫一(P4M01 Phobos)遮掩金牛座12.2等恒星UCAC4 578-018576,减光1.5等,历时最长1.22秒。见掩时间以中心线最长,随着向南、北界限线递减至零。

掩星时恒星UCAC4 578-018576位置(包括自行和视差修正)
赤经:5时48分58.0556秒
赤纬:25度35分50.659秒

香港掩星时恒星仰角54度,地平方位283度。香港及深圳等地可见。

火卫一掩星地图:
绿线是见掩中心线,箭头指掩星带移动方向;
蓝线是见掩南、北界限线;
红线是1σ误差南、北界限线。
2023年3月18日,火卫一掩星掩带范围。
Credit: Occult Watcher

详细地图:
香港九龙及深圳地区在见掩星范围。
绿线是见掩中心线,箭头指掩星带移动方向;
蓝线是见掩南、北界限线。
2023年3月18日,火卫一掩星掩带范围。
Credit: Occult Watcher

2023年3月18日,火卫一掩星掩带范围。
Credit: Occult Watcher

详细预报
2023年3月18日,火卫一掩星掩带范围。
Credit: Occult 4

火卫一掩星时与火星的相对位置
火卫一掩星时与火星的相对位置。
Credit: SkySafari

(香港天文学会掩星组组长余惠俊)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联络人:黎福龙
联络资讯:(02)2831-4551转204分机

  台北天文馆三月的周末晚间19至21时,将开放专业望远镜提供民众观赏各类星体,包括离我们最近的月球、神秘的火星、被誉为最美星团的M45昴宿星团、以及最靠近太阳系的疏散星团之一的鬼宿星团,欢迎来认识望远镜下截然不同的奇妙宇宙。

  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所以在望远镜的视野中也是最壮观的天体,在不同的月相之下,您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月球景观:盈凸月的时候最适合观察月球正面南半部的一座醒目大撞击坑——第谷坑,整个环形坑在太阳光线的投影下形成明亮的射纹系统,看起来有那么点像轮子枢纽的辐条;蛾眉月的时候适合欣赏月亮上称为月海的平坦的区域与周围的一些小环形山,这些月球上凹凸不平的区域,在太阳光线底下所形成的的阴影是如此的立体明显。

  去年底刚达「冲」的火星目前仍在最佳观赏期,即使在台北市严重的光害影响下,透过望远镜仍然隐约可以看到火星的极冠和云雾等地表的特征,当然也是不容错过的观测对象。

  这个月我们将观测二个不同的疏散星团,一个是著名的金牛座M45昴宿星团,又称为「七姊妹星团」(The Pleiades),它在望远镜下宛如一堆璀璨宝石,由超过一千颗年轻恒星所组成的疏散星团,这些刚形成不到一亿年的恒星散发着明亮的蓝色光芒,其间还散布着大量气体与尘埃,使它成为镜头下最美丽的星体之一;另一个是位于巨蟹座的一个疏散星团。也是最靠近太阳系的疏散星团之一,并且有着比其它邻近疏散星团更多的恒星。在黑暗的夜空下,裸眼看见的鬼宿星团像是一个模煳的斑块,在望远镜下像是一团散开的璀璨星点。

  天文馆每周末晚间均安排不同的观赏目标,请参阅网站公告,并欢迎来欣赏这些美丽的星体!天文馆地址:台北市士林区基河路363号。

月球、火星与最美星团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22年9月26日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小行星Dimorphos被重达545公斤DART(双小行星改道测试)一系列的撞击照片,在撞击发生后约18天,拍摄了相隔数小时的影像。DART任务的主要目标是测试我们改变小行星轨道的能力,尽管此双小行星系统不会对地球构成任何威胁,但该任务的数据将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在必要时,如何将小行星的路径从地球转移开,并为早期太阳系中可能常见的行星碰撞提供新的见解。

从哈勃拍摄到的缩时摄影中显示了令人惊讶及显着的变化,DART以每小时约20,900公里的速度撞向小行星,将1,000多吨的灰尘和岩石从小行星中喷出。影像中提供了宝贵的新线索,让我们了解碎片在撞击后的几天里,是如何分散成复杂模式,这是我们之前从未实际目睹过的影像。

起初,碎片以直线从撞击点离开,速度约6.5公里/小时,这个速度足以摆脱Dimorphos的微弱重力并防止它落回地面。碎片呈锥形,长丝状。(影像中心直的尖峰是哈勃光学假象。)

在撞击后17小时,碎片发生变化。在第二阶段,Didymos和Dimorphos间的重力相互作用开始扭曲喷出物的锥形,旋转的风车状特征形成,其旋转被固定在Didymos的重力上。

接下来,由于太阳对喷出物中微小颗粒的辐射压力,碎片被扫回彗尾形状,碎片延伸得更远,其中最轻的粒子行进速度最快,距离小行星最远。当哈勃在几天内记录到尾巴一分为二时,这个谜团变得更加复杂了。

小行星Dimorphos在2022年9月26日被DART撞击时的破裂影像。上:撞击后2小时碎片形成圆锥形,上有细长的细丝;中:撞击后几个小时重力扭曲喷射流;下:几天后太阳辐射压将碎片拉伸成彗尾状并一分为二。图片来源: NASA, ESA, STScI, and Jian-Yang Li (PSI); Image Processing: Joseph DePasquale (STScI)
图说:小行星Dimorphos在2022年9月26日被DART撞击时的破裂影像。上:撞击后2小时碎片形成圆锥形,上有细长的细丝;中:撞击后几个小时重力扭曲喷射流;下:几天后太阳辐射压将碎片拉伸成彗尾状并一分为二。图片来源: NASA, ESA, STScI, and Jian-Yang Li (PSI); Image Processing: Joseph DePasquale (STScI)

