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1年5月17日13时54分,水星到达东大距位置,与太阳的距角为22.0度,亮度为0.4星等。由于水星是内行星,平时都在太阳附近难以观察,只有在「大距」时(指水星与太阳视角距离最大),才较容易观看。以此次东大距为例,水星在太阳东方视角最远处,因此日落后,有机会在西方低空处找到水星。此外,今年有3次东大距,这次是第2次,虽然日距角不是最远的一次,但水星与太阳连线与地平线较垂直,在日落时水星仰角相较为高,因此较容易观测。当天金星距离水星不远,约8度。由于金星非常明亮,可以利用金星为寻找水星的指标,更容易找到它。(编辑/台北天文馆助理研究员李瑾)

2021年5月17日傍晚,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2021年5月17日傍晚,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可拍照 ☆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金星和月球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金星合月」,通常是一个农历月之中,金星和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

由于金星公转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是所谓的内侧行星(Inferior planets),因此在地球上观察时,金星通常都在太阳附近,使得每当金星合月时,月亮也在太阳附近,所以通常是发生在农历月初的金星合眉月(见于日落后西方低空),或是农历月底的金星合残月(见于日出前东方低空)。金星和月球都是很明亮的天体,每当金星合月之时,都很引人注目。

2021/5/13清晨06:03的金星合月,地心所见的金星位于月球以北约0.71度的地方,此时金星和月球才刚刚从地平线出现,不过太阳早已在05:09升起,因此可能的观测时间点为5/13日落后约19:00左右。

此时金星与月球的距离已拉开至4度以上,但却与水星、毕宿五相互呼应。只要西方地平线约5度至15度仰角的天空无遮蔽,就能看到金星、水星以及毕宿五与月龄1.5的新月同框,也是相当精彩!(编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2021/5/13傍晚19:00左右,西方低空景象示意图。
2021/5/13傍晚19:00左右,西方低空景象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1仙后座新星由日本三重县龟山市的中村祐二于2021年3月18日10时09分59秒(世界时)利用135mm焦距f/4.0相机镜头和CCD相机,发现仙后座出现一颗编号V1045 Cas = Nova Cas 2021 = PNV J23244760+6111140的9.6等新星,该天体位于M52疏散星团南边0.4度。

仙后座新星位置如下(春分点2000.0):

赤经 23时24分47.75秒
赤纬 +61度11分14.8秒

这颗新星发现后继续增加光度,在3月20日凌晨光度增至7等。 在过去的两个月它的光度维持在7至8等之间,需要使用双筒望远镜才可以看见。但是进入5月,光度又再上升,根据5月8日收到的天文学家电报讯息,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Istituto Nazionale di Astrofisica,简称 INAF)确认新星的光度已经上升至5.74等,肉眼可见。

2021仙后座新星位置
2021仙后座新星位置。Credit: SkySafari

【图:SkySafari,文:节录自天文学家电报网页;新闻资讯由林景明提示】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2021年5月14日(星期五)1时59分,水星合月,水星在月球以北2.14度。

水星视直径7.4角秒,光度+0.1等,光照面45.8%;月球视直径29.1角分,光度-1.9等,光照面3.4%,农历四月初三。

2021年5月13日19时30分,水星和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2021年5月13日19时30分,水星和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Credit: SkySafari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丨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2021年5月13日(星期四)6时03分,金星合月,金星在月球以北0.71度。

金星视直径10.0角秒,光度-3.9等,光照面97.7%;月球视直径29.4角分,光度+1.9等,光照面1.3%,农历四月初二。

2021年5月13日19时15分,金星和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2021年5月13日19时15分,金星和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Credit: SkySafari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丨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

天和号核心舱是中国天宫号太空站的核心舱,原为天宫三号,天和号核心舱于2021年4月29日中午11时许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在起飞490秒后舱箭分离,按计划成功入轨。2021年至2023年间将与问天号实验舱以及梦天号实验舱对接,组建成大型的太空站,天宫三号已经取消发射计划,改为天宫号太空站。

天和号核心舱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前画面
▲天和号核心舱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前画面。

由于天和号本体长达16.6公尺,直径亦有4.2公尺,在升空后,成为新的地球上肉眼可见目标,在5月初台北地区可多次见到其身影,其中以5月11日上午4时44分47秒最为明亮,达0.9等,详情请见下图。

天和号于5月11日上午路径,点击图片可放大。
▲天和号于5月11日上午路径,点击图片可放大。

Heavens-above网站上也已新增天和号为新目标,未来若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透过链接寻找。(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TESSfull-frame.jpg

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的任务目标是寻找系外行星,却偶而有意外收获。南方卫理会大学(SMU)的团队使用TESS的资料观测到一个特别明亮的伽马射线爆发,是首次以此方法,相关结果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期刊。

