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测方式:vtype_3.jpg vtype_4.jpg

月亮的赤纬变化在+28.5~-28.5度。只要在离黄道不远的二十八星宿中,月亮每18.6年交点周期内就有机会掩蔽它们。

2018年4月8日(星期日)月掩人马座3.5等恒星建一,月龄廿三。

香港掩始时间:5时01分,恒星由月球亮面消失。月球仰角43度,地平方位155度
香港掩终时间:6时10分,恒星由月球暗面出现。月球仰角47度,地平方位178度

1522851977576811.png

R2759 = xi 2 Sagittarii = 建一
人马座ξ2,中文星官名建一 ,佛兰斯蒂德命名法为人马座37,是一颗G8或K0型巨星。它的视星等为+3.52,距离地球372光年。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1522679038830688.jpg

天宫一号太空站于4月2日8时坠落大气层,坠落区约在南太平洋中部,绝大部分残骸在大气层中烧蚀销毁。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座太空站,重达8.5吨。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后,曾经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太空船进行对接。2016年,天宫一号无法联络并进入轨道衰减期。

其实,太空探测器坠回大气层不罕见。史上最大的失控太空船坠落事件,是NASA重达76吨的太空实验室(SkyLab)于1979年7月11日坠落,碎片落在西澳的珀斯郊外,部分碎片被拾获。而受控制最大事件,是重达120吨的俄国和平号太空站(Mir),2001年3月23日坠入大气层,碎片落入南太平洋海域中。此外,哥伦比亚号太空梭(STS-107)2003年2月1日返回大气层时解体,当时重量106吨。

资料来源:CNN,BBC,WIKI

1522679326122314.jpg

1522679458915921.jp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1522676735297458.jpg 数十年来,天文学家们怀疑在火星上可能充满了有机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甚至核酸等与生命有关的分子。但直到2015年,才由好奇号提出第一个证据,显示火星上不仅有有机物,而且还可能遍布整个火星。当时天文学家认为这些有机物是搭着微小的行星际尘埃粒子来到火星(在地球很常见),但新的研究显示并非如此。科学家以荷兰超级电脑Peregrine 建立了一个包含数十万颗小行星与彗星的太阳系数值模型,经过数周的模拟实验后,研究人员发现,每年大约有192吨的碳落至火星,其中大约有129吨(67%)来自行星际尘埃,50吨(26%)来自小行星,13吨(7%)来自彗星,与最近探测67P彗星的组成比例吻合(2014年罗塞塔号成功登陆67P彗星,为首次软降落于彗核的任务)。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有机物集中分布在距离撞击坑150公里的范围内,这将影响未来火星探测器采样与著陆的预定位置。这些新发现不仅关系着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也影响了系外行星的研究:如果在同样有小行星与彗星的系统中,具有水的行星孕育生命的可能性也更高。

此外,科学家还打算了解一下有多少水曾经落在水星上。

资料来源:Astronomy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今年年初1月2日, NASA火星漫游车好奇号发现奇特现象,它的机械手臂上的成像仪(Mars Hand Lens Imager)拍摄到如同生痕化石的迹象,这些管状结构很小,仅1到2公厘宽,长约5公厘,有些人声称这是远古穴居生物的遗迹。但进一步研究后NASA带来坏消息,这些形状可能是晶体结晶。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任务科学家认为,若以近距离观察,这些痕迹的形状截面呈现出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而非可能是生痕的筒状,并且若多个结构在一起时彼此会有角度,类似于晶体生长。因此,可能是湖泊干燥时期所产生结晶现象。 JIMLEE

资料来源:
https://www.space.com/39294-mars-rover-curiosity-weird-tube-structures.html  
https://www.space.com/39894-mars-rock-features-not-animal-tracks.html