地球上和太空中的许多望远镜,包括韦伯太空望远镜和露西号,也都观测到了DART的撞击及其结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资料来源:NASA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年3月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一颗新彗星C/2023 A3 (Tsuchinshan-ATLAS)的确认公告。该目标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于2023年1月9日首次发现,后由南非ATLAS计划在2月22日报告存在彗星特征,进一步通过美国帕洛玛ZTF望远镜观测资料的回溯检测,确认为一颗已经开始活动的彗星。国际小行星中心将这颗彗星命名为Tsuchinshan-ATLAS/紫金山-阿特拉斯。

C/2023 A3 (Tsuchinshan-ATLAS)
△C/2023 A3的轨道

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到C/2023 A3的图像
△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到C/2023 A3的图像

C/2023 A3 (Tsuchinshan-ATLAS)
△C/2023 A3的轨道

  该彗星轨道倾角约139度,是一颗逆行轨道彗星;偏心率超过0.999,在一个近抛物线的椭圆轨道上运动,轨道周期为61751年。根据目前的轨道信息,该彗星目前还处在木星轨道以外,后续将朝着它的近日点方向运动,在2024年8月穿过地球的轨道,至2024年9月28日可到水星轨道附近。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近,该彗星的亮度将快速增加,有望在2024年9月成为肉眼可见的大彗星。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任梅梅)

轨道要数 Orbital elements

目前的临时轨道要素包含在MPEC中。

The current provisional orbital elements are contained in the MPEC.
C/2023 A3 (Tsuchinshan-ATLAS)                                               
Epoch 2023 Feb. 25.0 TT = JDT 2460000.5                                         
T 2024 Sept. 28.55963 TT                                Rudenko                 
q   0.3904059            (2000.0)            P               Q                  
z  +0.0006401      Peri.  308.59081     +0.36275685     +0.90020587             
 +/-0.0030246      Node    21.58224     +0.91805884     -0.30086181             
e   0.9997501      Incl.  139.08539     -0.15992321     +0.31481988             
From 155 observations 2022 Dec. 22-2023 Feb. 28, mean residual 0”.3.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资料整理:杨旸、高良超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球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变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月闪等诸多天文事件。

  2023年3月22日逢朔月,为农历初一,今年节气中的中气“春分”出现在3月21日,下个中气“谷雨”出现于4月20日,使得3月22日至4月19日的这个农历月少了“中气”,在农历的规则中这个农历月被视为闰月,又因上个农历月是二月,因此3月22日起的这个农历月为“闰二月”。上次农历闰二月出现在2004年,下次则将出现在2042年。

  2023年3月24日傍晚,将发生难得一见的月掩金星天文奇观!包括非洲南部、印度洋、亚洲南部等区域可见。期待!

  3月份水星接近太阳不易见,入夜后火星位于天顶偏东方附近,金星及木星这两颗夜空中第2及第3亮的天体并列位于西方天空,2日晚间靠得很近,仅相差0.5度。之后金星向东移行,入夜后的仰角逐日提高。木星则渐向西移行,于月底接近太阳不易见;土星上半个月接近太阳不易见,中旬过后见于日出前的东方低空。

  我们在星空下介绍北极星时,一般会以北斗七星及仙后座作为指标来确认,3月份晚间19时至20时前后,可同时见这两组指标星座分列于北极星的左侧(仙后座),及右侧(北斗七星),有兴趣的民众可于夜间20时前后找寻辨认之。3月虽已入春,但在上半夜的星空中,亮星云集的冬季星座依然是令人注目的区域。3月入夜后,冬季星空渐移至西方天空,晚间21~22时,春季大三角(狮子座五帝座一、牧夫座大角星、室女座角宿一)闪耀于东方天空。3月份起夏季银河会将在凌晨2-3时自东至东南方升起,开始进入了拍摄季节,喜爱拍摄夏季银河东升的民众请留意。

春季大三角

春季认星歌(捕鱼歌)
春风送暖学认星,北斗高悬柄指东,
斗口两星指北极,找到北极方向清。
狮子横卧春夜空,轩辕十四一等星,
牧夫大角沿斗柄,星光点点照航程。
(取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太阳系天体动态
太阳:由宝瓶座运行至双鱼座。
水星:由摩羯座经宝瓶座移至双鱼座,顺行。17日水星上合日,在太阳背后不可见。视星等-0.5→-2.0→-1.2等,视直径5.0”→4.9”→5.7”。
金星:由双鱼座移至白羊座,顺行。日没后可见于西方。视星等-3.9→-4.0等,视直径12.1”→13.9”。
火星:由金牛座移至双子座,顺行。17日火星东方照,日没后可见于西北方。视星等0.4→1.0等,视直径8.1”→6.4”。
木星:在双鱼座顺行。日没后可见于西方。视星等-2.1→-2.0等,视直径34.1”→33.2”。
土星:在宝瓶座顺行。日出前可见于东方。视星等0.8→1.0等,视直径15.4”→15.7”。
天王星:在白羊座顺行,日没后可见于西方。视星等5.8等,视直径3.5”→3.4” 。
海王星:由宝瓶座移至双鱼座,顺行。16日海王星合日,在太阳背后不可见。视星等8.0等,视直径2.2”。

矮行星冥王星、谷神星与较大小行星
冥王星:在摩羯座顺行。日出前位于东南方。视星等14.5→14.4等,视直径0.1”。
谷神星:在后发座逆行。21日谷神星冲日,整夜可见。视星等7.2→6.9等,视直径0.8”。
智神星:由大犬座移至麒麟座,逆行。日没后位于南方。视星等7.9→8.2等,视直径0.5”→0.4”。
婚神星:由鲸鱼座经双鱼座再次进入鲸鱼座,顺行。接近太阳不易见。视星等9.7等,视直径0.1”。
灶神星:由鲸鱼座移至双鱼座,顺行。接近太阳不易见。视星等8.3等,视直径0.2”。

