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资料整理:杨旸、高良超、ZY-LunarCrater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小角距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球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变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月闪等诸多天文事件。
  2024年7月5日13时5分,地球通过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是今年所见到的日面最小的1天,此时距离太阳1亿5209万9969公里,大约比今年1月3日地球通过近日点时所见的日面视直径小了约3.4%。
  7月日没后夜幕低垂之时,可见牧夫座α星大角闪烁于天顶附近,随后南方天空的室女座角宿一,东北方天空天琴座的织女星,东南方天空天蝎座的心宿二等几颗明亮的一等星,也陆续的在天色渐暗的夜空中现其芳踪。天色更晚后,可见明亮的夏季大三角(牛郎星、织女星及天津四)位于东北及东方低空,夏季银河横躺在东北至南方的地平之上。

夏季认星歌(小星星)
斗柄南指夏夜来,天蝎人马紧相挨,
顺着银河向北看,天鹰天琴两边排。
天鹅飞翔银河歪,牛郎织女色青白,
心宿红星照南斗,夏夜星空记心怀。
(取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太阳系天体动态

太阳: 由双子座运行至巨蟹座。6日22时20分小暑,22日15时44分大暑。6日出梅,15日初伏,25日中伏。太阳活动第25周期预测在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之间来到极大期。
水星: 由双子座经巨蟹座移至狮子座,顺行。22日东大距,日没后可见于西方附近低空,约于夜晚20时没入西偏北地平。视星等-0.6→+0.9等,视直径5.7”→9.2”。
金星: 由双子座经巨蟹座移至狮子座,顺行。接近太阳不易看见。视星等-3.8→-3.7等,视直径9.7”→10.2”。
火星: 由白羊座移至金牛座,顺行。约于凌晨1-2时从东偏北地平升起,日出前可见于东方附近天空。视星等+1.0→+0.9等,视直径5.4”→5.8”。
木星: 在金牛座顺行。上、下半月分别约于凌晨2-3、1-2时于东偏北地平升起,日出前可见于东方附近天空。视星等-2.0→-2.1等,视直径33.6”→35.5”。
土星: 在宝瓶座,1日留之后转为逆行。上、下半月分别约于夜晚22-23、21-22时于东方地平升起,日出前可见于西南方附近天空。视星等+1.1→+0.9等,视直径17.9”→18.7”。
天王星: 在金牛座顺行,日出前可见于东方。视星等+5.8等,视直径3.5”→3.6”。
海王星: 在双鱼座,顺行,3日留之后转为逆行,日出前可见于南方。视星等+7.9→+7.8等,视直径2.3”。

矮行星冥王星、谷神星与较大小行星
冥王星: 在摩羯座逆行。23日冲,整夜可见。视星等+14.4等,视直径0.1”。
谷神星: 在人马座逆行。6日冲,整夜可见。视星等+7.3→+7.7等,视直径0.7→0.6”。
智神星: 在巨蛇座,逆行,10日留,转为顺行,日没后位于南方。视星等+9.4→+9.7等,视直径0.3”。
婚神星: 由狮子座移至室女座,顺行。日没后位于西方低空。视星等+11.0→+11.1等,视直径0.1”。
灶神星: 在巨蟹座移至狮子座,顺行。接近太阳不易看见。视星等+8.3→+7.9等,视直径0.2”。

明亮彗星

Magnitude au: 2024/7/1
12P/Pons-Brooks 庞士-布鲁克斯彗星 8.6
13P/Olbers 奥伯斯彗星      7.5
18D/Perrine-Mrkos        12.7
18D/1896 X1 Perrine-Mrkos    12.7
154P/Brewington 布鲁英顿彗星  10.2
222P/LINEAR 林尼尔46号彗星   11.0
C/2021 S3 PanSTARRS      10.8
C/2023 A3 Tsuchinshan-ATLAS  11.6
C/2023 R2 PanSTARRS      12.8

Magnitude au: 2024/7/15
12P/Pons-Brooks      9.5
13P/Olbers         7.6
18D/Perrine-Mrkos     12.4
18D/1896 X1 Perrine-Mrkos  12.4
154P/Brewington      10.4
222P/LINEAR        11.6
C/2021 S3 PANSTARRS    11.1
C/2023 A3 Tsuchinshan-ATLAS 11.3
C/2023 C2 ATLAS      13.0
C/2023 R2 PANSTARRS    12.1

  在彗星的正式编号中,位于“/”之前的字母分别为:“P”表示周期彗星,“C”表示非周期彗星,“I”表示星际彗星,“D”表示已无法找到或已解体的彗星,“X”表示无法准确计算彗星轨道(通常适用于历史上较早发现的彗星),最后“A”表示误认为彗星的小行星。

2024年7月行星视直径对比
2024年7月日落时水星、金星方位图

推荐天象

2024/7/1 月掩白羊座HIP 9533(6.0等)
  2024年7月1日凌晨1时前后,月掩白羊座HIP 9533(6.0等),恒星由月球暗缘复出。
现象  北京时间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掩始  00:31:46   127.8081°   23.3404°
掩甚  01:56:44   123.9914°   66.1741°
掩终  03:21:31   -50.6480°   68.6041°
掩星时长55分44秒,掩带宽11631.1公里

2024年7月1日月掩白羊座HIP9533世界见掩
024年7月1日月掩白羊座HIP9533中国见掩

2024/7/2 火星合月 ★
  2024年7月2日凌晨,在东方的天空中,细月和火星接近。7月2日02:26火星合月(视赤经2h57m18s),地心所见火星在月球以南4.09度的地方。火星亮度1.0等,虽然在黎明的天空中看还有点不足,但是和月亮并排的样子用肉眼也比较容易看到。使用双筒望远镜的话会变得更容易,月亮的地球照也会看得更清楚吧。本月末可以看到包括月亮和火星在内的5个天体共演。

2024/7/3 月球接近七姊妹星团,火星和木星也在附近 ★★
  2024年7月2日23:30昴星团合月,地心所见昴星团在月球以北0.3度的地方,法属波利尼西亚可见月掩昴星团。昴星团,又名“七姊妹星团”,是位于金牛座,用肉眼也能看到6或7颗星星的大型疏散星团。7月3日凌晨,3天后是新月,因为月亮很明亮,用肉眼很难看到,所以使用双筒望远镜的话会更好吧。在距离月球左下方8度的地方可以看到木星,在距离月球右上方15度的地方可以看到火星。虽然不能称为接近,但也请一起看。