1522492188822018.jp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4.jpg

2018年的3月有两次满月,分别在3/2的8:51与3/31的20:37。这使得3/31的这次满月为俗称的「蓝月」,同时为2018年之中的第2次蓝月。

蓝月与黑月

  由于2018年有2次蓝月,其中1月涵盖了1/2和1/31这2次满月,3月也涵盖了3/2和3/31这2次满月。这使得2018年的2月整个月都没有满月发生,俗称为「黑月(black moon)」。这种1、3月各有2次满月,夹在中间的2月是黑月的情况相当罕见,约每19年(235个朔望月)才发生一次(称为默冬周期),前一次发生在1999年,下一次则将发生在2037年。 

  不过这是以世界标准时(UT)来看;由于时差的问题,位在东八区的北京时间与世界时相差8小时,这使得世界时会发生蓝月的时间,加上8小时成北京时间后,满月时刻会落到隔天而无蓝月现象。因此,以北京时间的满月时刻来算,前一次发生1、3月各有2次满月(2个蓝月),2月无满月(黑月)的日期,在2010年(满月1/1 、1/30、3/1、3/30),上一次则在2029年(满月1/1、1/30、3/1、3/30)。

附注:

★蓝月有2种定义:(1)一个季节中的第4个满月,约每2-3年发生一次;(2)为一个月中的第2次满月,约每2-3年发生一次。 其中(1)为原始定义。

★黑月也有不同的定义:(1)一个月中的第2次朔,约每29个月发生一次;(2)一个季节中的第4个朔,约每33个月发生一次;(3 )没有满月的月份,约每19年发生一次;(4)没有新月的月份,约每19年发生一次。


1900年到2100年“蓝月亮”事件列表:http://interesting-sky.china-vo.org/zonghe/blue-moons-between-1900-and-2100/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测方式:vtype_3.jpg vtype_4.jpg

月亮的赤纬变化在+28.5~-28.5度。只要在离黄道不远的二十八星宿中,月亮每18.6年交点周期内就有机会掩蔽它们。

2018年3月30日(星期五)22时39分,月掩室女座5.4等恒星内屏増六,月龄十四。掩始现象,恒星由月球暗面消失。
香港掩始时月球仰角64度,地平方位134度。

内屏増六是颗双星,伴星光度14.5等,
伴星出现掩星现象时间:掩始早0.22秒

1521987290962357.png

R1733 = 7 Virginis = 内屏増六
室女座7,又名BD+04 2556,HD 104181、SAO 119156、HR 4585,是室女座的一颗恒星,视星等为5.37,位于银经273.05,银纬63.5,其B1900.0坐标为赤经11h 54m 49.5s,赤纬+4° 63.5′ 44″。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测方式:vtype_3.jpg vtype_4.jpg

月亮的赤纬变化在+28.5~-28.5度。只要在离黄道不远的二十八星宿中,月亮每18.6年交点周期内就有机会掩蔽它们。

2018年3月23日(星期五),月掩金牛座4.6等恒星天高增一,月龄初七。

香港掩始:20时50分,恒星由月球暗面消失;掩始时月球仰角43度,地平方位276度。
香港掩终:21时53分,恒星由月球亮面出现;掩终时月球仰角28度,地平方位280度。

天高增一是颗双星,伴星光度5.8等,
伴星出现掩星现象时间:掩始迟0.25秒;掩终迟0.18秒

1521386445810501.png

R764 = 104 Tauri = 天高增一

金牛座104,又名BD+18 779,HD 32923、SAO 94332、HR 1656,是金牛座的一颗恒星,视星等为5,位于银经183.83,银纬-12.94,其B1900.0坐标为赤经5h 1m 32.3s,赤纬+18° -12.94′ 39″。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整理上网:高良超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亮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日月食,二分二至等诸多天文事件。

  2018年4月5日为清明节(民族扫墓节),这个民俗中的重要节日是以廿四节气中的“清明”为准,即节气“清明”落在哪一天,即以该日为清明节。由于节气在公历上的日期随着阳历年的长度(4年1闰)而有所变动,因此清明有可能会是在4月的4、5日或6日,今(2018)年的节气清明是在北京时间4月5日4时13分。

  4月23日的天琴座流星雨,极大期预估将出现在该日凌晨2时,辐射点约前日21时升起,月相为上弦月,达到极大时几乎不会受到月光干扰,因此喜爱观看流星的公众可以期待之。

