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天文学家使用欧南天文台(ESO)新技术望远镜(NTT)于2021年12月拍摄车轮星系,在星系的左下角发现了一颗超新星。超新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时产生剧烈爆炸的现象,其爆炸的过程约持续1秒钟,但所释放出的光芒却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才会逐渐衰减。车轮星系为透镜状星系,位于玉夫座(秋季南三角中),距离地球五亿光年,直径为15万光年,质量约30亿个太阳质量。因在数百万年前与另一个较小的邻近星系合并,导致现今所见如同车轮般形状的结果。

  天文学家将其影像和2014年8月同样由ESO甚大望远镜(VLT)上的多元光谱侦测器(MUSE)拍摄的影像进行比对,在2014年的观测中并没有显示出任何超新星的踪迹,表示这颗超新星似乎是最近才发生的。这个被称为SN2021afdx的恒星事件被归类为II型超新星,其特征是具有氢谱线,是由大质量恒星耗尽燃料所造成。当超新星爆炸时所发出极大的亮度,可以使整个宿主星系黯然失色,并伴随着光将物质抛向太空。

  超新星爆炸除了表示一颗恒星壮烈的死亡外,在周围的空间中散布着由前身星锻造的重元素,得以触发新一代的恒星与其行星的形成,甚至是行星上生命的诞生。检测和研究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需要国际合作,因此科学家招募了其他几台望远镜来确认车轮星系中的恒星爆炸,如位于夏威夷专门用于研究仅在天空中短暂可见的物体的小行星陆地撞击持续报警系统(ATLAS),和另一个位于智利ESO瞬态天体光谱调查(ePESSTO+),借由其光谱的拍摄,使天文学家能够测量来自车轮星系的辐射,并确认此恒星爆炸是II型超新星。此颗超新星是由来自台湾的陈婷琬博士所发现,她在确认ATLAS新发现的天体时,看到它爆在漂亮的车轮星系里。(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车轮星系
左图:2014年8月拍摄。右图:2021年12月拍摄,左下角有一亮点,表明在这两张照片拍摄之间发生了超新星。图片来源:ESO/Inserra et al., Amram et al.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一些质量较大的恒星会以超新星爆炸作为华丽的退场秀,自人类开始使用望远镜以来就已经见过相当多的超新星,但是近期在遥远的星系NGC5605,我们第一次看见三颗恒星接近同时爆发。

  在2021年12月29日至2022年1月13日之间,在短期内发生了三次超新星爆炸,这是人类的历史中从未发生过的纪录,它们被盖亚太空望远镜(Gaia)及小行星陆地撞击持续报警系统(Asteroid Terrestrial-impact Last Alert System,简称ATLAS)监测到,目前的视星等如下:

  • SN 2022ec,18.4等

  • SN 2022bn,20.9等

  • SN 2022pv,18.8等

NGC5605
图说:左边的照片是2022年1月22日由Stan Howerton于赛丁泉天文台使用业余天文望远镜T32(口径43公分)拍摄,右边则由地面的专业望远镜卡塔莉娜实时瞬变源巡天设施(口径1.5公尺)于2022年2月11日拍摄。

  由于这三次超新星爆炸所发生的地点NGC5605距离我们1.9亿光年,从上图来看即使是使用口径极大的地面望远镜也不容易见到,并且根据过往的超新星资料,在银河系过去一千年里,仅包含三次超新星爆炸,SN1054、SN1572、SN1604,故NGC5605中的连续爆发的三次超新星虽然亮度不够惊艳,但是以稀有度而言绝对算得上是一场传奇。(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The Times Hub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日本山形县的板垣公一于2022年1月27日12时08分(世界时)使用0.35米 f/11望远镜 + KAF-1001E CCD相机发现天炉座河外星系NGC 1255出现一颗17.3等的超新星侯认体。该天体位置如下(春分点2000.0):