2024/7/6 小暑 ★
  2024年7月6日22:20小暑,太阳视黄经105°,太阳视赤纬+22°35′。
公历日期 时刻 节气 候次 年候次 干支 太阳视黄经 太阳视赤纬 候应
2024/07/06 22:20:04 小暑 初候 31候 辛未 105° 22°35′41″ 一候 温风至
2024/07/12 04:08:57 小暑 次候 32候 丁丑 110° 21°56′55″ 二候 蟋蜂居壁
2024/07/17 09:57:55 小暑 末候 33候 壬午 115° 21°07′50″ 三候 鹰乃学习

2024/7/15 天王星合火星 ★
  2024年7月15日17时天王星合火星(视赤经3h36m17s),地心所见天王星在火星以北0.55度的地方。请看东方的天空。金色的、特别明亮的星星映入眼帘,这是木星。在其右上角发现了红色的一等星,这就是火星。这一天太阳系第七颗行星天王星,距离火星非常接近0.5度,是找到天王星的机会。位于火星左上角。天王星的亮度是6等,所以用肉眼很难找到,但是用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镜就很容易了。如果在火星附近发现发光的蓝绿色星星的话,就是天王星了。
  平时很难找到的天王星,如果是这一天的话就很容易找到。
  不仅仅是7月16日,前一天的15日和第二天的17日也是一度接近。7月16日很难看的人也不要放弃,挪一挪日期看吧。但是,火星和天王星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请注意。
7月14日 1.3度
7月15日 0.8度
7月16日 0.5度
7月17日 0.9度
7月18日 1.5度

2024/7/20 天鹅座χ星极大(难得) ★
  天鹅座χ星是长周期米拉型脉动变星。变光周期为410天,变光范围为3.3等到14.2等。话虽如此,变光周期和变光范围都很模糊。预计这次的极大会在7月20日左右,但这一天未必会成为最亮。天鹅座χ星位于η星和β星之间。如果在附近发现不熟悉的4等星,那就是χ星吧。这次在容易看到天鹅座的时期会变得极大,所以请利用这个机会挑战变星观测。

2024/7/22 水星东大距 ★★
  2024年有3次东大距(东方最大离角),这次是其中条件第二好的。2024年7月22日14:39水星东大距,日距角26.9度,视星等0.5等,视直径7.8″。下午5点左右西边低空有水星。亮度约0.5等。根据天空的条件,用肉眼找到水星可能很难。建议使用双筒望远镜。

2024/7/22 大暑 ★
  2024年7月22日15:44大暑,太阳视黄经120°,太阳视赤纬+20°09′。
公历日期 时刻 节气 候次 年候次 干支 太阳视黄经 太阳视赤纬 候应
2024/07/22 15:44:26 大暑 初候 34候 丁亥 120° 20°08′58″ 一候 腐草为萤
2024/07/27 21:24:16 大暑 次候 35候 壬辰 125° 19°00′57″ 二候 土润溽暑
2024/08/02 02:52:28 大暑 末候 36候 戊戌 130° 17°44′26″ 三候 大雨行时

2024/7/25 月掩土星 ★★★
  2024年7月25日早上,可以看到月球遮住土星的月掩土星。月龄为18.9,是过了满月的大月亮。潜入发生在月球的亮部。因为天空明亮,所以即使使用天文望远镜,0.9等的土星也非常淡,给人一种水母漂浮在宇宙中的感觉,非常难以看清。另一方面,复出发生在月球的暗部。

现象  北京时间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掩始  02:27:27   39.44943°   -12.168°
掩甚  04:28:20   90.95320°   11.7310°
掩终  06:29:09   154.1822°   43.5564°
掩星时长81分03秒,掩带宽3650.8公里

2024年7月25日月掩土星世界见掩
2024年7月25日月掩土星中国见掩

2024/7/30-31 火星、木星、毕宿五、昴星团、残月,5天体聚集! ★★★★
  2024年7月30日和31日凌晨,可以看到5个天体共演。不要错过!
7月30日
  这一天月球会接近金牛座的昴星团2度左右。月龄为23.7,5天后为新月。因为月亮比月牙胖一点,所以月光很耀眼,昴星团很难看到吧。请使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中国台湾南部及海南三沙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可见月掩昴星团。如果你看看月球下面,距离8.8度有火星。火星0.9等发红光。在其右下角约6.3度外,有金牛座的一等星毕宿五。毕宿五是橙色的,请比较一下它和火星的颜色差异。毕宿五的左边,距离6.1度有木星。木星因-2.2等而闪耀金色。然后,木星和火星的间隔约7.9度,感觉相差很大。这5个天体中间隔最大的是月球和木星,约16.4度。5个天体聚集在一起的样子,值得一看。
7月31日
  一天后,月球移动到火星和木星附近。月球、火星、毕宿五、木星的4星,形成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的边长,月亮和火星是6.7度,火星和毕宿五是5.9度,毕宿五和木星是6.2度。木星和月亮达到了5.2度。最远的是月亮和毕宿五,有9.5度。与火星的距离是8.3度。 
  明亮的天体聚集在一起非常热闹,看看美丽的星星们的精彩共演。