太阳系大行星动态
太阳:由双鱼座运行到白羊座。
水星:2日下合日,由昏星变为晨星,距太阳较近,难以观测。30日到达西大距,日出时地平高度约10度,不易观测。
金星:昏星。由白羊座顺行至金牛座。日落时位于西北方天空,地平高度均在17度以上,亮度约-3.9等,有利观测。
火星:在人马座顺行。约于凌晨1时左右升起,日出时位于东南方天空,后半夜可见。
木星:在天秤座逆行。升起时间进一步提前至夜晚约21时左右,日出时位于西南方天空,亮度约-2.5等,观测条件越来越好。
土星:在人马座。18日留后由顺行变为逆行。约于凌晨0时40分左右升起,日出时由东南方天空转入西南方天空,后半夜可见。
天王星:由双鱼座顺行至白羊座,18日合,近太阳不易见。
海王星:在宝瓶座顺行,日出前位于东南方天空,视亮度约7.9等。

2018/4/2 火星合土星
2018年4月初,位于人马座的火星在视线上将自土星的南方通过,两者最近的距离约1.3度,火星视星等为+0.3,土星为+0.5,日出前见于东南方天空,是同时目视观测的好目标。

2018/4/8 土星合月、火星合月
4月份在日出前,可于东南方天空同时看到土星及火星,8日当天清晨,月亮刚好移至这两个行星的左侧,形成双行星合月的现象,天文爱好者在该日清晨可直接往东南方天空观看。

2018/4/19 月掩毕宿五
本次月掩毕宿五仅加拿大,格陵兰岛可以看到,我国不可见。毕宿五由月亮暗面“消失”,再由亮面“复现”,月龄3.4。

2018/4/25 月掩轩辕十四
这次月掩轩辕十四仅俄罗斯境内可以看到,轩辕十四由月亮暗面“消失”,再由亮面“复现”,月龄9.4。这一系列自2016年11月21日的合月开始,至本月25日宣告结束,下一系列将在2025年出现。

2018/4/30 水星西大距
4月30日水星到达西大距,与太阳的最大角距为27度,日出时地平高度约10度,因此此次大距地平高度不高,观测条件不佳。

天象(地心视象)
日期 星期 时刻        天文现象
4/01 日 15时29分    角宿一合月,角宿一在月亮以南7.3度
4/02 一 01时53 .0分 水星下合日,水星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暗面朝向地球,因而不可见
4/02 一 19时50.6分 火星合土星,火星在土星以南1.3度
4/03 二 22时13.8分 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南3.9度
4/04 三 01时        土星过远日点
4/04 三 13时46.7分 亏凸月
4/05 四 04时12.8分 清明
4/05 四 07时35分   心宿二合月,心宿二在月亮以南9.3度
4/07 六 04时17分   灶神星合月,灶神星在月亮以北2.6度
4/07 六 20时34.7分 土星合月,土星在月球以南1.9度
4/07 六 22时        月亮赤纬最南(-20.3度)
4/08 日 02时16.4分 火星合月,火星在月球以南3.1度
4/08 日 13时31.3分 月亮过远地点:404143.9公里
4/08 日 15时17.5分 下弦月
4/10 二 16时10.0分 月亮过降交点
4/12 四 17时00.0分 残月
4/13 五 06时43.5分 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亮以北1.9度
4/13 五 18时28分   婚神星合月,婚神星在月亮以北5.2度
4/14 六 11时50.8分 水星留
4/14 六 17时23.9分 水星合月,水星在月球以北3.9度
4/16 一 09时57.1分 新月(朔)
4/16 一 11时05.8分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亮以北4.6度
4/18 三 03时27.6分 金星合月,金星在月球以北5.4度
4/18 三 09时35.7分 土星留
4/18 三 21时59.9分 天王星合日,天王星在太阳背后,因而不可见
4/19 四 13时10.5分 月掩毕宿五
4/19 四 19时58分  智神星合月,智神星在月亮以南23.0度
4/19 四 20时13.8分 娥眉月
4/20 五 11时12.6分 谷雨
4/20 五22时40.9分 月球过近地点:368713.5公里
4/21 六 16时        月亮赤纬最北(+20.5度)
4/22 日 16时32分  北河三合月,北河三在月亮以北8.2度
4/23 一 02时       天琴座流星雨(006 LYR)极大期
 活动时段:4月14日—30日
 极大时间:4月23日2时(太阳黄经λ⊙= 32.32°,但可能会变化)
 ZHR(天顶每时出现率)≈ 18(可变,可达 90)
 辐射点:赤经α=271°、赤纬δ=+34°
 速度 V∞= 49km/s
 亮度 r= 2.1
4/23 一 05时46.6分 上弦月
4/23 一 21时52分  谷神星合月,谷神星在月亮以北11.8度
4/23 一14时17分   蜂巢星团合月,蜂巢星团在月球以北1.9度
4/23 一20时20.3分 月球过升交点
4/25 三 00时47分  金星合昴宿星团,金星在昴宿星团以南3.4度
4/25 三 04时04.6分 月掩轩辕十四
4/26 四 08时06.2分 火星合冥王星,火星在冥王星以北1.4度
4/26 四 17时30.6分 盈凸月
4/28 六 23时31分   角宿一合月,角宿一在月亮以南7.3度
4/30 一 02时24分   水星西大距,水星在太阳以西27.0度
4/30 一 08时58.2分 满月(望)