2023年可见行星一览表

2023年3月行星视直径对比

日月及大行星的位置(2023.03.15)

2023/3/1 昔神星掩星
  小行星在背景星空中移动时,有时会遮掩远方的恒星,这种现象就是小行星掩星。事实上,每晚可能有数百次的小行星掩星。然而,由于一些实际原因(如恒星太暗、事件持续时间太短等),大多观测不到。对于可以观察到的事件,国际掩星计时协会(IOTA)筛选事件的优先级,以强调最有可能观察到的事件。
  北京时间2023年3月1日(星期三)20时32分,推定直径约42.2公里、视星等14.5等主带小行星昔神星(167)Urda遮掩猎户座11.81等恒星UCAC4-557-022813(J2000.0坐标:赤经α06h02m24.344s,赤纬δ+21°12’05.21”),最长见掩时长7.3秒,减光(亮度下降)1.8~2.2等,距离月球8度。须提前熟悉观测目标,使用指向定位良好的赤道仪,并配合天文望远镜计时观测,误差勿超过1秒钟。应该注意您所在的观察位置的经度、纬度和海拔。
  昔神星,即小行星167号(167 Urda),由德国裔美国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亨利·弗里德里希·彼得斯于1876年8月28日在美国纽约州奥奈达克林顿发现的主带小行星,属鸦女星族(Koronis family)。

掩星详情

2023/3/2 金星合木星 ★★★★★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左右,在傍晚至夜晚的西方低空,可以看到夜晚的明星金星和木星非常接近,引人注目。
  3月2日18:40金星合木星(视赤经0h46m35s),地心所见金星在木星以北0.54度的地方。行星中最亮的金星和第二亮的木星接近,可以说是黄金对的约会。金星是维纳斯,是爱的女神。日落后,能看到金星和木星的接近真是太好了。前后几天可以在双筒望远镜的同一视野内观看。但金星和木星在这之后会越来越远!

2月26日傍晚,3.8度
2月27日傍晚,2.8度
2月28日傍晚,1.9度
3月1日傍晚,0.9度
3月2日傍晚,0.5度
3月3日傍晚,1.3度
3月4日傍晚,2.2度
3月5日傍晚,3.2度

2023/3/2 金星合木星

2023/3/2 月掩天樽增三
  3月2日19时前后,月掩天樽增三(双子座47,5.8等)。掩始现象:恒星由月球暗缘掩入。天樽增三是双子座的一颗可能的脉动变星,在没有固定振幅或周期性的情况下变化。它的距离大约390光年。可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追踪观测。

现  象         北京时间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掩  始         17:11:16      68.04°     23.08°
掩  甚         19:22:11    141.72°     53.34°
掩  终         21:33:08   -158.23°    13.44°
掩星时长:83分38秒  掩带宽:3879公里

2023/3/2 月掩天樽增三见掩范围
R1088 = 47 Geminorum = 天樽增三

2023年3月2日月掩天樽增三世界见掩

2023年3月2日月掩天樽增三中国见掩

2023/3/3 北河三合月 ★
  3月3日10:48北河三合月(视赤经7h46m44s),地心所见北河三在月球以北1.73度的地方,不过此时已没入地平线。可于3日0时朝西方观看,双子座内,北河三、盈凸月、北河二排成V字形。

2023/3/3 北河三合月

2023/3/6 惊蛰 ★
  2023年3月6日05时36分惊蛰,太阳视黄经345°,太阳视赤纬-5°54′。
  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到了惊蛰,“九九”已尽,“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谚语:
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
过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
惊蛰种麦堆满仓,清明种麦一把糠。

2023/3/6 轩辕十四合月 ★
  3月6日08:46轩辕十四合月(视赤经10h09m37s),地心所见轩辕十四在月球以南4.50度的地方,不过此时已没入地平线。可于3月5日晚上观看,明亮的盈凸月接近“狮子座大镰刀”。像不像“狮子含珠”的样子?

2023/3/5 轩辕十四近月

2023/3/6 月掩长垣一
  3月6日19时前后,月掩长垣一(狮子座46,5.4等)。掩始现象:恒星由月球暗缘掩入。长垣一是狮子座的一颗半规则型脉动变星。在没有固定周期的情况下,视星等+5.46~5.56之间变化。它的距离大约695光年。可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追踪观测。

现  象         北京时间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掩  始         18:52:57      97.01°    16.32°
掩  甚         21:09:42    152.96°      5.25°
掩  终         23:26:44   -155.96°  -30.96°
掩星时长:98分51秒  掩带宽:3518公里

2023/3/6 月掩长垣一见掩范围
R1544 = 46 Leonis = 长垣一

2023年3月6日月掩长垣一世界见掩

2023年3月6日月掩长垣一中国见掩

2023/3/7 娩神星掩星(微光)
  小行星在背景星空中移动时,有时会遮掩远方的恒星,这种现象就是小行星掩星。北京时间2023年3月7日(星期二)03时56分,推定直径约137公里、视星等13.34等主带小行星娩神星(146)Lucina遮掩蛇夫座12.2等恒星UCAC4 361-100852(J2000.0坐标:赤经α17h33m49.339s,赤纬δ+17°58’36.49”),最长见掩时长7.3秒,减光(亮度下降)1.7等,距离月球105度。须提前熟悉观测目标,使用指向定位良好的赤道仪,并配合天文望远镜计时观测,误差勿超过1秒钟。
  小行星娩神星(146 Lucina)由法国天文学家阿方斯·路易·尼古拉斯·包瑞利于1875年6月8日发现。