2024/7/30-31 宝瓶座δ南流星雨极大期(ZHR~25) ★★
  宝瓶座δ流星雨(δ读作Delta,德尔塔)于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活动。虽然出现数量很少,但由于同一时期其他流星雨也有多个活动,所以可以均匀地观测流星。宝瓶座δ流星雨分为北支和南支。其中能看到较多流星的是南支。宝瓶座δ南流星雨达到极大值的时候,同一时期宝瓶座δ北流星雨、摩羯座α流星雨、南船座流星雨等其他流星雨也在活动。单体流星数量少,极大也不明显。但是全部加起来,会出现比平时更多的流星,顺利的话有时每小时最多能看到20到30颗左右,为夏天的夜空增添华丽。
2024年条件
  出现增加的时间段是2024年7月31日1点左右。极大是31日8点左右。话虽如此,极大却不明确,即使说得很详细,可能也没有什么意义。其次是月亮的条件。下弦的3天后,也就是新月前4天,所以流星观测并不是没有月光的影响。宝瓶座δ南流星雨容易看到的时间段有月亮。从后半夜开始到黎明前,有机会看到黑暗而缓慢移动的流星。
什么是宝瓶座δ流星雨?
  宝瓶座δ流星雨是这个时期有多个活动的小流星雨的代表。详细来看,分为宝瓶座δ南流星雨和宝瓶座δ北流星雨,而且宝瓶座ι南流星雨和宝瓶座ι北流星雨(ι读作Iota)、摩羯座α流星雨也在活动。其中最活跃的是宝瓶座δ南流星雨,但是对于外行人来说,通过观测流星来细致地区分属于哪个流星雨是很难的吧。
活动期间和极大日
  活动期间是从7月15日到8月20日,但还不清楚。另外,虽然极大日期没有弄清楚,但一般定为7月30日或31日左右。
流星雨名 极大日
宝瓶座δ南流星雨 7月30日或31日
宝瓶座δ北流星雨 7月26日
宝瓶座ι南流星雨 8月5日
宝瓶座ι北流星雨 8月20日
摩羯座α流星雨 7月30日
观看方向和时间
  宝瓶座说起来,这里也是代表秋天的有名星座,这个时期的宝瓶座也是从东边的天空升起的,辐射点的位置越高,可以观测到的流星越多。所以在更晚的深夜看的话可以观测到更多的流星。当然整晚也能观测到,从辐射点的条件意义上来说,可以说是条件很好的流星雨。宝瓶座即使在中天的时候高度也不是很高,所以眺望上空的话,流星会从下向上流动。当然,看到地平线附近时,会从上往下流。
  流星飞向地球的速度,宝瓶座δ南流星雨为41km/秒,为中等至稍慢的速度。因此流星的移动速度也以从中等到稍慢的速度流动。另一方面,宝瓶座ι流星雨方面,北支和南支的速度都很慢,只有30km/秒左右。
流星数
  流星出现数量很少。流动最多的宝瓶座δ南流星雨也只是每小时最多10颗左右,其他流星雨只有1到3颗左右,非常少。如果被“流星雨”的名字所吸引,带着期待去观测的话,会产生遗憾的结果。不要过度期待比较好吧。
命名原则
  目前IAU Meteor Data Center登记在册的流星雨超过900场,而且每年还在增加。以南北位置命名的流星雨,应按星座名称后标示,以免与星座中文译名混淆。避免一些对天文没有认识的市民,误会天上有个叫“南宝瓶座”和“北宝瓶座”的星座。而且,北天已经有“三角座”,南天还有“南三角座”,那么中文应当怎样翻译?
  国际天文联会第22委员会“流星雨的命名规则”中指出:南和北指的是黄道南面和北面同一个流星雨的分支,它是由同一个原始流星体产生。 因为它们在太阳经度上具有几乎相同的近日点经度(南、北两个的升交点的经度相差180度),所以这两个分支在大约相同的时段内都是活跃的。
  不可以叫南北冕座流星雨;要用北冕座南流星雨。
  不可以叫北北冕座流星雨;要用北冕座北流星雨。
  不可以叫南南冕座流星雨;要用南冕座南流星雨。
  不可以叫北南冕座流星雨;要用南冕座北流星雨。
  不可以叫南南鱼座流星雨;要用南鱼座南流星雨。
  不可以叫北南鱼座流星雨;要用南鱼座北流星雨。
  不可以叫南宝瓶座δ流星雨;要用宝瓶座δ南流星雨。
  不可以叫北宝瓶座δ流星雨;要用宝瓶座δ北流星雨。
  没有北北冕座、南北冕座、北南冕座、南南冕座、北南鱼座、南南鱼座、南南极座、北南极座、南南十字座、北南十字座、南南三角座、北南三角座流星雨的叫法。
  国际流星组织于2019年1月7日上线的2019年流星雨日历中文版开始,使用海峡两岸统一的流星雨命名原则。

各地见月掩星时间表

  根据ELP2000-82/HIP依巴谷星表恒星视位置预报2024年7月月掩星情况。主要包括掩始、掩终的东八区(北京时)时刻,掩始掩终时刻的位置角(P,V分别由月面北点和最高点向东计量)和行星中心高度h及日出日落等。
2024年7月月掩星
月掩星

