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15、5/31 武仙座τ流星雨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

  根据天文学家的分析预测,5月15日可能有一场新出现的流星雨爆发,这场流星雨是由双小行星系统2006 GY2所引起,其主星直径约400公尺、副星约80公尺。地球将在5月15日18时20分左右,通过分布在其轨道上的流星体带,国际流星组织(IMO)预估极有可能引发流星雨,其辐射点位于武仙座。但由于流星体带中的碎屑密度未知,所以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惊人的流星暴,也可能仅出现零星流星。然而月相近望,在月亮光害干扰下,较不易观测。

2006 GY2轨道示意图。
图说:2006 GY2轨道示意图。

  2006年4月9日,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中心(LINEAR)在新墨西哥州的索科罗附近发现了小行星2006 GY2。辐射点预计位于武仙座τ星以东3度,估计流星速度中等约为36公里/秒,与双子座流星雨相似。它下一次接近地球将发生在2039年4月21日。

  第二起则在5月底,为科学家瞩目已久的武仙座τ流星雨。这个流星雨的母体73P/施瓦斯曼-瓦赫曼3号彗星(Schwassmann-Wachmann 3)在1995碎裂,遗留大量碎屑在其流星体带中,而且年代不久,极有可能发生流星暴,预测出现时间大约为5月31日13时前后,同样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建议可在5月28日至6月1日之间观察。由于近朔,无月光干扰,所以入夜后至天亮前都可观赏,观测条件极为良好。

在2006年拍摄到的彗星73P/Schwassmann-Wachmann 3 解体画面。
图说:在2006年拍摄到的彗星73P/Schwassmann-Wachmann 3 解体画面。

  如果2006 GY2流星暴没有出现,那么5月底的武仙座τ流星雨可能是自2001-2002年狮子座流星暴以来的另一次流星暴。天文学家预测2022年5月31日13时前后,当地球穿越73P彗星在1995年分裂时所形成的流星体带时,极有可能出现每小时上千颗的流星暴盛况,但也不排除落空的可能。因此不仅全球流星迷期待这场可能是今年最灿烂的流星雨,天文学家们也严阵以待,将以观测验证预测的准确性。

  这次流星雨的最佳观赏地区落在北美洲,当天近朔,没有月光影响,观测条件极为良好。台北天文馆网站中列出了多个北美洲当地的暗空摄影机以及电波观测直播点,还有国际太空站从四百公里高俯视地球的另类流星雨视角,让本地天文迷能与全球共同见证这次大自然的精彩演出!此外由于流星体带会有难以预测的漂移扩散,因此流星雨出现时间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5月28日至6月1日间都有可能出现。所以晚上不妨抬头看看星空,或许刚好遇上意外的惊喜!

  除了1995年的流星体带外,31日凌晨0时及18时,地球还将通过73P彗星在1892年及1897年产生的另两条流星体带,不过由于密度小得多,预期流星数量也不多。

  这些非例常性的流星雨不仅可能带来意外的夜空奇景,而且统计数据将可协助天文学家检视修订预测模型,对于预测流星雨、了解太阳系历史,甚至预测小行星与彗星的撞击威胁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台湾地区位于广大的太平洋西缘,在全球协力观测中居于重要位置,欢迎大家一起来成为「公民科学家」!欢迎透过天象网页通报您的观察结果。

  流星出现的时间和位置并不固定也无法预测,因此尽可能选择无光害且视野辽阔处,躺下后轻松扫瞄全天空,用肉眼就能尽情观赏,若使用高感度数位相机摄影,还能留下精彩美景。台北天文馆也将在流星雨极大期晚间以高画质摄影机进行星空直播,让民众透过网路也能即时欣赏难得的流星雨美景。(编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生成海报
(本文共有9人浏览过,今日共有1人浏览过,欢迎多加利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