掩星详情

2023/3/10 火星合五车五 ★★
  3月10日00:10火星合五车五(视赤经5h27m45s),地心所见火星在五车五以南3.08度的地方。3月9日~11日傍晚,仰望天顶,很容易看到这颗0.6等的红色火星,接近金牛座第二亮星五车五(约1.68等),仅次于毕宿五。火星的红色源于被铁锈铺满的表面,它是颗沙漠行星。五车五离我们比较近,大约为130光年,在背向银心的方向。它们接近的景象很特别,也可利用双筒或天文望远镜观察它们。

2023/3/10 火星合五车五

2023/3/10 角宿一合月 ★
  3月10日18:45角宿一合月(视赤经13h26m25s),地心所见角宿一在月球以南3.35度的地方。21时后可见。角宿一(室女座α星)是一颗蓝巨星。亮度为全天第16,亦是室女座的最亮星。角宿一距离地球大约有250光年之遥。下一次角宿一合月在4月7日。

2023/3/14 矩尺座γ流星雨极大期(ZHR~6)
  矩尺座γ流星雨(gamma Normids,00118 GNO)是每年固定发生的小流星雨之一,一般发生时间介在2月25日至3月28日之间。2023年极大期预测落在3月14日,不过因这群流星雨数量很少,平均ZHR只有6以下,几乎与偶发流星没两样,而且流星本身并不亮,平均在3等以下,只能以望远镜或录影的方式进行观察,更重要的是,矩尺座的位置非常南边,受到大气层的影响,北半球可以看见的流星数量会比纬度较南或南半球的地区更少,今年极大期接近下弦月,受月光影响,故不推荐观赏。

2023/3/14 心宿二合月 ★
  3月14日08:56心宿二合月(视赤经16h30m49.38s),地心所见心宿二在月球以南1.61度的地方。凌晨4时朝南方看,心宿二、亏凸月、房宿三,它们三者近乎成一条直线挂在夜空中,非常的漂亮。记得早起哦!下一次心宿二合月在4月10日。

2023/3/14 心宿二合月

2023/3/17 火星东方照 ★
  东方照是指行星来到距离太阳以东90度的位置,是观测良机结束的一个标志。不仅离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远,日落后的高度也越来越低,容易受到大气的影响。2023年3月17日02时10分火星东方照,日没后可见于西北方。去年12月1日最接近地球的火星,已经过了将近4个月,亮度降到了0.7等。视直径也大幅减小至7.1角秒,小型天文望远镜的观赏期已经结束。

2023/3/19 凯神星掩星
  小行星在背景星空中移动时,有时会遮掩远方的恒星,这种现象就是小行星掩星。北京时间2023年3月19日(星期日)20时54分,推定直径约117公里、视星等12.45等主带小行星凯神星(12)Victoria遮掩猎户座11.72等恒星UCAC4 526-025778(J2000.0坐标:赤经α06h22m15.543s,赤纬δ+15°09’33.20”),最长见掩时长10.8秒,减光(亮度下降)1.2等,月球在地平线下。须提前熟悉观测目标,使用指向定位良好的赤道仪,并配合天文望远镜计时观测,误差勿超过1秒钟。
  小行星凯神星(12 Victoria)由英国天文学家约翰·罗素·欣德于1850年9月13日发现。

掩星详情

2023/3/19 土星合月
  3月19日23:22土星合月(视赤经22h15m34s),地心所见土星在月球以北3.60度的地方。日出前位于东方。不过月球是月龄26.4的残月,土星视直径15.4”,视星等0.8度。在晨曦辉光之中并不明显,故不推荐观赏。如要尝试的话,那么必须寻找东方地平无障碍物的地方利用双筒或小型天文望远镜协助挑战观测,且观测时一定要小心避开太阳,以免眼睛损伤。下一次土星合月在4月16日,同样淹没在晨曦辉光之中。

2023/3/21 春分 ★
  2023年3月21日05时24分春分,太阳过天赤道,进入北半球。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点到达黄经0°(春分点)。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长于黑夜。春分前后可于日落后1~2小时的西方天空看见黄道光。

谚语:
春分一到昼夜平,耕田保墒要先行。
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春分点与秋分点

2023/3/21 矮行星谷神星最接近地球 + 谷神星冲日 ★
  2023年3月21日10时54分矮行星谷神星最接近地球:1.599046天文单位,视星等6.9等。3月21日15时41分谷神星黄经冲(视黄经差180°);3月27日18时23分谷神星赤经冲(视赤经差12h)。由于黄道与赤道之间有倾角,所以黄经冲与赤经冲的位置与时间都不一样,但差异不会太大。从3月到5月,如果天空暗的话,双筒望远镜和小型天文望远镜也能找到。谷神星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中,曾被认为是小行星带内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直径大约为950公里。受木星和土星引力以及谷神星轴倾斜度的影响,这颗矮行星存在着显著变化。谷神星每4.6个地球年绕行太阳一周,自转周期(谷神日)约9小时04分。可每隔几天拍摄一次,就能看到它在星空中移动的情况。

谷神星与青海省的比较

2023/3/22 司天星掩星(减光微小)
  小行星在背景星空中移动时,有时会遮掩远方的恒星,这种现象就是小行星掩星。北京时间2023年3月22日(星期三)20时16分,推定直径约104公里、视星等12.24等主带小行星司天星(30)Urania遮掩金牛座12.24等恒星UCAC4 569-014434(J2000.0坐标:赤经α05h05m26.394s,赤纬δ+23°42’00.48”),最长见掩时长3.6秒,减光(亮度下降)0.8等,月球在地平线下。须提前熟悉观测目标,使用指向定位良好的赤道仪,并配合天文望远镜计时观测,误差勿超过1秒钟。
  小行星司天星(30 Urania)由英国天文学家约翰·罗素·欣德于1854年7月22日发现。