详细天象

2024/07/01 01h  月掩白羊座HIP 9533(6.0等),恒星由月球暗缘复出
2024/07/01 05:15 土星留(视赤经23.40h),转为逆行
2024/07/01 10h  矮行星谷神星与人马座τ星斗宿五最接近(01°21′)
2024/07/01 16:31 半夏生,太阳视黄经100°
2024/07/02 01:32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024/07/02 02:26 火星合月,火星在月球以南4.09度(瞬时中天经度:-152.5657925)
2024/07/02 18:07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球以南3.95度(瞬时中天经度:-19.21410626)
2024/07/02 23:30 昴星团合月,昴星团在月球以北0.3度(法属波利尼西亚可见月掩昴星团)
2024/07/03 02:55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原型,2.1~3.4等,变光周期2.87日)
2024/07/03 11:08 海王星留(视赤经00.03h),转为逆行
2024/07/03 16:28 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南5.02度(瞬时中天经度:18.31742871)
2024/07/03 20:33 矮行星谷神星最接近地球(1.8865天文单位,7.3等)
2024/07/05    北冕座S星极大(米拉变星,5.8~14.1等,周期360日)
2024/07/05 08:02 月球视赤纬最北+28°22.0′
2024/07/05 13:06 地球通过远日点(1.016725天文单位、1亿5209万9968km,太阳视直径31′28″)
2024/07/05 23:43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原型,2.1~3.4等,变光周期2.87日)
2024/07/06    室女座S星极大(米拉变星,6.3~13.2等,周期375日)
2024/07/06    飞马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6.9~13.8等,周期378日)
2024/07/06 06:57 朔,月球与太阳视黄经差0度
2024/07/06 20:16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024/07/06 22:20 小暑,太阳视黄经105°,太阳视赤纬+22°35′
2024/07/06 23:04 金星合月,金星在月球以南3.86度(瞬时中天经度:-35.22028585)
2024/07/07 00:29 北河三合月,北河三在月球以北1.84度
2024/07/07 14h  金星合北河三,金星在北河三以北5.68度
2024/07/08 00:57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024/07/08 02:32 水星合月,水星在月球以南3.22度(瞬时中天经度:-72.94659466)
2024/07/08 19h  矮行星谷神星与人马座ζ星斗宿六最接近(00°25′)
2024/07/09 20:00 轩辕十四合月,轩辕十四在月球以南3.04度
2024/07/10    七月飞马座流星雨极大期(ZHR~5)
2024/07/10 06h  木星与金牛座α星毕宿五最接近(04°46′)
2024/07/10 11h  智神星留,转为顺行
2024/07/11 04h  矮行星谷神星与人马座σ星斗宿四最接近(03°29′)
2024/07/12    天龙座Y星极大(米拉变星,7.5~14.9等,周期326日)
2024/07/12 13:33 月球过天赤道,进入南半球,月球视赤纬0度
2024/07/12 16:11 月球过远地点:404363km,视直径29.55′
2024/07/12 19:41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024/07/13    天鹰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5.5~12.0等,周期270日)
2024/07/13 06:27 月球过降交点
2024/07/13 14h  木星合毕宿五,木星在毕宿五以南4.82度
2024/07/14 00:23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024/07/14 06:49 上弦,月球与太阳视黄经差90度
2024/07/14 10:31 角宿一合月,角宿一在月球以南0.91度(北美洲可见月掩角宿一)
2024/07/14 20h  209P/LINEAR林尼尔41号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5.1年)
2024/07/15 17h  天王星合火星,天王星在火星以北0.55度
2024/07/15 21h  472P/NEAT-LINEAR尼特-林尼尔1号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21.9年)
2024/07/16 18h  矮行星谷神星与人马座球状星团M54最接近(00°31′)
2024/07/18    波江座T星极大(米拉变星,7.2~13.2等,周期252日)
2024/07/18    蛇夫座X星极大(米拉变星,5.9~8.6等,周期338日)
2024/07/18 04:15 心宿二合月,心宿二在月球以南0.19度
2024/07/18 19:07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024/07/19 02h  C/2022 S4 (Lemmon)莱蒙彗星通过近日点
2024/07/19 18:58 月球视赤纬最南-28°25.0′
2024/07/19 23:48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024/07/20 11h  362P/Spacewatch太空观察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7.9年)
2024/07/21    小狮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6.3~13.2等,周期372日)
2024/07/21 03:40 火星合昴星团,火星在昴星团以南4.7度
2024/07/20 15h  P/2010 WK (LINEAR)林尼尔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13.9年)
2024/07/21 18:17 望,满月
2024/07/22    御夫座R星极大(米拉变星,6.7~13.9等,周期458日)
2024/07/22    仙王座T星极大(米拉变星,5.2~11.3等,周期388日)
2024/07/22 14:39 水星东大距,日距角26.9度,视星等0.4等,视直径7.8″
2024/07/22 15:44 大暑,太阳视黄经120°,太阳视赤纬+20°09′
2024/07/23 13:38 冥王星冲日,视星等14.4等,视直径0.1”,是一年中观测矮行星冥王星的最好时机
2024/07/24 13:41 月球过近地点:364914km,视直径32.7′
2024/07/24 18:32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024/07/25    天鹅座χ星极大(米拉变星,3.3~14.2等,周期408日)
2024/07/25 04:46 土星合月,土星在月球以南0.39度(印度洋、南亚、东亚可见月掩土星,土星亮度0.9等,我国可见)(瞬时中天经度:95.95870344)
2024/07/25 22:54 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球以南0.57度(北太平洋可见月掩海王星)(瞬时中天经度:-166.927281)
2024/07/25 23:13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024/07/26 01:21 月球过天赤道,进入北半球
2024/07/26 01:24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原型,2.1~3.4等,变光周期2.87日)
2024/07/26 13:33 月球过升交点
2024/07/27 20h  水星合轩辕十四,水星在轩辕十四以北2.65度
2024/07/28    南魚座流星雨极大期(ZHR~5)
2024/07/28    七月天龙座γ流星雨极大期(ZHR~5)
2024/07/28    天鹰座W星极大(7.3~14.3等,周期490日)
2024/07/28 08h  328P/LONEOS-Tucker罗尼斯-塔克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8.6年)
2024/07/28 10:52 下弦,月球与太阳视黄经差270度
2024/07/28 20h  C/2022 U3 (Bok)博克彗星通过近日点
2024/07/28 22:12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极小
2024/07/29 09h  C/2024 F2 (PanSTARRS)泛星彗星通过近日点(周期31.4年)
2024/07/30    天兔座RU星极大(7.2~14.8等,周期317日)
2024/07/30 01:30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球以南4.22度(瞬时中天经度:-155.8687826)
2024/07/30 02:44 天琴座β星渐台二极小(天琴座β食变星原型,EB原型)
2024/07/30 05:13 昴星团合月,昴星团在月球以北0.1度(月掩昴星团,月掩昴宿六,中国台湾南部及海南三沙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可见)
2024/07/30 08h  宝瓶座δ南流星雨极大期(ZHR~25),7颗/时
2024/07/30 08h  摩羯座α流星雨极大期(ZHR~5),2颗/时
2024/07/30 17:58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2024/07/30 18:37 火星合月,火星在月球以南5.03度(瞬时中天经度:-42.90316332)
2024/07/31 07:53 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南5.38度(瞬时中天经度:125.5842008)
2024/07/31 22:39 仙后座RZ星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注1:凡称行星合月、恒星合月、行星合恒星、行星合行星,皆指地心视赤经相同;惟合日、冲日则用地心视黄经。
  *注2:瞬时中天经度是指行星合月与恒星合月、行星合恒星与行星合行星时,由北极向南极的同一地理经度都能同时看到它们相合时的瞬时中天(纬度不必考虑)。例如2024/7/31/07:53木星合月(视赤经合),地处东经125.6度经线上可以看到它们同时到达中天。中天即是当地的视子午线。
  *注3:部分天象(彗星、流星雨、变星等)由于误差原因,无法(也不可能)精确到分钟(min)。

  天象载太阳、月球和行星的动态以及其他天文现象,包括:
  (1)行星的地心天象(冲日、合日、方照、留、内行星东西大距以及金星最亮、火星最近地球等)和日心天象(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纬度最北和最南、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等);
  (2)日月食概况;
  (3)朔、望、两弦,月球过近地点和远地点;
  (4)月掩行星或掩四颗亮恒星(毕宿五即金牛座α星、轩辕十四即狮子座α星、角宿一即室女座α星、心宿二即天蝎座α星),行星合月,行星之间以及行星与五颗亮恒星(除上列四颗外,另加北河三即双子座β星)之间相合。掩星和合月如果距离合朔24h之内,即不列出,行星之间相合或行星与恒星相合如果距离太阳10°以内,也不列出。

名词解释

  现把各种天象分别说明如下:

  天顶每时出现率(Zenithal Hourly Rate,Rate:率,简称ZHR),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来自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的天文学专有名词中文译名。假设辐射点位于仰角90度的天顶,在理想情况下,一个肉眼视力能够看到6.5等星的观测者可以看见的流星数量最多的流量值。实际能看见的会低于此一数值。
  ZHR不应该翻译成“每小时天顶流星数”,国际流星组织(IMO)没有“ZHN=Zenith Hourly Number(天顶每小时流星数)”、“ZHF=Zenith Hourly flow quantity(每小时天顶流量)”这一类的词。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根据国际流星组织2017年12月21日上架的《2018流星雨日历》中文版开始,将ZHR的中文翻译为“天顶每时出现率”。开源的星空模拟软件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亦在最新的24.2版本中更新了zh_CN和zh_HK的翻译。
  预报当地可见的流星数(Number),需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可见流星数量公式

  其中,N为可见流星数目(颗);Teff为观测时长;K为云量遮盖率(百分比);lm为可见最暗星星的亮度(最佳条件为6.5等,实际需考虑当地光污染因素);hR为流星雨辐射点距地平线的仰角(地平高度);r为亮度指标,r值通常介于2.0(明亮)到3.5(暗淡)之间。

  晨昏蒙影(台湾名:曙暮光):日出前和日没后由高空大气散射太阳光引起的天空发亮的现象称为晨昏蒙影;在日出前的叫做晨光,在日没后的叫做昏影。太阳中心在地平下6°时称为民用晨光始或民用昏影终,这时光线暗淡,需要人工照明。太阳中心在地平下18°时称为天文晨光始或天文昏影终,这时天空完全黑暗,可以看到目视最暗的星。

  月相是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相对位置的变化,地球上的观测者从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造成月相盈亏圆缺之变化。月相盈亏周期平均是29.530588日,历法中之朔望月源于此。

  朔、蛾眉月、上弦、盈凸月、望、亏凸月、下弦,残月分别是月球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时刻。

  阴历是按月球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它的一年有12个朔望月,约354或355日。主要根据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时间为一个月,称为朔望月,大约29.530588日,大月有30日、小月有29日。

  月龄是指从新月为起始,在一个朔望月周期内,出现各种月相所经历的天数。月龄的数值通常用带一位小数的数字表示,比如月龄7.4是上弦月,月龄14.8是满月,月龄22.2是下弦月。因此月龄和阴历是有关连的,只不过阴历只显示朔望月每日的整数,而月龄是计算月相所经历的天数,为求更加准确,很多时会显示至小数后一个位(甚至几个位)。如果知道确实的月龄,便能推算出当时月球大致的形状、出没时刻及所在方位。

  月掩星:月球在天空中每月移动一周,每小时约东移半度多,相当于月球的视角直径。月球移动时常将恒星和行星掩蔽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观测月掩星可以测定观测者的地理坐标、研究双星、测定太阳视差及月球位置等,是业余天文学家感兴趣的观测项目之一。专业天文学家亦需要仰赖月掩射电源来求出射电源的准确位置。

  合月、月掩星、行星间和行星与恒星相合:行星或恒星合月以及行星之间、行星与恒星相合都是指视赤经相合而言。行星在天球上运行的路线以及四颗亮恒星(毕宿五、轩辕十四、角宿一和心宿二)都很接近黄道,因而月球18.6年交点运动周期内有机会掩蔽它们。
合的定义,取自《中国天文年历》(Chinese Astronomical Almanac)
合的定义,取自《中国天文年历》(Chinese Astronomical Almanac)

  视赤经和视赤纬系以当天真春分点和真赤道为准,章动长周期项和短周期项以及行星光行差都以包括在内,但没有包括太阳引力场引起的光线偏转的影响。视位置由真位置加行星光行差改正得出,其关系式为

α视=α真-0.00577552×Δ×δα
δ视=δ真-0.00577552×Δ×δδ

  其中Δ为行星的地心距,δα和δδ分别为赤经和赤纬的每日变化。

  地心距为行星中心至地心的真距离,不包括光行差的影响。

  合日和冲日:外行星或小行星视黄经与太阳视黄经相同的时候称为合日,相差180度的时候叫做冲日。内行星(水星和金星)的合日有上合和下合之分,上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后,即太阳在内行星与地球之间,下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前,即行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上合的时候,行星是顺行,即行星由西向东移动,下合时是逆行,即行星由东向西移动。行星相邻两次合日(或冲日)的平均间隔称为会和周期,根据行星的平均运动得出行星的会和周期如下:

水星 115.88日 土 星 378.09日
金星 583.92日 天王星 369.66日
火星 779.94日 海王星 367.48日
木星 398.88日 冥王星 366.72日

  由于轨道偏心率和摄动的影响,实际间隔与会和周期有一定的差异。

  :由于地球和行星绕日运动时运行速度和相对位置的不同,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有时顺行(自西向东),有时逆行。顺行和逆行之间有一个时刻行星看来是停留不动的,这叫做留。顺行而留,留后逆行叫做顺留;逆行而留,留后顺行叫做逆留。内行星发生在上合日以后,外行星发生在冲日以后。

  东大距和西大距:外行星对太阳的角距可以为任何数值,在180度时为冲日。而内行星由于轨道是在地球轨道内侧,所以从地球上看,它们对太阳的角距不能超过某种限度,并且没有冲日现象。内行星在太阳之东(或西)的最大角距称为东(或西)大距。水星在下合日前后约20天达东大距或西大距,由于水星轨道偏心率比较大,最大角距变化在18度28度之间。金星在下合日前后70天左右达东西大距,角距约为46度48度。内行星发生的天象其循环总是这样:下合-留-西大距-上合-东大距-留-下合。

  方照:对外行星而言,行星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90度和270度时为方照,在太阳以东90度时称为东方照,在太阳以西90度时为西方照。

  距角:是自地球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角度,从太阳向东或向西计算,由0°至180°,但由于行星轨道与黄道有一定的倾斜,行星合日和冲日时,距角不一定恰好是0°或180°。
  距角E是用下式计算:
  cosE=(R²+△²-r²)/2R△
  其中R和r分别是地球和行星的日心向径,△是行星的地心距离。