说明:

  在天象计算中,ΔT(Delta T,世界时与力学时之差)是决定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星历表、日月食、行星动态等,都是先通过力学时为基准计算的,再通过世界时与力学时之差转换为世界时。但是ΔT只能通过实测来获得。2018年ΔT取值为69s,即用力学时减去1分09秒,得到世界时后再加8小时就是中国标准时间。ΔT的数据取自国际地球自转参数服务年报。每年数据会经常更新,以保证精度。

  合月、月掩星、行星间和行星与恒星相合:行星或恒星合月以及行星之间、恒星与行星相合都是指视赤经相合而言。行星在天球上运行的路线以及四颗亮恒星(毕宿五、轩辕十四、角宿一和心宿二)都很接近黄道,因而月亮18.6年交点运动周期内有机会掩蔽它们。

  朔、娥眉月、上弦、盈凸月、望、亏凸月、下弦,残月分别是月亮视黄经超过太阳视黄经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时刻。

  合日、冲日是行星与太阳相差0,180度的时刻,对于地内行星则有上合和下合之分,上合是行星在太阳之后,即太阳在内行星与地球之间,下合是行星行星在太阳之前,即行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上合的时候,行星是顺行,即行星由西向东移动,下合时是逆行,即行星由东向西移动。行星相邻两次合日(或冲日)的平均间隔称为会合周期。

  月掩星:月亮在天空中每月移动一周,每小时约东移半度多,相当于月亮的视角直径。月亮移动时常将恒星和行星掩蔽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观测月掩星可以测定观测者的地理坐标、研究双星、测定太阳视差及月亮位置等,是业余天文家感兴趣的观测项目之一。

  留:由于地球和行星绕日运动时运行速度和相对位置的不同,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有时顺行(自西向东),有时逆行。顺行和逆行之间有一个时刻行星看来是停留不动的,这叫做留。顺行而留,留后逆行叫做顺留,内行星发生在上合日以后,外行星发生在冲日以后。

  东大距和西大距:外行星对太阳的角距可以为任何数值,在180度时为冲日。而内行星由于轨道是在地球轨道内侧,所以从地球上看,它们对太阳的角距不能超过某种限度,并且没有冲日现象。内行星在太阳之东(或西)的最大角距称为东(或西)大距。水星在下合日前后约20天达东大距或西大距,由于水星轨道偏心率比较大,最大角距变化在18度28度之间。金星在下合日前后70天左右达东西大距,角距约为46度48度。内行星发生的天象其循环总是这样:下合-留-西大距-上合-东大距-留-下合。