掩星详情

2023/3/23 木星合月
  3月23日凌晨03:56木星合月(视赤经4h37m15s),地心所见木星在月球以北0.53度,如此近的距离,在南太平洋、南美洲等地发生月掩木星。话虽如此,但条件不是很好。虽然木星亮度-2.1等,受暮光影响,所以很难看清。更难看到的是在木星上方的月亮。因为亮面比仅为0.04,该光很弱。提前准备双筒望远镜比较吧。下一次木星合月在4月20日,近朔,所以不能看到。

2023/3/23 月掩木星见掩范围
月掩木星

2023/3/24 月掩金星(罕见天文奇观)★★★★★
  2023年3月24日傍晚18:27金星合月(视赤经2h25m45s),地心所见金星在月球以北0.11度的地方,如此近的距离,在中国、印度、非洲等地可见月掩金星。这次相对于中国国内而言,是条件绝佳的好机会!农历闰二月初三,弯弯的蛾眉月,9.2%被照亮。金星由月球暗缘掩入,亮缘复出。金星古称太白,如同宝石般璀璨夺目。如果你有幸目睹过一次月掩金星,将终生难忘。

掩星现象  北京时间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掩始外切:16:09:35    10.50°   -27.84°
掩始内切:16:10:00    10.40°   -27.85°
掩  甚:18:31:54    59.27°      9.64°
地方视子:18:26:44    58.11°      8.56°
掩终内切:20:53:50   116.62°   18.85°
掩终外切:20:54:15   116.52°   18.86°
时长:102分48秒    掩带宽3472.6公里

2023/3/24 月掩金星见掩范围
月掩金星

2023年3月24日月掩金星世界见掩

2023年3月24日月掩金星中国见掩图

2023年3月24日月掩金星中国见掩

附表1    2023年3月24日月掩金星中国见掩.xlsx(21 KB)

附表2    2023年3月24日中国见月掩金星情况.xlsx(481 KB)

附表3    2023年3月24日月掩金星海外版.xlsx(41 KB)

2023/3/28 火星合月 ★★
  3月28日21:16火星合月(视赤经6h06m37s),地心所见火星在月球以南2.29度的地方,相当于手臂打直后大拇指顶端的宽度,位于双子座,合月时可见。天空中有月龄6.9、上弦前一天的粗壮眉月。0.9等的火星在月球左侧,横向排列。间隔约2.3度,还算好的条件接近。火星左侧约1.3度的地方,有大型的疏散星团M35。但由于月光影响,即使使用双筒望远镜也可能看不见。火星和M35在翌日29日最接近,接近1.1度。

2023/3/28 水星合木星 ★★
  3月28日22:34水星合木星(视赤经1h09m11s),地心所见水星在木星以北1.46度的地方,不过此时两星皆在地平面以下而不得见。仅在傍晚短暂时间可见于西方地平。

2023/3/29 月面X浮现(白昼)
  3月29日10时32分上弦。13时29分月面X浮现。上弦月的时候,在月面的缺口处可以看到像字母“X”一样的地形。这种现象就是“月面X”,从附近的维尔纳(Werner)撞击坑的名字来看,在国外被称为“WernerX”或“LunarX”。月面X似乎很早就被看到了,2004年由加拿大的Chapman等人报告后,变得广为人知。月面X并不是每次上弦都能看到的。因为持续时间只有1小时左右,所以机会难得。月面X的地理基准点经纬度坐标为0.80°E,25.14°S,月面余经度(selenographic colongitude)为358˚,最佳观察时间为预报时刻前后一小时。

2023/3/30 北河三合月 ★
  3月30日18:02北河三合月(视赤经7h46m44s),地心所见北河三在月球以北1.57度的地方。日落后可见盈凸月、北河三、北河二排列成一直线。

2023/3/31 金星合天王星 ★★
  3月31日14:10金星合天王星(视赤经2h57m34s),地心所见金星在天王星以北1.29度的地方,不过两者都在地平面下不得见。可在3月29日~4月1日傍晚朝西方低空观看,其中以31日傍晚所见两者最接近。天王星亮度只有+5.8等,接近肉眼观察的边缘,但金星亮达-4.0等,是借着明亮的金星观察天王星的好时机。可观察时间很短,再加上此时仰角很低,受到大气影响比较严重,建议利用双筒望远镜协助观赏,用天文望远镜放大观赏也不错。

2023/3/31 金星合天王星

3月中国各地见月掩星时间表
  本表根据ELP2000-82/恒星视位置(Fk5)历表预报2023年3月月掩星情况。主要包括掩始、掩终的东八区时(北京时)时刻,掩始掩终时刻的位置角(P,V分别由月面北点和最高点向东计量)和行星中心高度h及日出日落等。