  金星最亮:从地球看金星,也像月球一样有盈亏晦明现象。金星约在下合日前后36天,或东大距之后西大距之前35天为最亮。金星的会合周期约为584天,所以它的最亮日期有时全年都没有,有时一年有两次。
  关于金星的亮度计算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m=-4.47+5lgrΔ+0.0103i+0.000057i²+0.00000013i³,2.2<i<163.6;
  0.98+5lgrΔ-0.0102i,163.6<i<170.2。
  i以“度”为单位,r、Δ以“天文单位”为单位。
  位相角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设L与B表示其日心的、l与b表示其地心的黄经与黄纬,θ表示太阳的黄经,且将其黄纬略而不计。设在太阳一地球一行星三点所组成的平面三角形内,以σ表示地球所在的角,σ’表示太阳所在的角,则
  cosσ=cos(θ-l)cosb
  cosσ’=-cos(θ-L)cosB
  i=180-(σ-σ’)
  σ角是地面观测者所看的行星对于太阳的距角,常小于直角;σ’角在一或二象限内,按其余弦的符号而决定。

  火星最近地球:火星在一回合周期里,有一次距离地球最近,发生在冲日附近。今年没有火星最近地球。

  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假使不考虑摄动影响,行星的轨道为一椭圆,而太阳在其焦点上,行星在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一点,称为近日点,最远的一点称为远日点。所列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日期是行星向径为极小或极大的日期,也就是已经考虑摄动的影响,这与由平均轨道根数近日点黄经等于0度或180度的日期稍有不同。

  行星纬度最南最北:是日心黄纬最南、最北的时刻,最北时黄纬为正,最南时黄纬为负。

  仙后座RZ星(HIP 13133)是仙后座中的一颗恒星,以食变星闻名。学名为RZ Cassiopeiae(缩写为RZ Cas)。1906年被发现。它的变化周期仅为1.1953天。亮度在6.18等至7.72等之间变化。由于它的快速变暗和变亮变化以及可以用双筒望远镜轻松观察到其亮度,因此它在天文爱好者中很受欢迎!
  仙后座RZ星在阁道一(仙后座ι星)附近。通过连接阁道三(仙后座δ星)和阁道二(仙后座ε星,是“W”最左边的恒星)而在仙后座ε星方向上以相同的长度寻找4.5等星就是仙后座ι星。一旦找到了仙后座ι,您就可以使用外部链接星图轻松找到仙后座RZ。它位于银经132.89、银纬9.07,其B1900.0坐标为赤经α2h39m54.1s、赤纬δ+69°9.07′49″。
仙后座RZ星

  预报的时间同时适用于所有东八时区(UTC+08:00)的地方,包括:中国、蒙古、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西澳大利亚。

参考资料

  1、《2024年中国天文年历》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770585
  2、《十年袖珍月历 2024-2033年》气象出版社,ISBN: 9787502978990
  3、李广宇、张培瑜著《PMOE2003行星历表框架》,《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
  4、《大众万年历 1901-2050年》1994年10月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有趣天文奇观

  2024年天象预报资料,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多加利用!https://interesting-sky.china-vo.or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24年7月5日(五)13时6分,地球绕太阳公转将通过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今年地球通过远日点时,距离太阳1.016725天文单位(AU),也就是1亿49,59万7,871公里。若与1月3日地球通过近日点时,与太阳的距离为0.983307AU,也就是1亿4,710万634公里相比,远了将近约500万公里。也因为如此,远日点时的太阳视半径比近日点时小了约3.3%,为全年中太阳最小的一天。


图说:2023年地球过近日点与远日点时所拍摄的太阳,可明显看出其大小变化。
  虽然地球通过远日点、近日点的时间,均在夏至、冬至后不久。但是地球上的四季变化,主要的原因是地球转轴倾斜了约23.5°,造成北半球夏季太阳过中天仰角较高,地球表面单位面积接收的光量较多。因吸阳光能量较多,平均气温、海温也较高。而冬季太阳过中天仰角较低,地球表面单位面积接收的光量较少,因吸阳光能量较少,平均气温、海温则较低。(编辑/台北天文馆蔡承颖)

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此前一直采用WordPress构建,并托管于宇宙驿站的服务器上。

由于WordPress在互联网上广泛使用,它也成为恶意攻击的常见目标。早在很久之前,我们就发现一些恶意攻击者利用有趣天文奇观的网站搜索功能,搜索违法广告,并通过某些手段让这些广告页被搜索引擎收录,以达到宣传目的。尽管我们曾一度关闭搜索功能,但每天仍有大量恶意请求访问搜索页面。

近期,我们为有趣天文奇观网站配置了缓存插件,该插件会缓存被访问的网址。然而,由于配置不当,过期的缓存未能有效删除,导致服务器上积累了大量垃圾缓存文件。再加上恶意搜索请求的大量涌入,短时间内产生了超过1TB的数据,最终导致服务器硬盘在2024年6月8日被写满,影响了整个宇宙驿站服务器的正常访问。

在发现问题后,我们紧急删除了缓存数据,并暂停了有趣天文奇观网站的运行。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决定将有趣天文奇观网站彻底转换为纯静态网站。这个转换过程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

新网站将由Hexo生成。由于数据转换的关系,原有网页的URL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数据不会丢失。如果您发现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探月任务「嫦娥六号」着陆器于北京时间2024年6月2日上午06:23成功于月球背面软着陆。着陆点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South Pole-Aitken)盆地内的阿波罗陨石坑南部。这次任务将采集月球样本,这将是把月球样本带回地球进行分析的重要里程碑。迄今为止,人类已进行的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均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相对月球正面更为古老,样本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着陆器除了将收集月表风化层,还会使用钻机收集地下物质,预计收集多达2,000克的样本。样本预计在约两天内送入位于月球轨道的太空船。月球正面和背面火山活动规模不对称的问题至今仍是研究月球的重要问题,其原因仍有不同的假设。嫦娥六号的月球样本会包括当地火山活动的产物,这些样本经定年和成分分析后将为月球背面的火山活动提供更多线索。样本也可能含有来自月球地函的物质,这些样本将不仅提供月球深处及其成分和演化的新见解,还能对地球和早期太阳系的演化提供线索。

除了宝贵的样本,嫦娥六号着陆器还携带了可进行一系列科学目标的其他仪器,包括一个可进行短期操作的小型月球车。这些国际合作的仪器包括瑞典开发的月球表面离子探测器和法国的氡气探测仪。嫦娥六号是中国月球计划的一部分,后续将接续进行两次前往月球南极的任务,分别是2026年的嫦娥七号和2028年的嫦娥八号。这些任务都是往后建立永久月球基地计划的一部分,一项被称为「国际月球研究站计划」,预计在2030年代进行,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已签署参与该项目。(编辑/台北天文馆段皓元)