  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假使不考虑摄动影响,行星的轨道为一椭圆,而太阳在其焦点上,行星在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一点,称为近日点,最远的一点称为远日点。所列过近日点和过远日点日期是行星向径为极小或极大的日期,也就是已经考虑摄动的影响,这与由平均轨道根数近日点黄经等于0度或180度的日期稍有不同。

  过升交点和过降交点:行星轨道和黄道有两个交点,行星由南而北通过黄道所经过的交点,称为升交点,相反的一点,叫做降交点。所列时刻是行星日心黄纬等于0的时刻。

  预报的时间同时适用于所有东八时区(UT+8:00)的地方,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文莱。

  参考文献:李广宇、张培瑜著《PMOE2003行星历表框架》,《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部分资料取自紫金山天文台历算研究室,少数经由本人编算上网,综合列出。

  更多天象预报信息,可在“有趣天文奇观”网站下取得,欢迎多加利用。http://interesting-sky.china-vo.org/category/year/2018astronomical_events


相关天象: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3.jpg vtype_4.jpg

日本业余天文学家Hideo Nishimura、Tadashi Kojima、Koichi Nishiyama等人于3/10在蛇夫座中发现一颗新星,发现当时的亮度就已经9.5等。这颗新星发现当时的暂时编号为PNV J16484962-4457032,目前正式编号则为蛇夫座2018年第2号新星(N Oph 2018 No. 2),从名称便可知是今年内在这个星座当中发现的第2颗新星。Hideo Nishimura和Tadashi Kojima使用Canon EOS 6D数位相机+ 200-mm f/3.2镜头,Koichi Nishiyama使用120-mm f/4相机镜头+ FLI09000 CCD相机发现这颗新星的。

这颗新星的座标为RA 17h14m02.53s,Decl. -28°49’23.3”(2000.0分点),约在午夜0时东升,天亮前约升至天顶偏南之处。对此新星有兴趣者,可在AAVSO网站取得该天区星图,不过其亮度降低得很快,目前已在10等左右,需使用口径10公分以上个望远镜,或利用长时间曝光摄影的方式进行观测。

1521281858972058.jpg

H. Nishimura(2018 Mar. 10.805 UT)发现蛇夫座2018年2号新星当时的影像。取自http://www.oaa.gr.jp/~oaacs/image/PNVinOph2018.jp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4.jpg

1521278663671298.gif 3/21/0:15为2018年的春分时刻。此时太阳沿着黄道,由南向北穿越天球赤道,即恰好位在黄道与天球赤道的升交点上,赤经0度、黄经也是0度之处。

春分点是天球赤道座标与黄道座标的起始点,具有很重要的天文意义,许多天文计算都以此为原点。目前的春分点位在双鱼座内,接近宝瓶座边界,预估下一世纪就会进入宝瓶座内。春分点的移动肇因于地球自转轴的进动所引起的岁差和章动所引起的自转轴倾角变化,使得春分点位置每年沿着黄道向西移动50.29”。约2000多年前的春分点位在白羊座中,这也是为何占星学喜爱谈论的黄道十二宫以白羊座为第一宫的原因,而春分点的天文学符号也跟随白羊座写为♈。

春分时刻的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几乎昼夜等长,日出日没的方向几乎在正东与正西方,标志着北半球春季的开始。春分之后,太阳直射位置逐渐偏北,日出与日落的方向也随之偏北,正午的太阳仰角高度也愈来愈高,白天长度愈来愈长,夜晚愈来愈短,直到夏至为止。

春分前后(2月中~4月中)为欣赏黄道光的最佳时机。黄道光为积聚在黄道面附近的微尘粒子反射太阳光所造成的景象,最亮的区域几乎与银河一样亮,只是该处接近地平线,受到大气消光效应及光害等影响,通常不容易看得见。在赤道区域比较容易观察黄道光,纬度愈高,观察的难度也跟着提高。以我国的位置而言,在春分前后天气好的情况下,于日落后2~3小时内,就有机会在西方天空看到如三角锥状的亮区,底部最宽时约有40度,高度最高可接近70度,那就是黄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