2023年3月月掩星

月掩星

详细天象
01日 04时52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01日 22时06分 月球视赤纬最北+27°43.4′
02日 18时40分 金星合木星,金星在木星以北0.54度
02日 19时          月掩天樽增三(双子座47,5.8等),恒星从月球暗缘掩入
02日 23时54分 天秤座δ星氐宿增一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4.85.9等,光变周期2.3日)
03日                   波江座T星极大(米拉变星,7.2
13.2等,周期252日)
03日 08时          453P/WISE-Lemmon怀斯·莱蒙彗星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12.8年,木星族)
03日 10时48分 北河三合月,北河三在月球以北1.73度
03日 15时          P/2019 A4 (PanSTARRS)泛星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4.2年,主带彗星)
03日 18时20分 盈凸月,年度最小盈凸月
04日 02时00分 月球过远地点:40万5889公里,视直径29.4′
04日 18时56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05日                   麒麟座SY星极大(米拉变星,7.014.6等,周期423日)
05日 10时          C/2022 R3 (Leonard)伦纳德彗星通过近日点
05日 23时37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06日                   飞马座V星极大(7.0
15.0等,周期302日)
06日 05时36分 惊蛰,太阳视黄经345°,太阳视赤纬-5°54′
06日 08时46分 轩辕十四合月,轩辕十四在月球以南4.50度
06日 19时          月掩长垣一(狮子座46,5.4等),恒星从月球暗缘掩入
07日 04时18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07日 20时40分 望
08日 10时          水星日心黄纬最南,日心黄纬-7.0度
09日 00时          C/2022 W2 (ATLAS)阿特拉斯彗星通过近日点
09日 09时54分 月球过天赤道,进入南半球 09日 23时28分 天秤座δ星氐宿增一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4.85.9等,光变周期2.3日)
10日 00时10分 火星合五车五,火星在五车五以南3.08度
10日 18时22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10日 18时45分 角宿一合月,角宿一在月球以南3.35度
10日 20时          C/2023 B2 (ATLAS)阿特拉斯彗星通过近日点
11日 18时33分 亏凸月
11日 23时03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12日                   山案座δ流星雨极大期(ZHR<2),山案座δ流星雨(delta Mensids,00130 DME)出现日期介在3月2日至3月26日之间,速度
30.9km/s(中等偏慢)
12日 04时          矮行星谷神星与室女座椭圆星系M87最接近(2°28′)
12日 14时          256P/LINEAR林尼尔31号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10.0年,木星族)
13日                   杜鹃座β流星雨极大期(ZHR<2),杜鹃座β流星雨(beta Tucanids,00108 BTU)出现日期介在3月2日至3月26日之间,速度31.0km/s(中等偏慢)
13日 03时44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13日 20时          小行星灶神星与木星最接近(4°06′)
14日 08时56分 心宿二合月,心宿二在月球以南1.61度
14日                   矩尺座γ流星雨极大期(ZHR
6),矩尺座γ流星雨(gamma Normids,00118 GNO)出现日期介在2月25日至3月28日之间,速度56km/s(快速)
15日 01时          金星过升交点,日心黄纬0度
15日 10时08分 下弦
16日                   猎犬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6.5
12.9等,周期329日)
16日 05时40分 月球视赤纬最南-27°50.2′
16日 07时39分 海王星合日,海王星在太阳背后,不可见
16日 17时48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16日 23时01分 天秤座δ星氐宿增一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4.85.9等,光变周期2.3日)
16日 23时06分 水星合海王星,水星在海王星以南0.42度
17日                   猎户座S星极大(米拉变星,7.2
13.1等,周期434日)
17日 02时10分 火星东方照
17日 18时45分 水星上合日,水星在太阳背后,不可见
17日 22时30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18日 18时59分 残月
19日 02时          C/2023 A1 (Leonard)彗星通过近日点
19日 03时11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19日 09时          火星视赤纬最北+25°36′
19日 16时          427P/ATLAS阿特拉斯2号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5.6年,木星族)
19日 23时12分 月球过近地点:36万2696公里,视直径32.9′
19日 23时22分 土星合月,土星在月球以北3.60度(瞬时中天经度:-73.43°)
20日                   室女座U星极大(米拉变星,7.413.5等,周期206日)
20日 10时          小行星智神星与麒麟座发射星云IC 2177海鸥星云(Seagull Nebula)最接近(4°26′)
20日 19时          水星过天赤道,进入北半球
21日 05时24分 春分,太阳视黄经0°,太阳视赤纬0°,太阳过天赤道,进入北半球,春分前后可于日落后1
2小时的西方天空看见黄道光
21日 10时54分 矮行星谷神星最接近地球:1.599046天文单位,6.9等
21日 14时47分 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球以北2.36度(瞬时中天经度:75.84°)
21日 15时41分 矮行星谷神星冲日
22日 01时23分 朔
22日 09时32分 月球过天赤道,进入北半球
22日 08时10分 水星合月,水星在月球以北1.83度(瞬时中天经度:-176.23°)
22日 17时15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2日 23时          C/2022 Y2 (Lemmon)莱蒙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86.9年,经典哈雷型彗星)
23日 03时56分 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北0.53度(南太平洋、南美洲发生月掩木星)(瞬时中天经度:-103.0°)
23日 17时58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原型,2.13.4等,光变周期2.87日)
23日 21时56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3日 22时34分 天秤座δ星氐宿增一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4.8
5.9等,光变周期2.3日)
24日 08时          小行星智神星与室女座疏散星团M50最接近(2°34′)
24日 18时27分 金星合月,金星在月球以北0.11度(非洲、印度、中国可见月掩金星掩入阶段)(瞬时中天经度:58.1°)
25日 02时37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5日 08时39分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球以南1.53度(瞬时中天经度:-147.92°)
25日 12时58分 蛾眉月
26日 傍晚夜 月球接近金牛座疏散星团M45昴宿星团
27日 10时          矮行星谷神星与后发座旋涡星系M100最接近(0°02′)
27日 11时          水星过升交点,日心黄纬0度
28日                   大熊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6.5
13.7等,周期302日)
28日                   鹿豹座X星极大(米拉变星,7.414.2等,周期144日)
28日 21时16分 火星合月,火星在月球以南2.29度(瞬时中天经度:66.96°)
28日 22时34分 水星合木星,水星在木星以北1.46度
29日                   仙后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4.7
13.5等,周期430日)
29日                   双子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6.014.0等,周期370日)
29日 05时27分 月球视赤纬最北+27°54.2′
29日 10时32分 上弦
29日 13时29分 月面X浮现
29日 21时22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30日 04时          C/2019 U5 (PanSTARRS)泛星彗星通过近日点
30日 18时          火星与双子座疏散星团M35最接近(1°10′)
30日 18时02分 北河三合月,北河三在月球以北1.57度
30日 22时08分 天秤座δ星氐宿增一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4.8
5.9等,光变周期2.3日)
31日                   孔雀座δ流星雨极大期(ZHR<2),孔雀座δ流星雨(delta Pavonids,00120 DPA)出现日期介在3月11日至4月16日之间,速度~58km/s(快速)
31日 02时03分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31日 14时10分 金星合天王星,金星在天王星以北1.29度
31日 19时17分 月球过远地点:40万4919公里,视直径29.5′