伽马射线爆发是宇宙中最明亮的事件之一,通常与大质量恒星的坍塌成黑洞有关,它可以产生与太阳在整整100亿年间所释放一样多的能量。研究人员在2019年10月16日TESS资料上发现GRB 191016A,并测量GRB 191016A的峰值亮度为15.1!似乎不是很亮,但大多数伽马射线爆发更暗,而且GRB 191016A距离达117亿光年!数据显示,GRB 191016A在1,000至2,600秒之间某个时刻达到了峰值亮度,大约7000秒降到TESS探测不到的程度。这天体最初是由NASA的Swift-BAT的卫星检测到,这是专门观测伽马射线爆发的天文卫星,但GRB 191016A位置与月球太近,Swift-BAT无法后续观测。幸运是TESS恰好正在测量同一天区。虽然研究人员从Swift-BAT警报讯息立即得知TESS可能会拍到,但TESS需要几个月后才会传回数据。团队认为,以TESS的亮度测量极限来说,每年可看到一次伽马射线爆发事件的余辉。(编译/台北天文馆李瑾)

资料来源:SciTechDaily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经过一个月的技术测试,证明可以在火星上进行独创号的动力控制飞行之后,NASA赋予独创号直升机新的任务,在毅力号探险车前方侦察,致力于资料蒐集以协助毅力专注执行其科学任务,寻找过去微生物曾经存在的迹象。

独创号将进行的侦察方式未来可能对人类的探测任务也有帮助,它可以为探测者找到最佳的穿越路径,并搜寻人类不可能到达的位置。

NASA表示,这个重达4磅(1.8千克)的迷你直升机在周五成功完成了原计划的五次飞行中的第四次,而且比以往几次都飞得更快、更远。

Ingenuity Completes Its Fourth Flight And Gets an Exciting New Mission
独创号完成了第4趟飞行,比以往飞行都来得更快、更远。飞越火星表面时,它还拍摄了许多照片。此图为毅力号Hazcam所拍摄。

第五次飞行将在近日进行,之后独创号任务将再延长一个火星月(最初计划为一个月)。之后独创号任务是否继续下去,将取决于它的性能状态是否良好,不会对毅力号的探测任务造成阻碍。

之后独创号将面临一个严酷挑战,抵御温度骤降至华氏130度(摄氏90度)酷寒的火星之夜, 因为独创号的设计是使用太阳能加热器以保持温暖,但是这种加热器只能使用一个月,工程师不确定在它破裂之前可以经历多少次冻融循环。

依NASA的计划,未来毅力号将离开2月18日降落的位置Jezero陨石坑,这表示着毅力号将驶离独创号直升机、超过可以通讯范围。

尽管如此,NASA还是希望毅力号在发现一块岩石露头后能停留在该地区一段时间,他们认为火山口的岩石露头可能包含一些最古老的物质,NASA希望在7月毅力号就能收集到第一个样本。

自从4月19日首次飞行以来,独创号的成功就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尽管如此,NASA表示这都只是毅力号和独创号一次偶然而且短暂的结盟。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venus, 金星
图说:新的雷达测量显示,金星上的平均一天长度为243.0226个地球日,大约是地球年的三分之二。

金星是个谜,它是我们的邻居,却鲜为人知。一层不透明的云层遮住了下着酸雨和能熔化铅的高温烘烤的严酷景观。

在过去的15年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不断地测量雷达回波,从而确定了金星上一天的精确长度、自转轴的倾斜角度及金星核心的大小。这些发现发表在《journal Nature Astronomy》期刊上。

新的雷达测量显示,金星上的平均一天长度为243.0226个地球日,大约是地球年的三分之二。更重要的是,金星的自转速率总是在变化。每次测量的值会比先前的值稍大或稍小,差异至少有20分钟。金星的厚重大气层可能是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当它绕着金星运转时,它与固态的地表交换了很多动量,从而加速和减慢了它的自转。这也发生在地球上,但每天仅增加或减少1毫秒。这种影响在金星上更为显着,因为金星的大气质量大约是地球的93倍,因此有更多的动量进行交换。

研究小组还报告说,金星正向一侧倾斜了2.6392度(地球倾斜约23度),比之前估计的精度提高了10倍。在地球上,岁差周期大约26,000年,金星有着较长的周期大约29,000年。

通过对金星旋转方式的精确测量,金星的核心半径约3,500公里(与地球非常相似),然而尚不能推断是液体还是固体的状态。(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phys.org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国际天文日(International Astronomy Day)由美国北加利福尼亚州天文爱好者协会主席伯杰(Doug Berger)于1973年创立,目的是希望在不同的城市设置各种的天文望远镜,鼓励人们遥望天空,并向大众普及天文知识。 国际天文日选在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之间的上弦或上弦之前的星期六;在2007年加入了秋季天文日,选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的上弦或最接近上弦的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