赤经 3时13分33.525秒
赤纬 -25度43分21.09秒

超新星2022ame

  该天体获得正式编号SN 2022ame后,位于智利的南双子望远镜经过分光光谱观测,确认其前身星为II型超新星。

  这是他2022年发现的第1颗超新星,到目前为止,板垣公一共发现164颗超新星(包括独立发现)。

【图:板垣公一,文:林景明节译自日本天文艺术网页】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地球位于一个约1,000光年的泡泡之中,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想知道这种“超级泡泡”如何形成,1月发表在《自然》学刊的研究中,作者认为至少有15次强大的超新星爆炸所造成。

  1970年代,天文学家发现地球位于本地泡(Local Bubble)之中,且大约1400万年没有恒星在本地泡中形成。里面恒星要不是在泡泡出现之前就存在,或是如太阳,在外面形成后穿越进去。超新星是造成这个泡泡的原因,它会将制造新恒星所需的材料(例如氢气)推到泡泡边缘,形成恒星诞生区。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准确地绘制本地泡周围的恒星形成区域,并在此过程中计算了超级泡泡的膨胀速度。发现本地泡不是均匀的球体,因为它不是由一次爆炸形成的,而是由多颗超新星所产生。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追溯过去几千年来附近年轻恒星的位置和运动,我们重建附近空间的历史。强大的超新星爆炸引发不断扩大的冲击波,将星际气体和尘埃云推出外壳,形成本地泡的表面,冲击波继续向外推导致气泡膨胀。研究人员使用欧航局盖亚太空望远镜的数据创建本地泡表面的3D位置图,计算了构成气泡的7个主要恒星形成区域的轨迹。且研究人员也计算出本地泡的扩张速度,发现目前约为每秒6.4公里。他们认为需要15颗超新星来提供动力推动泡泡膨胀,而且这些超新星可能起源于数百万年间的两个独立的星团。

  研究人员表示:地球目前位于本地泡的中心,但纯属巧合。本地泡形成时太阳距离它约1,000光年,直到500万年前才进入。银河系这种超级泡泡可能非常普遍,且这些泡泡会相互影响,使恒星形成区域位在泡泡的交叉点上。这现象不会是永恒的,太阳在将在约800万年后离开泡泡,且本地泡也正在放缓膨胀,因此到时泡泡可能会消失。(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本地泡
本地泡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日本山形县的板垣公一于2021年8月5日18时30分(世界时)使用0.6米f/5.7望远镜 + KAF-1001E CCD相机发现鹿豹座河外星系NGC 1961,出现一颗17.5等的超新星侯认体。该天体位置如下(春分点2000.0):

赤经 05h42m01.760s
赤纬 +69°22′36.10″(J2000)

超新星2021vaz

  该天体获得正式编号SN 2021vaz后,美国夏威夷哈雷阿卡拉天文台(Haleakalā Observatory)进行分光观测,确认为II型超新星。

  这是他2021年发现的第5颗超新星。到目前为止,板垣公一共发现163颗超新星。

【图:板垣公一,文:节译自日本天文艺术网页;新闻讯息由林景明提供】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这是艺术家的想像图,描绘了一颗致密白矮星扭曲了伴星的形状。观察和理论模型表明,这两颗恒星将在大约7,000万年后合并为Ia型超新星。
这是艺术家的想像图,描绘了一颗致密白矮星扭曲了伴星的形状。观察和理论模型表明,这两颗恒星将在大约7,000万年后合并为Ia型超新星。

  在一次难得的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了由一颗看不见的白矮星牵引着一颗伴星而造成的扭曲现象,这两颗恒星最终会走向合并,并引发灾难性的Ia型超新星爆炸。

  此双星系统名为HD265435,距离地球约1,500光年,由一颗质量仅为太阳0.6倍的高温次矮星与一颗如太阳一样重但体积比地球稍小的白矮星组成,他们每100分钟绕彼此旋转1次。

  引起Ia型超新星爆炸主要有2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为白矮星从伴星吸收足够的物质,达到所谓的钱德拉塞卡极限(太阳质量的1.4倍),此时白矮星的核心会被压碎,进而重新点燃核反应并爆炸。另一种方式为在一个双星系统中,其中一颗白矮星和另一颗伴星的总质量接近或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HD265435正面临这种情况。