  *注1:节气由太阳视位置决定,太阳视黄经为270度时是冬至,以后每隔15度是一个节气。所载节气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
  *注2:凡称行星合月、恒星合月、行星合恒星、行星合行星,皆指地心视赤经相同;惟合日、冲日则用地心视黄经
  *注3:瞬时中天经度是指行星合月与恒星合月、行星合恒星与行星合行星时,由北极向南极的同一地理经度都能同时看到它们相合时的瞬时中天(纬度不必考虑)。例如2023/3/28/21:16火星合月(视赤经合),地处东经66.96度经线上可以看到它们同时到达中天。中天即是当地的视子午线。详见紫金山天文台官方微信说明。

  天象载太阳、月球和行星的动态以及其他天文现象,包括:
  (1)行星的地心天象(冲日、合日、方照、留、内行星东西大距以及金星最亮、火星最近地球等)和日心天象(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纬度最北和最南、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等);
  (2)日月食概况;
  (3)朔、望、两弦,月球过近地点和远地点;
  (4)月掩行星或掩四颗亮恒星(毕宿五即金牛座α星、轩辕十四即狮子座α星、角宿一即室女座α星、心宿二即天蝎座α星),行星合月,行星之间以及行星与五颗亮恒星(除上列四颗外,另加北河三即双子座β星)之间相合。掩星和合月如果距离合朔24h之内,即不列出,行星之间相合或行星与恒星相合如果距离太阳10°以内,也不列出。

  现把各种天象分别说明如下:

  天顶每时出现率(Zenithal Hourly Rate,Rate:率,简称ZHR),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来自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的天文学专有名词中文译名。假设辐射点位于仰角90度的天顶,在理想情况下,一个肉眼视力能够看到6.5等星的观测者可以看见的流星数量最多的流量值。实际能看见的会低于此一数值。
  ZHR不应该翻译成“每小时天顶流星数”,国际流星组织(IMO)没有“ZHN=Zenith Hourly Number(天顶每小时流星数)”、“ZHF=Zenith Hourly Flow(每小时天顶流量)”这一类的词。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根据国际流星组织2017年12月21日上架的《2018流星雨日历》中文版开始,将ZHR的中文翻译为“天顶每时出现率”。开源的星空模拟软件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亦在最新的1.2版本中更新了zh_CN和zh_HK的翻译。
  流星数(Number),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可见流星数量公式

  其中,N为可见流星数目(颗);Teff为观测时长;K为云量遮盖率(百分比);lm为可见最暗星星的亮度(最佳条件为6.5等,实际需考虑当地光污染因素);hR为流星雨辐射点距地平线的仰角(地平高度);r为亮度指标,r值通常介于2.0(明亮)到3.5(暗淡)之间。

  晨昏蒙影(台湾名:曙暮光):日出前和日没后由高空大气散射太阳光引起的天空发亮的现象称为晨昏蒙影;在日出前的叫做晨光,在日没后的叫做昏影。太阳中心在地平下6°时称为民用晨光始或民用昏影终,这时光线暗淡,需要人工照明。太阳中心在地平下18°时称为天文晨光始或天文昏影终,这时天空完全黑暗,可以看到目视最暗的星。

  月相是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相对位置的变化,地球上的观测者从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造成月相盈亏圆缺之变化。月相盈亏周期平均是29.530588日,历法中之朔望月源于此。

  朔、蛾眉月、上弦、盈凸月、望、亏凸月、下弦,残月分别是月球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时刻。

  阴历是按月球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它的一年有12个朔望月,约354或355日。主要根据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时间为一个月,称为朔望月,大约29.530588日,大月有30日、小月有29日。

  月龄是指从新月为起始,在一个朔望月周期内,出现各种月相所经历的天数。月龄的数值通常用带一位小数的数字表示,比如月龄7.4是上弦月,月龄14.8是满月,月龄22.2是下弦月。因此月龄和阴历是有关连的,只不过阴历只显示朔望月每日的整数,而月龄是计算月相所经历的天数,为求更加准确,很多时会显示至小数后一个位(甚至几个位)。如果知道确实的月龄,便能推算出当时月球大致的形状、出没时刻及所在方位。

  月掩星:月球在天空中每月移动一周,每小时约东移半度多,相当于月球的视角直径。月球移动时常将恒星和行星掩蔽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观测月掩星可以测定观测者的地理坐标、研究双星、测定太阳视差及月球位置等,是业余天文学家感兴趣的观测项目之一。专业天文学家亦需要仰赖月掩射电源来求出射电源的准确位置。

  合月、月掩星、行星间和行星与恒星相合****:行星或恒星合月以及行星之间、行星与恒星相合都是指视赤经相合而言。行星在天球上运行的路线以及四颗亮恒星(毕宿五、轩辕十四、角宿一和心宿二)都很接近黄道,因而月球18.6年交点运动周期内有机会掩蔽它们。