资料来源:SpaceNews

来源:星明天文台
作者:赵经远
审核:张宓、孙国佑、周文杰、高兴
编辑:杜飞

星明发现快讯

  2024年3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与星明团队合作的NAS小行星搜寻项目(NOWT Asteroid Survey)中,星明团队成员廖熙在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1米光学望远镜(NOWT)8日晚拍摄的数据里发现一颗移动目标,当时其亮度约为20星等。随后张宓、孙国佑、杨泽生、周文杰等人做了进一步验证,并将数据提交给国际小行星中心(MPC)。当晚,星明团队使用半米望远镜(HMT)对该目标进行了后随观测,周文杰、陈卓扬、张宓、杨泽生、廖熙等人进行了测量,所获得的数据也被提交至MPC。

NAS发现图像(左)及HMT后随观测图像(右)
NAS发现图像(左)及HMT后随观测图像(右)

  4月11日,德国业余天文学家Robson Hahn独立发现了该目标,同时他察觉到其轨道有些特殊,因此将其报告到MPC的近地天体候选体页面(NEOCP)。4月14日该目标获得了MPC授予的小行星临时编号2024 FG9,由于其穿越了火星轨道,且近日点距离不满足近地小行星的要求,因此被归类为越火小行星。

  随后,美国天文学家、著名的海尔-波普彗星的发现者之一Alan Hale从轨道推断2024 FG9可能是一颗彗星。经其提醒,一些专业/业余天文学家回溯了历史巡天数据,以分析该目标的轨道变化情况。根据这些历史数据得到的轨道显示,该目标的远日点接近木星轨道,近日点则在火星轨道附近,这使其很容易受到木星和火星的引力影响,轨道经常会发生较大变化。这些历史数据最早可追溯至2018年,美国业余天文学家Sam Deen在其中注意到该目标表现出明显的彗星活动,有着1.8角秒直径的彗发、长约3角秒的彗尾。

  4月17日,Sam Deen在自己当天拍摄的图像中注意到2024 FG9表现出彗星活动,具有3角秒直径的彗发,并且可能拥有一条长约4角秒的彗尾。此后包括Alan Hale在内的多位观测者获取了更多图像,其中该目标或多或少表现出彗星的特征,这些数据进一步确认这是一颗彗星。

2024年4月28日Alan Hale拍摄的图像
2024年4月28日Alan Hale拍摄的图像

  6月1日12时41分,MPC发布了2024年第L04号电子通告(MPEC 2024-L04),正式宣布之前被认为是小行星的2024 FG9其实是一颗彗星,最早发现并报告它的NAS团队和最早报告其轨道特殊的Robson Hahn共享这一发现,将其重新编号并命名为P/2024 FG9 (Nanshan-Hahn),中文译名南山-哈恩彗星。当晚,中央天文电报局(CBAT)发布了第5401号电子通告(CBET 5401),更详细地介绍了这颗彗星的发现过程。

MPEC 2024-L04部分截图,完整内容见参考资料1
MPEC 2024-L04部分截图,完整内容见参考资料1

CBET 5401部分截图,完整内容见参考资料2
CBET 5401部分截图,完整内容见参考资料2

  彗星是太阳系内的重要天体类型,通常由冰、岩石和尘埃组成。它们被认为是太阳系形成过程中遗留的物质,有助于了解太阳系早期情况,对于研究太阳系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通常将绕太阳公转周期短于200年的彗星称为短周期彗星,长于200年的称为长周期彗星。此次新发现的南山-哈恩彗星是一颗木星族彗星,这类彗星均为短周期彗星,它们的公转周期小于20年、远日点在木星轨道附近且轨道倾角小于30度。目前,南山-哈恩彗星的公转周期约为5.88年,轨道倾角约为1.73度,它与太阳的最近距离约为1.6天文单位(与火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52天文单位相近),最远距离约为4.92天文单位(与木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5.2天文单位相近),偏心率约为0.51,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是一颗非常典型的木星族彗星。

南山-哈恩彗星轨道图。图像来源:JPL
南山-哈恩彗星轨道图。图像来源:JPL

  如前所述,由于南山-哈恩彗星很容易受到木星引力影响,因此轨道经常发生变化。2021年4月30日,它从距离木星0.2天文单位处掠过,受此影响,其近日点从1.7天文单位缩短至1.6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从6.00年变为5.88年。据预测,2033年4月16日,南山-哈恩彗星将再次从距离木星0.2天文单位处掠过,届时其近日点将会增加至1.8天文单位,而公转周期将会变为6.22年。

  南山-哈恩彗星已于2024年5月20日通过近日点,达到最大亮度17.5星等,接下来将会缓慢变暗。它目前位于巨蟹座,以武汉为例,天黑后它的高度约为20度,鼓励各位同好对其进行观测。

2024年6月2日~8月1日南山-哈恩彗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图像来源:Stellarium
2024年6月2日~8月1日南山-哈恩彗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图像来源:Stellarium

  自2022年12月起,新疆天文台与星明团队合作开展NAS小行星搜寻项目,这是一个专业-业余合作项目(Pro-Am),该项目在此之前已发现了2023 DB2和2023 VB2两颗近地小行星。此次发现的南山-哈恩彗星是该项目的又一个里程碑式事件,这是第一颗以“南山”为名的彗星,使新疆天文台成为第3个发现彗星的中科院单位;与此同时,星明团队时隔9年再次发现彗星,这让星明团队发现的彗星数量达到了4颗。向各位发现者和NAS团队表示衷心的祝贺!