  此研究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华威大学物理系的Ingrid Pelisoli为主要作者。Pelisoli研究团队并没有直接观察到这颗白矮星,相对地,研究人员使用了美国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的数据,来观察这颗次矮星的亮度如何随时间变化,意味附近存在一颗巨大的天体,使得这颗次矮星的形状被扭曲。

  根据他们的观察和理论模型,结论出这颗白矮星将在大约7,000万年后变成超新星。(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Astronomy Now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宇宙真的很神奇,有时候我们错过了超新星现象的首播,竟然还能再看到重播!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Steven Rodney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团队最近发表一篇研究,他们从哈勃太空望远镜过去的观测资料中,发现一颗2016年的超新星AT2016jka。它位于一个非常特别的星系MRG-M0138,因为被前景中的星系团MAC J0138.02155所产生的重力透镜效应影响,产生了四重的幻影。

  研究团队在该区域2016年7月的数据中找到了3个曾经出现的光源,确认为同一颗超新星AT2016jka,其光线的路径因为重力透镜效应而分裂出现在不同位置上,就像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出现在不同地方。

  虽然AT2016jka的宿主星系MRG-M0138分裂成四个影像,团队并没有在过去的数据中找到AT2016jka的第四个分身。经过研究人员的计算,因为前景质量分布的状态,MRG-M0138星系的四个分身光线路径长度不一,不会同时到达地球。AT2016jka的第四个分身影像预计在2037年左右才会在地球附近被看到。

  这个观测对宇宙学模型的发展相当重要,现在宇宙正因为未知机制加速膨胀,科学家以一个还不太知道该怎么完善的暗能量模型解释,如今非常需要更多的观测资料,从中拼凑出更好的宇宙学模型。作为标准烛光的超新星一直是帮助科学家了解宇宙演化的重要现象,而同一颗超新星、因为宇宙质能分布不均而重复现身,将可以接露更多关于宇宙演化的讯息。(编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MRG-M0138的四重影像,图中SN1~4(SN4尚未发生)为同一颗超新星AT2016jka。
MRG-M0138的四重影像,图中SN1~4(SN4尚未发生)为同一颗超新星AT2016jka。

资料来源:Universe Today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日本山形县的板垣公一于2021年6月9日17时32分38秒(世界时)使用0.6米f/5.7望远镜 + KAF-1001E CCD相机发现双鱼座河外星系UGC 557出现一颗16.9等的超新星候选体。该天体位置如下(春分点2000.0):

赤经 00h54m47.380s
赤纬 +31°22′09.60″(J2000)

超新星2021pfu

  该天体获得正式编号SN 2021pfu后,美国夏威夷哈雷阿卡拉天文台(Haleakalā Observatory)进行分光观测,确认为II型超新星。

  这是他2021年发现的第4颗超新星。到目前为止,板垣公一共发现162颗超新星。

【图:板垣公一,文:节译自日本天文艺术网页;新闻讯息由林景明提供】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借由欧洲太空局(ESA)的盖亚(Gaia)望远镜,天文学家动手绘制我们银河系附近旋臂的最详细地图,研究团队在这过程中发现了银河系的一个新区域,该区域充满灼热且即将爆炸的亮蓝色恒星,他们将这个区域命名为仙王座刺。在猎户臂(我们的太阳系所在的位置)和英仙臂之间的仙王座刺是两条旋臂之间的一条带状区域,其中充满了大颗恒星,它们的体积是太阳的三倍,并因其炽热的温度而呈现出蓝色。

  这些巨大的蓝色恒星又称为OB类恒星,它们所发出的光主要是偏蓝色波长的,也同时是整个银河系中最稀有、最热、寿命最短、体积最大的恒星。猛烈的核融合反应致使其表面温度比太阳高数倍,这些巨大的恒星爆炸结束生命时的过程被称为超新星——将复杂生命所必须的重元素分散到银河系深处。