《中国天文年历》

  视赤经视赤纬系以当天真春分点和真赤道为准,章动长周期项和短周期项以及行星光行差都以包括在内,但没有包括太阳引力场引起的光线偏转的影响。视位置由真位置加行星光行差改正得出,其关系式为

α视=α真-0.00577552×Δ×δα
δ视=δ真-0.00577552×Δ×δδ

  其中Δ为行星的地心距,δα和δδ分别为赤经和赤纬的每日变化。

  地心距为行星中心至地心的真距离,不包括光行差的影响。

  合日和冲日:外行星或小行星视黄经与太阳视黄经相同的时候称为合日,相差180度的时候叫做冲日。内行星(水星和金星)的合日有上合和下合之分,上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后,即太阳在内行星与地球之间,下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前,即行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上合的时候,行星是顺行,即行星由西向东移动,下合时是逆行,即行星由东向西移动。行星相邻两次合日(或冲日)的平均间隔称为会和周期,根据行星的平均运动得出行星的会和周期如下:

水星 115.88日 土 星 378.09日
金星 583.92日 天王星 369.66日
火星 779.94日 海王星 367.48日
木星 398.88日 冥王星 366.72日

  由于轨道偏心率和摄动的影响,实际间隔与会和周期有一定的差异。

  留:由于地球和行星绕日运动时运行速度和相对位置的不同,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有时顺行(自西向东),有时逆行。顺行和逆行之间有一个时刻行星看来是停留不动的,这叫做留。顺行而留,留后逆行叫做顺留;逆行而留,留后顺行叫做逆留。内行星发生在上合日以后,外行星发生在冲日以后。

  东大距和西大距:外行星对太阳的角距可以为任何数值,在180度时为冲日。而内行星由于轨道是在地球轨道内侧,所以从地球上看,它们对太阳的角距不能超过某种限度,并且没有冲日现象。内行星在太阳之东(或西)的最大角距称为东(或西)大距。水星在下合日前后约20天达东大距或西大距,由于水星轨道偏心率比较大,最大角距变化在18度28度之间。金星在下合日前后70天左右达东西大距,角距约为46度48度。内行星发生的天象其循环总是这样:下合-留-西大距-上合-东大距-留-下合。

  方照:对外行星而言,行星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90度和270度时为方照,在太阳以东90度时称为东方照,在太阳以西90度时为西方照。

  距角:是自地球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角度,从太阳向东或向西计算,由0°至180°,但由于行星轨道与黄道有一定的倾斜,行星合日和冲日时,距角不一定恰好是0°或180°。
  距角E是用下式计算:
  cosE=(R²+△²-r²)/2R△
  其中R和r分别是地球和行星的日心向径,△是行星的地心距离。

  金星最亮:从地球看金星,也像月球一样有盈亏晦明现象。金星约在下合日前后36天,或东大距之后西大距之前35天为最亮。金星的会合周期约为584天,所以它的最亮日期有时全年都没有,有时一年有两次。
  关于金星的亮度计算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m=-4.47+5lgrΔ+0.0103i+0.000057i²+0.00000013i³,2.2<i<163.6;
  0.98+5lgrΔ-0.0102i,163.6<i<170.2。
  i以“度”为单位,r、Δ以“天文单位”为单位。
  位相角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设L与B表示其日心的、l与b表示其地心的黄经与黄纬,θ表示太阳的黄经,且将其黄纬略而不计。设在太阳一地球一行星三点所组成的平面三角形内,以σ表示地球所在的角,σ’表示太阳所在的角,则
  cosσ=cos(θ-l)cosb
  cosσ’=-cos(θ-L)cosB
  i=180-(σ-σ’)
  σ角是地面观测者所看的行星对于太阳的距角,常小于直角;σ’角在一或二象限内,按其余弦的符号而决定。

  火星最近地球:火星在一回合周期里,有一次距离地球最近,发生在冲日附近。今年没有火星最近地球。

  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假使不考虑摄动影响,行星的轨道为一椭圆,而太阳在其焦点上,行星在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一点,称为近日点,最远的一点称为远日点。所列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日期是行星向径为极小或极大的日期,也就是已经考虑摄动的影响,这与由平均轨道根数近日点黄经等于0度或180度的日期稍有不同。

  行星纬度最南最北:是日心黄纬最南、最北的时刻,最北时黄纬为正,最南时黄纬为负。

  仙后座RZ星(HIP 13133)是仙后座中的一颗恒星,以食变星闻名。学名为RZ Cassiopeiae(缩写为RZ Cas)。1906年被发现。它的变化周期仅为1.1953天。亮度在6.18等至7.72等之间变化。由于它的快速变暗和变亮变化以及可以用双筒望远镜轻松观察到其亮度,因此它在天文爱好者中很受欢迎!
  仙后座RZ星在阁道一(仙后座ι星)附近。通过连接阁道三(仙后座δ星)和阁道二(仙后座ε星,是“W”最左边的恒星)而在仙后座ε星方向上以相同的长度寻找4.5等星就是仙后座ι星。一旦找到了仙后座ι,您就可以使用外部链接星图轻松找到仙后座RZ。它位于银经132.89、银纬9.07,其B1900.0坐标为赤经2h39m54.1s、赤纬+69°9.07′49″。

仙后座RZ星

  预报的时间同时适用于所有东八时区(UTC+08:00)的地方,包括:中国、蒙古、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文莱。

参考资料:
  1、《2023年中国天文年历》科学出版社
  2、李广宇、张培瑜著《PMOE2003行星历表框架》,《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
  3、《大众万年历(1901-2050年)》1994年10月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有趣天文奇观

  2023年天象预报资料,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多加利用!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category/year/2023astronomical_events/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