  参与了南山-哈恩彗星发现的有玉米提·麦合木提、冯国杰(以上为新疆天文台人员)、廖熙、张宓、孙国佑、高兴、杨泽生、周文杰(以上为星明团队人员)以及NAS小行星搜寻项目团队。

参考资料:
1、MPEC 2024-L04 : Comet P/2024 FG9 (Nanshan-Hahn),MPC,https://minorplanetcenter.net/mpec/K24/K24L04.html
2、CBET 5401 : 20240601 : Comet P/2024 FG9 (Nanshan-Hahn),CBAT,http://www.cbat.eps.harvard.edu/iau/cbet/005400/CBET005401.txt
3、P/2024 FG9,MPC,https://minorplanetcenter.net/db_search/show_object?utf8=%E2%9C%93&object_id=P%2F2024+FG9
4、P/2024 FG9,JPL,https://ssd.jpl.nasa.gov/tools/sbdb_lookup.html#/?sstr=P%2F2024%20FG9&view=VOP
5、P/2024 FG9,http://astro.vanbuitenen.nl/comet/2024FG9
6、2024 FG9,comets-ml邮件组,https://groups.io/g/comets-ml/topic/2024_fg9/105559594

  关注科普中国/头条号/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星明天文台”,和小星一起踏遍星辰,收获浪漫吧~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可拍照

你是否最近早晨起床时觉得天已大亮?根据台北天文馆出版的「天文年鉴」显示,2024年6月6日至6月11日,台北的日出时间将在早上5时03分,这是本年度最早的日出时刻。大约在日出前25分钟,即4时38分,也就是民用曙光始的时刻,就会开始感觉天亮。而这几天的日出时间将比夏至的日出时间还要早!夏至虽然是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但并不是日出最早的一天。这一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椭圆形公转轨道以及地理位置的差异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如果比较本年度最早和最晚的日出时间,相差了整整2小时又2分钟。而本年度最晚日落的时间则落在六月底至七月初之间,为6月26日至7月9日,因此六月也可以说是年度日照时数最长的月份。

2024年日出日落时间图。
2024年日出日落时间图。

如果我们每天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记录下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一年下来,太阳在天空中走过的痕迹称为「日行迹图」。台北天文馆模拟了每日早上7时本年度的日行迹图,发现最早日出的太阳在早上7时已比最晚日出的太阳仰角高了近20度。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大家出门上班时发现太阳已高挂的原因。

2024年度每日早上7时的「日行迹」模拟图。
2024年度每日早上7时的「日行迹」模拟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想知道自己所在位置的日出时间,可透过本馆网站的「天象导航通」互动地图来计算,只要点击观测地点,就可显示该地当天的日出、日落精确时刻。(编辑/台北天文馆段皓元)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可拍照

白昼白羊座流星雨(Daytime Arietids, 171 ARI)发生时间从5月下旬持续到7月初,今年预估在6月7日(五)达到极大,每小时天顶流星率约30。白昼流星雨并不是发生在白天,而是指流星雨的辐射点位置接近在太阳的20度至30度以内而不易观察,由于白昼白羊座流星雨辐射点约凌晨3时东升,建议可以在凌晨3时到日出前这段时间,往东北东方向观赏。虽然,随着流星雨辐射点升高,流星数可能增多,但当辐射点位在头顶时,太阳也在天空中使得流星不可见了。‍

2024年6月7日凌晨4时30分白昼白羊座流星雨辐射点示意图。
2024年6月7日凌晨4时30分白昼白羊座流星雨辐射点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白昼白羊座流星雨的来源不明,部分天文学家怀疑流星雨的母体来自掠日小行星伊卡洛斯(Icarus)。由于黎明前流星雨的辐射点靠近地平线,使得流星从辐射点附近水平掠过高层大气,将使流星看起来缓慢而明亮地划过天际。(编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20公分(8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4年6月4日清晨东方低空会出现6颗行星排列在一直线上,由地平面往高空望去,分别是木星、水星、天王星、火星、海王星和土星,连月球也会以残月之姿参与其中。更难得的是在同一天亦发生水星合木星,两星相距0.12度,水星亮度为-1.3等,木星-2.0等,位于金牛座,可惜发生合的时间两者皆已位于地平面之下不可见,但还是可以把握4日天亮前在东方低空欣赏水星与木星的倩影。不过,水星和木星相当接近太阳,日出前仰角偏低,需在天气晴朗无光害、东方地平面视野无遮蔽处较有欣赏的机会。而天王星和海王星则在肉眼极限星等之外,需透过望远镜配合星图才能找到。

2024年6月4日4时25分东方天空模拟图,六颗行星齐聚。
2024年6月4日4时25分东方天空模拟图,六颗行星齐聚。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太阳系行星的运行轨道与黄道面大致相同,有些时候会稍高或稍低于黄道面,这是因为行星同样形成于恒星的原行星盘,因此各行星的轨道几乎会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而当行星沿着轨道运行,并位于太阳的同一侧时,我们便有机会可以在天空中看到它们看起来呈一直线排列的样子。

当天六颗行星与月球东升的时间分别为土星0时37分、海王星1时7分、火星2时24分、月球2时54分、天王星3时55分、水星4时21分、木星4时24分,而日出时刻为5时4分。由于天王星与海王星肉眼不可见,木星与水星东升时刻相当接近民用曙光始4时38分,要能够看到是相当有挑战性的。(编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一颗火流星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夜空中快速划过,形成一个极亮的蓝绿色火流星,照亮了整片天空。社群媒体包含Instagram, Facebook, Threads, X.com,都能看见类似的影片或贴文。

欧洲太空总署(ESA)在西班牙卡塞雷斯(Cáceres)的一部摄影机于世界标准时间2024年5月18日22:46,捕捉到了这颗火流星的踪影。

根据科学家的分析,它以每秒约45公里的速度从葡萄牙上空飞向大西洋,途经西班牙上空,该流星的速度大约是F-16战机最高速度的65倍,可能在距离地球约60公里高的大西洋上空燃尽,欧洲太空总署针对轨迹及成份的研究显示,它极有可能是一颗彗星的碎片,根据过程中释出的能量资料,科学家估算该物体的直径约为1公尺,质量在500~1000公斤之间。

距离地球36,000公里外的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第三代成像仪(Meteosat Third Generation Imager)」也捕捉到了该火流星,利用闪电成像仪的初步资料分析,这里的动画显示了流星穿过仪器视野时,在6秒内积累的闪光,颜色越黄代表从卫星的角度看见的亮度越强。While a meteor lit up the skies over Spain and Portugal recently, it was also captured by the Meteosat Third Generation Imager weather satellite hovering 35,000 km away in geostationary orbit. Using preliminary data from the Lightning Imager, the animation here shows light flashes accumulated over six seconds as the meteor moves across the instrument’s field of view.
图说:距离地球36,000公里外的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第三代成像仪(Meteosat Third Generation Imager)」也捕捉到了该火流星,利用闪电成像仪的初步资料分析,这里的动画显示了流星穿过仪器视野时,在6秒内积累的闪光,颜色越黄代表从卫星的角度看见的亮度越强。

该天体在进入地球大气之前,都没有在全球的行星防御监测系统发现,这很可能是因为它从一个特别多恒星的银心天区或来自太阳方向的天空。(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欧洲太空总署(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