  OB类恒星很罕见,在一个4000亿颗恒星的星系中,可能不到20万颗,由于它们创造了很多重元素,它们可以被视为银河系的化学富集剂,正是因为这些很久以前就死去的恒星,我们地球的化学才复杂到足以产生生物。

  研究人员利用恒星视差的技术,对恒星到地球的距离进行三角测量,从而绘制了他们的恒星地图。利用这项技术以及来自盖亚望远镜的数据,该团队绘制出了超出之前所绘制的任何距离的恒星,以及之前被认为是空洞区域的恒星。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恒星在同一方向上的一致运动,证明了这个新区域是螺旋星系盘的一部分,螺旋星系盘包含了我们银河系的大部分物质,而不仅仅是恒星随机排列的结果。

  研究人员期望未来能找到更多的OB恒星放入地图中,他们希望这将使我们对银河系的结构有更多的了解,相关论文发表于2021年3月19日的《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1615038514487075.jpg
左图是根据Chandra的观测资料,对SN1987A超新星碎片撞击周围环状物质的3D模拟。右图是艺术家绘制的波霎风星云。波霎是高速旋转并具有强磁场的中子星,其吹出的粒子和强磁场作用形成波霎风星云。

  自1987年2月24日大麦哲伦星系里的SN1987A超新星爆炸后,作为四百年来首次肉眼可见的超新星,科学家对其很感兴趣,使它成为拥有最多研究的天体之一,其中包括寻找爆炸后留下的中子星。

  当质量大的恒星燃烧完核心的氢后,核心将塌缩反弹并把外层吹往太空。塌缩的核心将变成拥有极高密度的中子星,中子星是由中子緻密堆积所形成(约原子核的密度),假如把太阳压成一颗中子星大约仅16公里。

  波霎(脉冲星)是高速自转并带有强磁场的中子星,具有光束并随中子星自转如灯塔般扫过天空,假如朝向地球时可观测到短的脉冲。有些波霎表面会吹出物质(带电粒子),其速度甚至趋近于光速,当带电粒子和磁场作用将形成结构复杂的波霎风星云

  使用钱卓拉(Chandra)X射线天文台和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团队发现因SN1987A的碎片撞击周围物质而产生的相对低能量的X射线。此外因NuSTAR可侦测到更多相对高能量的X射线,借此团队亦发现高能量粒子存在SN1987A的证据。

  此相对高能量的X射线来源有两个可能,其一是高能量的波霎风星云,另一是爆炸波把粒子加速到高能量,后者不一定需要波霎存在,且可在离爆炸中心较远处出现。

  但此相对高能量的X射线资料,无法完全用爆炸波来解释,因而提高波霎风星云(中子星)存在的可能性。由于在2012到2014年间,科学家观测此X射线亮度皆差不多,但是于澳洲望远镜緻密阵列(ATCA)观测到的电波讯号强度却增强,这和爆炸波机制预期的结果不吻合。估计依靠爆炸波把电子加速到如NuSTAR观测的高能量,需要花上400年,较超新星残骸的年纪大上10倍。

  搭配Chandra和NuSTAR的观测与2020年ALMA的在毫米波段观测结果,亦可为波霎星云存在提供证据。

  因在SN1987A的中心布满灰尘和气体,遮挡其发出的光线。作者利用模拟了解物质对不同波长的X射线的吸收,从而反推原始发出的光谱。并预测数年后这些物质将散开,较不易遮挡光线,估计再过10年左右将可直接观测到坡霎发出的光,揭露中子星的存在。

  天文学家一直在猜测是否时间不足使中子星形成,抑或形成的是黑洞而不是中子星,SN1987A爆炸后留下的天体数十年来一直是未知谜团,而今新的观测提供更多资讯帮助了解。还需更多的观测资料来支持波霎风星云的存在。假如之后观测到无线电波的增强,伴随着相对高能的X射线减弱,将更能支持中子星的存在。(编译/台北天文馆陈姝蓉)

资料来源:Science News